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地理6.1北方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6.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第六章 北方地区
从河南看北方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地理位置 和范围。 2.读图结合教材可以说出北方地区地形 、气候、河流、土壤等自然要素特点。 3.依据图文资料,分析北方地区春旱严 重的原因。
目录
01
黑土地、 黄土地
02
重要的旱 作农业区
自主学习 读 教材P8—12页, 回答下列问题: (8min)
B. 劳动力耕作经验不足
C. 热量不足,全年的生长期较短
D. 降水不多
一.位置:中国北方地区的位置及范围?(在课 本第9页图6.3描画出北方地区的范围、圈画主 要平原、高原、山脉、临海)
二.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
三.气候: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__气 候,位于哪些温度带?属于哪些干湿地区?
四.土壤:东北平原被称为____土地,而黄土高 原和华北平原被称为____土地。
玉米
中国东北玉米带从黑龙江
南部起始,包括吉林省,内 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延伸 到辽宁省北部的区域, 与 同纬度的美国玉米带、乌克 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 黄金玉米带"。
课堂小结
自
位置、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
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然
地形: 以平原、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华
3.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 型?
温带季风气候
完成课本P10活动题,根据下图,概括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冬冷夏热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多
思考P10活动题2:造成石家庄、齐齐哈尔 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石家庄冬季气温较齐齐哈尔高: 石家庄纬度位置较低,气温较高;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黑土地黄土地1、位置: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4、典型土壤“黑土地”:东北平原。
“黄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等;经济作物有甜菜、棉花、大豆等。
3、农业特征:耕地多为旱地,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4、华北平原的农业发展制约条件: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措施: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
发展方向:节水农业。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1、东北三省的美称:“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等。
2、位置与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3、地形和河流(1)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3)河流中俄界河黑龙江、乌苏里江中朝界河鸭绿江、图们江境内河流松花江、嫩江、辽河(4)山河分布大势:“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二、东北三省的气候1、气候的主要特征:冷湿。
降水较多且集中在夏季,冬季以降雪为主。
2、成因:纬度较高,又紧邻亚洲冬季风源地。
三、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农业地位: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4、大面积开荒带来的问题及对策(1)问题: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2)对策: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四、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工业地位:东北三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八年级地理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北方地区是指我国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宁夏、陕西、青海、新疆等省份。
这些地区不仅拥有独特的自然特征,还在农业发展方面有其独特之处。
以下将分别介绍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发展情况。
一、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1.气候:北方地区气候干燥,温差大。
例如内蒙古地区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炎热而干旱;黑龙江地区冬季寒冷,夏季湿润。
2.地貌:北方地区地势复杂多样,主要有山脉、平原、盆地、高原和河流等。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等山脉是北方地区的重要地貌特征。
3.植被:北方地区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草原和沙漠等。
例如黑龙江省的松花江流域是我国最大的黑龙江林区,著名的防护林带“三北”其一在这里形成。
二、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1.作物种植:北方地区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经济作物。
例如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
2.养殖业:北方地区养殖业发达,主要养殖畜牧业。
例如内蒙古自治区以畜牧业为支柱产业,养殖有牛、羊、马等。
3.果树种植:北方地区的果树种植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例如河北省是我国的“果产大省”,主要种植苹果、梨、桃、葡萄等水果。
三、北方地区的农业问题与对策1.气候干旱:北方地区气候干燥,缺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可以采取节水灌溉、水资源调配和改善灌排设施等措施来解决。
2.土地退化:北方地区土地退化严重,导致产量下降。
可以通过良好的耕作管理、合理施肥和有效控制土地污染等来改善土壤质量。
3.农村人口流失:北方地区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导致农业劳动力不足。
可以采取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业效益等措施来留住农民。
4.自然灾害:北方地区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干旱、洪水和冰雪灾害等。
可以加强灾害防范和减灾工作,建立健全的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
总之,北方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特征,包括气候、地貌和植被等。
在农业发展方面,北方地区以粮食种植和畜牧业为主,同时也发展了一些特色农业。
八年级地理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新版新人教版

春小麦、玉米、 大豆、甜菜
冬小麦、玉米、 花生、棉花;苹 果、葡萄、梨等
谷子;柿子
➢ 农业发展的地区差异
小麦
玉米
甜菜
棉花
大豆
谷子
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是我国油料作物主要产区
C
B.②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春小麦、棉花、花生等
C.①、②两地区发展农业都具有的有利条件是雨热同期
需: 蒸发旺盛,降水偏少
供<需
农作物生长,需水量大
济南多年平均各月 气温和降水量
➢ 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春旱 (2)抗旱措施
南水北调
喷灌农业
抗旱作物名星——高梁
改良作物提高抗旱性能
➢ 农业发展的地区差异
地区
土壤 类型
熟制
主要农作物或农 产品
东北 平原
华北 平原
黑土地
一年 一熟
黄土 高原
两年三
黄土地 熟或一 年两熟
D.秋旱制约①、②两地的农业生产
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
➢ 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地形
平原面积广大, 土壤肥沃,耕 地集中连片
旱作 我国重要的
农业区
气候
雨热同期
济南年平均各月气温 和降水量
古诗中的地理
春旱
[宋朝]张耒
风云闲益高,旱色起诸岭。 施生泽未渥,晓气挟余冷。
➢ 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春旱
(1)形成原因
供:
春季气温迅速升高,而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读图
地处中纬度,东面濒临海洋
50°N
40°N
33°N
1.位置和范围
读图 在P9图6.3找到 大兴安岭、青藏 高原、内蒙古高 原、秦岭、淮河、 渤海、黄海
P9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
1.位置和范围
读图
说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 理事物名称,观察北方地 区的范围?
A大兴安岭
A C F
B青藏高原
以东
C内蒙古高原 以南 D秦岭
我来归纳:
1.联系行政区划的知识描述北方地区的范围,说出其界线。 2.如何描述北方地区的地形类型和地形特征? 3.从哪些方面说明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4.说说黑土地、黄土地的分布。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观察分析: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有哪些?农业特点是什么?
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P11 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P11
练习巩固:
• 河流:
读“北方地区”,回答:
嫩江 ; ④__________
辽河 ; ⑤__________ 黄河 ; ⑥__________ 渭河 ; ⑦__________ 汾河 ; ⑧__________ 图们江 ; ⑨__________ 鸭绿江 。 ⑩__________
练一练
1、北方地区位于 大兴安岭 、 青藏 高原以东, 内蒙古 高 原以南, 秦岭--淮河 以北,东临 渤 海和 黄 海。 2、我国北方地区分布着有肥沃黑土著称的 东北 平原、土层 深厚的 黄土 高原以及由黄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 华北 平 原。 3、北方地区多为湿润、半湿润的 温带季风 气候;耕地多为 旱地 。东北平原盛产 春小麦 、 玉米 、 大豆 、 甜菜 ;华北平原是我国 冬小麦 、 棉花 和 花生 的主 要产区;黄土高原以出产 谷子 为主。 4、华北平原农业生产面临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春旱 ,发展 节水 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PPT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 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目前,国家 为缓解华北平原水资源不足的状况,采取了 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
从长远看来,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这里农业 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采取地膜覆盖、建塑料大棚减少风干和水份蒸 发。 2、改变灌溉方式,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 广喷灌、滴灌技术 3、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植物 4、培育抗旱新品种
石家庄的纬度位置比齐齐哈尔低,获得的太阳光 热比齐齐哈尔多,所以气温高,石家庄距离海洋 比齐齐哈尔近,受季风影响所以降水多。
纬度位置相近,但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地势比石家庄高,所以1月、7月 平均气温低,石家庄距离海洋更近,受季风影响所以降水多。
北方地区: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北
Hale Waihona Puke 地理位置、地形、温度带、降水、土地 西
东
南
1、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 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黄土高 原。
3、北方地区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
•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 区域 ,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A 大兴安岭 昆仑山第脉一阶C 梯祁连第山二脉阶横梯跨二级、三级阶梯 B秦岭----淮河一线 横断山脉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 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4、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6.1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展示北方地区图,温度带图、气候图等,引导学生学会从图中归纳整理信息。
展示拓展材料:河流从山地流出,由于坡度骤降,流速减慢,对碎石和泥沙的携带作用减弱,使碎石和部分泥沙分带堆积形成一种扇形地貌——冲积扇。
在太行山麓,发育了一系列地势自西向东和缓倾斜的冲积扇。这里光热充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自古就是华北平原重要的农耕区。古代先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这片富庶之地上形成了北京、开封、邯郸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称。
提出问题:读“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三个城市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
①根据三地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情况,概括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②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探究两地差异的原因。
原因:受纬度的影响:石家庄纬度较低,所以气温高。
③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探究两地差异的原因。
石家庄比延安气温略高,降水也多
展示活动四:识读三种土壤,说出自己对三种土壤的认识。
读一读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获得新知
开展动手标Hale Waihona Puke 、指图展示等多种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
图文结合,以问题引导学生对比探讨,深入了解气候的差异
通过北方地区的探究逐步形成对比的眼光观察地理事物,并且逐步体验地理的综合性特点
原因:地形—延安地处黄土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降水也稍多。
展示活动四:出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土壤,解读:黑土在冷湿的环境下形成的;黄土高原被深厚黄土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堆积形成华北平原
拓展阅读:全世界仅有三大块黑土区
一、是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面积约190万平方公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3)与石家庄相比,齐齐哈尔冬季的气温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原因。 特点:齐齐哈尔冬季的气温更低。 原因:齐齐哈尔纬度较高,距离冬季风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说明该气候对图中 ②区域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不利影响:春旱严重。
二、综合题 11. 读图6-1-4,完成下列问题。
返回目录
(1)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___大__兴__安__岭______(山脉)、 __青__藏_____高原以东,___内__蒙__古___高原以南,东临渤海和黄海。 (2)确定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的主要差异是_降__水__(_或__夏__季__风__)_, 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数字序号是___①_____。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简述白洋淀对维持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美化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与保持生物多样性。
返回目录
气候
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___温__带__季__风____气 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属于半湿润区,降水集中于____夏____季
土壤
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黑色土壤,被称为“__黑__土__地____”;黄 土高原因被黄土所覆盖、华北平原因
河流
泥沙堆积而被称为“__黄__土__地_____”河流水量较小(黑龙江除外),汛期短,
返回目录
1. 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中,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B )
2. 下列地形区中,全部位于北方地区的一组是( D ) A.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B. 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 C. 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D.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返回目录
3.下列各图中,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
1.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 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
(基础目标)
3. 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提升目标)
教学重点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资料分析法、多媒体直观演示法、活动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沁园春·雪》引入北方地区的学习。
你知道我国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
(板书)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请学生完成导学案之自主学1至4。
明确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1.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一线以北,东临海和海。
2.地形:以和为主。
东部有广阔的平原和平原;西部有的黄土高原。
3.气候:地跨我国的和,大部分地区属于。
大部分属于(干湿区)。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
分别请学生发言指图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板书)1、范围
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位置: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等。
(板书)2、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
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地形。
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一下地形
◆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
◆高原: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
◆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脉以东。
(板书)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1,解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差异。
小组合作
完成后,请学生指图讲解。
1、读下图(课本P10图6.5),探究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
(1)根据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情况,可以判断三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征是。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4)归纳: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带和带,大部分气候属于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冬季;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夏季。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 毫米,属于区。
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集中于季。
小结: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旱和冬春季节多沙尘暴。
由于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北方地区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
(板书)4、土壤:“黑土地”和“黄土地”
承转:由于北方地区的这种自然特征深刻的影响了北方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
例如北方地区的农业就形成了明显得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特点。
(板书)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请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完成5、6两题。
【北方地区的农业】
5.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
主要种植、、等粮食作物,以及、、等经济作物,称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6.找到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
(在书中做标注)请学生发言进行展示。
(小结)北方地区具有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夏季雨热同期等发展农业生产大的优势,但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有极大的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
(承转)我们以华北平原的春旱为例进行一下分析。
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2,认识华北平原的春旱成因及其影响。
2、阅读课本P12图6.8,探究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1)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月)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2)华北平原春季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华北平原的人们该如何应对春旱?
请学生进行展示,教师及时进行反馈总结。
(小结)华北平原降水集中夏季,春季降水极少;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用水量大;华北平原河流较少,水量小;华北平原耕地多,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5,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华北平原春旱严重。
目前,国家采取了跨流域调水调节降水的空间变化、修建水库调节降水的时间变化等措施解决华北平原的春旱,但是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华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课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明确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当堂练习
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