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目录1 工程概况.................................................... - 1 -2 试验目的.................................................... - 1 -3 资源配置.................................................... - 2 -3.1人员配置................................................ - 2 -3.2机械设备配置............................................ - 2 -4 施工方法.................................................... - 3 -4.1施工工序................................................ - 3 -4.2 准备工作................................................ - 4 -4.3 基底处理................................................ - 6 -4.4现场布置................................................ - 6 -4.5 填筑施工................................................ - 6 - 5试验数据整理及计算过程....................................... - 8 -5.1 碾压遍数................................................ - 8 -5.2 沉降差.................................................. - 8 -5.3 松铺系数................................................ - 9 -5.4 机械组合................................................ - 9 - 6质量技术评定标准............................................ - 10 -6.1质量评定标准........................................... - 10 -6.2技术指标............................................... - 10 - 7试验成果及不足.............................................. - 11 -7.1 试验成果............................................... - 11 -7.2 总结................................................... - 12 -7.3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13 -8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 13 -8.1质量保证措施........................................... - 13 -8.2安全保证措施........................................... - 14 -8.3雨季施工措施........................................... - 15 - 9附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为确定石方填筑的正确压实方法,按照规范要求松铺厚度施工,并得出施工机具的组合、压实遍数,为以后填石路基施工提供现场质量控制依据,我项目部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于2012年3月5日进行了石方路基试验段的施工于3月31日完成,现将试验成果总结如下。
一、试验段概况石方路基试验段选在K50+100~K50+380,填料采用大茅坡隧道洞渣,岩质为中风化、微风化粉砂岩夹薄层石英砂岩,属较软、较破碎岩石。
二、投入机械设备、检测仪器情况投入机械设备及检测设备见表1、表2表1 路基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表表2 主要试验、测量设备表三、人员安排和分工石方路基试验段由路基一队完成,项目总工孙开武全面负责,李开武负责机械人员的调配、协调,工程部长李端负责试验段的技术工作,质检员徐江负责质量检验、检查,测量人员覃世创、曹立明、王丹负责测量放线、松铺系数、沉降量的检测工作,试验员胡大伟负责孔隙率的检测工作,安全人员张雷、梅清次负责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表3 施工管理及试验检查人员四、石方路基试验段施工1、施工前的准备石方路基试验段施工前试验室完成了相关的土工试验。
我部技术人员熟识了施工设计图,仔细阅读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石方路基试验段工艺流程图石方路基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
3、测量放线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导线点、水准点(SK3-1:X=3301385.002,Y=498792.164,H=801.205;SK3-2:X=33013:45.229,Y=498702.551,H=829.812;SK3-3:X=3301047.109,Y=498801.374,H=814.802),恢复了K50+100~K50+380段路基中桩、边桩,并在中桩标出相应的里程桩号,路基填筑宽度比设计宽度每侧增加≥50cm。
根据现场车辆装载情况路基中线方格网采用5×5m(可根据现场车辆装载情况进行调整)。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一、前言路基填筑是公路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对后续公路运行安全和舒适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路基填筑过程中,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工期,我公司在某段公路上进行了路基填筑试验段的施工,经过前期准备和施工现场管理,最终成功完成了填筑任务。
本文将从地质情况、试验段选址、施工方案、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以期对今后的路基填筑工程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地质情况试验段所在的地质条件中,土层为富含黏性的粘土和黏土,地下水位较高,属于水土不良地区。
在填筑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地质情况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采取了地质勘探、钻孔、地震测量等手段,确定了填筑高程和填筑材料的使用。
三、试验段选址由于试验段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我们在选址过程中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1. 强化地基为了保证路面硬度和稳定性,我们在试验段下段进行了强化地基的处理,采用了砾石堆填和压实加固等技术,使地基强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2. 避让断层在试验段选址过程中,我们通过地质勘探和现场探查,避让了局部的断层和较强的地震带,以保证填筑质量和工程安全性。
3. 建立地表监测系统为了及时掌握地表变形等情况,我们在试验段周围设置了地表监测系统,并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报警机制,有效预防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施工方案针对地质条件和试验段设计要求,我们提出了以下施工方案:1. 按层填筑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工期,我们采用了“按层填筑”的方式,即先进行初期夯实,然后在已经夯实的土层上再进行中期填筑和后期夯实处理。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控制填筑厚度和坡度,还可以改善土层密实度和排水性能。
2. 保温覆盖由于试验段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冬季气温较低,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提高填筑效率,我们采用了保温覆盖技术,在填筑过程中加强了保温措施,有效防止了低温冻害等问题的发生。
3. 系统管理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我们在试验段施工中建立了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从资源协调、人员安排、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管理,使整个施工过程有序化和标准化。
填石路基试验路总结

填石路基试验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K4+560~K4+660段路基处于填方路段,平均填石高度为7.4米(扣除路面结构层),通过填前清表碾压,该路段路床较为平坦,有利于数据的准确性,利用K4+880处挖方段爆破的白云岩为填料,填料通过松动爆破处理,石料粒径皆小于50cm,为良好的石方填料,我合同段选取该段路基全幅填方段1—3层(填方数量为6000立方米)作为填石路堤试验段,采取试验数据。
二、填石方试验段工作内容及目的选取K4+560~K4+660填方段1~3层作为填石路堤试验路段,通过现场有效的施工方法使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试验时记录:压实设备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等。
通过试验段,确定填石路堤施工正确的压实方法,达到规定的密实度所需压路机的类型、组合方式、压实遍数、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等试验参数,形成总结报告上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今后填石路堤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三、详细方法和工作程序1.施工中所采用的标准1.1贵州省大兴至思南段高速公路总监办下发的《技术规范》。
1.2贵州省大兴至思南段高速公路合同段施工图。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2.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2.1施工准备机械安排: CAT-320型挖掘机2台,用于取土场装车,红岩金刚八轮自卸车4部,用于运输填料,山推SD-160推土机1台,用于清表及填筑摊铺,XG-6204M型压路机1台,用于压实填方检测设备:工作性能为:三档静压8.9km/h,二档弱振5.1km/h,一档强振1.7km/h ,精密水准仪: 1台全站仪:1台人员安排:侯敏:施工负责人卫金:技术负责人:舒德强:安全负责人周先志:质检工程师赵波:测量工程师马坤、赵鑫、兰国勇技术员,另配民工10人用于边坡码砌和配合机械补平等工作。
2.2 场地清理施工前,对原地面进行场地清理,草皮、腐殖土或其它不宜用作填料的土废弃处理。
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

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一、试验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建设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其中,公路建设是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的基础工程中,石方路基填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为了确保公路的质量和稳定性,进行了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的建设与研究。
二、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石方路基填筑的实际操作,验证填筑工艺和材料的合理性,评估填筑工艺的可行性,并总结填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填筑提供参考。
三、试验内容1.原材料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宜的石方材料和填筑材料。
2.填筑工艺: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逐层填筑的方式进行,保证填筑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填筑设备:使用挖掘机、翻斗车等设备进行填筑工作。
4.填筑控制:通过填筑高程控制点和沉降点的测量,控制填筑的水平和垂直度。
四、试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填筑,取得了以下结果:1.填筑工艺的可行性得到了验证,各道工序之间的衔接紧密,填筑层之间的结合牢固。
2.填筑材料的选择合理,填筑后的路基质量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3.填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填筑层高度控制不够准确,导致部分路基高度偏差较大等。
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五、总结与建议1.石方路基填筑工艺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严格操作,合理控制。
在今后的类似项目中,应加强对填筑工艺的研究和应用。
2.填筑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石方材料和填筑材料。
同时,要对填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填筑后的路基质量良好。
3.在填筑过程中,应加强对填筑层高度的控制,避免出现高度偏差过大的情况。
可以利用精确的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进行高程控制,提高填筑的准确性。
4.填筑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填筑的各项参数和测量数据,以便总结和改进填筑工艺。
同时,要进行及时的质量检查和评估,确保填筑的工艺和质量达到要求。
六、展望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的建设与研究,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填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

填石路基试验段填石路基试验段是在道路建设中常用的一种路基处理方法,其常见的特点为填充一定尺寸的石料或者其他的坚硬材料。
为了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我们在某地进行了一次填石路基试验段的实验,本文将对此次实验的结果及分析进行。
实验区域本次实验选择了某地的一条公路,实验区域长5000米,路宽为15米,总面积为75000平方米,路面采用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在实验区域内,我们选取了不同位置、不同路段进行了填石路基试验。
实验方法在选取的试验路段上,我们进行了以下工作:1.清理路面:使用清扫车将试验区域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2.矫正路面高度:将试验区域内路面高度低于标准高度的地方进行矫正。
3.水平铺设石料:在道路上铺设约15-20厘米厚的石料,并用铁锤进行均匀敲打,使其凝固结实。
4.倾斜设置石料:倾斜设置石料的变化范围是4-6%。
结果分析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不仅对道路进行了系统的测量和记录,还对填石部分进行了常规的强度、密度等测试。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如下分析:1.试验结果表明,填石路基可以有效改善公路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排水性,同时也使公路适应了更广泛的气候条件。
2.填石路基对各种载荷的负载性能非常出色,试验表明该种路基结构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承载具有一定的抗压性,填石路基可承受的荷载与水泥混凝土相同,在一定的程度上,填石路基较传统路基的承载能力更强。
3.试验结果中,石料的稳定性也变得更加优越,相比于一些传统路基结构,填石路基能够更好地防止因材料龟裂或轻微变形引起的结构破坏现象,在长期运营下基本不会出现路面破裂、变形这些问题。
4.在考虑经济效益的方面,填石路基的填筑工艺简单,因此它的建造成本要低于传统路基结构,并且根据试验结果建立的经济模型也表明,填石路基的总体成本相对较低。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及分析,填石路基相对于传统的路基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气候条件下的路面应用,但在实施路面改造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我们相信填石路基将成为公路工程中得到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说课讲解

杭瑞高速公路阳新至通城段HRTJ11合同段填石路堤试验段总结一、试验路段概况:湖北省杭瑞高速公路阳新至通城段地处长江中游南岸鄂东南地区,是杭瑞高速公路在湖北省境内的一段,我公司承建的HRTJ11合同段,为山岭重丘区,路基挖土方31.61万m3,挖石方161.54万m3;路基填土方30.21万m3,填石方81.26万m3,因此,本标段填石路堤是大面积采用的一种路基结构类型。
利用和掌握开挖石方填筑路堤,是加快工程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为全面开展路基石方填筑施工,我标段于2009年8月27日至2009年9月9日在K89+237~K89+580路段进行填石路堤的试验段施工,施工中严格按照填石路堤试验段开工报告中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按照规范要求填筑厚度,现场施工共填筑4层,每一层填筑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路堤填筑施工。
在本标路基试验段施工期间,得到了第三驻地办的大力协助及现场指导,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施工人员熟悉了填石路堤的施工工艺,确定了施工机械的选型,完善了各种机械的配套组合及施工人员的配备,完成了施工中各种参数的选定,为后续大规模填石路堤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现将我部填石路堤试验段施工工艺做以总结:1、试验段铺筑时间:2009年8月27日至2009年9月9日2、试验段铺筑桩号:K89+237~K89+580 全幅3、试验段天气情况:晴 21~33℃4、填筑层数:4层二、试验段准备:在施工前,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因不同的填料,对压实厚度,质量控制标准不同,根据爆破后石料取样检测结果,将填料按岩石的硬度,风化程度进行划分。
通过对填料物理性质的划分,优化机械组合,选择压实功率,确定检测手段提供依据。
同时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有关规范和有针对性的进行施工技术内容的培训工作。
三、试验段目的:1、检验压实机具和其它施工机具的性能;2、确定施工压实参数(如铺层厚度,碾压遍数、填料粒径等);3、制定出质量控制标准(如沉降差等);4、总结试验段施工经验,编写施工总结;5、确定施工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为大面积施工提供依据。
填石路基试验段首件总结

填石路基试验段首件总结
填石路基试验段首件总结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一、概述
本次填石路基试验段首件总结主要对填石路基的施工工艺、质量检测、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估。
本次试验段选择在某高速公路路段,长度为XX公里,宽度为XX米,填石材料采用当地石料,粒径在XX-XX毫米之间。
二、施工工艺
1. 填石材料的采集和加工
本试验段填石材料采用当地石料,采集时需注意控制石料的粒径、级配和含泥量等指标,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保证填石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填石路基的摊铺和整平
填石路基的摊铺和整平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需要采用专业的摊铺机械进行作业,控制摊铺厚度和压实度,保证填石路基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3. 填石路基的压实
填石路基的压实是保证其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关键环节,需要采用大吨位压路机进行多次碾压,控制压实度和沉降量,保证填石路基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质量检测
1. 填石材料的检测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填石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控制其粒径、级配、含泥量等指标,保证填石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2. 填石路基的检测
在填石路基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压实度、平整度、弯沉值等方面的检测,保证填石路基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安全环保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环保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控制手段,防止因施工产生的粉尘、噪音等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影响。
同时,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五、总结与建议
本次填石路基试验段首件总结表明,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可以保证填石路基的质量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连浩特至秦皇岛高速公路
康保(冀蒙界)至沽源(张承高速)段第L3标段
(K75+000-K109+200)
石方路基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K108+600-K108+800)
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二秦高速公路张家口段L3标项目部
2016年4月30日
填石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二秦高速公路康保至沽源段填石路基工程,于2016年4月29日已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在K108+600-K108+800段进行了填石路基试验段的施工工作,现将试验段成果总结如下:
一、准备工作
1、施工组织
2、机械组合情况
3、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院提供导线点、水准点,且经过我项目经理部测量工程师复测无误后,进行了该段路基的测量放样工作,并和监理测量工程师共同复测了该段路基的横断面。
4、试验检测
根据图纸及规范要求,我项目部试验室进行了基底压实度及平整度自检工作,合格后上报试验监理抽检,且抽检合格。
二、施工工艺
1、主要指标控制方法:
2、施工前准备
该试验段路基长度200m,填筑严格执行“画格上土,挂线施工”,根据经验松铺厚度,车载方量计算,划分灰格,均匀卸料,装载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形成单拱。
路基试验段填筑划分为上料区,整平区,压实区,检验区。
3、石方路基施工与检测过程
本次石方路基试验段设在主线K108+600-K108+800,自卸车从K107+635-K108+190挖方段取土,依次从K108+800卸土至K108+600,再由推土机粗平,刮平机精平,压路机初压(静压一遍),松铺厚度约控制在43cm左右;钢板按每40米为一个断面,每断面3点进行检测点埋设,并且用水准仪测量检测点的标高,记作松铺标高h1;然后用振动压路机(打开振动)进行碾压一遍,测量检测点标高,记作压实2遍标高h2,目测轮迹过深;继续振动碾压一遍并测量检测点的标高,记作压实3遍标高h3,同时检测孔隙率未满足要求;继续振动碾压一遍并测量检测点的标高,记作压实4遍标高h4,同时检测孔隙率未满足要求;继续振动碾压一遍并测量检测点的标高,记作压实5遍标高h5,同时检测孔隙率满足要求,最后采用光轮压路机行驶速度不超过4km/h,进行第6遍碾压,记作终压标高h6,使压实层顶面稳定、紧密,表面平整无轮迹,检测平整度满足要求。
同时检测宽度、中线偏位、横坡均满足规范要求。
附:水准测量记录
孔隙率(固体体积率试验、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容量瓶法))记录
3m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记录
标高、横坡度检测记录
三、试验段总结
1、试验路段松铺厚度及沉降差的确定
松铺厚度以各断面检测点的松铺标标高h1,减去基底相应各断面检测点的标高h0,并以3S法综合平均后,以其平均作为该路段松铺厚度,以cm计。
沉降差以每个横断面的测量数据为基本分析单位,在对松铺层初平初压后,以测量各断面检测点的松铺标标高h
,减去其终压完成后相应断面各测点的终压
标高h6,并综合平均后,作为该断面的沉降差。
最后将各断面沉降差采用3S法计算出的平均值,作为整个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以mm计。
详见下表:
松铺厚度、沉降差测量结果分析表
根据试验段的施工成果来看,试验路段确定松铺厚度为43cm,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为2mm。
石方路基的松铺系数取松铺厚度除以压实厚度即(h1-h0)/(h6-h0)=43cm/40cm=1.08
2、机械组合与碾压遍数的确定
机械组合采用压路机先初平静压1遍,再振动4遍、最后光轮压路机配合终压1遍,采用直线式进退运行,碾压速度为4km/h以下,且在最后一遍振动碾压后孔隙率指标≤24%,光轮终压后平整度<20mm,满足设计要求时。
详见下表:
碾压遍数与试验检测结果对照表
3、试验段评定
检查项目中压实质量以孔隙率≤24%控制,纵断高程以第6遍光轮碾压实测值进行评定,宽度以不小于设计宽度加30cm进行评定,边坡直顺。
经自检评定 99分,满足工程管理办法首件评分要求。
附: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4、施工方法及控制指标
建议在以后施工中,以方格尺寸为5╳13m为1辆自卸车卸料区,以松铺厚度不大于40cm为施工厚度指标,连续两次振动碾压沉降差小于等于2mm及表面
平整无碾压轮迹为施工压实控制指标。
5、人员配置满足施工要求,建议石方路基工程正式开工。
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二秦高速张家口段L3项目部
2016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