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藻对水体氮磷的去除效率
小球藻处理富营养化污水的初步研究

小球藻处理富营养化污水的初步研究导言:富营养化是指在自然水体中营养物质的过度积累,导致水体中水生生物、自然景观的改变,并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富营养化污水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主要源头之一、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往往难以有效降低富营养化污水的营养物质浓度。
因此,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小球藻处理富营养化污水的初步研究进行探讨。
一、小球藻的选择和培养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具有高速生长和高效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
在小球藻处理富营养化污水的初步研究中,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小球藻品种,并进行培养。
一般来说,小球藻的培养需要适宜的光照条件、温度和营养物质供应。
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可以提高小球藻的生长速度和富营养化污水的处理效果。
二、小球藻对富营养化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小球藻能够高效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氮、磷等。
小球藻的光合作用能够将营养物质转化为生物质,并有效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研究人员将小球藻与富营养化污水进行接触,通过不断循环处理,可以明显降低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
研究还发现,小球藻处理富营养化污水的过程中,还能够产生氧气,改善水体的氧化还原环境。
三、小球藻的应用前景和问题小球藻处理富营养化污水具有潜在的广阔应用前景。
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相比,小球藻处理富营养化污水具有成本低、出水质量高的优势。
小球藻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质能源的原料,具有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的双重收益。
然而,小球藻处理富营养化污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小球藻的生长速度和富营养化污水的处理效果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光照强度、温度和水体中的其他营养物质浓度都会对小球藻的生长和处理效果产生影响。
其次,小球藻的处理能力有一定限制,对于一些富含氮、磷的污水,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小球藻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结论:小球藻处理富营养化污水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方法。
读懂了,你就是养殖高手!8种水生生物对水体的净化效果对比

读懂了,你就是养殖⾼⼿!8种⽔⽣⽣物对⽔体的净化效果对⽐选取8种⽔⽣动植物,研究其静态条件下在富营养化⽔体中的⽣长状况以及各系统单元对⽔体中氮、磷及有机物的净化效果,并对最优种植和放养密度进⾏筛选。
结果表明,合理的种植和放养密度能提⾼⽔体净化效果,挺⽔植物组和沉⽔植物组对各⽔质指标的平均去除率明显⾼于鱼类组。
对⽔质指标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2-N)、氨态氮(NH3-N)、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效果⽐较结果:挺⽔植物组中综合去除率最好的为风车草,去除率分别为95.55%、98.33%、62.09%、90.37%、58.80%,沉⽔植物组中狐尾藻对TN、TP、NO2-N、NH3-N、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8.63%、98.37%、64.56%、95.35%、58.66%。
鱼类组罗⾮鱼对TN、NO3-N、COD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47.3%、39.7%、32.03%;鲢鱼对TP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为89.77%;鳙鱼对NH3-N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为59.78%;罗⾮鱼对⽔质指标的TN、TP、NO2--N、NH3-N、COD综合去除能⼒分别为811.11、106.11、69.72、661.11、1073.33µg/(d.g)。
⽔体富营养化问题已被⼴泛关注,⽔⽣⽣物是⽔环境⽣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能够对⽔体和底泥中的氮、磷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进⾏吸收、转化,合成⾃⾝物质,从⽽对富营养化⽔体起到净化作⽤,⽽且还能调节⽔⽣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速度,增加⽔体⽣物多样性,控制藻类⽣长,有效提⾼⽔质,改善⽣态环境。
因此,⽔⽣⽣物的⽣态修复是控制⽔体富营养化的重要环节并且由于其具有效率⾼、投资少、运转费⽤低、可实现原位修复和控制污染物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泛关注。
本研究通过模拟富营养化⽔体在静态条件下,对⽐分析不同⽔⽣动植物⽣长特性、氮磷等营养物质吸收能⼒等⽅⾯的差异,以期为⽔体富营养化防治控制技术应⽤中的⽣物遴选提供科学依据。
微拟球藻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

微拟球藻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
石哲璇;梁文孔;白晓歌
【期刊名称】《中学生物教学》
【年(卷),期】2018(0)3X
【摘要】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对海水养殖鱼类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的养殖废水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微拟球藻在养
殖废水中培养7 d后,对水体中硝酸盐、铵盐、亚硝酸盐、溶解无机氨、溶解有机氮、活性磷酸盐及溶解有机磷的去除率分别为
67.6%,77.8%,33.3%,67.6%,39.1%,62.8%和34.0%,并且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实验表明微拟球藻可用于海水养殖废水的净化,对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3页(P63-65)
【关键词】微拟球藻;海水养殖废水;氮磷去除;能力培养
【作者】石哲璇;梁文孔;白晓歌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十一实验中学【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91
【相关文献】
1.小球藻和双眉藻对虾塘养殖废水氮、磷的去除效果 [J], 张桐雨;唐选盼;李洪武;
陈志辉;刘志媛
2.利用小球藻去除养殖废水中氮、磷的研究进展 [J], 吴丁山;万勇杰;方定;王博
3.微电流电解去除养殖海水中氨氮效果 [J], 叶章颖;裴洛伟;林孝昶;顾招兵;王朔;朱松明;阮贇杰
4.帕米尔绿球藻去除猪粪沼液废水中氮磷的效果研究 [J], 岳晓丽
5.微藻对水产养殖尾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进展——基于水产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角度分析 [J], 刘庆辉; 余祥勇; 张鹤千; 李祯; 唐汇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磷浓度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不同磷浓度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球藻是一种重要的微型藻类生物,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之一。
磷是生物体生长和代谢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同时氮也是藻类生长所必需的关键营养元素。
氮磷比作为影响藻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小球藻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磷浓度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之前的研究表明,适宜的氮磷比有利于小球藻的生长,而过高或过低的氮磷比则会对其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深入研究不同磷浓度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对于更好地了解藻类生长机制,优化水体养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磷浓度条件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为水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藻类生长的调控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我们将揭示不同磷浓度条件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规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不同磷浓度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养分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机制。
通过此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在实际水体中营养盐含量不同的情况下,小球藻的生长适应性和生态竞争力。
研究也旨在为水体水质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未来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小球藻在不同氮磷比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水体中养分元素的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维持,为保护水生态系统提供可行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水体环境的平衡和保护,提高水质的可持续性,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存环境。
1.3 研究意义通过研究不同磷浓度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可以为水体的环境管理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水体污染治理中,通过调控磷浓度和氮磷比,可以有效控制小球藻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少水中藻类的过度生长和水华的发生。
本研究对于提高水体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磷浓度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不同磷浓度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球藻是一类重要的微藻,在环境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
磷是生物体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关键元素之一,同时氮磷比也是影响微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环境中的氮磷比持续变化,对于小球藻的生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于小球藻生长的影响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在不同磷浓度下,氮磷比会对小球藻的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一点值得深入探讨。
通过研究氮源和磷源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小球藻的生长适应机制,也有助于指导环境中氮磷元素的管理和保护。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磷浓度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深入探究氮磷元素在小球藻生长中的作用机制,为环境保护和微藻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未来的海洋生态研究和资源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磷浓度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通过对小球藻生长的特点和氮磷比的影响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小球藻在不同营养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生长规律。
研究在高氮低磷和低氮高磷条件下小球藻的生长情况,可以为环境污染物的处理和水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探讨不同磷浓度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机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揭示磷浓度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探讨氮磷比在小球藻生长中的作用,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空间。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可以为环境保护和水体生态系统的维护做出更多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小球藻是一种常见的浮游植物,广泛存在于淡水、海水和湖泊中。
作为底部生物链的重要组成成员,小球藻在水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磷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之一,而氮磷比则是影响小球藻生长繁殖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前,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断增加,水体中的氮磷比失衡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
氮过量而磷缺乏或磷过量而氮缺乏都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水质恶化、藻类大量繁殖等问题。
不同磷浓度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不同磷浓度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小球藻是一种常见的浮游生物,其生长对环境氮磷比有较高的敏感性。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磷浓度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实验采用的材料为小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培养液,实验中设置了不同磷浓度的处理组,分别为0.04 mg/L、0.08 mg/L和0.16 mg/L。
每个处理组配合不同比例的硝酸盐和磷酸盐,分别为10:1、1:1和1:10。
实验过程中,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小球藻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测量,同时对培养液中的氨氮、硝态氮、硫酸盐和聚合态磷酸进行了测量。
结果表明,当磷浓度为0.04 mg/L时,氮磷比对小球藻的生长影响不明显;当磷浓度为0.08 mg/L时,氮磷比为10:1时小球藻生长最快,而氮磷比为1:10时小球藻生长最慢;当磷浓度为0.16 mg/L时,氮磷比为1:1时小球藻生长最快,而氮磷比为1:10时小球藻生长最慢。
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磷浓度下小球藻的生长受到磷的限制。
当磷浓度较低时,小球藻对氮的利用率较高,不同氮磷比对其生长的影响不明显;而当磷浓度较高时,小球藻对氮的利用率较低,此时氮磷比对其生长的影响较为显著。
不同磷浓度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不同磷浓度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小球藻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藻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水域中,对于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带来的水质污染,水中化学物质含量不断增加,这对小球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中,磷是水体中最容易引起富营养化的元素之一,而氮和磷的比例对小球藻的生长也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以小球藻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磷浓度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一、磷对小球藻的影响磷是小球藻生长所必需的一种营养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
一般来说,磷浓度越高,小球藻的生长速度越快,但当磷浓度过高时,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产生藻类暴发现象,给水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
据研究表明,小球藻在磷浓度为0.1mg/L时,生长最为适宜。
氮与磷的比例对小球藻的生长也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在相同磷浓度下,当氮磷比例为16:1时,小球藻的生长最佳,这是因为氮和磷的比例达到一定的平衡,可以促进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
而当氮磷比例过高时,会导致氮的过剩,抑制磷的吸收,从而影响小球藻的生长。
磷浓度的变化也会影响氮磷比的大小。
当磷浓度较低时,合适的氮磷比例范围为5:1~20:1;当磷浓度达到一定值时,最适宜的氮磷比例会有所改变,可以达到30:1~50:1。
这是因为磷浓度越高,小球藻对氮的需求越少,因此在较高的磷浓度下,适宜的氮磷比例范围也会相应提高。
四、结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发现,不同磷浓度下氮磷比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确实存在。
在本次实验中,当磷浓度为0.1mg/L时,适宜的氮磷比例范围为16:1,此时小球藻的生长最佳,可以得到最好的生长效果。
因此,在进行水域管理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磷的输入量,平衡氮磷比例,以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重要环境因子对小球藻去除污水中氮磷的影响

重要环境因子对小球藻去除污水中氮磷的影响周连宁;吴锋;赵振业;王波【期刊名称】《生物技术进展》【年(卷),期】2015(000)001【摘要】Chlorella vularis was employed to remov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wastewater .The effects of initial NH+4-N and TP concentrations,N/P ratios ,light/darkness ratios and pH on the removal of NH+4-N and TP were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lorella vularis could almost 100%remove NH+4-N and TP,when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NH+4-N and TP were no more than 35 mg/L and 7 mg/L.Under the N/P ratios of 5∶1 and 10∶1, Chloerlla vu laris could completely remove NH +4-N within 4 d,while the N/P ratios almost has no effect on Chlorella vulari sto removal of TP.At the same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NH+4-N or TP,theL/D ratios of 24 h∶0 h and 12 h∶12 h had no significantly effect on removal of NH+4-N and TP by Chlorella vularis.Along with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s increasing, Chlorella vularisshowed better removal effect of NH +4-N and TP under the L/D ratio of 24 h∶0 h.The optimal pH range for removal of NH +4-N and TP by Chlorella vularis were pH 7~8 and pH 5~7, respectively.%对小球藻去除污水中氮磷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初始氮磷浓度、氮磷比、光照条件和pH等因素对其去除效率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1 P3 N2 P3 N3 P3
N1 P4 N2 P4 N34 P1
N4 P2
N4 P3
N4 P4
1. 4 小球藻生物量及比生长速率测定
采用血球计数板计算法. 取 1 mL藻液 ,用无菌水稀释 100 倍后 ,采用血球计数板计算小球藻的细胞
数 ,通过对数生长期藻细胞数的变化计算比生长速率 ( k) . k = ( lnXt - lnX0 ) / t,式中 , X0 表示初始细胞数 量 , Xt 表示 t天后的细胞数量 . 1. 5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测定小球藻对氮磷的去除能力.
Table 1 The combinations of N and P concentrations in the medi2
1. 3 小球藻分离 、纯化及培养
um
配制 M S培养基 ,通过划线分离得到的小球藻纯种 ρ(NO3- ) ρ( PO34 - ) / ( g·L - 1 )
100%.
关键词 : 小球藻 ; 氮 ; 磷 ; 去除效率
中图分类号 : Q938.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25470 (2006) 0620648204
The rem ova l effect of C h lo re lla vu lga ris growth on n itrogen and phosphorus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 35卷 第 6期 2006年 11月
小球藻对水体氮磷的去除效率
胡开辉 , 朱 行 , 汪世华 , 刘 颖 , 林 旋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Abstract: D 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 and P were designed to study the adsorp tion ability of N , P by Ch lorella vu lgaris. The re2 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N , P concentration could take certain effect on adsorp tion of N , P by C. vu lgaris. The ad2 sorp tion of C. vulga ris to N , P increased gradually w ith the p rolonging of culture time. The removal rate of nitrogen was about 70% , while that of phosphorus was more than 60%. The maximum removed content of NO3- was 1. 10 g·L - 1 , with a rate of 87. 6%. The maximum removed content of PO34 - was 0. 28 g·L - 1 , w ith a rate of 100%. Key words: Ch lorella vu lga ris; N; P; removal effect
10. 40
N3 P1
2. 10
4. 14
15. 91 13. 74
10. 59
N3 P2
2. 10
3. 74
13. 84 23. 06
18. 63
N3 P3
2. 10
3. 97
16. 25 28. 32
26. 74
N3 P4
2. 10
4. 87
17. 80 36. 52
31. 36
N4 P1
2. 10
处理
ρ(叶绿素 ) / (mg·L - 1 )
0d
2d
4d
6d
8d
0d
2d
4d
6d
8d
N1 P1 N1 P2 N1 P3 N1 P4 N2 P1 N2 P2 N2 P3 N2 P4
2. 10 2. 10 2. 10 2. 10 2. 10 2. 10 2. 10 2. 10
3. 95
16. 90
9. 51
C. vulgaris
2. 2 氮磷含量对小球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从表 3可以看出 ,小球藻培养 2 d之前 ,细胞中叶绿素含量增长缓慢 ,之后增长速度加快. 随着培养基
中 NO3- 含量的增加 ,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 ,特别是在初期 N4 处理下小球藻细胞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 N1
·650·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
6
NO
3
和
PO
3 4
-
含量的测定
采用文献 [ 9 ]的水杨酸法和钼蓝比色法分别测定 NO3- 和 PO34 - 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 1 氮磷含量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不同 NO3- 和 PO34 - 含量下小球藻的生长情况如图 1、2所示. 从图 1可以看出 ,在小球藻培养的最初 2
d,小球藻的细胞数量缓慢增加 ,进入延缓期之后细胞数量增加加快 , 7 - 8 d细胞数量最大 ,达到稳定期. N1 处理的小球藻初期细胞增加较快 ,比增长速率略低 (表 2) ;当细胞进入稳定期之后 , N2 处理的生长情况 最好 ;而 N3 处理的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 N2 处理细胞最高数量为 4. 34 ×107 个 ·mL - 1 , N4 处理细 胞数量 (2. 98 ×107 个 ·mL - 1 )和比生长速率 (表 2)都低. 从图 2可以看出 ,在各种 PO34 - 含量下 ,接种后 2 d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 , P2 处理生长最快 ,细胞数量达到 4. 77 ×107 个 ·mL - 1 , P4 处理最终的细胞数量最 低 ,比 P2 处理减少了 55% ,说明高含量的 NO3- 和 PO34 - 对小球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HU Kai2hui, ZHU Hang, WANG Shi2hua, L IU Ying, L IN Xuan
(College of L ife Scienc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2, China)
收稿日期 : 2005 - 12 - 08 修回日期 : 2006 - 09 - 15 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 K04042). 作者简介 :胡开辉 (1962 - ) ,男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微生物生态和食用真菌.
第 6期
胡开辉等 :小球藻对水体氮磷的去除效率
·649·
每组 3次重复 , pH 调至 7. 0,于 121 ℃灭菌 30 m in,用于 表 1 培养基中的不同氮磷组合
第 35卷
和 N2 处理 ,之后 N1 和 N2 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增加更快 ,甚至超过 N4 处理. N1 处理下 ,随着 PO34 - 含量的增 加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并不明显. 而在高含量的 NO3- 和 PO34 - 条件下 ,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 ,表明在此条 件下 ,小球藻的细胞数量减少.
表 2 小球藻在不同氮磷含量下的比生长速率 Table 2 Specific growth rate of C. vu lga ris in different N and P concentrations
N4 P1 N4 P2 N4 P3 N4 P4
0. 31 0. 31 0. 32 0. 26
表 3 氮磷含量对小球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Table 3 Effect of N and P concentration on chlorophyll content of C. vu lga ris
处理
ρ(叶绿素 ) / (mg·L - 1 )
小球藻是一种理想的蛋白质资源 ,富含蛋白质 、氨基酸 、不饱和脂肪酸 、维生素 、矿物质和色素等 ,是一 种重要的微藻资源 ,具有增强免疫 、降血脂和抗病原微生物等保健和药理作用 ,此外 ,该藻还可用于重金属 的生物吸附 、污水处理和环境评价等方面 [ 1 - 5 ]. 近年来工业化步伐的加快 ,造成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 ,湖 泊 、河流富营养化. 小球藻是氧化塘中的主要藻类之一 ,小球藻在生长过程中能为好氧菌提供氧气 ,使之能 将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达到对富含养分的废水进行资源化处理目的. 因此 ,藻类的产量 和充氧系数直接影响污水的净化效果. 近 20年来 ,人们致力于人工培养小球藻的生长条件和氮磷利用的 研究 ,采用藻类细胞固定化技术处理污水的研究更是受到广泛关注 [ 6 - 8 ]. 但对自然水体条件下氮磷的营养 含量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及对氮磷的利用状况研究尚不多见. 本试验研究了小球藻对氮磷的利用状况 ,旨 在为利用小球藻进行高氮磷含量的污水处理提供参考.
采用丙酮提取比色法. 取 5 mL 藻液离心洗涤 ,在藻体沉淀中加入 5 mL 体积分数为 80%的丙酮 ,于 4
℃冰箱提取 24 h,离心分离丙酮提取液 ,分别测定其在 663 nm 和 645 nm 处的光密度值 [ D ( 663 nm ) 、
D (645 nm ) ] ,根据公式计算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 = 8. 02 ×D (663 nm ) + 20. 2 ×D (645 nm ).
接种到克氏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 按 10%接种量分别接 g·L - 1
0. 1
0. 2
0. 3
0. 4
种在不同氮磷含量的培养基进行自然光照 (室内靠窗 ) 0. 5
1. 0
培养 ,室温控制在 20 ℃,每天定时摇 2 次 ,每隔 48 h测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