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价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首先介绍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监测指标确定的原则和指标内容;阐述了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和4种方法,重点介绍计量经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另外,还简述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法和补偿机制。
❖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监测,阐明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森林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可为森林的合理经营,并进行宏观调控,实现人类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将监测结果应用于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科学计量和评价,对于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或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森林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成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结果可用于森林生态环境评价,为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
❖鉴于森林生态系统在空间结构上的复杂性,时间序列上的多变性,生长发育过程的周期性和环境反应的滞后性等特点,森林生态环境的监测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定位监测和半定位监测方法。
❖①定位监测:在一定的区域内,选择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环境类型,设固定监测点,进行长期地、系统地、连续地观测与研究。
❖②半定位监测:相对于定位监测而言,通常由于人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定位观测站数量有限,对于一些特殊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进行相对短期的、不连续的观测和研究,作为对定位观测站的补充。
(2) 宏观监测、微观监测、重点地区监测和典型区域监测。
❖①宏观监测:研究地域至少应该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
❖宏观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
其次,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
❖②微观监测:研究地域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
❖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
浅谈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

浅谈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森林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对社会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对于评价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经济评价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来看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
森林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一部分,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木材、竹子等森林产品的开发利用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增长。
森林还可以提供生态旅游、狩猎、观赏等多种休闲娱乐活动,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增强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森林还具有保水、净水、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功能,能够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评价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可以从就业、经济增长、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其次是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
森林是地球的肺脏,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
森林能够吸收和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减少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起到重要的碳汇作用。
森林可以防风固沙,遏制沙漠化的扩展,保护土壤、水源和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
森林是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是许多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和重要保护区域,保护森林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吸附有害气体,净化环境。
评价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可以从碳汇、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空气净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对于森林资源的经济评价,可以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生态足迹评估等方法进行。
成本效益分析是将森林资源利用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对森林资源的投资利益进行评估。
投入产出分析则是通过衡量森林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来评价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
生态足迹评估是通过衡量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来评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这些评价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

三、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案例
2、水土保持效益计量
这样,白水江保护区每年的水土保持效益为4.27亿元。 防止泥沙滞留淤泥保护土地资源效益1.35亿元+保护土壤肥力总效益 为2.92亿元= 4.27亿元。
三、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案例
3、改善大气质量效益计量
根据经验数据,树枝和树根的重量是树干重量的1/4,木材的平均比 重为0.45t/m3。研究表明,根据光合作用方程式,树木每生产162g的 干物质可释放193g氧气,即形成1t干物质可释放1.2t氧气。 据白水江保护区管理局资料,保护区活立木蓄积量平均每年增加15 万m3,可得出白水江保护区每年的干物质生长量15×1.25=18.75万m3, 合8.44万t(18.75×0.45)。 释放的氧气量为8.44×1.2=10.13万t。 目前工业氧气的批发价为每吨370元,从而得出白水江自然保护区 每年释放氧气的效益为0.37亿元。
三、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案例
2、水土保持效益计量
保护区的保土功能保障了农田、水库不被淹埋和淤塞,公路、桥梁、河 道不被冲垮。因此,可用修筑类似拦泥工程的费用来评价水土保持效益。 若以目前建造与维护类似工程的最低费用0.7元/t计,则白水江保护区防 止泥沙滞留淤泥保护土地资源效益每年为1.35亿元。 保肥效益根据白水江保护区林地年积累表土估算均值0.5cm,再乘以化 肥替代价格计算。据经验数据,土壤表土中N、P、K总量约为1.39%,表 土密度为0.77g/cm3,化肥价格2549元/t。因此,保护土壤肥力总效益为 2.92亿元。
三、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案例
1、涵养水源效益计量
以下是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各保护站降水量 目前国内外关于涵养水源量的计算方法有6种,这里介绍一种简 单而有代表性的方法——蒸散率计算法。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3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价的基本方法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估的研究是一项工作量大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由于森林生态效益的多样性、各国国情和计量目的的不同、以及人们对这一领域研究程度的限制,生态效益经济计量方法表现出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3.3.1按照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价所采用的理论基础分类 ()l价值法V(alueMhetdo)。
该方法主要以产生生态效益的森林效能所承担的价值量,或以森林效能引起的土地级差收入、社会劳动节约量,作为森林生态效益的计量值,一般用货币额表示。
其主要方法有:替代品市场法、消耗法、效能价值分解法、再生产费用倍乘法、补偿法、加权推比法、估计法等。
(2)效益法B(neetfiMcthdo)。
该方法完全撇开培育森林所投入的劳动量,以森林诸效益造成的社会劳动节约,作为森林生态效益计量值,并用货币额表示。
运用这种方法的程序是:首先确定森林诸效益的等效益物及其等效益调整系数;其次确定随时间变化的森林诸效益在特定时期内的空间作用范围和作用程度;最后根据森林诸效益在各年度的空间作用及其程度,借助于等效益物及其调整系数,计算出分年度的森林生态效益计量值。
(3)效能法(FunctoinMethdo)。
该方法以采取技术手段获得与森林效能作用相似的结果作为计算森林生态效益计量值的依据。
它既可以用实物量表示,也可以用货币额表示。
用货币额表示时,有形产品由凝结在产品中的价值量确定,无形产品用可比产品的价格换算。
森林无形产品效益计量值一般采用类比法或效能置换法计算。
3.3.2按照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价对象分类 (1)效果评价法。
该方法是根据森林综合效益的利用程度,如以森林影响范围内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水资源的增加以及土壤流失量的减少等对森林生态效益做出经济评价。
目前,森林的涵养水源效益、保持水土效益、保护农田效益的经济计量等都普遍采用此类方法。
(2)消耗评价法。
该方法是以劳动价值为基础,以森林中凝结的劳动价值量为依据评价森林生态效益的大小,注重森林诸效益如何分担凝结在森林中的价值量,而不注重森林效益对社会产生的实际使用。
森林经济社会效益评估

森林经济社会效益评估森林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对这些效益进行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
本文将对森林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并探讨评估的方法和应用。
一、森林的经济效益森林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
首先,森林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可以用于建筑、家具制造等产业。
其次,森林也是重要的能源来源,木材可以被用来生产热能和电力。
此外,森林还提供了许多非木材林产品,如草药、水果等,这些产品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具有重要的贡献。
二、森林的社会效益森林不仅对经济有重要影响,还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效益。
首先,森林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保护水源、改善空气质量并减少土地侵蚀。
其次,森林作为休闲和旅游基地,可以为人们提供户外活动的场所,并创造就业机会。
此外,森林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平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森林经济社会效益评估方法评估森林经济社会效益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1. 财务评估法: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从经济角度来衡量森林的效益。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木材、能源等有明确市场价格的森林产品。
2. 生态服务评估法:通过评估森林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贡献来评估其效益。
包括水源保护、空气净化、土壤保持等生态服务的价值评估。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评估森林对环境的影响和生态功能的贡献。
3. 社会调查法:通过对社会参与者的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对森林效益的感知和评价。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森林对社会的影响,包括休闲、健康、文化等方面。
四、森林经济社会效益评估的应用森林经济社会效益评估的结果可以为政府和相关机构制定森林管理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通过了解森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更好地平衡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保障可持续的发展。
此外,评估结果还可以用于经济预测和决策支持,对于投资者和企业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森林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效益。
森林资源综合效益评价

森林资源综合效益评价林资源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内一切被人类所认识可利用的资源总称,是一种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
国外对森林资源价值评估的研究起步较早,从18世纪或者更早,人们就开场关注森林资源,并对林木资源的价值计量进展了研究,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
随着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问题的出现以及日益锋利化,森林资源的生态和环境价值受到了日趋广泛的关注,其计量问题也成为人们思考的重点问题。
1森林资源综合效益评价国际上对于森林蓄积的测量,也就是森林经济效益的计量体系已经非常完善。
从18世纪开场,以德国为首的林学家,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蓄积量,也就是木材的经济价值。
随着森林资源的危困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不仅认识到森林能为人类社会提供木材和多种林副产品,而且注意到森林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及环境价值。
所以人们逐渐认识到再也不能无偿的索取它,而是更应该认识森林的生态规律,更大限度的发挥其多种生态效益。
20世纪60年代以来,森林的环境价值体系及其评估,以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20世纪80年代末开场对森林生态效益进展计量。
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进入该课题的研究。
国际上有两大学派:一派是以Constanza为代表的生态经济学派,他在1997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世界生态系统效劳和自然资本价值"的文章。
他认为生态功能价值可以通过全部价值来计算,提出可以用市场价值法计算;另一学派是以Pearce为代表的环境经济学学派(1998)。
他认为很难用全部价值来计算生态功能。
他提出用假想市场法来计算生态功能价值。
印度学者提出,一株50年生的树木每年对人类的奉献高达十几万美元,其中产生的氧气价值是 3.12万美元,防止大气污染的价值是6.25万美元,防止水土流失、增加肥力价值是3.13万美元,修养水源等价值是3.12万美元,这充分说明森林的生态效益远远大于木材的经济效益。
美国马里兰大学Costanza等1997年提出的计量方法,把森林生态效益分为概念模糊的17种,其计量值相当大(全球生态系统的效劳价值至少33万亿美元)。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林业既是一项产业,又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它肩负着向人类提供丰富的林产品,以及维护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当前,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是林业生态效益究竟有多大,如何用货币化形式正确评价?下面就222省省情与林情实际,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市场价值法对222省林业生态效益进行计量评价,并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林业生态效益内函森林是生态建堤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制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
涵养水源效益: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主要表现为截留降水、涵蓄土壤水分、补充地下水、抑制蒸发、调节河川流量、缓和地表径流、改善水质和调节水温变化等。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大涵养水源能力,洪水季节可以蓄水防涝、干旱季节可以供水抗旱,故波誉为“绿色水厍”。
据研究表明,森林土壤根系空间达㈤深时,1hm2森林可贮存水200-2000m3,平均比无林地能多蓄水300m3。
据日本相关研究,3333 hm2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1 00万巾3的水库,美国环保署统计资料显示,森林拦截了垓国2/3的降水。
据有关调查,25考试资料.年的天然林,每小时可吸收降雨量15 0巾巾,草地及裸露地每小时仅为10mm及5巾巾。
据不完全统计,林地涵养水源能力为裸露地的7倍。
固土保肥效益:森林保育土壤的效能主要表现为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防沙治沙、防灾减灾(如山崩、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
茂密的森林凭借庞大的树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不但截留天然降水,还可有效地减轻雨涌对土壤的直接冲击;同时,林地下强壮庞大的根系在土壤中形成网络,与土壤牢固地盘结在一起,从而降低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及各种养分损失的固土保肥作用。
据张嘉宾的测定分析,即使是微小的细根,也有很强的固持土壤能力,平均直径只有0.8巾巾粗的细根,具有固持13kg 土壤能力。
森林一般可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的70%-80%,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矿物水土流失、肥力下降、水利工程淤积等。
浅谈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

浅谈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对社会和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森林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森林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经济评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其价值,并为其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来看看森林资源对社会的影响。
森林资源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中最为直观的就是其对经济的贡献。
森林资源提供了丰富的木材、竹材、果实、野生动植物等产品,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料。
森林还是人们进行旅游、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森林资源的旅游价值不可忽视。
据统计,森林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创造了数千亿美元的收入,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森林资源还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的存在可以改善社会治安和环境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对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进行经济评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对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森林资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具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森林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森林资源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挥着关键作用。
森林可以稳定地表土壤、净化空气、保持水源,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
森林还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等方式,森林资源为调节气候和减缓全球变暖发挥了重要作用。
森林资源还是重要的生态旅游场所和自然保护区,它为人们提供了了解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场所。
对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进行经济评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和作用。
在进行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森林资源的直接经济价值,即以森林资源产出的产品和服务为基础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人类的亲密伙伴
——评价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包括其分类、作用以及所占比重,论述了生态效益在森林服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关于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字森林资源生态效益价值
一、森林问题
森林资源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内一切被人类所认识可利用的资源总称,是一种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包括林地、林木及其空间范围内生长着的的一切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其生存及发挥作用的自然环境因素。
尽管概念上包括由森林形成的生态环境条件,但传统的林业只是以木材及林产品生产为中心。
因此人们长期忽视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在森林资源低价或无价的政策指导下,对森林资源进行掠夺式的采伐和不当的利用,导致其数量日趋枯竭,质量日益衰减,根据《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2000年至2005年全球年均净减少森林面积730万公顷,有77个国家及地区森林面积呈下降趋势。
另外,受毁林开荒、择伐及其他人类活动影响,2000年至2005年全球年均净减少原生林面积702万公顷。
二、森林资源生态效益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括物化劳动消耗和活动消耗)来决定的。
(二)效用价值理论:西方经济学认为,价值不过是表示人的欲望同物品满足这种欲望的能力的关系,即人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并认为效用是价值的源泉,是形成价值的必要条件。
即
商品价值=商品的边际效用
商品的边际效用可以用支付意愿(WTP willingness-to-pay)来表示,WTP是指人为获得一种效用而自愿支付的货币资金,是人的偏好的自动货币指标。
WTP和商品的价格和消费者剩余的关系为:
消费者剩余=WTP—消费者实际支出
从中发现如果消费者剩余可以忽略的话,消费者的实际支出等于WTP,可以用商品的价格作为商品的价值;当消费者实际支出为零时,消费者剩余等于支付意愿,可以用这种方法来
评价没有价格的公共物品的价值。
三、生态效益价值的评价方法
(一)市场法:以自然资源交易和转让市场中所形成的自然资源价格来推定评估自然资源的价格,分为市场价法和模拟市场法。
①市场价法:对于能在市场上贸易的商品,以商品的价格作为价值的近似指标。
H=∑H j =∑Q j( P j—C j)
H j:j类商品的价值 Q j:j类商品的数量
P j:j类商品的价格 C j:j类商品的生产成本
②模拟市场价格法:森林的某些环境效益不能直接进入市场流通,但市场上有同效益或服务的商品的价格。
因此,可以人为模拟市场,认为森林生态功能效益的价值与市场上同效益的商品的价值是一致的。
如森林的水源涵养效益的价值等于森林增加的蓄水量乘以单位蓄水量的库容成本。
用模拟市场法可以评价森林的营养物质积累的价值、维持二氧化碳和氧气平均的价值、水土保持的价值等。
(二)重置成本法和收获现值法:主要用于单纯评价森林资源的林木价值。
对不同的林种,采用的评价方法有所不同。
对用材林,大多根据林木生长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过熟林等不同阶段,采用重置成本法、收获现值法两种评估方法;而对于经济林,则首选收获现值法进行评估。
若为新造的尚无收入的经济林,则宜采用重置成本法进行评估。
竹林的价值评估通常采用收获现值法进行。
(三)替代法:主要用于评价森林资源的环境价值。
森林具有多种生态价值,因此在使用替代法时,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评估:
①森林土壤蓄水估算法:从森林能减少防洪费用、增加非农业供水以及提高农田灌溉能力出发,对森林调节径流价值,提出了森林防洪效益模型以及增加水资源效益模型,估算森林在涵养水源方面的价值。
②农作物产值替代法、林地经济效益替代法:对森林保育土壤价值进行评价。
③替代费用法:主要用于森林净化空气价值的评估,如以SO2的平均治理费用来评价森林对SO2的吸收功能价值;以削减粉尘的单位治理费用来估算森林对粉尘的阻滞功能价值。
四、生态资源价值的分类
按照价值量的大小分类,森林生态效益依次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防风固沙以及保育土壤。
①涵养水源价值:森林涵养水源价值是指因森林植被被涵养而增加的地表有效水量、地下有效水量以及因水质改善而增值的价值。
森林能涵养水源,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
降水的雨水,一部分被树冠截留,大部分落到树下的枯枝败叶和疏松多孔的林地土壤里被蓄留起来,有的被林中植物根系吸收,有的通过蒸发返回大气1公顷森林一年能蒸发8000吨水,使林区空气湿润,降水增加。
②净化空气价值:森林的净化空气功能主要包括吸收有害物质、阻滞粉尘、杀除细菌、降低噪声及释放负氧离子等,而其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吸收SO2和滞尘。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科学研究所在《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以及其他文献的测定数据,森林对的能力为:针叶林(柏类)为215.6公斤/公顷,阔叶林为88.6公斤/公顷;在滞尘能力方面,阔叶林的滞尘能力为10.11吨/公顷,针叶林为33.2吨/公顷。
由数据可知,森林资源在净化空气方面的价值是相当大的。
③生物多样性价值:森林生物多样性具体包括森林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基因多样性。
中国生物物种多样性高度丰富。
我国的植物种类约有3万种,居世界第二位。
世界上1200种栽培作物,其中200种起源于中国,占世界总数的18%。
同时,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陆栖脊椎动物占世界同类动物的10%,鸟类约占世界鸟类总种数的13%,兽类约占世界总种数的11%。
中国也是世界上8个作物起源中心之一。
如此丰富的生物物种绝大多数分布于森林中。
北京林业大学的张颖教授根据国际比较通用的方法核算得出了中国的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为7.379万亿元。
④固碳释氧价值: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者和氧气的制造者。
1公顷郁闭度0.8以上的森林,每年可释放氧气266.45吨吸收二氧化碳约360吨。
城市居民如果平均每人占有10 m2数木或25m2草地,他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有了去处,所需要的氧气也有了来源。
⑤防风固沙价值:森林能防风固沙,加速降尘。
狂风吹来,它用树身树冠挡住去路,降低风速,树根又长又密,抓住土壤,不让大风吹走。
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在防护范围内风速可降低30%左右;有防护林带的农田比没有的要增产20%左右。
内蒙古赤峰市40年造林11万亩,固定了近千个沙丘,年沙暴日数由3.7天减少到1.5天,年扬沙日数由54天减为20天,最大风速由40米/秒下降到17米/秒。
据测算,在绿化的街道上,空气中的含尘量要比没有绿化的地区低56.7%;草地上空的粉尘量只有裸露地的1/6到1/3。
⑥保育土壤价值: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大雨降落到森林里,渗入到土壤深层和岩石缝隙,以地下水的形式缓缓流出,冲不走土壤。
例如,据非洲肯尼亚的记录,当年降雨量为500毫米时,农垦地及放牧地的泥沙流失量分别是林区的100倍和3000倍,由此我们可认
识到森林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强大功力。
目前对森林保育土壤的价值核算主要从削减侵蚀性降雨、削减地表径流的侵蚀等方面进行。
五、结果与问题讨论
对森林资源生态效益价值的评价表明,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相当大。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达10.01万亿元,而且这个数字相当保守。
并且森林的生态价值在森林总价值中占相当大的比例,相反森林的木材生产价值则较小。
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林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是一个以发挥生态和环境作用为主的服务性行业。
森林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的亲密伙伴,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破坏森林就是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给地球造成深重灾难。
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林业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发展思路,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效益进行补偿。
爱护森林,大规模植树造林,改变自然面貌,改善生态环境,才是未来发展的真正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薛达元.1997.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雷莹.2011.森林公园的环境承载力评估和环境价值计量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
郑积源.1998.跨世纪科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民共和国林业部.2009.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普查数据
规划本0901
刘新蕾 20090146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