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过境通道市政化调整交通详细规划.doc
路线变更调整方案

路线变更调整方案1. 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加,道路的规划和使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有时候需要进行路线的变更调整。
本文档通过分析现有道路网络的状况,提出了一套路线变更调整方案,希望能够在减少交通拥堵的同时提高交通效率。
2. 目标本文档的主要目标是提出一套路线变更调整方案,使得道路网络更加合理,能够更好地满足交通需求。
具体目标包括:•减少交通拥堵:通过调整道路路线,缓解道路瓶颈,减少交通拥堵情况。
•提高交通效率:优化道路网络的布局,减少交通堵塞的可能性,提高交通效率。
•保障交通安全:在调整路线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交通安全因素,确保新路线的安全性。
3. 调查分析在提出具体调整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分析,以了解现有道路网络的状况。
调查分析的内容包括:•道路拥堵情况:通过交通流量调研和交通事故数据分析,了解各个路段的交通拥堵情况。
•道路瓶颈位置:通过道路交通监控数据和交通事故数据,确定道路瓶颈位置。
•交通需求变化:通过交通调查问卷和交通需求预测模型,了解交通需求的变化趋势。
基于以上调查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份详细的道路网络分析报告,为路线变更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4. 路线变更调整方案基于调查分析的结果,我们提出如下路线变更调整方案:4.1 路线扩容针对交通拥堵情况严重的路段,可以考虑对现有道路进行扩容。
具体措施包括:•扩宽道路:对道路的车道进行扩宽,增加车辆通行能力。
•新增车道:在现有道路的旁边增加新的车道。
•建造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对于人流较大的地段,可以建造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以减少行人对交通的影响。
4.2 路线优化对于道路瓶颈位置较为明显的路段,可以考虑对路线进行优化。
具体措施包括:•调整交叉口位置:对于交通压力较大的交叉口,可以考虑调整交叉口位置,减少交通阻塞。
•新建立交桥或地下通道:对于交通流量较大的交叉口,可以考虑新建立交桥或地下通道,提高交通效率。
市政路进度计划-调整

深圳港西部港区疏港道路工程第4合同段市政路进度计划编制人:审核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深圳港西部港区疏港道路工程第4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0一0年七月编制说明一、计划说明1、本计划实行左右幅单独封闭施工。
2、本计划未考虑特殊天气、超出现状交通疏解标准等不可预见因素影响。
3、本计划控制因素在地下管线施工进度,施工过程中管沟范围内现状结构层破除及石方破除工程量较大,地下水丰富对管沟施工影响也较大。
4、本计划未考虑松湖路口等特殊路段交通疏解对工期的影响。
5、本计划要求电缆沟、给排水管沟、过路管及通信管均采用石粉渣回填至路床,路面混凝土均添加早强剂,以满足时间要求。
6、本计划未考虑管沟分层回填和密实度试验,未考虑水稳分层间隔时间。
二、主要工程量三、计划安排1、总体安排左幅:计划开工时间:2010年7月1日,完工时间:2010年8月26日,工期:57天。
给水管道7月23日完成;雨水管道7月27日完成;电力管沟8月19日完成;路基8月2日完成,道路水泥稳定层8月11日;道路路面8月20日完成;人行道8月26日;右幅:计划开工时间:2010年8月27日,完工时间:2010年10月22日,工期:57天。
污水管道9月15日完成;雨水管道9月13日完成;电力管沟9月18日完成;通信管道9月27日完成;路基9月21日完成,道路水泥稳定层10月1日;路面10月15日完成;人行道10月15日;(1)、给水工程给水管线主要分布在市政路左侧和疏港主线桥中间,封闭左幅施工时可以全部安排施工。
计划开工时间:2010年7月10日,完工时间:2010年7月23日,工期:14天。
(2)、雨水工程市政路左幅雨水管线新建主管1093m,支管:505m,其余利用现状管线:计划开工时间:2010年7月7日,完工时间:2010年7月27日,工期:21天(80m/天)。
(3)、电力管沟市政路左幅新建电力管沟1660m,其中:K4+000—K4+880位于疏港高架桥中间绿化带内,K4+880—K5+660位于市政路左侧。
市政项目交通布控范本

市政项目交通布控范本
市政项目交通布控范本是指在市区内进行交通管理和控制的一套规划和措施。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市政项目交通布控范本的主要内容:
1. 交通规划:针对市区内的道路网络和交通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包括交通网络布局、主次干道划分、道路容量评估等。
2. 交通信号控制:根据道路的交通流量和车辆需求,确定信号灯的设置和配时方案,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
3.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建设和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有轨电车等,以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4. 道路建设和改造:根据交通规划,进行道路建设和改造,来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包括新路建设、路口改造、人行道规划等。
5. 交通管理和执法:加强交通管理和执法力度,保障道路交通秩序,包括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和维护、违法行为的处罚等。
6. 交通信息系统:建立交通信息系统,实时监测交通状况、提供实时路况信息,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参考。
7. 交通安全教育: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交通法规知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8. 交通监测和评估:建立交通监测系统,对交通流量、交通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交通布控策略。
9. 交通应急管理:制定交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和道路拥堵情况,保障交通畅通和市民安全。
10. 绿色交通推广:鼓励低碳出行,推广绿色交通方式,如骑行、共享单车、电动车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市政项目交通布控范本的主要内容,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东部过境通道市政化调整交通详细规划

东部过境通道市政化调整交通详细规划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2017年4月目录一、项目概况 (1)(一)项目背景 (1)(二)工作目标 (1)(三)范围年限 (2)(四)主要内容 (3)二、通道概况与既有方案 (4)(一)通道基本概况 (4)(二)既有设计方案 (4)(三)建设情况 (6)三、交通分析 (7)(一)规划解读 (7)(二)交通需求 (10)(三)功能定位 (11)四、总体方案 (21)(一)规划原则 (21)(二)设计标准及规模调整 (21)(三)横断面方案 (22)(四)平纵方案 (24)(五)沿线路网交通衔接 (25)(六)节点布局 (25)(七)收费站 (26)(八)实施策略 (27)五、立交方案 (29)(一)大望立交 (29)(二)梧桐立交 (30)(三)西坑立交 (31)(四)简龙立交 (33)(五)宝龙立交 (34)(六)锦龙立交 (35)(七)坪山立交 (37)(八)金钱坳立交 (38)(九)安良立交 (40)(十)南约立交 (42)(十一)清风立交 (45)六、相关建议 (47)(一)规划建议 (47)(二)实施建议 (47)一、项目概况(一)项目背景2004年深圳市政府批复了《深圳市干线道路网规划》,规划明确提出了“七横十三纵”骨架路网结构,东部过境通道作为“七横十三纵”干线道路的组成部分,定位为高速公路,起于规划中的莲塘口岸,沿线经过罗湖、龙岗和坪山新区,终于深汕、惠盐高速公路相交的金钱坳立交,主要承担香港至深圳东部、惠州、汕头的过境交通、城市东向的对外交通以及罗湖、福田、龙岗、坪山之间的部分城市交通功能。
2013年莲塘口岸开工建设,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东部过境通道作为莲塘口岸重要疏散道路,于2014年开工建设,按既定高速公路定位标准实施。
该工程由三部份构成(东部过境通道一、二期工程,东部过境通道市政连接线工程)。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东部过境通道由社会投资调整为政府投资,道路功能相应调整为非收费快速通道。
政府过境路段实施方案

政府过境路段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交通压力。
其中,过境路段的畅通对于优化城市交通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政府过境路段实施方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
政府过境路段实施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提高过境路段的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居民出行体验。
三、具体措施。
1. 优化道路布局。
通过对过境路段的道路布局进行优化,合理规划车道设置和转向信号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在设计上充分考虑车辆通行的流线性和便捷性,避免交通事故和拥堵。
2. 完善交通信号系统。
对过境路段的交通信号系统进行升级,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根据车流量实时调整信号灯的时间间隔,确保车辆顺畅通行。
同时,合理设置红绿灯时长,平衡不同方向车流的通行时间,避免单方向长时间堵塞。
3. 加强交通管理。
加强对过境路段的交通管理,严格执行交通规则,禁止乱停乱放和违章行为,保障道路通畅。
同时,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有效遏制交通违法行为,维护道路秩序。
4. 完善交通设施。
在过境路段设置合理的交通设施,如交通标志、标线、护栏等,提高道路通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同时,加强对道路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5. 强化宣传教育。
加强对过境路段交通规则的宣传教育,提高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引导大家文明出行,共同维护道路畅通。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交通规则的遵守和尊重。
四、实施效果。
经过政府过境路段实施方案的全面推进,过境路段的通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交通拥堵现象明显减少。
居民出行更加便捷,交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形象得到提升。
同时,交通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交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
五、总结。
政府过境路段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居民出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善。
但需要强调的是,政府过境路段实施方案的推进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过境路段通行效率的提升,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市政工程交通疏解方案

市政工程交通疏解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以及交通安全问题成为了城市交通发展中的瓶颈和难题。
如何有效地解决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以及改善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
市政工程交通疏解方案的提出,旨在通过优化道路布局、提升公共交通设施以及改善交通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城市交通的疏解和提升。
一、方案内容1、优化道路布局通过对城市道路布局进行优化,将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及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在优化道路布局时,应该着重考虑以下几点:(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布局,将城市道路分为主干道和支路,通过改善主干道的设计和功能,减少拥堵点的出现;(2)合理分配道路资源,通过改善交叉口的设计、增设交通信号灯、实现不同交通流的有效分流,减少拥堵现象;(3)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通过改善路面条件、增加交通设施和优化交通组织方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2、提升公共交通设施通过提升公共交通设施的功能和服务水平,可以综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交通疏解问题。
在提升公共交通设施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建设,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公交线路、提升车辆运行速度和增加车辆运量,提高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2)扩建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增加地铁线路覆盖面积和加大运营车辆数量,满足不同城市区域的公共交通需求;(3)建设自行车、步行和慢行交通系统,通过建设自行车道、步行道和慢行交通道,鼓励市民选择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
3、改善交通管理水平通过改善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和优化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改善城市交通秩序。
在改善交通管理水平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推行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建设先进的交通管理设施、应用智能交通技术和实施交通管理信息化,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和高效化;(2)加强交通安全管理,通过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3)完善交通管理制度,通过修订和完善相关交通管理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城市交通管理体系,优化城市交通管理模式。
长沙东部大道规划方案

长沙东部大道规划方案概述长沙市东部大道是连接市中心和东部发展区域的主干道路,全长约30公里,是长沙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需要,长沙市政府制定了一份全新的东部大道规划方案。
现状分析目前,长沙市东部大道比较拥堵,交通效率低下,尤其在早晚高峰期间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
另外,道路设施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路面质量不佳,交通信号不够智能化等问题。
因此,制定新的规划方案非常必要。
规划设计根据长沙市政府的要求,本次规划方案将围绕“智慧交通,绿色环保,人本出行”三个关键点展开。
首先,通过引入新技术,如智能交通管理和信息化技术,实现交通智能化,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其次,规划将注重绿色环保,通过设立自行车专用道、行人过街天桥,鼓励市民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车出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规划方案还将增加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提高道路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例如,增设公交站点和立体停车库,改善行人步行环境,提高路面质量等。
施工时间表按照计划,长沙市东部大道规划方案将在未来的五年内逐步实施。
具体实施计划如下:•第一年:建设自行车专用道,改造行人通道。
•第二年:引入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和公交专用道,增设公交站点。
•第三年:改善道路路面质量,增设立体停车库。
•第四年:建设行人天桥、人行隧道,优化交通信号灯。
•第五年:加强生态建设,增设低碳环保设施,提高道路绿化水平。
市民参与在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长沙市政府积极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市民可以通过信函、电话、网络等途径向市政府反映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此外,市政府还将邀请专家、媒体和民间组织等多方面人才参与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确保规划方案的公开透明和公正合理。
结论长沙市东部大道规划方案的实施,对于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改善市民出行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市民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完善方案,确保规划方案贯彻落实,为市民打造更加便利、舒适、绿色的出行环境。
国道道路改移施工及方案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G324国道改移施工方案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审批: __________________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昆铁路南百段增建二线施工三标项目经理部三分部二0 一五年六月1、....................................... 编制依据22、....................................... 工程概况23、....................................... 改移方案34、....................................... 资源配置45、........................................... 安全控制措施146、........................................... 质量控制措施167、........................................... 保通指导思想178、........................................... 交通保通机构179、施工单位的职责 (18)10、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 (18)11、特殊情况的处置 (19)12、应急措施 (19)G324国道改移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 DK121+200~122+300改移G324国道设计图;1.2 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1.3 JTJ 004-89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1.4 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1.5 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1.6 JTG 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1.7 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1.8 JTJ/T D33-2012《公路排水设计规范》;1.9 JTD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2.0 GB 5768-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2.1 JTG B204-2010《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2.2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通知;2.3公路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部过境通道市政化调整交通详细规划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2017年4月目录一、项目概况 1(一)项目背景1(二)工作目标1(三)范围年限2(四)主要内容3二、通道概况与既有方案4(一)通道基本概况4(二)既有设计方案4(三)建设情况5三、交通分析 7(一)规划解读7(二)交通需求9(三)功能定位10四、总体方案 21(一)规划原则21(二)设计标准及规模调整21(三)横断面方案 22(四)平纵方案25(五)沿线路网交通衔接25(六)节点布局25(七)收费站26(八)实施策略27五、立交方案 29(一)大望立交29(二)梧桐立交30(三)西坑立交31(四)简龙立交32(五)宝龙立交33(六)锦龙立交34(七)坪山立交35(八)金钱坳立交 36(九)安良立交37(十)南约立交39(十一)清风立交41六、相关建议 43(一)规划建议43(二)实施建议43一、项目概况(一)项目背景2004年深圳市政府批复了《深圳市干线道路网规划》,规划明确提出了“七横十三纵”骨架路网结构,东部过境通道作为“七横十三纵”干线道路的组成部分,定位为高速公路,起于规划中的莲塘口岸,沿线经过罗湖、龙岗和坪山新区,终于深汕、惠盐高速公路相交的金钱坳立交,主要承担香港至深圳东部、惠州、汕头的过境交通、城市东向的对外交通以及罗湖、福田、龙岗、坪山之间的部分城市交通功能。
2013年莲塘口岸开工建设,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东部过境通道作为莲塘口岸重要疏散道路,于2014年开工建设,按既定高速公路定位标准实施。
该工程由三部份构成(东部过境通道一、二期工程,东部过境通道市政连接线工程)。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东部过境通道由社会投资调整为政府投资,道路功能相应调整为非收费快速通道。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城市发展要求,《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深圳分指挥部工作会议纪要(5)》会议纪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东部过境通道按不收费快速通道标准尽快完成项目调整研究工作。
东部过境通道调整为非收费快速通道将带来交通功能及组织体系的变化,迫切需要在既有实施方案基础上,提出优化调整方案,为下阶段东部过境通道工程设计变更和施工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为此,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组织开展了《东部过境通道市政化调整交通详细规划》项目研究工作。
(二)工作目标通过《东部过境通道市政化调整交通详细规划》论证研究,协调落实相关规划,明确东部过境通道市政化调整后的道路功能定位,并对及沿线交通组织、道路断面、节点进行分析,提出规划设计方案。
具体工作目标如下:(1)在道路沿线相关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和交通规划等上层次规划的指导下,明确东部过境通道市政化调整后的道路功能定位,研究其对沿线罗湖、龙岗、坪山等地的城市交通服务功能。
(2)根据现状交通调查和沿线土地规划,分析区域交通发展趋势,预测未来交通需求,对道路所承担的各项交通功能进行合理安排和布置,并结合道路功能和路网规划研究区域交通组织模式和沿线相交道路的衔接与转换,处理好与相关道路、片区、项目的衔接关系。
(3)结合道路交通功能和工程条件,制定东部过境通道市政化调整交通详细规划方案,明确规划设计要点,为规划管理和下阶段工程设计变更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三)范围年限设计范围——东部过境通道一期工程,南起莲塘水厂,北至金钱坳立交,总长约31.1公里。
研究范围——罗湖、盐田、龙岗、坪山为重点研究范围,并扩展至全市域。
规划年限——近期至2018年,远期至2030年。
主要内容1)通道基本概况及既有设计方案2)规划解读及交通分析3)交通需求及功能定位4)交通规划方案①技术标准②平面/纵断面方案③横断面方案④立交节点方案5)相关建议二、通道概况与既有方案(一)通道基本概况1.通道走向与沿线片区根据《深圳市东部过境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东部过境通道位于深圳市东部发展轴线上,基本呈东北45度走向。
目前,东部过境通道正在建设当中,工程由三部份构成,一是东部通道连接线工程(西连爱国路立交,东接一期工程,全长约2.8公里),二是东部过境通道一期工程(西连东部通道连接线,北至金钱坳立交,全长约31.1公里),三是东部过境通道二期工程(北接一期工程,南至莲塘口岸,路线总长为1.8km)。
东部过境通道一期工程沿线主要途经莲塘、西坑、荷康、南约、宝龙、坪山等发展片区。
2.主要控制点东部过境通道一期工程沿线控制点主要包括,莲塘水厂、莲塘工业区、深圳水库、仙湖植物园、大望村、西坑村、大康村等村落、园山风景区、东海工业区、简龙工业区、铜锣径水库、比亚迪工厂、宝龙工业区、炳坑水库、坪山变电所、坪山镇、三棵松水库、同乐村,以及相交的盐排高速公路、惠盐公路、横坪公路、宝坪路、锦龙大道、规划丹梓大道和终点的深惠、深汕高速公路,以及平盐铁路和厦深铁路。
(二)既有设计方案1.设计标准根据《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东部过境通道定位为高速公路,根据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结合沿线实际情况,一期工程实施段设计速度采用80km/h。
口岸连接线设计速度受口岸联检及其周边城市建设规模和地形限制,道路线型无法展开,车速采用60km/h。
2.规模与横断面东部过境通道一期工程全长约31.1公里,采用双向6-8车道标准横断面。
其中,一期工程起点(K1+800)至梧桐立交(K9+600)段采用双向八车道断面,路基标准断面宽度为0.75+0.5+4*3.75+0.5+2+0.5+4*3.75+0.5+0.75=35.5m;梧桐立交(K9+600)至终点金钱坳立交段(K32+900.428)采用双向六车道断面,路基标准断面宽度为0.75+2.5+3*3.75+0.5+2+0.5+3*3.75+2.5+0.75=32m。
图2-2 东部过境通道横断面图(既有设计方案)3.主要节点东部过境通道一期工程全线共设6座立交,主要包括梧桐立交(盐排高速节点)、西坑立交(盐龙大道节点)、简龙立交(南坪三期节点)、宝龙立交(宝坪路节点)、锦龙立交(锦龙大道节点)、金钱坳立交(深汕、深惠高速节点);主线收费站1处(龙过水收费站),匝道收费站4处,综合服务区1处。
4.敷设方式东部过境通道一期工程途经东部建设地区外围,道路由隧道、高架桥、路基段三种不同敷设构成,线路由莲塘隧道向北规划设计的隧道、高架桥分别包括:仙湖1#高架桥、仙湖隧道、仙湖2#高架桥、林果场隧道、新平村1#桥、新平村2#桥、望桐路高架桥、伯公坳隧道、安良村1#桥、安良村2#桥、福坑村1#桥、福坑村2#桥、公园高架桥、福田村1#桥、福田村2#桥、福田村3#桥、简龙工业区高架桥、石寮水库1#桥、石寮水库2#桥、比亚迪高架桥、宝龙立交1#桥、宝龙立交2#桥、翠宝路高架桥、东深供水高架桥、同乐高架桥、金钱坳立交主线桥。
其中桥/隧累计长度占路线全长的比例达51%。
(三)建设情况根据深港两地政府工作计划安排,莲塘口岸将于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
为配合莲塘口岸建成后交通疏散,2014年5月,东部过境通道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各路段基本建设情况如下:莲塘水厂至梧桐立交段,双向八车道,在建;梧桐立交至西坑立交段,双向六车道,未建;西坑立交至简龙立交段,双向六车道,未建;简龙立交至金钱坳立交段,双向六车道,在建。
三、交通分析(一)规划解读1.城市前景1)《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以下简称《深圳总规》)提出全市建立三级中心城市体系,包括2个城市主中心、5个城市副中心、8个组团中心。
2个城市主中心即福田-罗湖中心和前海中心;5个城市副中心即龙岗中心、龙华中心、光明新城中心、坪山新城中心和盐田中心;8个组团中心即航空城、沙井、松岗、观澜、平湖、布吉、横岗、葵涌。
未来东部过境通道将是中心城与龙岗、坪山副中心联系重要快速通道。
2)《深圳市实施东进战略行动方案(2016-2020年)》《深圳市实施东进战略行动方案(2016-2020年)》是深圳市贯彻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落实省委振兴粤东西北战略,在新的历史时期谋划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和行动纲领。
实施东进战略,有利于改变“西强东弱、西密东疏”的不均衡城市格局,破解城市发展的瓶颈难题,实现高端要素扩容;有利于推动东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促进形成新的城市发展中心,打造未来深圳发展第三极;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发挥深圳经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深莞惠经济圈(3+2)建设,促进与粤东粤北联动发展。
实施东进战略,要求各区各部门应以更高的视野、更强的历史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抢抓机遇、服务大局,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3)《深圳市龙岗区综合发展规划(2014-2030)》规划明确提出“生态龙岗、科教高地、创业新城、乐活家园”的总体发展目标。
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9%,,达8700-10000亿元。
并以“一个目标、三个转型、五大战略、十五大行动”谋求龙岗在新时期的战略提升。
优化城市功能结构、推动各组团功能协同互动,加强区域协作与一体化发展,实现龙岗区整体功能提升。
远期将构筑“双轴双心、三区三城、四枢纽多核”的城市空间结构。
4)《坪山新区综合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坪山新区定位为深圳跨越与转型发展的先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自主创新基地,辐射粤东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中心。
至2040年,将坪山建设成为深圳市重要的城市副中心、深圳跨越与转型发展的先锋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自主创新基地、粤东地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中心。
结论:规划东部过境通道是中心城至东部龙岗、坪山中心间的重要快速通道,是支撑未来深圳东进发展战略的重要设施。
2.交通前景1)轨道交通根据《深圳市轨道线网规划(2030)》,近期方案提出2011年至2020年间的建设方案,其中包括龙华线的北延段(三期),以及8条新建的地铁线路:6-12号线,总长约245.4千米;远期方案规划了至2030年的16条地铁线路,总长585.3千米,设站357座。
其中组团快线4条、干线6条、局域线6条。
未来深圳东部走廊上将新增14、16、19号线。
其中,东部过境通道走廊与3条轨道相交——粤赣高铁、14、16号线,主要集中在坪山站周边。
2)道路交通根据《深圳市干线道路网规划修编》,东部过境通道是我市“七横十三纵”干线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南接布心路、香港九号干线,向北接深惠深汕高速,东部过境通道沿线与众多道路相交,其中与城市高快速路衔接有6条,分别是深惠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盐排高速公路,盐龙大道(快速路)、南坪三期(快速路)、锦龙大道(即坪盐快速路)。
除上述高快速路外,根据《龙岗区干线路网规划修编》,未来龙岗区将形成“十横十纵”干线性主干道,与东部过境通道相关的道路主要包括:深汕路、丹梓大道-丹荷路-沙荷路、龙坪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