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资料分析题型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的资料分析题型是众多考生需要重点攻克的部分。

这一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通过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分析和计算,考生需要快速准确地回答相关问题,从而检验其对数据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

资料分析题通常会给出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包括柱状图、折线图、表格等形式。

这些数据涵盖了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多个领域。

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从繁杂的数据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并运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得出正确答案。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增长率相关的题型。

增长率是衡量事物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在资料分析中,经常会要求计算某一指标的同比增长率或环比增长率。

同比增长率是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长情况,环比增长率则是与相邻上一个周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例如,给定某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为 100 万元,去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为 80 万元,那么同比增长率就为(100 80)÷ 80 × 100% = 25%。

在计算增长率时,要特别注意数据的时间范围和对比基准。

有时候,题目会故意设置一些陷阱,比如将同比和环比的数据混淆,或者给出的时间区间不完整,这就需要考生仔细审题,确保理解清楚题目要求。

其次,比重类题型也是常见的考点。

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比如,某地区总人口为 100 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 55 万人,那么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是 55 ÷ 100 × 100% = 55%。

比重的变化情况也是经常考查的内容。

当部分的增长率高于整体的增长率时,比重上升;反之,当部分的增长率低于整体的增长率时,比重下降。

例如,某企业去年的总销售额为 1000 万元,其中 A 产品的销售额为 200 万元。

今年企业总销售额增长了 10%,达到 1100 万元,A 产品的销售额增长了 15%,达到 230 万元。

由于 A 产品销售额的增长率(15%)大于企业总销售额的增长率(10%),所以 A 产品销售额在企业总销售额中的比重上升了。

行测之资料分析题攻略

行测之资料分析题攻略

行测之资料分析题攻略一.特点分析资料分析题是公务员考试行测必考题型之一。

主要有以下特点:i.题量较多国考中占20题,联考中占15题或20题,四川省考中占15题。

总体来说,资料分析题占总题量的15%。

ii.分值较高据非权威考证,国考中资料分析题分值约1分/题,合计20题,分值约占总分值的20%。

四川省考虽然只有15题,但是从分值来看,应该是超过15%,约占到总分值的17%~20%。

iii.阅读量大资料分析题中文字题含有大量文字与数据,表格题中含大量项目和数据,阅读量都非常大,尤其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完整的看完整篇资料。

iv.计算量大计算能力是资料分析题的重要考点。

四川省考资料分析题中,约有80%的题涉与到计算(精算,估算,巧算),15%的问题涉与到简单的数值比较,仅有5%的题能通过直接观察解答。

v.综合难度较大庞大的阅读量,庞大的计算量,极其短缺的时间,决定了资料分析题的综合难度很大。

vi.大众放弃指数高理科生放弃资料分析的都不在少数,文科生绝大多数望洋兴叹。

非不想做,实则是时间有限,被逼无奈放弃。

以上都是分析资料分析题的难处、坏处,但是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

资料分析题绝对不是一无是处。

其实有好的地方,譬如不容易出错,要求算一个增长率,基本上不会算错。

只要你不是猜题,正确率往往有80%以上,比其他任何题型的正确率都要高。

二.对待政策上面分析了资料分析题的特点,那么我们该做出什么对策呢?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

在前篇《行测攻略》中,我提到60题常规题的正确率考生是差不多的,你要想考高分,要想打败和你竞争的数百数千人,就要在40道加分题上下功夫,不可能放弃资料分析题。

须知多拿一分可以压死多少人,况且资料题一题还不止一分。

也许有人说,不见得吧,不也有人放弃了资料也考六七十分的。

这种情况有,但是极少。

最可能是常规题他几乎全对,而且猜题也猜中了很多,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资料题占20分左右,你要是放弃了,总分变成80分。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题型攻略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题型攻略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题型攻略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题型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占据了较大的分值比重,而且对于考生能否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起着关键作用。

资料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题型的攻略。

一、了解题型特点资料分析题通常会给出一段文字、表格、图形等形式的资料,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提出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到数据的计算、比较、分析和推理等。

资料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统计公报、经济数据、社会调查等。

而题目所要求的计算和分析难度也各有不同,既有简单的直接查找数据,也有需要进行复杂计算和综合分析的。

二、掌握必备知识(一)统计术语要想顺利解答资料分析题,必须熟练掌握一系列统计术语,比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倍数等等。

理解这些术语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基础。

(二)速算技巧在国考行测的紧张时间限制下,掌握高效的速算技巧至关重要。

例如,估算法、直除法、截位法等。

三、解题步骤(一)阅读材料首先,快速浏览资料的标题、图表的表头和坐标轴等关键信息,了解资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然后,仔细阅读资料中的具体数据和注释,明确数据之间的关系。

(二)分析题目认真审题,明确题目所要求的是什么,是计算某个具体数值、比较大小还是分析趋势等。

同时,确定题目中所涉及的数据在资料中的位置。

(三)选择方法根据题目要求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或分析方法。

如果数据简单,可以直接计算;如果数据复杂,则运用速算技巧。

(四)计算求解按照选定的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性和速度的平衡。

四、常见陷阱(一)时间陷阱注意题目中所给定的时间与资料中数据的时间是否一致,避免因时间混淆而出错。

(二)单位陷阱数据的单位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万吨和吨、亿元和万元等,要特别留意。

(三)概念陷阱一些相似的概念容易被混淆,比如“增长率”和“增长量”、“比重”和“平均量”等。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对于考生取得理想成绩起着关键作用。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在这个模块中,有一些重点题型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掌握。

首先,增长率相关的题型是必考且重点的。

增长率的计算和比较是常见的考查形式。

增长率的计算,一般会给出现期量和基期量,我们需要通过公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来得出结果。

而增长率的比较,可能会给出多个数据,让我们判断增长速度的快慢。

这时候需要我们灵活运用计算技巧,比如先观察现期量和基期量的倍数关系,如果倍数关系明显,直接通过倍数大小来判断增长率的大小;如果不明显,再进行具体的计算。

其次,比重问题也是高频考点。

比重的定义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在题目中,可能会让我们计算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或者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

计算现期比重相对简单,直接用部分值除以整体值即可。

基期比重的计算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的部分值和整体值,再进行相除。

对于比重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来判断,如果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反之则下降。

再者,平均数的计算和比较也是常考题型。

平均数的计算要明确总数和个数,然后相除得出结果。

平均数的增长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需要我们掌握其计算公式“平均数增长率=(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100%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1 +份数增长率)”。

在比较平均数时,同样要注意观察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另外,倍数问题也不容忽视。

倍数可以分为现期倍数和基期倍数。

现期倍数直接用两个量相除即可,基期倍数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量再进行相除。

在解决资料分析重点题型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是快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具有题量大、分值高、难度适中的特点。

掌握好资料分析题型,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行测资料分析的常见题型。

一、增长类题型增长类题型是资料分析中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它主要包括增长量和增长率的计算与比较。

增长量的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在题目中,通常会给出现期量和增长率,要求计算增长量,此时可以使用公式:增长量=现期量 ×增长率 ÷(1 +增长率)。

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100%。

在实际解题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的概念。

同比增长率是指本期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长率,环比增长率则是指本期与上期相比的增长率。

对于增长类题型的比较,需要注意的是,在比较增长率大小时,如果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倍数关系明显,可直接比较现期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如果不明显,则需要按照增长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后再比较。

二、比重类题型比重类题型也是资料分析中的重点。

比重指的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比重的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量 ÷整体量 × 100%。

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是比重类题型中的常见考点。

若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则比重上升;若部分增长率小于整体增长率,则比重下降。

此外,还会有计算基期比重和两期比重差值的题目。

基期比重的计算公式为:基期比重=(部分量的现期量 ×整体量的增长率)÷(整体量的现期量 ×部分量的增长率)。

两期比重差值的计算公式为:两期比重差值=现期比重基期比重=(部分量的现期量 ÷整体量的现期量)×(部分量的增长率整体量的增长率)÷(1 +部分量的增长率)。

三、平均数类题型平均数类题型主要涉及平均数的计算和平均数的增长率。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资料分析知识点一、知识点1.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百分比):表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例如:比过去增加了40%,设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00×(1+40%)=140比过去降低了40%,设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00×(1-40%)=60降低到原来的40%,若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100×40%=40注意:占、超、为、增的区别。

“占计划的百分之几”用完成数除以计划数乘100%,比如计划为100,完成60,占计划就是60%;“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比如计划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用(120-100)÷100×100%=20%计算;“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比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用256÷100×100%=256%计算;“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比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繁荣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20%,去年增长速度为15%,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涨了5%,去年物价上涨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涨幅度下降了5个百分点。

2.倍数与翻番倍数: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了15平方米,为1978年5平方米的3倍(15÷5=3)翻番:指数量加倍。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就是指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2000年的4倍。

翻N番应为原来数。

3.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发展速度: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发展速度的相对的指标,它是表明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用来说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即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快慢,一般用百分数(以基数水平为100)表示。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这部分题目通常所给的数据量较大,需要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准确地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计算和分析。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行测资料分析中常见的题型。

一、增长相关题型增长是资料分析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1、增长量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差值。

计算增长量的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如果已知增长率和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

例如:2020 年某地区的 GDP 为 1000 亿元,2019 年为 800 亿元,那么 2020 年该地区 GDP 的增长量为 1000 800 = 200 亿元。

2、增长率增长率是指增长量与基期量的比值,表示增长的速度。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如果已知增长量和基期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比如,上述例子中 2020 年该地区 GDP 的增长率为(1000 800)÷800×100% = 25%。

3、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量是指一段时间内平均每年增长的数量。

公式为:年均增长量=(末期量初期量)÷间隔年份。

假设某企业 2010 年的利润为 100 万元,2015 年的利润为 200 万元,那么这五年的年均增长量为(200 100)÷5 = 20 万元。

4、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率是指一段时间内平均每年的增长率。

计算年均增长率相对复杂,一般通过估算或者利用特定的公式来求解。

二、比重相关题型比重表示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1、现期比重现期比重=部分量÷整体量×100%。

比如,某班级男生有 30 人,全班共有 50 人,那么男生占全班的比重为 30÷50×100% = 60%。

行测资料分析题解析

行测资料分析题解析

行测资料分析题解析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中,资料分析题通常是考查考生解读、分析和推理数据信息能力的一种题型。

本文将从解题思路和技巧两个方面进行行测资料分析题的解析。

解题思路:1.审题:仔细阅读题目和给出的资料,了解背景信息和要求,分析题目的要求和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

2.整理资料:将给出的资料进行整理,包括统计表、图表、文字描述等,可以使用标注、画图或总结等方法,将重要信息和关键数据标记出来,形成数据框架。

3.观察分析:对整理出的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关联、趋势、规律和异常等重要信息,并进行比较、推理和推断,形成初步的结论。

4.推理推断:根据观察分析的结果,进行更深入的推理和推断,探究可能的原因和结果,考虑各种可能性和影响,形成综合性的分析和解释。

5.快速判断:根据题目的要求和解题思路,快速判断选项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有选择地阅读选项内容,排除明显错误或不符合逻辑的选项。

6.选答案:根据分析和判断的结果,选择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并进行确认,注意根据题目要求回答“正确”、“错误”、“可能”等特定词汇。

技巧:1.熟悉常见图表:掌握常见的统计表、折线图、饼图、柱状图、散点图等各种图表的阅读和分析方法,了解图表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注重关键信息:在阅读和整理资料时,注重关键信息和数据,忽略次要信息和噪音,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解题有帮助的内容上。

3.善用比较方法:通过比较不同资料的数据和趋势,找出规律和变化,进行推理和推断;同时,对于选项也可以通过比较进行判断,找出最佳答案。

4.谨慎操作:在解题过程中,要认真细致,避免因粗心漏掉重要信息或数据,尽量减少计算、填写和阅读错误,保证答案的准确性。

5.逻辑推理:在分析和判断过程中,遵循逻辑思维的原则,合理推理和推断,注意避免陷入非常规的推理方式和结论。

以上是关于行测资料分析题解析的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祝您在行测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归纳总结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归纳总结
近年来,资料分析中的题型已基本固定,主要包括计算类、比较类、计数类、综合分析类四大题型。

了解资料分析的各种题型,针对不同题型使用合适的解题技巧,是考生在备考中应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下面,我们就资料分析的四种题型的命题特点及应对策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考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一、计算类
计算类题型是资料分析中的必考题型,在资料分析题目中所占比重最大,主要包括基期量和现期量的计算,增长量和增长率的计算、比重以及倍数计算等。

计算类题型众多,难度不一,对考生分析资料、提炼数据的能力要求较高。

针对计算类题型,考生要能够快速找到数据,计算过程中要巧妙使用各种速算技巧,结合一些常用的公式结论,如混合增长率公式、平均增长率近似公式等,快速得出正确结果。

在使用速算技巧时,要根据选项中的结果,选择正确合适的速算方法,避免误用速算技巧而导致结果与正确选项偏差过大。

【例1】(2012年北京)2011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05亿元,同比增长17.0%,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783亿元,同比增长1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922亿元,增长16.4%,问2010年8月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A.76%
B.87%
C.92%
D.82%
【解析】本题考察基期比重的计算,计算式为≈。

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二、比较类
比较类题型包括两类,第一类是比较大小类,要求比较四个选项结果的大小,如题干中“排名第几的是……”、以及“最多”、“最少”、“最大”、“最小”等关键性词语,这种题型在资料分析中考查较多,主要考查考生快速查找数据并比较数据大小关系的能力。

第二类是排序题,当题目中出现“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等关键性词语,在考试中相对比较简单。

对于比较类题型,进行计算比较时,要注意运用合理的速算技巧,要把握好放大和缩小的尺度。

建议各位考生在解题中,可以直接使用一些确定的结论,如现期量和增长率大,则增长量也大;部分的增长率大于整体,则部分占总体的比重是增加的,等等。

【例2】(2012年国考)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同比增加30.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9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7%。

2010年,机电产品进口额达到6603.1亿美元,同比增长34.4%,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达到4126.7亿美元,同比增长33.2%。

则在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中,下列哪一项的同比增长金额最高?()
A.机电产品出口
B.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C.机电产品进口
D.高新技术产品进口
【解析】在2010年的进出口贸易中,高新技术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现期量和增长率均小于机电产品进口,因此其增长量也应小于机电产品进口,由此排除B、D两项。

机电产品出口的增长量为≈=2333+,机电产品进口的增长量为≈50×34.3=1715。

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项。

【例3】(2012年山东)2010年全国完成税收总收入73202亿元,其中增值税收入21091.95亿元,消费税收入6017.54亿元,营业税收入11157.64亿元,企业所得税收入12842.79亿元,个人所得税收入4837.17亿元。

则2010年全国各项税收收入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
B.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C.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
D.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
【解析】增值税收入为21091.95亿元,消费税为6017.54亿元,营业税为11157.64亿元,企业所得税为12842.79亿元,个人所得税为4837.17。

从高到低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

只要和选项直接对比就可得出正确答案C选项。

三、计数类
计数类题型一般是考查通过对比或者计算,找出大于或者小于某一特定数值的统计量的个数,常见于表格资料和图形资料中。

针对这种题型,建议首先根据题干要求在资料中确定有效数据,比较有效数据与题干给出的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得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例4】(2012年国考)下表是2010年三大经济圈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则三大经济圈中,2010年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几个?
表12010年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及增长速度(%)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全国
第一产业产值3.64.43.34.3
第二产业产值13.414.515.212.2
第三产业产值10.710.111.49.5
A.0
B.1
C.2
D.3
【解析】第二、三产业增长速度三地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只有珠三角地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四、综合分析类
综合判断题一般是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而一项,或者在给出的命题中判断有几个正确或者是错误,这类题目是资料分析中的必考题型之一,难度较大。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最简单的选项入手,从不需要大量计算的地方入手,尽量避免繁琐的计算。

若遇到一个选项比较棘手的情况,应果断跳过该选项,先进行其他选项的判定,由其他选项判断正确答案,这样可以最合理的利用时间,提高做题效率。

【例5】(2012年国考)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

其中,国有企业出口总额为2343.6亿元,增长22.7%;进口总额为3875.5亿元,同比增加34.3%。

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同比增加30.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924.1
亿美元,同比增加30.7%。

船舶、汽车零部件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船舶出口同比增长44.5%,汽车零部件出口同比增长44.1%。

2010年,机电产品进口额达到6603.1亿美元,同比增长34.4%,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达到4126.7亿美元,同比增长33.2%。

下列关于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表述正确的是()。

A.高新技术产品逆差约为800亿美元
B.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为28.5%
C.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D.船舶出口同比增长金额高于汽车零部件
【解析】本题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就判断出高新技术产业为顺差,A项错误。

B项计算较为复杂,可以先看C项,机电产业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C项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熟悉资料分析常考题型,能够帮助大家了解各类题型的各自特点以及应对策略,针对不同题型使用不同的速算技巧,对于大家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资料分析常考题型概括,希望能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