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合集下载

浅谈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浅谈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浅谈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发布时间:2023-07-07T07:40:17.32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501期作者:孙海涛[导读] 新型的师生关系,闪现着现代教育的光芒,决定着教学的质量。

作为教师,面对自己的教育对象,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吉林省前郭县八郎镇穆家学校131128当代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说:“建立在真诚、平等、尊重、和谐基础上的师生关系,使我们看到了教育复兴的曙光。

”师生关系是学校工作的永恒话题,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更加凸现其重要性。

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获得良好教育的中介。

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中介作用发挥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也是学校教育工作正常运行的保障。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质量。

学生具有“向师心理”,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使知识传授更加顺利,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榜样,成为学生今后建立人际关系的一种潜在模式,这对促进学生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转变观念,超越自我,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新型的师生关系,闪现着现代教育的光芒,决定着教学的质量。

作为教师,面对自己的教育对象,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我们要勇于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新理念。

要变“教书匠”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要主动接受学生的意见、建议乃至批评。

要跨越师生间的代沟,打破师生间的“猫鼠关系”,要走进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和益友。

二、把心血和爱洒向每一个学生1.只有熟悉学生,才能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真正的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叫皮格马利翁的年轻国王,倾注了全部的感情和心血精心雕刻了一位美丽的象牙姑娘,并期望雕像能够复活。

2024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024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024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尊重个体差异是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基石。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不同的兴趣、才能和背景。

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评价,教师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其次,平等沟通与互动是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核心。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倾听他们的声音,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同时,学生也应该尊重教师的意见和指导。

通过平等的沟通和互动,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得以加深,教学相长的局面得以形成。

第三,共同参与决策是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体现。

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决策中来,如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等。

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还能够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共同决策,师生之间的关系将更加紧密,教学效果也将更加显著。

第四,关注学生情感需求是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解决情感问题,增强他们的情感素养。

通过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师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

第五,鼓励自主发展是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应有之义。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通过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和平台,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第六,公正评价与激励是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保障。

教师应该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他们适当的激励和奖励。

同时,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引导他们积极改进。

通过公正评价与激励,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认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第七,尊重学生多元文化背景是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延伸。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学生的文化背景越来越多元化。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文化差异。

通过多元文化教学,教师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他们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赞可夫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促使师生缩短空间、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有巨大作用,这是一种,催化剂,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起教师对学生的信赖,有利教育过程的展开和教育效果的提高,在此,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传统的教育氛围已经使一般人形成这样的一种感觉,教师在学生面前就维持某种形象,应好好扮演为人师表的角色,教师自己也知道自己并非“万事通”,但是又难于启齿“我不清楚”或“我不知道”。

若要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真诚的自我,似乎是太冒险,太不可思议了,但我认为教师以真诚的自我去对待学生会更容易赢得学生的信赖。

我们班有两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我非常喜爱他们。

有几次,别的学生对我说:“老师,你很偏爱他们,对不对?”我毫不掩饰地说:“是啊,老师是非常喜爱他们,因为他们非常优秀。

如果你也像他们,我会把更多的偏爱给你们,我等着你们把优秀的一面表现给我看。

”大多数学生听了我的话后都加倍地努力,其中一名学生在今年的考试中以总分176的成绩被黄中特色班录取,考完试后,这位学生笑着对我就:“老师,我始终记着你的话,以最优秀的表现来获取你的偏爱”。

在教学中我不仅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偏爱,而且好不掩饰自己的情绪,如果有位学生做了不该做的事,我会告诉他:“你这样做,我很生气!”,由于我真诚地对待每—位同学,我们班的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的知心好友,让我一起分享他们梦想、快乐和忧伤。

二、尊重每一名学生。

教师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就是要相信学生价值,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珍视他们的感情,欣赏他们的优点,同时也包容他们的缺点。

在学习上、生活上信任学生、关心他们、相信他们均有一颗积极进取、向上、向善的心,每个学生均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各有存在的价值,同时也各有不同的潜能和智慧。

现代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现代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现代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民主平等:现代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

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意见和指导。

2. 尊师爱生:现代师生关系注重尊师爱生的理念。

学生应该尊重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听取教师的指导,同时教师也应该关心和爱护学生,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

3. 教学相长:现代师生关系强调教学相长的理念。

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需要从学生那里获取反馈和启示,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4. 心理相容:现代师生关系要求师生之间心理相容,相互理解和包容。

学生和教师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从而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5. 共同发展:现代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

师生需要相互支持和鼓励,从而促进彼此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也需要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总之,现代师生关系是一种基于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和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

如何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师者高人一等,学生往往被动接受教育。

而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师生间应该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师者应该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给予学生平等的对待,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其次,打破传统的权威制度,建立起民主的决策机制。

学校和班级应该对师生间的重大决策进行民主讨论和决策,让学生从小就感受到自己参与决策的权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能力,增加学生对学校管理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第三,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者具备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师者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每个学生的综合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师者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关心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第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自我约束的能力,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自觉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同时,学生也需要学会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进行反思和评估,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总而言之,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实现全面发展。

希望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教育环境能够更加民主和谐,师生关系更加和睦,学生成长更加稳健。

民主型师生关系

民主型师生关系

民主型师生关系民主型师生关系是一种基于平等、尊重和合作的教育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积极互动的关系,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民主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对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

民主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是平等。

在这种关系中,师生地位平等,相互尊重和倾听对方的意见。

教师不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单一角色,而是与学生一同探索和学习。

师生之间的权力关系得到平衡,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和发挥,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另一个特点是合作。

民主型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的合作与合作学习。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会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

学生们在合作中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分享知识,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也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通过与学生一同探讨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民主型师生关系还注重个体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帮助学生发展潜能。

教师需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困惑,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指导。

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力。

民主型师生关系对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学习动力。

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会感到被尊重和理解,教育目标更容易实现。

其次,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合作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

再次,它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借助学生的反馈和建议,教师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为了构建民主型师生关系,教师应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互助学习。

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和参与讨论。

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力和兴趣,使教育真正以学生为中心。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家一看到这个题目可以说老声长谈,耳熟能详的,但是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教师素质对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

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也给这个题目赋予新的内容,焕发新的生机。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民主、平等、和谐的概念。

民主:指人民有管理国家和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在学校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教育教学,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

这也是教育赋予我们每一位学生的应有权利和义务。

平等: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

学生在受教育中有享受教师关爱、激励、赏识、接纳、解惑的权利。

没有好学生、坏学生之分,人人平等。

着就是教育者向辅导者观念转换的问题。

教育者与辅导者在教育的观念及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有明显不同,前者认为自己的责任是带领学生实现教育方针所规定的目标,更多地把学生当作受教育者,而后者认为自己的责任是帮助学生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惑,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形成良好的人格,强调把学生当作亲密的朋友。

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帮助学生度过难关,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知心朋友。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音调和谐—合声)。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位置摆放恰当,师生既是朋友,又是兄长、姐妹,又是长辈与小辈。

在教育教学中,既有教师严又不失教师对学生的爱。

使学生在教师爱的氛围中学习、受教育健康成长。

在我们弄清民主、平等、和谐的概念之后,我们又要弄清应该如何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呢?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我们应该这样做呢?下面简单地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是爱学生的出发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是把美意个学生都当作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理性,有独立人格、独特价值和无限潜能的人,虽然他们将来未必人人都是英雄或明星。

但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正像高尔基所说:“世界上最好的职位是做一个人。

”(1)首先,必须以“童心”去观察学生,理解学生,只有本着一颗稚嫩的“童心”才能打开孩子的心扉,才能深刻理解其喜怒哀乐,也才能征服孩子的心,使其乐于接受教育。

试谈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试谈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思想 武器 。
共 识 , 生 积 极 的情感 反 馈 。人 非草 木 , 能无 情? 事实 产 孰
雄 辩地 证 明 ,青 年 学 生 比其他 任 何社 会群 体 都 更易 于被
真 善 美的 事例 与情 感所 打 动 。笔者 接 触过 一 些 事业 有成
的 教育 工 作者 , 他们 都 曾谈 到 , 情感 是 他们 进 行 教育 实践 活 动 的 内驱力 。 当他们 进 行工 作 时, 不仅 要 以 明晰 的思辨 与 严谨 的逻 辑 力量 使 受教 育者 折 服 ,他们 首 先要 以满溢 着 生命 活 力的情 感 载体 , 构筑 起 双方 心 灵相通 的桥梁 。 文 艺理 论家 认 为 , 艺术现 象 是无 限丰 富 多彩 的 。 精神
却视 而不 见 , 甚至 不予 理 睬。面 对 学
社会 的进 步 , 对事 物 发展 规律 的认 识 不断 加深 , 知识 、 新 新信 息层 出不 穷 , 在师生关系方 面,正如古人 所说 ,
“ 子 不 必 不 如 师 ,师 不 必 贤 于 弟 弟
一 _
生 的 真诚 问好 , 师 如 此冷 漠 , 老 这样
它 生 活 场 景 中经 常 见 到 的 情 景 : 学 生 , 别 是小 学生 见到 老师 大 都会 大 特
声 问 “ 师好 ! 老 ”我们 的 老师 面对 学
必 须通 过热 爱 学生 来体 现 , 教师热 爱 学 生是 热爱 教 育事 业的 具体 体现 , 是 广 大 教 师 从 实践 中总 结 出来 的最 基
等、 和谐 的新 型师 生 关系 的重 要性 。
传 统 的“ 师道 尊严 ” 现 为 以教 表 师 为 中心 的专制 型 的师 生关 系 , 学生
谐 的师 生 关系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教育呼唤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淮安市楚州区车桥初级中学赵寿成关键词和谐民主平等师生关系摘要新课程体系要求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沟通,增进交流,理解宽容每个学生是构建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平台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交往形式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关系,包括彼此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的认识和态度等。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而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解读素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过程,可以明确看到它的贯彻实施必须依托于这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如何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推动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历史性课题。

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更新角色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新课程体系要求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在知识、情感、道德、灵魂等各方面的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共鸣,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一直是以管理者、指导者的身份出现的,这样的师生关系固然有利于树立权威,但已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随着多种信息渠道的开通,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绝对占有者,不再是只能让学生仰视的“权威”。

师生之间,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在道德上,都在发生着角色的转变。

在新形势下,要求教师必须变革自己的知识观、教学观,重新构筑师生关系。

新课程要求教者应重新认识教学过程,由过去的教师教、学生学向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转变。

还要求教者认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提升的过程。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对教学而言,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相互建构,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

同时,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过去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变为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现代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探究和思考,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已知的条件去寻找和发现预知或未知的结论。

探究性学习注重能力的培养,它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能力非凡的卓越人才。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和评价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中有一句话:“教师要做学生的伴游,而不仅仅是导游”。

所谓伴游,就是要自始至终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学习当中与学生同甘共苦;所谓导游,就是要指导学生学习,为学生排疑解难。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核心,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每一个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都应该树立“服务”的意识,教师是孩子在学习赛场上的场外指导,是学生刚刚踏上人生之路的手杖。

人们常常赞美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这“奉献”的实质,就是心甘情愿、认认真真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这样才能构建真正的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增进师生沟通,加强师生合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由于表现欲与情绪控制力的水平发展不平衡,往往会出现迷惘、困惑、冲动……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心理断奶期”,加上知识阅历限制和社会家庭影响,如果在学校得不到教师的理解,而教师又没有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听之任之,放任自由或者埋怨批评,粗暴干预,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从而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增进师生沟通,加强师生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加强师生沟通。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把自己在学习、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家庭、心理等方面所碰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然后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通过笔谈、面谈或者讨论等形式给予解答。

实践证明,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尤其是与那些平时较内向,不善言语的学生,使他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是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的首要条件。

但师生沟通还要注意几个原则,一要定方向,即不能不着边际地泛泛而谈,而应针对具体问题或实际情况来谈。

二是细分析,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细分析,从他们的片言只语中来了解他们的动态信息,为进一步与学生交流做好基础。

三是重态度。

与每一个学生在交流时都应当做到用商量式语气,建议式语气,不能强迫学生接受自己意见。

四是守秘密,对学生的隐私要守密,尊重学生的隐私权,不张扬,不曝光。

第二、增进情感交流。

每个老师都应学会与学生聊天,聊天是一种很直接的交流方式,使得对话双方的心灵更加直白地碰撞,学生对老师会产生一种亲近感和仰慕感,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也很容易为双方所接受。

但聊天时要注意:一要口出和言。

亲切的话语总是让人百听不厌,在与学生交流时尽量以朋友的口吻去交流,切忌以师道尊严自居,更不能口出恶言,使学生有口难开。

二要讲究策略。

在聊天前应理清思路,不要在聊天时,言语含糊,表达不清,对于有些很直接的问题应该有的放矢,一针见血,以免避重就轻。

对于某些敏感的话题不宜直入主题,应从学生的学习状况或其它话题入手,以免学生三缄其口,沉默以对。

第三、加深彼此了解。

教师和学生因其角色不同,导致看人,想问题的方法不一样。

角色的互换,可以为双方带来崭新的体验的同时,还可以在相互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认同意识,更能融洽双方的关系。

在教学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给课文划定目标,分析重点,一起探讨感兴趣的话题。

一方面可以活跃气氛,调动思维,另一方面还可以调动师生的互动关系,使师生关系在学习中得到健康发展。

在活动课上,教师更应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发扬民主,倡导合作精神,发挥团体的力量,培养凝聚力。

三、挖掘学生优点,宽容学生缺点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些都说明了每个人都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共同体。

因而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能带着有色眼光去看待表现参差不齐的学生,而应注重挖掘学生优点并加以强化,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的欣赏和关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自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因此在学习中获得自信,占据学习的主动性,在师生关系中获得一种平等的主体意识,为融洽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种优点的挖掘可以是一次微小的进步,可以是一次勇敢地发言,也可以是一次完美的作业,事无大小,关键是我们的态度和看法,我们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就像对待一堆未经雕琢的璞玉。

当然对学生优点的挖掘不能是盲目的,随意的,而应该是认真的,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使学生确信自己的能力。

还必须指出的是,肯定学生的优点,并不等同放任他的缺点,而是在肯定学生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扬长避短,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进步的快乐。

与此相反,如果我们只是记住了学生的缺点,忽略他的优点,轻则批评,重则谩骂,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参与性,而且会使他的自信心受挫,产生自卑心理,总觉得差人一等,从而在师生关系上会变得生硬刻板,表现为师生关系冷淡,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有的会引发孤独、厌倦、恐惧甚至反抗抵触的心理,这样只会堵塞教学反馈信息的来源,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开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

英国有个科学家叫麦克劳德,小时候曾经偷偷杀死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

但校长对他的惩罚是:画出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

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心的惩罚,使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获得诺贝尔奖。

由此可见,有问题的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

学生犯错误,往往不是品质问题,而是出于好奇或者其它心理原因。

学生出了问题,教师要做认真分析,正确引导,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横加指责、痛下杀手。

从这点来讲,挖掘学生优点,宽容学生缺点是融洽师生关系的一个基础而又必要的工作。

实际上,很多老师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依依不舍地送走了一届毕业生以后,过了几年,甚至十几、几十年,仍然记得你这位老师的,就是当年的问题学生。

因为你在他身上花的心血最多,这是你应得的回报。

我们的学生尚未成年,还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还没有成熟,出现一些毛病和错误,这是在所难免的。

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对有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热情地伸出双手。

当然,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从教师做起,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生之间关系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深刻感受到,只有树立民主作风,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学生人格和创新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这种良性师生关系的建立有赖于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去为之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要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以一种宽容的胸怀去面对每个学生,那么素质教育的花朵将在神州大地遍地开放。

参考书目:《教师的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