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
软土路基施工方案

软土路基施工方案软土路基是指土质松软,强度低的路基。
在软土路基施工中,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和承载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施工措施。
下面是软土路基施工方案。
1. 路基勘察:对软土路基的土质特性、含水量、承载力等进行详细勘察。
根据勘察结果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 土方开挖:根据道路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
在软土地区,为了减少土方的振动和沉降,可采用机械挖掘和手工挖掘结合的方式,避免过度挖掘。
3. 路基填筑:软土路基填筑时需控制填筑层厚度,一般不超过0.5m为宜。
可以采用夯实、混合土法等方式加固填料,提高路基的抗压性能。
4. 路基加固:软土路基加固是关键环节,根据软土路基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以下加固措施:a. 土石灰改良:在软土路基上施加适量的土壤与石灰进行混合,通过反应产生的胶结效应增加土体的强度。
b. 桩基加固:在软土路基上打入一定深度的桩,增加路基的承载能力。
常用的桩基加固方法有灌注桩和挤土桩等。
c. 土钉墙:在软土路基旁边进行土钉墙的施工,通过土钉墙的作用,增加土体的抗侧移能力,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5. 路面施工:经过路基加固后,进行路面施工。
在软土路基上,一般采用水稳合成材料或沥青混凝土进行路面铺设。
6. 排水处理: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排水处理,以减少软土的含水量,提高软土的承载力。
可采用排水沟、排水管等措施进行排水。
总结:软土路基施工方案主要包括路基勘察、土方开挖、路基填筑、路基加固、路面施工和排水处理等步骤。
通过合理的施工措施,可以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道路的安全和持久使用。
谈谈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_1

谈谈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是存在着软土地基的,因此在很多道路工程建设地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弱地基或软厚的杂填土。
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标签: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措施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道路路网也在不断的完善。
目前我国已建成和正在修建的城市道路,很多区域路基为软土路基,软土层较厚,分布较广,软土路基的处理工作成为道路建设研究的重点。
在软土地区修建道路,经常发生道路沉降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并且因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无可弥补的后果。
因此,对其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
一、软土路基的特性及软土路基处理的目的所谓软土,是指强度低,压缩性较高的软弱土层。
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
由于软土强度低,沉隐量大,往往给道路工程带来很大的危害,如处理不当,会给公路的施工和使用造成很大影响。
软土根据特征,可划分为:软粘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及泥炭五种类型。
路基中常见的软土,一般是指处于软朔或者流朔状态下的粘性土。
其特点是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系数高、强度低,并具有蠕变性、触变性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选用软土作为路基应用,必须提采取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
软土路基处理的目的是针对软土基上修建道路可能产生的问题,采取人工的方法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达到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稳定和变形的要求,这些方法主要包括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增大地基承载力,防止剪切破坏或减轻土压力;改善地基土压缩特性;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改善其渗透性;加速固结沉降过程;改善土的动力特性防止液化;减轻振动;消除或减少特殊土的不良工程特性。
二、软土路基处理考虑因素1、地基状况黏性土: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压实法。
在施工中采取的处理方法对地基的扰动必须尽量小。
砂性土:采用挤实砂桩法或振动压实法对可能发生液化的砂性土进行改善,这主要是因为黏土一经扰动,强度降低很多。
市政公路施工中软基处理施工技术

市政公路施工中软基处理施工技术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这也使市政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增多。
在市政公路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是较为常见的问题,在软土地基情况下进行施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此来保证市政公路的施工质量。
文中分析了软土地基的特点,并进一步对市政公路施工中软基处理施工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市政公路;软土地基;特点;表层处理法;深层软基处理市政公路与高速公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市政道路下埋设较多的管道,这些管道的存在对路基沉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在市政公路施工过程中,一旦遇到软土地基情况,则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有效的控制基础沉降,确保市政公路施工的质量,保证行车的安全。
1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中土壤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和压缩性能,其以饱和性黏土为主,一旦市政公路施工中遇到软土地基,必然会影响路基的承载能力,一旦处理不到位,必然会导致路基出现空洞,甚至路面塌陷等问题。
软土地基分布十分广泛,因此需要对其具体特点进行分析,为软土地基处理提供可行的依据。
1.1流变性软土地基的流变性则是基于一定压力作用下,土体会在时间作用下出现变形,导致软土地基承载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公路施工的质量。
因此在市政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软土地基的流变性进行充分考虑,避免施工过程中埋下安全隐患,确保市政公路的安全运行。
1.2含水量高软土地基含水量较大,有时还会存有大量的黏土和淤泥情况,在这些杂质周围会有大量的负电荷聚集,这就导致软土地基吸收周围水蒸气能力较强,一旦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则会导致软土地基中含水量增加,对公路工程施工带来严重的影响。
1.3高压缩性软土地基中孔隙较多,而且在承受一定压力后,软土地基压缩性变高,这就导致整个公路稳定性较差,不仅会对公路的正常使用带来影响,还会增加公路工程的安全隐患。
2市政公路施工中软基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2.1表层处理法2.1.1表层排水法当软土地基土质较好且含水量较大时,在填土之前,针对地表面进行沟槽开挖,并排除地表水,以此来降低地基表层的含水率,保证施工机械的顺利通行。
公路路基施工中软土路基地基处理技术

公路路基施工中软土路基地基处理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公路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项目之一。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路基的施工质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路的稳固性以及使用寿命,所以相关部门对公路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使用安全,在进行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进行处理,从而确保公路路基的稳定性。
但是由于公路施工过程中所处的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对于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也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进行一定的调整,否则就可能会出现软土路基处理不当的问题,因此本文就主要针对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标签:公路路基施工;软土路基;地基处理技术引言在公路路基施工中,路基的抗剪切强度、地基的压缩性和地基的透水特性对公路路基的使用寿命和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公路路基施工中,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要求较高。
软土路基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软土进行技术处理,提高软土的硬度和密度,让路基更加坚固。
一、软土路基的基本概念路基是市政道路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
市政道路路基处理和施工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道路面层的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市政道路路基处理中,软土路基作为不良质土,一直是道路施工的重要难题之一[1]。
软土主要指在湖沼、湿地等潮湿地区,具有高含水率、高压缩性以及大孔隙比等特点,而且抗剪强度较低不良路基土。
由于软土具有较高的含水率和压缩性,而且孔隙较大,所以其自身在施工处理过程中难以固结,施工后容易出现较大沉降,抗剪能力较差,易造成路基路面破坏[2,3]。
软土的类型较多,其主要类型有淤泥质土、杂填土以及高压缩性土等[4]。
为了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在遇到软土路基填土时,必须要对其进行良好的施工处理,保证路基的施工质量,这就对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现状目前我国建设单位对于软土路基的研究还处于对于公路工程的探讨研究阶段,主要依靠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操作中得到的经验来总结适当的处理技术和方法。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6个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6个
1.土体加固:软土路基可以通过加固土体来增加承载力。
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填充砂石、灌浆加固等。
2.地基改良:地基改良可以改善软土路基的工程性质。
常用的地基改良方法包括振实加固、预压加固、排土加固等。
3.土体置换:软土路基可以通过将软土替换成更具承载力的土体来加固。
常见的置换土体有填土、石方等。
4.加固结构:在软土路基上设置加固结构,如横梁、护坡等,可以提供辅助支撑,增加软土路基的稳定性。
5.排水处理:软土路基常常伴随着水分过多的问题,通过合理的排水处理可以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性。
常见的排水处理方法有设置排水系统、加装护坡等。
6.施工加固: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加固措施也可以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
例如,在软土路基上铺设土工格栅、加设加固梁等。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是道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软土地区的路基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结合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材料选择等多方面的因素,才能保证道路的安全、稳定和持久性。
本文将从软土地区的路基特点、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等方面,对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进行浅析,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软土地区路基特点软土地区的路基施工一般面临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地质条件复杂:软土地区通常地下水位高,土壤松软,具有较强的液化性,容易发生地陷、滑坡等地质灾害。
软土地区还可能存在腐蚀性土壤、盐渍土等特殊地质情况,这些都给路基施工带来一定的挑战。
2. 软土路基沉降大:软土地区路基施工后,土壤容易发生沉降,尤其是在道路通车后,车辆荷载作用会导致路基沉降更为明显,软土地区路基的建设需要考虑土体的沉降性能。
3. 抗压强度较低:软土地区的土壤通常抗压强度较低,易发生塌陷、变形等现象,这需要在施工时选择合适的加固措施和材料,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二、软土路基施工工艺软土地区的路基施工工艺主要包括路基处理、路基加固和路基材料选择等环节,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 软土地区路基处理软土地区的路基处理是指在原有土地基上进行改良,以提高土壤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一般采用的路基处理方法有填埋、挖填、加固等,这些方法需要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选择和施工。
路基加固是指在软土地区路基的基础上,采用加固材料或结构,以提高土体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常用的加固方式包括搅拌桩、土钉墙、预应力锚杆等,这些加固措施需要根据软土地区的特点和工程要求来确定。
软土地区的路基材料选择是关键的环节,正确选择适合软土地区的路基材料,可以有效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一般选用的路基材料有砾石、碎石、砂土等,这些材料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压强度和排水性能,以适应软土地区的特点。
1. 地质勘察与分析软土地区的路基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与分析,了解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地质构造等情况,为后续的施工工艺和加固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

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在市政道路施工中难免会遇到软土路基,软土路基处理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
软土路基和普通路基不同,软土路基的强度低,容易发生变形且其固结时间长。
这种路基应用在道路施工建设中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在市政道路地基施工时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或者是采用一定技术改变软土路基的特性,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固性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软土路基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稳固安全。
标签: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引言在我国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企业需要合理应用现代化技术处理方式,发挥挤密处理技术、加载处理技术、粉喷桩加固处理技术、添加剂处理技术的积极作用,解决当前存在的软土地基施工问题,延长其使用寿命。
1、软土地基的性质特点对于软土地基的特性来进行分析,其主要体现在三个部分:首先,软土地基缝隙相对较大,因为软土地基的土质不够密实,各个颗粒之间的缝隙相对较大,和其它道路桥梁工程的地基来进行比较,内部之中的缝隙过大;其次,软土地基之中的含水率过于丰富,有关研究充分的表明,在道路桥梁之中的软土地基有的在河流附近,并且有着相对丰富的地下水,在雨水相对较多的区域,也会引发软土地基因为周边降水相对较多,假使在该区域来予以实施,这些都会很容易引发软土地基;最后,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之中,因为软土地基之中土体空隙较大,各个土体之间缝隙也会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假使施工人员未运用的适宜的措施,就会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最终严重的影响到施工人员的施工。
软土地基,通常就是由于地表经过水流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质基础,因为经常性出现积水以及潮湿的情况,地表之中就会出现很多的植物,土质之中的腐殖含量相对丰富,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引发淤泥质、沙土质以及泥炭等等混合载体,软土地基具有着相对较强的透水性,强度低,很容易会出现沉降以及压缩的现象,最为常见的软土地基主要就是粘性淤泥质,透水性不好,如果其中的水分无法及时的予以排除,就会直接性的影响到后期的施工。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

由 于软土地基的 抗压能力 较弱, 若不 进行有效的加固 处理, 很容易 使 铺盖均匀) , 起到砂垫层的作用。砂垫层能够很好的改善软土地基的土壤
路基出现不均匀 沉降现象, 影响到道路的 正常使用。 为此在市哟 苴 路 施工 结构, 同时能够帮助地基进行表层排水。另外 , 砂垫层法也被使用在地下
在 自 身等级要求 越高的 下, 其公路表面所具有的 平整度 设完成后, 地基的不均匀变化。同时, 由于敷垫材料对地基抗剪和拉抗力 就 纫 强 相应的提高枥 雒, 其软土地基更 堤墨 妨 搿 的方 : 来进 的提升, 在实际的道路舡 中, 地基能够有效的支承道路的填土荷载, 大大
工 程 科 技
・ l 8 5 ・
市政道路施工 中的软 土路基处理
姚 旭 刚
( 唐 山曹妃 句发展投 资集团有 限公 司, 河北 唐 山 0 6 3 2 0 0 ) 摘 要} 在城 市现代 化的基础设施 建设 中, 市政道路建设是 一项非常重要 的建设项 目内容 , 尤其是在 当前城 市交通压力越 来越 大的 今天, 加强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 , 确保 市政道路 的正常稳 定运行 , 提 高市政道路施 工质量就显得 非常重要 。而路基作 为道路施工质量的重要 保 障和基 础 , 必须要保证其施工质量。现本文 中主要探 讨 了在软土路 基施 工中, 应该如何 处理路基才能保 证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 关键 词 i 市政道路 ; 施工; 软土路基 ; 处理技 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桥梁
228页2015年3月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
田海鹏1 苏晋国2
李沧生态商住区建设办公室,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会不可避免的要在软土地质区域进行施工,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一定要对软土地基的地质情况进行改善。
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一定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软土路基处理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07-0228-01
1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特点
1.1 软土路基具有含水量较高、孔隙比较大的特点
因为软土主要由粘土粒组和粉土粒组组成,并含少量的有机质,在不同地址环境下呈继伟絮状结构。
软土一般含水量35-80%,空隙比为1-2。
1.2 压缩性高,透水性差
软土的压缩模量Es<4MPa,其压缩性随着液限的增大而增大。
软土渗透性小,一般竖向渗透系数在(10-6-10-8cm/s)之间,因此土层在自重或荷载作用下达到完全固结所需要的时间是很长的。
1.3 软土具有明显的结构性
即当原状软土受到振动或挤压以后,土体絮状结构连接受到破坏,土的强度显著降低,甚至呈流动态。
软土扰动后,随着静置时间的延长,其强度会逐步恢复。
1.4 抗剪强度很低
我国软土天然不排水抗剪强度一般小于20kPa,有效内摩擦角20-350。
在荷载的作用下,如果软土路基能够排水固结,软土抗剪强度将产生显著变化。
软土排水固结速度越快,则其强度改善效果越明显。
2 软地基处理考虑因素
2.1 地基状况土质条件的影响
黏性土: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压实法来进行处理,在施工过程中采取该技术的时候,必须要尽量减少对于地基所带来的干扰;砂性土:使用振动压实法来对这一地质进行处理,能够极为有效的对液化砂性土性质进行改善,降低其流动性。
地基构成情况。
在软土层自身的厚度较薄的情况下,就应当对其表面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
重要位置要利用开挖换填法来进行强化。
在软土层自身较厚的情况下,就需要采取其他切实有效的方式来进行处理。
2.2 道路等级要求的道路性质
在对道路自身等级要求越高的情况下,其道路表面所具有的平整度就必须要相应的提高标准,其软土地基更是要采取效果更好的方式来进行处理。
而在等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就可以先进行普通的路面铺设,待路基沉降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开始最后的路面施工,减少工程造价。
2.3 道路施工的周围环境
与其他道路施工不同,市政道路一般都是在建筑、人员较为密集的城市中心,因此在施工中,必须要考虑到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影响。
例如在处理道路的软土地基时,需要注意气机械的振动、噪声不能对周边产生过大的影响,还要注意地下管线和地下水的影响等等。
3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
3.1 强夯法
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强夯法,具体的施工方法是在软土地基上使用重锤敲,使地基变硬。
因为解决的是软土地基问题,较少的频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保证重锤达到一定量。
这种方法用时不长,但并不适合于所有的施工,受着自身方式的限制较大,一般情况下,这种方法适合用于工程时间、进度要求较紧的施工中。
3.2 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是软土路基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技术。
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引入这种技术后,经过不断的改进,现在已经变得很成熟了。
它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将水泥浆液喷出,之后再利用非常大的冲击力对水泥和石进行均匀的搅拌,最终就形成了圆柱形状的水泥土结合体。
3.3 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就是先在公路地基中设置竖向排水体,例如砂井等,然后对建筑物本身的重量进行利用,使其逐渐加载,或在建造建筑物之前,在场地先进行加载预压,使土层整体孔隙水能够排出,然后逐渐固结,地基沉降,并同时逐步提高强度的方法。
排水固结法是饱和软粘土地基在荷载的作用下,水在孔隙中慢慢被排出,空隙体积渐减,地基固结变形,同时伴随超静水压力的逐渐消散,有效应力得到了逐步提高,地基土强度逐渐增长。
3.4 换填法
换填法工程量较大、成本也较高,换填法可以彻底解决问题,虽然工程量大,但普遍被采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这种方法,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进行施工前,要把原有的软土地基进行全部清理,对清除出来的软土,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不能随意乱堆放,造成环境污染和交通不便。
挑选那些稳定性好、透水性强、承载力高的土质当回填土。
3.5 置换法
置换法是以各种手段来制作复合地基的方法,通过地基强度的提高和承载能力的增强以及降低沉降量来提高整体
路基的质量。
碎石桩法是常见的置换方法之一,通过高压水流,使管状设备能够一边产生水平震动,一边向前冲,在软土中冲出空去,然后在孔内填满碎石等材料做成桩基。
复合地基能有效提高道路的承载力,在不被地下水影响的前提下,工程造价低廉,更值得关注。
3.6 加载法
加载法预先促进软土地基的沉降,增加了地基的强度,防止填土路面沉降被破坏。
地基固结沉降的方法主要是减少间隙水压提高效应力法和地基增加总压法。
减少间隙水压提高效应力法是依靠大气的压力加载促进固结大气压加载法,地基增加总压法是利用填土荷载式填土加载法。
3.7 深层搅拌法
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这种方法施工简单、操作方便,不占用人力,多为施工企业采用。
这种方法是使用大型搅拌机介入软土地基,加入一定的固化剂对软土进行搅拌,在固化剂化学反应后,产生硬结。
掌握好搅拌时间,进行充分搅拌,如果不充分或者搅拌不到位,就不能快速实现软土硬结,给软土造成性质破坏,加大二次难度。
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定要注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合理选择软土地基施工方法,加大地基处理力度,通过不断创新完善,提升软土地基处理能力,促进技术进步和工艺改进,为市政道路施工积累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扈会杰. 浅谈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要点[J].科技创业家, 2014, 07:16.
[2]史健波. 针对软土路基处理的解析[J].科技信息, 2013, 19:375+413.
[3]王传高,伊旭春. 公路路基施工中软土路基的科学处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2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