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程学第八次作业答案
机械制图第八章习题册答案

机械制图第八章习题册答案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它通过图纸的绘制和标注,向人们传达物体的形状、尺寸和结构等信息。
而机械制图第八章则是围绕着投影法展开的,通过投影法的运用,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态和尺寸。
本文将探讨机械制图第八章习题册的答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的知识。
在机械制图第八章的习题册中,通常包含了一系列与投影法相关的问题。
这些问题旨在考察读者对于投影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习题册中可能会出现一个三维物体,要求读者根据给定的视图图纸,绘制出其正射投影图和俯视图。
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读者锻炼从三维物体到二维图纸的转换能力,提高他们的制图技巧。
除了绘制投影图之外,习题册还可能包含一些关于尺寸标注和符号的问题。
在机械制图中,尺寸标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尺寸大小。
因此,习题册中可能会要求读者根据给定的图纸,进行尺寸标注。
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读者熟悉并掌握尺寸标注的方法和规范。
此外,习题册还可能涉及到一些与视图之间的关系和转换有关的问题。
在机械制图中,不同的视图能够提供物体不同的信息。
因此,通过对不同视图之间的转换和关系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习题册中的相关问题可以帮助读者巩固这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和图形理解能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内容,习题册还可能包含一些与投影法相关的计算问题。
例如,习题册中可能会给出一个物体的三维尺寸,要求读者根据给定的投影图纸,计算出其在不同视图中的尺寸。
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加深对投影法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总之,机械制图第八章习题册的答案涵盖了投影法的各个方面,通过解答这些问题,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的知识。
同时,习题册中的问题也可以帮助读者培养空间想象、图形理解和计算能力。
因此,对于学习机械制图的人来说,认真完成习题册并查阅答案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思考,读者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制图技巧,为将来的工程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机械制造工程学》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学)( A )一、简要解释下列概念1. 斜角切削:切削加工时,刀具主切削刃的切线与合成切削速度方向不垂直的切削,则称之为斜有切削。
2. 砂轮硬度:砂轮的硬度是指砂轮表面上的磨粒在外力作用下脱落的难易程度。
3. 金属切削:金属切削加工是指利用刀具和工件作相对运动,从毛坯上切去多余的金属,以获得所需要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零件。
4. 工艺成本:工艺成本是指生产成本中与工艺过程有关的那一部分成本,如毛胚或原材料费用、生产工人的工资、机床电费(设备的使用)、折旧费和维修费、工艺装备的折旧费和修理费以及车间和工厂的管理费用等。
5. 拉削图形:拉刀从工件上把拉削余量切下来的顺序,通常都用图形来表达,这种图形即所谓“拉削图形”。
6. 机床夹具:在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
7. 加工精度: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二、填空题1. YG类硬质合金适于加工铸铁及有色金属;YT类硬质合金适于加工钢料。
2常用来衡量切屑变形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变形系数、剪切角和剪应变。
3切削热主要由工件、刀具、切削和周围的介质传出。
4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切削速度。
5工件材料强度、硬度高时,应选用较小的前角;工艺系统刚性差时,应选用较小的后角。
6标准麻花钻有个前刀面、个主后刀面、个副后刀面。
7端铣平面的铣削方式分为对称铣削、不对称逆铣和不对称顺铣。
8机床按精度可分为普通精度机床、精密机床、高精度机床三类。
9根据生产纲领不同,生产可分为__大量生产__、__ 成批生产__和___单件生产___生产三类。
10基准统一原则是指加工同一零件多道工序过程中,定位基准采用同一基准的基准组合。
11切削加工顺序安排原则有基准先行、先粗后精原则、先主后次原则和先面后孔原则。
12工件装夹方法有___直接找正装夹___、__划线找正装夹_和__用夹具装夹__三种。
hw-8参考答案

制造工程基础作业8: 切削力,切削温度,切削过程优化 作业题:1. 影响切屑形态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参考答案:切屑形态主要影响因素有:工件材料的塑性;切削速度;刀具前角;切削层厚度。
2. 试比较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规律。
已知刀具寿命的广义泰勒公式 75.025.25pc Ta fv C T =,求当V c 、f 、ap 分别增加1倍时,刀具使用寿命有何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参考答案: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刀具使用寿命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列如下: 切削力:ap 、f 、Vc切削温度: Vc 、 f 、 ap 刀具使用寿命: Vc 、 f 、 apV c 增加1倍,则刀具使用寿命降低为原来的%1.3215=⎪⎭⎫⎝⎛f 增加1倍,则刀具使用寿命降低为原来的%0.212125.2=⎪⎭⎫⎝⎛ap 增加1倍,则刀具使用寿命降低为原来的%5.592175.0=⎪⎭⎫⎝⎛计算结果表明,切削速度对刀具使用寿命影响最大,切深影响最小。
在刀具使用寿命确定的情况下,为了提高金属切除率,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ap ,然后选择尽可能大的f 。
3. 外圆车削,工件直径φ100mm ,工件材料为正火45号中碳钢,刀具材料为硬质合金机夹刀片(牌号为YT15),刀具几何角度为o 18γ=︒,o 6α=︒,r 60κ=︒,r 15κ'=︒,s5λ=-︒,刀具负倒棱参数为︒-==10,6.011o r mm b γ,刀尖圆弧半径为mm r 5.0=ε,刀具后刀面磨损值为VB =0.4mm ,机床型号CA6140车床,主电机功率为7.5kW ,切削用量为min /150,/6.0,5m v r mm f mm a p ===,求切削时的三个分力f p c F F F ,,,切削功率m P 及进给功率f P 。
机床能否正常工作及对策。
参考答案:切削用量为min /150,/6.0,5m v r mm f mm a p ===由表2-2查到:单位主切削力p=2000N/mm2; 1=Fc x ;84.0=Fc y 由表2-3查到:进给量对主切削力修正系数9.0=fFcK由表2-4查到:进给量对主切削力修正系数96.0=vFc K 由表2-7查到:主偏角对主切削力修正系数1=rFc K κ由表2-8查到主偏角对应的Fp/Fc 、Ff/Fc 值。
hw-8参考答案

制造工程基础作业8: 切削力,切削温度,切削过程优化 作业题:1. 影响切屑形态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参考答案:切屑形态主要影响因素有:工件材料的塑性;切削速度;刀具前角;切削层厚度。
2. 试比较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规律。
已知刀具寿命的广义泰勒公式 75.025.25p c Ta f v C T =,求当V c 、f 、ap 分别增加1倍时,刀具使用寿命有何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参考答案: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刀具使用寿命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列如下:切削力:ap 、f 、Vc切削温度: Vc 、 f 、 ap刀具使用寿命: Vc 、 f 、 apV c 增加1倍,则刀具使用寿命降低为原来的%1.3215=⎪⎭⎫ ⎝⎛ f 增加1倍,则刀具使用寿命降低为原来的%0.212125.2=⎪⎭⎫ ⎝⎛ap 增加1倍,则刀具使用寿命降低为原来的%5.592175.0=⎪⎭⎫ ⎝⎛计算结果表明,切削速度对刀具使用寿命影响最大,切深影响最小。
在刀具使用寿命确定的情况下,为了提高金属切除率,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ap ,然后选择尽可能大的f 。
3. 外圆车削,工件直径φ100mm ,工件材料为正火45号中碳钢,刀具材料为硬质合金机夹刀片(牌号为YT15),刀具几何角度为o 18γ=︒,o 6α=︒,r 60κ=︒,r 15κ'=︒,s 5λ=-︒,刀具负倒棱参数为︒-==10,6.011o r mm b γ,刀尖圆弧半径为mm r 5.0=ε,刀具后刀面磨损值为VB =0.4mm ,机床型号CA6140车床,主电机功率为7.5kW ,切削用量为min /150,/6.0,5m v r mm f mm a p ===,求切削时的三个分力f p c F F F ,,,切削功率m P 及进给功率f P 。
机床能否正常工作及对策。
参考答案:切削用量为min /150,/6.0,5m v r mm f mm a p ===由表2-2查到:单位主切削力p=2000N/mm2; 1=Fc x ;84.0=Fc y由表2-3查到:进给量对主切削力修正系数9.0=fFc K由表2-4查到:进给量对主切削力修正系数96.0=vFc K由表2-7查到:主偏角对主切削力修正系数1=rFc K κ由表2-8查到主偏角对应的Fp/Fc 、Ff/Fc 值。
机械制造工程训练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昆明理工大学

机械制造工程训练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昆明理工大学第一章测试1.下列哪种说法不符合绿色制造的思想()参考答案:为企业创造利润2.ERP的含义是()参考答案:企业资源计划3.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目的都是为了保障()。
参考答案:安全生产4.工人操作机械设备时,穿紧身而舒适的工作服是为了防止( )。
参考答案:工作服被机器转动部分缠绕5.下列行为中,哪些是不安全行为( )。
参考答案:人站在被吊起的物体下作业第二章测试1.车床的进给运动是()参考答案:刀具移动2.C6132车床最大加工直径是()参考答案:320mm3.车削加工的长度基准单位是()参考答案:mm4.数控车床主要适用于()生产加工。
参考答案:多品种,小批量5.数控车床加工的主要零件类型是()参考答案:回转体零件第三章测试1.在数控铣床上不能进行加工的是()参考答案:刨削2.在铣削加工中,()作主运动。
参考答案:刀具的旋转运动3.普通铣床与数控铣相比,结构简单,所以只能用来加工平面。
参考答案:错4.下列不属于铣床附件的是:参考答案:升降台5.以下哪种材料可以用来制造铣削刀具;参考答案:单晶多晶材料;硬质合金;高速钢;陶瓷6.用平口虎钳装夹工件,工件余量层应钳口。
参考答案:高于第四章测试1.以下用于加工曲面的刀具是()。
参考答案:球头铣刀2.以下不属于国产数控系统的是()。
参考答案:海德汉系统;三菱系统3.主轴与工作台平行设置的加工中心是()加工中心。
参考答案:卧式4.按加工工序分,加工中心可以分为()两类。
参考答案:镗铣类;车铣类5.与传统机床相比,加工中心具有()特点。
参考答案:改善劳动条件;加工质量稳定,可靠;加工精度高;高度的柔性;生产率高第五章测试1.在室温下,使金属材料产生体积转移而得到冲件的冲压工序称为()。
参考答案:冷挤压2.“折边”具有( )等作用。
参考答案:避位;定位;限位;加强强度3.下列答案中,属于钣金加工中切割方法的是。
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答案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答案机械制造工程是一门涉及机械设计、制造和加工的学科,它在现代工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机械制造工程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其中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和问题,下面我将给出一些典型的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是指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通过切削、成形、焊接、装配等手段,将其加工成所需的零件或产品的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包括了工艺规程的制定、工艺装备的选择和加工工艺参数的确定等方面。
2. 什么是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指根据特定的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采用机械原理和机械工程知识,通过设计和计算等手段,将机械产品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运动方式等确定下来的过程。
机械设计需要考虑到材料的选择、零件的尺寸和形状、装配方式等因素。
3. 什么是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是指将机械设计中确定的产品结构和工艺要求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包括了材料的选择和加工方法的确定、工艺装备的选择和工艺流程的制定等方面。
4. 什么是机械加工中的切削力?机械加工中的切削力是指在切削过程中,切削刀具对工件的切削力。
切削力的大小与切削刀具的材料、切削速度、切削深度等因素有关。
切削力的大小对机械加工的效率、质量和工具的寿命都有重要影响。
5. 什么是机械加工中的切削速度?机械加工中的切削速度是指切削刀具在加工过程中与工件接触的线速度。
切削速度的大小对切削刀具的磨损、切削热和切削力等都有重要影响。
切削速度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工件材料的硬度、切削刀具的材料和切削方式等因素。
6. 什么是机械加工中的切削深度?机械加工中的切削深度是指切削刀具在一次切削中与工件接触的深度。
切削深度的大小对切削刀具的磨损、切削力和加工表面的质量等都有重要影响。
切削深度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工件材料的硬度、切削刀具的材料和切削方式等因素。
机械制造工程学课后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教学文件机械制造工程学课后习题解答教师:郑德星第一章绪论1-1、制造:可以理解为制造企业的生产活动,输入的是生产要素,输出的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
1-2、制造技术:是完成制造活动所需的一切手段的总和。
包括运用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操作可以利用的物质和工具,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等。
第二章金属热加工成型工艺简介2-1.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答: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1、合金的流动性,与合金本身材质有关。
合金的流动性越好,充型能力越强。
2、浇注条件:浇注温度和充型压力。
浇注温度对充型能力有决定性影响,越高越好;压力约大,能力越强。
3、铸型填充条件:铸型材料,铸型温度,铸型中气体2-2.砂型铸造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答:铸件的浇注位置是指浇注时铸件在铸型中所处的位置,这个位置选择正确与否、对铸件质量影响很大。
选择浇江位置时应考虑下列原则:1、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主要工作面应朝下。
2、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
3、为防止铸件上大面积薄壁部分产生浇不足或冷隔缺陷,应尽量将大面积的菠壁部分放在铸型的下部或正直、倾斜,这对于流动性差的合金尤为重要。
4、容易形成缩孔的铸件,浇注附应该把厚的部分放在分型面附近的上部或侧面,这样便于在铸件厚处直接安置冒口,使之自下而上地顺序凝固、进行补缩以防止缩孔。
如上述起重机卷扬筒铸件(图2—8),厚端放在上那是合理的;反之,若厚端在下部,则难以补缩。
应能减少型芯的数量,便于型芯的固定和排气。
2-3.砂型铸造分型面的选择原则?答:1、应使铸型有最少的分型面,并尽量做到只有一个分型面。
2、分型面的选择应尽量使型芯和活块数量少以使制模、造型和合箱等工序简化。
3、应尽量使铸件全部或大部放在同一砂箱内,这样易于保证铸件精度。
若铸件的加工面多,也应尽量使其加工基准面与大部分加工面在同一砂箱内。
4、为便于造型、下芯、合箱及检验铸件壁厚,应尽量使型腔及主要型芯位于下箱。
但下箱型腔也不宜过深,并力求避免使用吊芯和大的吊砂。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后答案【篇一: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及答案超级完整】列问题:1.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2.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3.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第二章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 在加工中,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其中主运动消耗功率最大。
2.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3. 刀具静止角度参考系的假定条件是假定安装条件和假定运动条件。
4. 常用的切削刃剖切平面有正交平面、法平面、背平面和假定工作平面,它们可分别与基面和切削平面组成相应的参考系。
5. 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前角,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后角。
6. 正交平面与法平面重合的条件是。
7. 基准平面确定后,前刀面由前角和刃倾角两个角确定;后刀面由后角和主偏角两个角确定;前、后刀面确定了一条切削刃,所以一条切削刃由前角、后角、刃倾角、主偏角四个角度确定。
8. 用以确定刀具几何角度的两类参考坐标系为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和刀具工作角度参考系。
2. 背平面是指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平行于假定进给运动方向,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4. 其它参数不变,背吃刀量增加,切削层宽度增加。
(√ )*6. 车削外圆时,若刀尖高于工件中心,则实际前角增大。
(√ ) 7. 对于切断刀的切削工作而言,若考虑进给运动的影响,其工作前角减少,工作后角增大。
*8. 当主偏角为90?时,正交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重合。
(√ )9. 切削铸铁类等脆性材料时,应选择k类(yg类)硬质合金。
(√ )三、名词解释1. 基面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
2. 切削平面过切削刃上选定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3. 正交平面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同时垂直于切削平面与基面的平面。
4. 法平面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垂直于切削刃的平面。
5. 自由切削刀具只有直线形主切削刃参加切削工作,而副切削刃不参加切削工作,称为自由切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次作业答案:
⒈ 如图所示为被加工零件(仅注有关尺寸),其工艺过程如下∶
工序1∶铣上下两端面至尺寸A 125010018
=++.. mm;
工序2∶钻孔d ,铣沉孔D 至深A2;
工序3∶磨顶面至零件尺寸要求;(25005001--..,100
024+.) 试确定工序尺寸A2及磨削余量Z 。
解答:
计算A 2,提取右图尺寸链。
其中:封闭环24
00
010.+=A
增环:A 2,01
0050325..--=A 减环:18
0100125..++=A 根据极值法公式,求出:35
0230210..++=A
计算Z ,提取右图尺寸链。
其中:封闭环2400
010.+=A
增环:35
0230210..++=A , 减环:Z
根据极值法公式,求出:2301100..++=Z , Z min=0.11
2.下图(a )所示为轴套零件简图(图中只标注了有关的轴向尺寸),按工厂资料,其工艺过程的部分工序如图(b )所示:工序Ⅴ,精车小端外圆、端面及台肩;工序Ⅵ,钻孔;工序Ⅶ,热处理;工序Ⅷ,磨孔及底面;工序Ⅸ,磨小端外圆及肩面。
试求工序尺寸A 、B 及其偏差。
解答:分析工艺过程,
尺寸30550..±=A 及3
00023.+=B 分别为某尺寸链
封闭环。
加工过程如右图所示,提取尺寸链(1)
B
C 2C 3
B 0(1)
尺寸链(1)中:300
023
.+=B 为封闭环。
增环:100226.+=C ,1
00326.+=C
减环:B
根据极值法公式,求得:0
1029.-=B 提取尺寸链(2),其中: 封闭环:30550..±=A
增环:10251..±=C ,100326.+=C ,A
减环:0
1029.-=B
根据极值法公式,
求得:0
2033..-=A
B
A
C 1C 2C 3
B A
C 1
C 3
A 0
3.某零件的加工路线如图所示:工序Ⅰ,粗车小端外圆、轴肩及端面;工序Ⅱ,车大端外圆及端面;工序Ⅲ,精车小端外圆、轴肩及端面。
试校核工序Ⅲ精车小端外圆端面的余量是否合适?若余量不够应如何改进?最小余量须≥0。
解答:提取尺寸链(1)
5Z 为封闭环。
50205205..=-=Z 101005.).(=--=ESZ 100105..-=--=EIZ
1
01055
0...+-=∴Z
提取尺寸链(2),4Z 为封闭环。
502250525204..=--+=Z 503020004.).().(=----+=ESZ 600050104...-=----=EIZ
5
060450...+-=∴Z
104.min -=Z ,不合理。
改进:
将尺寸 05005
05352..--⇒
Z 4
3
Z 2
Z 1
Z 5
05
052.-03
022.-01
0520..-02
050.-01
020.-Z 4
05
052.-03
022.-01
0520..-02
050.-(2)
Z 5
01
0520..-01
020.-(1)
4.图(a )所示为某零件简图,其部分工序如图(b )、(c )、(d )所示。
试校核工序图上所标注的工序尺寸及偏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如何改正?
解答:
如右图所示,400110.+=A ,010210.-=A ,0
30340.-=A
分析工艺过程,
尺寸400110.+=A 及030340.-=A 分别为某尺寸链封闭环。
分析加工过程,提取尺寸链(1)
A 3
A 31
A 21
A 22(1)
尺寸链(1)中:
封闭环:03030340.-==A A
增环:01031340..-=A ,0102210.-=A
减环:02021410..-=A
按照尺寸链要求,21223130A A A A -+=, 但是:4101034040..-+≠ 需修改公称尺寸,将41021.=A 改为31021.=A
3030.=TA ,按照反计算,取:10212231.===TA TA TA
取21A 为协调环,按照入体原则,取:0102210.-=A ,01031340..-=A
A 3A 2
A 1
A 31
A 21
A 22A 33
由尺寸链公式,求出:1
0021310..+=A
分析加工过程,提取尺寸链(2) 尺寸链(2)中:
封闭环:400
10110
.+==A A
增环:01031340..-=A ,0
102210.-=A
减环:1
0021310..+=A ,0303330.-=A
显然,33A 尺寸不合理,现以33A 为协调环,按尺寸链公式求出:
3
040333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