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教案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教案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吸热能力的概念,知道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差异。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吸热能力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实验原理:通过比较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时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其吸热能力的大小。

3. 实验器材与步骤:使用相同质量的水、油和冰作为实验物质,通过加热和测量温度变化的方法,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吸热能力,为什么需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 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步骤,讨论如何进行实验,以及如何观察和记录数据。

4. 实验操作:学生在指导下进行实验,注意安全操作,认真观察和记录数据。

5. 数据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并解释实验现象。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安全、准确地进行实验。

2. 评价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看学生是否能够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3. 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否能够积极思考、与他人合作。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加热器、计时器等。

2. 实验试剂:水、油、冰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4. 实验报告表格。

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2. 探讨吸热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保暖材料的选择、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等。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实验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针对不足之处,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实验教学的满意度,调整教学策略。

八、安全注意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烫伤、腐蚀等意外事故。

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本领

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本领

例题:质量为5 kg的汽油,用去一半后,剩 下的汽油…………( ) A.密度、比热容、质量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密度不变,比热容、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c.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质量不变 D.密度、比热容不变,质量变为一半
例题:水温从20℃升高到30℃吸取的热量 为4.2 ×104J,水的质量是……( )
例题:一个质量为250g的钢刀,加热到 560℃,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室温为 20℃,这把钢刀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 量?若把这些热量给30℃ 0.5 kg的水加热, 水温可以上升多少度?升高到多少度?
例题: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铁块和铜 块,放出相等的热量后,使它们接触, 这时铁块将(c铁>c铜) …( )
第三节 比热容
实验: 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本领 步骤一:我们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给质量 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吸收相同的热量, 观察哪个容器中液体的温度升高得快?
疑问1:怎样做保证水和煤油吸收 的热量是相等的?
疑问2:比较温度升高快慢该记录 哪些数据?
实验: 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本领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出相同质量的 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 度不同, 上升的温度高?
A.1kg B.10 kg C.O.1kg D.100 kg
例题:以下四种现象中,与水的比热容有很 大关系的是………( ) A.汽车的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B.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比沿海地区大 C.夏天往室内洒水可使室内温度降低 D.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
例题: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同时给水 和煤油分别加热,在此过程中,水和煤油 的温度升高一样快,由此可以判定…( ) A.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 B.水的体积大于煤油的体积 C.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 D.水的质量等于煤油的质量

难点解析|比热容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难点解析|比热容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难点解析|比热容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思想方法:
控制变量法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时,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

需要说明的问题:
1.怎么得到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答:使用天平测量,例如用天平测出水和煤油的质量都是40g;
2.怎样实现升高相同的温度?
答:用温度计记录加热前水和煤油的温度,例如都是20℃;停止加热分别记录水和煤油的温度,并计算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
3.怎样判断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
答:实验时,需使用同一规格的电加热器,电加热器每秒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当它浸没在液体中时,可认为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

于是只要比较加热时间便可以得知吸收热量的多少。

动态展示实验过程:
动态展示加热过程
仔细观察实验,可以发现40g水和40g煤油从20℃加热到56℃,即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用了5min,煤油用了4min,即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不同。

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思考:
请根据以上动态图,思考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
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分析:吸收相等的热量即加热时间相同,例如都加热5min,此时水从20℃加热到56℃,升高了36℃,煤油从20℃加热到65℃,升高了45℃,所以升高的温度不同。

总结:
为深入理解这一实验,必须理解一下两点:
1.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2.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不同。

九年级物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知识点归纳【DOC范文整理】

九年级物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知识点归纳【DOC范文整理】

九年级物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知识点归纳吸热能力:单位体积的固体或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衡量一个物体的吸热能力的大小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探究:质量相等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实验的器材: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支温度计、两个烧杯、铁架台、石棉网实验现象:油的温度升得快;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吸收相等的热量,油的温度升高得快。

问:若要使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即给___________加热的时间要长些。

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归纳总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相等。

实验反映了不同物质的吸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近年来探究试题考查范围不断扩大,由原来的简单填写一些实验步骤,扩展到器材的选择、使用、作用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实验中要注意这些细节。

例: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室中准备了以下仪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火柴,适量的水和煤油。

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

为了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在上述提供的热源中,选____比较合理。

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__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星与物质的____有关。

表:在上面的分析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我们所做过的__实验的研究方法相同.解析:要称量水和酒精的质量需要用天平。

电加热器可以很好地控制吸收热量的多少。

不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表明物体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小相同。

表明吸热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以上所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教案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吸热能力概念,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2. 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动手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吸热能力概念,实验操作方法,数据分析。

2.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转换法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热水、冷水、各种物质(如石头、沙子、铁块等),温度计,计时器,烧杯,量筒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天暖气片为什么用热水循环,引出本课的主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 知识讲解:介绍物质的吸热能力概念,解释为什么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4.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2. 思考题:为什么说物质的吸热能力是衡量物质热惯性的大小的重要指标?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3. 预习下节课内容:探究影响物质吸热能力的因素。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等方面。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后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七、评价建议:1.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 学生对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分析的深度。

3. 学生对物质吸热能力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4. 学生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讨如何提高物质的吸热能力,以及这一特性在新型材料研发中的应用。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吸热能力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前景。

3.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探究新型材料的吸热性能,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3、比较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同
实验报告单
学校
韩甸中学班级实验小组姓名指导教师雷星
实验日期
2018-09-12
实验名称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原理
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
实验目的
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器材
试管、酒精灯、水、铁砂、温度计、停表
实验步骤
1、用酒精灯同时给质量相等的水和铁砂加热
2、用温度计测量它们温度的变化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课件)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课件)

04 进行实验
(4)实验提示
①实验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让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 __电__加__热__器___, 避免温度计示数急剧上升。
②电加热器每秒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 当它浸没在 液体中时, 可认为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_相__等___。
04 进行实验
(5)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量取相同质量的水和 食用油, 分别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 没在液体中。
02 实验器材
两个相同的烧杯、 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两个相 同的电加热器、 两支实验室温度计、 秒表及天平。
知识准备
PART
03 知识准备
(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主要是研究不同物质 在___质__量____ 相同、_温__度__升__高__度__数___相同时, 吸收的热量是 否相等。
04 进行实验
(2)猜想与假设
你的猜想: 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水的_质__量___有关。支持事例:把 水烧开时,水的质量越大,加热的时间越长。 ②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__升__高__的__温__度____有关。支持事例: 烧水时,把水烧的温度越高,加热的时间越长。 ③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__物__质__的__种__类____有关。支持事例: 加热质量相等的水与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的时间不等。
物质 水
煤油
质量m/kg 0.1 0.1
升高温度Δt/℃ 10 10
加热时间t/min 2 1
②要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控制煤油和水 的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即加热方法应该相同。
③分析表格中数据发现,质量相等的水与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时, 水加热时间长,水吸收的热量多,故可得出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 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等.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会查比热容表,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 种特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培养学生具有 实验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抽象 思维能力;
训练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学会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 吸热能力”说课
说教材:本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1
该实验是九年级物 理第十三章第三节 《比热容》的内容, 比热容是初中热学 中最重要的概念, 也是初中热学教学 的重点和难点。
2
热学涉及生活和自 然现象的内容很多, 往往要求学生在观 察实验现象的基础 上经过思考得出结 论。因而做好此实 验是热学教学的关 键。
相反,喝酒不容易“喝高”的是酒量大的------即吸收相同的热量 温度不容易升高的是比热容大的。 (2)甲乙两人喝酒,都要“喝高”,喝酒多的能喝二斤的是酒量 大的,类比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多的就是比热容 大的。
相反只能喝一斤的就“高”的是酒量小的-------即吸收热量少的 是比热容小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 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从实验到理论的 科学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 难点: 1、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2、关键:做好水与煤油吸热升温的对比实验是突破难 点的关键
说学情
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对质量、温度、 热量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具有一定 的孤立性、片面性,没有深刻意识到它们之 间的量出200ml的水和250ml的煤油,分别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报告
实验课题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班级 姓名
实验目的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器材
相同的酒精灯2个 、 烧杯(80ml、分别盛60g的水和食用油)2个、 温度计
2支 、 铁架台2个、 石棉网2个 、 火柴、 机械停表




一、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怎样的?
二、猜想和假设:
三、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在两个铁架台的底座上各放一个规格相同的酒精灯,调好铁圈的高度,将石棉网
放在铁圈上。
2、将盛有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的烧杯分别放在石棉网上。
3、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挂在铁架台的支架上,并将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读出此时
水和食用油的初温度,填入表中。
4、点燃酒精灯,同时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加热时间均为6分钟,停止加热前分别读
出水和食用油的末温度,填入表中。

物质种类 质量/g 初温/0C
末温/0C 升高的温度/0C 加热时间
/min

水 60 20 45 25 6
食用油 60 20 68 48 6
四、分析论证:
实验结论: 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________的温度升高的较大。
五、评估、交流与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