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诊治体会

合集下载

成人肱骨髁间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成人肱骨髁间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t r e a t me n t c o mb i n e d wi t h o r i g i n o f t h e u l n a r n e r v e i n i u r y a n d n e u r o - n u t r i t i o n t h e r a p y a t 6 mo n t h s a f t e r s y mp t o ms
临床疗效 。
关键词 : 尺 骨鹰 嘴 ,肱 骨髁 间髁 上 骨折 , 内 固定
中图 分 类 号 : R6 8 3 . 4 l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2 —0 7 7 2 ( 2 0 1 4 ) 0 9 —0 0 4 0 —0 3
Th e S ur g i c a l Tr e a t me n t f o r Adu l 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Hu me r al I nt e r c o n dy l ar S up r a c o n dy l a r Fr a c t u r e Ex pe r i e nc e FE N G Xi ao — do n g 。yA N G
c ol u m ns i n t e r n a l f i xa t i on s t e n c i l p l a t e wi t h t he t r a ns — ol e c r a n on o s t e ot om y a pp r o a c h.1 3 p a t i e n t s wi t h i nt e r c o nd yl a r hu me r a l
堡 堕 董
医学- q哲学 2 0 1 4年 9月第 3 5卷第 9 B期总第 5 0 9 期
成 人 肱 骨 髁 间 髁 上 骨 折 的 手 术 治 疗 体 会

髁突骨折55例治疗体会

髁突骨折55例治疗体会

髁突骨折55例治疗体会近年来,髁突骨折的发病率仍然较高,具有“发病多、治疗麻烦”特点。

在经过一年多的临床实践中,我们选择了55例原发性髁突骨折患者治疗,旨在总结治疗心得,提高治疗效果。

一、髁突骨折患者临床症状髁突骨折患者多见于老年人,临床上有典型的症状,如局部疼痛、肢体发麻、功能障碍等,具体表现为局部疼痛,肢体功能受限,如屈膝受累,运动受限;局部皮肤红肿,活动受限,活动度降低或完全受限。

二、髁突骨折治疗方法1.术前准备开展治疗前,应充分了解患者历史,查验完善实验室检查及其他临床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明确诊断,确定骨折程度及治疗方案。

2.外科手术治疗髁突骨折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是固定技术,根据骨折的特点安上支具,分为外固定法、内固定法及外内结合固定法。

3.功能恢复治疗患者术后应及早进行肢体软组织活动度、功能力学及肌力训练,用以提高功能恢复率。

4.临床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给予外伤病因的对症治疗、抗菌药物治疗及抗炎、止痛、抗过敏治疗等药物治疗,减少炎性症状及局部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

三、55例髁突骨折患者治疗效果通过对比55例患者治疗前后X线片和临床症状,其中48例完全愈合,残留微屈及疼痛4例,取出外固定器3例,发生感染2例,整体治疗效果良好。

四、结论髁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疾病,治疗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做全面检查,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科学的治疗方案,有效控制病情,促进康复治疗的效果。

本研究对55例原发性髁突骨折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整体治疗效果良好,治疗心得体会也可以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髁突骨折55例治疗体会》的论述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治疗髁突骨折中,治疗前一定要做好全面检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定制科学的治疗方案,及时控制病情,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26例体会

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26例体会

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26例体会目的:探讨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体会方法:2009年5月~2014年9月间,我院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26例,按AO分型:C1型9例,C2型12例,C3型5例。

其中2例为开放骨折。

均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肱骨小头和肱骨滑车复位后,用松质骨螺钉或空心螺钉固定,肱骨干和肱骨远端之间采用AO双钢板或“Y”钢板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结果:术后对26例患者中22例获得12~36个月随访,按Cassebaum肘关节功能评分,优,7例;良,9例;可,5例;差,1例。

优良率72.5%。

结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采用AO技术,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双重建钢板或“Y”钢板内固定,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大多数患者疗效满意。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是临床上累及肘关节面的一种严重损伤,好发于青年和壮年,保守治疗困难,一般均选择手术治疗,由于肱骨远端特殊的解剖形态,骨折的显露和内固定均存在一定的困难,固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和关节粘连,易导致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肘关节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我院在2009年5月~2014年9月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26例。

现将情况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6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19~68岁,平均45。

3岁;致伤原因:跌伤5例,高空坠落伤8例,车祸伤13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例。

按AO分型:C1型9例,C2型12例,C3型5例。

均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

1.2 治疗方法手术采用臂丛或全麻,患者侧卧位或将患肢置于前胸,上臂根据情况上止血带,取肘后纵形切口长约10~16cm,过尺骨鹰嘴弧形弯向桡侧,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筋膜,向两侧游离皮瓣,在尺神经沟处充分游离尺神经,并用橡皮条牵拉保护,在距离尺骨鹰嘴尖端约2cm处“V”字形楔形截骨将截断的尺骨鹰嘴及附着其上肱三头肌向近端翻起,暴露肘关节腔,充分显露肱骨髁间的关节面及骨折情况。

10例成人肱骨外髁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10例成人肱骨外髁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10例成人肱骨外髁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梁发俊;郝光亮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中旬刊)》
【年(卷),期】2011(024)005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成人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间收治10例成人肱骨外髁骨折病例,均采用肘外侧切口手术治疗,术后石膏外固定.结果:本组10例,均获随访,优良率为90.0%.结论:此种骨折为关节内骨折,手术要求解剖复位,避免术后引起功能障碍.
【总页数】1页(P2220-2220)
【作者】梁发俊;郝光亮
【作者单位】太和县中医院骨一科,安徽,太和,236600;太和县中医院骨一科,安徽,太和,2366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体会 [J], 苏琦;陈芒;周敏;郑武源;廖春来
2.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 [J], 杨国涛
3.10例成人肱骨外髁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J], 梁发俊; 郝光亮
4.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J], 吴蔚;程富礼;宋相建;陈留如
5.成人陈旧肱骨外髁骨折的手术治疗 [J], 公茂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度肱骨髁间骨折35例手术治疗体会

重度肱骨髁间骨折35例手术治疗体会

重度肱骨髁间骨折35例手术治疗体会
冯迎春
【期刊名称】《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年(卷),期】1996(11)2
【摘要】肱骨髁间骨折是严重的肘部损伤,是处理相对困难的关节内骨折,重度肱骨髁间骨折保守治疗疗效欠佳,1989年~1994年我院手术治疗35例,经随访肘关节功能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17岁~61岁,平均31.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5例,石砸伤10例,坠落伤4例,炸伤2例,其它4例.开放性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 28例.骨折类型:根据Risebo YoughRadin分类标准:1型:骨折无移位;Ⅲ型:骨折有移位,但两髁间无旋转式分离;Ⅲ型:内、外髁旋转和分离,关节面不平整;Ⅳ:骨拆粉碎,肱骨髁碎成三块以上,关节面严重破坏.本组Ⅲ型21例,Ⅳ型14例,有不同程度的合并伤.伤后至手术时间:7例开放骨折一期手术;其余28例为1~14天.
【总页数】1页(P113-113)
【关键词】骨折;肱骨骨折;外科手术
【作者】冯迎春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矿务局腾南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410.5
【相关文献】
1.儿童重度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J], 范小平
2.成人重度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J], 朱宝华;魏浩正;刘道君
3.手术治疗重度肱骨髁间骨折42例临床分析 [J], 黄道文;苏永宾
4.非手术方法治疗重度肱骨髁间骨折疗效观察 [J], 黄国彪;肖署阳;冯永洪;张斌山;谭志超;黄中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86

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86

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摘要:目的:分析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30例患者实施复位和内固定治疗的具体手段。

结果:采用A0/ASIF标准进行患者肘关节功能的评估,患者的手术治疗有效率较高,取得较高的治疗效果,对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结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由于关节面受到损伤,会伴随关节囊以及软组织的撕裂,处理起来会有极大的难度,也会导致患者手术治疗预后较差。

手术治疗会增加患者机体的损伤,砰骨块也无法妥善固定,内固定一旦无法达到需求就会引发骨不连、愈合畸形等情况,导致患者关节功能发生障碍,因此临床常用的内固定为解剖锁定板手段,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治疗体会肱骨髁间骨折发病率占骨折疾病的1%左右,是对患者肘关节的严重损伤疾病,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残疾。

肱骨髁间骨折多发于青少年,属于粉碎性骨折,因此闭合复位治疗有极大的难度,开放复位治疗缺少良好的内固定手段,因此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无法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随着临床AO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手术治疗取得较高的治疗效果,也有相关专家开始注重解剖复位和早期功能训练的重要性[1]。

手术治疗在肱骨髁间骨折中占据极大优势,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肱骨髁间中存在比较复杂的骨折移位和局部血管神经解剖结构,因此实施内固定的难度很大。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30例患者实施复位和内固定治疗的具体手段。

30例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6.2±11.5)岁,骨折原因包括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打击伤等。

1.2方法经鹰嘴入路治疗。

在患者的肘关节后正中位置作手术切口,内侧皮瓣游离后显露出尺神经,并注意做好尺神经的保护。

成人肱骨髁间骨折诊治体会

成人肱骨髁间骨折诊治体会

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诊治体会【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中西医结合疗法肱骨髁间骨折是治疗上难度较大的关节内骨折,近年来随着车祸的日益增多,肱骨髁间骨折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本院自2007年4月—2010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8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7例,男56例,女31例。

年龄16-67岁,平均31.5岁。

车祸伤53例,高处坠落伤18例,其他16例。

riseborough和radin 分类法,ⅰ型16例,ⅱ型27例,ⅲ型22例,ⅳ型12例。

合并尺神经损伤11例,桡神经损伤9例,尺骨鹰嘴骨折7例,尺骨上段骨折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3例,脾破裂1例。

受伤至来诊时间2小时-10天。

采用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者24例,切开位内固定者63例。

2治疗方法2.1手法复位对ⅰ型及部分相对稳定的ⅱ型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对于老年人的ⅳ型骨折,肿胀严重但无神经损伤表现的,在臂丛神经麻醉下行下列方法复位。

①抱髁:两手掌由肘内、外侧向中心挤压;②牵引:半屈肘时徐徐牵引拉开重叠;③矫正侧方移位:抱外髁之手徐徐移到髁上,抱内髁之手慢慢将两髁向外推挤,然后再复抱髁,对向挤压,矫正两髁近端之侧方分离;④矫正前后移位:移动拇指至鹰嘴处,推远端向前,其余手拉近端向后,牵引助手同时将患肘屈曲90°;⑤向中心挤压:为使滑车关节面平整,术者一手握髁,另一手握髁上向中心挤按。

⑥石膏托外固定。

2.2手术治疗对于不稳定ⅱ型、ⅲ型及有神经损伤症状的ⅳ型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方法:选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其中2例采用全麻),取俯卧位(无法取俯卧位的亦可取侧卧位),患肢肘关节屈曲90°位,置于侧台,双肩及双髋用软枕垫起,以防受压,取肘后侧(campbell)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将肱三头肌腱作倒“v”形切开翻转,必要时将尺骨鹰嘴截断翻转,暴露肱骨髁及骨折端,术中尽可能将骨折块解剖复位,特别是滑车软骨面;再根据骨折情况选用钢板、螺丝钉、克氏针内固定,本组采用钢板、螺丝钉及克氏针固定42例,螺丝钉及多枚克氏钉内固定21例。

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上肢骨折,多见于骨质疏松、老年人和外伤患者。

对于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手术治疗相比保守治疗能够更好地恢复患者的肌肉功能和关节功能。

本文将分析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

首先,手术治疗能够更好地恢复患者的骨骼结构。

肱骨髁间骨折通常伴随着骨折片的错位和脱位,采用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内固定器械将骨折片复位并进行固定。

手术治疗能够更准确地恢复骨折片的位置,保证骨折片正常愈合。

相关研究表明,手术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骨折愈合率和愈合时间。

其次,手术治疗能够更好地恢复患者的肌肉功能和关节功能。

肱骨髁间骨折通常伴随着肌肉撕裂和损伤,采用手术治疗可以更好地修复撕裂和损伤的肌肉。

手术治疗可以更好地恢复肌肉的张力和协调性,促进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

此外,手术治疗还可以更好地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减少关节僵硬和滑膜粘连的发生。

再次,手术治疗对于复杂骨折的治疗效果更好。

肱骨髁间骨折有时伴随着关节内滑脱、关节面碎片或骨折连枷等并发症,这些复杂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能够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采用合适的手术技术,更好地处理复杂骨折,提高骨折治愈率。

此外,手术治疗对于年轻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肱骨髁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和外伤患者,但年轻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通常能够更好地恢复肌肉功能和关节功能。

由于年轻患者的骨量和骨质较好,手术治疗能够更好地恢复骨骼结构,减少关节僵硬和滑膜粘连的发生。

因此,手术治疗对于年轻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能够更好地恢复骨骼结构、肌肉功能和关节功能。

手术治疗对于复杂骨折和年轻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然而,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

因此,在选择手术治疗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骨质状况、骨折类型和骨折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诊治体会
【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中西医结合疗法
肱骨髁间骨折是治疗上难度较大的关节内骨折,近年来随着车祸的日益增多,肱骨髁间骨折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本院自2007年4月—2010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8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87例,男56例,女31例。

年龄16-67岁,平均31.5岁。

车祸伤53例,高处坠落伤18例,其他16例。

Riseborough和Radin分类法,Ⅰ型16例,Ⅱ型27例,Ⅲ型22例,Ⅳ型12例。

合并尺神经损伤11例,桡神经损伤9例,尺骨鹰嘴骨折7例,尺骨上段骨折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3例,脾破裂1例。

受伤至来诊时间2小时-10天。

采用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者24例,切开位内固定者63例。

2治疗方法
2.1手法复位对Ⅰ型及部分相对稳定的Ⅱ型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对于老年人的Ⅳ型骨折,肿胀严重但无神经损伤表现的,在臂丛神经麻醉下行下列方法复位。

①抱髁:两手掌由肘内、外侧向中心挤压;②牵引:半屈肘时徐徐牵引拉开重叠;③矫正侧方移位:抱外髁之手徐徐移到髁上,抱内髁之手慢慢将两髁向外推挤,然后再复抱髁,对向挤压,矫正两髁近端之侧方分离;④矫正前后移位:移动拇指至鹰嘴处,推远端向前,其余手拉近端向后,牵引助手同时将患肘屈曲90°;⑤向中心挤压:为使滑车关节面平整,术者一手握髁,另一手握髁上向中心挤按。

⑥石膏托外固定。

2.2手术治疗对于不稳定Ⅱ型、Ⅲ型及有神经损伤症状的Ⅳ型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方法:选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其中2例采用全麻),取俯卧位(无法取俯卧位的亦可取侧卧位),患肢肘关节屈曲90°位,置于侧台,双肩及双髋用软枕垫起,以防受压,取肘后侧(Campbell)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将肱三头肌腱作倒“V”形切开翻转,必要时将尺骨鹰嘴截断翻转,暴露肱骨髁及骨折端,术中尽可能将骨折块解剖复位,特别是滑车软骨面;再根据骨折情况选用钢板、螺丝钉、克氏针内固定,本组采用钢板、螺丝钉及克氏针固定42例,螺丝钉及多枚克氏钉内固定21例。

有神经操作症状者术中均作神经探查,见尺神经完全断裂2例,部分断裂1例,挫伤8例,桡神经完全断裂1例,部分断裂3例,挫伤5例。

行断裂神经吻合,挫伤神经予以松解。

1例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尺骨鹰嘴骨折予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尺骨上段骨折均予普通钢板及螺丝钉内固定,肱骨外科颈骨折2例采用在电视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经
皮克氏钉内固定,术后石膏托外固定制动,广普抗生素应用5-7天。

2.3中药治疗采用通用自制上肢洗方(药物组成:伸筋草15g、红花9g、千年健12g、透骨草15g、川芎9g、荆芥9g、苏木9g、威灵仙9g、桂枝12g。

功能:活血舒筋,通络止痛)行患处湿敷,手法复位者15-30天开始,手术治疗者术后7-10天开始,每天2次,每次半小时,7天为1个疗程。

3治疗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肘关节功能按Aitken和roraneck标准进行功能评定[1]。

优:肘关节伸屈>110°,无痛。

良:肘关节伸屈>75°,无明显疼痛。

可:可伸屈>60°,有轻微疼痛,偶尔需止痛药缓解,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差:伸屈<60°,经常疼痛,患肢日常仅能作为支撑物使用。

3.2疗效评定结果本组87例,随访69例,随访率79%,随访时间6个月-4年7个月,骨折均正常愈合。

按上述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优36例,良29例,可4例。

优良率达83%,神经恢复良好。

4讨论
肱骨髁间骨折无论是屈曲型还是伸直型都是尺骨鹰嘴推顶滑车沟,造成肱骨髁被劈成两半。

使肱骨远端关节面受到严重破坏,手法复位及手术后均易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

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关节内因素:主要有肘关节前关节囊粘连挛缩、肌肉与骨膜的粘连,肱肌纤维损伤后疤痕挛缩,骨化性肌炎等。

②关节外因素:关节内骨年后软骨与关节囊之间的粘连,关节布满平整,骨折畸形愈合,骨痂阻挡等[2],是治疗上难度较大的一种关节内骨折,且此类骨折多为车祸伤,本组车祸伤为61%,多为直接暴力损伤,具有严重的局部软组织损伤,常伴有周围骨折和神经损伤等合并伤,进一步增加了此类骨折诊治及其恢复的难度。

对于Ⅰ型和部分较稳定的Ⅱ型骨折,可以在适当麻醉下行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达到理想的骨折对位效果,此类骨折就诊时骨折位线比较理想,特别是无神经损伤,不需片面追求手术治疗;但对于不稳定Ⅱ型、Ⅲ型、Ⅳ型中的大多数髁间骨折,特别是合并①周围骨折和神经损伤者;②骨折多呈现粉碎性,出现错位和分离表现;③肘关节肿胀明显的;若强行复位,不仅达不到理想的对位,反而可能使骨折块进一步撕脱,失去依托,进一步加重神经和血管的损伤,此类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显示出手术的优越性,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Ⅳ型骨折多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这为患肢的早期功能锻炼创造了条件。

手术病例在术中尽量采用肘后侧(Campbell)切口,其优点为:①切口只显露肘部,可以清楚看到整个关节面;②良好的暴露易于挑选内固定;③可确认尺神经,并将其向内侧拉开,使切口内没有重要的血管神经。

同时在手术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解剖复位:术中应仔细辩论骨折线的走行方向和骨折块的原始位置,尽可能将骨折块回复原位,特别是滑车软骨面,应顾及前后面及左右侧,注意滑
车的骨折面是否偶合,不能偶合应仔细检查原因,通常主要原因多为未充分刮除其上的骨痂和纤维组织,解剖复位是内固定稳定坚固的基础;②注重植骨:肱骨髁间骨折若发现已有骨缺损,应行骨移植术,将植骨块紧密填塞缺损处,建立骨折端的连续性,使内固定具有依托和支持,同时也有促进骨折端愈合的作用;③选用恰当的内固定物:坚强的内固定是保证骨折愈合和提供早期功能锻炼的前提,髁上髁间均应坚强固定,固定原则是先将内外髁包括滑车部分以松质骨螺丝钉或骨栓固定(在复位固定髁间骨折块之前,应先显露并予以保护尺神经;髁间内固定螺丝钉不能穿过鹰嘴窝)将髁间骨折变为髁上骨折,然后以钢板、Y形钢板或松质骨拉力螺丝钉固定髁上骨折,尽量不单纯使用克氏针固定,因为克氏什边缘光滑,对骨折端不产生抓持力,仅有的抓持力也很有限,很容易松动滑脱,克氏什的退针率高[3],从而使骨折端移位,稳定性差。

肱骨髁间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关节面破坏严重,无论是闭合复位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如果不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很容易形成关节局部血肿机化、关节囊和肌肉的痉挛性收缩,导致肘关节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4),特别是老年人,关节面严重破坏,手法复位后,骨折虽然大致复位,关节面存在一些不平整,只要早期活动,常可获得较满意的活动功能。

本组病例无论是手法复位还是手术1周即要求病人在外固定下行肌肉的等长收缩活动,虽然这种活动的幅度有限,但对血肿的吸收、促进血液循环和减少关节粘连的机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再配合上肢洗方的应用,有舒筋活血,促进局部肿胀的消退,改善血液循环,为肘关节的功能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Aitken GK,Rorabeck CK. Diatal humerus fractures in the adults(J).ClmOrthop,19865,207(4):191-194.
[2] 陈宗文,杨旭东,张智勇。

肘关节伸屈功能障碍治疗与康复[J].中国骨伤,2002,15(d12):758.
[3] 张秋林,赵杰,王秋根等。

肱骨髁间骨折两种方法的比较[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7(1):60-62.
[4] 许国祥,王秀会,吴祖民,等。

须骨明晰间骨折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评价[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4):231-2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