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王维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诗坛繁花似锦的时代。
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便是其中最清新明媚的,听落花,品泉流,凝月光,诗中听声,诗中有画。
有着自己独特的意蕴和美感。
一、诗中有画: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画意美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对王维诗画风格的高度总结。
王维以一个画家的视角,对于山水田园的描绘更加形象生动。
对于诗的描写更是以一种“成竹在胸”的状态,写画出山水田园景物独有的特点。
同时,对诗的描写运用绘画艺术,使诗中色彩、光影的调和更加独到。
他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别具一格,对于景物的描写如同在我们的面前铺开了一副画卷,充满着诗情画意;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幅画卷并不只是平铺在那里,而是一幅幅有声画,带领我们身居其间。
王维的诗中有画体现在诗人以画家的眼光描绘出对自然美的特殊感悟。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感知和意境想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
诗中繁和简,形和意的完美结合,借助精心结构的画面,统筹布局,表现深长的意蕴,给人以美的体验与感受。
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是他《辋川集》中的一篇,主要写幽居竹林中的感受。
画面由近景到远景,整首诗读来,如同一幅画呈现在我们面前,充满层次感与画面感。
让我们感悟到,诗人是以一种心远地自偏的心境抒发了心中的宁静淡然。
王维的诗中常常以光和影来表现景物的静态美,刻画细腻,善于捕捉画面瞬间的美,并用富有特色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光影明灭间展现出一幅幽静明丽的画面。
自然景物总是带着自身独有的特点,人们也总能在自然中找到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王维对于自然万物的特殊感受来源于他的细心观察以及静心体会,在光影交织之间捕捉事物独有的特点,营造出一种优美清悠的意境。
这种画面在《山居秋暝》中就有体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空寂的山林中,秋雨初晴,夜幕渐渐降临,带来阵阵凉意。
简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特点

简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特点王维(701年-761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作以写山、写水、写田园景色为主题,展示了他独特的人文关怀和自然感悟。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具有以下特点:一、感悟自然之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他以深厚的诗意和敏锐的观察力描绘了山水、花草、鸟兽等自然元素。
他通过描述自然的外表形态和表达自然的内在情感,传达出对自然的深情厚意。
例如,在《山居秋暝》中,王维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他通过描绘空山、明月、清泉、竹、莲等元素,创造出了一幅宁静幽雅的山水田园景色,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宁静。
二、融入人文关怀: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并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他往往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把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相结合,体现了对人类命运和生活境况的关怀。
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王维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他通过描绘渭城的雨水、柳树的青翠,以及刻画主人公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离故团聚的渴望和对远方亲友的思恋之情。
三、追求艺术极致: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细腻、空灵的笔触为特点,他善于运用意象、景物描写和音韵的表现手法,使诗作更具艺术性和韵味。
例如,在《送别》中,王维以流水为意象,写道:“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他通过描述下马、饮酒、告别的情景,以及运用白云的意象,表达出主人公的深情,使诗作更富于意蕴和艺术性。
四、回归自然追求心灵净化: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也是他对纷扰尘世的回避和内心追求平静的体现。
他通过在山水田园中寻求心灵的舒畅,在大自然中追寻自我。
在《鹿柴》中,王维描写了自己隐居在山林中的景象:“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他通过描绘空山人迹稀少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纷扰尘世的回避,通过返朴归真的方式来追求心灵的安宁和平静。
浅议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征 蓬 出汉 塞 , 归雁 入 胡 天 。 大漠 孤 烟 直 ,长 河 落 E圆 。 l ‘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 雏 麦 苗 秀 ,蚕 眠 桑叶 稀 。
田 夫荷 锄 至 ,相 见语 依 依 。 ,
干维 ,字摩 诘 ,是 懦 诗 坛 极负 椭 乞 的诗 人 。他 的 山 有 诗 。 ”义如 《【 秋 瞑 》 的前 半 首丁 道 : i居 I j 水 田 园 诗 , 语 i清 新 凝 炼 、含 蓄 , 动 ; 作物 精 细 、状 下 、 ‘ 上 j
神, 彩鲜 明如 画 ,故 最 能代 表 他 的诗 歌 艺术 风 格 。
剖 析和 味 I 水 F 同诗 的患 境 关 , 『 t J 探 索形 成这 币 意境 美 t
为之 新 ,又 是初 秋 的傍 晚 ,守 气之 清 新 ,景 色之 美妙 ,可 以想 见 。人 臣 已暝 , 去有 皓 1 ;群 芳 已谢 ,去 有青 松 如 ¨ 卒 ¨
盖 , I 泉 清冽 ,淙 淙流 泻 T I 石之 J f 『 -I I ,有 如 ‘ 条沽 白无 联 的 素 练 ,存 , 光 卜 L j I 发光, 现 …幽 清 明净 的 自然 美 。 代表 作 是 《 竹
中 国分 文学研笼
浅 议 王 维 山 水 田 园 诗 的 意 境 美
。隆 胜
摘 要 :王维的 山水田园诗具有意境空灵明净、雄 阔飘逸之美
透 , 色彩 的虚 实相 间 ,音 响 的动 静 相映 方 面
。
。
这表现在他诗歌 语言的朴实无华,意象的空灵剔
关键语:王维 山水田园诗
意境
禅趣
同。这 类 诗歌 的土要 特 点 就是 “ 切 语 皆情 ” ,作 学笔 F ¨水 自然 景 物都 融 入 了作 者 的土 情 感 , 从而 或借 景 抒 的 J 情 ,或 情 景 交融 地农 达 作 肯 的思 想感 情 。 本 文 上要 考 察 了 王维 的儿 曲币要 的 I水 田同诗 ,从 中柬 = 【 J
简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特点

简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特点
王维是中国唐代文学家,他的山水田园诗以其深远的意境和清新的风格而著称。
其创作特点包括:
1. 心灵与自然的融合: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常表达了他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展现出自然与人类心灵的和谐统一。
他借助自然景物静谧的氛围,表达了人们对宁静、平和和自然之美的追求。
2. 纵横古今的意境:王维的诗作中常常穿梭于古今之间,他对过去的古代人物以及历史事件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通过抒发对历史的追溯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境。
3. 抒发人生哲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平凡生活的细节,表达人类对于人生、伦理和道德价值观的追求。
他通过感叹生命的短暂、人世间的变幻以及名利的虚妄,提醒人们要重视当下、珍惜生活。
4. 诗意写实的风格: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品以抒情和描写为主,他擅长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方式,将自然风光和情感融为一体。
他善于捕捉自然景观的瞬间美,以及人物的精神世界,并以细腻的笔触和婉约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总的来说,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以自然与人类内心的融合为主题,玩味古今、抒发人生哲理,并以诗意写实的风格展现出悠远的意境和清新的氛围。
这些特点赋予了他的诗作以独特的艺术魅力。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
王维(701年—761年),字契之,祖籍四川彭州花水口,出生在凉都县(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现代著名山水画家,被誉为“山水之祖”。
王维以《山居秋暝》闻名于世,是唐代五言古诗之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诗作,为后世无数的山水诗人所奉行。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极富艺术美,其诗以充满感受力的描绘,娓娓道来深山、远山、古山的美,表达了自然的神韵,及其对于田园景象的赞美。
其中有渔舟唱晚的景象,有秋水如砌的清泉,有碧峰对洗的山峦。
他以逼真的笔墨,如实描写,将所见、所感、所闻都凝练在“字里行间”,使诗文充满立体感——隐句里蕴藉出丰富的哲理美学思想。
其中,王维在《山居秋暝》中运用的四字格律非常巧妙,精彩的表达了山水的秋夜景象,体现出他独特的山水画境:彼立寒空里,灞水落滩,野艇高低隔,翠峰连襟秋,古木无人径,草色共苍苔。
此......描写还有其独特的绘画色彩,篇章上空气清明,弥漫着一股乡土气息,显示出田园人文深邃的意蕴。
总之,王维的田园诗,具有传统中国美学特色,其意境广阔,深刻富有渲泻性,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追求,使其古代的美之艺术在审美上更趋于圆满。
简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

简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摘要】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的山水田园诗在艺术成就上达到了同类题材诗歌前所未至的高度,具体来说,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1)诗中有画,将诗情画意完美的融合;(2)善于通过对音响的细致描写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烘托出独特的意境和氛围;(3)在谴词造句上苦心经营,能用最为生动贴切的语言写景状物;四、形成了独特的空灵意境。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绘画美声乐美意境王维是盛唐开元天宝年间活跃于诗坛的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称他为山水田园诗人,并意味着他只写山水田园诗。
其实王维的诗歌内容相当丰富,题材也十分广泛,但最能代表他在诗歌创作上的艺术成就的,仍然是他创作的大量的山水田园诗。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造诣。
他既是诗人,又工于绘画,还精通音律。
作为一位具有广博修养的艺术家,他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和鲜明的个性。
他以画法入诗,创造出了“诗中有画”的高妙意境;他凭借自己的音乐天赋,在诗中通过对声响的出神入化的描写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氛围;在谴词造句上,他也下了极大的苦功,力求用最生动贴切的词汇来写景状物,驾驭语言的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许多山水田园诗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空灵意境。
这些艺术成就,使王维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创作的集大成者,也使他在中国山水田园诗歌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分析并研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对于今天的文学艺术创作,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诗中有画北宋大文豪苏轼这样评价王维的艺术创作:“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这段话因其一语中的,屡为后人征引,“诗中有画”也就成为人们承认的对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一个概括。
但是由于苏轼并未就诗中有画作出确切的解释,也引来了后人的不少异议。
因此有必要先明确什么是“诗中有画”。
王维作为杰出的山水画家,从绘画的意境、构图、着色上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转而运用到的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取得了出色的艺术效果。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盛唐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总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以画家的眼睛和诗人的情思,写物态天趣,宁静优美而神韵缥缈。
首先,他既能概括地抒写雄奇壮阔的风景,又能细致入微的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他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
这类诗气魄雄伟,意境开阔,白描笔法,粗线勾勒,而且角度富于变化。
如《终南山》,诗从主峰着笔,总揽全山,写出了终南山雄伟磅礴的气势,正像山水画里常用人身与山势构成对比一样。
其次,他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作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汉江临眺》先写楚地的形势,中写江流浩荡的景观,末写流连忘返的情意。
粗线勾勒,境界壮阔,全是白描的写法,甚至不写山色是青是紫,是浓是淡,只说其若有若无,像一幅水墨山水画。
诗人把握的是总体印象,而且是用诗思而非肉眼统摄的图像,表现出中国画散点透视的艺术效应。
再次,他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他也善于捕捉音响、色彩、画面、感受相交织的动人一刻,统一于最能传达情韵的意境之中,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
如山水小诗《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把读者带人更优美、更深邃的意境中去。
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赏析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诘之诗,诗中有画;观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作为中国南宗画派之祖,不仅对客观景物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独到的审美感受,而且善于将绘画技法用到诗歌创作上,形成诗中有画的构图艺术特色。
下面就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看看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构图美。
全诗如下: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构图美首先表现在合理的意象安排上,使之形成不同的层次感,最后表现出“诗中有画”的审美艺术特色。
所谓合理安排意象,就是说在诗歌结构方面,根据诗人表情达意的需要,将分散状态的自然物象(进入诗歌中,就是审美意象)和谐有序地组合成一个艺术整体,从而形成诗歌的审美境界。
就在王维的《山居秋暝》来说,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两句总写“山居秋暝”。
上句写“山居”,是空间描写(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山”这一意象是表现自己身心的家园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下句写“秋瞑”,是时间描写。
这里的一个“秋”字,突出了雨后夜晚(“暝”)的“寒意”,从而暗示了诗人的心境。
然而,这两句却受“空”领属。
我们要知道,在王维的诗歌中,“空”往往表现出的是“无人之意,并非空无一物”。
这样,更易于表现宁静幽深的自然环境。
接着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上句写天空,是从视角来写;下句写地上,是从听觉来写。
整个方位由上而下,而其中“明月”与“松”,“清泉”与“石”,这四个意象用“照”和“流”联系,层次分明,并形成一个空间。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上句写岸上,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的',由“喧”而联想到“浣女”,似有只听声音不见其人的审美感受;下句写水中,是从视觉来写的,又“莲动”而想到“渔舟”,同上句一样,渗透联想。
就整个诗歌的构图美来说,重点也就落在这两联上。
也就是说,这两联中选择了“明月”、“松树”、“清泉”、“石上”、“竹林”、“浣女”、“莲花”、“渔舟”几个意象,用“照”、“流”、“归”、“下”几个动词联系而构成意象群,这样,诗人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把虚与实结合,不但形成“诗中有画”的想象空间,而且在空旷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空寂而不死寂,并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徐恭斌内容提要:王维以诗负盛名,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歌,保留下来的有四百多首。
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
诗人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他的山水诗里多虚清空灵,秀雅闲逸,表现出了一种禅趣生动而生命节律活泼的艺术静美,蕴含着一种特殊的山水情结。
王维精通画理,他能自觉地运用自身深厚的绘画艺术功底,遣色弄彩,将画艺引入诗中,以绘画之理通于诗,诗作充满了艺术的画意美。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不仅富于诗情、画意,而且饶有禅趣。
诗人以无我之心来深契山水自然的意志,以禅理入诗情,诗作深含着不尽的禅趣。
王维的诗歌可以说是情、景、理妙合无垠。
他的大多数诗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在空灵的诗境里又蕴涵着不尽的禅趣。
可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禅语”,是“画笔禅理与诗情三者的组合”。
总之,王维以其非凡的艺术天赋和杰出的创作才能,融会前人写景经验之大成,一改前人借景寄兴,感怀兴物的述景方式,化禅宗理趣为艺术精神,将性情具象化为空灵虚渺的山水姿态,开创了我国古代山水诗歌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情趣画意禅理艺术美王维以诗负盛名,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
他的诗歌,保留下来的有四百多首。
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
山水之作如《终南山》、《华岳》描写雄伟的山岭,《汉江临泛》描绘浩瀚的江流,《山居秋暝》表现秋山雨后的清新气氛,《青溪》、《过香积寺》、《蓝田山石门精舍》等写深山之中溪涧或寺院的幽邃景象,都是脍炙人口之作。
五言绝句《皇甫岳云溪杂题》5首、《辋川集》20首是描写隐居幽胜的组诗,大多写得很精致,有如精美的绘画小幅。
描绘田园风景的诗作有《赠裴十迪》、《春中田园作》、《新晴野望》、《渭川田家》、《田园乐》等10多首,勾画了农村平凡而美丽的日常风光。
王维把农家生活写得非常和平宁静,将田夫野老写成了悠闲自得的隐士式的人物,以这些诗歌表现了自己对于闲适生活的喜爱。
其他一些描写隐居生活的诗篇,也常有出色的写景片断,绘出了山林田园间种种动人的风景画面。
王维的诗歌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
诗人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他的山水诗里多虚清空灵,秀雅闲逸,表现出一种禅趣生动而生命节律活泼的静美,蕴含着一种特殊的山水情结,洋溢着丰富的情趣。
王维中年以后日益消沉,沉迷于佛法禅理当中。
故在他生前,就有人称他“当代诗匠,又精禅理”(苑咸《酬王维》诗序,《全唐文》卷一二九)。
他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①。
这种心情也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
从前面所举的山水田园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
正因为他观察自然的艺术本领很高,所以他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他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
下面,我就从情趣、画意、禅理三方面赏析王维山水田园歌的艺术美。
一、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蕴含着一种特殊的山水情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在“万物皆备于我”的哲学思想和“天人合一”美学理想的共同哺育下,中国古代诗人大多具有一种特殊的山水情结,并且逐步形成了中国山水诗歌独特的美学特征:诗人们往往把田园山水放大成宇宙,并且内化为全部人格,以人的精神来体合山水的精义,把生命主体推向体验的高峰,转而以富于高兴的形和意来表现这种“物无不是物,物无不是我”的境界和气象。
王维生活在盛唐,盛唐社会的勃勃生机融入了诗人的生命,他的诗总有一种昂扬情思、明朗基调流注其中,不低沉,不纤弱,不颓废,所以王维诗中蕴含着一种对自然和人生的一片激情。
王维四十岁后,则清心寡欲,流连山水,寄情田园。
如《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住,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静谧的境界,但这种静并非凝滞寂灭,而是充满了自然界的生机乐趣。
中间两联表现出诗人被自然界种种胜事所吸引的情趣,特别是末联流露了诗人内心那种欢乐,热情和旷达的浪漫气质。
再如《归辋川作》:“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
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王维的辋川别墅得于晚年,当时他对仕途没有多少激情,希望远离尘俗,过安静的生活。
由于心情不好,他看眼前景色的时候,全是淡淡的。
谷口疏钟之鸣,经表现不是悦耳之声,而是“动”,人知其动而心不为所动,一任其行,打鱼砍柴的人也渐渐稀少,生气黯然。
诗中用“悠然”让人感到一丝轻快,又难以掩饰傍晚时分自我的孤独,在这种情绪下见风中菱蔓、杨花,前者的柔弱和后者的不由自主,虽是实景,但此时仿佛是诗人自我的写照。
诗人想说什么,却什么都没有说,以“惆怅掩柴扉”最大限度地让人去感受他的内心世界,在清丽的山林景色之下,王维深藏了幽怨之情。
我们如果把“空山不见人”、“深林人不知”、“涧户寂无人”等句联系起来,就不能不惊讶诗人感情的幽冷和孤独了。
但是,从王维的诗作中我们又可以看到,当诗人投身于大自然,从当时崎岖不平的仕途中解脱出来,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就平添了生命的活力和向上的精神。
这些诗表现了田家风光的淳真和可爱,象《渭川田家》、《新晴野望》、《淇上田园即事》、《积雨辋川庄作》诸诗中关于田家景物的描写,都很真切生动,充满了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对乡土、田园的爱恋。
他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流连忘返,饶有兴味地寻找一切可以使他心动神摇的景象。
如“兴阑啼鸟换,做久落花多”所顿悟到的偷偷逝去的时光;“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所直觉到大自然的生命力;“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所感受到的明月的多情;“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所体验到的惊喜的感觉等。
这些诗单纯优美而不寒俭枯涩,恬静和平而不死气沉沉,绝少尘迹而不孤单寂寞,清而实腴,语淡而味终不薄。
如果没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敏锐的观察,没有热爱生活的激情,是写不出这些“情趣洋溢”的诗来。
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充满了艺术的画意王维作为南宗水墨画派的开创者,他天性擅画,精通画理。
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他能自觉地运用自身深厚的绘画艺术功底,遣色弄彩,将画艺引入诗中,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魅力。
如“嫩竹含新粉,红莲脱故衣”,《山居即事》;“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援”,《辋川闲居赠裴迪》等,充满画意质感的佳句触目可见,比比皆是。
因此,王维的诗歌,素来即享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
《诗话总龟》言:“顾恺之善画而不能诗,杜子美善诗而不能画,从容二子间,王右丞也。
”他自己也在《偶然作》诗中说:“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唐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笔成绘。
”已指出他的诗富于画意。
苏轼也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东坡志林》)王维正是凭自身深厚的绘画艺术功底,卓越的文学才能,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大自然的喜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
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能以绘画之理通于诗,常常是略施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充满了艺术的画意,耐人玩味。
如《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描绘山中秋色,句句皆可入画。
溪水、白石、红叶、山路,空翠组合成一幅典型的艺术形象,绚丽色彩宛然在目。
领略了诗的画意,又可引发出生活中似曾相识的感受,从中看到更多更丰富的画面:蜿蜒曲折的山路,小溪的涓涓细流。
在清流中半露出水面的白石,葱郁的林木,苍翠的山野,不时看到尚未落尽的红叶。
再进一步,探讨诗人的诗意所在:山路元无雨,空明苍翠的山色亦不可能湿衣,但诗人却写衣服浸湿。
这种空翠似雨又非雨,亦真亦假的灵境,使得“空”、“无”与“湿”的矛盾得到了统一。
诗人的高明的创作手法使静中有动,白石“出”,红叶“稀”,人衣“湿”,都被赋予了动感。
从整个画面来说,白石、红叶是山中景物的局部,山路穿行在空旷的翠岗绿树中就展现了山景的全貌。
画面更显得开阔幽远。
局部的“实”与全景的“虚”相映,使飘逸空灵的诗意展示抽象美。
又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中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描绘了秋日傍晚雨后山林的景色,表现作者乐于归隐的生活意趣。
中间两联,诗人捕捉松间明月、石上清泉、翠竹、碧荷、浣女、渔舟等富有特征的景物,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既给人留下了鲜明的视觉印象,又传达了融于画面的音响,并赋予画面以动态,艺术地创造出清新静谧的意境,典型地体现了王维山水诗“诗中有画”的特色。
再如《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这是王维晚年所写的田园诗。
诗描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一些常见景色: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这些初夏景色极其寻常,作者随手写去,然而诗意盎然。
体现出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美。
王维把农村表现得这样平静闲适、悠闲可爱,是他当时心境的反映,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从他的诗作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王维对自然景色的感觉敏锐,观察细致,善于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给以突出的表现。
如《木兰柴》:“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淇上即事田园》:“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皆着墨无多,即勾勒出一幅鲜明生动的图画。
如《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全篇气势流畅,“大漠”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境界。
王维绘画讲究构图,他的诗也很注意景物的安排、布置和色彩的对照。
如《春园即事》:“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色彩对照严密,形成一幅鲜艳明丽的图画。
在《送梓州李使君》中写道:“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
”这是一个具有立体感的画面,那响彻千山的杜鹃啼鸣,声震层峦的崖巅飞瀑,使换面显得更加生动逼真。
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三说:“又丞工于用意,尤公于达意,景亦意,前无古人,后无嗣者,文外独绝,不许有两。
”指出了王维诗中的景,都是服务于表达情意的。
诗人往往结合自身的印象和感受来刻画山水,《汉江临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写汉江水的壮阔、浩淼,全从个人的印象和感觉着笔。
这样写,更能唤起读者的想象,传达出山水的神韵。
他还善于在写景中表达自己的心情。
如《秋夜独坐》:“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一秋夜的寂静之景烘托出诗人的寂寞悲凉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