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的本质及会计核算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浅析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企业商誉是指企业在进行收购、兼并等业务过程中,由于支付的溢价超过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资产。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不具有实质性的存在,而是一种思维、文化、技能等知识属性的积累,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是企业品牌、声誉和市场份额等不可见的因素所体现的价值。

企业商誉通常是由于要进行收购、兼并、保险合并等商业活动,而支付的溢价部分超过被收购公司的公允价值所产生的。

商誉是不能单独计量的,因而只有在相应资产的发生额中间识别。

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比较复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商誉确定商誉的确定需要比较复杂的程序和方法来计算。

确定商誉的第一步是计算被收购公司的公允价值,然后再从支付给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中减去被收购公司实际净资产公允价值。

商誉的确定需要根据被收购公司的前期经营状况、品牌效应和市场占有率等因素进行初步估算,再与实际收购价格进行核实。

二、商誉的摊销商誉的摊销是在确定收购公司的公允价值以及收购价格之后进行的。

商誉摊销的期间为商誉确认之日起的最长有效期。

商誉的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20年。

在摊销商誉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摊销金额和摊销期限把其分摊到每年的损益表中,以实现对商誉的消耗。

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要正确识别商誉的存在,并将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会计处理。

如果企业的商誉使用寿命长,那么将商誉摊销到较长的时间,能够降低企业每一年的损益,但这也会导致企业净利润数的大幅下降。

同时,如果企业的商誉使用寿命短,那么商誉的全部价值将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计入企业损益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三、减值测试商誉作为无形资产的一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可能出现商誉减值的情况。

因此,在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以确保商誉的存在将不会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

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一般采取减值损失模型或增强现金流模型等。

这些模型中,最典型的是减值损失模型,其需要将商誉的当前价值与其残值作比较,确定其是否出现减值的情况,来调整企业账目和资产的价值。

企业商誉的会计核算方法

企业商誉的会计核算方法

企业商誉的会计核算方法企业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其他公司时,由于超过被收购公司净资产的付款额,而形成的多出净资产的部分。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不能直接计量,但是在企业财务会计中需要进行核算。

商誉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商誉计入成本法和商誉计入利润法。

一、商誉计入成本法商誉计入成本法是指将商誉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成本项目中,在后续会计期间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摊销。

1.商誉计入成本在企业收购其他公司时,超出被收购公司净资产的付款额就是商誉的形成部分。

商誉的计入成本主要有两种情况:(1)商誉超过支付股权成本当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收购其他公司时,如果商誉的付款额超过支付股权成本,那么超过部分将计入成本。

(2)商誉符合财务成本标准根据财务准则,如果商誉在一定的期限内可以实现经济利益,且成本可以可靠地计量,那么商誉也将计入成本。

2.商誉摊销商誉计入成本后,需要按照一定的期限进行摊销。

摊销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线性摊销法线性摊销法是指按照商誉的计入成本和预计使用寿命的比例,每年摊销一定金额。

(2)净额摊销法净额摊销法是依据商誉的潜在经济利益,根据商誉的收益前景和实际情况进行摊销。

二、商誉计入利润法商誉计入利润法是指将商誉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项目中,在后续会计期间不摊销,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商誉计入利润法相对于计入成本法而言,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反映商誉的价值和潜在经济利益。

商誉计入利润法通常有以下情况:1.商誉属于暂时性性质如果商誉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市场变动等原因导致,可以认为商誉具有暂时性性质,可以计入利润。

2.商誉无法按期摊销如果商誉无法按照一定的期限进行摊销,例如商誉的使用寿命无法确定等原因,可以计入利润。

综上所述,企业商誉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商誉计入成本法和商誉计入利润法。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核算方法,对商誉进行准确的会计核算,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是指企业因为收购其他企业而产生的超过净资产的差额,是企业信誉价值的一种体现。

商誉的产生原因有很多,如收购其他公司的发展潜力、市场份额、品牌价值等。

商誉在会计处理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正确的处理。

商誉的确认。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规定,商誉只有在收购交易发生后才能确认。

在收购交易中,商誉是以购买价格减去被收购公司净资产的差额确认的。

净资产包括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

如果购买价格大于净资产的价值,超过部分就是商誉。

而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CAS)则要求在商誉的确认时,应将商誉与其他的企业合并项目一同确认。

商誉的评估。

商誉的评估是指确定商誉的金额,并将其纳入企业财务报表。

通常情况下,商誉的评估是通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测算来确定的。

具体而言,净资产公允价值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以市场价格计算企业净资产的价值。

在商誉的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市场竞争状况、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等。

商誉的摊销。

根据IFRS的规定,商誉不再按照固定摊销期限进行摊销,而是需要进行年度测试,以确定商誉是否有发生减值的迹象。

如果商誉发生减值,需要计提商誉减值损失,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商誉减值的计提不可逆,即一旦计提商誉减值损失,不得再逆转。

商誉的披露。

商誉是企业的信誉价值,因此在财务报表中应进行充分的披露。

财务报表中应披露商誉的金额、评估方法和评估依据等信息,以提供给用户对商誉的了解和判断的依据。

还应披露商誉减值的情况,并对可能对商誉造成减值的风险因素进行说明。

商誉在会计处理中需要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评估、摊销和披露。

准确地处理商誉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报表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用户提供更为完整和真实的财务信息。

分析企业商誉的会计核算方法

分析企业商誉的会计核算方法

分析企业商誉的会计核算方法商誉在企业会计核算中是一项重要的资产,其以企业对他人取得的净资产超过实际支付的价格的部分而计算。

商誉主要是指企业对其他企业在资产、品牌、技术和市场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潜力的一种简单形式的体现。

对于企业而言,商誉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溢价和影响力,增强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生产效益。

但是,如何正确核算企业的商誉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重点问题。

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商誉的核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行业比较法和收益估价法。

首先是行业比较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与同行业内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参考同类企业的市场价值等因素,分析出企业自身的市场价值。

具体的说,该方法会通过市场品牌溢价分析、上市公司评估方法、标准预期收益率法等进行商誉的核算。

通过行业比较的方法,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估价,并使企业的商誉核算比较准确。

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行业比较法可能并不完全适用,有时很难找到与之相似的企业,从而影响了核算的准确性。

同时,这种方法也不能考虑到企业不同的业务范畴所带来的影响。

其次是收益估价法。

收益估价法是一种以未来可预期的收益为依据的核算方法。

该方法会分析企业未来所能带来的产值、影响力,预测企业未来的收益和盈利能力,综合分析市场需求情况,从而判断企业的商誉价值。

这种方法更加重视分析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能够更好地反映出企业的价值。

但是,收益估价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未来预测的收益、盈利能力等方面都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很难避免。

其次,该方法要求的数据量较大,所需的分析工具和技能要求较高,对财务分析师的能力要求也较高。

综上所述,商誉的核算方法需要在多方面综合考虑。

行业比较法和收益估价法都有其相应的优缺点。

在选择核算方法的时候,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所在行业、业务范畴等因素进行选择。

同时,在进行商誉核算时,需要考虑到未来预测收益和盈利能力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将不确定因素考虑在内,将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到最大。

商誉的本质——精选推荐

商誉的本质——精选推荐

商誉的本质商誉是能使企业中的人、财、物等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最佳状态的客观存在”。

商誉的经济含义是企业收益水平与行业平均收益水平差额的资本化价格。

它是由顾客形成的良好声誉、企业管理卓著、经营效率较好、生产技术的垄断以及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所产生的。

正确认识商誉的本质, 是正确认识商誉会计问题的基础。

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许多论述,比较权威的观点当属美国当代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的看法。

他在其专著《会计理论》中介绍了三个论点:1、好感价值论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产生的原因通常认为是由于有利的商业联系、良好的职工关系和顾客对企业的好感。

对企业的好感可能来自有利的地理位置、独占的特权以及良好的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

2、超额收益论超额收益论认为,商誉是超额盈利的那部分价值。

商誉为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报酬的超额利润。

这里所说的“企业超额利润”应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能获取较同业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润。

商誉是与企业整体结合在一起的,无法单独辨认,但企业一旦拥有它,就具有超过正常盈利水平的盈利能力和服务潜力。

因此,它的价值只有通过作为整体所创造的超额收益才能集中表现出来。

3、总计价账户论总计价账户认为,商誉是企业总体价值与单项可辨认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的未来现金净流量贴现值的差额。

中南财经大学的阎德玉教授认为:“‘总计价账户论’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和未入账资产概念的产物。

继续经营价值概念认为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会生息资产,而只是特殊的计价账户,它表明该实体各项资产合计的价值(整体价值),超过了它们个别价值的总和即“整体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

上述三种观点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商誉,各有利弊。

对企业的好感价值论,是从形成商誉的因素角度去解释,但这些因素都是无形的,本身无法用货币计量,从而无法纳入会计核算。

超额收益论说明了商誉的基本性质,商誉是企业未来获取的一种超额收益的能力,同时也指出了商誉的计价方法,即超额收益折现法。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商誉是指企业在购并其他企业时所支付的超出对方净资产的价格。

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会计思考对于商誉的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不能被物理上触摸或测量,因此其价值很难确定。

但商誉又是企业发展和增长的重要因素,是企业与其它竞争对手的区别化因素之一。

因此,商誉的处理对于企业财务表现和财务报表透明度具有重要作用。

会计思考中,商誉的处理受到一些约束和规定。

根据会计准则,商誉应该每年定期评估其价值,并分类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部分。

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商誉的价值应该通过真实性和公允性进行确认。

商誉应该有下列标准进行评价:
1.业绩:商誉的价值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业绩进行评估;
2.黑天鹅:商誉评估的时候,应该考虑非常规因素,比如自然灾害、法律纠纷等;
3.内部控制:商誉不能与内部控制进行混淆,商誉不等于内部控制的缺陷;
4.财务风险:商誉的评估应该包含财务风险的因素。

需要强调的是,商誉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企业的核心业务,组织文化,实际表现等发生变化时,商誉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

总之,商誉的会计思考应该注重企业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商誉应该不断地进行评估和定期审计。

商誉不仅仅是财务报表中的一个数字,也是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体现。

对商誉现行会计制度的分析——基于商誉的本质

对商誉现行会计制度的分析——基于商誉的本质
【 财税审计 】 ia ca c o n ig F n n il c u tn A
2 1 筑 7期 ( 0 2q 总第 4 9期 ) } 0 .
对 商 现 行 会 计 制 的 分 析 誉 度
— —
基 于商誉 的本质
李 华, 郝 娜
( 阳 军 区 总 医 院 财 务 供 应科 , 阳 10 1 ) 沈 沈 0 5 1
摸 不 着 、 又 尤 法 记 录 其 金 额 的 , 商 誉 实 际 上 是 指 企 业 上述 且 故 各种 未 人 账 的 尤形 资源 FS A B对 实 务 中商 誉 的 范 围 剖 析 为 以 下 六 个 部 分 :1 被 购 ()
方在购买 H净资产的公 允价值 大于账 面价值 的部分 ;2 被 ()
发 牛 r减 值 。
力是商誉 的本 质 , 商誉是核心 能力的外在综合 表现 , 是现行会 计模式对企业 核心能力的一种综合反映形式 。 持无形资源观的
人认 为 , 然 商 誉 是 诸 如 良好 的企 业 声 誉 、 泛 的 丰 会 关 系 、 既 广 _ 卜
卓越 的管理队伍和优秀的员 T等因素构成 , : 而这些都是看小 见
进 一 步探 讨 指 出 了方 向。
关 键词 : 誉 本 质 ; 誉 构 成 ; 商 商 商誉 减值 中图 分 类 号 :2 51 F7.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0 8 7 ( 0 2 l- 0 8 0 10 — 7 2 2 1 )3 0 7 — 2


我国现 行会 计准 则对 商誉及 其减值 的规 定
号——资产减值》 的规定 , 企业合并所形成 的商 誉, 至少应 当在 每年年 度终 r进行减 值测试 。由于商誉难 以独一 生现金流 产 量 ,应 当结合 与其相 关的资产者 或者资产组组合进 行减值测 试。为 r 进行 资产减值测 试, 因企业合 并形 成的商誉 的账 面价 值 ,应 当 自购买 【起按照合理 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 ; j 难 以分摊 至相关 的资产组 的,应 当将其分摊至相 关的资产组组 合 我 围合并 财务报表 中对于商誉 的列示属于部分商誉 , 即不 包括 0 十少数股 东的商誉价值 , { 因此在对 与商誉相关的资产 组 或 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时 , 由于其可收 回金额的预计

企业商誉会计的理解及其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商誉会计的理解及其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商誉会计的理解及其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商誉是指企业在市场中享有的非物质性资产,是企业声誉、客户忠诚度、品牌影响力等无形资产的总和。

商誉是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

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商誉的确认、商誉的计量和商誉的摊销。

首先,商誉的确认是指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或进行合并后,确认所获得的商誉作为无形资产计入负债(或权益)一方的资产负债表中。

商誉的确认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商誉是由实际交易或事项产生的、商誉是可以被可靠地识别和计量的、商誉具有未来经济利益的可能性等。

其次,商誉的计量是指确定商誉数值的过程。

商誉的计量可以分为两类:取得成本法和公允价值法。

取得成本法是指商誉按照实际交易或事项的成本计量,即商誉的计量等于收购价款减去被收购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法是指商誉按照其公允价值计量,即商誉的计量等于收购价款减去被收购方账面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选择计量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最后,商誉的摊销是指将商誉在一定的期限内逐步转化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本,反映在企业的损益表中。

商誉的摊销期限通常为有限期限,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企业应按摊销期限进行商誉的摊销,将商誉的价值分摊到企业每个期间的损益表上。

摊销的方法可以按照直线法或按照合理的使用量法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一定的争议。

由于商誉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的确定和变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环境、行业竞争力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导致商誉的计量结果存在差异。

因此,在进行商誉的会计处理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

此外,商誉的计量和摊销需要进行定期复核和评估,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公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t c : o sr t C mme ca c e i s a e efa u e fivsbl y a di d tr n t n b o g t ye ta p o i e l- ce td a r il r d t h rst t rso iii t n e emia i r u h x r r f .S f r a e h e n i n o b t c mmeca r d ts o l ee au td a d i v le n a c u t t a i l. As f ra n x d e t r rs s h x r v n o r il e i h ud b v l ae n n ov d i c o n s wih c pt s c a o n e e n e p ie ,t e e ta e e — h n e a t a y t ee t r rs h ud b e l wi s t ea s t h r p ro d r o sc mme c l rd t a d p r i b h n e p ie s o l ed at t a h s e si t e p o e r e ,n t o d p d h n a ri e i ac .
第2 卷 第5 5 期
2008年 9 月
安 徽 工业 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l f h i ie s y o e h oo y( o il ce c s o r a o An u Unv r i fT c n lg S c in e ) t aS
Vo1 .25, No.5
S ptm b r 0 e e e ,2 08
商誉 的本质 及会计核 算方 法探讨
甘 宗 平
( 安徽 科技学院 财 务处 , 安徽 凤 阳 2 3 0 ) 3 10
摘 要: 商誉具有无形性和带来超额收益 的不确定性 。自创商誉应 当评估确认并 以资产入账 ; 对于购并企业在 购并 被 购并 企 业 时 所 支付 的超 过 公允 市 价 的 部分 , 作 为 递延 资 产 处 理 , 不是 确认 为 商誉 。 应 而
Ke r s:omme cilc e t al e;d t m ia in;me s r ywo d c r a r di;n ur eer n to a ueme t n
都有其合 理性 和或 多或 少 的不 足之 处 , 把握 以下几 点 将有助 于更 好地理解商誉 的本 质 : 1 商誉 是在企 业 的 () 生产经 营过程 中创 造 的, 企业 长期 生产 经 营过 程 中创 造 的各 种有利条件和 因素 , 即各 种无形 资源 , 成 了企 构 业 的商誉 , 这种商誉我们 称为 商业商 誉 。( ) 业商誉 2商 中的一 部分 , 现行 财务 会计 模 式 下按 照 会计 准 则 和 在 会计制 度被 确认 为无 形 资产 , 商标 、 有 技术 等 ; 如 专 而 另一 部分 , 即现 行财 务会 计模 式 下 各种 未 入 帐 的无形 资产 , 我们在 商 誉 的确认 、 量 中讨 论 的商 誉 概 念 , 是 计 我们称 为外 购商 誉 。可 见 , 计 商 誉 和商 业商 誉 并非 会 完全一 致 , 会计商誉 比商业商 誉 的外延 小 。( ) 3 会计 商 誉在 企业兼并 中表现为 外 购商 誉 ; 购商 誉 是 现行 财 外 商誉 的本 质 4在 西方经 济学 中的“ 等量 资 本 带来 等 量 收益” 理 , 务会计 模式 局 限性 的反 映。( ) 没 有企 业 兼并 活 动 定 时 , 对于外购商誉概念 , 相 会计商誉 被视为 自创商誉 。 - 3 使得会计界 对 商誉 的研究 从 未 间 断 。事 实 上 , 由于不 二、 自创 商誉 的核 算 同企业 的等 量 的投人 并 没 有 带来 等 量 的收 益 , 于是人 商誉是 一种 无形 资产 , 是一 种 能 带来 超 额 收益 的 们认为 , 这其 中必然 有某 种 因素 在起着 作用 , 试 图将 并 其量化 , 以迎合 “ 量 资 本 带来 等 量 收 益” 等 的定 理 。这 无 形价值 。一 个企 业 长期 有 超额 盈 利 的存 在 , 如果 不 种 因素被称为 “ 商誉 ” L 。 2 计量则 很 明显有悖 于会计 的权 责发 生制 。权 责发 生制 甚 关于商誉 的本 质 , 论界 并未有 统 一 的结 论 , 理 具有 不 仅被认为是基本原 则 , 至是可 列为 一项基 本 假定 , 应 一视 同仁 地应 用 于所 有 交易 、 事项 和情 况 。当 自创 代表性 的观点有 以下 几种 : 不确 认 , 影 响会 计 信息 不 是无 形 资源 观 。这 种 观点 认 为 , 誉 是企 业 各 商誉价值很小 时会计 不反 映 、 商 在一 些 高科 技 种未入 帐的无 形 资源 。例 如 专有 技 术 和诀 窍 、 越 的 的质量 。但 当 自创 商誉 价 值 不 断增 大 , 优 地理位置 、 良好 的企业 声誉 、 越 的管理 队伍 等 。这 些 企业 , 卓 商誉价值 已高 于企业 自身 的账面 价值 , 时再不 这 无形资源 的价值 就是 商誉 的价 值 。无形 资 源说 明 了商 确认就会影 响会计 的信 息质 量 。 ( ) 一 自创 商誉 的确认 、 量 计 誉产生 的源 泉 。 商誉作 为企 业 的一项 资 产 , 有 不 能 同企 业 的整 具 二是 剩余 价 值 观 。这 种 观 点认 为 , 商誉 是 企业 总 不 难 具 体价值 与帐面净资产 公允 价值 的 差额 。持 此观点 者甚 体价值 分离 、 能 单独 出售 、 以进 行 可 靠 的计 量 、 至不把 商誉作 为资产 而是 作 为一个 “ 总计 价帐户 ” 。它 有高度不 确定 性等特点 。 自创 商誉 实际上 是 一个企业 实质上是外 购商 誉 的计 量 方 法 , 而且 这 种计 量 方法 具 超正常 的获利能力 。自创 商誉 的确认 就应 以企 业获 取 超额 收益能力 的大小 为标准 。超额 收益 能力 是指 企业 有可操作性 。它反映 了商誉 的想象 。 三是 超额 收 益 观 。这 种 观 点认 为 , 商誉 是 使企 业 的平均 利润率 超过 同行 业 的平 均 利润 率 的差额 。如果 则 获得超额盈 利 能力 , 即预 期 的超 额盈 利 按 能够 贴现 率 企业平 均利润 率超 过 同行 业 企 业平 均利 润 率 , 表 明 贴现 的现值 。著 名 的会 计 学 家 佩 顿和 利 特尔 顿认 为 : 企业存 在超额收益能力 , 才能形成 自创商誉 。 “ 商誉实 际上 是预计超额盈 利能力” 。 自创商誉难 以计量 , 但并不 能 否认 它 的存在 , 况且 笔者认 为 , 上述三 种 观点反 映 了商誉 的不 同侧 面 , 自创 商誉 的不确认 也有悖 于权 责发 生制 原则 。 个企 一 知识经济 时代 , 力 和知 识 已 成为 企业 的最宝 贵 智 财富 , 日益 成为 企业 价 值 运 动 的 主流 。企 业 的创 新 并 能力 、 市场竞争能力将 成 为计量 知识 资产 的主要 依据 。 有资料表明 , 目前西 方 许 多 国家 的 高科 技企 业 的专 利 权 、 标权 、 商 非专利技术 、 营特许权 、 经 商誉 等无形 资产 , 尤其 是 商 誉 在 总 资 产 中 的 比 重 已 超 过 总 资 产 的 5 。] O, [ 由于知识 资产这 一无 形 资产 的加 入 , 9 1 6 使商 誉 的 内涵发生 了新 的变化 , 必 将成 为 企业 财 务会 计 对象 它 的重要组 成部 分 。知识 资 产 的评 估 、 计价 、 销 , 传 摊 对 统的资产计价方法 , 包括 商誉 的确认 和计 量 , 提 出了 都 严峻的挑战 。
GAN n pn Zo g- ig
( i a c p rme1 i ce c n e h o o y Un v r i ,F n y n 3 1 0 lu i e a d T c n l g ie s y } S n t e g a g 2 3 0 ,An u ,C ia h i hn )
关键词: 商誉 ; 质 ; 本 确认 ; 计量 中图 分类 号 : 75 5 F 1 .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6 1 27 20 )50 8—2 17— 4 (08 0—0 80 9
P o ei t h t r fCo m eca e i n sn s c u i g M eh d r b n o t e Na u e o m ril Crd ta d Bu i esAc o nt t o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