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曲节奏律动的风格——巴赫《法国组曲》探究

合集下载

巴赫法国组曲817讲解

巴赫法国组曲817讲解

巴赫法国组曲817讲解巴赫的法国组曲817通过将古典舞曲和巴洛克音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完美的音乐婚礼。

本文将讲解这部著名作品的主要特点和历史背景。

巴赫的法国组曲817共有八个部分:阿勒曼德舞曲、双重舞曲、卡隆舞曲、角舞曲、花环舞曲、波妮舞曲、狂欢舞曲和吉格舞曲。

这些舞曲通常是五段式或六段式结构的。

法国组曲是源自于普法尔茨和洛林地区的一种舞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时代早期。

法国组曲在巴洛克时期是一种广泛流行的音乐形式,巴赫的法国组曲817也是由这种流行音乐形式发展而来的。

法国组曲通常包括多个舞曲,每个舞曲都以不同的调式、节奏和速度演奏。

法国组曲的特点之一是各个部分都非常独立,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但是整个作品都有一个统一的主题或氛围。

法国组曲也很注重音乐的对位、旋律和和声的协调。

巴赫的法国组曲817充分展现了这些特点。

整部作品的旋律和和声都非常和谐统一,虽然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但是整个作品的氛围非常连贯。

开头的阿勒曼德舞曲采用了五段式的结构,其基本节奏是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

这个舞曲的旋律清新明快,充满了活力和活力。

接下来的双重舞曲是由两个不同节奏的舞曲组成的,这个舞曲的速度较慢,情绪沉稳。

卡隆舞曲则是法国组曲中最流行的舞曲之一,它的特点在于其婆娑而轻快的旋律和一连串的优美和弦。

角舞曲是另一个快板的舞曲,其中的强奏和柔和的音符交替呈现,为整部作品增加了一种令人兴奋的节奏感。

花环舞曲则更为柔美,其旋律悠长婉转,充满着浓厚的情感。

波妮舞曲是一个较为轻松愉快的舞曲,它以简单的旋律和重复的和弦为特色。

狂欢舞曲是一部尤为精彩的作品,它的速度非常快,音符有时像飞奔的骏马,有时愉快地跳跃,让人觉得整个舞曲都充满了欢乐。

吉格舞曲则是法国组曲中最后一个舞曲,它被认为是法国组曲中最具精神特质和技巧性的舞曲之一,因为它不仅需要强大的技巧和表现力,同时需要音乐家灵活地控制韵律和速度。

总的来说,巴赫的法国组曲817是一个令人愉悦的、美妙的音乐作品,展现出了法国组曲的特点和巴洛克音乐的特点。

从巴赫《第一法国组曲》浅谈巴赫的世俗性与宗教性

从巴赫《第一法国组曲》浅谈巴赫的世俗性与宗教性

从巴赫《第一法国组曲》浅谈巴赫的世俗性与宗教性作者:杨与昂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20期【摘要】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在整个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其中以巴赫的作品价值性以及后世的流传性最高。

在巴赫音乐作品中,有两个不得不提的影响因素就是宗教色彩以及世俗色彩。

本篇论文从巴赫键盘作品的《法国组曲NO1》进入,尝试通过从和声语言,音乐肢体,曲式结构,创作手法,等方面分析研究,从中总结提炼巴赫键盘作品的整体风格特点,并例证其世俗性与宗教性的体现,并得出巴赫音乐在这两个方面互相融合并不可分割的结论。

只有从宗教因素以及世俗特性这些文化的角度深挖研究作品,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作品,领会作品更深层面的精神内涵,使巴赫的风格特点更加具体化,准确化,令学生更加通透其作品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能够更加真实,生动,准确地演绎这些作品,体会巴赫作品对音乐后世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宗教在音乐的文化内涵中伴有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巴赫;世俗性;宗教性;法国组曲;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小步舞曲;基格;织体;赋格【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巴赫的作品是钢琴学习乃至音乐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从《初级钢琴教程》伴随初学的孩童感受舞曲的音乐性;到《小前奏曲与赋格》扩展琴童对音乐格律织体的进一步认知;从《二部,三部创意曲》发展学生对复调对位音乐的理解与掌控;再到《十二平均律》中对三,四个声部的控制与平衡,左右手的协调与配合,声部间纵向思维的形成;从《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对音乐舞蹈性的表达;再到巴赫键盘作品中集大成者,甚至可以说巴洛克音乐王冠上最璀璨的宝石《哥德堡变奏曲》。

我们可以发现,巴赫的作品是每一个钢琴学习者成长发展的必经之路,它好比每一餐饭中给我们营养和力量的主食,好比那看似稀松寻常却在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滋滋流淌的水源,他的作品滋养着无数后辈,贵如贝多芬,莫扎特也说他们曾在巴赫的作品中挖掘到无尽的瑰宝,巴赫的作品打破了他们对音乐的认知壁垒。

浅析巴赫《布列舞曲》的演奏

浅析巴赫《布列舞曲》的演奏
1 6 / 音 乐教育 与白 ̄ f ' s / 20 l 7 . 7
( 二 ) 演 奏 分 析
拍号 :2 1 2 拍子 ,即以二分音符 为一拍 ,每小 节两拍 。也 就是说 , 它是s.  ̄ t n 子的律 动 。然而很大部分 的学 生 ,却 是以 四分音符 为一拍 , 每小节有 四拍的概念去进行学习和弹奏的 ,这样就成 为了四拍 子的律
个 节 奏型 弹得 生动 活 泼 ,具 有颗 粒 性 。 断奏 与连 奏 :巴赫 时期 的复 调 乐 曲 ,在 断 奏 ( S t a c c a t o ) ,连奏 ( 1 e g a t o )的处理上是很有特点的。如何处理 ( ( 布列舞曲》 的断奏与连奏 呢?首先 ,我们应当考虑 ( ( 布列 舞曲》 的节奏 特点 :两个八 分音符 接 个 四分音符 的节奏型 。弹奏时 ,可 以一般性 的将处 理为 :八分音符 连 奏 接 一 个 四分 音 符 断 奏 。在 这 类 型 的 曲 目里 断 奏 不 要 弹得 太 跳 跃 , 只要 将 音 弹 到与 连 奏 相 反 即可 。连奏 的 地方 要 带 有 歌 唱 性 ,弹 奏 时 手 指触键 时慢慢 弹下 ,避免手指敲击键 盘 ,同时注意 ,一个乐 句要尽 量 用一个力量 弹出来 。当然 ,在 断奏 ,连 奏的处 理上 ,还要 注意音乐 的
浅 析巴 赫( ( 布 列 舞曲 》的 演 奏
口 伍 薇
当学生弹完大部分 的 ( ( 布格缪 勒》 之后对 主调音乐 就有一 定掌控 力 ,就可 以接触弹奏 《 巴赫初级钢琴 曲集》 这本教材 了。这套教材要 求学生初 步掌握复调 的基本技巧 ,了解 必要的音乐知识 ,建立相应的 音乐感觉 。让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 达到学习复调作品的要求 ,而这条 ( ( 布列舞曲》是这本教材 的第 1 2条 ,从各 个角度来讲都是一首音乐小 品 ,难度不算很大 ,但可以通过学 习演奏这条作 品来解 决演奏中装饰 音 ,连线 ,跳音 ,分句等一 系列的问题 。 这首 ( ( 布列舞 曲》 虽然收集在 《 巴赫初级钢琴 曲集》 当中,但并 非是 巴赫的原创作 品。布列舞 曲也叫布雷舞 曲,是十七世纪法 国的民 间舞 曲,它进入 了作 曲家 的乐谱 以后 ,顺畅的旋律和明快 的节奏依然 充 满着 民 间生 活 的情 趣 和 田 园 山野 的 淳朴 气 息 。而作 为 一 条 复调 作 品 ,

浅析巴赫《法国组曲BWV812》

浅析巴赫《法国组曲BWV812》

浅析巴赫《法国组曲BWV812》作者:沈红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09期【摘要】巴赫是巴洛克时期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

他成功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融为一体,他为键盘乐器写了20多套古组曲,而法国组曲是他众多组曲中的一种。

本文这部组曲全部在d小调上完成,由5种不同风格的舞曲组成,既差异较大又内在统一。

演奏者在每首乐曲之间都要留有准备的间隔时间。

本文将从作品的音乐风格、触键、和声等方面进行逐一分析,希望能够对这部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去指导今后的弹奏。

【关键词】触键;调性;声部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9-0071-01一、阿勒曼德舞曲此曲4/4拍、由高、中、低三个声部组成,曲风活泼。

开头右手高声部是一串四十六分音符音阶跑动,手指由掌关节支撑并靠手指的力量灵巧主动跑动,不要添加余外的手腕动作,要通过这一串的音去体现全曲的舞曲特征。

中声部加进来时要弹得清晰,要主动给高声部让步,高声部的旋律持续保持明亮,右手主旋律和装饰音加入增加了舞曲活泼的特征,要弹得干净、利落。

左手第一个是D大调主音,作为和声背景的铺垫明确了调性,像大提琴般的倾诉,和高声部的旋律形成对比。

在弹奏时左手的第一个音是由最弱的小拇指弹奏,必须弹得扎实。

第7.8小节旋律左右手的交替在弹奏时必须让听者感受到,左右手的呼应像上帝与人类的对话般和谐统一,在此也体现出巴赫创作的宗教性。

全曲结束在D大调主和弦上,完满终止给人以和谐统一,安定的感觉。

二、库朗特舞曲本文是法國式的库朗特舞曲,速度较快;此曲3/2拍,分为四个声部,装饰音的弹奏要迅速,左右手相互呼应。

为体现舞曲的特征,本曲的八分音符要采用似断非断的弹奏方法。

即:一个手指弹完一个音抬起后另一个手指接着弹下一个音弹一个乐句的同时手指和手腕不要离开琴键,这种弹奏方法在手指技术上是断奏,在听觉上给人以连着的乐句的感觉。

巴赫《第五法国组曲》演奏分析

巴赫《第五法国组曲》演奏分析

60吴佳丽:巴赫《第五法国组曲》演奏分析一、《第五法国组曲》BWV·816舞曲构成及特点《法国组曲》大约写于1722年前后,是巴赫为第二位妻子所作。

组曲充满甜蜜温柔的氛围,节奏生动,亲切动人。

遵循传统的舞曲排列次序写成,结构短小但精致细腻,主、复调混合创作,创作形式多种多样,音乐织体丰富多彩具有浪漫气息。

本篇所述《第五法国组曲》共包含七首舞曲作品,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套组曲。

阿勒曼德:常作为组曲第一乐章。

弱起,强调强拍来表现舞曲摇摆的韵律。

本首阿勒曼德G 大调,明快优雅,富于歌唱性,有前奏曲的味道。

速度不快,全曲高中低三个旋律线条十分清晰,层次分明,高音旋律基本占主导地位。

库朗特:意为“奔跑、流动”。

本首库朗特舞曲为意大利式库朗特舞曲。

速度较快,约每分钟120拍左右。

节奏性极强,主题鲜明,旋律跳跃活泼。

气势磅礴,激情奔涌,活跃明快。

音阶式主题与具有弹性又稳健的八分音符相对应,舞曲充满动力。

萨拉班德:本首G 大调萨拉班德是整套组曲中最富音乐内涵的一首作品。

如歌的行板演奏,速度约每分钟55拍左右。

在悠长低音的衬托下,巴洛克庄重的风格潺潺流出。

加沃特:此首G 大调加沃特舞曲,舞蹈性很强,全曲跳跃式的旋律使人想随韵律而舞。

音乐豪爽奔放、活泼愉快。

用稍快的中速,约每分钟80拍左右演奏较为合适。

布雷:二拍子,旋律快速、轻快,情绪活泼、爽朗。

此首G 大调布雷是本套组曲中最轻巧活泼、跳跃的一首。

演奏速度稍快,每分钟90拍左右。

卢尔:是巴赫《法国组曲》中的唯一一首卢尔,速度中庸约每分钟100拍。

曲风轻松自在而惬意,如轻声细语,娓娓道来。

吉格:是本套组曲中主题最长的一首三声部赋格作品,全曲需要约每分钟126拍的快速演奏,乐曲活力四射,气氛热烈,热情奔放,也将本套组曲的情绪推至高潮。

二、作品演奏分析(一)触键。

从触键深浅思考,巴赫所处巴洛克时代使用的羽管键琴无论是音量、音色还是力度层次都与现代钢琴差别甚远。

巴赫《法国组曲》

巴赫《法国组曲》

此章节将深入探讨巴赫创作《法国组曲》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个人经 历。这些背景信息对于理解作品风格、技巧以及巴赫的创作意图至关重要。
此章节将详细分析巴赫在《法国组曲》中展现的音乐风格,如复调音乐的运 用、和声的处理等。同时,还将探讨巴赫独特的作曲技巧和演奏方法,如何通过 这些技巧展现出作品的艺术魅力。
阅读感受
巴赫,这位德国音乐的巨匠,以其深邃的音乐才华和丰富的创作情感,成为 了西方音乐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而《法国组曲》则是巴赫众多杰作中的一颗璀 璨明珠,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巴赫深厚的音乐造诣,更透露出他对生活、对爱情 深深的感慨。
《法国组曲》是巴赫为了献给他的第二位妻子安娜而创作的。这部作品充满 了浪漫的气息,每一首都仿佛在诉说着巴赫对安娜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爱意。在 巴赫的笔下,音乐不再仅仅是音符的组合,更是情感的载体,是他与安娜之间沟 通的桥梁。
这部作品的主要舞曲样式丰富多样,包括Allemande、Courante、 Sarabande、Gigue等,每一种舞曲都独具特色,展现出巴赫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 创新。这些舞曲在巴赫的巧妙编排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和谐,使得整部作品既 有深沉的内涵,又不失活泼的韵律。
在欣赏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巴赫在创作时的喜悦和激情。 他用自己的音乐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我们在欣赏音乐的同 时,也能够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执着。
“巴赫的《法国组曲》是一部充满创新与传统的作品。他在继承前人音乐传 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这种既尊重传统又勇于创新的精神,使 得这部作品在巴洛克音乐史上独树一帜,成为了后世音乐家们学习与研究的宝贵 财富。”
通过对《巴赫《法国组曲》》一书的摘录与解读,我们不难看出巴赫这部作 品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它不仅是一部音乐作品,更是一部历史的见证、一部 情感的载体、一部创新与传统的结晶。无论是对于音乐爱好者还是音乐研究者来 说,这部作品都是值得深入探究与欣赏的宝藏。

巴赫第二法国组曲第四首小步舞曲指法

巴赫第二法国组曲第四首小步舞曲指法

巴赫第二法国组曲第四首小步舞曲指法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是德国巴洛克音乐时期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包括各种音乐形式,如管弦乐、键盘曲、宗教音乐等。

其中,法国组曲被认为是管弦乐作品中的佳作之一,而其中的小步舞曲更是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巴赫第二法国组曲第四首小步舞曲的指法以及演奏技巧,并共享一些个人的见解和理解。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巴赫第二法国组曲第四首小步舞曲的基本信息。

这首小步舞曲属于巴赫的键盘曲作品,最初是为拟人舞蹈而谱写的。

它采用了勾股数学原理,具有明快的节奏和华丽的旋律,是巴赫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之一。

在演奏这首曲目时,指法和技巧的娴熟程度对于表现曲目的轻盈和灵动至关重要。

在演奏巴赫第二法国组曲第四首小步舞曲时,指法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手指的灵活性和力度的控制上。

由于曲目具有快速的节奏和繁复的旋律,演奏者需要通过正确的指法来确保每个音符都清晰地传达出来。

演奏者还需要注重手指的柔韧性和速度的掌握,以便能够应对曲目中变化多端的音乐情感和技术要求。

练习和掌握巴赫第二法国组曲第四首小步舞曲的指法是至关重要的。

个人观点和理解上,我认为巴赫第二法国组曲第四首小步舞曲的指法要求可以帮助演奏者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在演奏这首曲目时,演奏者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复的推敲,才能够掌握正确的指法和技巧,从而达到准确表现曲目和传达音乐情感的目的。

巴赫第二法国组曲第四首小步舞曲的指法也可以培养演奏者对音乐节奏和韵律的敏感度,使其在演奏其他曲目时也能够有所帮助。

总结回顾,巴赫第二法国组曲第四首小步舞曲的指法在演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演奏者需要通过正确的指法和技巧来确保曲目的清晰和流畅,同时也能够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个人而言,我认为通过练习和掌握巴赫第二法国组曲第四首小步舞曲的指法,演奏者可以在音乐表现和技术掌握上获得很大的提高,这对于音乐学习和演奏实践都是非常有益的。

巴赫《法国组曲》bwv816中的装饰音演奏技法

巴赫《法国组曲》bwv816中的装饰音演奏技法
谱例3
第六首卢尔(Luore)。4/6拍,这是一种来自于剧院的表演舞, 在舞姿上十分强调一个“滑步”动作,出现在每一小节第四拍的重 音上(谱例4,1-5小节),节奏形式相对与其他六首稍微复杂一些, 但是寻找到节奏的规律,突出重音,就能够很好的把握旋律的优美 性和温柔的情绪。这首曲子的动机,在旋律上有些接近中国作品梁 祝,因此在演奏上也要注意力度的控制,寻找歌唱的感觉。在3、 4、5小节中出现了装饰音的标记,因此在演奏中,在第三第四小节 中要非常注意指法的运用,右手需要同时演奏两个声部的声音,要 注意三个声部音色的转换。
在巴赫复调钢琴作品中装饰音种类大约有十多种,例如:上波 音、下波音、回音、上滑音、倚音、下滑音、颤音等。而这些装饰 音在巴赫的复调钢琴作品中不仅是起到装饰的作用,它与乐曲中的 其他部分一样都是用来衔接整首作品的,使之听起来浑然一体更为 完整,但是装饰音的使用中又不能过多的滥用装饰音以免使音乐过 于拖沓。装饰音在复调音乐中的演奏是衡量一位演奏家弹奏水平高 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其中包含了很多自由性与即兴性的因素在内, 装饰音在音符所占的节奏位置上开始进行装饰,要注意几个声部之 间的对位,确保在合理的节奏范围内凑出准确的音符时值和速度, 不能因为装饰音的出现而改变音乐的节奏形态,重复乐句之间可以 改变一些装饰音的弹法或者节奏形式,让音乐不是一味的平淡,使 同样的乐段或句子更具有音乐的灵动性。此外,在巴赫音乐中附点 音符上同样也会有装饰音的出现,附点时值的处理同样取决于乐曲 的性质,不能因为添加装饰音的奏法而改变附点的时值,这就需要 演奏者在读谱时能够分清句子的结构,使装饰音既能左右音乐和旋 律的走向又能使音乐作品完美的呈现出来。
巴赫《法国组曲》BWV816这部作品是《法国组曲》这部作品 中最优美的一组,整部作品共由七首舞曲组成,分别为阿勒曼德舞 曲、库朗特舞曲、萨拉班德舞曲、加沃特舞曲、布列舞曲、卢尔舞 曲、吉格舞曲,其创作结合了多国风格不同的舞曲,旋律优美、柔 和、欢快。第一首Allemande(阿勒曼德),德国舞曲 4 / 4 拍,意为 “日耳曼风格的”,行板的速度。这是一首宁静富有田园情调的乐 曲,旋律悠扬散漫,像是不经意间从心底自然的流露出来,悠闲的 诉说情感。弱起后的第一小节就出现了装饰音的标记,紧随其后的 小节中也出现了不同装饰音的技法,而这么多的技法中我们可以借 鉴巴赫在《键盘小曲》的第三页上写到关于“对各种记号的解释, 并展示如何简洁的弹奏装饰音”,这本书犹如一本巴赫作品演奏的参 考指南,让我们更好的去诠释装饰音的技法。在第一首阿勒曼德舞曲 中第1-2小节(谱例1)就出现了下行方向的倚音和颤音,在这里我们 可以演奏成 712121,第二小节第二拍的C音上就可以演奏成 21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于《 英 国组曲》 的规模庞大 , 《 法 国组曲》 更加 舞曲化 , 短小简洁 , 音乐 优美。《 法 国组 曲》 情趣 高雅 , 乐句生动 , 格调 明朗, 皆为珍 品u J 。《 英 国 组 曲》 每组 均 以 “ 序 曲” 开始 , 比法 国组 曲篇 幅 更 长, 技术更难 些 , 但 风 格 上 与 法 国组 曲有 很 大 差 别, 显得更深沉… 。《 帕蒂塔》 这部作品作为 巴赫 的“ 作品第一号” 发表 , 比法 国组 曲和英 国组 曲结 构 更庞 大 , 变化 更 丰富 。 J・ S ・巴 赫 为 古 钢 琴 而 作 的 《 法 国组 曲》, B WV 8 1 2—8 1 7 , 大约 作 于 1 7 2 2年 。此 时 巴赫 与第 二位 妻子 安娜 ・ 玛 格 达琳 娜 ( A n n a Ma g d a l e n a ) 刚 新婚不 久 , 这部 组 曲 的 5首 收集 在 1 7 2 2年 巴赫 为 玛格 达琳 娜 编辑 的乐 谱 集 第 一集 中 , 其 标 题并 非 巴赫 所 起 , 可 能 是 后人 因其 轻 妙 、 典雅 , 近 似 法 国 风格 的气 氛 而予 以命 名 。 其中第五《 法国组 曲》 是《 法 国组 曲》 中最 出 名, 也是 最 经常被 演 奏 的一首 。 赵晓生在《 钢琴演奏之道》 中写到 : 任何一位 钢 琴演 奏家 都 毫无例 外 地必 须对 巴赫 的音 乐有 彻 底的了解。没有任何一位作曲家像巴赫那样对后 世 产生 如此 巨大而 深远 的影 响 。复调 性 、 装饰 性 、 断连性、 即兴 性 、 歌 唱性 , 是 学 习 巴赫 的 键 盘音 乐
舞 曲节 奏 律 动 的风 格
— —
巴赫 《 法 国组 曲》 探 究
张 帆
( 莆 田 学院 音 乐学 院 , 福建 莆田 3 5 1 1 0 0 ) 摘 要: 巴赫是 巴洛 克 时期 最 重要 最具 有代 表性 的作 曲 家 , 通 常 大 家在 演 奏 巴赫 的 作 品 时 , 基
本把握不好风格。巴赫的《 法国组 曲》 、 《 英国组 曲》 和《 帕蒂塔》 每 组组曲都 由不 同风格的舞 曲组成 , 这 些舞 曲的节奏韵 律 风格 等 的 学 习掌握 , 对 于更 好地 诠释 巴赫作 品有 着非 常重要 的作 用。本文以《 法国组 曲》 第五组为例 , 简要分析组曲中不同舞 曲的音乐风格 。
舞蹈 的 意 义 了 , 但 是 还 保 留着 原 先 的节 奏韵 律 。
琴 、大键琴演奏家 , 一般我们简称 J・ s・ 巴赫。
J・ s・巴赫 有 好 几 个儿 子 也 都 从 事作 曲 , 但 是 成 就都 没有 他 们 的 父 亲 高 。为 避 免混 淆 , 在 本 文 中
所称 巴赫全部 指 的是 J・ S・巴赫 。
这四种舞曲类 型位基本组合方式 , 其 中在 萨 拉 班 德前后 可 以加 入其 它不 同类 型 的舞 曲 , 巴赫 般 在萨 拉班 德 和吉 格 之 间 插 人 2— 4首 其 他 的 舞 曲, 如本文分析的《 法 国组 曲》 第五组 中出现在 萨拉 班 德 和 吉 格 之 间 的 G A V O T Y E加沃特 、 B O U R R E E布 雷 、 L O U R E卢 尔 。当 然 还 可 以是 其它小 型舞 曲, 如: 小 步 舞 曲波 罗乃 兹 舞 曲等 都
关键词: 巴赫 ; 法 国组 曲 ; 音 乐风格
中 图分类 号 : J 6 1 6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 1 6 7 4 — 3 4 4 X( 2 0 1 6 ) 1 1 - 0 0 5 0 - 0 4
我们常说 的 巴赫 , 指 的是 约翰 ・ 塞 巴斯 蒂安 ・ 巴赫 ( J o h a n n S e b a s t i a n B a c h , 1 6 5 8 . 3 —1 7 5 0 . 7 ) 巴 洛 克 时 期 的德 国作 曲 家 , 杰 出 的 管 风 琴 、小 提
收稿 日期 : 2 0 1 6— 0 9— 2 0
作者简 介 : 张

帆( 1 9 8 4 一) , 女, 福 建 蒲 田人 , 讲师, 硕 士, 研 究方 向 为钢 琴 演 奏 。
5 0・
所 必 须解决 的课 题 l 】 J 。 因 此 本 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就 重 点 从 以上
几 个 方面来 分 析这 组作 品 。 巴赫 的古 钢琴 组 曲一般 至少 包 括 以下 四种基 本 舞 曲类 型 : 阿勒 曼德 、 库 朗特 、 萨拉 班德 、 吉格。
巴赫的作 品流传下来 的约有 2 0 0多部 , 包括 声乐作品与器乐作品。声乐作 品大多涉及宗教 内 容, 主要 有康 塔 塔 、清 唱剧 、 弥撒 曲等 。器乐 曲有 《 无伴奏 小提琴奏 鸣 曲和 帕蒂塔》、《 大提琴 组 曲》 等 。 巴赫 创 作 了 大 量 的键 盘 乐 器 作 品 , 跟 别 的作 曲家 不 同 , 巴赫 的键 盘乐 器作 品一 开 始 是 以 教学 为 目的来 编 写 的 , 主要 作 品有 《 安娜 ・ 玛 格 达莱娜键盘笔记本》 、《 小前奏 曲与赋格》 、《 二 部创意曲与三部创意 曲》 、《 法 国组曲》 、《 英国 组曲》 、《 帕 蒂塔 》 、《 法 国序 曲》 、《 四首二重 奏》 、《 哥德 堡变奏 曲》 、《 平均律钢 琴 曲集》 、 《 托卡塔》 、《 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 等。 巴赫的《 法国组 曲》 《 英 国组 曲》 和《 帕蒂塔》 这三 套都 是组 曲集 , 每 组 组 曲都 由几 首 不 同 风格 的舞 曲组成 。这些 舞 曲的名称都来 源于 1 6—1 7 世 纪 的宫廷舞 蹈 , 但是 更加 器乐 化 , 基本 上就 没 有
2 0 1 6年 1 1月
湖北第 二师范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NO V . 2 0l 6
第3 3卷第 1 1 期
Vo 1 . 3 3 No .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