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知识点检测
小学课外必读书《史记》阅读测试题

小学课外必读书《史记》阅读测试题一、填空。
(每空2分,共60分)1.黄帝名(),他与()的两支力量合并在一起,后世的我们被称“炎黄子孙”。
2.()的儿子启建立了夏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制王朝。
3.烽火台上的士兵一旦发现敌情,白天就点起(),夜间点燃()向四处报警。
4.郑国商人()把自己贩卖的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牛送给秦国军队,还假称这是郑国国君对秦军的慰劳,使得敌人放弃了对郑国的偷袭计划。
5.公元前()年,()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
6.“不鸣则已,()”的()善于纳谏,从一个昏君变成了一个英明的君主,使楚国成为了诸侯中的强国。
7.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 )年,孔子周游列国( )年。
8.司马迁说:“假如()还活着,我即使为他驾车,也是心甘情愿的。
”9.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10. ()建议秦始皇修筑长城,以保护秦朝不受北方各少数民族军队的滋扰。
11.淮阴侯韩信年轻时就敢于忍受(),承受各种折磨,后来成了一代名将。
12.因为苏秦的合纵策略,秦国有15年不敢出()攻打六国。
13. ()通过赛马的方式,向齐威王推荐()。
14.屈原创造的诗体被后人称为()。
15.华夏民族的祖先是()。
1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17.历史上所说的“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和()。
18.“管鲍之交”指的是著名历史人物()和()。
19.使秦国由弱变强,逐步走上霸主之位的著名变法是()。
20.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
二、判断题。
对的填“对”,错的填“错”。
(共20分)1.刘邦月下追韩信,并任命他为大将。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3.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胡服,并招募士卒训练骑射,使赵国的实力很快增强了。
()4.孔子出身于贵族之家,从小家境富裕,遍览群书。
()5.虞国国君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借道给晋国去攻打虢国,结果也被晋国吞并。
小学生史记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史记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光B. 司马迁C. 司马炎D. 司马相如答案:B2.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什么类型的史书?A. 编年体B. 纪传体C. 纪事本末体D. 断代史答案:B3. 《史记》一共记载了多少位历史人物?A. 300位B. 500位C. 800位D. 1000位答案:C4. 《史记》中“本纪”部分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事迹B. 皇后的事迹C. 诸侯的事迹D. 将领的事迹答案:A5. 《史记》中“世家”部分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家族B. 皇后的家族C. 诸侯的家族D. 将领的家族答案:C6. 《史记》中“列传”部分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事迹B. 皇后的事迹C. 诸侯的事迹D. 各种人物的事迹答案:D7. 《史记》中“书”部分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法律B. 地理C. 经济D. 文化答案:B8. 《史记》中“表”部分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年表B. 皇后的年表C. 诸侯的年表D. 各种人物的年表答案:A9. 《史记》中“志”部分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志向B. 皇后的志向C. 诸侯的志向D. 各种制度答案:D10. 《史记》中“论”部分主要记载的是什么?A. 皇帝的言论B. 皇后的言论C. 诸侯的言论D. 作者的评论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___,他是中国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
答案:司马迁2. 《史记》的“本纪”部分记载了从_________到汉武帝的事迹。
答案:黄帝3. 《史记》的“世家”部分记载了各个诸侯国的_________。
答案:兴衰4. 《史记》的“列传”部分记载了各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孔子、秦始皇5. 《史记》的“书”部分记载了中国古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史记知识点检测.

《史记》知识点测试卷一、文学常识1、《史记》原称,或,也省称。
2、《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开始,它由通称变成了专名。
3、《左传》是体史书;《战国策》是体史书,《史记》是体通史。
4、《史记》全书分为八,十,十二,三十,七十。
5、《史记》的取材很广泛,一是,二是,三是。
6、《史记》的写作目的,用司马迁《报任安书》里说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7、鲁迅先生曾经称赞《史记》是“,。
”8、司马迁,字,时期人。
9、《史记》记录了从到共年的历史。
10、《史记》中的列传有独传和合传,我们学习的《》就是合传。
但是有一个人贯穿全篇,这个人是。
11、第10题中的这篇合传共写了三个故事,分别是、和。
12、战国四公子分别是国的,称为君;国的,称为君;国,称为君;国,称为君。
13、课本中的《项羽本纪》节选了、和三个故事。
二、《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一、一词多义1负.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宁许以负.秦曲肉袒负.荆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负.其强2幸君幸.于赵王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3引左右欲引.相如去相如引.车避匿引.使者蔺相如4.顾顾.吾念之相如顾.招赵御史书曰相如因.持璧却立5.因不如因.而厚遇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 均.之二策2.相如因持璧却.立3.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4.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5. 度.道里会遇之礼毕6. 相如既.归7.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8.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三、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及含义A.臣愿奉璧往使B.拜送书于庭C.召有司案图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E、乃设九宾之礼于廷F、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G、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四、加线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②璧有瑕,请指示王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④决负约不偿城⑤未尝有坚明约束者⑥明年复攻赵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A.③④B.④⑧C.⑥⑧D.③⑥五、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分别是1. A.舍.相如广成传舍B.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C.左右欲刃.相如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2.A.完.璧归赵B.宁许以负.秦曲C.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D.毕礼而归.之3. A.秦王恐其破.璧B.大王必欲急.臣C.且庸人尚羞.之D.而绝.秦赵之欢六、为下列特殊句式分类①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②而君幸于赵王③君何以知燕王④拜送书于庭⑤何功之有哉⑥使不辱于诸侯⑦徒见欺⑧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⑨求人可使报秦者⑩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⑾乃设九宾于廷⑿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⒀相如闻,不肯与会⒁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七.翻译下列语句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鲁人版史记第一单元知识梳理检测

历城二中高二级部47级学案第一单元知识梳理一、通假字(指出通假字,并解释)①可与不否②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③拜送书于庭廷④招有司案图按⑤设九宾礼于廷傧⑥秦自缪公以来穆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熟⑧请奏盆缻缶⑨特以诈详为予赵城佯⑨由此与错有卻同“郤”⑩吴楚罢不通“否”⑾计划始行,卒受大戮通“猝”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通“向”⒀诚得至,反汉通“返”,返回⒁并南山,欲从羌中归通“傍”,靠近⒂堂邑父故胡人,善射通“固”,本来二、实词解释1、使人遗.赵王书送给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古代腰斩的刑具3、曲.在赵理亏4、均之..二策权衡、比较;这5、相如奉璧奏.秦王进献6、相如因持璧却.立后退7、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8、礼节甚倨.傲慢9、召有司..案图专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 10、决.负约不偿城必定11、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只不过12、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秘密地、悄悄地1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句首语气词,希望14、不如因而厚遇..之优待15、卒.廷见相如终于16、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占17、请奏.盆缻秦王进献18、左右皆靡.倒退19、于是秦王不怿.高兴 20、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祝寿..21、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结束 22、吾羞,不忍..为之下!不愿意23、已而..相如出不久、随后 24、于是舍人相与..谏曰共同、一起25、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格 26、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就是;句首语气词;平常人2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和……比,谁更…… 28、臣等不肖..,请辞去没有才德、无能29、相如虽驽.劣、愚笨、无能.......30、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是31、天下无治.《尚书》者研究(动词)32、年九十余,老不可征.征召(动词)33、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晋升官职(动词)34、公言善,吾亦恨.之遗憾(形容词)35、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罪(名词)奏章(名词)36、上书言军事,谒.见上晋见(动词)37、内杜.忠臣之口堵塞(动词)38、请下.廷尉诛交给(动词)39上欲自持兵.救贾姬兵器(名词)40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授予官职(动词)41不发.私书打开(动词)42已倍亲而仕.做官(动词)43郅都迁.为中尉升迁(动词)44丞相条侯至贵倨.也傲慢(形容词)45而都揖.丞相。
史记复习题及答案

史记复习题及答案《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全书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下面是一份《史记》复习题及答案的示例:一、选择题1.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光B. 司马迁C. 司马昭D. 司马炎答案:B2. 《史记》共包含多少篇?A. 一百篇B. 一百二十篇C. 一百三十篇D. 一百五十篇答案:C3. 《史记》的体裁是什么?A. 编年体B. 纪传体C. 纪事本末体D. 断代史答案:B4. 《史记》中记载的第一个皇帝是谁?A. 秦始皇B. 汉武帝C. 黄帝D. 尧答案:C5. 以下哪一篇不属于《史记》的“本纪”?A. 五帝本纪B. 十二诸侯年表C. 秦始皇本纪D. 高祖本纪答案:B二、填空题6. 《史记》的“世家”主要记载了________的事迹。
答案:诸侯7. 《史记》中的“列传”记载了________的生平。
A. 各类人物B. 皇帝C. 诸侯D. 官员答案:A8. 《史记》的“表”部分主要记载了________。
A. 历史事件B. 人物传记C. 年号和世系D. 地理分布答案:C9. 《史记》中,司马迁通过________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A. 纪B. 传C. 表D. 书答案:B10. 《史记》中“太史公曰”是司马迁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________。
A. 客观记录B. 主观评价C. 个人见解D. 详细描述答案:C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史记》的“十表”中包含哪些内容?答案:《史记》的“十表”包括:《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间侯者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礼乐志》、《律历志》等,主要记载了各个时期的年号、世系、重要事件等。
12. 《史记》中“列传”的编排原则是什么?答案:《史记》中的“列传”按照人物的类别进行编排,如《刺客列传》记载了刺客的故事,《游侠列传》记载了游侠的故事,每个列传都围绕一类人物展开,通过他们的生平事迹来反映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六年级学生必读书目考查

《史记故事》知识点考查班级姓名学号一、成语填空(15×3分)一()惊人()()坑儒出奇()()()()尝胆()()自荐()()归赵破()沉()约法()()()()一战纸上()()()()为马()鸣()盗()()宴()()别姬运()帷幄二、根据故事内容在横线上填写合适内容。
(28×2分)1. 治水使黄河流域畅通。
2. 钓鱼得周文王重用。
3.尧因品德好又能干便把部落联盟的首领让给他,这种让位,历史上叫“禅让”。
4. 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烽火。
5. 写《史记》。
6.张骞出使。
7.汉代飞将军令匈奴闻风散胆。
8.医学祖师使人起死回生。
9. 变法遭到王公贵族的反对。
9. 刺秦王。
10. 萧何月下追为刘邦留人才。
11. 春秋时期周游列国,未得重用,后回到鲁国,培养了许多学生。
12.兵败乌江自刎。
13. 将相和的“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
14.陈平用使项羽对范增、钟离昧失去信任,解了刘邦被困之围。
15. 晋文公重耳退避重承诺。
16.管鲍之交的“管”指,“鲍”指的是。
17.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报国无门投江而死,留下诗歌《》。
18.据说是孙武后代的智斗曾陷害他的同学庞涓,庞涓自刎。
19. 牺牲自己的儿子惊歌保住了赵氏孤儿。
20. 说服赵太后将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后,齐国才出兵援救被秦国攻打的赵国。
21.田忌赛马获胜,后把在比赛中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方法叫。
22.《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戴了从帝到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高度称颂《史记》的文化价值,直呼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史记》通假字

《史记》知识点归类复习与测试
——通假字
找出句中通假字,并释义
1、堕先人所言
2、女平水土
3、于是帝锡禹玄圭
4、西方物之成孰
5、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6、无所诎
7、诸所过毋得掠卤
8、秦人熹
9、秦军解
10、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
11、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12、兵罢戏下
13、皆惊,上山陈
14、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15、赐,而志不远矣
16、师襄子辟席再拜
17、离骚者,犹离忧也
18、靡不毕见
19、屈平既绌
20、齐与楚从亲
21、被发行吟泽畔
22、厚币委质事楚
23、乃持项王头视鲁
24、乘埶起陇亩之中
25、召有司案图
26、三年不蜚又不鸣
27、黄金千溢,白璧十双
28、病且死,属其子曰
29、荆轲嘿而逃去
30、右手揕其匈
31、卒起不意
32、韩厥告赵朔趣亡
33、朱亥袖四十斤铁椎
34、于是信孰视之
35、必为二子所禽矣
36、人言公之畔
37、上怒曰:“亨之。
”。
《史记选读》复习强化检测教师讲解

《史记选读》复习强化检测参考答案一、太史公自序1.重点词语总结(1)1-3段:①命南正重以司天司:掌管②司马氏世典周史典:掌管③其在卫者,相中山相:当---相④以传剑论显显:显扬⑤昌为秦主铁官主:主管⑥王卬于殷王:使---当王⑦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掌:掌管。
治:治理。
(2)4-6段:①二十而南游江、淮南:向南②讲业齐、鲁之都讲业:研讨学问③于是迁仕为郎中仕为----出仕当④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封:封禅⑤不得与从事与:参与。
从事:行事⑥无忘吾所欲论著矣所欲论著:所要撰写的论著。
⑦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论:阐释。
歌:歌颂。
⑧则学者至今则之则:把---当作准则。
⑨史记放绝史记:史书的通称。
⑨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论:编辑。
次:编撰⑩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缀集。
石室金匮:国家收藏图书、档案的地方。
○11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朔旦:旧历每月初一。
(3)7-10段:①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卒:死。
②小子何敢让焉让:推辞,辞让。
③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何为:为什么。
④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害:嫉害。
壅:阻塞。
⑤孔子知言之不用不用:不被采纳。
⑥道之不行也行:实行。
⑦是非二百四十二年是非:褒贬。
⑧以为天下仪表仪表:标准。
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贬:贬抑。
退:斥责。
讨:声讨。
⑩以达王事而已矣达:达成。
○11善善恶恶奖善惩恶。
○12贤贤贱不肖尊崇贤能,鄙视不才○13故长于风风:讽喻。
○14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指:要旨。
○15弑君三十六弑:臣杀君、子杀父○16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所以:原因。
本:根本。
○17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缘故。
渐:渐进。
○18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有国者:君王。
○19守经事而不知其宜宜:合适。
○20遭变事而不知其权权:权宜。
○21被之空言而不敢辞被:遭受。
空言:指责。
辞:辩解。
○22夫不通礼义之旨旨:要旨。
○23夫君不君则犯犯:被冒犯。
○24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行:恶的品行。
过:罪过。
○25以天下之大过予之以: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选读》知识点检测
班级___姓名___1.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
A.辅拂股肱之臣B.堕先人所言C.折券弃责D.东道少回远
2.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
A.兵罢戏下B.人君无愚智贤不肖C.高祖常繇咸阳D.离骚者,犹离忧也3.下列各句中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
A.秦人熹,秦军解B.靡不毕见C.军亡导,或失道D.屈平既绌
4.下列各句中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
A.厚币委质事楚B.无内诸侯军C.举类迩而见义远D.自疏濯淖污泥之中5.无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A.大人常以臣无赖B.以为天下仪表C.余所谓述故事
D.诸侯必以为便,便国家
6.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特别B.当.斩,赎为庶人应当
C.不知忠臣之分.资质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争夺7.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稍.征关中兵以自益稍微B.偶.语者弃市偶然
C.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嫉恨D.乃并复.丰,比沛恢复
8.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广讷.口少言迟钝B.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道歉
C.稍征关中兵以自益.更加D.平原君让.魏公子不救赵谦让,推让
9.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事.武安君白起事奉B.还报.命报告
C.典.天官事掌管D.绍.重黎之后继承
10.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孔子修.旧起废修理B.论次.其文编排
C.论.《诗》《书》,作春秋整理D.被.之空言而不敢辞遭受11.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广勒.习兵击匈奴统帅B.俟.后世圣人君子等待C.《诗》《书》往往间.出间或D.从王媪、武负贳.酒买12.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立即B.以文谕.项羽告诉C.秩.八百石秩序D.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最终13.与“其皆出于此乎”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汝其念哉!B.其李将军之谓也
C.吾其还也D.其孰能讥之乎?
14.与“专以射为戏,竟死”的“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饭信,竟漂数十日B.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C.广亦竟射杀之D.楚怀王竟死于秦而归葬
15.与“啖以利”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以传剑论显B.以秦王属吏
C.扬名后世,以显父母D.系颈以组
16.“然”作指示代词解释的一项()
A.蒯通对曰:然,臣固教淮阴侯反B.沛公然其计
C.然恐,不敢不服D.不然,籍何以至此
17.“而”译为“如果”的一项()
A.前有谗而弗见B.仁而爱人
C.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
D.日夜跂而望归
18.对“属”的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②以秦王属吏③属予作文以记之④诸侯皆属焉
⑤亡国破家相随属⑥骑能属者⑦前后相属⑧冠盖相属于魏⑨属草稿未定
A.①⑥/②/③/④/⑤⑦⑧/⑨B.①/②/③/④/⑤⑦⑧/⑥/⑨C.①/②③/④/⑤⑧/⑥⑦/⑨D.①/②④/③/⑤⑦/⑥/⑧/⑨19.对“下”的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鲁为楚坚守不下②下广吏③公子仁而下士④而右将军独下吏
⑤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⑥礼贤下士⑦趣使使下令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④/③⑥/⑤/⑦
C.①/②④/③⑥/⑤⑦D.①/②/③/④⑥/⑤⑦
20.与“诸将之有功者”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
A.法之所为用者易见B.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C.少年有侮信者D.皦然泥而不滓者也
21.是状语后置的一项()
A.其李将军之谓也B.信于士大夫
C.明于治乱D.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
22.与“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的“费”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A.公始常欲奇.此女B.因家.沛焉
C.见其上常有龙,怪.之D.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23.与“是非三百四十二年之中”的“是非”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A.以显.父母B.善.善恶.恶
C.死.之义士D.学者至今则.之
24.与“短屈原于顷襄王”的“短”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
A.讥善.贬恶.B.同.生死,轻.去就
C.吕公善.沛令D.明.道德之广崇
翻译
1.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2.彼虏以我为走,今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3.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4.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5.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6.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败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