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想一想教案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一、首先来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能够从自己相貌、性格、爱好等方面说出自己的特点。
比较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并能认识到每个人互不相同,各有特点。
2、知道正是由于每个人各具特点,才使班级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作用,并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
3、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同学间的各种现象,懂得在与同学交往中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相处。
4、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体察他人的情感,倾听他人的意见,接纳和欣赏他人,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
二、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未来社会是人们交流互动、空间不断扩大的全球化时代,因此学会与人相处就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必备素质。
所以,根据三年级儿童的特点,旨在使儿童通过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想法,学习用他人易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换个角度想一想》这课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而编排的,同时也向孩子们呈现出在人际交往中应注意的问题。
强调教学要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以体验去感受生活,从而使孩子们从心灵深处真正理解、关爱、尊重他人,从行动上真正帮助他人。
教材的活动安排既是虚拟的社会生活也是现实生活实际,孩子们易于接受和理解,便于操作。
三、本课教学设计根据本单元目标的第三条和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我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
首先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2、培养孩子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感受不愉快的事情带来的烦恼,使孩子们懂得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他人的选择,理解他人,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做一个快乐的儿童。
教学重难点:让孩子们学会从多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引导孩子们了解他人的心情和感受,学会理解、宽容和欣赏他人。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姜冬玲)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铜陵市狮子山区柳园小学姜冬玲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2.培养孩子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感受不愉快的事情带来的烦恼,使孩子们懂得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他人的选择,理解他人,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做一个快乐的学生。
教学重难点:引导孩子们了解他人的心情和感受,学会理解、宽容和欣赏他人。
教学准备:1.课前收集学生和同学或朋友之间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2.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同学们,你们喜欢少儿频道的“大风车”节目吗?今天“大风车”栏目组来到了我们301班,要来录制一期节目,想请你们做小嘉宾,你们高兴吗?那咱们赶紧去看看吧!播放《大风车》主题曲。
(生拍着节奏跟着唱)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导入:看到同学们脸上快乐的笑容,我也很开心,那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吗?1.(课件出示小故事)师叙述:从前,有一位老婆婆,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晒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
两个儿子都很孝顺,可是她却过得不开心。
下雨天的时候,她愁大儿子晒不了盐,晴天的时候,她又愁小儿子卖不出伞。
每天都过得不快乐!隔壁的书生知道了这件事,便笑着对她说:老人家,您应该换个角度想一想。
今天下雨,您就想,太好了,我小儿子的伞可以多卖几把了!如果明天天晴,您就该哈哈大笑,多好的太阳啊,大儿子的盐可以晒得好多好多啦!”从那以后,老婆婆就按着年青人的说法去做了,果然,她天天都过得开心极了。
2.说说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听完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3.小结:是呀,同样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想,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生活中也是如此,当遇到问题时,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去想一想,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快乐。
我们这一期节目的话题就是:换个角度想一想(学生齐读课题),我就是主持人小姜姐姐。
1二、情境感悟,出谋划策。
大风车“欣赏吧”:学会欣赏体验快乐1.过渡:由物及人,当我们看一个人,站的角度不同,我们得出的结论也会不一样,那我们与他相处的时候,想法和做法都会不同。
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从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等角度, 去判断、理解、解决同学们的冲突和失误。
过程与方法:通过诱导、启发、讨论等形式培养孩子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不愉快的事情带来的烦恼,使孩子们懂得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他人的选择,理解他人,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 学会理解、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的学生。
二、教学重难点:1、认识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
2、学会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矛盾。
3、体会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学会宽容他人、理解他人。
三、课前准备:收集每位学生和同学们之间发生的令自己感到烦恼的矛盾。
四、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教师课件出示图片,上节课同学们看到的杨桃图片还记得吗?,同样一幅画,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我们看到的结果会不同。
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我们不妨也试着换个角度去想一想,试着用上节课学到的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方法去和同学相处,也许我们烦恼就会悄然消失了。
那与同学友好相处成为一个快乐的学生还要具备哪些优点呢?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试着换个角度想一想。
3、生齐读课题(板书课题)二、故事体验,明理悟道。
1、教师出示课件动画(教材30页两幅图的内容)2、同学们你们觉得她们这样做对吗?就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琪琪这样做好不好?小亮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同桌之间讨论讨论。
3、小组交流讨论:琪琪和小亮各自错在哪里?4、师巡视,指导教师诱导:是呀,小亮固然不对,不该不小心弄脏琪琪的裙子,可琪琪也不该得理不饶人,提出过分的要求。
大家生活在一起,难免会遇到些不愉快的事。
当别人对自己有过失或失误时,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学会宽容别人,生活会更加快乐。
5、当大家都学会换位思考,宽容别人时,这个值日风波还会让两位小朋友都不开心吗?请小演员表演宽容版的值日情景。
6、这两位小演员演得好不好?请伸出你的双手为他们鼓鼓掌。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2、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3、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地儿童。
教学重点:与他人交流时,学会换个角度想一想,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体验换个角度想一想的那种快乐情感。
教学准备:自制的动画课件、各种表情图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群蜜蜂放进一个敞开口的瓶子里,并将瓶底对准阳光。
遗憾的是,这些蜜蜂竟没有一个能够飞出来。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它们不懂得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只想飞向有阳光的地方,以为那样就能出来,却对稍稍黯淡的敞开的瓶口不理不睬,最终全部撞死在了瓶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换个角度想一想)二、换个角度,化解冲突活动一:试试换个角度看问题过渡:有时,由于我们对同一件事情的想法、感受不同,同学之间也会发生不愉快,那么,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又会怎样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动画课件:小东:咱们三个玩跳皮筋。
小红:我不想玩。
小金:来吧,差一个没法玩。
小东:以后不找她玩了。
小金:哼,真不够朋友。
小红:这也值得生气?我不就是不想玩嘛!师:怎样做才能相互理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学生议论纷纷,争先恐后汇报。
)生:我建议他们试一试换个角度想一想,会相处得很好。
生:如果我是小红,不会只顾自己看电视,就跟朋友一起玩跳皮筋,朋友开心,自己也高兴。
生:如果我是小东,我想到小红是个电视谜,我会说服小金去找别人玩或者参加其它活动。
生:如果他们都为对方考虑,不要只顾着自己,要做到心中有他人,大家会很开心了……师:你们都能试着换个角度想问题,令大家皆大欢喜,老师很高兴,希望大家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试着换个角度想一想,开心会时刻伴随着你们!(板书:理解)活动二:看看对方会怎么想1.请看书29页。
换个角度想一想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知:1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2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行为:学会宽容他人、理解他人.教学重难点1认识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
2学会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去解决矛盾,思考问题。
3学会宽容他人、理解他人。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每位学生和同学们之间发生的令自己感到烦恼的矛盾。
选择具有代表性及共性的矛盾制作成“烦恼果”。
将学生分成六组围坐,各组组成一个大半圆围在教室周围,教室中间放一张桌子及三把椅子。
教学设计第一层:以情引隋奠定基调1谈话导人,认识矛盾产生的原因。
师:上个星期,张春辉同学和我们…起在班上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生日,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同学们通常会怎样给自己庆祝生日呢?生1(高兴地):我会买个大蛋糕,再找几个好朋友到家里来庆祝!黄子铭、邢星等同学都去过!师(微笑):哦,家庭party!(众笑)生2(兴奋地):如果我的生日碰巧在周末,我就和爸爸妈妈到公园野餐!生3(得意地):我就满足自己的一个愿望,比如给自己买双一直想买的球鞋。
师:看,咱们每个人的个性、想法和选择不同,过生闩的方式也不同.在现实生活小我们常常会遇到和别人想法不同的时候,这时就会产生一些矛盾,给我们带来不少烦恼!(评价:感人心者必先动己,要让学生的情感从无到有,教师必须储备丰富的情感底蕴,以情感牵引着学生逐渐拉开惟幕。
就像著名教师于漪说过的:“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教师的开场白源于学生的生活,更是每个小学生最感兴趣的乐事,学生都愿意表达,积极参与。
加上亲切、平等的谈话态度,让大家乐于同老师交流,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并高度关注矛盾引发的源头。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
从而唤起了每一位学生平等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 2创设情境,认识同一事情从不同角度去看会有所不同。
师:咱们教室里长着一棵“心情树”,它能结出反映你们心情的果实,可是最近它却结出了好多“烦恼果”,都在烦什么呢?咱们摘一个瞧瞧!(出示挂着好多“烦恼果”的小树。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1、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2、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3、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的儿童。
活动重点、难点:1、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换位思考方法。
2、学生了解他人的心情和感觉,达成互相理解与包容。
活动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声与微笑》,图片,各种表情照片等)预先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并分析原因,以便进行教学的。
活动过程:一、趣味导入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水果,认识吗?[课件出示:杨桃]师: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师:再看看,又看到什么形状?(椭圆形和五星)师:为什么两次看到的形状不一样?(请同学们说一说)追问:给我们什么启示?师:它告诉我们,同一件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因此为人处事时我们要学会“换个角度想一想”。
板书课题二、换位思考师:在生活中,同学们经常在一起做游戏,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因为想法不一样也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这时该怎么办呢?我们来分析三个常见的事例。
1、看书上28页的图,谁来介绍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
(1)她们的感受分别是怎样的?会想些什么?(伤心、不满)(2)假如她们都站到对方角度想一想,结果会怎样?(换位、沟通)师:对,在与他人相处时我们要多从对方的感受、想法出发,换位思考,这样才能理解对方,让我们的友谊更长久。
2、看书上29页的图,谁来介绍一下图意。
(1)你能体会李勇的心情和感受吗?(2)李勇为什么生气?师:帮助别人也要考虑对方的感受,讲究方法,否则有可能会好心办坏事的。
想一想:当自己的心情不好,或遇到麻烦时,自己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如果别人在旁边议论自己,自己会是怎样的感觉?师:(火上浇油,让李勇更添烦恼)将心比心,我们才能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3、看书上30页的图,谁看懂了?(1)女同学为什么哭?男同学心情怎样?(2)这件事要是发生在你们身上,你们会怎么做?师:与人交往时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计较,我们会觉得生活更美好,心情更愉快。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案设计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案设计《换个角度想一想》教案渝北区立人小学田祥媚教学目标:1.懂得每个人的情感和想法是不一样的2.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3.理解他人、宽容他人,体会到被人理解和理解人的快乐。
教学重点:在与他人交往中,多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理解、宽容。
教师用具:PPT、烦恼树、贴图学生用具:叶形小卡片课前游戏:自我介绍,反口令(约2分钟)(一)图片引入,揭示课题(约4分钟)1.出示第一幅图:老人与公主,观察结果。
问:同一幅图,为什么大家看到的结果,不一样呢?2.出示第二幅图:像什么?追问:你看的是哪部分。
3.出示第三幅图:有多少根木棒?怎么数的。
师:同样的三幅图片,为什么观察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小结:同一个事物,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样子。
在生活中,象这样需要换个角度看一看、想一想的时候非常多。
(揭示课题)(二)呈现烦恼树,引出问题。
(约4分钟)1.出示两棵“心情树”,你们看,它们有什么不同?2.故事:曾经,它们可是同样的枝繁叶茂,怎么会变成这样呢?这是因为,第一棵树收到的都是像这样的心情果子,它就十分开心,所以越长越茂盛。
而第二棵树呢?收到的是“伤心”“生气”“忧愁”“烦恼”的果子,收到一个小烦恼,就掉一片叶子,收到一个大委屈,就掉一根树枝,很快,他就变得光秃秃的了。
3.激发学生帮助烦恼树的愿望,将树移到活动现场(出示烦恼树)。
(三)换位思考,避免矛盾(第一个烦恼,跳皮筋风波)。
(约8分钟)(播放课件:跳皮筋风波)1.探讨双方的想法,寻找发生矛盾的原因师:同学们,让你来选择,你会站在哪一边,支持谁?支持谁作为谁的亲友团,谁都不支持的同学作为观察团。
[预设:支持小红小兰和丽丽的分别说理由,相机引导:丽丽可能因为什么原因不去玩呢?想想生活中的你;谁都不支持的,找找矛盾的原因。
] 师小结: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矛盾发生了。
2.引导解决矛盾的方法。
师:让他们都换到别人的角度静静地想一想。
《换个角度想一想》(第1课时)

《换个角度想一想》(第1课时)“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从体验中感受理解、宽容他人的快乐,做一个快乐的儿童。
2.学生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3.学生学习从他人的想法和情感等角度,去判断、理解、解决问题;学会理解、宽容、他人。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而且由于现阶段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多的会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能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
农村的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弱一些,但也缺乏正确地处理问题的方法,往往采取一些简单的方法,不能多角度地思考,采取更好的方法处理矛盾。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相对城市学生而言,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比较困苦,许多学生过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这些都容易影响孩子们不能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思考和对待事情。
他们在与人交往方面也缺乏必要的指导,还不太懂得用理解、欣赏等方法去进行人际交往。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对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换个角度想一想”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话题,他们对交往中的矛盾、生活中产生的人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因此,对其进行相关的引导,是必须且急需的。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从他人的想法和情感等角度,去判断、理解、解决问题;学会理解、宽容、他人。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从体验中能感受理解、宽容他人的快乐,做一个快乐的儿童。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有效的活动挖掘儿童对情感的体验。
在教学中,可先创设“假如我是他”的冲突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冲突,进而培养学生换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出发,体会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值日风波”,让学生体验他人的感受,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和宽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学习从他人的想法和情感等角度,去判断、理解、解决问题;学会理解、宽容、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换个角度想一想》这一课的内容主要围绕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展开的,同时也指出在人际交往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时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去去感受生活,从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真正理解、关爱、尊重他人,从行动上真正帮助他人。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假如我是他”“值日风波”“寻找闪光点”等活动,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使他们懂得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他人的选择,理解他人,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问题,做一个快乐的儿童。
能力目标: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体会他人的心情和感受,提高与他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从他人的想法和情感等角度,去判断、理解、解决问题;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理解、宽容、欣赏他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要学会宽容他人,达成相互间的理解和包容。
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学会换位思考,尝试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
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播放设备。
2.活动用具:金色的五角星。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不同角度看世界”的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的这一组图片,说说图片里画的是什么?
为什么看到图片,有的同学说是花瓶,有的同学说是人的侧脸呢?
看完这些图片,有什么发现和感受?
2、过渡:同学们,同样一幅画,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我们看到的结果会不同。
生活中也是如此,当遇到问题时,我们不妨试着换个角度去想一想,也许我们会看到事情的另一面,也许烦恼就会悄然消失了。
这节课就让我们试着换个角度想一想。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分享看图片的感受,初步明白:在生活中由于人们思考问题的不同,产生的感受也不同,从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不同。
)
二、活动一:假如我是他
1、教师出示课本28页的两幅图,学生仔细看图。
2、请三名同学来演一演图中的内容,演完后教师引导他们谈自己的想法。
3、三名同学互换角色,再演一演,并说说此时的想法。
4、请大家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小组讨论)
师:同学们,在她想看电视的时候,他们想要跳皮筋;而在她又想要跳皮筋的时候,他们却想看电视。
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按自己的想法来办,所以冲突就来了。
大家忍心看着这三位好朋友继续生气吗?我们一起来想个好办法来改变事情的结局。
讨论:为什么这几位同学会发生冲突呢?
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
请几位同学来说自己的解决办法,可以请说的好的来演一演。
6、教师对他们的回答及时给以鼓励并小结:
师:同学们看来生活中遇到点小冲突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多为对方着想,多想想“假如我是他会怎样”,相互理解,就会让我们间的友谊更深厚。
(教师板书:尊重、理解)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的方式让学生初步学会换位思考,尝试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突显出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活动二体验别人的感受
课件展示:值日风波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讨论,请一个男同学和一个女同学当
代表,分别谈自己的感受。
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如不小心弄坏别人的东西;因说话不注意,引起当事人不高兴;当别人责怪自己或生气时,自己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想一想,这时希望对方怎么做。
小结:对待别人的过失或失误,我们要站在他人的角度,体验他人的感受,相互理解和宽容。
(板书:宽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同情、理解的角度,学会宽容别人。
】活动三寻找闪光点
导入:同学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生活有近三年的时间了,每位同学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你们能不能现在找一找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呢?请同学们将他的优点写在金色的五角星上,大声地说出来并贴在他的身上!
教师先做示范,主要针对一些差生或平时并不起眼的学生,把他的优点说出来,并表示赞赏。
引导学生离开座位把自己手中的五角星贴到自己认为有优点的同学身上,并说出他们的优点。
(板书:快乐)
课件展示:歌声与微笑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发现每位同学身上都有优点。
只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改变自己平时一贯的想法,就能够交到更多的朋友。
同时懂得包容他人的缺点,理解他人
的想法,也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再次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一起相处,要学会谅解、宽容,学会欣赏别人,善于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这样你才会做一个快乐的人。
板书设计
活动一假如我是他——换个角度想一想
活动二值日风波——宽容
活动三寻找闪光点——快乐
课堂检测:
1.我们与人相处时,不能只想着(),还应该考虑到()的心情和想法。
2.怎样才能解决和避免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感受和选择不同?
教学反思:在这堂课设计中,我不仅考虑要让学生动起来,更多的考虑是主体参与的广泛性。
为此,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假如我是他,值日风波,寻找闪光点。
在活动中,我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我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她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有些问题对孩子来说比较敏感,所以在通过举实例,“假如我是他”等环节的教学后,我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孩子们说要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在相互理解中友好相处。
我觉得这个内容的设计非常及时,现在的学生遇到的家庭问题较多,特别是父母离异或者下岗后的家庭变化,因此对学生的换位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讨论时我还尽量安排一些虚拟的实例,通过积极引导,学生领悟到应该对这些同学同情和关爱,尊重他们的情感和人格。
他们还提出了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白了事非,懂得了宽容别人,理解别人是一种美德。
相信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肯定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