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合集下载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分析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分析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型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超过4.16亿,而在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甚至更为庞大。

2型糖尿病是一种具有高度遗传倾向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障碍导致血糖升高。

在2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的变化与疾病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指红细胞内由于血红蛋白与血糖长时间接触而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它的检测可以反映近3个月内的血糖控制情况。

在2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高血糖会导致血糖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形成糖化血红蛋白,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了解糖尿病患者在近期的血糖控制情况。

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4%~6%之间,而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通常高于7%,甚至超过8%。

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的长期并发症风险密切相关,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血脂的检测在2型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脂质代谢紊乱,包括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水平升高。

高脂血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血脂水平的监测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可以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脂质代谢情况,进而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及时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水平,能够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已成为2型糖尿病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预防也具有重要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2型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类型。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功能异常和胰岛素抵抗为基础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

随着病情的进展,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和血脂异常等情况。

在2型糖尿病的检测和控制中,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就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和控制非常关键。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血液中含有糖分的血红蛋白,它能够反映出血糖水平在过去2-3个月内的平均水平,因此可以用来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临床上通常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6.5%以上作为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对于已经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则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以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血脂的检测同样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

血脂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

这些异常的血脂水平不仅会增加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及时监测血脂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并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血脂异常可以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手段进行干预,从而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除了对于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之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过程中还有着其他的临床意义。

通过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可以帮助医生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疗效和病情的进展情况。

通过这些检测数据,医生还可以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制定,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预测中的临床价值

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预测中的临床价值

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预测中的临床价值DOI:10.16658/ki.1672-4062.2016.17.101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预测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白城市区某医院2014—2015年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具有可比性的同期100例非糖尿病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并比较其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检测值分别为(8.69±0.52)和(14.85±6.57)mmol/L,对照组分别为(5.13±0.45)和(4.04±1.16)mmol/L,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每一研究对象检测所得糖化血红蛋白数值,所得血糖控制好、一般、较差和非常差程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高于对照组。

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预测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糖化血红蛋白;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并发症预测2型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群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确诊患者需要终身综合治疗。

如果治疗不当,不仅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还可导致相应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1]。

所以,应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判断血糖控制情况。

同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不受进餐和胰岛素、时间等影响,是临床检验常用的检测项目。

HbA1c作为糖尿病的重要诊断依据,弥补了血糖诊断糖尿病的不足,丰富了诊断方法。

为此,随机选取白城市区某医院2014—2015年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具有可比性的同期100例非糖尿病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检测两组人群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并比较其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预测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的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管理疾病非常重要,而在糖尿病的检测中,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1.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是指血红蛋白与葡萄糖发生非酶催化的糖化反应,通常情况下,血红蛋白的糖化水平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成正比。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过去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不受进食时间的影响。

这就是为什么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

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可以有效地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对于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每3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及时了解病情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潜在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可以帮助及早发现疾病,并采取预防措施,以延缓病情的发展。

2. 血脂检测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类物质,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高血脂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中也非常重要。

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四项指标。

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了解患者的血脂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对于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血脂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潜在糖尿病患者来说,血脂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并提前干预,以降低发病风险。

3. 临床应用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心血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除了治疗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疾病的发展情况,确定治疗方案的疗效,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种类,为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糖化血红蛋白金标准检测法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糖化血红蛋白金标准检测法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第34卷第2期吉林医药学院学报v01.34N o.2 2013年04月Jo哪al of Ji l i n M edi cal C oue ge A pr.2013文章编号:1673-2995(2013)02旬105旬2糖化血红蛋白金标准检测法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高莉囡,苗庄,白兰,淡以锐(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吉林吉林132013)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胰岛素;C.肽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经典的2型糖尿病(T:D M)诊断检测方法基本满足临床需要。

随着糖化血红蛋白(H bA l c)的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和计量单位的标准化的发展,2009年国际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H bA l c作为D M的新的诊断标准u J。

我国早在2007年在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也将H bA l c作为血糖控制状态的标准,同时认为H bA l c是反应D M患者血糖长期控制水平的金标准旧J。

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这里分析683例T:D M患者H bA l c和相关项目检测结果在疾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与结果1.1资料收集某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内分泌科住院和门诊明确诊断的T:D M患者683例,其中青年组119例,年龄18~40岁;中年组257例,年龄41—60岁;老年组307例,年龄6~75岁。

确诊方案依据2005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提出的D M诊断与分型标准旧J。

对照组30例,选择无内分泌系统疾病、无感染、无创伤、无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心血管系统检测显示健康的体检人员。

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为42.7岁。

1.2方法于早晨采集被观察对象空腹肘部静脉血5m L,分别加入含有促凝胶的管内2.5m L和含有E D7r A—K2的抗凝管内2.5m L,前者用于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及C.肽(C—P),后者用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由具有专业资质人员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G LU,酶法)、胰岛素(IN s,化学发光法)、C—P(化学发光法)、H bA l c(高压液相色谱一H PLC法),检测仪器为荷兰产V i t a l s el ect r a x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作者简介:高莉囡(1983一),女(汉族),技师,硕士经验交流国产B i o R ad D一101M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仪,意大利产M A G L uM I—200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仪,仪器自动计算结果,自动打印。

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诊治中的价值

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诊治中的价值

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诊治中的价值发表时间:2015-12-18T13:50:47.99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8期供稿作者:王雪[导读] 安徽省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 HbA1c的测定能够准确反映患者血糖水平,对2型糖尿病的诊治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安徽省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 239000【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价值。

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并以同一时期随机抽取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的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试验组HbA1c水平升高程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HbA1c的测定能够准确反映患者血糖水平,对2型糖尿病的诊治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传统的诊断和治疗监测采用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等[1]。

但是这些方法有其局限性,血糖的检测容易受药物、饮食、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只能反映患者采血时的瞬间血糖状态[2]。

目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已经成为衡量患者血糖控制程度的金标准,也是监测2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指标[3]。

为了探讨HbA1c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价值,我们选取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比较了两组的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均符合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4];并以同一时期随机抽取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试验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1~77岁,平均(52.4±3.4)岁;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3~78岁,平均(53.5±3.8)岁。

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初探

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初探

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初探王梅;时立新【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1(035)012【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 bA1c)在2型糖尿病(T2D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无糖尿病病史的人群182例,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以及HbA1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神经传导速度等.采用200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将受试者分为糖耐量正常(NGT,n=26)组、糖调节受损(IGR,n=84)组和新诊断糖尿病(NDM,n=72)组.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及微血管并发症患病率的差异,分析HbA1c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HbA1C预测微血管并发症的最佳临界点.结果三组间HbA1c值、空腹血糖(FPG)值、2h血糖(2 h-PG)值、年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OR 4.167,P<0.05)、FPG(OR 1.222,P<0.05)、2 h-PG(OR 1.093,P<0.05)及年龄(OR 1.028,P<0.05)均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其中HbA1C与微血管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最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HbA1C预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切点值为6.1%.结论 HbA1C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在筛查与诊断2型糖尿病中可能有重要价值.【总页数】4页(P1065-1068)【作者】王梅;时立新【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550004;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5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J], 俞璇;张莺莺;欧成举;张桂花;孔祥2.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孙玉3.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 [J], 马媛4.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J], 何健祥5.糖化血红蛋白在合并贫血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 [J], 兰秀凤;郑金菊;陈文;牟晓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临床上,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

据统计,全球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4亿人,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患者往往伴有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异常等多种代谢紊乱情况。

由于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对人体各系统的危害性较大,因此早期诊断和有效干预对预防和控制2型糖尿病至关重要。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检测作为2型糖尿病的重要检测指标,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了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价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血脂检测则可以评估患者的脂质代谢情况,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在2型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的结合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有效监测和评估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情况,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具有重要价值。

1.2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情况对于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通过对这两项指标的综合分析,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结合应用的优势,为临床实践中提供更加有效的诊疗方案。

本文旨在为医疗工作者提供更全面的2型糖尿病检测指导,为患者个性化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最终实现2型糖尿病管理的精准化和智能化。

1.3 意义引言在2型糖尿病的检测中,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是两项重要的指标,它们能够反映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是一种能够反映患者近期血糖控制情况的指标,它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对于评估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 过程 难 以发 生 逆转 。血糖 检 测难 以证 明 D M患 者 病 情 的长期 表现 ,而 Hb A l c 在 红细胞 生 成 的
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符合 WH 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期选择 5 0 例正 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其 中男 3 O 例 ,女 2 O 例; 平均年龄为( 5 0 . 2 ±7 . 5 )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 、 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o

强、不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 1 ,可作为诊 断糖尿
病 ( D M)和 监 测 血 糖 水 平 的一 种 敏 感 性 实验 室
察 组血清 H b A l c 和F P G之 间 存 在 着 正 相 关
指标 ,在 D M临床诊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 的临床 价值 。报道如下。
3 讨 论
D M 是 一 种 慢 性 终 生性 疾 病 ,应 早 期 明确 诊 断 和采取 有 效 的治 疗措 施 ,既 往 临床 主要 以 F P G 和餐 后 2 h血 糖 ( 2 h P G)作 为评 估 D M 患 者 血 糖
( P < 0 . 0 5) ,见表 1 。
表1 两组H b A I c :  ̄ P F P G 检测 结果比较 ( ± s )
组别 观察组
对 照 组
观 察
血清 H b A l c表 达 水 平 过 高 ,> 9 % 时 ,极 易 诱 发
组血 清 F P G和 H b A l c表 达 水 平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1 f 临 床 资料
1 . 1 一般资料 2 0 0 9 年2 月至 2 0 1 2年 6 月本院
门诊或住院治疗 2 型糖尿病患者 5 5 例为观察组 ,
其 中男 3 2例 ,女 2 3例 ; 平 均年 龄为 ( 5 1 . 6±6 . 2 )
水平的实验室指标 。但 F P G仅反映 D M患者抽血 时 的血糖 水 平 ,易受 日常饮 食 、检 测 时 间和药 物 治疗浓度等因素的影响。H b A l c 则是血红蛋 白和 血糖相互结合而产生的物质 , 其 与血液中的葡萄 糖不断发生结合 ,过程 比较缓慢且呈持续性 ,整
糖尿病 肾病、白内障等多种严重并发症产生 。因 此 ,当 D M患者血糖水平达到理想范围,且血糖 水平控制相对平稳时,每年应行 2 次 以上的血清
H b A l c表 达水 平 检 测 ,而 需更 改 治疗 措 施 或 血糖
n 5 0
5 O
H b A l c( %) 7 . 2 6 ±2 . 7 4
1 . 2 血清 H b A l c和 F P G检 测 方 法 两 组 均 在 清
4 个月 内可始终加 以动态性反 映。故 H b A l c 检测 结果是平均血糖水平 ,而不易受到葡萄糖代谢过 程变化的影响 ,也不会被 日 常饮食和活动等因素 所改变 , 且与检测具体时间 、 是否处于空腹状态 、 是否使用胰岛素药物治疗等无 明显相关性 。可 作为判断 D M患者治疗措施是否有效 ,血糖水平
4 . 8 7 ±0 . 6 8
F P G( m m o l l L) 7 . 5 1 ±3 . 0 5
4 7 2 ±0 7 7
表达水平不稳定者 ,则应间隔 9 0 d 检测 1 次血清
H b A l c 表 达水 平 。
作者单位 :4 3 7 2 0 0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人民医院
F P G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即血糖表达水平越高 , 则糖 化 血红 蛋 白表 达水 平越 高。此结 果证 明, H b A l c 可反映糖代谢 过程 的具体情况 ,血糖水平 控制 越 良好 ,则血清 H b A l c 表 达水 平越低 ,如
2 结 果
2 . 1 两组 H b A l c和 F P G检 测 结 果 比 较
控制 是否 理想 的一种 敏感 性实 验室 指标 … 。 本 资 料 结 果 显 示 ,DM 患 者 血 清 Hb A l c和 F P G表 达 水 平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_ 5 ] ,且 H b A l c与
晨空腹状态下抽取 5 m l 肘部静脉血 ,离心处理后 吸取血清 ,采用糖化血红蛋 白仪和相关试剂盒检 测血清 H b A l c 水平 ;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 清F P G表达水平。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试剂盒说 明书操作 步 骤进行 检测 。
综上所述 ,血糖表达水平变化较大的 D M患

5 6・
浙江临床医学2 0 1 3 年1 月第 l 5 卷第 l 期
2谭琳琳 , 任君 , 史新辉 , 等 糖 尿病 患者糖 果化血蛋 白与空腹血糖 结果 临床分析. 重庆 医学, 2 0 0 8 , 5 7 ( 1 6 ) : 1 8 2 7
浙江临床医学2 0 1 3 年1 月第 1 5 卷第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董 靖 刘加 兰 2 . 2 型 糖 尿 病 Hb A l c和 F P G的 相 关 性 分 析
( P < 0 . 0 5 ) 。
近 年 来 研 究 人 员 日益 重 视 对 糖 化 血 红 蛋 白 ( H b A l c )的相 关 性研 究 ,其在 血 液 中浓度 稳 定性
1 . 3 统计 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1 3 . 0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和分 析 ,两组血 清 H b A l c 和F P G表 达水平 比较 采用 f 检验 , 相关性采用 S p e a r m a n 方法予 以分析 ,
以P < 0 . 0 5为差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
者 仅 行数 次血 糖 检测 难 以正 确评 价控 制 的具 体状
况, 且难 以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血清 H b A l c 可反 映 D M患 者 某些 时 间段 内的 血糖 平 均表 达 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