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治疗方法改进分析

合集下载

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护理

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护理

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护理作者:陈伟琴童雅萍苏琪琴王婷盛华英汪和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0期【关键词】食管癌;三切口;颈部吻合口瘘;护理【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189—01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其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中上段食管癌常采取颈胸腹改良三切口手术,但颈部吻合口瘘是该术式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在10%-25%[1]。

一旦发生吻合口瘘,就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家庭负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科实施了110例颈胸腹改良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其中23例发生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0.9%,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除2例患者基本好转出院,其余病人均治愈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3例患者,其中食管上段癌2例,食管中段癌8例,食管中上段癌2例,食管中下段癌7例,食管下段癌4例,均为男性病例,年龄54-70岁,平均62.7岁,颈瘘发生在术后6-18天,平均8.9天,住院时间为20-70天,平均39.4天。

2 护理2.1术后病情观察:食管癌颈胸腹改良三切口术后应特别关注颈部吻合口敷料情况,注意渗出物的颜色、性状和量,给予及时换药,如检查颈部切口皮肤出现红肿,皮下积液,皮下积气,切口处有唾液、胃液、食物残渣,渗出液伴压痛臭味,患者有发热、白细胞偏高的症状体征。

颈部瘘口内瘘可出现高热、胸闷、胸痛、气促、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氧饱和度降低及心率加快症状,提示发生吻合口瘘[2],应尽快采取措施处理。

2.2颈部处理:一旦发生颈部吻合口瘘,必须充分引流,及时冲洗,根据瘘口渗液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本组病例例,颈部瘘口放置一根硅胶管负压吸引,1例患者在颈部瘘口放置引流管接墙式负压持续吸引。

因吻合口瘘渗液多,可致切口周缘皮肤发红溃烂,必要时可用红外线照射,每天1-2次,每次15分钟,促进伤口愈合。

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的改进与并发症防治

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的改进与并发症防治

维普资讯

5 0・ 8
安徽 医科 大学学报
A t U i r t iMein l n u 20 c;2 5 c n e l t d i lA h i 07O t4 ( ) a v sa s c as
人 抵针 座 , 胃底 提 至 颈 部 尽 可能 多 ( 般 均 能 拉 将 一 出 1 m左 右 ) 在食 管 一胃拟 施 吻合 口后 壁缝 合 3 0c , 针( 待结 扎 ) 拟 施 吻合 口对 侧 壁 电刀 切 开 4c 放 , m 人吻合 主件 , 围缝 线 提起 放 人 吻合 器 主 件 。抵 针 周 座 与吻合 主件 对接 有时较 为 困难 , 意 : 注 吻合器 主件
部 x线 片和腹 部 B超 检查 排 除 肺 部 及腹 腔 脏 器 的
术, 对于食 管 上段 或 中段 主动 脉 弓后 左侧 开 胸 易损 伤周 围组 织 的 , 右胸 部 ( 五肋 间 ) 腹 部 、 部三 经 第 、 颈
切 口行食管癌根治术 , 其余采用左胸 ( 第七肋 间) 、 左颈部切 口。关键步骤 : 左侧经胸时分 出肿瘤 , ① 清扫肿大淋 巴结 , 游离食管至主动脉 弓下后 , 手指沿 食管钝性 分离至胸廓人 口( 尽可能高 的位置 ) 。此 时注意 不要撕 脱食 管 肌层 及 损 伤 大 血 管 和气 管 , 因 此必须将肿瘤粘连完全分开后再钝性分。② 左经 胸时经膈肌游离 胃, 右经胸时经腹游离 胃, 留胃右 保 动脉 和 胃 网膜 右 血 管 弓。 注 意 在 尽 可 能 游 离 至 幽 门。③ 清除 胃小弯胃左动脉旁网膜组织 , 缓解小弯 张力 , 同时清扫可疑转移淋巴结。④ 肿瘤外侵明显 时, 予以胸导管结扎。⑤ 贲门处 国产 6 ’ 端闭 0型残 合器 切断 食管 , 断端 包埋 , 在 胃底最 高 点 缝 两 针 7 并 号线 , 连于食管断端缝线上。⑥ 颈部沿胸锁乳突肌 前缘 切 口, 内动 静脉 内侧 进 入食管 床 , 颈 手指 钝性 分 离, 必要时切 断甲状腺 中静脉。⑦ 器械吻合 : 颈部 拉出食管向上游离干净, 荷包钳夹住食管做荷包放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均 全部治愈 。 2 原 因 分 析
合 。本 组有 1例病人 发生 呼吸衰 竭 , 发吻 合 口瘘 。 继
3 护 理对策 3 1 术 后严 密观察 病人病情 变 化 , . 及早发现 吻合 口 瘘: 麻醉 醒后均 取半 坐卧位 。术后 重 点观察体 温 、 呼
21 全身营养 支持不 够 。 . 我地 区 为广西 、 云南 、 州 贵
须在熟 练掌握 开窗式腰 椎 问 Nhomakorabea突 出髓 核摘 除的基础 上训练 。应该 专 门人 员操 作 , 总结提 高 , 条件的应 有 提倡首选 ME D镜 治疗 腰 椎问 盘 突 出症或 台并 局 限 性 椎管狭 窄症 。
参 考 文 献
体 位经 保守 治疗 2周 无 好转 者 , 者 坚决 要 求 手术 患
三省 交界 的贫 困山区 , 当一 部分 患者 人 院前 2 相 ~3 月 已不能进 食 , 病人消瘦 , 血 、 蛋 白 , 贫 低 营养 状 况极 差 。术 前静脉 高营养供 给 , 足不 了需求 , 术后 吻 满 是 合 口不 愈合的原 因之一 。 2 2 胃管护理不 当。持续 胃肠 减压 过程 中 , . 胃管 引 流不 通 畅 , 胃内容 物或气体 堆体 堆积 , 胃腔 内压增 使
吸 、 口和情 绪 的变化 。本 组 1 患者均 在术 后 3 伤 2例
~7 d出现 发热 , 温 波动 在 3 ~3 ℃之 间, 体 8 9 呼气 中
带有腐 臭味 , 出现烦燥 不 安 , 咳嗽 、 闷 、 痛、 胸 胸 气短 、
其余 1 o例病人瘘 口愈合 。 将该组 病 例的护 理情 况 现
报 告 如 下 l 临 床 资 料
本组男 性 8例 , 女性 4例 ; 龄 4 ~ 6 年 5 6岁 , 平均 5. 3 8岁 。食管上段 癌 3例 , 中段 6例 , 下段 3例 。吻 合 口瘘 发生的 时间在术后 4 ~8天, 平均 5 1天 。胸 . 部 型吻合 口瘘 7例 ( 死亡 ) 颈 部 吻合 口瘘 5例 , 2例 ,

食管癌术后吻合瘘的护理

食管癌术后吻合瘘的护理

食管癌术后吻合瘘的护理一、前言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后吻合瘘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在术后的护理中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本文对食管癌术后吻合瘘的护理进行系统的阐述,旨在提高护士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水平,确保患者能够快速康复。

二、疾病概述食管癌,是指在食管部位发生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吞咽困难、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吻合瘘、胸骨后突出等。

其中,吻合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且发生率较高。

术后吻合瘘是指食管切除术后吻合处的破裂或者未愈合所形成的开口。

吻合瘘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和生活,需要护士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护理。

三、护理措施1.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护理,术后一般在重症监护室或者高依赖病房。

在术后的第一天,患者需要进行体位翻动、清洁口腔等基本的护理工作,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异常情况。

2.饮食护理患者在术后不能进食,需要通过吸氧和输液来维持生命。

在患者恢复期,需要进行能量营养和生理降低胃刺激等饮食护理措施,患者应该少食多餐,饮食应该以液体为主,逐渐改为半流质和软食,不宜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3.瘘口处理当发现瘘口时,应该要立即采取措施,避免食物渗入瘘口,引起感染,瘘口处理应该包括保持瘘口的外部清洁和内部脱附食物。

外部清洁要求每日两次或者多次用生理盐水清洗,保持周围清洁干燥。

内部脱附食物要求每日几次用输液注射器或者肠鸣音定位器冲洗瘘管,将积聚的分泌物和食物残渣清除,以避免细菌感染。

4.护理宣教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宣教,包括饮食管理、瘘口处理和术后恢复等方面。

护士要告诉患者水是治疗和预防便秘的最好选择,让患者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多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谷物等。

在平时与患者的沟通中,护士应该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积极的安慰和支持,使患者积极面对生活和康复。

四、结论食管癌术后吻合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护理措施应该包括术后护理、饮食护理、瘘口处理和护理宣教等方面,以避免瘘口的感染和患者的不适。

介入置管法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要点

介入置管法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要点
用 介 入 置 管法 治 疗 , 部 治 愈 。现报 道 如 下 。 全
生命 体 征 的变 化 。从 5 0  ̄2 :0有 效 拍 背 、 :0 2 O 2小 时 一 次 , 鼓
励 患 者 有 效 咳 嗽 咳痰 、 深 呼 吸 , 防 肺 不 张 的发 生 。 做 预
2 3 营养 支持 .
的侧 孔 在瘘 口外 脓 腔 内 , 接 持 续 负 压 ( ~ 1 连 8 0mmH 以上 0)
如 有腹 痛 、 泻 , 时 处 理 。减 少 能 全 素 用 量 , 加 肠 外 营 养 腹 及 增 用 量 。或 改 为 全 肠 外 营 养 。注 意 观 察 患 者 有 无 水 、 解 质 紊 电
引 流 脓 腔 。待 引 流 液 明显 减少 , 计脓 腔稳 定 后 , 日以庆 大 估 每 霉素 4 0万 + 生理 盐 水 5 0ml甲硝 唑 50ml 4小 时 持 续 冲 0 , 0 2 洗 , 意 保持 负 压 吸 引 。定 期 在 x线 透 视 下 经 引 流 管 注 入 或 注 口服碘 油 造 影 观 察瘘 口及 脓 腔 大 小 。 待 脓 腔 缩 小 , 流 管 前 引 端 位 于 脓腔 底 部 时 即 可 退 管 l e 最后 引流 管 完 全 退 入 食 ~3m, 管 内 , 口闭 合 , 进 食 3天证 实 治 愈 后 拔 除 引 流 管 。2例 患 瘘 经 者 在 证 实 为 吻合 口瘘 时 已形 成 较 大 的吻 合 口胸 腔 瘘 , 在 上 故
1 1 一般 资 料 6例 患 者 中 , 部 为 男 性 : 龄 5 ~ 6 . 全 年 O 6岁 , 平均 5 . 8 2岁 , 为 食 管 中段 癌 。 入 院 后 查 无 手 术 禁 忌 症 后 , 均
系 数 。应 激 期 总 热 卡 摄 人应 在 1 1 12 B E 恢 复期 增 加 .~ . 倍 E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有效护理措施总结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有效护理措施总结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有效护理措施总结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产生吻合口瘘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例进行食管癌手术后产生吻合口瘘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和护理方法,并对食管癌术后产生吻合口瘘的主要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在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结果10例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死亡1例(10%),其余9例(90%)患者均治愈出院。

结论总结食管癌术后产生吻合口瘘产生的原因,加强对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率。

标签:食管癌;吻合口瘘;原因;护理措施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是临床中食管癌术后产生最为严重的并发症[1],该病具有发生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

具国内临床研究显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病发率为3~5%,死亡率更是高达50%[2]。

本文对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例行食管癌手术后产生吻合口瘘患者,产生吻合口瘘的具体原因做进一步分析,并总结了我院在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希望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工作有所帮助。

1临床资料对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例行食管癌手术后产生吻合口瘘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为32~84岁,平均年龄为(57.3±12.8)岁2吻合口瘘形成原因吻合口瘘产生的时间:根据临床中患者形成吻合口瘘的具体时间可分为,早期瘘:术后前3d;中期瘘:术后4~13d;晚期瘘:术后超过14d。

2.1产生吻合口瘘的自身因素①高龄:患者年龄越高,各脏器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走向衰弱,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抵抗能力、代偿能力,以及机体组织的修复能力都会逐渐下降,因此,高龄患者在食管癌手术过程中的吻合口瘘的病发率、恢复时间和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②基础疾病:患者在患有食道癌的同时伴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在手术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会大大提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常规病患者的几率会明显提高。

食管癌颈部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对策

食管癌颈部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对策

检 验 法 , P<00 以 . 5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2 结 果
间 、 院费用 以及满 意程 度等各项临床指标值 。 住
13 统 计 学 方 法 . 应 用 S S 4 0统 计 软 件 进 行 分 析 , 量 P S1. 计
两 组 患 者 术 后 情 况 比较 结 果 见 表 1 两 组 患 者 住 院 时 间 、 , 医疗 费 用 以 及 满 意 度 比较 结 果 见 表 2 。
参 考文 献
[ ] 魏红蕾 , 1 吕探 云 , 陈霞 . 临床路 径在 我 国冠 状动 脉粥样 硬化性
心 脏 病 诊 疗 、 理 中 的 应 用 . 放 军 护 理 杂 志 ,0 8 2 ( 1 : 护 解 2 0 ,5 1B)
32 3 . - 3
好 的效果 。临床路径 的应用 实现 了心脏 术后 早期 IU监 护 C
[ ] 张伟英 , 2 叶文琴 , 赵继 军. 非体 外循环 冠脉 搭桥术 患者术 后监
护 期 临 床 路 径 的 应 用 与 效 果 . 理 管 理 杂 志 ,0 5 护 20 ,5( ) 8:
1 一 2 l1 .
护期间处置进程 的加 速 , 减少 无效 服务项 目, 降低患 者 的 来 住 院天数 , 而降低 患者 的治疗 费用 , 从 同时使 医疗 卫生 资源
资料以均值 ±标准 ( ) ±s 差表示 , 同组别 计数资料 的行 间 不 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 , 同组 问计量资 料 的行间 比较采用 不
表 1 两 组 患 者 术 后 情 况 比较
3 讨 论
在 心 脏 术 后 早 期 IU 监 护 期 间应 用 临 床 路 径 能 具 有 良 C
7 2岁 , 平均 6 4岁 , 吻合 口瘘 发 生 的 时 间在术 后 第 6天 l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护理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护理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护理方法以缩短颈部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

方法:对1例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观察早发现、早引流、加强营养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

结果:1例均康复出院瘘口平均愈合时间67天。

结论: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护理重点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早营养同时辅以心理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食管癌吻合口瘘护理资料与方法5年1月~8年1月行食管癌颈部吻合术15例其中1例发生颈部吻合口瘘。

男9例女例年龄57~7岁。

食管上段癌例中段癌8例下段癌例。

术前合并有糖尿病史者例冠心病高血压病史者1例。

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鳞癌。

手术方式:经左胸、左颈二切口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1例经右胸、上腹、左颈部三切口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例。

结果本组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瘘口平均愈合时间为67天。

护理体会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的原因:①吻合技术:食管及胃血管供应受损和缺血坏死吻合口黏膜对合不良吻合口张力过大血运差食管癌切端癌细胞残留或吻合口感染。

术后低血压使用多巴胺的病例其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使用而采取输入全血或血浆提升血压者。

②身体素质因素:机体营养状况不良组织愈合能力削弱糖尿病、贫血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的可能性增大[1]。

术前保证病人营养状况良好食管癌病人由于吞咽困难术前营养不良组织愈合能力削弱这对术后恢复很不利因此术前要保证病人营养状况良好。

对于可以进食的病人嘱其尽量多进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加强营养对进食困难伴有严重脱水的病人给以输液、静脉高营养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失衡贫血者可以输血给以纠正。

术后护理:①术后密切观察尽早发现吻合口瘘的发生:观察的重点为体温和颈部伤口。

吻合口瘘一般发生在术后~8天在这期间颈部切口换药时挤压切口两侧若有异常分泌物提示有吻合口瘘的发生如果病人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8℃左右检查颈部刀口有红肿、压痛、皮下气肿可以证实吻合口瘘并及时敞开伤口充分引流吻合口瘘发生后7天左右愈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治疗方法改进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颈部吻合口瘘治疗方法改进的依据及效果。方法 对16
例食管癌术后合并颈部吻合口瘘的患者采用颈部充分引流,胃肠减压及空肠内营
养支持治疗。结果 16例患者中15例临床治愈出院,死亡1例。结论 颈部吻合
口瘘治疗方法改进,效果满意。

【关键词】 颈部吻合口瘘;治疗方法;改进
济源市人民医院于2004年8月~2013年6月,共收治食管癌患者596例,
术后确诊合并颈部吻合口瘘16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9~78岁,中位年龄
65.3岁。术后病检鳞状细胞癌14例,腺癌2例。早期瘘2例,发生于手术后3 d
内,中期瘘11例,发生于手术后4~14 d,晚期瘘3例发生于手术后两周以上。

1.2 治疗方法改进
1.2.1 颈部充分引流 食管癌颈部吻合手术后,每天一定要仔细观察颈部切口
情况,颈部吻合口瘘一旦确诊,要及时拆除颈部切口处缝线,保证充分引流。按
照传统做法,颈部切口每天要多次换药,但事实上每天换药次数再多也很难保证
颈部切口处的引流物能够及时、充分的引流。对这种情况作者采取两种办法:第
一种是在颈部切口下、吻合口附近放置引流管,接负压引流器,颈部切口简单缝
合,以皮肤基本对合、可以固定引流管为准。第二种是在充分取得患者及家属理
解的前提下进行,在颈部切口下、吻合口附近放置引流条,每天定时换药,更换
引流条。由患者家属备无菌纱布敷料、碘伏棉签、医用胶布等,在换药间隙若发
现敷料已湿,由家属随时清理切口处引流物,更换敷料,以尽最大可能保证切口
处干燥、引流物及时清理为准。不管采用以上哪种办法,在胃肠功能已经恢复的
前提下,鼓励患者间断饮水,起到冲洗吻合口,保证充分引流的作用。饮水适应
后,可配制液体,每500 ml生理盐水内加地塞米松针剂5 mg,庆大霉素针剂16
万单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次服用。同时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早期下床活动,
防止肺不张及胸腔内感染。

1.2.2 放置空肠营养管营养支持,配合间断胃肠减压 在确诊为颈部吻合口瘘
以后,尽早利用介入技术放置空肠营养管,在胃肠功能已经恢复的前提下,尽早
通过营养管给予营养液或流食,避免因长期禁食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保证患者体
力,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另外在患者饮水或配制液的间隙,酌情间断做胃肠
减压,尽量减少胃液反流使颈部引流液增多,影响吻合口的愈合。

1.2.3 高浓度盐水纱布湿敷颈部切口 在颈部引流物明显减少,而切口下肉芽
组织增生明显,高出切口处皮肤时,可用无菌纱布浸泡高浓度盐水后湿敷颈部切
口。在家属理解并愿意配合的情况下,此工作可以指导家属去做。经过盐水湿敷
后,肉芽组织会明显回缩,避免在吻合口愈合后,再次缝合颈部切口。

2 结果
本组16例颈部吻合口瘘患者,其中15例临床治愈,有13例在两周内愈合,
最快一例仅5 d即基本愈合,有2例分别在确诊后第44天和第56天愈合;死亡
1例,死于消化道内出血反流后窒息,死亡率6.25%。

3 讨论
近年来对食管癌的大量标本研究证明,食管癌是多点起源的,即或早期癌,
病变范围也有发展很广泛的例子。近年来食管癌绝大多数做食管切除颈部吻合
术。这样才能保证充分切除长度[1]。颈部吻合口瘘是食管切除颈部吻合术后一
个极为重要的并发症,也是食管癌术后有可能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最近这些年,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一次性吻合器在临床的大量应用,对于消化道重建,
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胸腔内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下降。但在做
食管胃颈部吻合时,因为操作空间等原因,吻合时仍然以手工吻合为主。颈部吻
合口瘘的发生率据临床观察并无明显下降。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于胸内吻合口
瘘,但死亡率降低[2]。国内资料中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2.6%~6.4%。本组596
例颈部吻合患者,共发生吻合口瘘16例,吻合口瘘发生率在2.68%。颈部吻合
口瘘发生的原因和吻合技术、吻合时手术区域的无菌程度、患者术后咳嗽排痰的
情况及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等多个因素有关,而据临床反思,吻合技术因素中可
能和将胃上悬、荷包缝合的三针有很大关系,胃上悬荷包缝合后会使胃张力增高,
此三针缝得过浅或过深有将胃撕裂或使胃穿孔的可能。

吻合口瘘治疗的前提必须是充分引流,控制感染,有效的营养支持及纠正水
电解质紊乱,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3]。颈部吻合口瘘经确诊后按传统的方法
就是颈部随时换药,一般不需要禁食。此种情况下往往使得颈部切口大部分时间
处在粘湿的状态,切口皮肤被腐蚀得红肿甚至溃烂,引流很难谈得上通畅,对吻
合口的愈合极为不利。从发现吻合口瘘到最终愈合时间慢长,而且会形成吻合口
处的疤痕,往往会在愈合后出现吻合口狭窄。作者认为:颈部吻合口瘘确诊后,
保持颈部充分引流,最大可能地保证颈部处在一个干净、干燥的状态是治愈此并
发症的关键。无论是放置颈部引流管负压引流,还是让家属随时随地更换切口处
敷料,都为最大可能地保证颈部切口的相对干净、干燥提供了可能。另外,短时
间内的相对禁食也是有必要的。作者的具体操作是:从确诊颈部吻合口瘘时开始,
在7~10 d里完全经空肠营养管提供流食,口腔内仅定时饮温开水或配制的液体
(每500 ml生理盐水内加入地塞米松针剂5 mg,庆大霉素针剂16万单位)。在
经过7~10 d充分引流后,酌情可以经口腔摄入少量的流食。需要注意的是,若
引流量仍然很大就继续之前的相对禁食状态,一定不要为了让患者尽快进食就不
考虑颈部具体的引流情况,否则很可能会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相对禁食配合
间断胃肠减压,既可以使胃液乃至胆汁不至向上反流从瘘口溢出,减少消化液刺
激颈部切口,又可以使胃排空,保持瘘口相对“干燥”,降低吻合口处张力,促使
吻合口瘘早期愈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痛苦。至于让患者每日服用生
理盐水,内含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主要目的在于冲洗吻合口瘘处,稀释引流液,
使吻合口处的坏死物及时清除,引流通畅。同时缓解吻合口瘘处毒素的吸收,达
到改善症状,杀灭病原菌的作用,并促使自瘘口内流出的含有细菌的消化液及时
排出,达到促进瘘口愈合的目的。另外,对吻合口瘘瘘口处的水肿消除也起到一
定作用。

对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的患者,在发现之初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包括家属
都会极度紧张。所以,一定要与患者及家属多沟通,让其了解颈部吻合口瘘的发
生原理,预后情况,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有了信心,家属信任医生,
才能积极有效地配合治疗。由于颈部吻合口瘘发生后,吻合口周围的渗出物会刺
激颈部气管膜部,所以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咳嗽,此时首先要告知患者咳
嗽的原因,另外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积极主动地咳
嗽、咳痰,既可以及时排出痰液,使呼吸道通畅,同时可以预防肺部及颈部切口
下的感染,减少对颈部气管膜部的刺激,对最终颈部吻合口瘘的早期愈合也有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邵令方,王其彰.新编食管外科学.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68.

[2] 董志伟,谷銑之.临床肿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75.
[3] 邹卫.普胸外科围手术期处理.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