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参数和谐波平衡仿真分析 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示波器谐波分析实验报告

示波器谐波分析实验报告
1.测正弦波的电压和频率
(1)从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正弦信号到CH1,设好信号的输出幅度及频率,调节示波器Time/div按钮,使波形显示幅度合适、显示一两个稳定的正弦波,记下频率f和峰值电压Vp-p.
(2)利用网格线测出正弦波的波峰到波谷的垂直距离dy,并记录Vol/div的值
(3)计算Vp-p=a*dy
五、数据处理:
次数
dy
V/div
Vpp
1
5.2cm
0.2V/cm
1.04V
2
2.1cm
0.5V/cm
1.05V
次数
dx
T/div
T
1
1.9cm
5ms/cm
9.5ms
2
3.8cm
2.5ms/cm
9.5ms
fx(Hz)
fy(Hz)
图形
nx
ny
fx:fy
nx:ny
1
100
100
1
1
1:1
1:1
2
100
200
2、双踪示波器的原理:电子开关使两个待测电压信号YCH1和YCH2周期性地轮流作用在Y偏转板,这样在荧光屏上忽而显示YCH1信号波形,忽而显示YCH2信号波形。由于荧光屏荧光物质的余辉及人眼视觉滞留效应,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两个波形。当扫描信号的周期与被测信号的周期一致或是整数倍,屏上一般会显示出完整周期的正弦波形。
3.将两信号分别接入CH1和CH2,对应做好记录。将示波器的屏幕显示波形,选择列表里,选中CH1,CH2下的X-Y。
4.不能;同步旋钮是使每次扫描都扫描同一个起始相位,使一个示波器内只有一个稳定的图形,但从李萨如图形的形成原理来看,调同步旋钮式不能使它稳定下来的。应该是调频率。

HFSS微波仿真实验,实验报告六合一

HFSS微波仿真实验,实验报告六合一

肇庆学院 12通信2班杨桐烁 4202 实验一 T形波导的内场分析和优化设计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HFSS的工作界面、操作步骤及工作流程。

2、掌握T型波导功分器的设计方法、优化设计方法和工作原理。

实验仪器1、装有windows 系统的PC 一台2、或更高版本软件3、截图软件T形波导的内场分析实验原理本实验所要分析的器件是下图所示的一个带有隔片的T形波导。

其中,波导的端口1是信号输入端口,端口2和端口3是信号输出端口。

正对着端口1一侧的波导壁凹进去一块,相当于在此处放置一个金属隔片。

通过调节隔片的位置可以调节在端口1传输到端口2,从端口1传输到端口3的信号能量大小,以及反射回端口1的信号能量大小。

实验步骤1、新建工程设置:运行HFSS并新建工程、选择求解类型、设置长度单位2、创建T形波导模型:创建长方形模型、设置波端口源励、复制长方体、合并长方体、创建隔片3、分析求解设置:添加求解设置、添加扫频设置、设计检查4、运行仿真分析5、查看仿真分析计算结果内场分析结果1、图形化显示S参数计算结果8.008.258.508.759.009.259.509.7510.00Freq [GHz]0.130.250.380.500.630.75Y1TeeModalXY Plot 1ANSOFTCurve Infomag(S(P ort1,P ort1))Setup1 : Sw eep1mag(S(P ort1,P ort2))Setup1 : Sw eep1mag(S(P ort1,P ort3))Setup1 : Sw eep1图形化显示S参数幅度随频率变化的曲线2、查看表面电场分布表面场分布图3、动态演示场分布图T 形波导的优化设计实验原理利用参数扫描分析功能。

分析在工作频率为10GHz 时,T 形波导3个端口的信号能量大小随着隔片位置变量Offset 的变化关系。

利用HFSS 的优化设计功能,找出隔片的准确位置,使得在10GHz 工作频点,T 形波导商品3的输出功率是端口2输出功率的两倍。

中南大学信息院电力谐波实验报告1

中南大学信息院电力谐波实验报告1

电力谐波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20xx年实验二单相并联型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一.实验目的1.掌握TSC的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2.了解TSC的分组投切控制3.了解TSC投入的暂态过程4.研究TSC投切对系统电压电流及无功功率的影响二.实验设备1.TSC电路2.信号采集电路3.无功负载4.万用表5.导线若干三.实验原理单相TSC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电容器C、双向导通晶闸管(或反并联晶闸管)SW和阻抗值很小的限流电抗器L组成。

限流电抗器的主要作用是限制晶闸管阀由于误操作引起的浪涌电流。

TSC只有两个工作状态,即投入和切除状态。

投入状态下,双向晶闸管(或反并联晶闸管)导通,电容器并入线路中,TSC向系统发出容性无功功率;切除状态下,双向晶闸管(或反并联晶闸管)阻断,TSC 支路不起作用,不输出无功功率。

图1单相TSC 的结构示意图四.实验内容1.实验接线图2 单相TSC无功补偿实验线路图本实验TSC中的交流电容按1:2:4设置,分别为5μF,10μF,20μF。

实验中,可采用DSP自动控制和手动的方式实现三组TSC的分组投切。

2.实验步骤在实验台断电状态下依次挂上所需的实验电路,按实验线路图搭接好必要的连线。

检查无误之后方可给实验台通电,开始实验。

图3单相TSC 无功补偿实验首先将TSC 投切方式选择为手动,并将该方式下所有投切开关均置于断开状态下。

转动负载电感Lf 的调节旋钮,改变电感的感性无功,同时在上位机上观察线路电压电流及功率因数的变化趋势并将实验数据记录于表2.1中。

保持负载电阻R 并入线路,转动调节旋钮将负载电感的感性无功分别置于不同的功率因数情况下,手动选择投切的TSC 组数,使得在没有过补的情况下线路的功率因数最佳,并记录下各个阶段的线路电压电流及功率因数并将实验数据分别记录于表1、表2、表3、表4中。

五、结果与分析1.实验数据表1表2线路电压(V ) 线路电流 (A) 有功功率 (W) 无功功率 (V AR) 功率因数3.01=λ 0.96 0.18 0.05 0.17 功率因数4.01=λ 0.96 0.19 0.07 0.17 功率因数5.02=λ 0.960.210.090.17表3表4投切前感性负载功率因数5.02=λ 线路电压 (V ) 线路电流 (A) 有功功率 (W) 无功功率 (V AR) 投入后功率 因数 投入一组电容 0.96 0.21 0.14 0.15 0.65 投入两组电容 0.96 0.27 0.21 0.15 0.80 投入三组电容 0.96 0.360.290.190.882.波形图1)表1中,3.01=λ时的波形图为5.02=λ时的波形图为投切前感性负载功率因数3.01=λ 线路电压 (V ) 线路电流 (A) 有功功率 (W) 无功功率 (V AR) 投入后功率 因数 投入一组电容 0.96 0.21 0.09 0.18 0.50 投入两组电容 0.96 0.25 0.17 0.17 0.73 投入三组电容 0.960.320.250.180.82投切前感性负载功率因数4.02=λ 线路电压 (V ) 线路电流 (A) 有功功率 (W) 无功功率 (V AR) 投入后功率 因数 投入一组电容 0.96 0.21 0.11 0.17 0.57 投入两组电容 0.96 0.26 0.19 0.16 0.26 投入三组电容0.960.33 0.160.270.852)表2中,投切一组电容波形图为投切两组电容波形图为投切三组电容波形图为3)表3中,投切一组电容波形图为投切两组电容波形图为投切三组电容波形图为六.思考题1.TSC的分组投切有什么不足之处?①当有两组以上的电容器同时工作时,在不同组的电容器之间,晶闸管导通瞬间会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

谐波测试分析报告参考样本

谐波测试分析报告参考样本

谐波测试分析报告参考样本测试报告委托单位:检测项目: 谐波测试报告日期:温州清华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测试组送:目录一、测试目的 (2)二、测试依据 (2)三、测试内容 (3)四、测试信号与接线方式 (3)采样信号 (4)测试工况 (4)接线方式 (4)测试时间 (4)五、测试结果 (5)六、结论 (8)附件测试数据一、测试目的XXXXXXX 一家工程用塑料管材制造商,是国内从事PP-R 管道的龙头企业,目前35KV 变电所共有3 台主变,1#,2#主变容量为1250KVA,采用并联运行方式,3#主变容量为1600KVA,分别供挤出,注塑,波纹管,破碎造粒车间的供电,而大部分的电机都采用直流调速,工作时不同程度的产生谐波注入35KV 母线,故通过对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三台主变0.4KV 侧的谐波测试,了解该变低压母线上的谐波情况,来评估0.4KV 级别电源的电能质量是否符合国标《GB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二、测试依据GB1454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表 1 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限值电网标称电压电压总谐波畸变各次谐波电压含有率% KV 率% 奇次偶次0.38 5.0 4.0 2.06104.0 3.2 1.635663.0 2.4 1.2110 2.0 1.6 0.8表 2 1250KVA0.4KV 公用电网谐波电流限值谐波次数 5 7 11 13 23 25允许值129 91 58 50 29 25表 3 1600KVA0.4KV 公用电网谐波电流限值谐波次数 5 7 11 13 23 25允许值165 118 75 64 37 32谐波电流允许值计算见GB14549-93 中公司(B1),其中变压器1600KVA,短路容量为26.7MVA, 1250KVA,短路容量为20.8MVA。

GB/T 12326-2000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由波动负荷产生的电压变动限值和变动频度、电压等级有关,如表3。

单平衡混频器的ADS设计与仿真

单平衡混频器的ADS设计与仿真

1引 言
混频器的作用是把收到的射频信号转变为易于 进一步处理的中频信号,然后送到中频放大器进行 放大,一般是由一个或多个非线形元件、本振源、
滤波电路和输Ⅳ输出匹配回路所组成的非线形网
络,其中非线形元件是最为重要的部分,本文设计 实例中,射频输入频率为3.6 GHz,本振频率 3.8 GHz,中频输出频率在200 MHz,变频损耗小 于15 dB。ADS仿真设计软件可以模拟整个信号通 路,完成从电路到系统的各级仿真,当任何一级仿 真结果不理想时,都可以回到原理图中重新进行优 化,直到仿真结果满意为止。
— 实验科学与技术 design就可以得出对应的结构图。
Sub O口tlter·=11
J少Gilt
SubMag
SubPhase
耦合器由主线、副线和两条分支线组成,其中
分支线长度和间距均为中心波长的1/4,如图2所
示。设z。=厶,五=‰(k为阻抗变换比),五= zo,Z3=‰,平行连接线特性阻抗为zoP,2个分
从图3可以看出端口的相位差及功率关系均符 合设计要求,并且输出阻抗值得到良好的匹配。 3.2低通滤波器设计
图4射频及本振信号设置
3.3.2噪声系数分析
采用ADS的快速滤波器设计功能,设置好优化 目标的3 dB截止频率及阻带截止频率后,只需点击
只需把谐波平衡仿真器修改一下参数,就可以 (下转第14页)
2工作原理
图l为一微带单平衡混频器,功率混合电路采 用3 dB分支线定向耦合器,射频信号和本振信号 分别从隔离臂l、2端口加入时,初相位都是00, 考虑到传输相同的路径不影响相对相位关系,通过 定向耦合器,加到D。,D:上的信号电压(蝈,啦) 和本振电压(口舯%)分别为:
收稿日期:2008—05—19:修改日期:2008一06一04 作者简介:徐升槐(1982一),男,助理实验师。大学本科,

仿真实验报告(推荐5篇)

仿真实验报告(推荐5篇)

仿真实验报告(推荐5篇)第一篇:仿真实验报告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塞曼效应一、实验简介塞曼效应就是物理学史上一个著名得实验。

荷兰物理学家塞曼(Zeeman)在1896 年发现把产生光谱得光源置于足够强得磁场中,磁场作用于发光体,使光谱发生变化,一条谱线即会分裂成几条偏振化得谱线,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就是法拉第磁致旋光效应之后发现得又一个磁光效应。

这个现象得发现就是对光得电磁理论得有力支持,证实了原子具有磁矩与空间取向量子化,使人们对物质光谱、原子、分子有更多了解.塞曼效应另一引人注目得发现就是由谱线得变化来确定离子得荷质比得大小、符号。

根据洛仑兹(H、A、Lorentz)得电子论,测得光谱得波长,谱线得增宽及外加磁场强度,即可称得离子得荷质比.由塞曼效应与洛仑兹得电子论计算得到得这个结果极为重要,因为它发表在J、J 汤姆逊(J、J Thomson)宣布电子发现之前几个月,J、J 汤姆逊正就是借助于塞曼效应由洛仑兹得理论算得得荷质比,与她自己所测得得阴极射线得荷质比进行比较具有相同得数量级,从而得到确实得证据,证明电子得存在。

塞曼效应被誉为继 X 射线之后物理学最重要得发现之一。

1902 年,塞曼与洛仑兹因这一发现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她们研究磁场对光得效应所作得特殊贡献).至今,塞曼效应依然就是研究原子内部能级结构得重要方法。

本实验通过观察并拍摄Hg(546、1nm)谱线在磁场中得分裂情况,研究塞曼分裂谱得特征,学习应用塞曼效应测量电子得荷质比与研究原子能级结构得方法。

二、实验目得1、学习观察塞曼效应得方法观察汞灯发出谱线得塞曼分裂; 2、观察分裂谱线得偏振情况以及裂距与磁场强度得关系;3、利用塞曼分裂得裂距,计算电子得荷质比数值。

三、实验原理1、谱线在磁场中得能级分裂设原子在无外磁场时得某个能级得能量为,相应得总角动量量子数、轨道量子数、自旋量子数分别为。

当原子处于磁感应强度为得外磁场中时,这一原子能级将分裂为层。

谐波调研报告

谐波调研报告

谐波调研报告谐波调研报告一、引言谐波是指原始频率通过非线性系统传输后,在频谱中产生的非基波频率成分。

在现实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谐波存在于各种电力、通信和电子设备中,包括电力系统、电力电子设备和电力负载等。

谐波对电力系统和设备的稳定运行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对谐波进行调研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调研目的与方法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谐波产生、传输、特性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并通过现场实测和数据分析等方法来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1.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学术资料和专业著作,了解谐波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分析方法。

2. 实地调查:对具体的电力系统和设备进行现场测量和观察,获取实际数据和信息。

3. 数据分析:基于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三、调研内容与结果1. 谐波的产生与传输(1)谐波的产生机理非线性负载是谐波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非线性负载作用下,电流和电压的波形会发生变形,产生谐波成分。

常见的非线性负载有电子电器、电弧炉、变频器和逆变器等。

(2)谐波的传输途径谐波从产生源沿电力系统传输至负载侧,主要经过配电变压器、电缆线路以及电源和负载设备等。

谐波的传输过程中,会受到电力系统的参数、拓扑结构和谐波阻抗等因素的影响。

2. 谐波的特性(1)谐波频率特性谐波的频率与基波频率之比称为谐波次数,常见的谐波次数有3次、5次、7次等。

谐波次数越高,谐波频率越高。

(2)谐波的幅值特性谐波的幅值与谐波产生源的非线性程度和电力系统的特性有关。

由于谐波产生源的不同,谐波的幅值也会有所差异。

3. 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系统效率:谐波会引起电力设备的能量损耗,降低系统的效率。

(2)增加设备故障率:谐波会导致设备温升、设备内部电压过高等问题,加剧设备老化和故障,并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3)干扰电力通信:谐波会造成电力通信系统的干扰,影响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实验一ADS仿真基础

实验一ADS仿真基础

实验⼀ADS仿真基础实验⼀、ADS仿真基础内容⼀、电路仿真基础实验⽬的:1、熟悉ADS的基础界⾯;2、掌握ADS⽂件的基本操作;3、依照⽰例完成简单电路的设计仿真练习及调试;实验任务1、建⽴⼀个新的项⽬和原理图设计2、设置并执⾏S参数模拟3、显⽰模拟数据和储存4、在模拟过程中调整电路参数5、使⽤例⼦⽂件和节点名称6、执⾏⼀个谐波平衡模拟7、在数据显⽰区写⼀个等式实验步骤1.运⾏ADS在开始菜单中选择“Advanced Design System 2006A → Advanced Design System”(见图⼀)。

图⼀、开始菜单中ADS 2006A的选项⽤⿏标点击后出现初始化界⾯。

随后,很快出现ADS主菜单。

图三、ADS主菜单如果,你是第⼀次打开ADS,在打开主菜单之前还会出现下⾯的对话框。

询问使⽤者希望做什么。

图四、询问询问使⽤者希望做什么的对话框其中有创建新项⽬(Create a new project);打开⼀个已经存在的项⽬(Open a existing project);打开最近创建的项⽬(Open a recently used project)和打开例⼦项⽬(Open an example project)四个选项。

你可以根据需要打开始当的选项。

同样,在主菜单中也有相同功能的选项。

如果,你在下次打开主菜单之前不出现该对话框,你可以在“Don’t display this dialog box again”选项前⾯的⽅框内打勾。

2.建⽴新项⽬a.在主窗⼝,通过点击下拉菜单“File→New Project…”创建新项⽬。

图五、创建新项⽬对话框其中,项⽬的名称的安装⽬录为ADS项⽬缺省⽬录对应的⽂件夹。

(⼀般安装时缺省⽬录是C:\user\default,你可以修改,但是注意不能⽤中⽂名称或放到中⽂名称的⽬录中,因为那样在模拟时会引起错误)。

在项⽬名称栏输⼊项⽬名称“lab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ADS射频电路设计基础与典型应用实验项目名称: S参数和谐波平衡仿真分析
学院:工学院
专业班级:11信息工程
姓名:
学号:1195111016
指导教师:唐加能
预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节实验课程将通过给出一个放大器S参数仿真历程的原理图与谐波平衡仿真历程的原理图,并将其电路通过仿真来实现,从而帮助大家对这两种模型有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

二、实验仪器
PC,ADS仿真软件
三、实验原理
S参数仿真中各项需要用到的模型介绍
(1)放大器模型Motorola_PA
S参数仿真原理图SP1.dsn中的放大器是一个电路模型。

Motorola_PA是这个电路模型的符号。

图1 Motorola_PA 电路模型
Motorola_PA符号有子电路,它的特性是由子电路来决定,查看子电路的具体步骤如下:在原理同SP1.dsn中,单击按钮,再单击Motorola_PA电路模型。

其中的Motorola_Mosfet_Model也有子电路,可以通过相同方法进入查看。

图2 Motorola_Mosfet_Model电路模型
(2)终端负载Term
在S参数仿真中,各个端口都要加载终端负载Term。

(在本次S参数仿真中,电路输入端口没有加源,而在输入端口采用终端负载Term。


图3 Term电路模型
(3)直流电压源
在SP1.dsn原理图中,有两个直流电压源V_DC,他们给放大电路提供静态工作点。

图4 直流电压源的电路模型
(4)S参数仿真控制器
SP1,.dsn原理图中,S参数的仿真控制器S-PARAMETERS用于设置所用到的参数,双击可以进入设置界面
图5 仿真控制器的电路模型
图6 仿真控制器的设置界面
其中部分参数按如下要求设置:
扫描的起始值为:800MHz
扫描的终止值为:900MHz
扫描间隔为:1MHZ
谐波平衡仿真各项需要用到的模型介绍
BJT晶体管
原理图中,BJT_NPN晶体管没有子电路,他的参数主要有电路旁边的晶体管模型BJT_Model
设定。

双击BJT_Model可以从打开的对话框中看到该晶体管的参数。

图7 BJT晶体管的电路模型图8 BJT_Model电路模型
(1)直流电压源和频域电压源
直流电压源V_DC和频域电压源V_1Tone已经在原理图中显示出来,其中V_DC为5V,
V_1Tone电压为单频,振幅为Vin,Vin的值在变量控件V AR中设置。

图9 V AR控件电路模型
(2)电阻与电容
电阻是用来确定直流工作点和射频信号输出的,电容用来隔直流通交流。

(3)仿真控制器
(4)谐波平衡仿真控制器HARMONIC BALANCE,它是用来设置谐波平衡仿真的参数,双击仿真控制器就可以进入设置界面
图10 仿真控制器的电路模型
图11 仿真控制器的设置界面
(5)这里谐波平衡的仿真控制器如下设置:
Freq[1]=20MHZ (仿真的基准频率为20MHZ)
Order[1]=7 (仿真时基波频率的最大谐波次数为7)
变量控件
变量控件V AR显示了原理图中的所有变量。

在HB1.dsn原理图中,只有一个变量是Vin,它是频域电压源的振幅,这里设置它为固定值0.01。

四丶实验步骤
S参数仿真
(1)打开ADS,在主视窗的[View]选择[Example Directory],然后再主视窗的文件管理区可以看到examoles文件夹,里面是所有的例程。

(2)进入examples中的Turorial,选中里面的SimModels_prj,进入该项目,点击浏览区的networks,里面会显示所有的原理图文件,SP1.dsn即是S参数仿真原理图。

(3)双击浏览区的SP1.dsn,项目区会出现SP1(Schematic),双击此选项,就打开了S参数仿真的原理图了。

图12 浏览区的networks文件夹目录
(4)在SP1.dsn原理图的工具栏中单击就能进行仿真。

仿真结束后其结果会自动以视窗的形式弹出。

(5)这里还有另一种方法可以直接查看软件中保存的结果,在SP1.dsn原理图视窗中,选择Window的Open Data Display,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SP1.dds,然后选择【打开】按钮,关闭对话框,结果会自动弹出。

图13 查看保存的SP1结果
查看其它的仿真结果
由于之前没有给出端口1和2的匹配情况,现在要在视窗中添加S11和S22的数据,用他们来查看端口的显示情况。

步骤如(1)(2)(3),然后
单击按钮。

单击数据显示区,创建一个直角坐标系的矩形图,这时会弹出[Plot
Trace&Attributes]窗口。

图14 Plot Trace&Attributes窗口的具体参数
(7)在窗口中,单击S(1,1)选择ADD,会弹出[Complex Data],选择里面的dB,单击[OK],再单击[Polt Trace&Attributes]中的[OK],这时就会出现S11曲线,而S22曲线也通过相同方
法来绘制。

谐波平衡仿真
(1)参照S仿真的步骤进入networks文件夹里的HB1.dsn,双击项目管理区的HB1(Schematic),就可以打开谐波平衡仿真的原理图了。

(2)在HB1.dsn原理图的工具栏中单击进行仿真。

其结果会自动弹出。

(4)还可以使用S仿真中的方法查看已经保存的结果。

图15 查看已保存的HB1结果
带变量扫描的谐波平衡仿真
(1)按照打开谐波平衡仿真的方法,打开HB2.dsn,即为带变量扫描的谐波平衡仿真的原理图。

(2)查看结果方式和上述相同。

但是在软件中要几项结果没有显示,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来调出这些结果。

单击按钮。

单击数据显示区,创建一个直角坐标系的矩形图,
将harmindex项用add命令添加,点击OK按钮就可以调出我们想要的显示结果。

图16 Plot Trace&Attributes窗口的具体参数
实 验 报 告
五、 实验总结及分析 1、S 参数仿真
820
840
860
880
800
900
-10
-8
-6
-12
-4
freq, MHz d B (S (1,1))
820
840
860
880
800
900
-7.5-7.0-6.5-6.0
-8.0
-5.5freq, MHz
d B (S (2,2))
图 6.1.1 11S 和22S 曲线
820
840
860
880
800
900
-18.7
-18.6
-18.5
-18.8
-18.4
freq, MHz d B (S (1,2))
820840860880800
900
12.612.813.013.212.4
13.4
freq, MHz
d B (S P 1..S (2,1))
图6.1.2 12S 和21S 曲线
由图6.1.1可以看出1端口和2端口的反射系数都随着频率的升高而降低,但是1端口下降的速度较慢。

由图6.1.2的21S 曲线可以看出,随着输入信号的频率升高,该放大器的放大增益下降。

2、谐波平衡仿真
图6.2.1 射频输入恒定时谐波平衡仿真的结果显示
由图6.2.1可以看出20MHz 的基波放大增益是27.89dB,以及其2~7次谐波,分别是40MHz~140MHz 的谐波的放大增益。

实验报告
六、实验结论及分析讨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更加了解用ADS软件S参数仿真和谐波平衡仿真的使用方法。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签名:
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