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术后谵妄防治的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防治中国专家共识随着全球人口期望寿命的延长和外科手术安全性的提高,老年患者对手术的需要量不断增长。

谵妄是老年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术后谵妄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延迟康复、降低认知功能和躯体功能,甚至增加患者病死率,对老年人造成了严重危害。

为提高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诊断、评估、预防和治疗的水平,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组织国内专家就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临床特点、风险评估及处理原则制定以下共识。

本共识针对进行择期手术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适合老年科和外科医务人员使用。

概述01定义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DSM-Ⅳ-TR)的定义:谵妄是急性发作的意识混乱,伴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不连贯以及感知功能异常。

而术后谵妄是指患者在经历外科手术后出现的谵妄,主要发生在术后2~3 d。

02流行病学(略)03危险因素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常由多因素引起,取决于患者自身内在因素和外在促成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谵妄的危险因素分为两大类:易患因素和诱发因素。

1易患因素:一篇系统评价的证据表明,非心脏手术的易患因素包括高龄、痴呆或认知功能下降、听力或视力障碍、酗酒、合并多种躯体疾病。

Lin等和孙丽等对心脏手术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也发现,年龄、认知功能损害、合并内科疾病(如卒中、糖尿病和心房颤动)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的易患因素。

易患因素常不可逆转,术后谵妄常见的易患因素:(1)高龄;(2)认知功能障碍;(3)合并多种内科疾病;(4)视力障碍;(5)听力障碍;(6)酗酒。

2诱发因素:在易患因素的基础上,任何机体内外环境的紊乱均可促发谵妄,成为诱发因素。

根据发表的循证指南和系统评价,常见诱发因素为:(1)疼痛:术后镇痛不足会诱发谵妄;(2)抑郁:抑郁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高,术前抑郁是术后谵妄发生的潜在预测因子;(3)贫血:术后贫血或输液过量加重低氧,术后红细胞比容<30%可增加谵妄的发生率;(4)合并感染:感染导致谵妄的风险增高;(5)营养不良:严重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与谵妄的发生有关;(6)活动受限:术后卧床或实施保护性束缚会增加谵妄发生率;(7)低氧血症:低氧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取决于低氧的程度;(8)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9)尿潴留和便秘可易诱发谵妄;(10)睡眠剥夺:病房中诸多因素均可导致睡眠质量下降;(11)药物:术中和术后不恰当的使用某些药物,特别是抗胆碱能药、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阿片类麻醉镇痛药等会诱发谵妄,哌替啶与其他阿片类麻醉镇痛剂相比更易引起谵妄,这主要归因于哌替啶的抗胆碱作用。

心脏及大血管术后谵妄的防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心脏及大血管术后谵妄的防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评估患者病情
在制定治疗方案前,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谵妄类 型、严重程度、合并症等。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 疗和非药物治疗的选择和组合。
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 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5
心脏及大血管术后谵妄并发症 处理与康复指导
率。
术后药物治疗
某些药物,如镇静药、抗精神 病药等,可增加术后谵妄的风
险。
03
心脏及大血管术后谵妄预防策 略
术前评估与准备
术前全面评估
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 和心理评估,包括认知功能、精 神状态、营养状况等,以识别潜
在的风险因素。
术前宣教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手术过程、 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谵妄的相 关知识,减轻其焦虑与应用时机
1 2
药物治疗选择
根据谵妄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治 疗,如抗精神病药物、镇静药物等。
药物应用时机
在患者出现谵妄症状时,应及时给予药物治疗, 以缓解症状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3
药物副作用监测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药物副作 用,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长期随访计划
制定个性化的长期随访计划,包括定期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 、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执行情况反馈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对随访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 估,及时调整计划以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同时,鼓励患者 和家属积极参与随访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专家共识主要内容和意义回顾
提高心脏及大血管术后谵妄防治水平呼吁

【指南速览】重症患者谵妄管理专家共识

【指南速览】重症患者谵妄管理专家共识

引言概述:谵妄是指重症患者在低意识状态下产生混乱、幻觉、错觉等症状的一种病理状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表现。

重症患者谵妄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的恢复和治疗增加了难度。

为了规范重症患者谵妄的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相关专家共同制定了重症患者谵妄管理专家共识(二)。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专家共识的内容,并提供相关指南,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管理重症患者的谵妄症状。

正文内容:一、筛查和评估1.使用谵妄筛查工具,如CAMICU或ICDSC等,对重症患者进行定期的谵妄筛查。

2.对筛查出的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谵妄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谵妄前的认知状态等。

二、非药物干预1.提供良好的环境,包括调整光线、音量和温度。

2.重视日常生活的规律,如提供固定的作息时间和饮食管理。

3.鼓励患者保持清醒状态,如提供足够的交流和情感支持。

4.提供音乐疗法、按摩疗法等非药物措施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5.指导患者家属如何有效地参与患者的康复,提供情感支持和正面的肯定。

三、药物治疗1.利用药物治疗控制患者的谵妄症状,如苯二氮䓬类药物或抗精神病药物。

2.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3.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如心血管不良反应和下调意识水平等。

四、家属的参与和支持1.提供详细的教育和指导,使家属了解重症患者谵妄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2.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提供情感和心理支持。

3.为家属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信息,帮助他们承担起照顾患者的责任。

五、专业团队的协作1.建立跨学科的团队合作机制,包括重症医生、神经科医生、心理学家、物理治疗师等。

2.定期召开团队会议,讨论患者的进展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3.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以提高团队成员对重症患者谵妄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重症患者谵妄管理专家共识(二)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措施,以规范重症患者的谵妄管理。

通过筛查和评估、非药物干预、药物治疗、家属的参与和支持,以及专业团队的协作,可以有效地管理和缓解重症患者的谵妄症状,并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

成人术后谵妄防治的专家共识(全文)

成人术后谵妄防治的专家共识(全文)

成人术后谵妄防治的专家共识(全文)目录一、术后谵妄流行病学二、术后谵妄病因学三、临床表现四、诊断与鉴别诊断五、预防六、治疗谵妄是急性认知功能改变,表现为随时间波动的意识改变和注意力不集中。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是指患者在经历外科手术后出现的谵妄,其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特点,主要发生在术后24~72h。

但谵妄识别率相对较低,在ICU中<35%,绝大多数患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相应的处理或治疗。

术后谵妄使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明显增加,并使围手术期短期和远期并发症(包括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增加。

基于此,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发起,组织12位专家,系统收集相关文献,制定本专家共识,以提高大家对术后谵妄的重视。

一、术后谵妄流行病学不同研究报告的术后谵妄发生率差异很大,这与目标人群与谵妄筛选方法的不同以及医疗处理的差异有关。

2006年一项荟萃研究分析了25项临床试验,其术后谵妄发生率范围为5.1%~52.2%。

谵妄的发生率与手术类型有关,通常小手术和日间手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较低。

老年患者各类手术后谵妄发生率为:白内障手术后约为4.4%,耳鼻喉科手术后约12%,普外科手术后约13%,神经外科术后约21.4%,大动脉手术后约29%,而腹部大手术和心脏手术后分别高达50%和51%.另外,术后谵妄发生率在有创手术中高于介入手术,急诊手术高于择期手术;输血越多或手术时间越长,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相应增加。

长时间体外循环增加术后谵妄的发生,但体外循环与谵妄的关系仍有争议。

二、术后谵妄病因学术后谵妄的发病机制仍不明了,目前有胆碱能学说、应激反应学说和炎性反应学说等假说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术后谵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分为易感因素(表39-1)和促发因素(表39-2)。

谵妄的发生是易感人群在促发因素诱导下出现的结果。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识别术后谵妄的高危人群,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易感因素常见的易感因素如下:1、老年高龄是术后谵妄易感因素。

中国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防治专家共识2023

中国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防治专家共识2023

中国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防治专家共识2023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 )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综合征,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

POD 常导致患者一系列不良临床结局甚至死亡,故其防治成为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POD 防治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国内外也发表了多部POD 相关的指南和专家共识,但是缺乏专门针对老年患者POD 的指南以及专家共识。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麻醉学分会基于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组织国内麻醉学科专家,制定了《中国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防治专家共识》。

本专家共识系统评价了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POD 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旨在制定适用于中国老年人群POD 的专家共识,指导临床围手术期管理,改善老年手术患者预后。

一、POD概述『POD』是一种急性发作的、暂时性脑功能异常,多数发生在术后1周内,以注意力不集中、意识水平变化和认知功能急性改变为特征,病程和严重程度常有波动,有中间清醒期,可有多种临床表现。

01临床表现注意力障碍:患者对各种刺激的警觉性及指向性下降,如注意力难唤起、表情茫然或注意力不能集中。

意识水平紊乱:表现为对周围环境认识的清晰度下降或出现不同程度的木僵或昏迷。

认知功能障碍:是POD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主要症状包括知觉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

睡眠-觉醒周期障碍:常表现为白天昏睡、夜间失眠,间断失眠,甚至完全的睡眠周期颠倒。

神经运动异常:警觉、烦躁不安、易激惹或嗜睡、运动活动明显减少或两类行为交替出现。

情绪失控:间断出现恐惧、妄想、焦虑、抑郁、躁动、愤怒、欣快等。

02临床分型POD根据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 3 种类型,即高活动型、低活动型及混合型。

高活动型:约占25%,以躁动、攻击、幻觉和定向障碍为特点,一般易被护士或家属关注。

低活动型:约占 50%,以安静不动、沉默不语、运动迟缓、嗜睡和互动减少为特点,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被医护人员忽视。

成人术后谵妄防治的专家共识

成人术后谵妄防治的专家共识

成人术后谵妄防治的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人术后谵妄防治的专家共识(2014)成人术后谵妄防治的专家共识(201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万小健(共同执笔人)王东信(共同执笔人)方向明邓小明(负责人)江米宋青张西京周建新思永玉袁世荧皋源诸杜明康焰目录一、术后谵妄流行病学二、术后谵妄病因学三、临床表现四、诊断与鉴别诊断五、预防六、治疗谵妄是急性认知功能改变,表现为随时间波动的意识改变和注意力不集中。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是指患者在经历外科手术后出现的谵妄,其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特点,主要发生在术后24?72h。

但谵妄识别率相对较低,在ICU中V 35%, 绝大多数患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相应的处理或治疗。

术后谵妄使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明显增加,并使围手术期短期和远期并发症(包括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增加。

基于此,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发起,组织12位专家,系统收集相关文献,制定本专家共识,以提高大家对术后谵妄的重视。

一、术后谵妄流行病学不同研究报告的术后谵妄发生率差异很大,这与目标人群与谵妄筛选方法的不同以及医疗处理的差异有关。

2006年一项荟萃研究分析了25项临床试验,其术后谵妄发生率范围为5.1%?52.2%谵妄的发生率与手术类型有关,通常小手术和日间手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较低。

老年患者各类手术后谵妄发生率为:白内障手术后约为4.4%,耳鼻喉科手术后约12%,普外科手术后约13%,神经外科术后约21.4%,大动脉手术后约29%,而腹部大手术和心脏手术后分别高达50%和51%.另外,术后谵妄发生率在有创手术中高于介入手术,急诊手术高于择期手术;输血越多或手术时间越长,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相应增加。

长时间体外循环增加术后谵妄的发生,但体外循环与谵妄的关系仍有争议。

二、术后谵妄病因学术后谵妄的发病机制仍不明了,目前有胆碱能学说、应激反应学说和炎性反应学说等假说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合医院谵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要点汇总

《综合医院谵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要点汇总

《综合医院谵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要点谵妄是严重的急性或亚急性神经精神综合征,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谵妄患病率显著高于社区人群,其中急诊、重症监护室(ICU)、术后、临终前患者患病率高。

谵妄可显著增加住院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支出、降低躯体机能、增加病死率,造成严重危害。

共识一:建议谵妄的定义采用ICD-11定义。

一、谵妄的流行病学共识二: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谵妄患病率高于社区人群,老年患者、重症患者、术后患者谵妄发生率较高。

二谵妄的病因及危险因素1.易患因素:2.触发因素:共识三:谵妄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神经精神综合征,高龄、认知障碍、衰弱、视听障碍是谵妄常见的易患因素,而脑部疾病、其他系统性疾病、环境因素以及药物因素均可诱发谵妄的发生;故对谵妄的患者,需积极查找并处理触发因素。

三、病理生理机制共识四:谵妄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可能多种神经递质失衡参与其中,是谵妄药物治疗的理论依据。

四、谵妄的临床表现及分型共识五:谵妄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伴有波动性的注意力和意识内容障碍,往往伴有其他认知障碍和生物节律及情绪障碍;谵妄可分为5个临床亚型,其中活动亢进型最易被发现,混合型谵妄相对较易发现,活动抑制型及亚综合征型常被忽视,迁延型相对较少见。

五、辅助检查(一)谵妄是一个临床综合征,筛查量表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识别率1.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2.4A测试(4“A”sTest,4AT):3.谵妄评估量表(DRS):(二)触发因素的筛查共识六:推荐CAM、4AT、DRS用于谵妄评估;对未经精神科培训的医护人员,推荐采用4AT量表进行评估对经过相关培训的人员推荐使用CAM、CAM-ICU和DRS-R-98;对谵妄患者,需进行相应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或触发因素。

六、诊断共识七:推荐DSM-谵妄诊断标准为谵妄诊断的金标准,加强医护教育及谵妄评估量表使用培训,同时结合规范化的诊断流程有助于提高谵妄诊断率。

七、治疗1.谵妄触发因素的治疗:2.谵妄的对症治疗:共识八:谵妄治疗以触发因素治疗为主,对症治疗首选非药物治疗。

成人术后谵妄防治的专家共识(2014)

成人术后谵妄防治的专家共识(2014)

成人术后谵妄防治的专家共识(201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万小健(共同执笔人)王东信(共同执笔人)方向明邓小明(负责人)江米宋青张西京周建新思永玉袁世荧皋源诸杜明康焰目录一、术后谵妄流行病学二、术后谵妄病因学三、临床表现四、诊断与鉴别诊断五、预防六、治疗谵妄是急性认知功能改变,表现为随时间波动的意识改变和注意力不集中。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是指患者在经历外科手术后出现的谵妄,其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特点,主要发生在术后24~72h。

但谵妄识别率相对较低,在ICU 中< 35%,绝大多数患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相应的处理或治疗。

术后谵妄使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明显增加,并使围手术期短期和远期并发症(包括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增加。

基于此,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发起,组织 12 位专家,系统收集相关文献,制定本专家共识,以提高大家对术后谵妄的重视。

一、术后谵妄流行病学不同研究报告的术后谵妄发生率差异很大,这与目标人群与谵妄筛选方法的不同以及医疗处理的差异有关。

25 项临床试验,其术后谵妄发生率范围为2006 年一项荟萃研究分析了5.1%~52.2%。

谵妄的发生率与手术类型有关,通常小手术和日间手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较低。

老年患者各类手术后谵妄发生率为:白内障手术后约为 4.4%,耳鼻喉科手术后约12%,普外科手术后约13%,神经外科术后约21.4%,大动脉手术后约29%,而腹部大手术和心脏手术后分别高达50%和 51%.另外,术后谵妄发生率在有创手术中高于介入手术,急诊手术高于择期手术;输血越多或手术时间越长,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相应增加。

长时间体外循环增加术后谵妄的发生,但体外循环与谵妄的关系仍有争议。

二、术后谵妄病因学术后谵妄的发病机制仍不明了,目前有胆碱能学说、应激反应学说和炎性反应学说等假说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术后谵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分为易感因素(表 39-1)和促发因素(表 39-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术后谵妄防治的专家共识素(表39-1)和促发因素(表39-2)。

谵妄的发生是易感人群在促发因素诱导下出现的结果。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识别术后谵妄的高危人群,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表39-1术后谵妄的易感因素·老年(65岁以上) ·摄入减少·认知功能储备减少脱水痴呆营养不良认知功能损害·生理功能储备减少抑郁自主活动受限·并存疾病活动耐量降低严重疾病视觉或听觉损害多种并存疾病·药物应用脑卒中史有精神作用的药物代谢紊乱应用多种药物创伤或骨折酗酒终末期疾病·ApoEδ-4基因型合并HIV感染表39-2术后谵妄的促发因素·药物·收住ICU镇静催眠药多种药物治疗环境改变疼痛刺激抗胆碱能药物酒精或药物戒断身体束缚精神紧张导尿管和引流管·手术·并发疾病心血管手术长时间体外循环感染严重急性疾病矫形外科手术非心脏手术代谢紊乱医源性并发症各种诊断性操作贫血发热或低体温脱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脑卒中(一)易感因素常见的易感因素如下:1.老年高龄是术后谵妄易感因素。

65岁以上患者谵妄发生率明显增加,并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9]。

2.基础疾病(1)认知功能储备减少:术前存在认知功能改变(如痴呆、认知功能损害、抑郁等)的患者易于发生术后谵妄[20-22]。

术前对认知功能状况进行筛查有助于发现术后谵妄的高危患者。

(2)生理储备功能降低:术前存在自主活动受限、活动耐量降低或存在视觉、听觉损害的老年患者,术后易发生谵妄[23,24]。

(3)摄入不足:严重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和脱水等与谵妄的发生有关[25,26]。

(4)并存疾病:病情严重往往意味着多个器官系统受累或存在代谢紊乱(如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高血糖等),均可导致术后谵妄风险增加[27,28]。

3.药物术前应用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以及酗酒、吸烟等均可增加术后谵妄风险[24,26,28]。

术前应用药物品种过多,预示发生术后谵妄的风险增加。

4.遗传因素ApoEδ-4等位基因可使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增加[29]。

其他与谵妄相关遗传因素仍在研究中[30,31]。

(二)促发因素常见的易感因素如下:1.药物苯二氮类药物(如劳拉西泮、地西泮、咪达唑仑等)可增加谵妄发生风险。

抗胆碱能药物(如格隆溴铵、阿托品、东莨菪碱、戊乙奎醚等)可引起谵妄和认知功能损害,老年患者尤其敏感,可能与其通过血脑屏障阻断中枢M受体有关。

常用抗胆碱能药物的血脑屏障通过率:格隆溴铵<阿托品<东莨菪碱<戊乙奎醚。

因此,围手术期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时应尽可能选择透过血脑屏障少的药物,如格隆溴铵和阿托品[32,33]。

2.手术种类术后谵妄在心血管手术和矫形外科手术后较为多见,非心脏大手术和高危手术后也较多见,而小手术后发生率较低[2-6]。

长时间体外循环可增加术后谵妄的发生[34]。

3.ICU环境ICU是谵妄的高发病区,除了ICU患者多为高龄、高危患者外,与ICU的特殊环境可能也有关[35]。

4.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会增加谵妄发生的风险。

并发症的数量越多,发生谵妄的风险越大[36-38]。

三、临床表现术后谵妄最主要特点是意识水平紊乱和认知功能障碍,多发生于术后24~72h,主要临床表现如下:1.广泛的认知功能障碍为术后谵妄最主要表现,其主要症状如下:(1)知觉障碍:主要表现为知觉的鉴别和整合能力下降,常见各种形式的错觉和幻觉,以幻觉居多。

乙醇或镇静药物戒断引起的谵妄表现为警觉性、活动性增高,而代谢性(肝性、肾性)障碍引起的谵妄表现为警觉性、活动性降低。

(2)思维障碍:主要表现为思维结构解体及言语功能障碍。

思维连贯,推理、判断能力下降,有时伴有不完整、不系统、松散的类偏执症状。

(3)记忆障碍:记忆全过程中各个方面都可有障碍,包括识记、保持、记忆、再认、再现。

2.注意力障碍表现为患者对各种刺激的警觉性及指向性下降,即注意力难唤起,表情茫然,不能集中注意力,同时注意力保持、分配和转移也有障碍。

3.睡眠-觉醒周期障碍典型表现为白天昏昏欲睡,夜间失眠,间断睡眠,或完全的睡眠周期颠倒。

4.情绪失控主要表现为间断出现恐惧、妄想、焦虑、抑郁、躁动、淡漠、愤怒、欣快等,且症状不稳定有波动。

谵妄的临床表现有两个明显的特征:①起病急;②病程波动:症状常在24h内出现、消失或加重、减轻,常有中间清醒期。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术后谵妄可分为三种类型,躁动型、安静型和混合型。

其中躁动型约占25%,患者有明显行为躁动,烦躁不安,易激惹,突发攻击,幻觉和胡言乱语等症状,一般易为护士或家属关注。

安静型谵妄约占50%,患者主要症状为嗜睡,沉默不语,安静不动和认知分离,常为临床忽视。

混合型谵妄约占25%左右,有运动过多型和运动减少型谵妄一些临床特点[39-41]。

(一)诊断精神状态诊断分析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是谵妄诊断的金标准,但此标准不能量化评分,目前临床常用评估方法大多是基于DSM的量化表。

有一些量化评估方法需要专业精神科医师操作执行,并不适合推广。

护理谵妄筛选评分(Nu-DESC)(表39-3)常用于围手术期谵妄筛选,其最大特征是其便捷性和易用性,利用与患者简单交流得到的信息就能完成评估,适用于护理人员日常评估,但敏感性和特异性略低。

每个症状依据其严重程度记为0~2分,最高分10分,总评分≥2分即可诊断为谵妄。

表39-3护理谵妄筛选评分(Nu-DESC)特征与描述症状分级(0~2)Ⅰ定向障碍语言或行为表现为分不清时间地点或周围其他人身份Ⅱ行为异常患者行为与其所处场合和(或)本人身份不相称,如试图拽拉导管或衣服;企图下床或相似行为Ⅲ交流障碍患者言语交流与其所处场合和(或)本人身份不相称,如语无伦次,胡言乱语,缄默或不能交流Ⅳ幻觉或错觉看到或听到根本不存在的事物;所视事物变形Ⅴ精神运动迟缓反应迟钝,无或少有自发活动或言语;如当轻推患者时,反应延迟或不能唤醒ICU患者常用ICU意识错乱评估方法(CAM-ICU,表39-4)和加强治疗谵妄筛选检查表(ICDSC)筛选术后谵妄,该两种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且标准可靠有效,是美国危重病医学会推荐的ICU筛选诊断谵妄的常用方法。

CAM-ICU评估首先应进行镇静深度评估,推荐使用Richmond躁动镇静分级(Richmond agitation sedation scale,RASS)。

处于深度镇静或不能唤醒状态的患者不能进行谵妄评估;如果患者能够唤醒,则继续进行下一步CAM-ICU评估。

表39-4CAM-ICU评估谵妄方法1.精神状态突然改变或波动(任一问题回答“是”,该特征为阳性)。

如该特征为阳性,进行下一项;如该特征为阴性,停止,患者无谵妄A.与基础水平相比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有突然变化B.患者的精神状态(如RASS评分、GCS评分或以往的谵妄评估)在过去的24h内有无起伏波动2.注意力不集中(视觉测试或听觉测试,其中之一即可。

错误≥3个该特征为阳性)如该特征为阳性,进行下一项;如该特征为阴性,停止,患者无谵妄跟患者说,“我要给您读10个数字,任何时候当您听到数字‘8’,就捏一下我的手表示。

”然后用正常的语调朗读下列数字,每个间隔3秒6859838847当读到数字“8”患者没有捏手或读到其他数字时患者做出捏手动作均计为错误3.意识水平的改变采用RASS标准,RASS≠0,该特征为阳性;如该特征为阴性,进行下一项;如该特征为阳性,停止,患者有谵妄4.思维无序(4个问题,1个指令,错误≥2个该特征即为阳性)是否有证据表明患者不能正确回答以下3个及以上问题,或者不能遵从如下命令问题(问题分A、B两套,连续测试时交替使用):A组问题:B组问题:(1)石头会漂在水面上吗(1)树叶会漂在水面上吗(2)海里有鱼吗(2)海里有大象吗(3)1斤比2斤重吗(3)2斤比1斤重吗(4)你能用锤子钉钉子吗(4)你能用锤子劈开木头吗指令:对患者说:“举起这么多手指”(在患者面前举起2个手指),“现在用另一只手做同样的事”(不重复手指的数目)如果患者不能移动手臂,要求患者“比这个多举一个手指”CAM-ICU总体评估特征1和特征2,加上特征3或特征4阳性=CAM-ICU阳性,患者存在谵妄(二)鉴别诊断术后谵妄常需要与下列临床症状与疾病相鉴别:1.痴呆痴呆是指慢性(通常是隐匿的)的认知功能下降,其是谵妄首要的危险因素,痴呆患者中超过2/3的发生谵妄。

但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谵妄可出现病情的波动变化,即时好时坏;而痴呆则为持续的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可逐渐加重[42,43]。

2.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POCD是指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的所有急性或持续存在的功能障碍,包括脑死亡、中风、细微的神经病理体征和神经心理障碍。

严格意义上来说,POCD指术后与思考记忆相关的问题,但其并未在《诊断分析手册》中列出,故其仍不属于诊断名称。

3.苏醒期躁动麻醉手术后躁动发生于麻醉手术后苏醒时,患者因麻醉未完全清醒,疼痛或其他不适(如导尿管或气管导管等刺激)而出现的运动、言语不配合,给予有效镇痛治疗待全身麻醉苏醒后症状多可缓解。

而术后谵妄多发生于术后24~72h内,症状可出现反复波动。

4.其他术后谵妄需要与其他一些中枢器质性疾病相区别,如韦尼克脑病、脑卒中、恶性肿瘤脑转移等。

一般根据病史、体格检查、脑部MRI或CT检查等多能鉴别。

五、预防(一)非药物预防由于谵妄通常是由多种易感因素和促发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防谵妄也应针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因此,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现病史、并存疾病、药物和手术治疗情况,识别危险因素。

表39-5为针对各种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

表39-5多因素干预研究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危险因素干预措施认知损害·改善认知功能:与患者交谈,让患者读书、看报、听收音机等·改善定向力:提供时钟、日历等·避免应用影响认知功能的药物活动受限·早期活动,如可能从术后第一日起定期离床·每日进行理疗或康复训练水、电解质失衡·维持血澝钠、钾正常·控制血糖·及时发现并处理脱水或液体过负荷高危药物·减量或停用苯二氮类、抗胆碱能药物、抗组织胺药和哌替啶·减量或停用其他药物,以减少药物间相互作用和副作用疼痛·有效控制术后疼痛·避免使用哌替啶视觉、听觉损害·佩戴眼镜或使用放大镜改善视力·佩戴助听器改善听力营养不良·正确使用假牙·给予营养支持医源性并发症·术后尽早拔除导尿管,注意避免尿潴留或尿失禁·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必要时可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必要时进行胸部理疗或吸氧·适当的抗凝治疗·防治尿路感染睡眠剥夺·减少环境干扰包括声音和灯光·非药物措施改善睡眠在ICU呼吸机治疗患者中,每天唤醒(Awaken)和自主呼吸试验(Breathing trail),选择(Choice)合适的镇静镇痛药物,谵妄监测(Delirium monitoring)和早期下床活动(Early mobilization and Exercise)(简称为ABCDE)可有效预防和发现谵妄,改善患者预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