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选择——基于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协调

合集下载

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机理、挑战与推动路径

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机理、挑战与推动路径

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机理、挑战与推动路径一、内容描述新质生产力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创新要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度的技术密集性、知识密集性和信息密集性,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将为体育竞赛表演业带来诸多积极影响,如提高赛事组织和管理水平、提升运动员竞技水平、丰富赛事内容和形式、拓展赛事市场和商业价值等。

新质生产力也将对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产业链条、产业结构和产业生态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技术更新换代快、人才培养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知识产权保护困难等。

这些问题需要体育竞赛表演业在发展过程中加以关注和解决,以确保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应用和体育竞赛表演业的高质量发展。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体育竞赛表演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传统的体育竞赛表演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单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等。

为了实现体育竞赛表演业的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新的质生产力赋能机制,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揭示其内在机理,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推动路径。

这对于促进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国际视野出发,梳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为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本文将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的机理,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以期为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本文将全面分析当前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业在新质生产力赋能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如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市场准入等方面,以期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实践指导。

我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机制

我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机制
争政策的机制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 垄断法; 反 竞争政 策; 产业政策; 协调机制
中图分类号: 9 2 9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62 3 8 (0 10— 09 0 D 2. 4 2 4 A 17— 9 82 1 ) 05 — 6 4


问题 的提 出和相 关概 念 的界定
力 的加强 。
产 业政 策 的 目的主要 是 发展 特 定产 业 和加 强 产业 的竞 争力 ,特 别 是转 型 国家 实施 的选 择 性 产业 政 策 , 承赶 超 理论 促 使经 济 产业 的快速 发 展 , 秉 但产 业 政策 在 增 强产 业竞 争 力 的 同时 却没 有 办法 避 免 市场 现 存 结构 的 改变 以及 可 能存在 限制竞 争 、 压缩 竞争 政策 实 施 的空 问 。其 强 调 的不是 如何 维护 有 效竞 争 的 市场 结 构和 市 场秩 序 , 是 如何 实 施对 特 定行 业 的 管理 、 何促 进特 定 产 业 的发 展和 国家产 业 结 构 的优 而 如 化 。因此 , 引导市 场竞 争过程 中 , 在 两者 存在 着一 定 的差异 , 反垄 断法 与产业 政 策的冲 突是 难 以避免 的 , 如 何建 立协 调我 国产 业政 策与竞 争政 策 的机制 就成 为亟 需解 决 的问题 。
策等市场 政策 。 竞争 是市 场经 济 的必然产 物 , 也是 市场 经济运 行 的基本 机制 。在 理想化 的竞 争状 态下 , 通过 计场 竞争 了 主体 的积 极竞 争 , 能够 促进 主体 的经 济发 展 与整 体 生产力 的提 高, 得社 会 资源 得 到优 化 配置 , 就 使 保证 满 足消 费者 的需 求 。但 是 , 市场 竞争 主体 竞 争 的根本 目的在 于获取 经 济利 益 , 高额经 济利 益驱 动 下, 在 主体 会利 用 一切 方 法 与手 段 去竞 争 , 竞争 中 自然 就 产 生 了包 括 不 正 当竞 争行 为 、 制竞 争 行 为和 垄 断行 为 在 限 等反 竞 争行 为 。所 以竞 争政策 的 目的主要 在 于控 制企 业 限制竞 争 的行 为 , 当然 还包 括控 制政 府 行政 性限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分析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分析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分析摘要:加入wto以后,我国获得了比较平等的经济贸易待遇,能够在平等的国际舞台上与世界各国竞争,从而加速了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同时也对我国合理协调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关系提出更高要求。

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是一国的两大基本经济政策,其目标一致,但是实施方式和侧重点并不相同,因此有时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在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搭配方面,日本取得了较大成功,因而从日本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消长变化入手,探析我国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战略定位和搭配,以期对提高我国的经济竞争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产业政策;竞争政策;日本1 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内涵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流行与日本的快速发展有很大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大量使用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极大的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发展,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经济理论界的关注。

关于竞争政策的内涵,国内学术界也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竞争政策指一切有利于竞争的政策,包括反垄断政策、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政策、放松政策、政府削减对企业的补贴、减少不利于外国产品和外国生产者的政策等。

而狭义的竞争政策仅指鼓励竞争、限制垄断的反垄断政策,它作为对竞争结果的“事后调节”措施,通常以法律形式出现。

竞争政策实施的目标是消除或者减少企业的经济垄断行为、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政府的行政性垄断行为。

2 日本的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第一阶段:产业政策为主,竞争政策为辅(二战以后至1975年)。

二战后,日本实行了“经济的非军事化”、“经济的民主化”和“确立和平的经济”三大政策,其核心是解散作为战争元凶的财阀,从而大大推进了日本经济市场化和民主化的进程,激活了国内市场的自由竞争。

为巩固新的市场结构,防止过去财阀垄断体制的复活,分别于1947年3月31日和4月14日,审议通过了《私的独占禁止及关于确保公正交易的法律》和《独占禁止法》。

这标志着日本开始实施比美国反托拉斯法更加严厉的竞争政策。

中国体育产业面临的挑战及建议论文

中国体育产业面临的挑战及建议论文

中国体育产业面临的挑战及建议论文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背景。

在新常态时期下,我国经济进入产业转型、结构升级期,一产、二产、三产的内外结构在不断优化。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期,体育产业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已经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同时,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体育产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产业之一。

发展体育产业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又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转型发展。

以北美、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例,体育产业总值占 GDP 的比重平均在2%以上,全球体育产业的年总产值超过1万亿美元,且每年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

而中国体育市场的开端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使体育产业真正走向市场化则要从1993年算起。

1993 年 6 月,在南京首次召开了关于体育产业发展的会议,这为以后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

此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纲要和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体育事业的产业化发展目标和道路,我国体育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2014 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这对于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也将以此为突破口分析我国体育产业在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此提出针对性建议。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机遇。

(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内在管理机制、体制不合理。

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发展要追溯到20 世纪90 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体育产业才真正步入市场经济中。

各项体育赛事逐渐建立起职业化体系,走向市场的步伐也在加快,体育产业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窗口期”.但是由于我国体育市场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行业内部受管理机制和体制的影响较大。

以国家体育总局为例,其内部机构设置了体育产业处,但在很多地方体育产业发展还未纳入到其体制中,也就不存在相关的部门,这使得当地体育产业边缘化,难以发展。

体育产业政策发展趋势

体育产业政策发展趋势

体育产业政策发展趋势1. 引言体育产业是指以体育为核心,涵盖了体育竞赛、体育教育、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用品制造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体育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为了推动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投资、创新和市场竞争。

本文将探讨当前全球体育产业政策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2. 国家层面的政策发展趋势2.1 政府支持与投资各国政府意识到体育产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重要作用,纷纷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和投资力度。

中国政府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并提供财政资金支持。

其他国家也通过减税、优惠贷款等方式鼓励体育产业的发展。

2.2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满足人们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各国纷纷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的投资。

除了传统的体育场馆和训练场地外,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的体育设施,如室内攀岩馆、滑雪场等。

政府通过提供土地、减免租金等方式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2.3 促进体育教育与人才培养为了提升国民的体育素质和竞技水平,各国政府加强了对体育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支持。

在学校教育中增加体育课程的时间和内容,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体育活动。

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政策,鼓励专业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等从业者的培训和发展。

3. 行业层面的政策发展趋势3.1 体育产业园区的建设为了推动体育产业的集聚和创新,各地纷纷建设体育产业园区。

这些园区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包括场地租赁、资金支持、人才培训等,吸引了大量企业和机构入驻。

体育产业园区的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2 促进体育旅游发展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府也开始重视其发展。

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打造运动旅游线路等方式,吸引国内外游客参与体育活动,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政府还加强对旅游景点和度假村等相关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提升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关于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战略搭配的探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提升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关于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战略搭配的探讨

价 。付出代价的缘 由仅仅在于我们 自身竞争力不是 很强,而是很弱。 “ 落后 就要挨打 ”在经济领域是
同样适用的。反之 ,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紧跟时 代潮流 ,加入 W O机制可 以使我们这个世界贸易 T 总额第七位的经济大国获得平等的经济贸易待遇 ,
p o l i te p o e s o I u ty r be n h rc s f 1 c n r m or o
h cn e f e p  ̄ y te ca p f v o c i cc - ∞
a d id sr o iyi te e o o c g b l ain n a r d cl 8 『 s eu l h d o l at h n n n u t p l n h c n mi l a i t .a d c ri t a eu f i  ̄ c 8t p  ̄ oe C i y c o z o e t n rq x a
战略搭 配使 用 出发 , 阐述 了提 升 中国经济 竞争 力的 几种途 径 。
AI r c :Wi te e t noteWT a d tep p l r y o e m mta t t h nr t h h yi O n h o u ai f 0 Wmi l b l ain o t e l t tea uei - t cgo ai t ,h w o d a wi h t n z o h c
C HEN Y帅
( .中央财经大学经祷系 2 大庆市财政局 I
3 .大庆石油管理局 )
【 摘
要]随着中国加入 W O和经济垒球化趋势的盛行 ,如何应对 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走出世界经 T
济低迷的阴影,促成我国实现经济强国的梦想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 过程 中面临 的重 大问题。本 文对 经济垒球 化背 景下 的竞争政 策 和产 业政策 进行 了分 析和探 讨 ,并从两者 的

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冲突与协调

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冲突与协调
中图分类号 : 926 D2 .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2 302o )3— 09—0 10 —6 2 (0 60 0 8 3 治因素等 。例如法 国的竞争 政策 更倾 向于 消费者 , 国的 德 竞争政策 目标 除保护消费者外还担 负着促进 国民经济平稳 发展 的重任 , 而欧 盟的竞 争政 策 的首要 目标是 保障 各成员 国之 间贸易的 自由流通 , 国的竞争政 策也经历 了反垄断 、 美 保护弱者到推 崇效率 的演 变。但 表 面上 差异 的背后 , 国 各 不同时期 的竞争政 策却 均体现 了一 个或 几个 目标 : 维护 市
V 1 6N . o. o3 2
M y 2( a, 0 0
竞 争政 策 与 产 业政 策 的 冲 突与 协 调
王 长 秋
( 西南 政法 大学 , 庆 403 ) 重 00 1
摘要 : 竞争政 策是 市场机制 有效发挥 作用的制度保障 ; 产业政 策体现 了政府 用市场 以外的方 法培 育某 些产业 竞争 力的努 力。产 业政 策的许 多措 施具有反竞争性 , 两者 必然产 生冲 突。竞争政 策和产 业政 策是一 个国 家基 于
于市场竞 争的 自发 性 , 长期 无约束 的竞 争会 导致 自身无 法 克服的反竞争行 为的发 生 , 而 使市 场失 去或扭 曲其 配置 从 功能 , 因此市场需要竞争制度安排来 加 以保护 , 种制度就 这 表现为竞争政 策 , 并且主要表现为竞 争立法 , 这就 是人们为 何时常就竞争政 策和竞争法在广义和 狭义层面上 混同使用 的原 因。特别 是在国际上人们更倾 向于将竞争政 策等 同于 广义 的竞争立法[( 4 。 2I - ]M r 对于竞争政策 , 经济学界 更倾 向于从广 义上去理解 : 除 竞争立法外 , 将一 切政 府使 用 的有助 于竞争 的政 策措 施均 视为竞争政策 , 如发展 中国家和 原社 会主 义国家 所实 施 的

中国竞争政策“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展望——兼论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协同

中国竞争政策“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展望——兼论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协同

第5期(总第450期)2021年5月Number5(General Serial No.450)May,2021财经问题研究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产业组织•中国竞争政策“十三五冶回顾与“十四五冶展望——兼论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协同江飞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06)摘要:“十三五”时期,中国强化了竞争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逐步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着手建立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并逐步开展各项政策的公平竞争审查与清理工作。

与此同时,反垄断部门进一步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了反垄断执法工作。

但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之间仍存在较为激烈的冲突,并对产业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同时,国际贸易规则的调整、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带来新的约束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中国需进一步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以竞争政策约束产业政策,推动产业政策的转型以及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协同,根据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调整和发展反垄断政策。

关键词:竞争政策;产业政策;公平竞争审查;反垄断;数字经济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21)05-0030-10一、弓I言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发育程度低及政策惯性等缘故,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实施政府主导的选择性产业政策。

在推动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方面,产业政策居于主导、核心的地位,而竞争政策往往处于次要、从属的地位。

在发展初期,政府主导的选择性产业政策在推动市场化改革和促进经济及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o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选择性产业政策因限制竞争、扭曲竞争所带来的不良政策效应日趋显著。

尤其是进入“十三五”时期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优化配置效率、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激励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的法律空 间; 合理设 置执 行机 构 , 而整 合竞 争政 策 与产 业 从
政 策 , 进 体 育 产 业 快 速 发展 。 促
关键词 : 育产业 ; 济政 策; 体 经 产业政策 ; 竞争政 策
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 G 0— 5 8 0 文献标识码 A 17 5 5 (0 1 0 0 0 0 6 1— 9 0 2 1 )4— 07— 4
Au . 011 g2
21 0 1年 8月

科 研课 题 ・
我 国体 育产 业 发 展 的经 济 政 策 的协 调
钱 旭威 , 陶玉 流
(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 江苏 苏州 2 5 2 ) 10 1

要 : 争政 策 与产 业政 策 是 国 家经 济政 策 的 两种 基 本形 竞
及体 育产业 发展的各个 方面 , 育产业 发展 的经 济政策发 挥着 体 至关 重要 的作 用。这些 均为我国研究 不同经济发展 阶段体育产 业发展 的规律 , 调整和改革我 国体育经济政策 , 引导我 国体育产
业 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 了有 益的启示 和借鉴 。
a dC mpt o oi / QA u—w i T O Y n o e t nP l y / IN X i i c e, A u—l i u
策上下功夫 , 制定 了发展的相关经济政策 。 中国体育性质则 主要存 在公 益说 和产业说两种观点 。体育
经济政策是政府管 理 、 调节和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手段和准则。
式, 具有 高度 的一致性和对立性 。我 国作 为发展 中的 经济转轨 国 家, 育产业经济政策 中竞争政 策的优 先地位 的确 立有利 于 体 我 国体育产业竞 争性 市场 的创 造和 发展 。两者协 调 发展 首先
2 体 育经 济政 策
所谓经济政策 , 是指政府 为实现一定 时期 内的 目标而 制定 的具有刺激或 约束各经 济主体活 动 、 协调 各经济 主体利益 关系
的一 系列行 为准则 的总和。 …经济政策作 为政府 有意识地 调控 经济 活动 的重要手段 , 其本身是 由诸多要 素构成 的一个动 态性 复杂机体 。在经济政策学 的研究 中 , 对政策构成要素的认识 , 至 今 尚未有共 同的结论 。15 9 8年包尔丁首先提 出了经济政策 “ 三 要素 ” 构成理论 。随后 , 国有些 学者 从现 代经 济政 策 的内容 我
Ab t a t C mp t in o iy n n u til p lc r wo a i sr c : o ei o p l a d i d sr oiy a e t b sc t c a f r fe o o c p l y oms o c n mi o i ,w t ih d g e fc n itn y a d i — c i a h g e r e o o sse c n n h c mp t i t . C ia i r n i o a o n r ; c mp t in p l y o ai l y bi h n s ta st n l c u ty a i o eio oi t c
则要 以 市 场 机 制 为 基 础 和 原 则 ; 理 界 定 反 垄 断 法 适 用 除 外 制 合
自2 世 纪 8 年代 中期 , 出体育事业 的社会化 、 化的改革 0 0 提 产业
方向, 但是产业化 的发展却是缓慢 的 ;9 2年 以来 , 19 体育产 业得
到快速发展 , 许多 国家都加强 了政府对体育事业的管理力度 , 提 高宏观调控能力 , 增强体育 事业 的发 展活力 。随着我 国体 育产
h sp ir y i h c n mi oi y a r i n t e e o o cp l ,whc s c n u ie t h r a ot c ih i o d cv o t e c e —
t n o o ei v r e s a d d v lp n . T e c o d n td d — i f c mp t ie ma k t n e eo me t h o r i ae e o t v lp n h u d a h r o t e ma k tme h n s ;d f e t e lw e o me ts o l d e e t h r e c a i ms e n h a i s a e o e s se o e a t r s lws e e s n b e e e u i g p c ft y t m ft ni u t a ;s ta r a o a l x c t h h t n a e c o i tg a ec mp t in p l y a d i d s ilp l y O a o g n y t n e t o ei o oi n u t a o i ,S s t r t c n r c p o t h a i e eo me to p r n u t . r moe t e r p d d v lp n fs o t id sr s y Ke r s s o s n u t , e o o c p l y id sr l oiy, y wo d : p r i d s t y r c n mi o i , n u ti p l c a c c mp t i n p l y o ei o oi t c Au o ’ d r s : E a d S o s S h o fS o h w Un v r i h t r S a d e s P. n p r c o lo o c o ie st t y,
第 1 0卷
第 4期
南 京体 育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unl f a i gIs t eo h s a E uai ( a rl cec ora o ni tu f vi d ctn N t a Si e N n n it P c l o u n
Vo . 0 N . 11 o 4
业发展进 程的不断加快 , 体育主管部 门、 国务院其它相关部 门以 及各级地方政府 , 了保证体育 产业 和体育市场 的持续健 康发 为
展, 相继 出台了管理 、 范和促进 体育产业 发展 的政 策措施 , 规 涉
On t e E o o c P l y Ch i e o h v lp e t o i e e h c n mi o i o c ft e De eo m n f Ch n s c S o t I l t y — I iw f t e Co r i a i n o n u t il p rs II l r — d s n v e o o d n to f I d sra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