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24.给予是快乐的》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4 给予是快乐的》 优质课导学案_1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在这一环节里,我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把课文读懂,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再通过生与生、师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受。
教学要求:《给予是快乐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的一篇略读课文。
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学习人物语言使学生感悟男孩对弟弟的爱;让学生通过抓人物动作分析人物性格特点;通过分析两次错误;让学生去体会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抓人物的动作语言去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里。
3、通过阅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含义。
4、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给予是快乐的”含义。
2、教育学生树立学习奉献意识,学会为他人服务。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上课,大家快不快乐呢?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开始今天的学习。
(出示图片)师:大家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生:开心、高兴、快乐……板书:快乐师:那么你什么时候是快乐的呢?生:成绩、表扬、礼物……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人公他的快乐是这样的,看老师板书课题:给予是快乐的师:给予是什么意思呢?生:送给、赠送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我们得到是快乐的,送给也是快乐的,但作者为什么是这样的感受呢?好,带着我们的疑问打开课文,自由朗读下课文。
(出示图片)课文中谁给予了谁?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读完后,我们来认识一下生字词语:(出示图片)齐读、个人读师:生字掌握的不错,课文读的怎么样呢?是谁给予了谁呢?生:保罗哥哥给予保罗……板书课题:给予是快乐的三、精读课文,体会美好(一)品语言悟情感师:我们再来快速的浏览下课文,看哪些是描写男孩的语句。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4 给予是快乐的∣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给予是快乐的》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能理解“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1、从小男孩的言行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
2、领悟“给予是快乐”的内涵。
学习准备:相关课件、名人名言学习过程预习导学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圈出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词。
3、我能给这些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gěi( ) lè( ) bēi( )nán( )给乐背难jǐ( ) yuè( ) bèi( ) nàn( )4、标注自然段序号,标注阅读中产生的疑问。
5、勾画优美词句。
6、思考:(1)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你在生活中有过“给予是快乐的”体会吗?7、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写本文是_____国作家_________的作品,主要讲述了________节前夜,_________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_________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_________的言行,强烈地震憾了_________的心灵,使他深深地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签字:教师评价:课堂助学一、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谁给予谁?看谁找到的答案多。
学生口述(保罗的哥哥把新车给予保罗;小男孩要把快乐给予弟弟;保罗把自己的快乐给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
)二、自主、合作、探究:1、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感到意外?(我要画下来,再和同位说说我的感受,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
)交流讨论: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而男孩却“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只想着给予而不是获取);保罗邀请素不相识的小男孩坐车兜风(被小男孩感动);小男孩请保罗“把车开到我家门口”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让腿有残疾的弟弟看一看(纯洁无暇、美好无私、乐观自信)品读课文12自然段生(齐):“保罗的眼睛湿润了。
四年级上语文导学案-给予是快乐的-人教新课标

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导学案学情分析:1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着心胸狭窄、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
他们往往从父母、长辈那里得到很多快乐,但是给予别人的快乐不多。
对本文的“给予”,多数人有一些类似的体验和经历,但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会给教学带来难度。
2.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多的学习,他们积累了一些阅读方法,但对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理解还不够。
3.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阅读和感悟文本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继续培养学生对文本感知、感悟的能力。
教学分析《给予是快乐的》是第六组单元中的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并被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将关爱送给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的快乐。
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语言朴实,人物对话集中;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文章结尾点题,提示中心。
全文内容浅显易懂,但却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致深的人间真情,融思想性与人文性于一体。
教学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我能理解“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我要学习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美德。
重难点1、从小男孩的言行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
2、领悟“给予是快乐”的内涵。
教学资源了解圣诞节的相关知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生字生词的读音读准。
2、我能正确读写这些字词宽yù()羡()慕湿rùn()给予()gěi( ) lè( ) bēi( ) nán( )给乐背难jǐ( ) yuè( ) bèi( ) nàn( )3、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写本文是()作家()的作品,主要讲述了()节前夜()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 )的言行强烈地震憾了( )的心灵,使他深深地体会到了( ).二、自主、合作、探究1文中有些地方让我感到意外,我要画下来,再组内说说我的感受,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4给予是快乐的(导学案)

24、给予是快乐的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做的好的同学。
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
2.教师小结,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
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学完课文将根据大家的提问,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
二、自主预习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简要地复述课文的内容。
3、认真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三、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炫耀、兜一圈”的意思。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了课题后想到了什么?3、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勾画出来)4、文中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用“”勾画)5、为什么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联系课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6、“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大胆发挥想象,这个夜晚他们是怎样度过的?四、展示交流1、由于给予圣诞前夜,保罗、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都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各有什么难忘?各组派代表发言。
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根据三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
五、拓展练习1.请学生谈一谈学习的收获可包括对课文的理解、提问的方法等。
(学生可能会提出:我知道了给予是快乐的。
以此引导学生填空:保罗的哥哥因为()而感到快乐, 小男孩因为()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而感到快乐。
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2.师生共同评选最佳问题、最佳提问人,赠送小礼品,颁发荣誉证书。
四年级语文上册24、《给予是快乐的》导学案(叶平平)

⑴保罗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让他有第二次的错误的想法?这错误的想法又是什么呢?
朗读课本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理解“给予是快乐的”含义
当
堂
检
测
(学习诊断)
一、我会加标点
1、他指了指保罗的车___说___看见了吗___很漂亮___对不对___
2、男孩睁大眼睛___你是说___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___你不用花一分钱___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是说___哇___我希望__
──第一次错了
⑴保罗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有第一次的错误的想法?这错误的想法是什么呢?
⑵但是小男孩的回答却让他十分惊讶!
指导读好小男孩的话。
⑶他明白“给予是快乐的”了吗?
体会“不由自主”。
(联系:圣诞夜相当于中国的除夕之夜,他应该快点回家和家人团聚。)
过渡:他真正懂得“给予是快乐的”了吗?并没有!因为他又想错了。
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导学案
上课班级
四3班
课题
24、给予是快乐的
主备教师
胡梦玲
副备教师
上课时间
2014年12月2日星期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圣诞节”“饶有兴趣”“富裕”“羡慕“神气”等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小男孩和保罗的心里活动
我认为这个“哥哥”很可爱,他不是渴望自己拥有一辆别人送的车子,而是希望自己能当给弟弟送车子的哥哥。这个哥哥很有爱心。
保罗是个很和蔼可亲的人。因为它明明看出小男孩家庭并宽裕,但却没有嫌弃小男孩。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互相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理解课本内容
基本环节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4 给予是快乐的》 优质课导学案_0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饶有兴趣”“宽裕”“羡慕”“神气”等词的意思。
3.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中体会他他们的心理,并凭借语言材料,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实感受。
教学难点领悟“给予是快乐的”内涵,懂得从小要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轻松导入,引发情感1、孩子们,今天和这么多老师一起上课,高兴吗?那高兴还可以说成?(老师板书快乐)让我们一起度过这快乐的40分钟。
生活中,还有什么事令你快乐?(自有汇报)大家说得非常好,在生活中,当我们认识一位新朋友的时候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的时候是快乐的,受到表扬的时候是快乐的,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去感受另一种快乐————(板书给予是)把课题补充完整。
齐读课题。
2、课题质疑:师: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生:(1)“给予”是什么意思?(2)课文中讲谁给予了谁?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谁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付出)二、初读课文,整体认知理解的非常好,我们都知道得到东西的时候往往是快乐的,可付出给别人东西的时候又怎么会是快乐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地大声朗读。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印象深的地方,可以写出感受。
(夸奖好的学习习惯)1、(出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出示:课文梗概,学生试填。
3、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板书:哥哥保罗小男孩弟弟4、这些人物间都有谁给予了谁什么?交流:△保罗的哥哥给予保罗一辆新轿车。
△小男孩许诺要给予弟弟一辆新车。
△保罗给予小男孩他的弟弟乘自己的新轿车兜风的机会。
5、课文中保罗错了几次?错哪儿了呢?下面我们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进一步研究。
板书设计:24*给予是快乐的哥哥→保罗小男孩→弟弟。
四年级语文:24、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24、给予是快乐的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组词。
2、理解感悟课文。
3、凭借课文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体验,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
●三、教学时间:1、课时。
【设计思路】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去探究文本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高兴的时候,会有怎样的表情?(笑)2、那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笑的游戏,看谁最会笑?我来说,你们表演。
同桌面对面微笑——笑眯眯——哈哈大笑——冷笑(冷笑可不代表笑啊)3、看着同学们这么高兴,老师也替你们高兴,想想与高兴相近的词语还有哪些?4、板书:快乐什么时候你会感觉很快乐呢?是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作者却得出了这样的感受:5、补充完整课题:24、给予是快乐的齐读给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师:我们都知道,得到是快乐的,可付出又怎么会是快乐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多读几篇,把课文读通顺。
2、边读边给课文标上小节号,想想课文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故事?●三:反馈1、课件出示词语2、课文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四、理解感悟课文:(一)、学习1~4自然段1、自由读(课件出示)2、读了这部分内容,你知道了什么?3、(预设:a 小男孩家很穷 b、小男孩很羡慕保罗的新车)4、小男孩很羡慕保罗的新车,你从哪看出来?(1、看见一个男孩……满脸羡慕的神情。
2、哇!我希望……)指导朗读5、你觉得小男孩会希望什么呢?6、看看小男孩想的是不是跟你想的一样呢?课件出示5~7自然段指名读第五段小男孩的话7、这样的哥哥是怎样的哥哥?8、指导朗读:“我希望……”把小男孩的这种决心读出来9、保罗听了小男孩的话感到非常的吃惊保罗怎么会感到吃惊呢?(保罗开始以为是小男孩希望有个能给予他新车的哥哥,可现在知道了他是想要做一个能给予弟弟新车的哥哥。
小学四年级语文《24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24给予是快乐的》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1,回顾导入:同学们,俗话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古今中外流传着无数颂扬人间真情的故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个关于爱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关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示了 (爱的奇迹);《卡罗纳》体现了(同学之间的友爱),这一个个爱的故事拨动了我们的心弦,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有关爱的故事,齐读题目《24*给予是快乐的》(出示课题)(正音,标音节)2,课题质疑:(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给予"是什么意思(3)你还想知道什么呢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4)你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阅读提示又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指名读.二,初读课文,整体认知1,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回到这个祥和的圣诞节前夜,看看这个晚上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自由放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注意把字音读准,把文章读通读顺.2,谁来说说3,你已经简单地把课文复述了一遍了,真完整!阅读提示中提到了"给予是令人快乐的"这句话在文中哪个地方出现4,一个夜晚,竟让作者有如此深刻的感受,看来,这个夜晚肯定是个非比寻常的夜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笔划下来,然后在四人小组里讨论,谈谈你的感受.三,深入理解,领悟情感1,刚才,我们通过读,划,交流,找出了文中让你出乎意料的地方,谁来说说指名汇报.2,对,这里的确令人出乎意料,也是我们等会儿要重点理解的内容,但是,对于写事的文章,我们应该按事情发展顺序来找,谁找到第一处让人出乎意料的地方3,学生汇报:4,是的,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饱含了哥哥对弟弟浓浓的爱.此时此刻,假如你是保罗,你认为小男孩会希望什么5,小男孩一心只想着给予而不是获取的高尚品德,使我们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动,其实在文中使我们出乎意料的地方还不止这些呢,继续找找让你出乎意料的地方吧!6,这个地方让我感到意外:小男孩提出请保罗把车开到他家门口,保罗以为他要在小朋友面前神气一下,但是,男孩却背出了脚有残疾的弟弟,并对弟弟许下了一个坚定的承诺.——"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汽车."7,自由读读这段话,看看你体会到什么 (出示句子:)"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给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8,学生汇报:9,同学们,小男孩想给予弟弟的仅仅是一辆汽车吗他更想给予弟弟什么(他更想给予弟弟快乐,幸福,爱,希望,信心,勇气.)10,是啊,小男孩要给予弟弟的不止是物质上的一辆汽车,还有一些无形的东西.(快乐,幸福,爱,希望,信心,勇气),这些是精神上的给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品质.(齐读,他指着保罗的车,说——)11,小男孩的话是那样令人感动,你看,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为什么湿润了呢 (感动,他为自己以上两次错怪了小男孩而感到愧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给予是快乐的
目标导学: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我能理解“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我要学习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美德。
学习重难点
1.从小男孩的言行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
2.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
课前预习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灵。
自主学习、预习检测
1.我能给下面这些多音字组词
gěi( ) bēi( ) nán( )
给背难
jǐ( ) bâi( ) nàn( )
zhe ( ) kàn( )
着看
zhuó( ) kān( )
2.我能理解“饶有兴趣”“宽裕”“羡慕”“兜一圈”这些词的意思词的意思。
3.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本文是 __作家的作品。
主要讲述了 __节前夜 ___送给。
使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 __的言行强烈地震憾了的心灵,使他深深地体会到了 .
4.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合作交流
1.我能在文中找到几处:谁把什么东西给予了谁?并能写下来。
2.我能在文中找出保罗误解了小男孩几次,并能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可以这样来回答:第一次小男孩说,保罗以为
,其实小男孩想。
我认为
……
3.我能找出保罗在小男孩的感染下都做了哪些决定,也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男孩、弟弟、保罗会想些什么呢?
4.
5、我能联系实际理解“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
达标测评
1.巧填同音字
mù羡()()色屏()坟()
yù宽()沐()养()()望
2.学完课文,我想对小男孩说 ___________
3.我想对保罗说 ___________
阅读链接
1.给,永远比拿愉快
有一年,高尔基的儿子到意大利的一个岛上看望爸爸。
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栽了好些花,不久,就和妈妈一起回家去了。
第二春天,儿子栽下的花开了。
高尔基看着窗外怒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高尔基在信中说:儿子,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
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好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
如果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像鲜花啦,好的思想啦,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
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2.读选读课文中《一个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