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水平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水平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hs)、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动态变化与病情发展的关系。
方法采用胶乳增强的免疫透射比浊法对35例初发AMI 患者血清CRPhs、cTnI、Mb水平进行动态监测。
结果 CRPhs在发病后不断上升,在48 h 前后达到高峰(13.20±6.69)mg/L,1周后CRPhs 基本降至正常水平;Mb在12 h 前后达到高峰(203.5±92.6)μg/L,48 h 基本降至正常;cTnI在24 h 达到高峰(10.56±4.65)μg/L,1周后检测仍然较正常水平偏高。
结论动态监测CRPhs、Mb、cTnI血清水平对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欲降低死亡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十分重要。
为探讨代表血管硬化斑块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两个不同方面的典型标记物C反应蛋白(CRP)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b)在AMI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我们检测了35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35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2007年1月—2008年1月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
以上诊断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WHO) 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命名标准,经病史、临床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电图等检查确诊。
1.2 标本处理 35例AMI初发患者分别在发病后1 h、发病后6、12、24、48 h、1周各抽1次血。
置于干燥洁净试管中,37 ℃水浴30 min 后,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出500 μl 血清于洁净带盖的试管后置于-20 ℃冰箱冰冻保存待测。
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

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是心脏和肌肉疾病中检测非常重要的蛋白。
它们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病人的病症,并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治疗。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
肌红蛋白是一种存在于心肌细胞中的蛋白质。
它主要参与心肌细胞内信号转导和细胞胞质功能的调节,促进心肌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它由两个亚基组成,α亚基和β亚基,α和β亚基的表达量会随着人的年龄和性别的变化而不同。
肌红蛋白的表达量升高可以诊断心肌梗死,其中心肌梗死可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和慢性心肌梗死。
临床上,通过测量肌红蛋白的表达量,可以在梗死中确定梗死类型,进而实施恰当的治疗。
此外,在心脏手术前测量肌红蛋白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手术安全性。
肌钙蛋白是心脏和肌肉疾病检测中最常用的蛋白之一。
它主要分布于心肌细胞和肝脏细胞,主要由α和β亚基组成,其β亚基的表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在心脏病中,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会导致肌钙蛋白的表达量升高。
因此,测量肌钙蛋白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评估心脏灌注状况以及心脏手术后患者体内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风险。
在肌肉疾病中,肌钙蛋白的表达量也会发生变化,这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肌肉病。
比如,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病人肌钙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人,而病人的表达量会随病症的进展而减少。
另外,肌病痉挛症、肌营养不良症、结核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肌肉病也会导致肌钙蛋白表达量的升高。
总之,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在心脏和肌肉疾病中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它们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病人的病症,并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治疗。
因此,医生应当充分了解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以便更好地利用它们提供的信息来诊断和治疗心脏和肌肉疾病。
心脏肌钙蛋白Ⅰ与肌红蛋白比值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肌钙蛋白Ⅰ与肌红蛋白比值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目的研究心脏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比值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检测的患者1075例,采用回归分析研究肌钙蛋白,肌钙/肌红蛋白比值以及肌红蛋白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3个指标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界值。
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肌红蛋白的估计值为0.00106,标准误为0.000293,卡方值为13.0451,P值为0.0003,标准偏回归系数为0.1731;肌钙蛋白的估计值为0.0994,标准误为0.0194,卡方值为26.3095,P<0.0001,标准偏回归系数为1.9595;肌钙/肌红蛋白的估计值为4.7482,标准误为1.2454,卡方值为14.5367,P值为0.0001,标准偏回归系数为0.7561。
ROC分析表明,肌钙蛋白曲线下面积(AUC)为0.918,95%可信区间0.898~0.936,P值为0.0001,界值为0.21;灵敏度为96.32%,95%可信区间为93.3%~98.2%;特异度为77.45%,95%可信区间为73.8%~80.8%。
肌红蛋白AUC为0.635,95%可信区间为0.602~0.668,P值为0.0001,界值为112;灵敏度为51.47%,95% CI为45.4%~57.5%;特异度为71.26%,95%可信区间为67.4%~74.9%。
肌钙/肌红蛋白比值AUC为0.815,95%可信区间0.787~0.840,P值为0.0001,界值为0.0112;灵敏度为72.79%,95%可信区间为67.1%~78.0%;特异度为82.79%,95%可信区间为79.5%~85.8%。
ROC分析结果表明,两两相比肌钙蛋白诊断效能优于肌钙/肌红蛋白比值,而肌钙/肌红蛋白比值又优于肌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金标法检测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解读

金标法检测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肌钙蛋白是肌肉收缩的调节蛋白,其中心肌中的T和I亚基结构不同于其他肌肉组织,此二项测定的特异性明显优于CKMB,在各类肌内损伤疾病甚至在严重的横纹肌溶解中,CK和CKMB明显升高,但TnT和TnI不超过其临界值[1];而且灵敏度高,它们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极微,刘惠,王秀娟《实用医技杂志》肌钙蛋白是肌肉收缩的调节蛋白,其中心肌中的T和I亚基结构不同于其他肌肉组织,此二项测定的特异性明显优于CKMB,在各类肌内损伤疾病甚至在严重的横纹肌溶解中,CK和CKMB明显升高,但TnT和TnI不超过其临界值[1];而且灵敏度高,它们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极微,在心肌损伤时明显升高,增高倍数一般都超过CK和CKMB。
同时由于TnT和TnI分子量小,分别为37 000和24 000,所以发病后血中浓度很快升高,和CKMB相当或稍早,而持续时间又很长超过LDH,诊断窗口特别长,兼有原先的CKMB和LDH的优点[2]。
改进后的TnI检测卡,在心肌损伤后1 h,结果便可反应出。
我站为了提高心肌损伤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方便性;特选定了金标法测定TnI,并结合临床症状和心肌酶变化进行对比试验,现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原理1.1 材料 TnI检测卡:由德国莱帮公司、北京、上海和广州四家公司提供。
CK、CKMB、αHBDH试剂由英国Randox试剂公司提供,LDH试剂由北京利德曼公司提供。
OLYMPUS 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 方法各CK、CKMB试验参数根据试剂说明书和仪器操作手册设定,TnI测定按说明书进行。
1.3 测定原理 TnI检测卡是用两个单克隆抗cTnI抗体的单一结合来检测游离TnI和复合TnI。
当样本(4滴或200 μl)滴到吸收孔内。
第一个抗cTnI抗体/胶体金与TnI结合形成一个抗体/抗原结合体。
第二个固定化的抗cTnI抗体捕捉这个结合体,产生一个粉红色的颜色带,相对于无结合体出现,反应圈内就没有色带。
血清肌红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血清肌红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体会发布时间:2022-12-10T02:07:11.53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8月16期作者:陈业[导读]血清肌红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体会陈业(云南省广南县中医医院;云南广南663300)【摘要】目的:详细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检验中检测血清肌红蛋白水平的价值。
方法: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时段,抽取来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为研究组,抽取来院健康体检人员42名为参照组。
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cTnl、Myo、hs-CRP水平较参照组高,结果比对有意义(p<0.05)。
结论:血清肌红蛋白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判断疾病进展情况,为后期治疗奠定足够基础,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清肌红蛋白;临床检验在心血管危重症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高发,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严重危及生命安全和生活,临床主要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患者血肌细胞缺血性坏死致病[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症表现为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停止,使患者局部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主要表现为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胸骨后疼痛等,此疾病相对危急,严重危及了患者的生命安全[2]。
现今老龄化趋势严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概率逐渐递增,因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发病急、发展快、致死率高等,给予早期诊疗,可使患者生存率提升,预后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时段,抽取来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为研究组,男女人数比25:17,年龄真实值域52~87岁,均值(70.32±4.12)岁,病程真实值域1~3.5h,均值(2.12±0.31)h;抽取来院健康体检人员42名为参照组,男女人数比23:19,年龄真实值域52~86岁,均值(70.25±4.15)岁,病程真实值域1~3.7h,均值(2.08±0.28)h;对基本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检验结果无差异(p>0.05)。
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合一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合一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合一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做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资料84例做为对照组。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指标进行评定并做对比。
结果实验组的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指标检测阳性结果概率也均高于对照组,且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项指标的提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疾病的重要指标,临床可将以上三项指标作为心肌梗死快速诊断的依据。
【关键词】心肌梗死;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病情控制不及时患者会出现心源性休克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严重者可直接导致死亡[1]。
心肌酶谱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其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由于高灵敏度目前已成为临床检测心肌梗死的标志物[2]。
因此,及早诊断并对患者介入治疗是提高心肌梗死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因素。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三合一检测的临床意义,现有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做为实验组,所选患者均符合文献诊断标准[3],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资料84例做为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男45例,女39例,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51.3±3.5)岁;心肌梗死发病时间1-18h,平均发病时间(4.1±0.6)h。
对照组中男43例,女41例,年龄40-84岁,平均年龄(55.7±1.5)岁。
经统计学资料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心绞痛患者诊断价值论文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心绞痛患者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研究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心绞痛患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治心绞痛患者15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与肌钙蛋白i (ctni)检测,研究ima对心绞痛患者的诊断价值。
结果:观察组im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im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组间比较具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敏感性强,可提高心肌缺血早期的检出率,以利于尽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关键词缺血修饰白蛋白心绞痛诊断价值2011年3月~2012年3月将152例心绞痛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缺血修饰白蛋白进行比较,研究ima的诊断价值。
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心绞痛患者152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85例,女67例,年龄54~78岁,平均63.5±14.5岁。
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55~75岁,平均64.5±10.5岁。
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及排除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chd诊断标准,其中稳定型心绞痛81例(53.13%);不稳定心绞痛71例(46.88%),同时排除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有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史、有或无卒中的脑血管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急或慢性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等。
检测方法:①检测设备及试剂:贝克曼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ima试剂盒(北京华宇亿康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tni 试剂盒(太原川至科技公司)。
②标本采集:50例健康体检者与8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取空腹血,7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于心绞痛发生3小时内取血。
③检测方法:采用白蛋白钴结合(acb)试验。
其原理为标本中白蛋白与钴离子结合后剩余的钴离子与dtt反应生成红褐色的物质,在505nm波长下比色,其吸光度与钴离子浓度成正比,与标准品比较,可计算出标本中ima的量。
血清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价值

13 统 计学分 析 .
所有 数 据 采用 S S 1 . P S 15统计 软
(s R ) hC P 在诊 断急性 心 肌梗死 患 者 中的价值 , 本研 究 对 5 例 A I 者 血 清 进 行 检 测 , 将 结 果 报 道 如 9 M 患 现
下。
件进 行统 计 学处 理 , 量资 料 采用 t 验 , 计 检 P<0 0 .5
采用化 学发 光 法 , 用 美 国 B cme 司 A cs 全 采 ek n公 ces
值 , 回落到 正常水 平 。见表 2 3d后 。
表 2 5 例 A 患 者 血 清 MD c l 和 hC P动 态 检 测 结 果 9 MI 、Tl I sR
3 讨 论
红 素辅基 , 肌 肉组 织 中特 有 的 一种 蛋 白质 。 由于 是
Mb 子 量小 , 以在肌 肉细胞 损伤 后较 早释 放人 血 分 所
肌红 蛋 白( ) Mb 是一 种 含铁 朴 啉 的红色 蛋 白 , 肌
红蛋 白分 子 由分子 量 约 1 0 700的一条 肽链 组 成 , 含
13 氨基 酸残 基 。每个 肌 红 蛋 白分 子 含 有一 个 血 5个
循 环 , 目前 公认 的检 测早 期心 肌损 伤 的最 好指标 。 是 M b在 胸 痛 发 作 后 的 2h内 即 出 现 在 患 者 血 清 中。
艾 合 买 提 ・ 买提 买
( 鸟鲁 木 齐 市 明园 石 油 医 院 急 诊 科 , 疆 乌鲁 木 齐 800 ) 新 30 0
急性 心 肌 梗 死 ( M ) 临 床 常 见 的多 发 病 , A I是 其
自动微粒 子免 疫化 学发 光分 析仪及 配套试 剂 进行检 测 。hC P采用 胶 乳 增 强 免 疫 透 射 比浊 法 , 用 在 sR 采 R C E 60全 自动 生 化 分 析 仪 及 配 套 试 剂 进 行 检 O H 7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两组临床疗效 比较见表 1 . 。
血小板 聚集和改善 微循环等作用 ,能去 除沉淀在 血管壁上 的
脂质 ,防止动脉硬化 斑块 的形成 ,同时能 降低血 液粘度,加 快 红细胞滤速,且 扩张冠状动脉 、抑制血栓形成 ,从而抗 心 肌 缺血 ,改善心 功能 【 3 】 。低分 子肝素具 有 高度的抗 x 因子 a
型心 绞痛诊 断和治疗 建议 [. J 中华 心血管病 杂志,2 0 ,2() ] 00 8 : 6
40 -4 2. 9 1
【] 2叶任高 . 内科学 【】 6 . 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2 0: M. 第 版 北 人 0 41 .
临床 与实践 Ln h a g u h in 《 国 学 新》 卷第2期( 第27 2 2 月 i u n y s I 中 医 创 第9 c j a 7 总 3期)0 年9 l
肌钙蛋 白 I、肌红蛋 白、缺血修饰 白蛋 白在急性 心肌梗死诊治 中的应用
杨杰① 张 连胜 ①
【 要】 目的 : 摘 探讨肌 钙蛋 白I( n ) 红蛋 白 ( b c I、肌 T M ) 血修 饰 白蛋 白 ( ) 3 生化指标在 急性心肌梗死 诊治 中的应 用价值 。 、缺 I 这 种 MA 方
2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 比较见表 3 - 。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 ) s 组别 时间 P ( Ts ) T ( A T ( F ( L P Tx 0/ Ts ) P T ) g /) L ( 1 L s g 9)
对照组 治疗前 1. 3 5  ̄ . 3. ̄ . 4 6 0 9 1. 4 . 3  ̄ . 1. 4 9 5 .  ̄ . 26  ̄ 3 7 2 2 9 6 6 1 7 5 7 ( 1O J 1. 2 3 ± . 3 . 5 . ± . 0.± 0 n 2 ) j舌 0  ̄ . 1. 3 6  ̄ . 3 2 O 3 2 1 4 . = § . 5 8 1 8 3 1 2 6 2 5 治疗组 治疗前 1. 3 1  ̄ . 9  ̄ . 4 4 0 1 1 9 4. 3  ̄ . 5 4 3. 5 .  ̄ . 21  ̄ 3 8 3 . 8 7 5 2 8 7 . 2 ( 10 治疗后 9 1 2 1. 3 3. 4 ‘3 1 0 6 8. 3 9 n 2) = .  ̄ 2  ̄ . 3  ̄ . .  ̄ . ’1 7 7 ’ 8 7 0 7 1 7 5 9  ̄ . 与对照组治疗后 比较, < . 1 P O 0 0
与对照组比较 , < . PO 5 0
及抗凝 血酶活性,具 有抑制血小 板聚集 ,阻止血栓形成和溶
22 两组心 电图疗 效比较 见表 2 . 。
裹2 两组心电圈疗效比较 例( ) %
栓 的作用 ,抗血栓 形成 的作用较普通 肝素更为有 效 ,且可 方便皮下注 射,不需监测 ,与银杏 叶合用 ,抗心肌缺 血 的效
法 : 痛发作后 7 例 心肌梗 死患者定量检测血 浆 cnI b MA浓度,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胸 0 T 、M 、I 结果 : 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 c nI b T 、M 、
I A浓 度和对 照组 比较均显著升高 (<. ) M P O 5,峰值 时间 cnI(.+ .h b(0 2 ),I A(. 2 )。 o T 8 2 ),M 8  ̄ .h M 43 .h 结论 : nI b M 6 9 . 2 + 2 c 、M 、I A的检测对 T 急性心肌梗死有 临床意义 , 其中 Mb A 发生后升高较早, 在 MI 灵敏性较 高; nI c 半衰期较长 , T 特异性 及灵敏度较高; A升高最早, I M 灵敏度 高。 【 关键词 】 肌钙蛋白I; 肌红 蛋白 ; 缺血修饰 白 白 ; 心肌梗 死 蛋
冠心 病不 稳定 型心绞 痛 的发 生 主要是 由于冠 状 动脉 内 的不 稳定 粥 样斑块 破裂 出血 ,而 致 血栓 形成 ,使 冠状 动脉
采用 S S 20统计软件包处理 ,计量资 管 腔进 一 步狭 窄,诱 发 冠状 动脉 痉挛 而导 致心 绞痛 [ P S1 . 2 】 。治
的重 要 环 节 。 .
d iO3 6/i n17 — 9 52 1 .7 2 o: . 9js . 4 4 8 .022 . 4 l 9 .s 6 0
急性心肌梗 死起病急、病情发展快 ,死亡率 高,应及早 确诊 、及 早治疗,对逆 转病情 ,挽救 生命至关 重要 。cnI T 、
●
Mb MA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灵敏度高、特 异性 强的血 、I
①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河 南
通讯作者 : 杨杰
郑州 40 0 500
清标志物。现对 7 O例患者进行 cnI T 、Mb MA的检测 ,以 、I 研究其在 急性心肌梗死诊治 中的应用 价值 。
或达 到正常 电图。有效 : 治疗 前后 s 回升 00 m T段 .5 V以上。 无效 : 心电图基本 与治疗前相 同。 1 统计 学处理 . 5
料 以 ( s 表示 ,采用 t ± ) 检验 ,计数资料采取 检验 , < .5 疗 的 目的在于迅 速抗 凝 ,因此抗 血小 板凝 集是 抗 心肌 缺血 P O0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银 杏叶片作为银 杏叶制剂 之・,具 有抗 氧化 活性、抗 自 由基 活性 、扩张动脉血管、降低血管壁通 透 性、抗 血栓、抗
果更好。
本研 究观察显示 ,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 改善总有效率 明
显高于对照组 00 ) . ,治疗后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银杏 叶 5
与对 照组比较 , < . P0 5 0
片联用低分子肝素疗效确切 , 安全 ,值得 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参 考 文 献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 杂志编辑委员会 . 1 】 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