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歌艺术特色

合集下载

王维山水诗创作的特色

王维山水诗创作的特色

王维山水诗创作的特色王维山水诗创作的特色王维在山水诗方面表现出惊人的才华,这主要表现在:由形入手追求神似;情与景的水乳交融;意境更单纯明净,结构也更加完美;语言平易流畅,疏朗自然,如风行水上。

下面是王维山水诗创作的特色,欢迎参考阅读!我国的山水诗起源很早,但直到晋宋之际,完整的山水诗才冲破玄言诗的樊篱而蓬勃兴起。

到盛唐,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诗派,成为万汇毕集的盛唐诗流中的一股清泉。

王维在山水诗方面取得杰出成就,达到出神入化、妙意天成的艺术境界。

其最大特色是由形入手而求神似。

严羽说:“诗之极致有一,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

”谢榛说:“诗无神气,犹绘日月无光彩。

”他们都把“传神”作为诗歌创作的最高艺术标准。

王维的山水诗能以情致见长,韵味取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王维诗中表现的是心中的山水,赋予山水以人的情思。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芙蓉花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孤芳自赏的高人雅士就是诗人的自画像。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这是形象化、艺术化的禅宗空寂观的表现。

“山川秋树苦,窗户夜泉哀”(《哭褚司马》);“野花愁对客,泉水咽迎人”(《过沈居士山居哭之),这两首诗都是哭友人之作,诗人真挚的感情使山水动情,与自己共鸣同悲,才出现树苦、泉哀、花愁、水咽的感觉。

高明的艺术家需要敏锐的感受力,他们感受的往往是人们心有所感却难以捕捉和表达的。

如:“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诗人置身于朦胧碧绿的氛围中,那苍苔的绿色,仿佛向诗人袭来,这种感觉是多么微妙传神。

再如:“轻纨觉衣重,密树苦荫薄”(《苦热》);“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境中”(《敕借歧王九成宫避暑应教》)等。

这些诗句都经过诗人主观情思的熔铸,妙造自然之趣,情韵悠长,诗味隽永。

结合作品简析王维五言律诗的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简析王维五言律诗的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简析王维五言律诗的艺术特色。

王维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和画家,他的五言律诗以其深邃的意象、优雅的语言和富于哲理的思考而闻名。

以下是王维五言律诗的几个艺术特色:
1. 意象丰富:王维的诗歌往往通过丰富的意象表现出生活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善于用写意的方式描绘自然景物,如山水、花草、鸟兽等,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自然的恢弘和美丽。

2. 寓情于景:王维的诗歌常常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他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使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他常以景物为载体,借景抒情,通过观察自然寄托自己的情感。

3. 语言简练:王维的诗作以措辞简练为特色,他能用简短的词语表达丰富的意境和哲理。

他善于运用对仗、押韵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优雅动人。

4. 哲理思考:王维的诗歌往往融入了哲理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思考,表达出对人生、爱情、人与自然关系等深刻的思考。

他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世间万物的豁达和淡然,以及对人生追求和境界的思考。

5. 修养与境界:王维的诗歌流露出他的修养与境界,他经常以寄托自身的情感和思考来体现自己的人文情怀,他在作品中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俗世的境界和人生的宁静。

总之,王维的五言律诗以其意境深远、语言细腻、思想深刻和文化内涵丰富而闻名。

他的诗作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对人生、情感和人与自然关系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与寄托。

他的艺术特色使他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瑰宝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又如<<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云无雨,空翠湿人衣.前两句写山景,因为是秋天,水落石出,通过一个白字,给人一种明净之感.因为天气寒冷,秋叶稀疏.以红叶与白石互相映衬,构成鲜亮的色调,以稀疏的红叶点缀山景,使山上的景色既不至于太荒凉寂寞,也不是显得过于华艳.后两句则好象是泼墨渲染,诗人以大笔染过一片空翠之色,使之在整个空间形成一种迷蒙之色,无雨之雨,产生一种淡淡的水墨画的效果.在色彩的运用上,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很好的吸收了绘画的长处,诗人采用多样化,整体化的色彩,把大自然丰富多彩的景色表现出来,使景物跃然纸上,情态飞动。

又如《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诗人在勾勒景物的基础上进而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应用,使景物鲜明怡目,给读者一片柳暗花明的图画。

粉红的桃花,花瓣沾着隔夜的雨点,色泽更加柔和可爱;碧绿的翠柳,笼罩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是娇艳迷人。

其整体色彩偏于暖。

还有《川别业》中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染”与“然”字,浓敷出了草色绿之深,桃花红之艳。

诗人还讲究色彩的对比和映衬,如《积雨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莺。

”水田之“绿”与白鹭之“白”,夏木之青与黄鹂之黄作对比。

增强了画面的效果。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的创造中,同时以诗人的灵犀,画家的慧眼和音乐家的锐耳来捕捉表现自然美的。

他把音响的描写作为山水传神写照的一个重要手段,使声音成为构成形神逼肖,气韵生动,具有立体感的自然景物形象的要素,将大自然的声音融入作品中,并运用多样化的手法使神奇音响和自然界的美丽景物有机配合,和谐交融。

一个有声有色的意象,一幅幅配着音响的图画使人耳目一新。

如《春中田园作》“屋中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这首诗中,写出了春鸠的鸣叫,燕子的呢喃,伐斧的坎坎,锄头的锵。

体会王维山水诗歌的三美艺术

体会王维山水诗歌的三美艺术

体会王维山水诗歌的“三美”艺术40多岁时的王维,先后隐居在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

《积雨辋川庄作》就是王维隐居辋川蓝田期间所作。

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隐居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情景交融、物我相惬的境界,可以说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又一代表作。

王维虽有一部分诗歌意境开阔,具盛唐之风,但其山水诗仍是他诗歌创作的主流,相对其他诗人而言,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从而使他的诗歌魅力永存,为后人所赞叹。

我们可以从“绘画美”、“音乐美”、“禅意美”三个方面来体会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艺术特色:一、捕捉镜头、构图极佳的“绘画美”王维出生在儒学世家,绘画音律无不精通,被人誉为“文章冠世,画绝千古”。

宋代文豪苏轼在《东坡志林》中对王维的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他非常准确地概括了王维山水诗鲜明的艺术特点。

所以王维的诗歌创作往往融入绘画的技巧,两者互相融合,浑然一体,创造出一种与水墨丹青具有相同意韵的诗歌。

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描写了一幅怡然自乐的田家生活画卷。

连日阴雨,树枝与空气都极为潮湿,柴禾不易燃烧,炊烟很久才缓缓升起。

山中农妇正忙着蒸藜煮黍,为在东边田里劳作的男人送饭。

短短两句诗,巧妙地把这种天气和农事活动结合起来,展现了一系列人物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又有生活气息。

这是诗人静观所见,内心宠辱不惊的人才能把山中普通人家的普通景物写出这样的韵致。

诗人写空林烟火,用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静观所见的还有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诗人运用了绘画上强烈对比的设色法:白鹭,黄鹂,“漠漠”的水田,“阴阴”的夏木,一面是广漠明净的淡彩,一面是葱郁深沉的浓绿,使背景更显空蒙迷茫。

这种强烈的色调对比,构成了视觉上色彩浓淡的差异,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夏日的绿荫与绿荫之外的水田之间那种鲜明的分界,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开阔而深邃,画意盎然,境界幽深。

王维的文学常识

王维的文学常识

王维的文学常识王维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被誉为“诗佛”。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上,而他的诗歌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

以下是对王维文学常识的介绍。

一、生平简介王维,字摩诘,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被誉为“诗佛”。

他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精通琴棋书画。

他在年轻时便展现出了卓越的文学才华,后因才华出众而受到朝廷的征召。

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他的母亲在他中年时去世,对他打击巨大。

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文学创作,成为唐代文学界的重要人物。

二、文学成就王维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上。

他的诗歌涉及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田园、边塞等各个方面。

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代表作品《使至塞上》:这是王维的一首著名边塞诗,描写了诗人前往边塞慰问将士的情景。

诗中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将士们的艰苦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关心和慰问。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而广受赞誉。

《山居秋暝》:这是王维的一首著名山水诗,描写了山间秋天的景色。

诗中描绘了山间秋天的清新景色和山民们的宁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而广受赞誉。

《送元二使安西》:这是王维的一首著名送别诗,描写了诗人送别好友元二出使安西的情景。

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首诗因其深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而广为流传。

四、艺术特色王维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而著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描写:王维的诗歌以自然描写为主,他擅长描绘自然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自然描写既有写实的一面,又有写意的一面,既有细致入微的描绘,又有对整体氛围的把握。

2.意象运用:王维的诗歌善于运用意象,通过形象生动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王维山居秋暝诗歌艺术特色

王维山居秋暝诗歌艺术特色

王维山居秋暝诗歌艺术特色
王维是唐代诗歌史上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之一,其代表作《山居秋暝》被誉为“山水田园诗”的典范。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山居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的交融,具有以下几个诗歌艺术特色:
一、运用生动的形象描绘山居秋暝的自然景色。

王维运用了大量生动的词语和形象描写,如“野径云俱黑”、“远山残雪”、“疏篱落日”等,生动地描绘了山林、远山、流水、落日等景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二、表现了王维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景物与人情的交融。

诗中抒发了王维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文情感的关注,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这些都显示出王维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三、运用抒情手法表现独处山居的闲适和高雅情调。

王维通过描绘自己独处山居的情景,表现了一种闲适、高雅、淡泊的生活情趣。

同时,他通过运用抒情手法,如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人文情感的表达等,让诗歌充满了情感色彩和思想深度。

总之,《山居秋暝》是一首充满了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佳作,它不仅在形式和技巧方面达到了高度,更在思想和感情方面展现了王维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 1 -。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评述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评述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评述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评述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

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诗人王维的诗歌评述,欢迎参考学习!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评述分类1.山水田园诗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

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

过去时代不少人推崇王维此类诗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对其中体现的闲情逸致和消极思想产生共鸣。

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

雪景传为王维作王维其他题材的作品,如送别、纪行之类的诗中,也经常出现写景佳句,如“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都是传诵不衰的名句。

2.边塞军旅诗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

《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

《观猎》生动地描写了打猎时的情景。

《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

《少年行》四首表现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

这些作品一般认为是王维早期所作。

还有一些诗歌,如贬官济州时所作《济上四贤咏》以及《寓言》、《不遇咏》和后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赵女弹箜篌》,对于豪门贵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表示愤慨,反映了开元、天宝时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面。

分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分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分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他擅长将自己独特的生活情趣和佛理融入诗中,借用绘画线条、色彩技法,巧用朴实凝练的语言,采用白描等手法,创作了一首首恬淡秀美的山水田园诗,营构出寂静幽清的意境,表现诗人闲适的生活和恬静的心境,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

他博学多才,既擅长写诗,又通晓音律,还精通绘画、书法。

王维的诗现存四百多首,他前期的诗富于进取精神,讥讽权贵纨绔,反映边塞生活,书写游侠意气,多表现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后期由于张九龄被贬,王维对现实感到失望,加之中年丧妻和深受佛道影响,先隐居终南山,后在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并致力于山水田园诗写作。

其诗将诗情、画意、禅趣、和谐韵律有机地熔为一炉,意境寂静幽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

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寂静幽清的意境意境是我国古代美学、文学批评的重要范畴,一直是古代艺术家追求的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

明代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即意境。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无论是描绘秀山丽水,还是摹写茂林修竹、村舍农事,都营构了一个远离尘嚣、空明洁净、物我神会的艺术境界,犹如世外桃源,空寂、幽静。

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描绘秋雨初晴的黄昏美景。

一场秋雨后,秋山幽净,清爽宜人。

皎洁的月光播洒在清新、青翠的松林间,清泉在光滑洁净的溪石上缓缓流淌。

在这青松明月之下、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男女。

全诗融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的生活美于一体,意境清新、幽静、恬淡、优美,读来心旷神怡,令人神往。

王维山水田园诗寂静幽清的意境源于他独特的生活经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王维(701-761年),字摩洁,太原祁仲山西祁县人。

官至右丞,世称“王右丞”,盛唐著名诗人。

他被诗论家誉为“诗佛”,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在盛唐诗坛鼎足而立.王维,经历大唐盛世,身处长安贵族豪门之间,诗风雍容华贵,以清丽内敛的山水禅学,留下了“诗佛”的独特风景。

王维写景诗中数量多、富有特色的是山水诗,在山水诗的创作上,王维是开一代风气人物,而且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由于王维的诗歌艺术修养很高,在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均有较高成就,这为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把山水诗创作的艺术技巧发展到更高的水平.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被苏轼称赞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我们每每提起“诗中有画”或“画中有诗”的境界时,情不自禁的就能想起王维的名字,觉得只有他才担当的起这种赞誉,由此可见苏轼的品评深入人心,这说明在种境界里的王维所达到深度和广度,比一般作家要更突出,更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所谓王维诗山水诗中的“诗中有画”,就是指以诗为主体,吸收画的某些因素,融入诗境,从而体现出一般诗作难以达到的美感。

以至于他的诗既充分发挥了诗应有的长处,也能在描写人物、绘写景物时同时又能不自觉的引起读者的联想,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这些不仅表现在山水景色之美的形象刻画上,也表现在声、光、色、态的语言结合上。

本文简单的就以“诗中有画”所能表现出王维山水中所透露出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也许更能突出王维山水诗中的艺术特色。

(一)王维“诗中有画”特点的原因分析首先,在身份上,王维不仅是个优秀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个画家。

他开创的水墨渲染画法,笔致简约而风格淡雅,深为后世推崇。

王维的这种双重身分,这种艺术家独具为优越条件,使他在写诗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把诗的意境与画的想法融合起来。

他能把诗、画完美交融,把“诗境”带人画境,使画意更为充实,隽永;又指把“画境”融人“诗境”,使诗意更为形象,精妙。

在王维笔下,山水和田园总显得形象鲜明,意境深远,这是因为诗人始终以画家的眼光赏析客观事物,用画理建构诗歌形象。

他把对大自然细致的观察和对生活深切的感受,用多种绘画艺术加以浸染和渗透,使诗的意境更远,美感更深。

其二,王维的“诗中有画”,并非纯粹的景物描写,其中融入了诗人面对自然的情思,情感间接表露,是王维归居田园的归隐思想的表现。

如王维的辋川诗集,是王维在辋别墅闲居时的杰出诗作之一。

它反映了王维在他的老师师张九龄被逐出朝堂、李林甫窃居相位这一重大政治变故之后,诗人在政治上不再得志,但也不想与李林甫同流污,因此闲居在乡下。

这一段时期作者的诗作绘景如画,优雅空灵,表现了一种安逸闲适的隐者情趣。

同时,王维也通过诗歌抒发了自己高洁志向和理想追求。

其三,王维的“诗中有画”,也是他“佛学”思想在诗歌中的体现。

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诗佛”称誉的诗,他的字:“摩诘”,即是取自佛经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维摩诘居士。

王维这种佛学思想,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很深的关系。

盛唐时代,佛教高度发展、王维的母亲也对佛教的笃信不移,因此王维的诗歌中,会不知不觉地把“佛学”的思想融合在里面。

崇尚心性空灵的禅宗境界在其山水田园诗歌创作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以至有些诗句达到“字字入禅”的境地。

(二)声与色的绝佳融合王维山水诗是声与色的绝佳融合。

在王维的眼中,甚至是心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溪流都蕴含着他的深情厚谊,这些意象都被诗人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动中有静,静中带动,不抽象,也并非一团死物,而是通过诗中蕴含的画面完美的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他将画中并不能表现的声音美完全的融入到了诗中,使诗得得层次感完全凸显了出来,远近相宜,甚至是动与静的完美结合体,真是一幅声色俱佳的完美之作,仿佛一首婉转悠扬的古筝缠绵于其中如《山居秋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幽静的山刚刚下过雨,天气像晚来的秋天。

一缕缕明亮的月光从松树枝叶缝隙过,远方若隐若现清泉击石之声。

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了初秋山霄雨霁,幽静舒适,空气清新的像。

诗人在诗的一开始就描绘一幅雨后山村淡雅清新之图。

一个“空”字配合那种淡雅的绿,写出了天高云淡,人,物之心皆为空灵的意蕴,使人请不自己的想吟诗低唱。

诗人的心情是如此的闲适,多么想晚年就居住于此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被雨水冲刷后的松林,一尘不染,翠色欲滴;皎洁的月光照入松林中,仿佛也被雨水清洗了一番,是那样的薄如蝉翼,使人想轻轻的抚摸一般;山石显得是那样的晶莹剔透;山中的小泉由于雨水的汇入涓涓的流淌于石阶的石板山,顺着山涧不停地往下流,发出清脆悦耳的欢唱声。

“照”与“流”,一个在空中,一个在地面,动静结合,凸显出了小溪清脆的流水声和皎洁月光的相衬是那样的和谐自然,使人不禁的想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一下自然所带来的活力。

此时此刻,诗人的心仿佛与大自然彻底的融合在了一起,身心也俱被洗涤的干干净净,才创造出了如此皎洁清澈,如此妙不可言的纯美意境。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从写人自然跳转倒了写景上,笔法自然,丝毫不留痕迹。

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也是一幅声与色水乳交融的动人场景。

诗的颈联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

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

深夜,又有松林的遮挡,怎么能听见洗衣归来的女人们的声音呢?然而,松海中传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划破了夜空,穿过了松林,直达作者的眼前;这时水面传来莲动的响声,这是渔夫打渔归来。

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田园生活吗?山民们日升而出,月下才归的淳朴,勤劳比起官场仕途要干净,清明的太多了。

这些细节不自觉的透露出诗人对山民们戴月而归,随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远比宦途官场清明、纯净得许多。

这些细节无不传达出诗人不仅喜爱这儿的景美,更喜爱这里的人美。

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感觉自然的触发。

虽然青春,不在年华易老,但是诗人愿意留下来。

诗人在这种仿佛真是存在的形象的感召之下,体会到了大自然生命不息的无限乐趣,自然的精神也就上升到了空灵的境界。

自然的美和心灵的感召通过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之色和大自然的万物有声以及诗画音乐的没充分的结合起来,交织成一幅完整的,柔美的,和谐的,清新的山村之美,给人在艺术上有享受不尽的美!(三)诗与画的和谐统一王维的山水诗中虽然描写了大量的景物,就像绘画中描写的景物一样,不但拥有静态美,但是他还将山水诗赋予了动态美,这在其他诗中的是很少见的。

王维的山水诗的突出特点,却打破了这种界限,他不仅把诗中大自然的山水静态之美表现的酣畅淋漓,尽善尽美,而且是他的诗成为了一幅清净,幽美的图画。

这就为他诗中的意境提供了极为大的想象空间。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是诗歌的核心灵魂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往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

而意境的美就把诗歌和绘画很好的统一起来。

(四)语言简练,禅意十足王维还善于运用明净自然的语言,于凝练含蓄中直接传达自己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产生“诗中有画”的艺术效果。

王维用自然天成的语言把各种意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远离尘嚣、境界清幽、充满禅意的山水田园画,表现出他闲澹冷寂、悠然自得的隐逸之趣,从而形成了其诗平淡清雅、“诗中有画”的风格。

可以说,王维的诗歌艺术成就与他在绘画方面的高度修养是分不开的。

简炼是诗的本色。

因此,诗人要反复推敲语言,剔除诗中的赘瘤,把诗的语言锤炼得简洁周密、干净利索,使诗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读者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为此,诗人要不断的反复的修改,把握住诗的意境美和上下承接的连贯性,还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诗的语言自然流畅,生动委婉。

禅意,犹禅心,指清空安宁的心。

王维毕生精研佛理,体悟到一种以禅入定、由定生慧的精神境界,从而将其自然而然地流露在了山水诗的创作中。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的:从诗歌内容的角度看,王维多写独坐静悟时的感受,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的体验融合;从诗歌的意境的表现来看,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在于空明境界与宁静之美,将自然地美与心境的美融为一体;从诗歌的精神层面来看,王维的诗表现的是冲淡的意绪和至高的“无我”的生命境界。

王维诗中的画,是形与神的统一,既传达着山水的形貌特征,又体现了山水的性格特点;既描绘了客观的景物,又抒发了主观的情趣。

正像他的绘画能够“入神”一样,他诗中的画也是富有神韵和气象的,这正是王维的超人之处。

王维的田园山水诗意境创造浑然一体,无迹可求,读他的诗就仿佛有一幅幅山水画呈现在眼前。

因而有人认为王维的诗的风格是清远、恬淡、诗中有画、诗中有声、动静结合。

所以说,在王维田园山水诗总的艺术成就中,除了“诗中有画”这一艺术特色外,还有“动静互衬”、“禅理”、“音乐”等也也对王维山水诗起到了融合渗透的作用。

王维在山水诗作中,把情、景、理交融起来,并创造出“诗中有画”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于后代山水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维山水诗这一独特的艺术特色,犹如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在中国诗歌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宝库中永放光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