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组织培养

合集下载

百合的组织培养综述

百合的组织培养综述

百合的组织培养xxx摘要:百合的离体培养是目前为止百合迅速繁殖的最有效方法,下文对百合的外植体选择和处理、离体培养的器官发生途径、和组织培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综述。

并对百合组织培养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百合;外植体;组织培养;器官发生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

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可食用,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利用组织培养进行繁育是百合无毒化和商品化的必要途径。

百合的传统繁殖方式主要有珠芽繁殖、小子球繁殖、鳞片繁殖3种方式。

由于百合的常规繁殖率低,易感染病毒,所以对繁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工繁殖技术对百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1、百合组织培养的特点和优势培养条件可人为控制,进行周年生产。

植物组织培养中采用的植物材料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他们生长的培养基及小气候环境都是人为控制的对其生长最有利的,摆脱了大自然中四季、昼夜气温频繁变化甚至是灾害性气候等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

并且条件均一,便于稳定地进行周年生产。

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成本较低。

人为控制的条件可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要,所以生长快,培养周期比其它繁殖方式短很多。

虽然组织培养先期投资较大,需要一定的设备及能源消耗,但是在百合开始批量生产之后,相对于有性繁殖来说成本低廉的多。

管理方便,便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植物。

组织培养可以在工厂高密度培育,并可以通过机械进行培育,与传统的盆栽相比,省去了中间一系列繁杂劳动。

培养材料来源广泛。

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在生产实践中, 单个细胞、小块组织等经离体培养均可再生形成完整植株。

由于取材少,培养效果好,对于新品种的推广和良种延续还有灭毒等都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另外,百合组织培养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百合可以进行远缘杂交,但由于生理代谢等方面的原因,常使杂种胚早期败育,而不能得到相应的杂种植物。

而通过组织培养,可使其顺利生长,得到远缘杂交品种并讲品种延续下去,从而选育出园艺新品种。

此外还可采用愈伤组织诱变、花粉培养等多种方法来进行花卉育种。

百合组织培养

百合组织培养

果等梗缘茎多 期,上 球年荷 花,无 毛形生兰 月期颜散或草百 扁本 。 色生 月有;球株合 ,白花形高 蒴、单叶 果粉生披 ,、于针厘 黄黄短形米 褐、花全 色橘 鳞 , , 8-9 , 5-6 , 40-60 , , ,
Lilium hybrids
卷丹百合(学名Lilium lancifolium) 又名卷 丹、天盖百合、倒垂莲、虎皮百合、珍珠花、黄百合。因花色 火红,花瓣反卷,故名“卷丹”,又因花瓣上有紫黑色斑纹, 很象虎背之花纹,故有虎皮百合之雅称。原产中国、日本、朝 鲜等地,现各地多有种植。株高70~100cm,间有高达1.5m的, 可称百合之冠。球茎肥大,色白,可供食用和药用,稍带苦味。 茎秆上着生黑紫色斑点,使株秆呈暗褐色。叶互生,狭披针形, 无柄,密集于茎秆的中上部。叶腋间生有可繁植的珠芽。花夏 季开放,数量较多,常3~10朵不等,花色橙红色或砖黄色, 花序总状,花瓣较长,约9~12cm,向外翻卷,花瓣上有紫黑 色斑点。花头下垂,雄蕊向四面张开,花药紫色。
山 丹 百 合
9 10
应用价值: 百合的主要应用价值在于观赏,其球根含丰富淀粉质,部分 品种可作为蔬菜食用;以食用价值著称于世的中国兰州百合,最早记 载在甘肃省平凉县志中,迄今已有450多年。目前兰州七里河等地区广 泛栽种食用百合,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兰州百合个大、味甜,既 可作点心,又可作菜肴;宜兴的卷丹制成百合汤是夏日消暑佳品。百 合还可制作成百合干、百合粉,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很高。 到目前为止,百合仍然是中药中的常用药材。
主要品种: 朝鲜百合(Lilium amabile) 山百合(Lilium auratum) 珠芽百合(Lilium bulbiferum) 布朗百合(Lilium brownii) 加拿大百合(Lilium canadense) 白百合(Lilium candidum) 渥丹(Lilium concolor) 台湾百合(Lilium formosanum) 日内瓦百合(Lilium cv. "Geneve") 星象家百合(Lilium cv. "Star Gazer") 湖北百合(Lilium henryi) 洪堡百合(Lilium humboldtii) 荷兰百合(Lilium hybrids)

百合的组织培养技术

百合的组织培养技术

百合的组织培养技术1植物名称百合(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2材料类别鳞茎、珠芽、叶片、花器官等3外植体消毒将洗净的外植体材料放于无菌瓶中,先用70%-75%的酒精消毒10-60s,用无菌水冲洗1次;再用饱和的漂白粉上清液消毒5min,用无菌水冲洗1次;再用0.125%的HgCI2消毒5-10min,用无菌水冲洗1次;再用饱和漂白粉的上清液消毒10-20min,用无菌水冲洗6-7次即可获得无菌的外植体材料。

4外植体培养条件(1)诱导培养基:MS+6-BA 1.0mg/L+NAA 0.1mg/L;(2)增殖培养基:MS+6-BA0.5mg/L+NAA 0.5mg/L;(3)生根培养基:1/2MS+NAA 0.1mg/L;以上所有培养基的pH均为5.8-6.0,培养温度为(24±2)℃,光照为800-1200lx,每天光照12h左右。

5外植体的生长与分化5.1诱导培养:鳞茎切块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大约20天后便可在切口处产生白色小鳞茎凸起,这时便可进行继代培养。

5.2增殖培养:将萌发的小鳞茎切成数块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上,约30天后即可抽出叶片形成幼苗。

5.3生根培养:将已经抽叶的幼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大约10天便可看到有根开始长出。

5.4炼苗及移栽:当幼苗的根生长到0.5cm长度左右时即可进行炼苗,在室温下炼苗2天,然后除去封口膜继续炼苗3-5天,然后将组培苗取出,用自来水洗净苗根部的培养基,移栽入基质或者田园土中,放入人工气候室中进行培养,每天进行浇水,约10-15天后即可移栽入大田中。

注:百合组培苗移栽以春秋季节成活率较高,冬夏季较差。

6意义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不仅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而且具有食用、药用价值。

传统的百合繁殖方法具有繁殖系数小、多代繁殖种性易退化等缺点,对百合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组培技术的应用能够克服以上缺点,并且提高的繁殖速度,是今后生产中一种有效的繁殖途径。

百合的组织培养技术

百合的组织培养技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外植体的准备
(一)外植体的选择
在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来源广泛 几乎包括了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如鳞片、 种子、珠芽、茎段、花瓣、花丝、叶片、花药、 子房和花梗等。 1、培养目的 2、外植体的培养能力 种子> 鳞片> 花丝> 花瓣> 叶片 3、消毒难易和遗传稳定性
外植体的准备
(二)外植体的消毒
百合的组织培养技术
第一组
组长:郭男男 副组长:康瑶
组员:白丹、陈恩名、党花利、谷微微、
胡梦圆、贾春秋、姜飞龙、雷丹
目录
• 百合的简介
• 外植体的准备
百合简介
百合是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科百合属的 总称。其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本属在世 界上有 90 余种,原产我国的约有47 种, 占世 界总数的51%。百合花除具有观赏价值外, 大多数可以食用, 是上等的滋补佳品。百合 中的麝香百合、 透百合和香水百合等观赏 价值高, 植株刚直挺秀,花大美丽, 清雅脱俗, 芳香宜人, 常被人们视为纯洁、 光明、 自 由和幸福的象征,是目前国际市场上十分畅 行的花卉之一。

百合的组织培养技术综述

百合的组织培养技术综述

百合的组织培养综述(辛文龙,200674010152)摘要对百合的分布和组织培养的进展状况及组织培养在百合育种中的应用作了综述。

特别罗列了百合组织培养中所选用的外植体类型和一些组培材料的最佳分化、生根培养基配方;阐述了组织培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介绍了百合组织培养在其育种中的应用。

关键词百合;组织培养;百合(Lilium.spp.)是百合科(Iiliaccae)百合属(Lilium)多年生草本植物。

我国是百合植物的原产地,早在1400多年以前就有人工栽培,食用、观赏和药用百合的栽培利用历史十分悠久。

百合除具有观赏价值外,大多数可以食用、药用,是上等的滋补佳品。

传统的白合繁殖方法主要采用常规分球、分珠芽鳞片扦插、鳞片包埋等。

但采用这些方法繁殖,繁殖系数较小,特别是经多代分殖以后,常造成种性退化,甚至病毒积累,影响百合的产量和质量。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能够迅速去除病毒和更新品种,加快了百合的快速繁殖速度,缩短了百合的生育周期。

在百合杂交育种中也存在着基因库贫乏、种间杂交不亲和等局限性,而组织培养中的胚培养、花药培养等技术则可克服这些弊端。

现将目前百合组织培养及育种方法做简单总结。

1百合的分布全世界百合约有90多个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地区,少数种类分布在热带高海拔地区,南半球没有野生种分布。

中国是百合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百合起源的中心。

据调查,中国约有47个种18个变种,占世界百合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有36个种15个变种为中国特有种;日本有15个种,其中9个种为日本特有种;韩国有11个种,其中3个为特有种;亚洲其他国家和欧洲共有约22个种;北美洲约有14个种。

2百合的组织培养外植体类型2.1外植体的选择2.1.1鳞片百合鳞片作为外植体具有容易获得、分化能力强、对培养基要求不严等优点是目前百合组织培养中普遍采用的外植体。

主要是通过调节生长素和细分裂素的比例来诱导其组织产生不定芽和再生植株。

百合组培

百合组培
化、选育优良品种等作为铺垫,并提供技术保证,为大力发展百合种球产业奠定基础。
白合(Lilium. spp)为白合科植物,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花卉,在国内外园林中广泛
应用,适宜盆裁、鲜切花和庭园绿化。随着白合在国内外鲜切花市场中的走俏,白一合花生
产和消费逐年增加,但由于观赏白合商品种球繁殖率低,病毒侵染退化,造成种球生产难
以期为白合种球生产提供依据。
白合(L ilaun sp)是世界上栽培广泛A.在花卉市
场上十分畅销的重要花卉之一,用于切花、盆花或庭
院栽培的白合生产通常都采用鳞茎进行无性繁殖以
保持品种的遗传稳定性。由于鳞茎繁殖系数较
低,而目长期的鳞茎繁殖会使白合病毒由母球通过
微竹束传入了球而导致病毒病在后代植株中积累,
花掉大量外汇从荷兰等国进口。因此培育高品质种球,尽早实现百合种球国产化早已是
中国的一项长期国策。目前在中国百合种球生产主要依靠鳞片扦插,子球培育成母球的
方法获得,但该方法存在病毒感染率高、种球品质退化快、不能重复使用等缺点。用组
织培养方法繁育种球不但繁殖系数高、速度快、周期短、遗传性状一致,而且还可以脱
东方白合花色艳丽,色彩丰富,而目具有独特清香,
因而备受消费者青睐,在近年来的切花白合生产中
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但日前多通过进日种球来繁
殖。为了降低种苗生产成本,提高种苗质量,以组织
培养技术建立百合快速繁殖体系很有必要。因
此,我们以东方白合的西伯利亚品种为材料研究了
影响其再生成苗的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因素,试图建立较可靠稳定
除病菌、病毒,提高种球质量,定植试管苗可使植株产量及繁殖能力大幅度提高。可见,

百合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百合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百合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组织培养是进行植物快速繁殖的常规手段,通过组织培养可以快速获得无病毒植株,对繁殖珍贵花卉品种是简易而有效的方法。

本研究通过组培快繁再生体系的建立、试管鳞茎的增、大再分化及移栽后的生理检测对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索邦”和铁炮百合“白天堂”的快速繁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以鳞片和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直接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方式,对启动培养、增殖培养、生根移栽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1、MS基本培养基中附加适宜浓度配比的NAA与6-BA可诱导不定芽再生,再生频率在80%以上。

2、试管苗叶片下部分化能力较强,是建立高频快速增殖体系的首选材料:“西伯利亚”和“白天堂”再生芽的能力要强于“索邦”;用NAA或IBA与KT组合诱导不定芽增殖效果较好,再生频率在86%以上,适宜“白天堂”“西伯利亚”“索邦”试管苗增殖的激素配比分别为NAA 0.2mg/L+KT 0.4mg/L、NAA 0.1mg/L+KT0.2mg/L、IBA 0.1mg/L+KT 0.2mg/L。

3、百合试管苗具有较强的生根能力,在继代增殖的同时就可达到生根的目的。

4、以珍珠岩:土(3:1)为移栽基质,选取鳞茎直径≥1cm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在95%以上。

培养基添加物对百合快繁体系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30g/L蔗糖和3mg/L多效唑分别为促进“索邦”和“西伯利亚”生长的最佳培养基。

在添加60g/L蔗糖和3mg/L多效唑的培养基中“白天堂”试管鳞茎的增大及再分化效果最佳。

在上述最佳培养基中,各供试品种出瓶直径均在1cm以上,东方百合增殖系数可达8以上。

活性炭可以提高试管苗的质量,浓度在4~10g/L时,“白天堂”、“索邦”及“西伯利亚”试管鳞茎生长情况较好。

将移栽成活的健壮试管苗移栽入土后进行多效唑叶面喷施,研究结果表明:以500mg/L多效唑处理5周,百合叶片的气体交换特性得到明显改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所提高,组织含水量减少,对试管苗移栽入土后的生长发育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百合的组织培养

百合的组织培养

百合的组织培养一、百合叶片的组织培养(一)外植体百合鳞茎。

(二)灭菌方法取百合花茎于洗涤灵液中浸泡20min, 自来水冲洗20 min, 离花茎叶片基部上下各0.2cm 左右, 剪取0.5cm 带叶片茎段。

自叶片基部留叶片长1.5~ 2.0cm, 剪去以上大部叶片, 于0.1% 农用链霉素水溶液中浸泡1h, 自来水冲洗20 min; 无菌条件下, 75% 酒精处理2~ 3s; 0.1% 升汞溶液处理3~ 4 min, 无菌水洗5~ 6 遍, 备用接种。

(三)发育途径将叶片茎段接种于诱导分化培养基, 待诱导出芽后将芽接种于增殖培养基, 最后增殖芽进行生根诱导。

(四) 培养基以MS 和LS 为基础培养基, 细胞分裂素采用BA, 生长素采用NAA, 以二者不同浓度和比例制成诱导分化培养基和芽增殖培养基, 探求基础培养基MS 和LS 及不同浓度激素及其配比对新普百合诱导分化和不定芽增殖的效果。

生根培养基采用LS, 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生长素、活性炭, 研究生长素浓度及活性炭对生根苗的影响。

培养基均添加琼脂7g / L。

在103kPa、121℃条件下灭菌15min。

(五)培养条件培养室温度( 25±1℃) , 相对湿度60%~ 70% , 光强1800~ 2500lx , 光照每天12h。

(六)讨论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不定芽的分化设计8 种起始诱导培养基, 每种培养基接种50 片叶。

接种后, 在适宜培养基上, 15 天左右可见叶片基部膨大隆起, 继而生出黄绿色愈伤组织,20 天左右可长至0.5cm3 , 并生出绿色芽点后分化出芽, 50 天左右可长至2~ 3cm。

统计愈伤组织及不定芽诱导状况。

结果表明, 经50 天的培养后, 单一使用细胞10分裂素的处理效果不佳, 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定芽分化率均较低。

因此在新普百合的诱导培养中需细胞分裂素( BA) 和生长素( NAA) 配合使用。

当BA 浓度较高时, 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不利于不定芽的分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