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应用价值评价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1、耕地的动态变化
全旗土地面积为166383.20亩,2005年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 19.43%。经分析1996-2005年土地利用各类型面积增幅,耕地面积 由1996年的28.81万亩减少为2005年的16.99万亩,耕地以0.52% 的速度在减少,但10 年内耕地的变化呈现为波状变化的趋势。
例如:因自然灾害或人为不合理利用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耕地质量的下 降、森林草原的退化、非农业建设用地的超限等;或者由于大搞植树造林,使 森林覆盖率提高;以及由于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使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等,最后得出具体的分析结论。
○通常采用纵向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 ○常用的分析评价指标主要有:
源数量
包括
土地资源结构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土地资源综合分析:包括对土地资 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 济资源三大系统的组分结构分析 ➢土地资源组合结构分析:对子系统 的分析,通过资源类型、利用类型 和适宜类型来表述。
➢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利用对 象的各种属性进行判定,以评估其 价值,为合理利用土地决策提供科 学依据的过程。
三、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方法
通常主要有: 动态分析法 指标对比分析法 定性和定量分析法 图上分析法 规划的编制中是多种方法加以综合应用。
四、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链接文本)
1、耕地,着重分析:
◇耕地面积及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耕地内部水田、望田天、水浇地、菜地、旱地的面积及各占耕地比例关系 ◇人均耕地占有量; ◇耕地生产力水平结构,如高、中、低产田百分比; ◇耕地的地域分布、利用差异; ◇水资源情况、灌溉条件; ◇制约耕地利用的主要因素等。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来进行综合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1. 自然资源利用指标在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土地的自然资源利用情况。
这包括土地的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壤资源等自然条件的利用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土地的地形地貌、水资源供给情况、气候适宜度以及土壤肥力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2. 生态环境保护指标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还需要考虑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情况、土地利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3. 社会经济效益指标除了自然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外,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还需要考虑土地利用对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这包括土地利用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土地利用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程度以及土地利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等指标。
二、评价方法1. 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是通过对土地利用的现状进行描述和解释,以及土地利用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综合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
这种评价方法注重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把握和综合分析,能够全面了解土地利用的影响。
2. 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指标体系,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定量化分析和评价。
这种评价方法能够通过具体的数据和指标来量化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更加客观地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
个人观点和理解: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可持续利用性关乎到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在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评估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评估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中国的热门话题。
而土地资源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之一,其利用效率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评估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一部分: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当前中国乡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
目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的土地利用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一方面,城市扩张带来了大量的农地消失,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下降。
另一方面,部分农村地区的闲置土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也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第二部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指标要评估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关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农田面积利用率、农业生产效益、土地综合利用率等。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全面评估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
第三部分:农田面积利用率评估农田面积是农村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估农田面积利用率可以衡量土地利用的效果。
为了提高农田面积利用率,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推进土地流转、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等。
第四部分:农业生产效益评估农业生产效益是评估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比较单位面积农田的产量和投入,可以评估农业生产的效果。
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方面,我们可以加强农民培训、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等。
第五部分:土地综合利用率评估土地综合利用率是评估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指标。
它综合考虑了农田、建设用地、林地等各类土地的利用情况。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可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价值。
第六部分:农村土地利用问题与挑战在评估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正视乡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一些地方存在土地占用过度、农田分割等问题,这都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带来了不利影响。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推动乡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
第七部分:乡村振兴战略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用地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工具,下面将从指标体系构建的角度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进行评价。
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用地率逐年提高。
城市用地率是指城市用地面积与城市总面积的比值,是衡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国城市用地率逐年提高,2019年全国城市用地率为39.3%,比2018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
2.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是指在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用地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指数为0.57,比2018年提高了0.01个单位。
3.城市用地结构逐步优化。
城市用地结构是指城市用地在不同功能区域的分布情况。
我国城市用地结构逐步优化,城市居住用地比重逐年下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比重逐年提高。
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城市用地率、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指数、城市用地结构、城市用地效益等指标。
1.城市用地率。
城市用地率是衡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直接体现。
城市用地率越高,说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越高,城市土地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城市用地率的提高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来实现。
2.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指数。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是指在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用地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指数越高,说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越高,城市土地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土地利用现状实时调查系统综合数据库属性结构

3. 5.4. 8 土地利用现状实时调査系统综合数据库属性结构对于土地利用现状实时调查系统的移动数据采集终端,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报批稿)中的土地权属要素,并兼顾基础地理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基本农田要素、栅格要素和其他要素等,在进行外业数据釆集时,以地块(宗地)为核心设计移动数据釆集终端应采集的信息,并进行基础数据库结构设讣,基础地理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基本农田要素、栅格要素和其他要素等所需数据从基础数据库中提取。
在开发移动数据釆集终端界面时,应充分考虑外业数据釆集信息的全面性和操作的便利性。
对于“淮南市城乡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3S”技术支撑系统研究”项LI而言, 土地利用现状实时调查系统的移动数据采集终端,主要是当土地利用信息发生变化时采集更新信息所用(也可作为土地信息调查所用),移动数据采集终端的数据库属性结构如表3-5-9所示。
表3-5-9 数拯采集终端的数据库属性结构描述表1 / 19移动数据采集终端的数据库属性结构说明:1)标识码标识码(也称识别码)是间接利用信息分类结果,即在要素分类的基础上对某些类别的数据分别设计出其全部或主要实体的识别代码,简称标识码,用以对某一类数据中某个实体(如一幢建筑物、一条街道、一条河流或一段行政单元界线)进行唯一标识,以便能按实体进行存贮或对实体进行逐个查询和检索,以弥补分类码不能按实体进行个体分离的缺陷。
标识码的编码原则与分类码的编码原则基本一致,但要保证在一定范围内(如全市、全县等)的唯一性,且与要素实体一一对应,不允许多个标识码对应同一地理要素实体,或不同地理要素实体对应同一个标识码的情况出现。
如测量某一地块(宗地)的界址点时,标识码为“6030100”,第一个界址点的标识码为“6030100001”。
2)要素代码要素代码参见《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报批稿)中的表1。
3)地籍号地籍号为19位数字顺序码,组成包括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数字顺序码,街道丨乡(镇)行政区划代码为3位数字顺序码,街坊I村为3 位数字顺序码,宗地号为7位数字顺序码。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标准(2014年度试行)

4.1 数据库内容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土地信息要素等。 4.2 要素分类与编码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要素分类中,大类采用面分类法,小类采用线分类法。 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 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要素依次按大类、 小类、 一级类、 二级类、三级类和四级类划分,要素代码采用十位数字的层次码。其结构如下: XX XX XX XX X X | 大 类 码 | 小 类 码 | 一 级 类 要 素 码 | 二 级 类 要 素 码 | 三 级 类 要 素 码 | 四 级 类 要 素 码
其中:
3
a) 大类码为专业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其中:基础地理信息要素为 10,土地信 息要素为 20。小类码为业务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 0 补齐。一至四级 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其中:一级类和二级类要素码为 2 位数字码、三级类和四级 类要素码为 1 位数字码,空位以 0 补齐; b)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一级类码、二级类码、三级类码和四级类码符合《基础地理信 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中附录 A 的规定。 4.3 要素的代码与特征描述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各类要素的代码、名称与特征描述见表 1。 表 1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要素代码、名称与特征描述表
1
类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 3.4 层 具有相同应用特性的类的集合。 3.5 标识码 对某一要素个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3.6 编码 将信息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体系表示出来的过程, 是人们统 一认识、统一观点、相互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编码的直接产物是代码。 3.7 空间数据 是指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 3.8 矢量数据 以坐标或有序坐标串表示的空间点、 线、 面等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有关属性数据的 总称。 [GB/T 16820—2009,定义 5.13] 3.9 栅格数据 将地理空间划分成按行、列规则排列的单元,且各单元带有不同“值”的数据集。 [GB/T 16820—2009,定义 5.14] 3.10 图形数据 表示地理实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 [GB/T 16820—2009,定义 5.15] 3.11 属性数据 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 [GB/T 16820—2009,定义 5.16] 3.12 元数据 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
用地利用效率评估及改进措施

用地利用效率评估及改进措施一、引言用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其利用效率直接关系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评估用地利用效率的方法和指标入手,探讨如何改进用地利用效率,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用地利用效率评估方法1. 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常用的用地利用效率评估方法,通过综合考虑用地面积、功能、效益等因素,对用地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 DEA模型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是一种非参数评价方法,通过构建输入和输出指标的线性组合,评估用地利用的效率水平。
DEA模型能够识别出相对有效的用地利用单位,并为其它单位提供改进的方向。
3. 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评估方法,通过构建指标序列,计算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度,评估用地利用效率。
灰色关联分析法能够克服传统评估方法中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三、用地利用效率评估指标1. 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承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功能的综合强度。
土地利用强度高,表示单位面积上的资源利用效率高,但也可能导致环境负荷过大。
2.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指用地利用所创造的经济价值。
通过评估用地的经济效益,可以了解用地利用是否合理和有效,为优化用地结构提供依据。
3. 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指用地利用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和效果。
评估社会效益可以从用地的社会功能、社会服务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
4. 环境效益环境效益是指用地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和效果。
评估环境效益可以从用地的生态保护、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
四、改进用地利用效率的措施1.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各类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例如,将农村集聚区向城市辐射,优化农村用地的利用效率。
2. 提高土地利用强度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的强度,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用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例如,加强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化管理,提高土地的开发利用率。
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编制方法研究

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编制方法研究毕业设计(论文)终稿题目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制作方法实践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班级0902班姓名吴文学号0910030215指导教师崔晓临日期2013年5月7日摘要土地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
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经济迅猛发展,二十世纪以来,有限的土地和不断增长的人口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土地退化程度加剧,继而影响到全球的环境。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总数约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然而,我国的耕地面积约为9572万公顷,占世界耕地总面积7.7%。
再加上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度加大,城市拓展过程中侵占了大量耕地。
所以,加强土地的科学化管理与使用、切实保护耕地已成为我国当今迫在眉睫的一项国策。
土地利用现状图是用地图符号表达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反映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的专题地图。
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是目前我国要求各县级土地管理部门用来进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耕地保护、规定基本农田、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以及实施土地利用年度变更等工作所用的基础图件。
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绘有多种技术方法,目前主要的有基于ArcGIS平台、基于MapGIS平台、使用遥感影像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多种技术方法。
本论文主要研究基于ArcGIS软件,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制作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部分地区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
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ArcGIS制作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操作过程,重点讲述了具体的操作细节、常见问题,以及一些作图技巧和经验。
此外,本文还讲述了其他几种现阶段流行的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技术和方法。
最后,制作出目标区域的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
关键字:土地利用,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ArcGIS,地理信息系统ABSTRACTLand is valuable non-renewable resources. Since 21th, with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limited land and the growing population is growing, people are not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land leads to land degradation degree aggravate, then affect the global environment.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the total population accounted for about 1/5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However, our country cultivated area of about 95720000 hectares, ac- counting for the world total cultivated area of 7.7%. Since after twenty-first Century, our coun- try city plan to increase the process of city development, occupied a great deal of cultivated land. Therefore, strengthen economics a national policy of China's imminent.Land use map is the map symbol shows the land use typ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reflecting the region land use thematic map structure. The 1:1 million map of land use actuality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e county l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s for the land use planning, the im- plementation of arable land protection, provision of basic farmland, build land use databas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basic graph element the annual land use change for work. The cur- rent land use map compilation of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at present mainly is based on the ArcGIS platform, based on the MapGIS platform, the use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making land use map methods.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based on the ArcGIS software, 1:1 million map of land use in the national land survey results of datebase produced in Jingbian County of Yulin city in shannxi provi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use of operation process of ArcGIS production of 1:1 million map of land use actuality, focuses on the specific details of the operation, common problems, as well as some drawing skill and experience.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lso describes several other stage.Technology and method of makingland using status of the popular. Finally, make the status of 1:1 million land use map target area.KEY WORDS: Land use, 1:10000 map of land use, Arc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目录第1章绪论 (8)1.1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 (8)1.2国内外研究现状 (9)1.3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9)1.3.1 制图区的区域特点 (9)1.3.2 研究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目的意义 (10)1.4土地利用现状图制作技术路线 (12)1.4.1 技术依据 (12)1.4.2 数学基础 (12)1.4.3 技术流程 (13)第2章几种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技术 (14)2.1基于A RC GIS软件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 (14)2.1.1 数据准备技术指标 (14)2.1.2 技术路线 (14)2.1.3 结论 (15)2.2使用原有的大比例尺图件缩编小比例尺图件 (16)2.2.1缩编原则 (16)2.2.2设计方案 (16)2.2.3 缩编技术指标 (17)2.2.4 缩编关键技术 (18)2.2.5 结论 (18)2.3基于M AP GIS软件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 (18)2.3.1MapGIS软件简介 (18)2.3.2 基于MapGIS的地图制作流程 (18)2.3.3 基于MapGIS制作地图的优点 (19)2.4利用遥感影像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 (19)2.4.1遥感技术与土地利用信息 (19)2.4.2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9)2.4.3 利用遥感影像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的优点 (21)2.4.4存在问题 (22)2.5几种制图方法见的优劣性比较 (22)2.5.1 制图数据要求 (22)2.5.2 制图效率比较 (23)第3章使用ARCGIS软件制作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 (24)3.1数据资料及设备准备及技术指标 (24)3.1.1 数据资料准备 (24)3.1.2 设备准备 (24)3.1.3技术指标 (24)3.2A RC GIS软件简介 (24)3.31:1万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组织形式 (26)3.3.1 图件组织形式 (26)3.3.2 ArcMap地图文档 (27)3.41:1图幅制作 (28)3.4.1 地图制作流程 (28)3.4.2 数据裁剪 (29)3.4.3 图层名称 (30)3.5地图要素符号化 (31)3.5.1 地类图斑符号化 (32)3.5.2 地类图斑在符号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6)3.5.3大图斑问题 (36)3.6地图制图表达 (39)3.6.1 制图表达简单介绍 (39)3.6.2 如何生成制图表达 (39)3.6.3 制图表达原理 (40)3.7使用制图表达 (42)3.7.1 使用地图表达处理大图斑 (42)3.7.2小图斑、长条图斑问题 (44)3.7.3符号压盖问题 (46)3.8线状地物符号化 (47)3.8.1 一般线状地物符号化 (47)3.8.2 行政区界线符号化 (48)3.9注记 (51)3.9.1注记自动标注 (52)3.9.2 Maplex模块管理标签 (55)3.9.3注记整饰 (56)3.10制图辅助要素 (60)3.10.1 桥、流向等有向符号的表示 (60)3.10.2各级政府驻地符号化 (62)3.11图外整饰 (63)3.11.1图框的整饰 (63)3.11.2 数据与图形 (66)3.11.3图框十字设置 (68)3.11.4 接合图表 (68)3.11.5 图名、比例尺 (70)3.11.6图例 (71)3.11.7图下文字 (73)3.11.8 打印出图 (74)3.12成果图 (75)第4章总结 (76)致谢 (77)参考文献: (78)第1章绪论1.1 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土地利用现状图是用地图符号表达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反映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的专题地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 库价 值 的发挥 ,关 键在 于应 用 . 目前虽 然在 国土 资源 管理 方 面 已经 发 挥 了很大 作用 ,但 在区域 战 略分析 、部 门应 用服 务 、相 关领域 研究 、社会 查询监 督等方 面仍 具有很 大的潜 在价值 .
收璃 日期 :20 .I2 07I.I
1 2集体 土地使 用权发证 .
在 农村 宅基地 规 范化 管理 和在 农村 集体 所 有权 发证 工作 中, 以土 地利 用现 状库 为基 础 ,结合 使用 卫 星 影像 图,完成 集体 土地所 有权发证 和部 分村 宅基地 图件及权 属证 书 的制作 . 1 3土地 利用动 态监 测及 国土资 源调 查 、评 价 中的应 用 . 利用 数据 库成 果 可 以进 行 耕地 后备 资源 调查 、农 用地 质 量调 查等 方面 的工 作 .利用 土地 利用 现状 数 据 库和高 分辨率卫 星影像 数据 进行调 查 、评 价 ,方便 、直观 、准确 . 1 4土地 整理及 建设 用地 的选 址 、审批 工作 中的应用 . 土 地 利 用 现 状 数 据 库 以其 方 便 快 捷 的查 询 计 算 功 能 ,可 以在 编 制 土 地 开发 整 理 项 目规 划 及 立 项 中发 挥 重 要 作 用 ,为 这 些 建 设 用 地 的审 批 提 供 详 细 的资 料 , 降低 工 作 成 本 、提 高 审 批 效 率 和 工 作 透 明度 .
维普资讯
第l 0卷 第 1 期 2 0 年 2月 08
衡 水 学 院学 报
J r a ng hu n v riy ou n l He s iU i e st of
V O .1 NO.1 1 0.
F b 2o e. o 8
1: 1万 土地 利 用现 状 数据 库 应 用价 值 评 价
2 2多 源数据 相 互 匹配的 土地 利 用数据库 将 成为各 类 专题 应 用数据 的母 库 .
作者 简介 : H 风雅 ( 9 , ),女 ,河北深 州 d 人 ,河 北 省地理科 学研 究所助 理研 究员 1 17 t f
维普资讯
第 1 期
田风 雅
ll 土地 利 用 现 状 数 据 库 应 用 价 值 评 整 的土地 利 用数据 库将 成为 区域发展 战略 的分 析 决策工 具 .
化 和人地 关系的强有 力工具,与现 代 网络技术相衔接 可以成 为土地规 划、利用 、监察的社会化平 台. 为了提 高数据库应 用价值 ,应在提 高认识、增加投入 、培养人才等方面予以加 强.
关键词 :县级 1 1 : 万数据库;应用;潜在价值 中图分类 号 :P6 :P1.1 98T3 1 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7—0520)108—3 6326 (08O 040
地 提高 了工作 的效率和 科技 含量 .
1 1 日常地籍 管理应 用 . 地 籍工 作是 国土 资源 管理 工作 的基 础 .建立 地 籍数据 库 ,使 土地 管理 资料 实现 数据 自动 统计 、图籍
一
体管理 、登记 变更一 体作业 等 自动 化工 作流程 ,为 日常地 籍管理 奠定 了基础 .
土 地利 用数 据库 的未来 发展 ,必 须 朝着 综合 性 数据 库 的方 向努 力 ,具备 土 地 资源 、矿产 资源 、水资 源 、社 会人 文 资源 等综 合信 息 ,反 映地 形 、地貌 、地质 、土 壤 等基 础地 理要 素 ,融 合 国土 资源数 量 、质 量 、价 值等 管理 内容 的查询 分析 能 力 .在达 到这 一 发展 目标 的基 础 上 ,可 以成 为制 定 区域可 持续 发展 战 略 、区域 产业布 局 、区域 资源 经 济评价 和 区域管 理 的工具 .
田凤 雅
( 北 省 地 理 科 学 研 究 所 ,河 北 石家 庄 00 1 ) 河 5 0 1
摘 要 :县级 1 1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是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主要成果之一,由于各种原 因造成成果应用受到限 :
制 . 经 分析 ,该 成 果 可 以 用 于 区域 发展 战 略 研 究 的基 础 , 可 以作 为 各 类 专 题 应 用 数 据 的 母 库 ,可 以用 于研 究土 地 利 用 变
随着 信 息技 术 的进步 与土 地管 理事 业 的飞速 发 展 ,运 用 传统 的手 段 管理 国土 资源 , 已远 远不 能适 应
社 会经 济发 展 的要求 . 1 l万 土地 利用 数据 库 的建立 ,为提 升 国土资源 的管理 水平 ,加 快社 会经 济 的发 :
展 奠定 了基 础 .土地 利用 数据 库不 仅在 国土 管理 方 面有 重要 作用 ,在 许 多领域 都有广 泛 的应 用价 值 .但 是 由于社会环境 、基础条件、数据 内涵、人 员素质 等方面 的因素,数据库 的潜在价值并没有完全显现 出来 .
1 数据库 应用 的现状 19 9 9年底 ,国土 资源 部将 全 国 l l万主 比例尺 土地 利用 数据库 的建设 工作 正式纳入 国土 资源大 调查 :
的 “ 数字 国土 工程 ”, 目前 已有近 千个 县 ( 按统 一 部署和 要 求开 展 了建库 工 作 Ⅲ. 目前土 地利 用现 状 市) 数 据库 建设 处于迅 速 展开 和全 国推 进阶 段 ,还没 有 形成普 遍 的管 理形 式 .随着 全 国第二 次土 地调 查 的全 面 展开 ,各 地将 陆续 建立 土地 利用 现状 数据 库 . 目前主要 应 用在 国土 资源 管理 领域 ,为 土地 利用 动态监 测 、集 体土 地所 有权 发证 及 国土 资源 调 查 、评价 、保 护 、监 察等 各个 方面 提供 了基 础资 料信 息 ,并极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