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效果检测方法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介绍
本文档旨在规定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标准,以确保消毒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监测方法
1.化学指示剂监测:
使用化学指示剂对消毒操作进行监测。
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消毒效果,确保达到预定的消毒水平。
2.生物指示剂监测:
采用生物指示剂对消毒操作进行监测。
将生物指示剂暴露于消毒环境中,根据指示剂的生长情况判断消毒效果。
必要时,进行培养和检测以确认消毒效果。
3.物理监测:
使用物理监测设备对消毒操作进行监测。
如温度计、压力计等,确保消毒操作中的物理参数符合标准要求。
监测标准
1.化学指示剂监测标准:
指示剂变色范围和时间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变色结果应清晰可见,且与标准色标一致。
2.生物指示剂监测标准:
生物指示剂的生长情况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生长情况的判断应基于定量评价方法。
3.物理监测标准:
物理参数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符合相关要求。
结论
本文档规定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标准,包括化学指示剂监测、生物指示剂监测和物理监测三种方法。
确保消毒操作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保护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实验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实验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一、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一)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1.化学监测法(1)化学指示剂监测方法:将既能指示蒸汽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剂放入大包和难以消毒部位的物品包中央,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剂,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2)化学指示胶带监测法:将化学指示胶带粘贴于每一待灭菌物品包外,经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其颜色的改变,以指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
对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应进行B-D 试验。
结果判定:检测时,所放置的指示卡/管、胶带的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判为灭菌合格;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灭菌过程不合格。
2.物理监测法应每年用温度压力检测仪检测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检测仪探头放置于最难灭菌部位。
3.生物监测法生物指示物为嗜热脂肪杆菌(ATCC7953或SSIK31株)芽孢。
试验用培养基为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检测方法:将两个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分别装入灭菌小纸袋内或使用自含式生物指示剂,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分别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测试包;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用带有指示菌的小型测试包,放于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底部。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标准试验包,无菌取出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经56℃培养7d(自含式生物指示物按说明书执行),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同时设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结果判定:每个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指示菌片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都不变色,阳性对照组由紫色变为黄色时,判定为灭菌合格;否则灭菌不合格。
(二)干热灭菌效果监测方法1.化学监测法(1)检测方法:将既能指示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剂3~5个分别放入待灭菌的物品中,并置于灭菌器最难达到灭菌的部位。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化学指示剂,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消毒灭菌监测方法(一)

消毒灭菌监测方法(一)消毒灭菌监测方法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消毒和灭菌。
消毒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表面或环境减少病原菌数量,达到预防、控制疾病的目的。
而灭菌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使细菌、病毒、真菌、孢子等微生物完全死亡的过程。
灭菌是比消毒效果更高的一种处理方法。
为了保证医学、实验室等场所的卫生,必须实施并监测消毒灭菌过程的有效性。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用来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的方法。
1.生物指示器法生物指示器是一种人工制备的微生物反应器,它含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孢子。
用于验证常规消毒灭菌过程中是否有效,其使用范围涵盖几乎所有消毒灭菌方法。
生物指示器的检测流程简单,但需要长时间培养,且非常敏感,造成误差较小。
因此,生物指示器法是一种最可靠的监测方法。
2.物理化学指示器法物理化学指示器法是一种通过颜色或温度来展示消毒灭菌效果的方法。
它可以很快地重复使用并且检测结果可以在即时展示。
物理化学指示器法对于某些情况下的操作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并不能完全保证消毒灭菌效果。
3.系统监控法系统监控法是通过记录实验室、手术室、病房等场所每次消毒灭菌过程的温度、时间、浓度、玻璃器皿的摆放和使用等信息来监测消毒灭菌效果。
系统监控法的优点是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发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同时也规范化了操作过程。
总之,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减少病原体的繁衍和消除医疗场所的交叉感染。
使用合适的监测方法,可以确保消毒灭菌效果的正确性,并且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环境卫生学消毒效果采样方法

面积,采集后放在一个试管中送检)。 • 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无菌检验用洗脱液的试管中送检。 •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采样。 • 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
中混匀送检。
消毒液染菌量采样方法
注意事项
• 1.采样前做好物品准备,规范洗手或手消毒(七步洗手 法);
• 2.用无菌注射器抽吸1ml被检消毒剂,直接送检验科微生物 实验室;
• 3.采样后1小时之内送检。
消毒液染菌量采样方法
结果判定
• 1.灭菌用消毒液必须无菌; • 2.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致病微生物
内
外
夹
弓
大
立
腕
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查方法
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查方法
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查方法
卫生手消毒效果监测流程
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查方法
外科手消毒效果监测流程
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查方法
卫生手消毒:
手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的
监
测
外科手消毒:
正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常
值
不能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Ⅳ类 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性 疾病科门诊和病区
标准:物体表面cfu/皿 ≤4(30min) ≤4(15min) ≤4(5min)
≤4(5min)
空气检查方法
空气采样中常见的误区
• 采样时开启循环风消毒机时间不足及开着消毒机进行采样; • 室间未清洁消毒,开着门进行采样; • 采样时培养皿放置位置及高度不符合要求; • 采样时有人员走动; • 采样者未洗手,衣帽不整齐,未戴口罩; • 培养皿受到污染。
消毒器械灭菌效果评估方法

消毒器械灭菌效果评估方法消毒器械灭菌效果评估方法1.引言消毒器械灭菌效果评估是确保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的重要环节。
正确评估消毒器械的灭菌效果,可以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消毒器械灭菌效果评估方法,并探讨其优缺点。
2.微生物负荷测试微生物负荷测试是评估消毒器械灭菌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通过在器械表面涂布一定数量的模拟微生物,再进行消毒处理,最后测试处理后是否有残留的活菌。
常用的微生物负荷测试方法包括菌落计数法和生物指示器法。
2.1 菌落计数法菌落计数法是通过采集处理前后的器械表面菌落,进行培养和计数来评估灭菌效果的方法。
它可以对细菌、真菌和病毒进行检测。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但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培养和计数,对专业实验室要求较高。
2.2 生物指示器法生物指示器法使用含有标准数量的抵抗力较强的微生物,如肉毒杆菌孢子或芽孢杆菌,来评估灭菌效果。
利用这些生物指示器在消毒过程中生存或灭活的情况,可以判断消毒器械是否达到预期的灭菌效果。
生物指示器法结果准确可靠,但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3.化学指标检测除了微生物负荷测试,还可以通过检测器械消毒过程中的化学指标,如消毒剂浓度和pH值等来评估灭菌效果。
3.1 消毒剂浓度检测消毒剂浓度对消毒器械的灭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消毒剂的浓度,可以确保消毒剂在达到一定浓度的情况下才能有效杀灭微生物。
检测方法有比色法、电化学法和光谱法等。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快速,但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支持。
3.2 pH值检测pH值也是评估灭菌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同的消毒剂对应不同的pH值范围,只有在特定的pH条件下,消毒剂的灭菌效果才能得到保证。
通过检测消毒过程中的pH值,可以判断消毒器械是否处于合适的灭菌环境中。
pH值检测方法简单易行,可用通用pH试纸进行测试。
4.灭菌效果验证灭菌效果验证是评估消毒器械灭菌效果非常重要的一环。
手消毒效果监测标准

手消毒效果监测标准一、监测采样方法1.1监测采样时间:在实施手消毒程序后15~30秒钟内进行。
1.2监测采样区域:手掌和手指部位。
1.3采样方法:采用棉拭子在被采样的手部皮肤上涂抹,保证涂抹面积至少为平方厘米,涂抹过程中不断转动棉拭子以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
涂抹后立即将棉拭子放入无菌采样管中,置于无菌环境中保存。
二、监测频次与时间点2.1监测频次:每周至少一次。
2.2监测时间点:每周的周二、周四、周六的上午9点进行监测。
三、监测指标及判定标准3.1监测指标:细菌菌落总数。
3.2判定标准: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规定,手部细菌菌落总数应小于或等于每平方厘米500菌落形成单位(CFU)。
四、监测数据记录与分析4.1数据记录:详细记录采样时间、被采样人姓名、手部细菌菌落总数等数据。
4.2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
五、监测结果报告与反馈5.1结果报告:将监测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给相关部门和领导,包括被采样人姓名、采样时间、手部细菌菌落总数等数据。
5.2结果反馈:将监测结果反馈给相关科室和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六、监测质量改进与持续改进6.1质量改进:针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手消毒效果。
6.2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监测方案和操作流程,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
七、监测过程中的问题与处理7.1问题:采样过程中发现手部皮肤干燥会影响细菌菌落总数检测结果。
7.2处理:建议在采样前对手部皮肤进行适当的湿润处理,以保证细菌菌落总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八、监测人员培训与资质认定8.1培训:对参与手消毒效果监测的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手消毒效果监测的目的、采样方法、判定标准、数据记录与分析等。
8.2资质认定:经过培训后,对参与手消毒效果监测的人员进行考核,合格者获得相应的资质认定。
九、监测设备与试剂管理9.1设备管理:建立手消毒效果监测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表面消毒要求与效果评价方法

表面消毒要求与效果评价方法
表面消毒是指对各种物体表面,如手术台、手术器械、桌椅、地面、墙壁、门窗等进行消毒,以杀灭或清除其表面的病原微生物。
表面消毒要求与效果评价方法如下:
表面消毒要求:
1. 消毒剂选择:应根据消毒对象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酒精、过氧化氢等。
同时,消毒剂的使用浓度、作用时间等应符合产品说明书或相关消毒规范的要求。
2. 消毒频次:根据场所和污染程度的不同,确定适当的消毒频次。
如医疗机构的高风险区域应每日消毒,而低风险区域则可每周消毒一次。
3. 消毒方法:应采用合适的消毒方法,如擦拭、喷洒、浸泡等。
消毒时应确保消毒剂能够充分覆盖并作用于消毒对象表面。
4. 个人防护:消毒人员在进行表面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以免受到消毒剂的伤害。
效果评价方法:
1. 生物学检测:通过采集消毒后的物体表面样本进行微生物培养,以观察是否有微生物生长来判断消毒效果。
这是一种直接的方法,但操作相对复杂。
2. 化学指示剂:使用含有特殊化学成分的指示剂,如含溴或含氯的指示剂,通过观察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消毒剂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消毒浓度和作用时间。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可能受到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
3. ATP生物发光检测:利用ATP生物发光检测仪检测物体表面的ATP含量,从而间接判断微生物污染程度。
这种方法快速、简便,但可能受到非微生物ATP的干扰。
无论采用哪种评价方法,都应注意评价的时机和频次,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于不同场所和污染程度的消毒对象,应采用合适的消毒方法和效果评价方法,以保障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基本方法。
消毒灭菌是确保环境和物品卫生的重要措施,对于防止病原菌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监测消毒灭菌效果可以评估消毒措施的有效性,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
方法一:物理监测物理监测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温度和时间来评估消毒灭菌过程的有效性。
常见的物理监测方法包括:1.温度计监测:使用合适的温度计测量消毒过程中的温度,确保温度达到杀菌要求。
2.时间监测:记录消毒过程中的持续时间,确保达到所需的时间要求。
物理监测方法简单易行,但无法评估外部如热量分布或物体形状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方法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方法通过使用生物指示物质来评估消毒灭菌过程的有效性。
常见的生物监测方法包括:1.生物指示器法:使用含有特定微生物的指示器,如脱氢酶、芽孢等,将其置于消毒过程中进行监测。
监测完成后,对指示器进行培养和检测,判断是否有生物生长,以评估灭菌效果。
2.菌落计数法:通过培养并计数消毒前后的菌落数来评估灭菌效果。
消毒后菌落数显著减少或完全消失即可认为消毒灭菌效果良好。
生物监测方法能够直接评估杀菌的效果,但需要更专业的设备和实验操作,并需更长时间进行结果分析。
方法三:化学监测化学监测方法通过测量化学物质的浓度来评估消毒灭菌过程的有效性。
常见的化学监测方法包括:1.酶监测法:通过测量消毒剂残留物的酶活性来判断消毒过程中杀菌剂的效果。
2.指示剂监测:使用化学指示剂,如指示纸或试纸,来测定消毒结果。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以间接反映杀菌效果。
化学监测方法简便易行,并能够快速获得结果,但只能提供相对的指数,无法直接评估消毒灭菌的效果。
结论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是确保消毒措施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监测方法,综合使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消毒灭菌效果。
在实施消毒灭菌过程中,还需注意操作规范,确保消毒设备的正确运行和消毒剂的正确使用,以提高消毒灭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参数化学指示剂(第4类)
121 oC 12 分钟
134 oC 3.5 分钟
•两个或以上 关键参数 •和生物不完 全一致 •误差:宽
时间
0
121
134
温度 (oC)
第5类 综合性化学指示卡( integgrating indicators) 是一种专用于对各灭菌过程中规定范围内的所有评价
参数起作用的指示卡,其设定值需达到灭活值,该灭活 值是通过参考设定的试验菌的D值和Z值确定的。
6. 新型多点紫外线辐照仪
六大创新
➢ 多点监测,能同时监测5个紫外灯管并一起打印保存。 ➢ 手持遥控,主机与探头分离,室外监测,彻底避免紫外辐射伤
害。 ➢ 即时打印,可保存原始记录。 ➢ 数据线USB端口与电脑相连,可在电脑里编辑储存监测记录。 ➢ 专用盲管紫外线传感技术,避免其它波段紫外线干扰,监测数
据更为精确。 ➢ 余弦修正技术,不受角度误差影响。
7.双通道温度/压力数据记录器
功能: 完成1个点温度、1个点压 力与时间的检测、记录
附加无线发送信号功能
外壳材质:不锈钢,硅橡胶 铠装探针:探针长40mm,直径Ø 3mm 探针材质:英科镍合金 温度记录范围:0~150℃ ,精度: ±0,1°C 压力传感器: 压电电阻,带温度补偿 压力范围:1 毫巴 ~ 4000 毫巴 压力精度:± 10毫巴 记录容量:100,000个数据 温度传感器:铂电阻PT1000 温度记录容量:100,000个数据 记录间隔:1秒~24小时任意设定 防护等级:IP68(全密封防水) 承压:20公斤,电池:耐高温锂电池,寿命2年 主机尺寸:Ø 46 mm x 24 mm,主机重量:70
体液和血液中有大量的体细胞,每个体细胞的ATP含量 大约为1x10-15mol ATP,每个细菌细胞中大约含有 2×10-18mol ATP
单个体细胞ATP含量大约是单个细菌细胞的500倍
细菌ATP检测试剂盒
ATP检测液
细菌ATP裂解剂 ATP标准品
细菌外ATP消去剂
试剂盒检测细菌的原理
用于灭菌物品的无菌检验 各种灭菌物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
医疗用品。
100级洁净实验室要求
2. 微生物实验室
基本设施设备:实验台、洗手池、洗眼器、紫外灯、 二级生物安全柜、电冰箱、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 微波炉、恒温水浴箱等。
用途:各种常见条件致病菌的检测、细菌总数的检测、 消毒灭菌效果的检测。
分类
第1类 过程化学指示卡( process indicators) 用于单个物品或包装,指示物品是否经过了灭菌过
程,以区分灭菌或未灭菌物品,例如 化学指示胶带,化 学指示标签及用于单一器械灭菌过程指示的器材指示卡。
Sterilization Process Monitors
Exposure Control Identifies processed from
10.干热温度测试仪
LH-X多路温度测试仪主要参数
传感器:标配(K型)热电偶2米 测温范围: -100℃~1000℃;精度:0.5级 0-1000℃ ±(读数值×0.5%+1)℃ -100-0℃ ±(读数值
×0.5%+2)℃ 机箱尺寸:260(宽)160(高)360(深)(mm) 温度信号输入通道数:8路、16路、24路、32路、40路、48
4.三联细菌过滤器
组成:真空抽气泵、滤器、0.45微米的滤膜 用途:用于内镜消毒效果检测
细菌过滤装置
5.ATP检测仪
ATP—荧光素酶结合,在荧光素酶的结合作用——MG++参与反应 发出荧光降解成ADT——AMP
进行ATP检测
污染物的ATP含量
医疗器械使用后会受到体液、血液、组织细胞以及微 生物等污染。
记录间隔:1秒~24小时任意设定
防护等级:IP68(全密封防水)
承压:20公斤,电池:耐高温锂电池,寿命2年
主机尺寸:Ø 46 mm x 24 mm,主机重量:70克
双通道主机/探针一体温度记录器
完成2个点的温度与时间 检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记录铠装探针可 任意弯曲 附加无线发送信号功能
外壳材质:不锈钢,硅橡胶
铠装探针:探针长500mm,直径Ø 1,5mm
134
第6类 模拟化学指示卡 emulating indicators 用于对各灭菌周期规定的范围内所有评价参数起作
用的指示卡, 其设定值以所选的灭菌程序设置值为依 据。
CLASS 6 EMULATING INDICATORS
探针材质:英科镍合金
温度记录范围:-85~400℃
精度:±0.5℃ (-85℃~ -40℃) ±0.2℃ (-40℃ ~ 0℃) ±0.1℃(0℃ ~ +140℃) ±0.2℃ (+140℃ ~ +250℃) ±0.5℃(+250℃ ~ +400℃)
温度传感器:铂电阻PT1000
温度记录容量:100,000个数据
Class 2 Indicator
反复使用的B-D测试装置
可反复使用15次 成本节省30%
判断B-D测试结果简便
设备正常:颜色完全由蓝色变为 黑色。
设备不正常:指示试纸的中心区 域呈蓝色到灰色,表明有残留空 气或者蒸汽穿透不完全。
第3类 单一参数化学指示卡Single-parameter indicators 用于灭菌过程中单一关键参数的测试,例如:温度
1.化学指示物 2.生物指示物 3.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CD) 4.消毒剂浓度测试卡 5.中和剂 6.采样液 7.规格板(5.0×5.0cm) 8.采样用棉拭子
1.化学指示物 CHEMICAL INDICATOR(CI)
定义: 显示由暴露于某一灭菌过程中的物理和(或)化学条
件的改变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预定过程变量变化的系统。
9.无线温度/相对湿度实时监测仪
无线主机探针一体温度/湿度记录器
温度范围及精度:10~85℃ ±0.1℃ 温度记录容量:8,000个数据 湿度范围及精度:0%~100%RH 湿度记录容量:8,000个数据 电池:AA锂电池(可更换) 尺寸:直径22mm×高117mm (直径相当于 一元硬币) 完成1个点的温度与时间及1个湿度点的检 测、记录;可同步显示实时温度数值
unprocessed medical devices at a glance External chemical indicator on the outside of each package (Class 1) – Unless internal
chemical indicator is visible If not changed, do not use package
记录间隔:1秒~24小时任意设定
防护等级:IP68(全密封防水)
承压:20公斤,电池:耐高温锂电池,寿命2年
主机尺寸:Ø 46 mm x 24 mm,主机重量:70克
智能数据交换平台
专用电源、天线 配套软件(光盘) 中文软件操作说明 功能: 编程及读取数据 同时为4个数据记录器编程、 读取4个记录器记录数据, USB 接口,彩色背景信号,附 加无线接收信号功能
医院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进展
概述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用设施设备仪器和器材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方法 其他监测方法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 医院环境微生物污染和消毒效果监测 结果
一、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用设施设备仪器和器材
实验室和主要监测用仪器设备 常用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器材
路、56路、64路可选 重量约6.0Kg
LH-X多路温度测试仪工作原理
LH-X多路温度测试仪是由两条不同金属连接着一个灵敏的电 压计所组成,金属接点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在金属的两端产 生不同的电压差,电压差非常微小,故需灵敏的电压计才能 测的,由电压计的度数便可反应温度值。
(二)常用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器材
3.六级筛孔空气撞击式采样器
组成:六级筛孔采样器、真空泵、流量计、定时器 用途:用于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检测和消毒效果监测
六级筛孔空气撞击式采样器
六级筛孔空气撞击式采样器指标
第一级:>7.0μm 孔径1.18mm 第二级:4.7μm~7.0μm 孔径0.91mm 第三级:3.3μm~4.7μm 孔径0.71mm 第四级:2.1μm~3.3μm 孔径0.53mm 第五级:1.1μm~2.1μm 孔径0.34mm 第六级:0.65μm~1.1μm 孔径0.25mm 测量范围内捕获率≥98%
8.单通道主机/探针一体温度记录器
完成1个点的温度与 时间检测、记录 附加无线发送信号 功能
外壳材质:不锈钢,硅橡胶
探针材质:不锈钢探针 长100mm
直径Ø 3mm
温度记录范围:-85~400℃
精度:±0.5℃ (-85℃~ -40℃) ±0.2℃ (-40℃ ~ 0℃) ±0.1℃(0℃ ~ +140℃) ±0.2℃ (+140℃ ~ +250℃) ±0.5℃(+250℃ ~ +400℃)
第 5类 综合指示卡
Class 5 Integrating Indicator
Integrating Indicator
50
Accept Points
(SVs)
20
10
5
2
1 G. stearothermophilus Thermal Death Time
0.5
121 Temperature ℃
AORN & AAMI
第2类 特殊检测化学指示卡 ( indicators for use in specific tests )
用于灭菌器或灭菌标准的特效实验操作,例如,各种 B-D试纸,用于监测在133℃~135℃预真空灭菌器: 冷空气排出效果 饱和蒸汽穿透效果 漏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