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不分家考查历史知识

合集下载

谈谈文史不分家的理解

谈谈文史不分家的理解

谈谈文史不分家的理解谈论文史不分家的理解文史不分家是指文学和历史两个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渗透。

文学和历史是人类文明的两大组成部分,都是人类对于自身和社会的思考和表达。

文学通过文本和语言来传递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而历史则通过记录和研究人类的过去来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尽管文学和历史有各自的独立性和特点,但在很多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依赖的。

文学和历史在内容上有着紧密的联系。

历史是文学的重要素材之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背景都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元素。

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方式,将历史变成生动的故事,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同时,文学作品也可以通过虚构故事和人物来揭示历史的真相,探究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

历史也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灵感,历史上的英雄、传奇和悲剧都成为了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形象和故事。

文学和历史在方法上相互借鉴。

历史研究需要对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而这些文献和资料往往是通过文学作品来传承和保存的。

历史学家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和描绘,还原过去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同时,文学作品也可以通过历史的视角和方法来进行解读和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和问题,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背景和脉络。

文学和历史在价值观上相互交融。

文学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表达形式,承载了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而历史作为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积累,也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道德和伦理观念。

文学作品通过展现人物的行为和命运,探讨人性的善恶、道德的观念和社会的价值取向。

历史则通过对过去的反思和总结,为文学作品提供了普世的价值观念和人类的共同追求。

文史不分家是指文学和历史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

文学和历史在内容、方法和价值观上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互补的特点。

文学作为历史的载体和传承者,通过文本和语言来传递历史信息和思想观念;而历史则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通过历史的视角和方法来解读和理解文学作品。

中传文史哲基础知识

中传文史哲基础知识

中传文史哲基础知识一、概述中传(中国传媒大学)文史哲是中传学子的必修课,涵盖了文学、历史和哲学三个学科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中传文史哲的基础知识,包括学科的定义、主要内容以及学习方法。

二、学科定义1.文学: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创作和表达各种思想、情感和体验的艺术形式。

它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多种文体。

2.历史:历史是研究过去事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历史文献、考古遗址等材料,还原过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3.哲学:哲学是对人类存在和世界本质的思考和探索。

它探讨诸如人类的意义、真理、价值等问题,包括伦理学、形而上学、认识论等内容。

三、主要内容1. 文学•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文学的定义、文学作品的类型和流派等。

•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的文学作品和代表作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的特点、主要作家和作品等。

•西方文学:西方文学的发展概况、主要作品和代表作家等。

2. 历史•中国古代史:从夏朝到清朝的历史阶段、重要事件和人物等。

•世界史:世界历史的主要时期、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世界两次大战等。

•中国近现代史:晚清时期的变革、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建国后的国家建设等。

•文化史与社会史:文化传承、社会制度和社会变迁等。

3. 哲学•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的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体系。

•西方哲学:古希腊哲学、现代哲学、存在主义、实用主义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体系。

•伦理学: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人类行为规范等。

四、学习方法1.阅读经典著作:通过阅读经典著作,了解不同学科的重要作品和代表性思想。

2.多角度思考:对于文学、历史和哲学的知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3.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4.与他人交流讨论: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和启发,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文史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文史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文史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文史类高考考试是中国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包含了语文、历史、地理等多个科目。

在这些科目中,文史类学科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对于考生来说,文史类知识点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来总结归纳一下文史类高考知识点,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语文知识点1. 语法: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语序等基本语法知识。

2. 阅读理解:包括对诗词、散文、小说等不同文体的理解和分析,以及逻辑推理和文章段落的主旨把握。

3. 写作技巧: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作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要领和技巧。

4. 古文阅读:包括对古代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如《论语》、《史记》、《诗经》等。

5. 文学常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古代文学家、文学名句等。

以上是语文考试的一些主要知识点,考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和掌握,以便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历史知识点1. 中国古代史:包括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统一国家、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2. 世界古代史:包括埃及、希腊、罗马、印度、波斯等古代文明的兴衰和发展。

3. 近代史:包括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革命等方面的历史知识。

4. 当代史:包括中国和世界当代历史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5. 中国文化史:包括中国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文化的影响等知识。

以上是历史考试的一些主要知识点,考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学习和掌握,以便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地理知识点1. 自然地理:包括地球的形状和结构、自然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以及气候与气候变化等知识。

2. 人文地理:包括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交通与通讯以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知识。

3. 地图知识:包括地图的使用与分析、地图上的位置与方向、地图中的图例与比例尺等知识。

4. 地理区域:包括中国地理区域划分、世界各大洲特点、国际主要国家与地理特点等知识。

先秦文学题库

先秦文学题库

先秦古代文学题库一、先秦文学的特征:1、文史哲不分2、诗乐舞合一3、文体由浑融走向分别4、作者和作品时代难以确定二、原始歌谣文学是怎样产生的?1、关于文学起源的主要观点(1)游戏说:认为文学起源于游戏,是剩余精力发泄的需要。

(2)心灵表现说:以为文学是人类心灵表现的需要,是先天具有的。

(3)模仿说:文学艺术是人类对自然美或理式美的模仿。

2、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起源于劳动说三、上古神话1、上古神话概念: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上古神话分类:⑴ 解释人类和自然本源的神话——创世神话 始祖神话⑵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神话——洪水神话 发明创造神话⑶反映原始社会关系——战争神话3、上古神话思维特征:⑴ 以己观物 以己感物 ⑵具体性形象的思维 ⑶情感体验性⑷隐喻和象征4、上古神话的保存:《山海经》《楚辞》《列子》《庄子》《淮南子》5、上古神话所蕴含的民族精神:⑴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⑵中国古代神话具有厚生爱民意识 ⑶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四 《诗经》1、名称: 《诗》或“诗三百”2、篇数:共有305篇,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词《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其中《风》160篇 ;《雅》中大雅31篇 小雅74篇;《颂》中周颂31篇、商颂5篇、鲁颂4篇。

《诗经》风、雅、颂的含义及分类的根据3、结集:A、“采诗说”。

《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B、“献诗说”。

《国语·周语上》:“故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礼记·王制》:“天子五年一巡狩……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

”C、“删诗说”。

《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

文史高考知识点总结高中

文史高考知识点总结高中

文史高考知识点总结高中文史科目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许多考生备考高考的重点科目之一。

文史考试是通过对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知识点的考查,来评价考生对于人文社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下面将围绕文史科目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高考。

历史知识点:1. 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是文史科目考核的重点之一。

中国古代历史主要包括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等。

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等方面的知识点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

2. 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是文史科目考核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世界古代史主要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波斯文明、古阿拉伯文明等。

对于世界古代史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等方面的知识点也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

3.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是文史科目考核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近现代史主要包括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等。

对于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等方面的知识点也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

地理知识点:1.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文史科目考核的重点之一。

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土壤植被、水资源等。

对于自然地理的重要概念、重要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点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

2.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文史科目考核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人文地理主要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工业、农业、文化、民俗等。

对于人文地理的重要现象、重要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点也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

政治知识点:1. 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文史科目考核的重点之一。

政治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西方政治学、中国政治学等。

对于政治理论的重要概念、重要理论等方面的知识点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

2.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文史科目考核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国家机构、政党制度、选举制度、政治体制等。

文史知识点总结

文史知识点总结

文史知识点总结文史知识点总结包括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各种领域的知识点,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这篇总结中,我们将着重介绍一些重要的文史知识点,以便读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文明体系。

东方文明以中国、印度、埃及等古代文明为代表,其特点是重视传统文化、注重仪式礼节,思想理念较为宗教化。

西方文明以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文化为代表,其特点是重视个体价值、注重理性思维,科学、哲学、艺术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2. 中国历史中国历史悠久,从夏朝、商朝、周朝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经历了不少政权更迭和文化发展。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如黄帝、尧舜禹、孔子、汉武帝、唐太宗等,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希腊罗马历史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其历史和文化对西方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古希腊有着悠久的哲学和艺术传统,古罗马则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型多民族国家,其法律、军事、政治、宗教等方面都有诸多成就。

4.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是指从17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包括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形成、世界两次大战、冷战等重要事件。

在这个时期,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文学知识点总结1. 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论语》、《庄子》、《红楼梦》等,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2. 西方文学西方文学的历史也很悠久,从希腊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不乏众多杰出的作品和作家。

如荷马的《奥德赛》、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毛姆的《人生的枷锁》等,都是世界文学的杰出代表。

3. 近现代文学近现代文学涵盖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文学作品,包括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以及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等。

文学视角下论文史哲不分家

文学视角下论文史哲不分家

在文史哲的分类上表 现得颇为 明显 。 那么能否据此就说 , 上古的文史哲是不分家 , 但后来 ( 尤
其是现在) 的文史哲则 分家呢?恐怕未必 。这关键在如 何理
乃指中国的佛经 , 其 文史 哲三 合一 的特 征 同样是众 所 周知
的, 如变文 、 诵 偈 的文 学性 即是一 例 , 更 毋 言如 < 圆觉 经》、 《 维摩吉经= } 、 < 法华经> 等佛经文字的优美绝伦 了。 再看中国文化 的其他著作 。< 春秋> 是典型的史书 , 但孔 子在对之增删时 , 同样 融进 了 自己的思 想观 念 , 表 达了儒家 治乱平天下的一套看法 , 其文字上的技巧 , 所谓 “ 春秋微言大 义” , 对后世 的文 学 同样 产生 了很大 影 响, 尤其是“ 春 秋 笔 法” 之一言而寓褒贬 , 即由此来 。 庄周的《 庄子》 主要 阐述老庄哲 学 , 但其 文笔瑰 丽 , 想 象
非常突出。当代文史哲分别独立 , 但内 在 仍是 血脉相连 , 治 学仍须分科不分家, 融会贯通文史哲。
[ 关键词] 文学; 历史; 哲学; 文学思潮 [ 中图分类 号 】 Gl 1 2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 6 7 2— 8 6 1 0 ( 2 0 1 3 ) 1 1 - 0 0 5 2- 0 2
你 。所 以才说 , 欲通文学 , 须通史学 、 哲学, 反之亦 然。
这一点在 中国文化表现得 相当突 出。欲通 中国文 化 , 不 同时治学文 、 史、 哲是绝对不行 的。著名史学家钱穆在 《 中国 史学名著》 中说 : “ 《 论语 》 究竟是 一部 哲学 书呢?还是 文学 书呢?还是史学书呢?很难定 。 ” 他 又指 出: “ 若 我们一 定要
把学问分疆划 界 , 指定 这是史学 、 这是 文学 、 这 是哲学 , 这样

中传文史哲基础知识题库

中传文史哲基础知识题库

中传文史哲基础知识题库第一部分:文学基础知识1.1 文学的定义是什么?文学是一种通过语言艺术表达人类想象力、情感和思想的创造性活动,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想象的产物。

1.2 古代中国四大文学名著是哪些?古代中国四大文学名著分别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1.3 莎士比亚是哪个国家的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是英国的著名文学家,他被认为是全球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

1.4 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学流派?中国古代文学有诗、赋、文、曲、辞五大流派。

其中,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赋是较长的骈文体,文是散文的一种形式,曲是指歌曲和乐曲,辞是骈文的一种。

1.5 请问像杜甫、李白这样的人物是属于哪个朝代的文学家?杜甫和李白是属于唐朝的文学家,他们被誉为唐代的文学巨匠,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第二部分:历史基础知识2.1 哪位皇帝建立了秦朝?秦朝是由秦始皇嬴政建立的,他统一了中国并成为第一个皇帝。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

2.3 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哪个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8世纪。

2.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至1918年间爆发。

2.5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一年?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

第三部分:哲学基础知识3.1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柏拉图学派的代表人物。

3.2 西方哲学史上著名的“三位一体”是指哪三位哲学家?西方哲学史上著名的“三位一体”是指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3.3 孔子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和道德理念。

3.4 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宇宙、人类、思维、真理等基本问题。

3.5 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主张什么?伊壁鸠鲁是古希腊的原子论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追求快乐和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诗人,他流着泪水从地上爬起来,用战友的鲜血写出了悲壮的《国际 歌》词。1888年,在欧仁•鲍狄埃逝世后的第二年,法国工人作曲家 彼尔·狄盖特以满腔的激情为《国际歌》谱写了曲子(马赛曲)。从 此,它便成了世界无产者最喜爱的歌,从法国越过千山万水,传遍全 球。
•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能实现!”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呐喊,是沉 睡的人类社会夜幕中的一道耀眼的闪电,呼唤着赴汤蹈火英勇献身的 革命精神。

“英特纳雄耐尔”,外文的音译为“共产主义”。《国际歌》中
唱道:“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这个口号的提出,已经有130
多年的历史了。那时,在极端黑暗的法国巴黎,血雨腥风中掀起了狂
飙,世界
• 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诞生了。然而,它仅仅战 斗
• 了72天。巴黎公社战士的热血,激怒了一位名叫欧仁•鲍狄埃的青年
•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 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
者, •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
民的伟大导师, • 被评为二十世纪影响世界
最深的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补充资料:马克思的成长经历
•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父 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律师,对马克思少年 时代的思想成长起过良好的影响。母亲罕丽达·普勒斯堡 是个贤慧的妇女,主要操持家务。
是锁链,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 与此同时,他已经开始思考:苦难的劳工,一个 庞大的工人阶级,出路在哪里?“巴黎公社”的
事业谁来继承?
•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 最伟大的领袖——马克思。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 教学目标:
• 1.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 • 2.整体感知课文,体会马克思与恩格斯及与其他友人的真挚友情,感
《国际歌》赏析
• 《国际歌》节奏抑扬顿挫,慷慨激扬,感情丰富,
蕴涵深刻的道理。国际歌代表着社会底层人民的一 种反抗精神,一种反抗压迫、反抗专制、反抗剥削 的一种精神。哪里有压迫,哪里有专制,哪里有剥 削,哪里就有着国际歌的声音!
• 据说,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跨越草地极其艰难困苦 的时刻,红军战士搀连臂膀唱响了《国际歌》,顿 刻精神鼓舞,增添了无穷力量,最终跨越了生死地, 踏上革命胜利的道路。我不相信这个镜头是臆造, 应当说共产党革命取得成功,确实是《国际歌》给 红军战士以无穷的力量。《国际歌》是穷人的歌, 是无产者的歌,是穷人的呐喊,是无产者的倾诉, 代表着受压迫心声。
们的震撼和力量!
音乐欣赏
• 1.这是一首红色的经典,一首经典中的经典,一 首让全世界人民为之振奋的歌曲,请用心倾听!
• 2.哪位同学能说出这首歌的歌名,请举手。 • 3.你听完这首歌之后的心情是怎样的,有什么感
受?(畅所欲言) • 4.在这首歌中,有一个反复唱响的词,一个意义
重大的词,一个没有任何国界的词,请大家听完 后把他准确地找出来。 • (先回答1、2、3,稍后再回答4)
1842年初,他写了第—篇政论文章《评普
鲁土的书报检查令》,通过对书报检查制度 的批判,揭露整个普鲁土国家制度的反动本 质。同年5月,他开始为自由主义反对派创
战死、2.9万余人遭残杀、6.09万余人被投入监狱或流放。
但它却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标志着19世纪无 产阶级解放运动达到新的高峰,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宝贵的历 史经验,被载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辉史册。许多进步侨民参加 了保卫公社的战斗,其中有波兰人、意大利人、比利时人、俄国 人等。因此,巴黎公社起义实际上也是一次典型的国际性的革命 行动,是世界人民对共产共和的期待和要求,有着广泛的国际意 义。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与之有关的歌曲,感受这次起义带给人
文史哲不分家——考查历史知识 关于巴黎公社起义
巴黎公社起义是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巴黎无产阶级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为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 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而进行的一次武装斗争。武装起义仅仅进行 了72天,就因反动投降政府的血腥镇压而告失败,巴黎工人阶级 和其他劳动人民为公社的事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约7.29万余人
• 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1830年
(12岁),他进入特利尔中学,1835年9月(17岁)毕业。
中学时代,他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已有为人类 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中学毕业时他写的《青年在选择 职业时的考虑》一文说,一个人只有立志为人类劳 动,才能成为真正的伟人。1835年10月,他进波恩
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 他除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1837 年(19岁)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1 • 年(23岁),他结束大学生活,获哲学博土学位。
马克思在完成博士论文后,本想在波恩大学
讲授哲学,但因普鲁士政府加紧对进步知识 界的迫害,不得不放弃这个打算。于是他转 向政治,开始从事反对封建专制和争取民主 的斗争。
• 那么,这首歌为什么有这么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它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创作出来的呢?(回答4)
英特纳雄耐尔
• 英特纳雄耐尔,即英文international 源于法语的internationale,国 际
• 的意思;“国际”(“国际工人协会”的简称)的音译,也译作英特 雄耐纳
• 尔。在《国际歌》中指国际共产主义的理想。
受马克思的人格魅力 • 3.学习马克思在逆境中奋发向上,为理想执着追求,献身人类进步事
业的崇高精神。
• 教学重点:
• 目标3 • 学习“评传”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 教学难点:
• 把握“评传”注重学术评价,理论色彩浓,材料严谨的特 点
•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 课程类型:公开课
传主生平简介
• 卡尔·马克思 (1818\5\5— 1883\3月14),

巴黎公社失败后,一个留着大胡子的博士在
伦敦振臂高呼:“巴黎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
他就是马克思。他认为“英特纳雄耐尔”实现的
解放,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
是哲学;解放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在他和
战友恩格斯的召唤下,《共产党宣言》诞生,并
发出了震惊世界的宣告:让统治阶级在“英特纳
雄耐尔”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革命中失去的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