福建省厦门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福建省厦门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选出下面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A . 花团锦簇踽踽独行豁然开朗高瞻远嘱B . 水泻不通津津有味翩翩起舞孤苦伶仃C . 怒不可遏引经据典轻举妄动相提并伦D . 涓涓细流不解之缘跃跃欲试如痴如醉2. (2分)选出词性相同的一项()。
A . 作业笔记教师提问B . 伟大光荣满意希望C . 思想考虑发现提高D . 准备复习思考学习3. (2分) (2017八下·濮阳月考) 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这篇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B . 《藤野先生》一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C . “无怀氏”“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D . 《我的母亲》是胡适的作品,写了他的母亲对作者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4. (8分)(2017·潍坊) 根据提示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
”(《论语•子罕》)小大之狱,________,________。
(《左传•庄公十年》)(2)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大风起兮云风扬,________。
(刘邦《大风歌》)(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________,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4)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达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似觉天地万物都可尽收眼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福建省厦门市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福建省厦门市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 俯瞰(kàn)混沌(hùn)胚胎(pēi)影影绰绰(chuò)B . 唱和(hè)遒劲(jìn)灯盏(zhǎn )苦心孤诣(zhǐ)C . 恣情(zī)苋菜(xiàn)屏气(bǐng )不卑不亢(háng)D . 追溯(shuō)薄暮(bó)浸润(qīn)自力更生(gēng)2. (2分) (2019九下·嘉祥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
B . 期末考试结束了,王瑞约了自己的小学同学,一行大约七、八个人到龙潭公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C .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作“有序有物”。
“有序”就是要有条理,“有物”就是要有内容。
D . 是在大半夜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睡上一觉?相信很多人心中都会纠结过。
3. (2分)(2016·曲靖)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②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③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④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⑤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A . ①⑤②③④B . ③①⑤②④C . ④③②①⑤D . ③②①⑤④4. (2分)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 . 在《红岩》这部小说里,有一位传奇式人物,令敌人闻风丧胆、恐慌不安。
福建省厦门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省厦门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旁边就是shuǐ bō lín lín________的恒通河,夕阳西下,恒通河上流光溢________彩,团团白色的芦苇花染上了jīn guāng càn càn________的颜色,河上飘来清新而又略带着水草腥________味和机船油味的风。
二、默写 (共1题;共10分)2. (10分)(2019·宁波模拟) 古诗名句默写。
诵读经典诗歌,可以怡情悦心。
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①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超然物外的性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②________”启迪我们在水光山色之间净化心灵,保持本真;读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③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④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与留恋;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⑤“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人生跋涉、进取的艰难;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⑥“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感受到送别者的柔情;读古诗:⑦“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
三、其他 (共1题;共4分)3. (4分) (2019七上·余姚期中)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 ②俄而雪骤________③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 ④博学而笃志________四、选择题 (共1题;共2分)4. (2分)(2017·山东模拟) 根据你的阅读印象,选出下面对名著内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 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比如,格列佛对英国士兵的解释是:“一只受人雇佣、杀人不眨眼的耶胡,它杀自己的同类越多越好。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古代文人常常借助诗歌传递浓浓的思乡之情。
行船中的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乡书何处达,(1)____”来抒发了乡愁;旅途中的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夕阳西下,(2)____”表达了游子思乡的痛彻心扉;边塞上的岑参则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用“遥怜故园菊,(3)____”寄托了思乡的惆怅。
儒家经典《论语》给后世读者带来了诸多启示。
生活中,即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正如孔子所说:“(4)___,(5)______。
”人一旦有了精神家园,便会乐在其中,就如孔子眼里的颜回:“(6)_____,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7)____,(8)_____。
”升入中学后,我们要善于读古诗、学写作。
读曹操中描写水与山的“水何澹澹,(9)____”(《观沧海》),我们可以学习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读杜甫既写个人身世又寓意时代的“正是江南好风景,(10)_____”(《江南逢李龟年》),我们可以学习一语双关的写作手法。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阅读,是视野的远行。
徜徉于书海,我们能欣赏到()的人生。
翻开书本,我们会折服于居陋巷的颜回,吃着粗粮却()的高洁品质;我们会欣喜于双腿(①tān )(②huàn)的史铁生,如菊花般活得(③làn)漫;我们能感受到曾经()的海伦•凯勒,重获新生的喜悦……他们之所以被历史铭记的原因,是因为绽放出独特的生命光彩。
我们能从阅读中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多姿多彩安贫乐道茫然无措B.多姿多彩自甘堕落浑浑噩噩C.困难重重自甘堕落浑浑噩噩D.困难重重安贫乐道茫然无措(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一修改最恰当的项是()A.他们之所以被历史铭记的原因,是绽放出独特的生命光彩。
福建省厦门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福建省厦门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4题;共28分)1. (6分) (2020八上·文水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回首往事:鲁迅不愿意看到东京“清国留学生”宛如小姑娘发jì一般油光可jiàn的辫子,便来到了仙台的课堂;听着藤野先生那缓慢而又抑扬顿错的讲解,更增强他学医的信心;那封匿名信和看时事片时的喝彩声打碎了鲁迅的学医救国梦,他毅然拿起笔同反动势力进行着豪不妥协的斗争。
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戎马一生,功勋显赫,但他永远忘不了母亲那勤劳简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永远忘不了母亲对自己的严格管束和无私支持;永远忘不了母亲教给自己的生产知识、革命意志和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回首往事,老师、母亲对我们的爱温暖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1)根据拼音写出相对应的汉字。
发jì________油光可jiàn________(2)选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2. (10分) (2017八下·江阴月考) 根据课文默写(1) 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
(白居易《池鹤》)(2) ________,泥香带落花。
(葛天民《________》)(3)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4)淮南秋雨夜,________。
(韦应物《闻雁》)(5) 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人有百口,口有百舌,________。
(林嗣环《口技》)(7)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
(________《渔家傲》)(8) 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 (10分)解释下划线的字。
①置之其坐 ________ ②至之市________③及反________ ④不亦惑乎________⑤遽契其舟________ ⑥先自度其足________⑦反归取之________ ⑧而忘操之________⑨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⑩楚人有涉江者________4. (2分)下列各句依次运用的修辞方法是()①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福建省厦门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福建省厦门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6九上·江阴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最美少年梁维月,从六岁起,一边读书一边悉心照顾高位截瘫的父亲,十年如一日,感动了无数中国。
B . 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奇峰异秀,怪石林立,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C . 美国在南海公然派出军舰炫耀武力,中国政府对此作出了有力地回击。
D . 新化菜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如三合汤、猪血粑、柴火腊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美食。
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抽屉喇叭算啩凄厉动人B . 卤煮佩服夜霄尖声尖气C . 汤园蛤蟆白薯大嚼一通D . 烫手马趴葫芦走街串巷3. (2分)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⑴杜鹃花开遍山野,香飘万里。
⑵姑娘银铃般的笑声也跟着响起来。
⑶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知文化的力量。
⑷微风唤醒了沉睡的种子。
A . 比喻、夸张、排比、拟人B . 拟人、夸张、排比、比喻C . 夸张、拟人、排比、比喻D . 夸张、比喻、排比、拟人4. (2分)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 “弯曲”、“友谊”、“佩服”分别是形容词、名词、动词。
B .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花间的晨雾那样温柔。
”这句话中的“朦胧”和“温柔”是褒义词。
C . “诚实”、“老实”、“踏实”是一组近义词,都是形容忠诚、规矩、切实的态度。
D . “生命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说它脆弱它就像薄冰一样不堪一击,说它坚强,它又如大山一般坚忍不拔。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5. (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飒飒(sà)竹篙(ɡāo)苇塘(wěi) 阴惨(cán)B . 疟子(yào)闷热(mèn)舀水(yǎo)水淀(diàn)C . 提防(tí)泅水(qiú)尖利(jiān)央告(yānɡ)D . 撒网(sā)悠闲(yōu)寒噤(jìn)清爽(shuǎnɡ)6. (2分)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为”与“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的“以为”意义不同的一项()A .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B .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C .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D .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二、其他 (共1题;共3分)7. (3分)将“无休无止”“无边无际”“无穷无尽”填入句子空缺处。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在文学大师们对“师”情“话”意的回忆中,体会“老师”之角色于每个人生命中的伟大意义。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材料一】有一次,教师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
”他读着读着,进入了角色,那双戴着金丝边眼镜的眼睛里(zhù)④满十分丰富的感情。
我们被打动了,如今稍一回忆,我还能看到那一对深沉的眼睛。
当这种感情迅速传染了整个教室,使一堂鸦①(A、yāB、yǎ)雀无声。
这几句诗镌②(A、juàn B、juān)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
(节选自于漪《往事依依》)【材料二】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偷偷地仰起头来看看,看见李先生的高高的瘦削⑤的上半身穿着整洁的黑布马褂,露出在讲桌上,宽广得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严的表情。
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涡,显示和蔼的表情。
这副相貌,用“温而③(A、历B、厉)”三个字来描写,大概差不多了。
(节选自丰子恺《怀李叔同先生》)1.在语段相应的位置填上正确的序号(3分)①②③2.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字或拼音(2分)④⑤3.材料一划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在横线上。
(2分)4.以下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屋顶上寂寞的飘着炊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起到了移情的效果,表现了作者内心的酸楚和感伤。
B.“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侧面衬托了老师的课让作者印象深刻,获益匪浅。
C.“宽广得可以走马的前额”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老师虽然其貌不扬,我却仍非常敬爱他。
D.“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涡”属于外貌描写。
5.老师在课堂上帮我们拓展了关于古人对不同交情的朋友的称呼,请你回忆并根据提示填空:(3分)A.同生死、共命运的朋友——之交B.有修养有道德的人之间的友谊——之交C.不拘年岁辈分而交情深厚的朋友——之交6.根据提示完成默写:(12分)(1)水何澹澹,。
福建省厦门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

福建省厦门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7八上·东台月考) 根据语境,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 为什么不到抗日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人的身体和手臂)B .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凄切的声音)C .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我便从懵懂无知的孩童,蜕变成胸怀理想的青年!(模糊,看不清楚)D . 毛泽东怀着异样的情感猝然站起身来。
(被马蹄声惊醒而突然惊惶)2. (2分)在图书馆里,新生小琳想借一本名著,你向他推荐《朝花夕拾》。
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A . 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 . 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
C . 这书可有意思了,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迎神赛会后偷罗汉豆,很好玩。
D . 这书像人物画廊,有迷信善良的保姆长妈妈,还有严谨而正直的老师藤野先生……3. (2分)(2020·沙湾模拟)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 . 好的教育是美的教育,是一个发现美、理解美、享受美的过程;然而,如果没有对美的渴慕,最初的教育就不会发生。
B . 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
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寒”的地步。
C .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D . 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4. (2分)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低碳生活看起来很遥远,其实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从减少空调的使用到采用公交出行,从电子钟取代发条式闹钟到使用再生纸,这些都是大家随手可做的事。
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和消费过程中的过量碳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只要改掉一些生活陋习,就能为减排做出不小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观沧海》中写大海远景轮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事物交替的自然规律,给人乐观向上力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6)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8)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2.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B.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C.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D.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等.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2018年北京将实施新中考方案。
下面是有关这方面的材料。
【材料一】北京中考将于2018年“大变脸”【材料二】下面是几位考生选考科目总分计算示例【材料三】实行新中考后,家长面临的转变:家长从小就要关注、保护好孩子的个性爱好。
家长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的意愿,要十分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幸福快乐的情绪。
家长不再是单单买教辅、报班补课,努力提高考试科目学习成绩,而是协助学校发现和保护孩子的个性爱好和特长,想办法支持孩子在个性爱好和特长方面的发展需求,积极拓展面向孩子“消费习惯”的广义教育资源供给。
(1)阅读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考试科目为7科,即语数英3科、选考3科再加体育(40分),但中考总分只有580分。
B.小吴喜欢理化,按选考要求,如果他选考了生物(化学),还可以再选考物理。
C.小张考前预计地理能拿高分,物理最次;中考后他的地理和物理将按100%和60%折算计分。
D.小李喜欢阅读,平时文科成绩好,但他不能同时选考政(思想品德)史地3科。
(2)阅读材料二,你发现了什么问题?(3)材料三中提到“家长从小就要关注、保护孩子个性爱好”。
请你运用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信息,说明这样做的重要性。
四、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4.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那些内心高贵的人,即使甲(曲折挫折)不断,①即.(A.jí B. jì)使被压迫在人生的谷底,他区别于他人的是拥有一张乙(从容不迫从容自扣)的纯正的脸。
脸如同一个人的心。
林肯说,一个人活到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脸负责。
在父母的无私之爱中②yùn(A.孕 B.蕴)育出的清纯美丽的脸,四十年后是否还能不染浊尘,无阿谀之风、汲汲之气、躲闪之态,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古往今来,那些优秀的、内心过着严肃生活的人,他们的外表。
往往是本真的、朴素的:真正的清贵之气,不是一件精于裁剪的皮装,不是位高权重的地位,不是异常显赫的家世,而是一颗对自己、对他人都无比真诚的心。
真正高贵的人,是那些能够超越自我,始终带着情感前行。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 ②处:______(2)文中甲、乙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3)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修改句:______。
五、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5.名著导读(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
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______A.《父亲的病》B.《琐记》C.《故乡》D.《无常》(2)《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散文提到谋死隐鼠一事,你知道鲁迅的隐鼠究竟是怎么死的吗?写谋死隐鼠的是哪篇文章呢?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本事所写的是停船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景物,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
C.诵读颔联是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这里大景。
小景互相映衬,景象开阔,气势宏大。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之情。
(2)请任选角度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七、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乙】《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含义。
①虽有佳肴______②教学相长______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④吾日三省吾身______(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是______A.学而.时习之B.人不知而.不愠C.为人谋而.不忠乎 D.择其善者而.从之(3)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甲乙选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八、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2.0分)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那些卑微的母亲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
我们刚在桌旁坐下,就见一个老妇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
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
她躬着身子,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当时,朋友正说着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
于是她将身子躬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新鲜的蚕豆……”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们的说笑声淹没了。
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
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解开口,才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
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擦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印弄得一塌糊涂。
她马上回过头去,重新擦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
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那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
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
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她:“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扯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
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号。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绿灯。
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内,等待车辆通过。
这时,马路中间正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
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碾住了,忽然,就见我身旁的一个女人,猛地冲过交通协管员的指挥条,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
她的身后,响起一连串汽车尖锐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⑥她一边赔着笑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
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
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
那个水瓶,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个可以做孩子晚饭的烧饼,或者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
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崇高,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1)概括文章第③④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0字)(2)下列选项哪一项是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这句话是外貌描写,既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贫穷和低微,又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自尊与自爱。
B.“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中“尴尬”一词准确地表现了老妇人多次问话之后没人回答的难为情,“爬满”一词表现了老妇人“失望和忧伤”的程度之深。
C.“她语无伦次地说”中“语无伦次”是指说话没有顺序逻辑,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这里表明老妇人怕工资被扣下时的心急。
D.“她们又无比崇高,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中的“她们”是伟大的母亲,她们都是贫穷人。
而那些富裕的母亲,就不能算是无比崇高的母亲。
(3)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4)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品析。
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5)通读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卑微的母亲”?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身边的母亲曾为孩子做过的“卑微”的小事。
9.阅读文章《你所不知道的猪》,完成各题。
你所不知道的猪①一提到猪,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好吃懒惰愚笨的猪?其实猪远比我们想象中要聪明得多,它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