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高中生物知识点(全)

②细胞大小:真核>原核>病毒 ⒎相关知识 ①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②亚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⒈概念: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幽默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 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叫做生物膜系统。 ⒉种类 ①细胞膜:单层,细胞的外界限 ②核膜:双层,有核孔,细胞核的外界限 ③细胞器膜 ⑪双层膜:叶绿体、线粒体 ⑫单层膜:内胞分泌物和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蛋白质的“加工厂”。 ⑤核糖体 ⑪分布: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⑫功能: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⑥中心体 ⑪存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 ⑫结构:无膜;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 ⑬功能: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⑦液泡 ⑪存在:植物细胞中。 ⑫功能: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保持渗透压和膨胀状态。 ⑧溶酶体 结构和功能: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很多种物质。 ⒊细胞核 ①结构:⑪核膜:包含内膜、外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⑫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 ⑬核仁: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组。 ⑭染色质(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是在分裂间期,染色体是在分裂期。 ②功能: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⒋细胞壁 ①分布和成分:植物细胞的外面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②功能:支持和保护;其性质是全透的。 ⒌原核生物基本结构 ①细胞壁:存在于原核细胞表面,主要成分为糖类与蛋白质结合成的化合物。 ②细胞膜:与真核细胞相似。 ③细胞质:无复杂细胞器,只有分散的核糖体。 ④拟核:细胞内的一个区域的丝状 DNA 分子,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染色体。 ⑤最主要特点: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⒍特点 ①植物独有的细胞器: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和低等植物独有的细胞器:中心体。
生物ppt课件

通过激素等物质对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调节。
自身调节
通过组织细胞自身的代谢变化对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调节。
人体健康与疾病预防
01
02
03
04
合理饮食
摄取均衡的营养,避免过度摄 入高热量、高盐、高脂肪等食
物。
适量运动
保持适量的运动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 维持体内环境稳态,预防疲劳
2023-2026
ONE
生物ppt课件
KEEP VIEW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生物概述 • 细胞结构与功能 • 生物遗传与变异 • 生物进化与物种多样性 •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 人体生理与健康
PART 01
生物概述
生物的定义
生物体的定义
生物体是指具有生命特征的有机 体,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等。
基因组学研究包括基因组测序、基因表达谱分析、基因功能研究等多个方面,采用高通量 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组学的应用
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组学在医学、农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疾病诊 断、药物研发和生物育种等。
PART 04
生物进化与物种多样性
生物进化的历程与证据
消化系统
摄取食物,消化并吸收其中的营 养物质。
循环系统
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排除废 物。
呼吸系统
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内分泌系统
分泌激素,调节生理功能。
神经系统
调节机体各器官的活动,维持体 内环境稳态。
泌尿系统
排除代谢废物,调节体液平衡。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
神经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调节。
生物有哪些

生物有哪些生物是指所有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类等。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的学科,涉及从微观到宏观的各种生物现象和生物学理论。
以下是生物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分类。
一、植物植物是指一类生物,其通常拥有绿色的叶子和茎干,而根则在地下生长。
植物的基本组织结构是细胞,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如叶细胞、多肽细胞、茎细胞、根细胞等。
植物的种类很多,包括草本植物、乔木、灌木、藻类和真菌等。
植物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即利用阳光和二氧化碳产生能量和氧气。
二、动物动物是指一类多细胞的生物体,其组成包括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消化细胞等。
动物也有很多种类,可以分为节肢动物、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等。
动物可以在陆地、水域、海洋、极地等各种环境下生存。
动物的主要功能包括运动、感知、消化和繁殖等。
三、微生物微生物是指一类不能看见裸眼的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促进生物的生长,也可以导致生物的死亡。
例如,许多细菌可以分解有机物质,这有助于土壤的肥沃度和植物的生长。
而一些病毒和细菌则可以导致人和其他动物的疾病。
四、人类人类是指居住在地球上的智慧生物,是动物世界的一种。
人类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如行走的能力、大脑容量、语言能力等。
人类可以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生存,包括荒凉的沙漠、寒冷的北极、潮湿的热带等。
人类的基本需求包括食物、水、住所和社交等方面。
以上是生物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分类。
生物学研究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包括生物分类、生态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对生物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和丰富。
什么是生物

什么是生物生物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包括但不限于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性质、功能、演化和分布的科学,是现代科学中最为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
生物在地球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们是地球上的主要构成成分之一。
生物通过参与物质的循环、维持生态平衡等方式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通过适应环境而逐渐进化成为多样性生物,同时在进化中也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如生命的起源、生物的大灭绝、人类的进化等。
生物的分类是生物学中最为基础的问题之一。
生物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如按照形态、生活方式、营养方式等方式分类。
其中最为普遍的分类方式是按照形态来进行分类,生物可以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门。
植物包括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而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等多个门。
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也是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生物可以按照不同的地理区域进行分类,如热带、温带、寒带等,也可以按照生境类型进行分类,如陆地、海洋、淡水生态系统等。
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生态关系,这些关系不仅包括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共生关系等,还包括一些非常微妙的物种间相互作用。
生物的生命周期是生物学另外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不同生物的生命周期表现出多样性,生命的起始时间、成熟时间、寿命、死亡时间等各不相同,同时生命的演化过程也需考虑这些因素。
总之,生物是地球上最为基本的存在形式之一,它们在生态平衡、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生物的研究既涉及基础科学领域,也涉及实际应用领域,可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健康、环保以及其他大众关注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生物体的概念

生物体是指生物学上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指具有生命特征和自我维持能力的个体单位。
生物体可以是单细胞生物,也可以是多细胞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生物体具有以下特征:
组织结构:生物体由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分工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新陈代谢:生物体能够进行物质的吸收、消化、代谢和排泄等生命活动,以获取能量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反应和适应:生物体能够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并通过适应性改变来适应环境变化,保持稳定的内部环境。
繁殖和遗传:生物体具有繁殖的能力,能够通过遗传方式将自身的基因传递给后代,并保持物种的延续。
自我调节:生物体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生理过程,维持内部稳定的环境,以适应不同的外部条件。
生物体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高度的有机结构和功能组织,通过不同的生命活动和相互作用,维持着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但它们都共同构成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生物ppt课件

基因突变与遗传病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遗传性 疾病的发生,如镰状细胞 贫血症等。
05
生物进化
物种起源与演化
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指 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从无到有的产
生过程。
演化历程
物种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历了由 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 过程,形成了现今多样化的生物世 界。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通 过适者生存的原则,使适应环境的 生物得以繁衍并遗传给后代。
生物圈的组成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分为 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
物质循环
水、碳、氮、磷等元素在生物圈中循环,包括水 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遵循“食物链”和“食物 网”的规律,从生产者开始,流向各级消费者。
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
1 2
生态破坏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森林砍伐、过度 开发等,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细胞分裂与增殖
有丝分裂
细胞核分裂一次,细胞质分裂两次,形成两个子细 胞,遗传物质平均分配。
无丝分裂
细胞核直接分裂成两个子核,细胞质也同时分裂, 遗传物质平均分配。
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 续分裂两次,形成四个子细胞,遗传物质减半。
03
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叶绿体
存在于植物和某些藻类中,负 责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 学能。
内质网
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 及物质的转运。
高尔基体
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 装,以及分泌物的形成和分泌 。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关于生物的147个常识

关于生物的147个常识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b”,视野里看到的是”q”。
方法:把写着”b”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度。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生物的概念和定义

生物的概念和定义嘿,咱今儿就来聊聊这神奇的生物世界呀!你说这生物,那可真是千奇百怪,丰富多彩。
就好像咱生活中的各种人一样,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
那动物们呢,也是各有各的模样和习性。
你瞧那鸟儿,长着五彩斑斓的羽毛,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那不就像咱人类中那些喜欢追求自由的人嘛!它们能飞过高山,越过大海,去探索那些我们到不了的地方,多厉害呀!再看看那些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多快活呀!它们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会儿游到这边,一会儿游到那边,就像我们在陆地上走来走去一样。
而且它们还能在水里呼吸呢,这本事咱可没有,你说神奇不神奇?还有那些植物,虽然它们不会动,但它们也是生物呀!它们默默地生长着,为我们提供氧气,美化我们的环境。
就像我们身边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一样,虽然不起眼,但却非常重要。
那微生物呢,虽然我们看不见它们,但它们却无处不在。
它们可以分解垃圾,让我们的环境更干净;它们也可以让食物变质,让我们得小心对待。
这不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小麻烦,虽然不起眼,但处理不好也会带来大问题。
你说生物世界是不是很奇妙?就像一个大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去发现。
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呢!比如,从动物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团结协作,像狼群一样;从植物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坚韧不拔,不管环境多么恶劣都能顽强生长。
咱人类也是生物呀,而且是最有智慧的生物。
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智慧去研究生物,去保护生物。
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它们,那这个世界不就少了很多乐趣嘛!总之,生物世界丰富多彩,充满了奥秘和惊喜。
我们要好好去感受它,去爱护它,让我们和生物们一起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和谐共处。
生物的概念和定义可不仅仅是书本上的那些文字,它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呀!我们可不能小瞧了它们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复习资料:(21—23章)
(1)现今地球上约有250多万种生物。
(2)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这一观点称:__生生论_____。
(3)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氨、氢、甲烷、水蒸气但没有游离的氧。
(4)_有机小分子__的形成是生命发生的开端。
(5)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___。
(6)__原始海洋____是生命发展的摇篮。
(7)原始生命是在原始的地球条件下,由__无机小分子_____生成有机小分子,再由有机小分子长期演变而成。
(8)为了研究生命能否自然发生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巴斯德进行了著名的__鹅颈烧瓶__实验。
(9)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_少____,结构_简单而低等;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_多_,结构_复杂而高等_。
(10)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趋势是:从_简单到_复杂_、从_低等_到_高等_、从_水生_到_陆生_。
(11)鸟类_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
(12)地质学家把地球的发展历史划分为若干地质年代,主要包括:_太古代_、元古代_、_古生代_、中生代_和新生代。
(13)最早的原生动物出现在大约_6忆__年前。
(14)寒武纪也称为_三叶虫时代_。
(15)由于_造山_运动使陆地增多,局部气候干燥,生物开始由水中向陆地发展,首次出现陆生的_裸蕨类__植物。
(16)_生物化石_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
(17)裸子植物是主要的_陆地植物_,早期出现的爬行动物是主要的陆地_脊椎动物_。
(18)地球上生物进化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地球的_演化史__和整个自然界的_发展史_。
地球上的生命经历了由低等到高等__,_有简单到复杂__,_由水生到陆生__的进化过程。
(19)达尔文深信,自然界中也一定存在着与_人工选择_相似的过程,即自然选择。
(20)达尔文并于1859年发表巨著《_物种起源_》,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_核心_的生物进行理论。
(21)总之,自然选择是通过_生存竞争_实现的,_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_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2)环境的_定向选择_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23)现代类人猿包括:_长臂猿_、_猩猩_、_大猩猩_和_黑猩猩_。
(24)在距今3000万年前—1000万年前的非洲森林,树栖生活这许多_森林古猿_。
后来,由于_造山运动和气候_的剧烈变化,迫使一些古猿成群的转向陆地生活,最终进化为人类最早的祖先;仍然树栖生活在森林中的一些古猿,则进化成_现代类人猿_的祖先。
(25)人类的祖先转向地面生活,由四肢着地改为_两足直立行走_。
(26)因此说,_两足直立行走_ 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27)早在1871,达尔文就提出“人类的诞生地可能是在_非洲_”的观点。
(28)通过研究认为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_南方古猿_、_能人_、直立人_、_智人_等阶段。
(29)能人大约出现在距今200万年前,他们能够_制造_和_使用_工具,其平均脑容量约为_700_ML。
(30)_智人是唯一一种现存的人种,出现在距今20万年—1万年前的时期。
(31)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除_遗传_和_变异_的因素外,还有自然选择、_隔离_、_迁徙_、和_人种混杂_等因素的作用。
(32)劳动_创造了人类本身,也选择了人类本身。
(33)化学进化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__非生命物质_通过化学的途径演变为_原始生命_的过程。
(34)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生存竞争中_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_的过程。
_生存竞争_是自然选择的途径,生物的_多样性_和__适应性_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5)在人为条件下对生物进行的选择称为_人工选择_,人工选择是培育动、植物_新品种的方法之一。
(36)以生物_性状差异_的程度和_亲缘关系_的远近为依据。
(37)把各个分类等级按其高低和从属关系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生物分类的_阶层系统_。
(38)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依次分为:_界、_门、_纲、_目_、_科_、_属_、_种_7个等级,其中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39)生物学家依据生物特性的差异,编制出生物_检索表_。
(40)林奈于1753年创立了__双名法_。
(41)自然界中已知的植物约有___33__万种。
(42)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类群,主要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
(43)藻类是水环境的主要植物。
(44)苔藓植物大都对_二氧化硫_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
(45)苔藓植物是植物界的拓荒者。
(46)种子植物是植物界_最高等的类群,所有的种子植物都有两个基本特征:(1)体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_;(2)_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
种植植物可分为_裸子植物__和_被子植物__。
_裸子植物_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
_被子植物_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
(47)我国有250多种裸子植物,被誉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48)细菌是具有_细胞结构_的单细胞生物。
(49)缺氧时,酵母菌分解葡萄糖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这个过程称为酒精发酵。
(50)霉菌是多细胞真菌,细胞呈分叉的细丝状,称为菌丝。
(51)霉菌通过__菌丝_吸收营养物质,进行腐生生活。
(52)青霉菌分泌的_青霉素_,可以抑制细菌生长,是一种有效的抗生素。
(53)霉菌、蘑菇是进行孢子繁殖的。
(54)病毒是超显微结构的非细胞生物。
(55)病毒都有相似的两部分结构:一是_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一是包含遗传物质的内核。
(56)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起固氮作用。
(57)大多数细菌通过寄生和腐生方式利用现成的有机物质生存。
(58)在生物圈中,腐生生物是分解者;寄生生物是消费者;自养生物是生产者。
(59)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结构相似,但没有叶绿体,营腐生生活。
(60)细菌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6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称为微生物。
(6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科学家将这门科学称为生态学。
(63)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64)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65)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环境包括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和土壤等因素。
(66)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67)草食肉动物和食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消费者。
(68)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69)非生物因素则为生物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
(70)草原上,兔吃草,狐捉兔,兔和草、兔和狐之间形成了吃与被吃的关系。
(7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食物关系。
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
(72)食物链有短有长,短的食物链由2—3个环节组成,长的食物链由4—5个环节组成。
(73)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构成的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
(74)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形成的复杂关系,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
(75)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76)能量是沿食物链依次流动的。
(77)能量在沿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
(78)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量愈少,储存的能量也愈少,就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生物体数量与能量的关系。
(79)组成生物体的各种物质来源于无机环境。
(80)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81)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8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83)生态环境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
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8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85)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