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及腋窝持续负压引流166例观察及护理

合集下载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效果的观察及护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效果的观察及护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效果的观察及护理王丽芬【摘要】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和中心负压吸引器的引流效果.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球,负压值为2.6 kPa,容量为200 ml,进行负压吸引引流;实验组60例使用YF-X2型中心负压吸引器,负压值为0.02~0.04 mPa,容量为1 100ml,进行中心负压吸引引流,观察两组的吸引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置管天数缩短,平均住院日缩短(P均<0.01),且并发症减少,治疗效果好.结论 0.02~0.04 mPa的中心负压吸引器可缩短置管天数,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有效的预防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2(023)012【总页数】2页(P140-141)【关键词】乳腺癌;一次性负压吸引球;中心负压吸引器;护理【作者】王丽芬【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海南海口 5703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仅次于宫颈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大多数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因手术需切除全部乳腺组织,同时广泛切除腋窝淋巴结,导致创面大、渗血多,腋窝及锁骨下区有较大间隙,故术后需留置引流管,以排出积液、积血,促进切口的愈合。

若引流不畅,易发生皮下积液、感染、皮瓣坏死,不仅给患者生理上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还会导致伤口延期愈合[1],影响术后放疗、化疗,因此观察术后两种负压引流的效果,加强相关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20例,均为女性,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患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乳腺癌根治术后墙壁式负压引流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后墙壁式负压引流效果观察
进行 , 不必 拘泥 于肿 瘤是 否增 大 , 别是 老 年患者 。 特
参考 文献 :
[ ]胡秉诚 , 宁, 国文. 1 李 李 老年人颅 内脑膜 瘤的外科 治疗特点 [ ] J.
老 年 医学 与保 健 ,0 0,( )2 . 2 0 6 1 :1
治疗中还要注意 以下几点 : 老年患者多合并 ① 有心、 、 、 肺 肾 内分 泌 等 器官 、 系统 疾 病 , 前应 采 取 术 有效 措施 予 以纠 正 , 其 达 到 耐受 手 术 的要 求 。此 使
针 与头皮 交 点 即为开 颅 点 ; B角 可 以在 MR 片上 、 I 直接 测 量 , 亦可应 用 双 靶 点 单 通 道 穿 刺 角度 深 度 计
⑤为减 少 脑膜 瘤复 发 , 尽可 能做 到 Sm snI 切 应 ipo 级
除 , 条件 不允许 也 不可 勉强 , 若 以免 引起术 后较 重 的 并发症 , 后可 采用 刀 等补 救治疗 。 术 本 组 中无症 状 脑 膜 瘤 占多 数 , 在 治疗 方 法选 其 择上 目前还 存 在争 议 。有学 者 主 张 , 因脑 膜 瘤 生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唐 山市铁路 中心 医院 )
乳腺 癌手术范围广 、 伤大 , 损 易引起 皮下 积液 和皮瓣 坏
死等并发 症。2 0 06年 1 0月 一20 0 7年 1 , 0月 我们对 1 6例 乳 腺癌根治术 后患者实施墙壁式负压 引流 , 有效减少了乳腺 癌 术后 常见 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 。
[] 4 付先 明, 牛朝诗.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 神经外科 [ ] 合肥 : M . 安徽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0 4:0 . 2 0 7 6
扫描平面尽量与框架平行 , 可减少定位误差 。④尽 量使 病灶 靠 近定 向仪 框 架 中 心部 位 , 可避 免 术 时 病 灶偏 离 于定 向仪 可 调 节 范 围 之外 ; 于靠 近 颅 底 的 对 肿瘤 , 装 框 架 时要 避 免 框 架 对 手 术 操 作 的 影 响. 安 。

负压吸引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观察与护理

负压吸引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观察与护理

负压吸引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创面应用负压吸引的观察和护理,保持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使创面与皮瓣贴附紧密,有利于皮瓣的存活,从而提高切口的1期愈合率。

方法将2根引流管分别与无菌的一次性负压吸引器连接(负压调节至最大,调节范围为0~5.0 kpa),引流管保持通畅,负压吸引器随时调整,以确保负压状态,观察并记录:引流量、拔管时间、皮下积液、积值情况、皮缘坏死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

结果通过32例患者术后创面应用负压吸引,确实有效地防止了皮瓣下积液,从而降低了坏死率。

结论对也、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负压吸引,是加速伤口愈合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负压吸引;乳腺癌根治术;护理乳腺癌根治手术,仍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范围广,破坏性大,创面渗血多;且破坏淋巴管、淋巴网是淋巴液回流障碍。

在组织修复过程前期体液渗出较多,如果创面引流不畅,导致皮瓣下积液、积血,阻碍毛细血管增生,增加感染机会,影响随后的继续放射、化疗,同时也影响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导致患侧上肢的功能障碍,故其术后的护理尤其重要。

因此,三年来,我们通过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创面应用负压吸引的观察和护理,保持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使创面与皮瓣贴附紧密,以利于皮瓣存活,从而提高切口的1期愈合率,降低皮瓣坏死率,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1 临床资料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科共行乳腺改良根治术62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31岁,最大70岁。

术式为改良根治术,术后创面均用双管持续负压吸引引流,切口外用多头胸带加压包扎胸壁皮瓣。

术中医生于腋窝和胸骨旁各放置引流管一根,用多头胸带将腋窝及胸部用棉垫衬垫后均匀一致的加压包扎。

术毕回病房后护士即将2根引流管分别与无菌的一次性负压吸引器连接(负压调节至最大,调节范围为0~5.2 kpa),保持引流管通畅,负压吸引器随时调整,以确保负压状态。

观察并记录:引流量、拔管时间、皮下积液、积血情况、皮缘坏死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护理乳腺癌根治术是乳腺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其根治范围是根治术的范围是将整个患病的乳腺连同癌瘤周围5cm宽的皮肤、乳腺周围脂肪组织、胸大小肌和其筋膜以及腋窝、锁骨下所有脂肪组织和淋巴结整块切除。

许多患者不了解术后康复的知识导致术后产生焦虑等情绪也影响了乳癌术后的恢复。

所以术后护理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促进患者康复是极其重要的。

一:常规护理1:生命体征测量术后返回病房应立即接氧气吸入并持续低流量吸氧,接心电监护观察患者意识情况。

术后每15分钟测量一次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每2小时测量一次生命体征并及时进行护理记录。

2:术后妥善固定引流管,观察患者伤口处加压包扎情况,随时注意引流液的量颜色如有疑问随时报告医生。

二:术后体位术后6h以内去枕平卧以利口腔分泌物流出,全麻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以利引流。

术后患侧前臂固定于身体上,肘关节轻度弯曲保持功能位,上臂可垫小软枕使其与身体同高,这种体位可以促进皮瓣愈合保持引流通畅。

三:术后引流管的护理乳腺根治术后一般在皮瓣下防止引流管,及时引流渗液和积气,促进愈合,我院一般术后放置高负压引流器,待引流量稳定后可改为普通的负压引流器。

1,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滑脱,注意引流管有无血块堵塞,引流管有无弯曲。

2,为了保证有效的负压吸引,护士必须每小时挤压引流管或负压吸引器。

3,一般术后1~2天引流量较多第一天约100ml,第二天约60ml 其后引流量慢慢减少。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一般术后5天皮瓣下无积液,创面与皮肤紧贴即可拔管,如携带负压吸引器出院的患者应在住院期间由护士指导如何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滑脱,如需更换负压吸引器应来院由护士更换,患者不得自行更换吸引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4,注意观察负压吸引器,如果发现引流量突然增多或者引流液呈鲜红色则怀疑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尽快处理。

四:术后并发症的护理1术后出血护理由于乳腺癌手术创伤大,切除组织多,术后较易发生出血。

乳腺癌术后留置腋下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乳腺癌术后留置腋下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3 8 尿 道 吻 合 口狭 窄 的护 理 .
手 术 损 伤尿 道 、 后 尿路 感 染 、 术
术 后 尿 管 拔 除 时 间过 早 均 可 致 尿 道 膀 胱 吻合 口狭 窄 。 术后 出现 尿 流 变 细 和 排 尿 困难 症 状 , 可定 期 尿 道 扩 张 。 张 前 向患 者 解释 扩 行 尿 道 扩 张 的 方 法 、必要 性 以及 可 能 出现 的并 发 症 和 对身 体 所 造成的痛苦 , 同时 保证 尿道 口的清 洁 , 免 并 发 症 的发 生 。 避
患者在这期间正确使用尿垫 , 并保持会 阴部清洁干燥 “ , 日坚 】每
持 收 缩 肛 门运 动 的练 习 。
合理食谱 , 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 加强组织的修复 , 促进术后
切 口愈 合 。
25 术前 日 皮 . 备 包 括 胸 腹 部 、 阴 、 股 沟 、 门及 肛 周 , 会 腹 肛 用
4 林 红 云 , 晓玲 ,陈雪 莲 .腹 腔 镜 下 前 列 腺癌 根 治术 围手 术 期 的护 李 理 [】 护 理 研 究 ,0 5 1 (0 :19 J. 20 ,9 1 )2 9
意保持呼吸道通 畅, 鼓励患者早 期活动 , 注意排痰 , 必要 时给予
雾 化 吸 人 , 止 肺 部感 染 。 防
3 黎瑞仪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 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l】 J .医学理论与
实践 ,0 6 1 ( )9 8 2 0 ,9 8 :6
3 2 加强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应 严密进行心电监护 ,给氧气 .
吸人 ,同时 注 意 患 者 的精 神 意识 , 4 2 h严 密 监测 血 压 、脉搏 、呼 吸、 氧饱 和 度 的 变 化 , 做 护理 记 录 , 有异 常立 即报 告 医 生 。 并 如 注

乳房癌术后双管负压引流效果的观察及护理

乳房癌术后双管负压引流效果的观察及护理

a n 主诉心慌 、 ri , 憋气 , 面色苍 白, 出冷汗等症状 , 即输 血 以 立
补充血容量 , 手术室再次开胸止血 , 送 术后病人病情稳定 。 2 5 观察胸 内负压 . 随时观察水封 管 中液 面的波动 情况是 引流管护理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 , 本组病例术后早期 液面波 动范围为 0 3 ~O 9k a有 的高达 1 4k a . 9 .8P , . 7 P 。随着 胸膜 腔
1 2 1 3 9 ~9 .




l 周衍椒 , 主编. 生理学 [ . 3版, M] 第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9 4 人 19.

2 黄孝迈 , . 主编 现代胸 外科学 [ . 2 北 京: 民军 医出版 M] 第 版. 人
社 ,9 7 2 8 19 . 2 .
内气体 和液体 的排 出, 手术后 4 h 7 h负压波 动范 围 0 0 8 8 、2 . 9
乳房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 , 具有手 术范 围广 , 损伤大 ,
创面渗血渗液多 , 不彻底引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 的特点 。为 减少并 发症 , 我科 自 19 9 8年起应用双 硅胶管一 次性医用 负
引流液应逐渐减少 , 术后 2 h内一般 不超过 2 0r , 4 5rL 并可判  ̄ 断创 面愈合情况 。一般拔管时 间在术后 3 d 若 2 h基本 ~5 , 4 无 引出时, 即可拔管。
用。
P A) 止痛药物选择 吗啡 、 C , 芬太尼 加人生理 盐水 中稀 释 , 根 据病人 的具体情况进 行设定 给药 , 由于较好 的镇痛效 果 , 病 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 术后恢复顺利 。 2 8 拔 管的护理 . 手术后 4  ̄7 h 引 流管 中无气体 排 出, 8 2, 胸腔引流量 在 lO /4 O ml ̄ h以下 , 水封管中液面波动小或 固定

乳腺癌术后双管负压引流效果观察及护理

乳腺癌术后双管负压引流效果观察及护理

【 键 词 】 乳 腺痛 改 良根治 术 ;负压 引流 ;护理 关
E f c i e o s r a i n a d n s n n t e t n t b u to r i a e a t r t e mo ii d r d c l f e tv b e v to n ur i g o h wi - u e s c i n d a n g fe h d fe a i a
g v r i kil te o e s a e swe ed vd d i t wo go sr n ml Th s r a in g o p wa o e nngs l paint rbra t nc r r i ie no t r up a do y, eob e v to r u s f c
T e ew so vo s i  ̄ e c ewe nt e et o p nt er t f h o l aina tr p r t na dt e h r a b iu f r n eb t e s g u so eo ec mp i t f e a i n dt h wor h a t c o eo o h
ma t co s e t myf rb e s a c r HE Ya — i g Z o r a tc n e n yn . HANG F n — u e g q n. C AO 、 e — h n i s e g.ZHANG e g Fn— xa. 1 C u ne .h ' t e p e ̄h s i lo X mo ig,Z a q n 0 0 1 h n i L h n— 1 f eh s p o l ! o p t f l q n T r a h o ig5 6 2 .C ia
际 医药卫生 导报 2 0年 第 1 01 6卷 第 0 2期

乳腺癌术后双管负压引流效果观察及护理

乳腺癌术后双管负压引流效果观察及护理

乳腺癌术后双管负压引流效果观察及护理1.李江2.卢海群(通讯作者)3.汪小晴2.1.九江市中医院江西九江3320002.通讯作者:九江市中医院江西九江3320003.九江市中医院江西九江332000摘要:目的:分析双管负压引流应用于乳腺癌术后的效果极其相关护理措施和效果。

方法:2020年7月~2021年4月期间从我院选取一共80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双管接引流袋引流,创面用无菌棉垫覆盖外加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引流管选择普通橡胶管)和观察组(n=40,行双管接负压球引流,手术创面适度包扎,引流管选择硅胶引流管),两组患者均实施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引流量、拔管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手术后 24小时引流量、手术后 48小时引流量、手术后72小时引流量以及拔管时间较对照组,观察组均显著较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皮瓣坏死、皮下积液、伤口愈合延迟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腺癌术后实施双管负压引流,并予以护理干预的效果突出,提升了引流量,缩短了拔管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腺癌;双管负压引流;护理;并发症临床中乳腺组成部分包括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脂肪,而在乳腺皮肤组织发生恶性肿瘤的情况称之为乳腺癌,以淋巴结肿大、皮下结缔组织增生、肢体增粗、脂肪硬化、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由于乳腺癌晚期死亡率较高,且患者需承受治疗产生的毒副作用和疾病本身产生的疼痛,导致患者极易产生多种负面情绪,比如悲观、自我放弃、消极等,因此不仅需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需积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

本研究于2020年7月~2021年4月期间从我院选取一共80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深入讨论了双管负压引流及其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结 果
癌标准根治术及改 良根治术 , 术后 为患者行 胸壁 及腋窝 持续
患者 术后无 明显 的患侧上肢肿胀 , 皮瓣与胸壁 贴合 良好 , 1 9例发生皮下积液 , 2例发生皮瓣坏死。术后平均住院 7 。 d
3 持 续 负压 引流 的 护 理
中 , t l 负压 引流 , 经精心护理 , 效果满 意。现将护理体会 报告如
的责任护士每 日保养 1次 , 专职技术员 每月保养 , 器械科维修 人员定期抽查验试。建立每台高频电刀使用 、 维修 、 性能动态
记 录文档 , 为在使用中强调应注意 的事项提供依据 。 J 4 3 安全讨论制度 .
出 有 效 的控 制措 施 。 5 讨 论
37 掌握高频 电刀使 用适应 证 .
3 6 — 3 8. 2 2
频电刀。对新上 岗人员需 培训 , 经考核合格 后方可单独 操作 。
对新型电刀的使 用进行全 员培训 , 使每 位手术 室护士 掌握 其
操作规程 , 了解其简单 工作 原理及故 障排 除方法 。定 期进行
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考试 , 将成绩纳入科 内技术档案。 4 2 建立维修保养制 度 为手术室 配置专 职的维修 技术 人 . 员, 有效避免 了术 中出现问题后不能及时处理 的现象 , 确保仪 器正常运转 , 使手术顺利进行。实行三级保养 制度 : 台电刀 每
维普资讯
齐鲁护理杂志 20 年第 l 卷第 l 期 08 4 2
量, 待手术野酒 精挥发后启用高频 电刀 , 以免 电火 花遇酒精燃
烧致 烧伤。在使用 电刀时要控 制空气 中氧浓度 , 与易燃 易 并 爆物品保持适 当距离 , 以免助燃 电火花 。
者、 医护人员 , 又减少了医疗 纠纷 , 提高了手术质量 。
参 考 文献 :
不 用电刀 , 必须 用时 , 在使 用前 了解起搏 器 的具体 型号 , 于 对 V o型起搏器 , 中可放 心使用 电刀或 电凝 , o 术 而对其它 的按需
起搏方 式 , 则应在使用 电刀或 电凝前将 起搏器磁 铁程 控设 置
[ ] 陈新, 4 刘璐龙 , 方正. 王 临床 心 电生理和 心脏起搏 [ . M]
北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9 7 15 —19 . 人 19 ,0 0 0 1
[ ] 邹佩珍. 术 室进 口设 备 的 管理 [ ] 医疗 设备 信 息, 5 手 J.
20 ,6 7 :4— 5 0 11()2 2 .
吸引器吸除 , 并保证室内有 良好 的通风设备。 3 1 严格执行 电刀使用 原则 电刀笔 、 .0 电极 板均 为一 次性
使 用 , 遵 循 一 次 性 物 品 的 使 用 原 则 , 免 重 复 使 用 、 菌 不 应 避 灭
[ ] 张剑英 , 2 陈婕 , 刘存 明. 手术 中高频电刀干扰监测仪工作 的原 因及预 防[ ] 中华护理 杂志 ,9 9 3 ( 0 :0 J. 19 ,4 1 ) 66—
否有 呼吸困难 、 闷 、 口疼痛 及其它 异常变 化 , 胸 切 如发 现异常
及时报告 医生并协助进行处理。若切 口疼痛难忍 可应用镇痛 剂。鼓励患者做深 呼吸 、 效 咳嗽 、 痰 , 有 排 对有 呼吸道 疾病 的 患者和痰 液较 黏稠者行 雾化 吸入 , 以促进 排痰 。因术 后 卧床
6 7 0.
彻底而发生交叉感染。 4 管理措 施
4 1 建立 培训 考核制度 .
应 由经过培训 的医护 人员操 作高
[ ] 纪光伟 , 3 祁志 , 王旭 , 高频 电刀对腹 部切 口感 染影 响 等. 的实验研 究[] 中国冶 金工业 医学杂志 ,0 1 1 ( ) J. 20 ,8 6 :
收稿 日期 :0 8— 1 2 2 0 0 —0
乳 腺 癌 根治 术后 胸 壁及 腋 窝 持续 负压 引流 16例 观 察及 护 理 6
赵 红 。 秀平 。 柴 彭玉兰 。 张 静。 闫 潇 ( 城 市第二人 民 医院 山东 聊城 2 20 ) 聊 56 1
20 00年 1 2月 ~ 07年 7月 , 们 对 16例 患 者 行 乳 腺 20 我 6
为 V o方 式 o o
39 保证 良好通风 .
将高频 电刀使 用时产生 的烟雾 及 时用
[ ] 张徐军, 1 沈孝 兵 , 国雄.高 频电刀术 中烟 雾致遗传 毒 汪 性作用的实验研 究[ ] 南 京铁道 医学院 学报 ,9 9 1 J. 19 ,8
( ) 16—17 3 :6 6.
高频 电刀 可使腹 部手术 切
对使用过程 中出现 的安 全问题 ( 即使是
口愈合延迟率明显增 加。临床 医生 应严 格控制 使用 电刀 , 能
不 用 时 尽 量 不 用 , 减 少 术 后 并 发 症 。 对 肥 胖 患 者 皮 下 组 以
隐患) 要重视 , 及时组织全科护士进 行安全讨论 , 分析原 因, 提
织避免使用高频电刀 , 防止脂肪液化致伤 口不愈 。
3 8 对特殊患者慎 用 电刀 对带有 心脏 起搏器 的患者 尽量 .
使用高频电刀时应严格 执行操 作程 序 , 循安 全使用 原 遵 则, 掌握其 防范措施 。通过对高频 电刀 的规 范管理 ,06年术 20 中使用高频 电刀 4 3 6 0例 , 1例发生烧 伤事 件 , 无 既保 护了患
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源自3 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严 密观察体温 、 . 脉搏 、 呼吸 、 血压及
本组共有乳腺癌患 者 16例 , 1例 , 15 6 男 女 6 引流液 的颜色 、 、 压值。术后 患者清 醒 、 量 负 血压平 稳后 可使 其取半坐卧位 , 利 于呼吸及 引流。护士应 严密 观察患 者是 有
1 1 临床资料 .
例 ,8~7 2 3岁 , 均 5 . 平 5 5岁 。肿 瘤 位于 左乳 9 2例 , 乳 7 右 4 例 。行乳 腺癌标准根治术 5 , 良根治术 17例 。 9例 改 0
12 方 法 . 术后 取 两 根 内 径 0 5 m 并 剪 有 3~ .c 4个  ̄fL 硅 ! 的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