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

合集下载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多变的时代,政治分裂,战乱频繁,但是这个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

在诗歌、文言史学、绘画等方面,都出现了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文化名流。

一、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具有很强的个性和特色。

在这个时期,民歌和乐府诗基本上消失了,唐诗以前的诗歌模式也已经不再流行。

取而代之的是高度自由的诗歌形式,骈文、文赋、七言律诗等都被广泛采用。

其中,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最为著名。

这篇文章用典、用情娴熟自如,作品不但成为文艺评论的典范,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篇章之一。

而在文学批评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首创了“文赋”一类的文体,这种文体对严谨的写作素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许多优秀的作家和诗人都借助这种文体来推动自己的写作。

二、文言史学文言史学始于战国时期,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它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完善和独具特色的文学体系。

这个时期的史学家强调文言语言和史实是等价的,而不是以讲述故事为主要目的。

他们认为,通过史实的讲述,文化和社会变革的原因、士人的思想和理念才能全面展现。

其中,班固最为著名。

他的《汉书》概述了汉朝五十一年的历程,内容极其广泛、详尽,成为一部下达多种意义的历史文献。

此外,唐朝的褚遂良和朱熹的《资治通鉴》也是魏晋南北朝文言史学的代表作。

三、绘画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在东晋时期,山水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杰出的画家,如顾恺之、郑道传和文同等。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风格逐渐转向个性化和多样性,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

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绘画形式的与以往的传统样式不同,越来越强调画家的个性因素和精神追求。

总而言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充满了艺术和人文色彩的时代。

这个时期的诗歌、文言史学和绘画都是表现当时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纪录。

现代人可以通过这些文化遗产,了解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从中获得对当下文化接受的领悟和体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艺术教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艺术教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理解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掌握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科学家、艺术家的生平和主要贡献。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我国古代科学艺术的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农学:了解农学家贾思勰和他的著作《齐民要术》。

天文历法:掌握祖冲之和他的《缀数》。

医学:了解扁鹊及其医术。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书法:学习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了解其被誉为“书圣”的原因。

绘画:了解顾恺之的绘画艺术,分析其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文学:学习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文学群体的创作风格,了解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 难点:深刻理解这一时期科学和艺术成就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介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五、教学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

2. 提问:你们认为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二、科学成就(15分钟)1. 讲解贾思勰和他的著作《齐民要术》。

2. 介绍祖冲之和他的《缀数》。

3. 讲解扁鹊及其医术。

三、文化艺术成就(15分钟)1. 讲解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2. 介绍顾恺之的绘画艺术。

3. 学习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文学群体的创作风格。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提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的了解程度。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艺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艺术

东晋 王羲之 《兰亭序》
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 若浮云,矫若惊龙”,《兰 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 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 是“书圣”。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 三绝:才绝、痴绝、画绝 《洛神赋图》
石窟 北朝 艺术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四)
东晋羲之写字行, 书法艺术集大成, 代表作品《兰亭序》,“行书”天下第一名, 后人给王送美誉, 尊称他为大“书圣”。 (五) 东晋恺之画人物,形象逼真好艺术, 代表作品有两幅,《女史箴图》《洛神赋》。 (六) 北朝劈山凿石窟, “云岗”“龙门”最杰 出, 继承秦汉的风格, 吸收佛教的艺术。 结束语 历史知识多奇妙, 学好历史人开窍, 做人处世与治国, 历史当做镜子照。
背景: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 期,书法艺术逐渐成熟,书法字体有楷体、行书 草书
时代:东晋
特点: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代表作:《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顾恺之(擅长人物画)背景源自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了很高的成就
特点: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佛教和道教都能得到统治者扶持 的原因是?
答:
A、都宣传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B、有迎合统治者想长生不老的愿望
C、都可以麻痹人民的思想
D、都宣扬长生不老
佛教的传入
二、精美壮丽的石窟艺术
发展原因: 统治者对佛教的宣传和大力提倡,在全
国各地修建了大量佛寺和石窟寺。
代表作品: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魏前期都城平 城附近的山崖上)、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迁 都后)
艺术特点:集成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 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

• 徐显秀墓壁画生动展现了北齐达官显贵 丰富豪华的生活场景,准确地反映了各 色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对于北齐社会 历史文化的研究,是极为难得的视觉形 象史资料,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和解析 空间 。
木板漆绘——司马金龙墓漆屏风
• 司马金龙墓位于山西大同城东南7.5公里处的石家寨村 西南。墓主人司马金龙原为晋皇族后裔。墓葬规模较 大,除出土大批陶俑、石雕柱础、石棺床及生活器具 外,尤以制作精美的木板漆画著名,被视作珍贵的古 代绘画实物。 • 漆屏风画的出土,弥补了北魏前期绘画实物的空缺, 画法上与传为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酷似,亦与 传为初唐阎立本的《古帝王图》之间有着承继关系。 此外漆画上的题榜,较典型地反映出汉隶向唐楷演变 中的魏书发展面貌,字体圆润俊秀、气势疏朗,是不 可多得的北魏墨书真迹。
二、魏晋南北朝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主要有:
• 佛教壁画---- 包括石窟壁画、寺庙壁画 • 墓室壁画---- 包括墓室壁画、拼镶砖画
1、佛教石窟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帝王的提倡,佛教传 播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大量寺院的兴建和石 窟造像的流行,使佛教壁画逐渐成为绘画艺术 的主流。 • 我国古代自佛教传入以后,便出现了佛教题 材的绘画。佛教画的形式除了画在绢帛上的卷轴 形式而外,更大量的是画在寺庙、石窟墙壁上的 壁画。保存到今天的几乎全是石窟壁画。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 处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 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 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 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 石窟中是罕见的。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


传世画作与史论著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观念在沿袭前代强调社 会功用的基础上,开始注重艺术的内在因素。
魏晋时期的传世画作
以《列女传》中的仁智部类为对象, 列女仁 塑造历史上聪明智慧有远见卓识的 智图
女性形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曹不兴擅画人物与佛像; 以画龙水题材著称画坛。
曹不兴
现存存画卷为唐代摹本,是顾恺之根据西晋文
END
结束
龙门石窟在河南洛阳南郊。
敦煌莫高窟的北朝洞窟大 致分三种。

书法
东晋南朝时草书和楷书都有重大的发展 呢,书坛上可谓名家辈出,其突出代表
人物是王羲之一家。
随堂测验:
1.简述顾恺之的时代、生平以及重要传世绘画 作品的艺术成就和他在理论方面的贡献。 2.谢赫《画品》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六法” 的内容是什么?在美术评论中有何意义?
4
南北朝时期的绘画
主要创作活动在萧梁时期,是 具有很高地位的御用画家。
张僧繇
王微
南朝刘宋时期的王微是最早以 画山水知名的画家,著有《论 画》。
他的画曾被谢赫评为“穷理尽 其,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 今独立”,是公元5世纪后半 期最有影响的画家。
陆探微
绘画
宗炳
南朝晋宋时期的王微是最早以 画山水知名的画家,著有《画 山水序》。
北齐著名画家,在当时被尊为“画圣”。
杨子华
曹仲达
被誉为“北齐最精工‘的画家。 因其画以细劲的线描表现紧贴 在身躯之衣纹,故称为”曹衣 出水“。
史论著述
01
谢赫《画品》
02 顾恺之《论画》、《画云台,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随类赋彩, 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论画》通过对汉末魏晋以 来的画家和作品的评论阐述 了他的艺术主张。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史

5.山水画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行程,而且越来越明显地肩负起 重要的精神使命,逐步具备了充当中国传统古典文化形象表征 的精神品格。 6.花鸟画也受到称赏而在不断萌发之中,并逐步成为独立的审 美对象和绘画科目。 7.佛教题材在绘画中占有突出的位臵,许多著名画家正是在佛 教绘画中创立了成熟的风格得到公众的赞赏。 8.佛教雕塑以前所未有的宏大规模、气势和精湛的技巧而形成 一个新的雕塑艺术高峰。 9.书法艺术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产生了典范性的作品,成为以 后历代师法、尊祟的对象。 “ 10.对于绘画的深入研究,导致出现厂专门件的绘画理论著 作.表达了人们对绘画艺术的日益丰富、细微的认识. 11.陶瓷工艺美术中的青釉瓷器以其艺术上的成熟、完美而在陶 瓷史上开创了全新的发展前景,成为唐宋青瓷的先驱。

对书俑 湖南长沙出土 西晋

石麒麟 梁武帝陵前
南朝
第四节 书法
各种书法交相发展,隶书逐渐衰落,楷书趋向成熟,草书经章草 发展成今草,行书达到完美的境界,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追求已完 全成为自觉。 一、三国、西晋书法 隶书仍是官方通行书体,当时碑碣大多使用隶书。西晋禁止立碑, 墓志兴起。楷书取代隶书成为必然。 西晋:陆机《平复帖》 魏: 钟繇 二、东晋书法 东晋是行书、草书成熟期。隶书衰落,楷书兴起,章草向今草转 化。今草经王氏父子逐渐定型,达到成熟。行书经王氏父子的革 新,成为流行的一种书体。 书法家:王羲之 王献之 王珣 三、南北朝书法 此时期的碑刻是现存楷书的宝库 南朝碑刻: 龙颜碑、瘞鹤铭 北朝碑刻:比南朝更为丰富多彩 南朝书法家
仪仗图河北磁县湾漳墓
仪卫出行图 北齐 山西太原娄叡墓
运用铁线勾勒,人物力求体态、身段合理,比例适度,面部有神 韵。广泛运用色彩晕染、明暗映村和远近对比的手法,增加人们 形象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整个画风已脱离了汉画 单调、比例失调的情况 ,出现了以形写神的 美学风范。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关于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特点你了解多少?下面是有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特点,欢迎参阅。

1.文化艺术成就多样,各具特色东晋的王羲之稀释汉魏诸家的精华,集书法之昌明,被后世喻为“书圣”;东晋顾恺之的人物画,线条迷人,开朗传神,富于个性。

2.科技成就突出例如圆周率的排序、《齐民要术》、《水经注》等。

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佛教传至中国后快速发展,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饰演了关键角色,以至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也都贴上了佛教影响的烙印。

4.体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特色关键的文化成就,源自相同的民族,也彰显了相同民族的风格。

5.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

相同时期,相同地域的文化,有著显著的区别。

特别就是南北文化差异非常大,例如南北民歌风格的相同,外来佛教在南北的差距等。

(南方重佛辨,北方轻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共同组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决定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

政治上,虽然这一时期的民族矛盾十分激烈,但各族人民逐渐迈向和睦相处,发生了民族小融合。

当时,步入中原的各个少数民族,同汉族杂居,互相学习,不断融合。

经济上,北方经济恢复发展,江南经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得到了开发。

这一时期社会思想也异常活跃,各种学说并启,这就是继在战国“百家争鸣”后,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

社会思想和学术文化的相对民主自由及多样化,有力的推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

一、自觉趋向型文化特征黄巾小武装起义使得东汉小帝国的崩溃,保护其封建制度专制统治者的儒家伦理纲常受很大冲击,人们的思想从儒家名教的桎梏中证悟出,因而人的单一制人格和自觉精神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同时,汉末至隋约年内,基本上处在长期对立割据一方(西晋统一至八王之乱只有8年),战乱连年,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

那时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家族,每一个社会政治集团,每一个割据一方政权,建议得存活、改立和发展,都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努力,或者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从而有助于个人聪明才智的充份表明。

中国考古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中国考古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一、我国考古学概述1. 我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2. 我国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3. 我国考古学的重要意义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1. 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2. 两晋时期的社会变革3. 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考古发现1. 三国时期的王宫遗址2. 两晋时期的寺庙建筑3. 南北朝时期的墓葬文物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古代文化遗产1. 三国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2. 两晋时期的宗教信仰3. 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考古展示与保护1. 考古成果的展示与研究2. 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3. 考古遗址的公众教育与宣传六、结语1.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考古研究的评价2. 未来的挑战与展望我国考古学三国两晋南北朝卷一、我国考古学概述1. 我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我国考古学起源早,古老的中华文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自19世纪以来,我国考古学就开始发展起来。

20世纪初,随着国内外学者的加入,我国考古学研究逐渐系统化和科学化。

近年来,我国考古学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在发掘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还在考古成果的研究和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2. 我国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我国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包括田野调查、发掘、文物鉴定、测绘、化学分析、年代测定等多种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卫星遥感技术、三维扫描技术的应用,为考古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

3. 我国考古学的重要意义我国考古学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揭示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为科学考证我国古代文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考古学还可以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1. 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自公元220年魏国建立,到公元280年晋朝统一我国,这段时期被称为三国时期。

这个时期的政治格局极为复杂,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所以被称为三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 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 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 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 术宝库。
慈 眉 善 目 的 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萨
威 风 凛 凛 的 天 王
长达15米的卧佛,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 态安详。
上述几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说明了 什么?
佛教盛行; 石窟艺术迅速发展,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说明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动脑筋
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 想一想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
小篆
魏晋南北朝时 成为一门艺术
三、王羲之的书法和顾恺之的绘画
书 圣 王 羲 之
后人为什么称王羲之为“书圣”?
王 羲 之 《 兰 亭 序 》
心 远 地 自 偏 。
问 君 何 能 尔 ?
而 无 车 马 喧 。
结 庐 在 人 境 ,
练习训练:
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D )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2、被后人称为“书圣”的是( ) A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颜真卿 D、钟 繇 D 3、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出色的画家是( ) A、王羲之 B、陶渊明 C、钟繇 D、顾恺 A 之 4、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的是( ) A、《兰亭序》 B、《孔雀东南飞》 《十五从军征》 D、《洛神赋图》
高17米
龙门万佛洞正壁
《帝后礼佛图》是雕刻珍品
• 请同学们看教材,思考 并完成下面的表格的内容: 云 冈 石 窟 位置 龙 门
想一想?



西






开凿 时期
特点
完成于孝文帝迁都 前
完成于孝文帝迁都之 后
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 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特点。
麦 积 山 石 窟

成道:经过六年修行,终于在菩提树下成佛。四月初八日, 夜睹明星,豁然悟透一切事物缘起无我之理,“所作之办,不 更受有(生死之身)”,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世人尊称他 为“佛陀”(意为觉者),圣号“释迦牟尼”,时年35岁。释 迦牟尼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指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转轮:释迦牟尼成道后,先赴鹿野苑度化五比丘,以后陆 续又度化了1000余人。释迦便率领1250徒众,周游各地,宣 讲佛法。释迦推动正法之轮,碾破异端邪说,弘扬佛法,称为 “转轮”。在45年中,释迦深入民间,说法普度众生。 涅槃:或称入灭。即释迦牟尼八十岁时(中国人讲虚岁实 际七十九岁),自知阳寿将尽,便离开说法的王舍城,来到拘 尸那迦附近的娑罗双树下,头朝北,右手支脸,左手放置身上, 双足并拢,取侧卧之势,面向西,进入大般涅盘(大解脱)之 境。入灭前嘱咐弟子阿难:“已成者皆灭,不可放逸,要勤修 我法,吾灭后以戒为师。”又,小乘之说无“住胎相”,有 “降魔相”(即成道前力挫诸魔的诱惑),称为“小乘八相”。
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 ,
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 。
叶 落 乌 啼 霜 满 天 ,
张 继
枫 桥 夜 泊
2、关于道教你知多少?
中国土生土 长 张陵所创
创始于东 汉中期。
巫术和神仙思想浓厚
创始人:张陵——“张天师”
道 教


老子——“太上老君” 主:
义:
修养心性,炼丹服药,以达到长生不 老甚至得道成仙的目的。
数学家 祖冲之 天文学家
农学家
贾思勰
地理学家 郦道元
第十九课
格宜一中学
惠秀仙
一 、 佛 教 和 道 教
释迦摩尼 (佛教创始人)
1、关于佛教 的起源你知道 吗? 西汉末年 时传入我 国
起源于古印度
释迦摩尼是佛教的创始人。
佛兴出于世叫八相成道,每一尊佛出世都有八相成道,无一 例外,可谓佛佛道同。 托胎:释迦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下降北天竺 迦毗罗卫国,从净饭王夫人摩河摩耶的左肋入胎。释迦在胎中 为诸天说法,此即《起信论》,所开“住胎”之相。 出生:四月八日,释迦自摩耶夫人右肋出胎,诞生于兰毗 尼园的无忧树下,成为悉达多太子。据说太子下地能走,周行 7步,步步生莲花,并且举目四顾,自谓。“天上地下,唯我 独尊。”这时有二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他洗浴。此 日即为佛浴日,或称浴佛日。 出家:太子看到世间老、病、死等无常之苦,而产生修道 之念。在一个月明之夜,太子毅然抛弃王位、财富和妻子,悄 悄离开王宫,决心到深山僻林中去寻求解脱人生痛苦的真理。 黎明,太子抵达罗摩村自剃须发,披上袈裟,并遣侍者车匿回 城向净饭王报告他已出家。太子时年29岁(或说25岁、19岁)。 降魔:太子在苦行林中修六年苦行,形体枯瘦,仍未见道。 他便放弃苦行,受牧女乳糜之供,恢复了健康。太子来到附近 一株大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设金刚座,东向端身正坐,发誓: “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他在 树下静坐49天,克服了内外的种种“魔障”。”
他的字被人们形容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是我国杰出的书法大家,被尊称为“书圣”
书成换白鹅
书圣——王羲之
• 1、东晋时期的书法家。 • 2、代表作是《兰亭序》
• 3、《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最著名的画家是东晋的顾恺之。他擅 绘画艺术:
长画人物,代表作有《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女史箴图》局部
归园田居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表达了他对安静淳朴的农家 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饮酒(其五)
欲 辨 已 忘 言 。
此 中 有 真 意 ,
飞 鸟 相 与 还 。
山 气 日 夕 佳 ,
悠 然 见 南 山 。
采 菊 东 篱 下 ,
复习
称 谓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
人物 朝代 主 要 成 就 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 南朝 后七位数字,早于欧洲1000多 (宋) 年。制定大明历。著有《缀术》 著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 北魏 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农业生产的 专门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 。 北魏 著《水经注》 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名著。
《 洛 神 赋 图 》
顾恺之
• 1、东晋大画家顾恺之。
• 2、代表作《女史箴图》 • 《洛神赋图》
四、陶渊明和田园诗
•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 诗人,田园诗的创始人,被称为 “田园诗人的始祖”。
• 代表作《归园田居》,《桃花源 记》等。
陶渊明,东 晋诗人,代 表作有《归 园田居》 《桃花源诗》
二、精美壮丽的石窟艺术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位于北魏前期 都城平城附近的山崖上,依山开 凿,东西绵延一公里多,共有53 个石窟,大小佛像5.1万多个。
云岗石窟全景
云岗石窟
云尼 冈, 石佛第 窟高五 最 17 窟 大米后 的,室 佛雄主 像伟佛 。威, 严释 ,迦 是牟
云岗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是云冈 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
神化
老子
太上老君
佛教与道教的比较
宗教 发源地 兴起或传入 时间 主要主张
佛教
古印度
西汉末年
人死后能转生来世, 今生要忍受一切痛苦, 行善修道,来世才能 得到幸福
修养心性,炼丹服药, 以求得道成仙
道教
中国
东汉中期
请同学们想一想封建统治阶级为什么总是积极提倡和扶 持佛教和道教?
统治者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生动展示了古代妇女的生活图景
《洛神 赋图》 取材于 民间流 传的洛 神与陈 留王曹 植之间 的爱情 故事。
《 洛 神 赋 图 》 局 部
反树物古妃脚 映木刻朴的本 了和画,浪,以 魏人生色漫绘曹 晋物动彩故曹植 画的传艳事植《 风配神丽,于洛 。置,厚运洛神 比山重笔水赋 例石,细遇》 都、人劲宓为

这是因为佛教和道教在一定程度上提倡世界 万物都是有神来做安排,神是世界的主宰者,另 外还提倡人要无欲,也就是说人不要有欲望,要 四大皆空。这样就导致人没有推翻封建统治的思 想基础。 所以说在封建社会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 自己的统治地位,大力提倡这种信仰。 不仅封建 社会如此,在旧社会的阶级社会都是如此,奴隶 社会 快要崩溃的时,儒家创始人孔丘以及以孔丘 为中心的弟子都大力宣扬唯心主义思想,譬如把 道德上的礼、德等等以一种思想的改变和扭曲, 创造出一种攻心战术,使被奴役者长期以来心理、 思想禁锢,达到维护奴隶主的地位。
佛教传入中国后,建立的第一所寺院
白马寺
白马寺享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为什么称为 白马寺?
• 教义:宣扬人的善恶都有报应,而且 人的灵魂不灭,死后能够转生来世, 接受应得的报应,要想免祸求福,必 须忍耐眼前的一切痛苦,行善修道。 • 影响: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表现在语言学、哲学、建筑、雕塑、 绘画艺术等方面。
有一部电视剧描写了秦汉时期刘邦的夫人, 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吕后为了躲避战乱, 逃到尼姑庵的故事。想一想到底谁错了?
“那时没有尼姑庵, 肯定是你看错了” “我没看错,是吕后 进错了门”
江南春(杜牧)
诗 中 有 史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夜 半 钟 声 到 客 船 。
• • • • • • • • • •
5、下面属于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6、佛教于何时传入我国?( ) A、西汉前期 B、东汉中期 C、西汉末期 D、东晋时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