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歌风格分析
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及影响

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及影响导语:具有、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才华,而不同艺术之间相互渗透。
他以画入诗,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诗中有禅”的意境,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并且王维的山水诗无论从诗的题材内容,还是的艺术丰采上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王维山水诗的创作基础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
早在《》、《楚辞》中就有一些描写这方面内容的。
陶、谢以来,山水田园生活已经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并积累了丰富的艺术。
王维在前人的基础上踵事增华,学陶之自然浑成,取谢之细丽精工。
加之王维有高度的文学、绘画和音乐修养,因此,王维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作,成为诗坛上开宗立派的大师。
此乃其山水诗形成的.文学基础。
纵观王维的一生,大约可以四十岁为界,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仕途顺利,充满济世之志,并写下了很多咏政诗、边塞诗,风格也较为热烈豪放。
四十岁后,随着李林甫执政,唐代政治逐渐走向腐败,他的政治热情受到压抑,逐步走上一条回避政治斗争,追求闲适的生活道路。
期间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山水田园诗,这也是他山水诗创作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盛唐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价王维的诗曰:“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
二、王维山水诗的基本特点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一)诗如画卷,美不胜收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
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
他的山水诗关于着色取势,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的山水诗关于结构画面,层次丰富,远近相宣,乃至动静相兼,声色俱佳,更多一层动感和音乐美,如“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诗的特点和风格

王维诗的特点和风格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淡泊、含蓄、兼济的风格著称于世。
王维诗歌的特点和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自然描写
王维的诗歌中常常描绘山水自然景观,他以独特的笔墨技法,将自然的美妙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的诗句往往简短而精练,以几笔勾勒出一幅自然图景,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神秘。
二、情感真挚
王维的诗歌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他将自己的感情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在一起,使诗歌更加真实自然。
他的诗歌情感自然而真挚,没有一丝矫揉造作之感,让人感到十分舒适。
三、艺术手法独特
王维的艺术手法非常独特,他善于运用意象的表现手法,常常把自然景观与情感意象结合起来,使诗歌更加具有意境和情感渲染力。
他的诗歌充满了艺术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王维是一位以清新、淡泊、含蓄、兼济的风格著称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非常独特的特点和风格,至今仍旧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 1 -。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又如<<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云无雨,空翠湿人衣.前两句写山景,因为是秋天,水落石出,通过一个白字,给人一种明净之感.因为天气寒冷,秋叶稀疏.以红叶与白石互相映衬,构成鲜亮的色调,以稀疏的红叶点缀山景,使山上的景色既不至于太荒凉寂寞,也不是显得过于华艳.后两句则好象是泼墨渲染,诗人以大笔染过一片空翠之色,使之在整个空间形成一种迷蒙之色,无雨之雨,产生一种淡淡的水墨画的效果.在色彩的运用上,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很好的吸收了绘画的长处,诗人采用多样化,整体化的色彩,把大自然丰富多彩的景色表现出来,使景物跃然纸上,情态飞动。
又如《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诗人在勾勒景物的基础上进而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应用,使景物鲜明怡目,给读者一片柳暗花明的图画。
粉红的桃花,花瓣沾着隔夜的雨点,色泽更加柔和可爱;碧绿的翠柳,笼罩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是娇艳迷人。
其整体色彩偏于暖。
还有《川别业》中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染”与“然”字,浓敷出了草色绿之深,桃花红之艳。
诗人还讲究色彩的对比和映衬,如《积雨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莺。
”水田之“绿”与白鹭之“白”,夏木之青与黄鹂之黄作对比。
增强了画面的效果。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的创造中,同时以诗人的灵犀,画家的慧眼和音乐家的锐耳来捕捉表现自然美的。
他把音响的描写作为山水传神写照的一个重要手段,使声音成为构成形神逼肖,气韵生动,具有立体感的自然景物形象的要素,将大自然的声音融入作品中,并运用多样化的手法使神奇音响和自然界的美丽景物有机配合,和谐交融。
一个有声有色的意象,一幅幅配着音响的图画使人耳目一新。
如《春中田园作》“屋中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这首诗中,写出了春鸠的鸣叫,燕子的呢喃,伐斧的坎坎,锄头的锵。
冲淡——王维的诗歌风格美

冲淡——王维的诗歌风格美【摘要】王维的山水诗具有冲淡的特点,并以此独树一帜,无人匹敌。
而这种诗风的形成也与他的人生经历,对佛教的信奉以及魏晋文人的影响有关。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冲淡盛唐诗坛,百花争艳,姹紫嫣红。
独创风格,摇曳多姿,纷披炫目。
盛唐诗人中有很多都是伟大的艺术探求者,他们独辟蹊径,去创造最新最美的风格。
王、孟诗派就是如此。
王维、孟浩然、储光羲以及裴迪、丘为等人,都是王、孟诗派的重要成员。
其中成就最大的是王维。
王维的诗风虽然是发展的,变化的,多样的,但是能够使他卓然成为这一派首领的,就是由于他的诗风以冲淡著名,他之所以成为唐代诗坛的大家,就是由于他的冲淡是无与伦比的。
他虽然也偶有豪放,但在总体上远不及李白,他虽然也偶有沉郁,但远远赶不上杜甫。
然而,他却以冲淡独树一帜,无人匹敌。
所谓冲淡,就是冲和,淡泊。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舞与飞。
”(司空图《诗品》),大意就是说,静默淡漠地生活,是极其微妙的,畅饮天地间的冲和之气,就像独鹤在飞翔,这是多么闲逸啊!“冲而弥和,淡而弥旨”(杨廷芝《诗品浅解》),“冲,和也;淡,淡宕也”(杨振纲《诗品解》),从他们的分析中,可知冲淡含有闲逸、静默、淡泊、深远等特点。
王维的山水诗就是如此。
冲淡之风满盈王维后期山水诗的创作之中。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临湖亭》)。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尘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新晴野望》)。
在这些诗中诗人以恬淡之心,写山水清晖,意境悠远,词笔闲淡。
白描的手法,素淡的词汇,点染出薄雾轻笼似的画面。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论王维山水诗的意象特征

论王维山水诗的意象特征作者:相龙芳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14期王维的山水诗是借助他所选取的意象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他用一系列典型而富有个性的意象构造了一个奇幻秀美的艺术世界,使他的山水诗呈现出“诗中有画”“诗中有乐”“诗中有禅”的意境特征。
王维山水诗总体的风格是清新淡远、风清骨峻、自然脱俗。
下面我们就从意象选取方面来分析一下王维山水诗中的文学意象特征。
一、主观虚拟性王维作为一代“诗佛”,尤以清幽淡远、空寂超旷的山水诗流传千古。
王维的山水诗崇尚写意,注重抒写自己对大自然山水风景的切身感受,追求韵味和情感的高超艺术,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无穷品味。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是与文学意象的主观虚拟性联系比较紧密的一个特点。
王维一生笃信佛教,他以禅宗的思想来对待人世间的一切,所以他能用安静从容的闲适心情去关照大自然的万事万物,并从中觉悟其微妙变化。
首先是以“空”为代表的宗教理念与审美体验。
王维深知“真空妙有,无异无碍”的禅家三昧,所以他的山水诗既构成了禅的状态,也在山水景物中形成了极为优美深邃的意境,无论从哲学还是从审美的角度,都达到了极为灿烂澄明的层次。
在王维的山水诗中,“空”字共出现了398次,同时也出现了大量带“空”字的意象,如“空山”“空林”“空翠”等等。
王维用“空”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空虚孤寂的审美环境。
其次是动静结合的禅学意境。
“静”是佛学术语,也是中国哲学的范畴之一。
佛家喜静,并且以之为宗教修习的根本要求。
佛门之“静”,往往就是“定”,要求习佛者心如止水,不起妄念,于一切法不染不著。
在王维的诗中,虚空寂静而自由自在的心境便与“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自然山水有了紧密的契合,“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就在这种呈现物之境与物之性的同时,也呈现出我之境与我之性。
如《竹里馆》,此诗深得“无我”之妙境,诗中物的意象“幽篁”“深林”“明月”,极写环境之雅静。
在一片清寂的氛围中,诗人体验到了物我一体的自然而令人神往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诗人用禅炼就的一颗澄净空明之心是分不开的。
毕业论文《浅谈王维诗歌的艺术风格》

师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王维诗歌的艺术风格汉语言文学专业王云娟日期:二0一一年十月目录(1)容提要 (3)(2)关键词 (3)(3)总论 (4)(4)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宁静之极 (5)(5)王维的边塞诗明朗清丽,有豪迈之气 (7)(6)王维的闺怨、赠友诗,深沉真挚,委婉动人 (9)(7)结论 (11)(8)参考文献 (11)容提要: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他的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宁静之极,边塞诗明朗清丽,有豪迈之气,闺怨、赠友诗,深沉真挚,委婉动人。
笔者以为,王维不同题材的诗歌作品,虽然艺术风格不尽一致,但究其根底还是有一以贯之的艺术特色,即诗歌的“和谐美”。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达到儒释道三家结合所倡导的“和”的境界的诗人,王维是其中的佼佼者。
关键词:诗歌艺术风格王维和谐美浅谈王维诗歌的艺术风格汉语言文学专业王云娟王维(699-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原籍祁县,后迁至蒲州(今省永济),晚年他居住在蓝田辋川别墅。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但是他在唐诗的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王维在青少年时期就富有文学才华。
开元九年中进士第,为大乐丞。
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
开元二十二年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提升为右拾遗。
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
二十四年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
王维对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
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
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
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孟浩然与王维诗歌风格比较研究

孟浩然与王维诗歌风格比较研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孟浩然和王维都是两位享有盛誉的唐代诗人。
他们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唐代文学的亮点。
然而,孟浩然和王维之间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本文将对他们的诗歌风格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
首先,孟浩然和王维在诗歌题材上展示了不同的偏好。
孟浩然的诗歌大多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他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
例如,在他的《登高》一诗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他通过丰富的景色描写,传达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无常。
相比之下,王维的诗歌则更注重对人情世故的揭示。
他善于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例如,在他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歌凭借简洁而又深刻的描述,通过对离别和孤独的描写,表达出了对友情的珍重与思念之情。
其次,孟浩然和王维在诗歌形式上也有所不同。
孟浩然的诗歌多采用五言绝句的形式,古朴而又自然。
他的诗歌节奏清晰,富有抑扬顿挫之感,使诗人的情感与读者的共鸣更加紧密。
而王维则更喜欢运用七言绝句这一形式,这种形式的诗歌节奏相对较长,给人以自由灵动之感。
此外,王维还时常在诗中运用夸张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更具隐喻意义。
最后,孟浩然与王维在诗歌意境上也呈现了不同的表现方式。
孟浩然的诗歌意境多以山水自然为主,他善于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
而王维则更注重营造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他的诗歌常常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以此来传达他对世俗烦恼的思考与回避。
尽管孟浩然和王维在诗歌风格上存在很多的差异,但他们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例如,他们都关注人性的表达与探索,都追求超脱世俗的境界。
他们的诗歌充满了哲理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使读者产生深思和共鸣。
无论是孟浩然亲近自然的诗情,还是王维超脱尘世的意境,都表现出他们对世界的独特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浅析王维诗歌风格

浅析王维诗歌风格课程:古代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组员:***41324013赵欣瑞41324014徐晶41324015张文娟41324016指导老师:***2015.5.5.摘要: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诗歌内容题材上,无论边塞诗、山水诗还是闺怨幽愤诗都有流传人口的绝世佳篇。
他的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宁静之极;边塞诗明朗清丽,有豪迈之气;闺怨、赠友诗,深沉真挚,委婉动人。
在诗歌意象的选择上,王维山水诗中虚无变幻、流转不息的云,清幽恬静、空明澄澈的月,宁静远尘、超凡脱俗的鸟,以及边塞诗中大漠、落日、烽烟等具代表性的意象,都是我们认识王维诗歌风格、解读王维诗风的切入点。
在诗歌的语言风格上,王维在创作诗歌上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
对仗工整,语言精练。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边塞诗诗歌意象语言风格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诗存诗400余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其山水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来宣扬隐士生活抒发情感。
他的边塞诗气势豪迈,在边塞诗中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另外他的闺怨幽愤诗也留下些许佳篇。
一:山水边塞,清淡豪迈。
题材广泛,各显其灿。
清淡自然是王维诗歌的主体风格特征。
这种风格主要表现诗人最负盛名的山水田园诗中,这些诗反映隐逸生活的情趣,皆情真景真,不矫揉造作,冲淡自然,清新有致,很多都是难得的佳作。
如《赠裴十迪》、《新晴野望》、《渭川田家》、《山居秋螟》《田园乐》组诗等作品。
这类诗大都是在诗人亦官亦隐时写的。
那时候,诗人对现实理想幻灭,于是转向隐逸,沉溺山水,从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形成了他的恬淡闲适、宁静和平的思想和心境。
这在上述诗中都有所表现。
例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援。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口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这首诗歌不仅描述了诗人恬静悠闲的情致还描绘了一幅秋雨之后山居生活的美丽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维的诗歌风格分析
摘要:一个有高超艺术成就的诗人,作品总是具有多种面目。
王维师法陶渊明、谢灵运等人,形成了清淡自然的诗歌主体风格。
同时,他前期所写的边塞诗,以及不同体裁的诗作中,则表现出多样化的诗歌风格。
关键词:王维禅宗美学思想诗风
盛唐时期王维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和孟浩然并称“王孟”。
早期写的一些边塞的诗歌。
然而,王维的诗歌主要是的山水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来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宗。
他的诗歌精致明秀,形象生动传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王维还精通音乐和工诗画。
有《王右承集》。
1清淡自然是王维诗歌的主体风格
王维诗歌的艺术风格前人多有评述。
当时人的看法,如殷璠《河岳英灵集》云:“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
”代宗在对《进土右承集表》的《批答手救》中称王维为“天下文宗”,说他“抗行周雅,长揖楚辞”,“泉飞藻思,云散襟情”,一方面指出其诗承续骚雅,另一方面说其风神散朗。
杜甫《解闷》诗云“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着眼其风流秀美的特征。
再以后,唐司空图说:“王右承、韦苏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酋举哉!”(《与李生论诗书》)“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已拈出“澄澹精致”和“韵外之致”作为其主要特征。
又说:“右承、苏州,趣味澄夏,若清风之出帕。
”(《与土驾评诗书》)宋何溪汉《竹
庄诗话》卷一说:“《雪浪斋日记》云:为诗欲清深闲淡,当看韦苏州、柳子厚、孟浩然、王摩话、贾长江。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胖翁诗评:土右承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
”这些诗评各自从不同的侧面来论述,综合各家的意见,可以说,清淡自然是王维诗歌的主体风格特征。
这种风格主要表现诗人最负盛名的山水田园诗中,这些诗反映隐逸生活的情趣,皆情真景真,不矫揉造作,冲淡自然,清新有致,很多都是难得的佳作。
如《赠裴十迪》、《新晴野望》、《渭川田家》《山居秋螟》、《田园乐》组诗等作品。
这类诗大都是在诗人亦官亦隐时写的。
那时候,诗人对现实理想幻火,于是转向隐逸,沉溺山水,从中去找回生活的乐趣,再加上此时他受佛、道思想影响日深,便形成了他的清净自处、超然遗世、恬淡闲适、宁静和平的思想和心境。
这在上述诗中都有所表现。
例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援。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口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这首诗歌不仅描述了诗人恬静悠闲的情致还描绘了一幅秋雨之后
山居生活的美丽画面。
在美丽的风景中,诗人兴趣盎然,陶醉忘我,享受自然的乐趣。
其中“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同样勾画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又如《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这主要是描写了村居生活场景的自然和闲适,晴朗的天气,宜人的风光,景物明快。
感受诗人的恬淡安宁与美丽的自然风景互相兼容。
王维的另一个代表作《山
居秋暝》,首联领起全诗,在秋天的傍晚,山雨过后,清新的空气迎面吹来。
云“空山”是因山中的林木茂盛,把人的活动都给隐藏起来了,与后面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一句既写出了自然环境的空远清丽,也包含诗人主观意识的宁静和悠闲。
第二句是写景的名句:月光照进松林之间,洒下斑驳的清辉;雨后潺潺的溪水泄于岩石上,净白像月光洒在上面波光粼粼的,风景非常宁静,像是世外桃源。
此联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错落有致的景观融入对仗工整的句子之间,行笔如水,自然流畅。
安静与宁静的环境,与诗人恬淡的心情相一致,随意挥洒而展现出诗人的境界。
颈联动静相生,从视觉,听觉来描写一群洗纱妇女打破了宁静的山间,竹林响动,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充满活力。
在清新和宁静的乡村夜晚,感受到一切事物的生命和活力,这也是诗人所向往的境界。
结句表明诗人随遇而安的意志。
全诗自然生动,尤其是中间两联是千古名句吗,最简单而明确。
2王维边塞诗的艺术风格
最能反映盛唐精神的一个品种是边塞诗,王维作为唐代文学大师,他的作品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风会,将不可避免地反映了唐代开拓昂扬乐观的光辉。
王维的诗歌是多样化的诗风,在与他的山水田园诗相比较就更加突出了其多样化的特点。
开元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间,王维出使凉州任监察御史,任河西节度使幕府判官。
在此期间,王维写了相当数量的边塞诗歌,如《陇西行》、《从军行》、《陇头吟》、《凉州郊外游望》、《使至塞上》、《凉州赛神》、《出塞》等,
这些诗是典型的边塞诗,无论从创作环境,表现的内容,风格或风格情调都可以,与高,岑媲美。
这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使至塞上》,这首诗风格有力,与壮观,开阔的塞上景色,表达自己出使塞外的自豪感。
笔力雄劲,形象生动。
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口圆”向以写景生动,直至今日也为世人所称道,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与王维所做的山水诗不同,其山水诗体现了明秀清幽之境,而边塞诗歌描写了最具塞外地理环境的特征,如,大漠、秋天为背景,以长河、孤烟、归雁、征蓬等作为空间实体,通过“出”、“入”、“直”、“圆”四字传神之笔,使人置身其中,这样做到了整体环境和具体景物的融合,使人身临其境。
王维是水墨山水大家,通过“孤烟”和“落日”生动的画面,简洁的笔法写出了塞外的独特自然风光。
由无限广阔的大漠和长河构成了特殊几何图形的视觉效果,显现出一幅既简洁朗旷又雄浑粗犷的塞外风光图景。
3不同体裁诗作的多样化风格
王维的七言诗同样有着很高的造诣,七绝抒情婉转温,语言自然率真,去除多余装饰,七言古诗“使事典雅,属对工切”。
王维的七律不得不说,他的应制七律和初唐“完全不同。
”王维的应制七律雄浑瑰丽,与其他人相比更多了一份典雅,在颂扬中更多了一份持重,有其自身的真情实感,而应制诗千人一面,缺乏相应的情感。
在王维时期由沈宋等人开创的宫廷应制七律已经发展到了顶点。
王维的酬赠送别七律有别于传统的送别题材诗歌所表现的悲愁哀怨的情感,他的诗歌所体现的是慷慨的风貌,肿厉风发、慷慨昂
扬,格调之高,无人可及。
对诗美追求的格调之高在七律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铁民.情景交融与王维诗歌对诗歌艺术的贡献.中国文化研究,2001(秋之卷).
[2]高慎涛.20世纪王维佛禅研究述评.天中学刊,200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