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神智障患者寻亲寻家的思考
《2024年精神障碍患者未成年子女与父母的亲子沟通及相关因素》范文

《精神障碍患者未成年子女与父母的亲子沟通及相关因素》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增加,精神障碍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许多家庭因此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未成年子女及其父母来说,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减轻家庭压力,增强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然而,由于精神障碍的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常常面临诸多困难。
本文旨在探讨精神障碍患者未成年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亲子沟通及相关因素,以期为改善家庭关系提供参考。
二、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亲子沟通是家庭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来说尤为重要。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子女了解父母的情感和需求,增强彼此的信任和依赖;同时,父母也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此外,亲子沟通还有助于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三、影响亲子沟通的因素1. 疾病状况:精神障碍患者的情绪波动、行为异常等都会对亲子沟通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父母在疾病发作期间可能无法正常与孩子交流,导致孩子产生焦虑和不安。
2. 家庭环境:家庭氛围、父母的教育方式等因素也会影响亲子沟通。
一个和谐、开放的家庭环境有助于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反之,如果家庭氛围紧张、父母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或冷漠,都会阻碍亲子沟通。
3. 孩子的心理发展:孩子的年龄、性格、认知能力等因素也会影响亲子沟通的效果。
例如,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无法理解父母的情感和需求,而性格内向的孩子可能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4. 社会支持:家庭外部的社会支持如亲友、学校、社区等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关系也具有重要影响。
充足的社会支持能够减轻家庭压力,为亲子沟通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改善亲子沟通的途径1. 提高父母的沟通能力:父母应学习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共情等,以更好地与孩子交流。
此外,父母还应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2.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应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开放、支持性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家庭残疾探访情况汇报范文

家庭残疾探访情况汇报范文家庭残疾探访情况汇报。
近期,我深入社区开展了家庭残疾探访工作,对一些残疾家庭进行了走访和调研。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残疾家庭的生活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以下是我对此次探访情况的汇报。
首先,我走访了一位患有肢体残疾的老人。
老人因为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儿女的资助。
家庭条件较为拮据,居住环境简陋,缺乏基本的无障碍设施。
在交谈中,老人表示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外出,生活十分孤独。
他希望社会能够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让他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其次,我探访了一户有智力残疾孩子的家庭。
孩子因为智力障碍,无法独立生活和学习。
父母为了照顾孩子,放弃了外出工作,全职照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加之孩子的特殊情况,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在交流中,父母表示他们希望社会能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康复。
另外,我还探访了一位视力残疾的青年。
由于视力障碍,他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他的父母为了照顾他,也放弃了外出工作。
在交流中,他表示自己希望能够通过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通过以上的探访,我深刻感受到了残疾家庭的困境和需要。
他们需要更多的社会关爱和支持,需要更多的帮助和关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残疾家庭的情况,积极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总结而言,此次家庭残疾探访工作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残疾家庭的生活情况,也让我意识到了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需要。
我将继续关注这一群体,积极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残疾家庭,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
精神病患者走访

精神病患者走访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精神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身患精神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面临着困惑、孤独和不理解等问题,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关怀对于这部分人群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为进一步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实际需求,我们今天进行了一次精神病患者走访活动。
我们这次走访的对象是位于城市中心的一家精神病康复中心。
中心外观整洁美观,绿树环绕,氛围宁静。
经过与工作人员的联系,我们得到了允许进入中心的许可。
进入中心后,我们先与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中心目前共有60名住院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占65%,女性患者占35%。
年龄最小的患者仅11岁,最大的患者已经过了60岁。
在康复中心的走廊里,我们看到患者们正在上课、绘画和读书等各种康复活动中度过他们的时间。
这些活动旨在提高患者的社交能力、自理能力以及促进他们的康复进程。
我们与一些患者进行了沟通,听到了他们的故事和困惑。
有的患者表示,在康复中心的陪伴下,他们逐渐重建了对自己的信心,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而另外一些患者则面临来自家人、社会的歧视和孤立,这束缚了他们在康复过程中的进展。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一些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困难。
其中,家庭关系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即便是在中心进行康复,患者们需要在出院后面对家庭重新融入社会的问题。
一些患者已经找到了新工作和朋友,但也有一些人面临着工作与康复之间的摇摆,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
此外,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也使得他们在求职、婚姻等方面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总结起来,精神病患者走访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首先,康复中心的存在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生活环境,有助于他们的康复。
其次,患者家庭的支持和理解至关重要,家人的陪伴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第三,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看法需要改变,人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潜力。
通过这次走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精神病患者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我们希望能够提出更具体有效的支持措施,为他们的康复之路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怀。
帮人寻亲后的感悟

帮人寻亲后的感悟
在网上收到了一封私信,让我帮忙找她的亲生父母,她自己本身有比较详细的地址,在我工作的县,但并不是同一个乡镇,地址具体到某镇某村,是我回家经过的村镇,帮人寻亲后。
在得到十分详细的线索之后,我决定尝试一下,顺手而为,考虑到心理因素,谈好找到的话收取50元报酬,没找到的话收取5元水费。
其实突然这种事情落在自己头上,其实自己心里也没抱多大期望,毕竟有这种意识的人,想必已经过了最少十几年,这么长的时间,说不定早就磨灭在时间的尘埃里了。
我提前一日告知我将去她给的地址,在得到确认之后,次日我便赶往村子。
(中间因为出了交通事故,自己车子被扣押了两个月,而坐客车回家一天只有两趟,非常的不方便所以一直拖到这天)寻找的过程也非常的奇葩,没有任何艰难险阻,顺着导航开往村庄,在到前面一个村庄时提示路面狭窄需要提前停车,当开到一个三岔路口,导航指示左转的路车子很难开过,于是我担心导航有问题,右转计划问路停车,在看到一群人坐在房门前聊天,我下车问了问:树上(虚构)村往哪走?
亲人离散,骨肉分离,宗族难聚、族人难寻。
一次次找寻未果,一次次痛苦煎熬。
我们都是最普通的平凡大众,没有曝光平台,没有流量,只靠亲戚朋友的口口相传和微不足道的朋友圈展示,找一个人简直如同大海捞针。
智障学生家访情况记录

智障学生家访情况记录一、家访目的本次家访的目的是了解智障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为其提供教育和支持。
通过与学生及其家人的交流,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以便为他们提供更合适的教育方案和资源。
二、家访对象本次家访的对象是智障学生小明(化名),年龄13岁,就读于本校特殊教育班级。
小明被诊断为轻度智障,较为独立,但在学习和社交方面仍需额外的支持和关注。
三、家庭环境小明的家庭位于城市郊区,房屋为两居室公寓。
家访时,我们注意到家庭的整洁和舒适程度,家中摆放了一些小明亲手制作的手工作品,显示出家人对小明的鼓励和支持。
四、家庭成员小明的家庭成员包括父亲、母亲和一个年幼的弟弟。
父亲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母亲目前在家照顾孩子。
虽然家庭经济状况较为拮据,但整个家庭对小明的关心和爱护可见一斑。
五、学业情况在与小明的父母交流中,了解到他在学校中表现良好,与同学相处融洽。
小明的老师反馈,他在学习上有时会需要额外的辅导和重复讲解,但他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并取得了进步。
六、兴趣爱好在了解小明的家庭环境后,我们询问了他的兴趣爱好。
小明的父亲告诉我们,小明对音乐特别感兴趣,他通常会在家里弹奏他的小钢琴。
此外,小明还对绘画和手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制作出精美的手工作品。
七、家庭支持尽管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但小明的家人一直在尽力提供他所需要的支持。
家人会鼓励小明去发展他的兴趣爱好,并找到适合他的教育资源。
我们与家人商讨了一些可以提供给小明的支持方案,包括与学校合作,为他提供更多的学习帮助和特殊教育资源。
八、进一步行动计划根据本次家访的情况,我们计划采取以下行动来更好地支持小明:1. 与小明的教师和学校团队进一步沟通,了解他在学校的表现和需求。
2. 探索为小明提供更多的辅导和学习资源,以满足他的学业需求。
3. 寻找与音乐、绘画和手工艺相关的社区资源,以帮助小明发展他的兴趣爱好。
4. 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人更好地支持小明的学习和成长。
妹妹寻亲泪花流:我要找到你不管南北东西

8岁时,她不识字,说着一口浓重的方言,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只知道自己和父亲的姓名———彼时,她在异地他乡走失。
她一次次梦见家乡的小桥流水人家,她画下自家的房子、家后面的池塘、家门口的大树,虽然那场景与大多数农村别无二致,但她却执拗地相信———未来,她一定会与亲人相聚。
26年里,从懵懂无知的孩童到嫁为人妻的少妇,她一直没有停止寻亲的脚步。
从孤身找寻到有了丈夫的陪伴,她的坚持充满力量———此时,铁鞋踏破,她终于见到了一直也在苦寻她的亲哥亲姐。
至亲骨肉,打断骨头连着筋……求医走失袁画下记忆中家乡在张可的记忆里,小时候她常和哥哥姐姐、村里的小伙伴在家门口的大树下嬉闹玩耍,哥哥会跑到屋后的池塘边折几条柳枝编成一个头饰戴在她头上,笑声像远处农田里的麦穗,此起彼伏地荡漾……而这些生动的画面在她8岁时戛然而止。
1981年,张可出生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农村,父亲当兵退伍后回到家和母亲务农。
张可在家排行老幺,上面还有一哥一姐。
虽然家境贫寒,但一家人生活得简单快乐。
张可5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不久爷爷也去世了。
在巨大的悲痛下,父亲天天以泪洗面,渐渐地视力越来越弱。
2年多后,父亲的眼睛看不清东西了,他这才决定去南京看眼睛。
当时张可快8岁,还没上学,父亲就带着她一起去南京。
懂事的张可便是父亲的拐杖。
5月底的一天傍晚,张可搀扶着视力模糊的父亲辗转来到南京,住在一家很便宜的旅社。
第二天去医院的路上,父亲突然倒地不起,浑身抽搐,口吐白沫,年幼的张可吓得手足无措,哭着求路人:“救救我爸爸!”一个好心的阿姨从菜篮子里拿出一根胡萝卜给张可的父亲咬住,防止他咬伤自己的嘴唇。
过了大约1分钟,父亲醒了过来,可对自己晕倒的事竟毫无知觉。
见旁边哭成泪人的小张可,父亲搂着她连连安慰:“毛孩,不要哭,爸爸没事的。
”张可没有想到,父亲晕倒的场景和轻柔的安慰竟然成为她对父亲最后的记忆……第三天,在求医途中,父亲去路边的公共厕所方便,让张可拿着包在外面等他。
寻亲工作的意义

寻亲工作的意义
寻亲工作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家庭成员之间可能会失散,造成长时间的分离和孤独。
寻亲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帮助这些失散的人重新联系上彼此。
首先,寻亲工作有助于恢复家庭关系。
家庭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失散的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断裂会对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通过寻亲工作,可以帮助家庭重新联系起来,缓解长期分离和孤独所带来的痛苦,让家庭成员能够再次团聚,享受亲情的滋润。
其次,寻亲工作有助于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在寻亲的过程中,寻亲者需要表现出温暖、耐心和同情心。
尽管这些行为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都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通过寻亲工作,我们可以宣扬这种精神,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他人的需要,为他人创造更多的幸福和温暖。
最后,寻亲工作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失散家庭成员的痛苦和孤独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各种消极的情绪和行为,例如失望、悲伤、恐惧和愤怒。
这些情绪和行为有可能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通过寻亲工作,我们有助于减轻失散家庭成员的痛苦和孤独,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总之,寻亲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它不仅能够恢复家庭关系,弘扬人道主义精神,还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我们应该重视并支持这项工作,让更多失散家庭成员能够重新联系起来,享受家庭的温馨与幸福。
精神病患者入户走访内容

精神病患者入户走访内容
1. 去走访的时候,得先轻轻敲门呀,就像我们去拜访一个很重要的朋友一样。
“砰砰砰”,然后耐心等着他们来开门。
例子:每次去我奶奶家我都是这样轻轻敲门,然后等着她笑着来开门呀。
2. 见到精神病患者,要面带微笑,用温柔的声音和他们说话呀,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例子:跟小朋友说话不也得和声细语的嘛,就像那样。
3. 要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和动作,这可很重要啊,就好比侦探在寻找线索一样。
例子:看电视剧里那些侦探多厉害,我们也要有那样的细心呢。
4. 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呀,就像朋友间聊天一样自然。
例子:平时和朋友聊天不也是问问今天过得怎么样嘛。
5. 和他们的家人也要好好聊聊,了解患者平时的情况,这就像一个团队合作一样。
例子:咱干工作也得和同事好好合作呀,这样才能把事情干好。
6. 多给患者一些鼓励,告诉他们他们很棒,这就像给花儿浇水,让它们绽放得更美丽。
例子:在学校老师不也经常鼓励学生,让他们更有信心嘛。
7. 离开的时候,别忘了和他们说再见呀,要让他们知道我们还会再来。
例子:每次和朋友分别不也都要说再见嘛。
总之,走访精神病患者需要我们有耐心、有爱心,把他们当成真正的朋友去对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 精神 智 障 患 者寻 亲寻 家 的思 考
◎ 韩延成 任静
在全国各个救助站都有数量不等 会责 任 心。 为 了充分 发 挥社 会 力 量 的精 神智障患者长期滞 留。救助这些 在救 助服 务 ,寻 亲 寻 家服 务 中的 积 精神智障患者并 为他们寻亲寻家 ,成 极 作 用 ,结 合 救 助 托 养 工 作 实 际 ,
部门联动协 同查询是跨省份 、跨 区 、村组及基层派 出所出具的证 明资
健康 存 在缺 陷 ,神 智长 期 或 间歇 处 地 域 、跨部 门之 间的协作配合 ,尽管 料 ,音像照 片资料 、书证资料 等均应
这些协 作配合 非常松散 ,没有 约束 ,
妥善保存以备查 。
( 作者单位 :陕西省铜川市救助
进 了 医疗机 构 在注 重 经 济利 益 的 同 下几 点 : 时 ,更 加注 重 医疗 效 果增 强 了社 会 1 、专职 从事 寻亲寻 家工作 的救
陕西省铜 川市救助管理站有3 8 名 责 任 心 ,提 升 了 医疗 服 务质 量 。 引 助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精神智 障患者长期滞 留并被送往 医疗 入 医 疗服 务 竞争 机 构后 ,铜 川市 救 业务素质 ,具有较高的沟通协调能力, 机构治疗托养 。其 中,护送转 站返 乡 助 管 理站 里 长期 滞 留的 精神 智 障 患 及扎实细致 、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占长期滞留治疗托养总人数的2 6 . 3 %。 结 合工作 的实践经验 以及取得的 成效 ,得 出寻亲寻家的有效途径 是 : 者的治疗与康复 已初见 成效 。 2 、与精神 智障 患者的沟 通要讲
之难 。
寻亲寻家 工 l 乍 中盛当注意 昀事 项l
对 精 神 智 障 患 者 的救 助 工 作 ,
救 助管 理机 构 一直 坚持 先救 治 后救 为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难 中 在 购 买 社 会 服 务 中 引进 竞争 机 制 。 这 不仅 促进 了医疗 机 构参 与救 助 服 助 的原 则 。但 要 搞好 这 项难 中之难 务 的公 平 竞 争和 健康 发 展 ,而 且 促 的工作 并 非 易事 ,特 别 应 当注 意 以
是把寻亲寻家列入重要的议事 日程 ,
民政 局 ,乡镇 民政所 ,基 层派 出所 , 人信息 、家庭信息 、亲属信息 、所属
站长亲 自 抓 ,并设立2 人专门从事寻亲 社 区及 村 委会 等部 门形 成 联 动协 同 地信息 ,以便查询落实 。 寻家工作。二 是建立精 神病 患者治疗 查询是 寻亲寻家工作的重要保证 。
3 、部 门联 动协 同查询 是寻亲 寻 究方式方法 ,特别是对其每次提供 的
家工 作 中的 重要 保证 。从 铜 川 市救 信息 ,认真梳理 ,去伪存真。 3 、加强 与医疗机 构医护 人 员的
4 、请求 相关单 位协查 落实信息
1 、高 度重视 ,措施 得 力,工 作 助管 理 站为 长期 滞 留并 在 医疗 机 构
册 ,便于查询。四是把具有 高度 的责 家庭信息 ,二是通过县 区民政局经乡 档案 、 户籍迁移档案 、 死亡销 户档案 。 任心 、 使命感 , 有坚韧不拔 、 思维 l 真 密、 镇 民政所或街道办事处 ,社 区及村委 不仅要查精神智障患者个 人还要查其 扎 实细致工作作风的高素质工作人 员 会 深入走访调查了解来获取精 神智障 提供 的亲属 名单的户籍档案 。
5 、在查 户籍信 息时 尽可能将 信
情况巡查制度 , 精神病患者访谈制度 ,
在查询落实 中采用双管齐下的办 息情况一次查清。有 的精神智障患者
随时掌握精神智障患者治疗 恢复 I 青 况。 法 ,一是通过地 方救助 站经基层派 出 离家 出走时间较长 ,长期无音讯 ,户
三是将全 国各地市 、县区救助站 ,县 所查询精神智障患者的户籍或 户籍档 籍被注销 ,现有户籍信息 中没有其信 区民政局 的联系方式一一列出打 印成 案来获取精神智障患者的个人信息及 息 ,应 当查户籍档案 ,包括注销 户籍
管理站 )
康复 则取决于 医疗机构 的医疗 水平 , 但在寻亲寻家工作 中合作整体大于个
取 决于 医 护人 员的 医术 、医德 及 社 体的效果仍然非常 明显 。
38 巾国民政 I 2 0 1 7 . 0 4
创新 ,是搞好 寻亲寻家工作 的首要条 治疗 托 养 的精 神智 障 患者 寻 亲寻 家 联系与沟通 。
件 ,内在因素 。 铜川市救 助管理站 的主要 做法 :
一
及 协助 兄 弟救 助站 查询 落 实 的具 体
实 践来 看 ,各级 救 助 管理 站 ,县 区 应尽可能多的提供精神智障患者的个
放在寻亲寻家的岗位上 。
患者的个人信息 、家庭信息及 相关社
6 、查 询 落实的工 作要注 意证据
2 、服 务竞争促进 医疗机 构助 力 会关 系信息 。
的提取 ,如将乡镇 、街道 办事处 、社
寻家 寻亲 。精 神智 障 患 者 由于 心 理
于 混 乱 状 态 ,他 们 的 治 疗 、恢 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