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原则及措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原则及措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原则及措施孙择欣摘要:当前受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成为当前教育界的重要工作内容,其中逻辑思维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能够促使学生对周围的具体事物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这就需要教师提高对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通过有效措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这一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原则小学数学是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较高的思维能力,从而更加适应小学数学的课程要求。

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原则教师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遵循相关的原则,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引导学生从事物单个方面的局限中摆脱出来,学会从各个不用的角度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掌握更多信息,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并能够学会熟练运用,将其运用到与之相似的問题中,从而逐一击破,由某一具体问题上升到解决这一类相似事物的问题。

其次,教师需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来锻炼提高学生的敏捷性思维,小学生处在一个对周围事物好奇心比较重的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小学数学中的相关知识点。

数学对学生的敏捷性思维具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通过一些敏捷性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不断加强题目难度,确保敏捷性思维方向的正确性。

同时敏捷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此外,随着当前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小学数学内容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良好的逻辑思维需要创造性思维的支持。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作者:龚玲来源:《信息教研周刊》2013年第13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

小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最终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是重中之重。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及意义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

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及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

新课标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课程目标要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而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其是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策略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策略

数学!!小学教学参考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指出"#直觉是一种人们没有意识到的对信息的加工活动$是在潜意识中酝酿问题然后与显意识突然沟通$于是一下子得到问题的答案$而加工的具体过程$我们则没有意识到%&直觉不是靠机遇$直觉思维不是学生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提供一定的条件$运用科学策略加以培养%一’创造环境策略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就要给学生创造有利于直觉思维生长的环境(((开放活跃的教学气氛和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活跃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应因其存在错误和不周全而进行嘲笑或不予理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并给予鼓励$帮助其分析$引导其思维$给学生以积极思考的环境刺激$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例如$一位教师出示一道练习题")一个车间要装配288台洗衣机$工人每小时装配36台$经过5小时$还剩多少台*&指名板演时$一学生把算式刚开了个头)288"36&$就在大家的哄笑声中)卡壳&了%这位教师心中一动")这不是直觉产生的试探性想法吗*&于是他止住其他学生的哄笑$引导学生顺着其思路往下思考$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解法诞生了"36#(288$36%5)%可见$学生的直觉思维应该植根于师爱’生爱所浇灌的土壤里$成长于师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环境里%二’夯实基础策略数学直觉是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以及关系的敏锐想像和迅速的判断$而这种想像与判断往往要依靠过去的知识经验以及对有关知识本质的认识%例如")有一堆梨$每筐装48千克$正好装53个筐$现只有48个筐$要把梨都装上$平均每筐要多装多少千克*&学生只注意)平均每筐要多装多少千克&这个问题$按一般思路列式为48&53’48(48或48)(53*48)+48%如果尽力感知题意$捕捉题目中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可列式为53,48%因为梨子的总重量(48-53)是一定的$用53个筐装$平均每筐千克$那么用个筐装$则平均每筐要装53千克$所以平均每筐多装(53.48)千克%因此$学生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掌握方法是培养直觉思维的基础$扎实的知识基础为直觉思维提供了源泉%三’整体把握策略整体性是数学直觉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研究问题$直接把握问题的实质$往往可激发直觉思维意识$导致思维创新%例如")由128名运动员参加的象棋个人冠军赛$采用输一场即被淘汰的单淘汰制%如果决出冠军$共需安排多少场比赛*&一般解题思路是"两人赛一场$第一轮需赛128/2064(场)$第二轮需赛6412232(场)$第三轮需赛3232416(场)+,最后决出冠军需赛25261(场)$故需要安排比赛12872+6482+3292+,,+4:2+2;2<64+32+16+,,+2+1=127(场)%如果从整体上思考$每场比赛淘汰一名运动员$要决出冠军就要淘汰127名运动员$所以需安排比赛128>1?127(场)%由此可见$引导学生从问题的整体出发$全面且重点地分析题目中条件和问题的本质联系$可以启发学生的直觉思维$拓宽解题思路$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数形结合策略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与形$两者往往有紧密的联系%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说过")数离形时少直观$形离数时难入微%&由形思数$由数想形$数形结合$能有效地诱发直觉思维$很好地促进学生联系实际$灵活地解决数学问题%例如")人民医院包扎用的三角巾是两条直角边都为9分米的直角三角形%现在有一块长72分米’宽18分米的白布$最多可以做这样的三角巾多少块*&根据题意得出的数量关系是)长方形白布的面积@三角巾的面积A 三角巾的块数&$即72B 18C (9D 9E 2)F 1296G 40.5$没有学习小数除法的学生不能解答这道题%这道题是不是只有这种解题方法呢*在学生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如下)$看着图形$有些学生茅塞顿开$列式为H I (J )K 或L M (N )O %这样还能有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策略江苏沛县正阳小学(221600)吕美荣导学视窗-备课参谋20087848487291892721899280数学!!小学教学参考效地防止白布长度不是9分米的整数倍时"简单地用面积包含关系来解答这类习题的失误#72里有几个918里有几个9五$善于联想策略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起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对于某些数学问题"若能联想一些形式相同$思考方法相似$结构类似的熟悉问题或常规问题"通过迁移将会悟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联想是直觉思维的一种常用思考方法#例如%&幼儿园买来红皮球和白皮球"红皮球占皮球总只数的59"后来又买来20只红皮球"这时红皮球正好占皮球总只数的60""现在有红皮球多少只’(根据题意"由&红皮球占皮球总只数的59(联想到&红皮球占5份"白皮球占4份("由&后来又买来20只红皮球"这时红皮球正好占皮球总只数的60#(联想到&现在皮球总只数中"红皮球占6份"白皮球占4份(#这时可知"白皮球占的份数不变"红皮球增加6$5%1(份)#之所以增加6&5’1(份)"是因为增加了20只红皮球"所以1份就是20只皮球#因此"红皮球这时占6份"就是20(6)120(只))白皮球占4份"就是20*4+80(只)#可见"教会学生联想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的直觉思维更加灵活#六$注重类推策略类推是一种常用的推理方法#通过类推"将调动大脑中贮存的知识信息"出现&顿悟("进而启迪思维#顿悟是直觉思维的一种表现形态#例如%& 1.一件工程"由甲工人单独做需30天完成"由乙工人单独做需要20天完成"甲$乙两个工人合做"需要多少天完成’2.一辆客车从!城开往"城需30小时"一辆货车从"城开往!城需20小时#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城相对开出"几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第1题"可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关系列出算式%1.(130+120)/12(天)#第2题"我们可以把!$"两城之间的路程看做工作总量&1("把客车和货车每小时行全程的几分之几分别看作工作效率&130(与&120("要求两车几小时相遇"可根据第1题的关系式类推"列出相同的算式#这两道应用题虽然叙述的事情不同"但实质一样"因此我们可以用&类推(的方法解答#七$大胆猜测策略数学猜测是依据某些数学知识和已知事实"对未知量及关系作出的似真推理#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猜想(只能算是&假设("还要引导学生进行验证#例如"一位教师教学&正比例的意义(一课时"让学生举例说明哪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这时"一男生说%&在一个正方形里"画出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和正方形的面积成正比例#(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验证#如右图所示"设正方形边长为#(#为任意自然数"#不等于0)"则圆的直径也是#"即圆的面积是0(#2)21142#2"正方形的面积是#2"那么圆的面积与正方形面积之比是143#2%#24145#因为146是个常量"也就是说这个比的比值是一定的"所以图中圆的面积与正方形面积成正比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八$估计训练策略直觉思维是一种瞬间的判断"这种迅捷性是以头脑中保持的信息为基础"借助大量的知识和经验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应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估计一栋楼的高度和体积$一个球场的面积$某人体重有多少千克等"这些都是培养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九$追求美感策略美感能唤起和支配数学直觉#数学美"集中表现在数学本身的简洁性$对称性$相似性$和谐性$奇异性等#数学家阿达玛说过%&数学直觉的本质是某种美感或美的意识#(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就以圆周长公式$=27%来说"它体现了圆周长和半径之间存在的一种简洁$绝妙$和谐的关系"是数学家心灵智慧撞击所迸发出来的一种庄严$永恒与宏伟的美#例如"计算%748(710+45)9(34-34)#如果按过程一步一步地计算"其过程是比较繁琐的#如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中的&运算妙机(%1.这道题要求几个因数的积’2.这三个因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发现第3个因数(34-34)等于0"不需要计算就知道得数为0#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奇异美"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同等重要"偏离任何一方都会制约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既要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把逻辑思维训练和直觉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导学视窗!备课参谋20087881。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论如何提高小学生学 习数学的积极性
度 怎样 ?有几 个顶点?然后 由学 生报告观察结 果 ,教 师将这些数据分别 列 出来 。据此 ,教 师 进 一步要求学生观察 长方 体有什么特征 ?这时 已有许多学生能够说出长方体的本质特征就是 : 有 6个面 ,每个面都 是长方形 ,相对面 的面积 相等;都有 1 2条棱 ,相对棱 的长度相等 ;都有 8 个顶点 。教师在肯定了学生对长方体认识后 , 把几种长方体斜放 在不同 的位置 ,问学 生是否 还是长方体?通过 观察,学生认识到判 断长方 体要看 面、棱 和顶 点 ,与放置无关 。这 种从感 性到理性 的讲 解过程 ,使学生易 于接受 ,又发

学数学教 师,要结合教 学实际和 学生学 习情 况 ,采 用 多样 化 教 学 方 法 ,调 动 学 生参 与 学 习 的积 极 性 。 【 关键词 】 , J 、 学数学; 学生积极性;
当一 个 问 题 正 面 学 习完 以 后 ,仅 有 大 约 百 分 之 六 十的学生基本掌握 了,有 的学生 因用错 了概 念 、法则 、公 式、定理而把 题做错 了,因此 , 应 加 强 从 反 面 培 养 学 生 的 思 维 批 判 能力 。 在教
达 不到 的 。
三 、培养 学生的逆 向思维能 力 在课 堂教学 中,教师 应尊重学生 的主体地 位, 尤其是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该如此 。 教 师 在 课 堂 上 要 鼓 励 学 生 主 动探 索 与 创 新 。 因 此在数学课上 可以采用引导 和训 练学生用逆 向 思 维解 题 ,激 发 逆 向思 维 的 兴 趣 。 如 :在 讲 解 “ 有 一筐 苹 果 , 甲取 出 一 半 又 1 个 ,乙取 出余下的一半又 1 个 ,丙取 出再余下 的一 半 又 1个 ,这 时 筐 中 只 剩 下 1个 苹 果 。 问 筐 中原 来 共 有 多 少 个 苹 果 ? ”此 题 如 果 从 正 面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量 的时 间和精 力 , 重地 扼杀 了学 生的 主动 性 、 严 积极 性和创 造 性。 在这 种思想 的影 响下 , 评价一 节课效 果好 不好 . 要是看 这节课 里 主 老 师是否 把知识 完完全全 地传授 给了学 生 。却很 少认 真地思 考过 学 生是不是 在 自主学 习、创新精神 、实践 能力等 方面都 得 到了发
并提 出新 质疑 . 自觉地 去解决 、 去创新 。 2 满足 学生的好 奇心理 .
教 师必须精 心创设 教学情 境 ,有效 地调动 学生 主动参 与教学 活动 , 使其 学 习的内部 动机 从好 奇逐 步升 华 为兴趣 、 志趣 、 想 以 理 及 自我价 值 的实现 。教 师就教 学 内容 设计 出富有趣 味性 、 探索性 、
l 力 养i. 刨 新】 能 培 .【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 思维 的培养
●支 晓 平
摘 要 : 新思 维 是一 种按 不 同方 向思 考 问题 、 创 多种途 径 解 兴趣 产生于 思维 , 思维又 需要一 定的基 础知识 。 而 在教 学 中提 出恰 如其分 的 问题 , 以吸引 学生 , 以激发 学生 的认 知 矛盾 , 可 可 引


从教育 角度培 养小学生数 学创新 思维
儿童 提出 的问题正确 与否 , 师都应 从正面 引导学 生积极 思考 , 老 鼓 励他 们发表 见解 , 爱护和培 养学生 的好奇心 。久而 久之 。 小学生 的
好奇 心 、自尊心 与创 造性就 会有机 地结合 起来 , 步 形成创 新思 逐 维。 数学课 堂教学 中唤起 学生 的创新兴 趣很重要 。 我认 为爱 护和培 养 学生 的好 奇心 是唤起 学生创新 兴趣 的起点 ,也 是创 新思维 培养
出, 更新 了学 习者 的学 习观 念 , 学生学 习方式的 革命。创 新 思维 是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习惯的培养

运 用 启发 和发 现 。 激发 学 生 思维 的积 极 性
维, 调整学生 的情 绪 , 开发学 生的思路 , 才能在学生思 维处于最兴
第 一种解法 :因为这艘轮船往返行驶 ,驶 出路程等于驶 回路 奋的状态下传授 知识 , 培养学生 的思 维能力 。如 : 在教学义务教育 程。 若设驶 出最远路程要 用 x 小时 , 那么驶 回时要用( 6 一 x ) 小时。 列
P o p u l a r S c i e n c e
科 学大众 ・ 科 学 教 育
2 0 1 3 年 第5 期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 习惯的培养
王 秀 锦 .
( 保定市新华路 小学 。 河北省 0 7 1 0 0 0 )

要: 良好 的思维习惯是提 高数学学 习效率的法宝。 因而在数学教学 中, 对学生不只是传授 知识 , 更重要 的是采 用各 种教 学手段 、
课, 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之中 , 人人有动手操作 、 用眼观察 、

个工程问题 , 用熟悉的问题 的解 法来 思考 解答 所要解决 的问题 ,
动口 说理、 动 思维的机会 , 学生 自己观察 发现问题 , 积极探索 得 这种创造思维的火花感染着全班 的每一位 同学 。通过学生对一个 出结论 , 教学效果特别好 。 问题从不同角度 、不 同方法进行思考 ,思维 由单一 型向多向型发
二、 精 心 设 计 教 学 内容 。 培 养 学 生 多 角度 思维
展, 一题 多解 的创造意识得到培养 。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 “ 思维从动作 开始 ,切 断了活动和 在数学教学中 , 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操作和活动 。 恰 当
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 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 四、 巧 用 操 作 和 活动 。 形 成 良好 数 学 思维 习惯 发散思维 、 逆 向思维等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须 的思维形式 。 进而养成 时 ,出示 了这样一道加法题 : 9 + 9 + 9 + 5 + 9 = ?让学生用简便 方法计 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如在教学 “ 乘法意义” 的运用一课 思 维 的 联 系 , 思 维 就 不 能 发 展 。” 算 。于是一个学生提出了 9 ×4 + 5的方法 , 而另一 个学生则提出了 的操作实践能促 进学 生学 习,通过活动让他们积极体 验思维的加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

发现 现问题 开始 的,发 现 问题 是解决 问题起 点 ,也 是解决 问题 过程 的动力 之一 。发 现问题 后还需 要进一 步 明白问题 实质 ,只 有 问题弄 明 白了 ,思 维活动 才有一 定方 向 。明确 问题就 要找 出 问题 关键所 在 ,它需 要把 问题加 以分析 ,才能 找到解决 问题 的
移 默化地使 学生 获得 一些 思维 的方法 。教师在 教学过 程 中精心 设 计 问题 ,提 出一些 富有 启发 性 的问题 ,能构 激 发学 生思 维 , 最 大 限度 地调动 学生的 积极性 和主动 性 。学 生的思 维能力 只有 在思 维 的活跃状 态 中 ,才 能得 到有 效 的发展 。在 教学 过程 中 ,
了学生对 知识 的理 解 ,又 推动 了思维能 力 的发 展 。又如在 教学 两三步计 算 的文字 题时 ,在讲解 完例题 、巩 固练 习之后 ,我让
时又是对 旧知识 、旧经验 的引伸 和发 展 ,学 生的认 知活动 也总 是 以已有的 旧知 识和经 验为前 提 。鉴 于此 ,每教一 点新知 识都

的问题 ,这样就将 每位学 生 的思 维活动 都激 活起来 ,通过正 确 的思维方 法 ,掌握 新学 习的知识 。在提 出问题 的过程 中我们 应 该 注 意 提 问 的 内容 和 方 法 ,提 问 过 于 简 单 总 是 “ 对不对 ? ” “ 懂 不懂 ? ”不 能激发 学生 的思维 ;提 问的 问题 太大 ,或者提 问 不 明确 ,学生都 无法 回答 。我们 要善 于提 问 ,逐步 培养学 生掌 握 分析与 综合 、归 纳和演 绎 以及类 比等 常用 的 逻辑思 维形 式 。 例 如在应用题 的教学 中 ,当学 生仔 细读 题 ,边读 边想 ,弄清题 目内容 ,并 能复述 题意后 ,教 师可 以适 当 提些 问题 进行 启发 , 如: “ 题 目给 的条件 有什么作用 ? ” 、 “ 要 求 的这 个 问题 必须 知 道 哪些条 件? ” 、 “ 题 目了这几句话 是什么意 思? ” 、 “ 根 据这 个 条件你能 得出哪些 结论? ”等等 ,引导 学生 自己逐 步想 出办法 ,

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论文

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它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师如何训练学生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开拓他们的创新精神,乃是当前素质教育中的数学思维教育的核心。

笔者就此进行探索,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提高教师对教育的认识,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前提1、明确教育的作用与目的任务教育有两大作用:一是教学生学会做人,二是除了教给学生最基础的知识之外,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也是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历来是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

2、明确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成就个性、成就未来。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我们进行数学教育活动,要做到让人长智、明理、心细、求实、创新,要与时俱进,要善于关注学生个体,让每位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获、获有所用、用有所成、成有所创、创有所值。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一些实施策略1、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先决条件。

教师要对所教内容进行认真剖析、思考,才能“精讲”、“善导”,也才能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让学生“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索中。

如我在教学“分数化小数”一节时,是这样设计的:感受知识: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把三组最简分数化成小数。

体验知识:三组最简分数中每组分子都相同,为什么同一组分数中有的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呢?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小数与它们的分子有关吗?得出初步结论: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是由这个分数的分母来决定的。

引导探索:把上面的分数按其差异进行对比,分出两大类,并对其分母分解质因数。

学生思考: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能从它的分母中找到规律吗?有什么规律呢?学生争论后得出初步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设置 疑 问 , 养 学生 思维 的概 括性 培
“ 起于思 , 源于疑 ” 学 思 。在 教 学 中 , 师 要 精 心 设 置 疑 教
问, 带领 学生 自然 进入疑 惑 , 把设置 的疑 问明显地 暴露在 学
生 面前 , 过 问题 的解 决 培 养 学 生 思 维 的概 括 性 。 通
( 上接 第 8 6页) 的概念 。这样 , 学生不 易理解 的抽 象的 角 , 使
通 过 实物 演 示 而 变得 直 观 形 象 。这 样 的 教 学 既 贴 近 了 学生 的 生 活 实 际 , 符 合 小 学 生 的 思 维特 点 , 能 帮 助 他 们 建 立 起 又 更
认 识 ” 课 后 , 次 出示 一 组 练 习 : 1根 据 屏 幕 上 提 供 的 各 新 依 () 种 图形 , 断哪 些是 角 , 些 不 是 角 。结 果 9%的 学生 能 准 确 判 哪 8
思维 的“ 脾性” 是不爱和容易 的问题打交道的 。当学生遇
以 0 、除以9 . 1 5 。学生在计算 中遇到 第二题除不尽 时, 激起 了
其探 求 新 知 的欲 望 。教 师 可抓 住 契 机 , 引导 学 生发 现 规 律 , 并
在 教学 中 , 师应 致力 于使 学生 乐思 、 教 善思 , 使学 生在 轻松
此概 括 出“ 环 小数 ” 循 的概 念 。切 题 性 的提 问 可 以促 进 学 生 的

激 发兴 趣 , 培养 学 生思 维 的深 刻性
小 学 生 认 识 事 物 的 基 本 特 点 是 从 具 体 形 象 思有 的共性 , 教 概括 出其概念 、 法 则或 解题 方法 , 从而使 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得到培养和提 高。
例如, 在教 学“ 循环 小数” , 师可把 学生分 成 两组 进 时 教 行计算 : 第一组计 算 6除 以 1 、 以 6 第二组计 算 O3 2 2除 ; . 5除
速度 。教 师要 引导 学生从 不同的角度 去分析解题 思路 , 出 找
不 同的解题方法 , 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 从
必 须把 1 根 小 棒 扎 成 1 , 和 2 加 在 一 起 , 共 是 3捆 O 捆 再 捆 一
到较难 的思考 题时 ,思想上 的压力会 促使他们思 考问题 , 寻 求解题方法 。要学会运用各种知识 , 从不 同的角度 出发 , 按照 不 同的思路 ,采用多种方法或选用一 种简便方 法进行解题 ,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
板书 : 2除以 6等 于 03 3 . …… , 3 1除以 9等 于 01 1 …… , . 1 1 再
愉 快 的氛 同中 , 不但 学会 , 而且 会 学 , 而形 成 良好 的思维 从
品质 。

观察 思考 :1 这些 小数是有 限小数还是 无限小数? ( ) () 2 你发
现这 两个小数 有什 么规律 ? 3 它们之 间有什 么区别?学生带 () 着问题进行思考 ,再通过教 师的点拨和 同学之 间的计论 , 由
X OUSI I J OH I XEH A ’I SI A D A
教 学

小 学数学教 学 的一 项重要 任务就 是在加 强 “ 基 ” 双 教学
的 同 时 , 展 学 生 的智 力 , 养 学 生 的 数 学 思 维 能 力 。为 此 , 发 培
三、 引入 思考题 。 养 学 生思维 的 灵活性 培
思维过渡 , 而思维 的具体形 象性仍 占很大 的成分 , 因此 , 在数 学教学 中 ,教师要在动态 的情境 中激 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使 学生乐意学 习、 极思 考 , 容易记忆理解 。 积 并 例如 , 在教 学“ 两位数加一位数 ( 进位 ) 口算 2 +5 时 , 的 7 “ 教 师先组织 学生摆 小棒 : 小棒 加 5根 小棒是 1 根 ,要 求 7根 2
起 到 了举 一 反 三 的 作 用 。
有 大船也 有小船 , 条大船坐 5个人 , 每 每条 小船 坐 3个人 ,8 4 个学生一起 上船 , 同时上岸 , 问大、 小船各 几条? 解这 道题 时
可 用 以 下 几种 方 法 :1假 设 法 。假 设 这 1 () 2条船 都 是 大船 , 也 可 以假 设 都 是 小船 ;2 可 用 方程 求 解 。 设 大船 为 X条 , 小 () 则 船 为( 2 ) , 列 方 程 5 +3 1 一x = 8 ( ) 导 学 生 1 一x 条 可 x ×(2 ) 4 ;3 引 观 察 已知 条 件 , 引导 其 发 现 条 件 之 间 的 关 系: 并 2条船 坐 8个 人, 么4 那 8个人 刚 好 分 解 成 6个 8 而 1 , 2为 6个 2 那 么 大 、 , 小船 都 为 6 。 这 样 大 大缩 短 了 思 考 的 时 间 , 高 了 解题 的 条 提
如 有 以 下 应 用题 :8个 学 生 乘 坐 1 4 2条 船 过 河 ,2条 船 1
零 2根 。这 样 的 过 程 既 可 满 足 学 生好 动 的 心 理 , 发 他 们 的 激 兴 趣 , 时 又在 这 物 化 活 动 的基 础 上 , 导 学 生 结 合 操 作 的 同 引
过程抽 象出 口算方法 , 而加 深学生对算 理的理解 。这样通 从 过操作感知 、 形成表 象、 认知 内化 的教 学过程 , 遵循 了学生 的 认知规律 , 学生在理 解算理的 同时, 使 培养 了思维的深刻性 ,
科 学的数 学概 念 , 突破教 学难 点 , 并促进 形 象思 维向抽 象思
维 的过 渡 。
判断 ;2 ( )接 着出示一 组两个大小相等 而边长不相等 的角和 两个边 长相 等而大 小不等 的角的画面 , 求 学生判 断每对角 要
的 大 小 。 结果 有 些 学 生 得 出 了“ 越 长 角越 大 ” 边 的错 误 判 断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