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二章(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PPT课件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PPT课件

机械零件的失效并不是单纯意味着破 坏,可归纳为三种情况: ➢ 完全不能工作 ➢ 虽然能工作,但性能恶劣,超过规定指标 ➢ 有严重损伤,失去安全工作能力
.
14
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
➢ 断裂 ➢ 过大残余变形 ➢ 表面损伤失效 ➢ 材质变化失效 ➢ 破坏正常工作条件而引起的失效
.
15
机械零件常见的损坏形式
第二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性能
力
物
化
化
学
理
学
学
性
性
性
性
能
能
能
能
.
1
力学性能
➢ 力学性能 指金属在力的作用 下所显示出的与弹性和非弹性反 应相关或涉及应力-应变关系的 性能,如弹性、强度、硬度、塑 性、韧性等
.
2
➢硬度
引言:
1、定义:指材料局部表面抵抗塑性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它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其物理含义与试验方法 有关。
➢ 静载荷:大小不变或变化过程缓慢;
➢ 冲击载荷:在短时间内以较高速度作用于 零件;
➢ 交变载荷:大小、方向或大小和方向随时 间发生周期性变化。
.
26
载荷的作用形式
➢ 拉伸载荷 ➢ 压缩载荷 ➢ 弯曲载荷 ➢ 剪切载荷 ➢ 扭转载荷
.
27
拉伸载荷
.
28
压缩载荷
.
29
弯曲载荷
弯曲载荷
.
30
➢ 剪切载荷
活塞销的挤压成形
.
22
塑性变形的应用
➢ 冷拔:用外力作用于被拉金属 的前端,将金属坯料从小于坯 料断面的模孔中拉出,使其断 面减小而长度增加的方法。冷 拔的产品较之于热成型有:尺 寸精度高和表面光洁度好的优 点。
.
14
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
➢ 断裂 ➢ 过大残余变形 ➢ 表面损伤失效 ➢ 材质变化失效 ➢ 破坏正常工作条件而引起的失效
.
15
机械零件常见的损坏形式
第二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性能
力
物
化
化
学
理
学
学
性
性
性
性
能
能
能
能
.
1
力学性能
➢ 力学性能 指金属在力的作用 下所显示出的与弹性和非弹性反 应相关或涉及应力-应变关系的 性能,如弹性、强度、硬度、塑 性、韧性等
.
2
➢硬度
引言:
1、定义:指材料局部表面抵抗塑性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它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其物理含义与试验方法 有关。
➢ 静载荷:大小不变或变化过程缓慢;
➢ 冲击载荷:在短时间内以较高速度作用于 零件;
➢ 交变载荷:大小、方向或大小和方向随时 间发生周期性变化。
.
26
载荷的作用形式
➢ 拉伸载荷 ➢ 压缩载荷 ➢ 弯曲载荷 ➢ 剪切载荷 ➢ 扭转载荷
.
27
拉伸载荷
.
28
压缩载荷
.
29
弯曲载荷
弯曲载荷
.
30
➢ 剪切载荷
活塞销的挤压成形
.
22
塑性变形的应用
➢ 冷拔:用外力作用于被拉金属 的前端,将金属坯料从小于坯 料断面的模孔中拉出,使其断 面减小而长度增加的方法。冷 拔的产品较之于热成型有:尺 寸精度高和表面光洁度好的优 点。
第二章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12节PPT课件

第二章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础
(课3)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具备所必需的汽车所使用的金属
材料基本知识。 学习要求:
掌握钢的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及常用的热处理方法、 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
掌握常用的机械工程材料类型、牌号、力学性能 及用途。初步具有选择工程材料的能力。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4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3、认识金属的不同结构组织的各方面性
能是不一样的,实际应用中,影响金属的各种
使用性能。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及结晶,我们
才能够掌握金属材料性能的变化规律。
一、金属晶体结构的基本知识
1、金属是晶体
固态物质里根据其原子的排列形式分为两
类: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特点是其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
13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关于晶面与晶向(P14详细介绍): 晶面:晶面是在晶格中由一系列原子组 成的平面,而晶面则又是由一行行的原子组 成。 晶向:是指晶格中各原子的位向。
三种重要的 Nhomakorabea晶
14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二、合金的基本概念(P17)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元素同一种或者几种其 它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晶 胞
9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3、金属中常见的晶格类型
金属的晶格类型很多,最常见的也是最典型
的晶格类型有三种:
⑴ 体心立方晶格
特征:是一个立
方体。在晶胞的8个
结点上各有一个原
子,在晶胞中心也 有一个原子。
体心立方晶格
10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课3)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具备所必需的汽车所使用的金属
材料基本知识。 学习要求:
掌握钢的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及常用的热处理方法、 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
掌握常用的机械工程材料类型、牌号、力学性能 及用途。初步具有选择工程材料的能力。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4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3、认识金属的不同结构组织的各方面性
能是不一样的,实际应用中,影响金属的各种
使用性能。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及结晶,我们
才能够掌握金属材料性能的变化规律。
一、金属晶体结构的基本知识
1、金属是晶体
固态物质里根据其原子的排列形式分为两
类: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特点是其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
13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关于晶面与晶向(P14详细介绍): 晶面:晶面是在晶格中由一系列原子组 成的平面,而晶面则又是由一行行的原子组 成。 晶向:是指晶格中各原子的位向。
三种重要的 Nhomakorabea晶
14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二、合金的基本概念(P17)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元素同一种或者几种其 它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晶 胞
9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3、金属中常见的晶格类型
金属的晶格类型很多,最常见的也是最典型
的晶格类型有三种:
⑴ 体心立方晶格
特征:是一个立
方体。在晶胞的8个
结点上各有一个原
子,在晶胞中心也 有一个原子。
体心立方晶格
10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培训课件

随炉缓慢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也叫均匀化退火。)
▪ 目的 ▪ 均匀钢内部的化学成分,消除偏析。
▪ 适用情况 ▪ 主要于铸造后的高合金钢。
5.去应力退火
▪ 概念
▪
为了消除由于变形加工以及铸造、焊接过程引起的
残余内应力而进行的退火称为去应力退火。
▪ 退火温度 ▪ 不超过Ac1,一般500~650℃。
▪
让其中的碳化物球化(粒化)和消除网状的二
次渗碳体。(因此叫做球化退火。)
▪ 适用钢种 ▪ 主要适用于共析或过共析的工模具钢
T10钢球化退火组织 ( 化染 ) 500
4.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
▪ 概念
▪
将工件加热到略低于固相线的温度(亚共析钢通常
为1050℃~1150℃),长时间(一般10~20h)保温,然后
40min,然后迅速放在端淬试验台上喷水冷却。
未淬透钢 淬透钢
a) 全淬透
b) 未淬透
四、钢的回火
▪ 什么是回火? 后再淬冷火却后到再室将温工的件一加种热热到处A理c1工温艺度。以下某一温度,保温
一般是紧接淬火以后的热处理工艺。
▪ 淬火后回火目的 ◆降低或消除内应力,以防止工件开裂和变形; ◆ 减少或消除残余奥氏体,以稳定工件尺寸; ◆调整工件的内部组织和性能,以满足工件的
➢ 由于感应加热速度快,奥氏体晶粒不易长大,淬火后获得非 常细小的隐晶马氏体组织,使工件表层硬度比普通淬火高2HRC ~3HRC,耐磨性也有较大提高。
➢ 表面淬火后,淬硬层中马氏体的比体积较原始组织大,因此 表层存在很大的残余压应力,能显著提高零件的弯曲、抗扭疲 劳强度。小尺寸零件可提高2~3 倍,大尺寸零件可提高20%~ 30%。
▪ 适用钢材 中碳钢(消除魏氏组织、晶粒粗大、带状组织等)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件

金属材料的耐磨性能提升
热处理:通过加热和冷却,改变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提高耐磨性
合金化:添加其他元素,形成合金,提高耐磨性
表面处理:如电镀、喷涂、涂层等,提高耐磨性
结构设计:优化金属材料的形状和尺寸,提高耐磨性
05
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领域
飞机制造: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飞机制造
热处理的应用
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改善金属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消除金属材料的内应力和变形
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改善金属材料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提高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04
金属材料的性能改善
金属材料的强度提升
热处理:通过加热和冷却改变金属的微观结构,提高强度
合金化:通过添加其他元素形成合金,提高强度
03
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使材料内部形成马氏体组织,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04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时间,使马氏体组织转变为回火马氏体,降低硬度和脆性,提高韧性和塑性
05
正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时间,使材料内部组织均匀化,提高塑性和韧性
06
退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时间,使材料内部组织软化,降低硬度和脆性,提高塑性和韧性
热处理工艺流程
加热:将金属材料加热到预定温度
保温:保持金属材料在预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
冷却:将金属材料冷却到室温或低于室温
回火: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冷却,以消除内应力,提高韧性和塑性
淬火: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快速冷却,以获得高硬度和耐磨性
退火: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缓慢冷却,以消除内应力,提高塑性和韧性
热处理:通过加热和冷却,改变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提高耐磨性
合金化:添加其他元素,形成合金,提高耐磨性
表面处理:如电镀、喷涂、涂层等,提高耐磨性
结构设计:优化金属材料的形状和尺寸,提高耐磨性
05
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领域
飞机制造: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飞机制造
热处理的应用
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改善金属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消除金属材料的内应力和变形
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改善金属材料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提高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04
金属材料的性能改善
金属材料的强度提升
热处理:通过加热和冷却改变金属的微观结构,提高强度
合金化:通过添加其他元素形成合金,提高强度
03
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使材料内部形成马氏体组织,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04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时间,使马氏体组织转变为回火马氏体,降低硬度和脆性,提高韧性和塑性
05
正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时间,使材料内部组织均匀化,提高塑性和韧性
06
退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时间,使材料内部组织软化,降低硬度和脆性,提高塑性和韧性
热处理工艺流程
加热:将金属材料加热到预定温度
保温:保持金属材料在预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
冷却:将金属材料冷却到室温或低于室温
回火: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冷却,以消除内应力,提高韧性和塑性
淬火: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快速冷却,以获得高硬度和耐磨性
退火: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缓慢冷却,以消除内应力,提高塑性和韧性
电子课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七版)》-A02-3668 第二章

四、冲击韧性
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冲 击韧性。材料的冲击韧性用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来测定。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机
* 五、疲劳强度
金属材料抵抗交变载荷作用而不产生破坏的能力称 为疲劳强度。
将材料制成试样,对其施加交变应力,观察交变应 力R 与试样断裂前的应力循环次数N 的关系。如果将交变 应力R和N的对应关系绘制成图,就得到R—N 曲线,也称 为疲劳曲线。
(2)洛氏硬度的表示方法 符号HR前面的数字表示硬度值,后面的字母表示不
同 洛氏硬度标尺。 (3)洛氏硬度试验法的优缺点
洛氏硬度试验操作简单、迅速,可直接从表盘上读 出硬度值;压痕直径很小,可以测量成品及较薄工件;测试 的硬度值范围较大,可测从很软到很硬的金属材料,所 以在生产中广为应用,其中HRC的应用尤为广泛。但由 于压痕小,当材料组织不均匀时,测量值的代表性差, 一般需在不同的部位测试几次,取读数的平均值代表材 料的硬度。
布氏硬度试验的压痕直径较大,能较准确地反映
材料的平均性能。由于强度和硬度间有一定的近似比 例关系,因而在生产中较为常用。但由于测压痕直径 费时费力,而且不适于测高硬度材料,压痕较大,所 以只适宜对毛坯和半成品进行测试,而不宜对成品及 薄壁零件进行测试。
2. 洛氏硬度 (1)洛氏硬度的测试原理 常用的洛氏硬度标尺有A、B、C三种,其中C标尺应用最广。
坏的能力称为耐腐蚀性。
金属材料的腐蚀
2.高温抗氧化性 在高温下金属材料易与氧结合,形成氧化皮,造成金
属的损耗和浪费,因此高温下使用的零件,要求材料具有 高温抗氧化的能力。
§2-4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是金属材料对不同加工工艺 方法的适应能力,包括铸造性能、锻压性能、焊接性 能、切削加工性能和热处理性能等。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件PPT课件

27
第27页/共131页
•2
•
金属材料利用锻压加工方法成形的难易程度称为锻造性
能。锻造性能的好坏主要同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有关。塑性
越好,变形抗力越小,金属的锻造性能越好。
3、
焊接性能是指材料在限定的施工条件下焊接成按规定设计 要求的构件
4、
切削加工性能是指金属在切削加工时的难易程度。
28
第28页/共131页
零 件 的 疲 劳 断 裂 过 程 可 分 为 裂 纹 产 生 、 裂 纹 扩 展 和 瞬 间 断 裂 三 个
阶段 。 • 金属材料在无数次重复或
交变载荷作用下而不致引
起断裂的最大应力,叫做
疲劳强度。
1
•
材料的疲劳强度通常
在旋转对称弯曲疲劳试验
机上测定。
n0
n
据统计,约80%的机件失
效为疲劳破坏。
7
第7页/共131页
• ④熔剂→造渣剂,去除杂质,(石灰厂生产)CaCO3(石灰石)、CaO(生 石灰)(举例:家用磷钒净水作用)。
• CaCO3→CaO+CO2↑ • CaO+SiO2→CaSiO3(↓) • CaO+FeS→CaS(↓)+FeO • FeO+CO→……
8
第8页/共131页
• 2.设备:
1
第1页/共131页
★ 材料按物质结构不同分:
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陶瓷 料)、复合材料
★ 材料按用途不同分:
机械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电工材料、电子材 料
★ 材料按功能不同分:
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磁性材料等
2
第2页/共131页
材料发展概括 ▲ 石器时代 天然石,兽骨,树枝
第27页/共131页
•2
•
金属材料利用锻压加工方法成形的难易程度称为锻造性
能。锻造性能的好坏主要同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有关。塑性
越好,变形抗力越小,金属的锻造性能越好。
3、
焊接性能是指材料在限定的施工条件下焊接成按规定设计 要求的构件
4、
切削加工性能是指金属在切削加工时的难易程度。
28
第28页/共131页
零 件 的 疲 劳 断 裂 过 程 可 分 为 裂 纹 产 生 、 裂 纹 扩 展 和 瞬 间 断 裂 三 个
阶段 。 • 金属材料在无数次重复或
交变载荷作用下而不致引
起断裂的最大应力,叫做
疲劳强度。
1
•
材料的疲劳强度通常
在旋转对称弯曲疲劳试验
机上测定。
n0
n
据统计,约80%的机件失
效为疲劳破坏。
7
第7页/共131页
• ④熔剂→造渣剂,去除杂质,(石灰厂生产)CaCO3(石灰石)、CaO(生 石灰)(举例:家用磷钒净水作用)。
• CaCO3→CaO+CO2↑ • CaO+SiO2→CaSiO3(↓) • CaO+FeS→CaS(↓)+FeO • FeO+CO→……
8
第8页/共131页
• 2.设备:
1
第1页/共131页
★ 材料按物质结构不同分:
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陶瓷 料)、复合材料
★ 材料按用途不同分:
机械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电工材料、电子材 料
★ 材料按功能不同分:
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磁性材料等
2
第2页/共131页
材料发展概括 ▲ 石器时代 天然石,兽骨,树枝
(汇总)金属材料与热处理.ppt

青铜器时代
商代四羊方尊
4
1801.h0,
青铜时代约从公 元前4000年至公元 初年,希腊、埃及始 于公元前3 000年以 前,中国始于公元前 1 800年。青铜器时 代标志着人类开场学 会冶炼和使用金属材 料
铁器时代
战国铁锄
5
1801.h0,
世界上最早锻造 出铁器的是赫梯王国 〔今土耳其境内〕, 距今约3400年。由 于铁器比青铜器的硬 度高4倍,所以极大 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 的开展
例:
170HBW10/1000/30:
直径10mm的压头,在9807N〔1000kg〕的试验力作用下, 保持30 s时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70。
600HBW1/30/20:
直径为1mm压头,在294.2N〔30kg〕的实验力作用下, 保持20 s时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600。
53
1801.h0,
应用范围:
3.金属学根底知识 主要介绍铁碳合金的组织及铁碳合金相图 。
12
1801.h0,
4.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主要介绍碳素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 及硬质合金等金属材料的常用牌号、成分、组 织、性能及用途,并介绍了国外常用金属材料 的牌号和新型工程材料的相关知识。
13
1801.h0,
5.热处理的根本知识
〔T1〕之间存在的温度差〔△T= T0- T1〕。 金属结晶时,冷却越快,其实际结晶的温度就越 低,过冷度△T也就越大。
结晶冷却曲线
25
1801.h0,
金 属 的 结 晶 过 程
26
1801.h0,
二、晶粒大小对金属材料的影响
晶粒愈细,强度、硬度愈高,塑性、韧性也 愈好。
形核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所形成的晶 核数,用字母N表示。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固溶强化是金属强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溶质含量 适当时,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而塑性和 韧性没有明显降低。
➢ 纯铜的Rm 为220MPa, 硬度为40HBW, 断面收缩率Z为70%。
当加入1%镍形成单相固溶体后, 强度升高到390MPa, 硬度 升高到70HBW, 而断面收缩率仍有50%。所以固溶体的综合 力学性能很好, 常常作为合金的基体相。
➢ 固溶体用α、β、γ等符号表示。A、B组元组成的固溶体 也可表示为A(B), 其中A为溶剂, B为溶质。例如铜锌合金 中锌溶入铜中形成的固溶体一般用α表示, 亦可表示为 Cu(Zn)。
2、分类 ➢ 按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位置, 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
溶体与间隙固溶体两种。 ➢ 按溶质原子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固溶体可分为有限固溶
立方
➢布拉菲点阵
7个晶系,
六方
14种点阵。
➢大部分(2/3)的
四方
金属属于三种典型
的晶体结构。
菱方
正交
单斜
三斜
三、 典型晶体结构
• 在元素周期表一共约有110种元素,其中80多种是金属, 占2/3。而这80多种金属的晶体结构大多属于三种典型 的晶体结构。它们分别是: 1、体心立方晶格(BCC) 2、面心立方晶格(FCC) 3、密排六方晶格(HCP)
面心立方晶格
原子个数
➢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 每个角上的原子在晶格中同时属于8个 相邻的晶胞,因而每个角上的原子属于一个晶胞仅为1/8, 而每个侧面中心的那个原子则属于两个晶胞。所以一个体 心立方晶胞所含的原子数为 4个。
n 18 16 4 82
原子半径
r 2a 4
• 面心立方晶格
晶格常数:a 原子半径: 原子个数:4 配位数: 12 致密度:0.74 常见金属: -Fe、Ni、Al、Cu、Pb、Au等
➢ 纯铜的Rm 为220MPa, 硬度为40HBW, 断面收缩率Z为70%。
当加入1%镍形成单相固溶体后, 强度升高到390MPa, 硬度 升高到70HBW, 而断面收缩率仍有50%。所以固溶体的综合 力学性能很好, 常常作为合金的基体相。
➢ 固溶体用α、β、γ等符号表示。A、B组元组成的固溶体 也可表示为A(B), 其中A为溶剂, B为溶质。例如铜锌合金 中锌溶入铜中形成的固溶体一般用α表示, 亦可表示为 Cu(Zn)。
2、分类 ➢ 按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位置, 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
溶体与间隙固溶体两种。 ➢ 按溶质原子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固溶体可分为有限固溶
立方
➢布拉菲点阵
7个晶系,
六方
14种点阵。
➢大部分(2/3)的
四方
金属属于三种典型
的晶体结构。
菱方
正交
单斜
三斜
三、 典型晶体结构
• 在元素周期表一共约有110种元素,其中80多种是金属, 占2/3。而这80多种金属的晶体结构大多属于三种典型 的晶体结构。它们分别是: 1、体心立方晶格(BCC) 2、面心立方晶格(FCC) 3、密排六方晶格(HCP)
面心立方晶格
原子个数
➢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 每个角上的原子在晶格中同时属于8个 相邻的晶胞,因而每个角上的原子属于一个晶胞仅为1/8, 而每个侧面中心的那个原子则属于两个晶胞。所以一个体 心立方晶胞所含的原子数为 4个。
n 18 16 4 82
原子半径
r 2a 4
• 面心立方晶格
晶格常数:a 原子半径: 原子个数:4 配位数: 12 致密度:0.74 常见金属: -Fe、Ni、Al、Cu、Pb、Au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金属的工艺性能
金属材料的一般加工过程
铸件
机加工
冶炼→铸造
热锻
机加工
铸锭
热轧→
板料、棒材、 型材、管材
焊接 机加工
零 件
冷轧、冷拔、冷冲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金属材料对不同加工工艺方 法的适应能力。它包括铸造性能、锻造性能、切削加工性 能和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等。
一、铸造性能 二、锻压性能 三、焊接性能 四、切削加工性能及热处理性能
根据载荷作用性质的不同分:
(1)静载荷——大小不变或变化过程缓慢的载荷。
(2)冲击载荷——在短时间内以较高速度作用于零件Fra bibliotek上的载荷。
(3)交变载荷——大小、方向或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发
生周期性变化的载荷。
载荷的作用形式
2.内力
内力——工件或材料在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为保持 其不变形,在材料内部产生的一种与外力相对抗的力,称 为。
形变强化(加工硬化)——冷塑性变形除了 使晶粒的外形发生变化外,还会使晶粒内部的位 错密度增加,晶格畸变加剧,从而使金属随着变 形量的增加,使其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 性下降。
金属的塑性变形,在外形变化的同时,晶粒 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通常晶粒会沿变形方向压 扁或拉长。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组织
§2-2 金属的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拉伸实验测定 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 抗扭强度 抗弯强度
1.拉伸试样
d——试样直径 L0——标距长度
低碳钢拉伸实验
2.力-伸长曲线
弹性变形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缩颈阶段
力-拉伸曲线
3.强度指标
(1)屈服强度——当金属材料出现屈服现象时, 在实验期间发生塑性变形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屈服 强度分为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
H BWF0.102
2F
S
πD (DD 2d2)
表示方法:
布氏硬度用硬度值、硬度符号、压头直径、实验力及 实验力保持时间表示。当保持时间为10~15s时可不标。
例:
170HBW10/1000/30:
直径10mm的压头,在9807N(1000kg)的试验力作用下, 保持30 s时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70。
试样从一定高度被击断后,缺口处单位横 截面面积上吸收的功,即表示冲击韧度值。
k
Ak So
*五、疲劳强度
由于所承受的载荷为交变载荷,零件承受的应力虽 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但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仍会产 生裂纹或突然发生断裂。金属这样的断裂现象称为疲劳 断裂。金属材料抵抗交变载荷作用而不产生破坏的能力 称为疲劳强度。疲劳极限用符号R-1表示。
2.断面收缩率Z
试样拉断后,缩颈处面积变化量与原始横截面面积比值的
百分率。
Z So Su 100% So
【例】有一直径 d =10mm,Lo=100mm 的低碳钢试样, 拉身实验时测得FeL=21kN,Fm=29kN,du=5.65mm, Lu=138mm。求此试样的ReL、Rm、A11.3、Z。
R eL
FeL S0
ReL ——试样的下屈服强度,N/mm2; FeL ——试样屈服时的最小载荷,N; S0 ——试样原始横截面面积,mm2。
规定产生0.2残余伸长时的应力为条件屈服强度Rp0.2, 替代ReL,称为条件(名义)屈服强度。
2.抗拉强度Rm
抗拉强度——材料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应力。
第二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
§2-1 金属材料的损坏与塑性变形 §2-2 金属的力学性能 §2-3 金属的工艺性能 §2-4 力学性能实验
§2-1 金属材料的损坏与塑性变形
一、与变形相关的几个概念 二、金属的变形 三、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变形与加工硬化
一、与变形相关的几个概念
1.载荷
载荷——金属材料在加工及使用过程中所受的外力。
解题过程
三、硬度
硬度——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 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硬度是通过在专用的硬 度试验机上实验测得的。
布氏硬度试验机 洛氏硬度试验机
维氏硬度试验机
1.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原理
布氏硬度值——用球面压痕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平
均压力来表示,单位为MPa,但一般均不标出,用符号
HBW表示:
一、强度 二、塑性 三、硬度 四、冲击韧性 *五、疲劳强度
任何机械零件或工具,在使 用过程中,往往要受到各种形式 外力的作用,这就要求金属材料 必须具有一种承受机械载荷而不 超过许可变形或不破坏的能力, 这种能力就是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强度
强度——金属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 断裂的能力。其大小用应力表示。
Rm
Fm S0
Rm ——抗拉强度,MPa; Fm ——试样在屈服阶段后所能抵抗的最大力(无明 显屈服的材料,为试验期间的最大力), N;
S0 ——试样原始横截面面积,mm2 。
二、塑性
塑性——材料受力后在断裂前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1.断后伸长率A
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A Lu Lo Lo
一、铸造性能
铸造成形过程中获得外形准确、内部健全铸件的能力, 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流动性、收缩性和偏析倾向等。
1.流动性 熔融金属的流动能力。 2.收缩性 铸造合金由液态凝固和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 体积和尺寸减小的现象。 3.偏析倾向 金属凝固后,内部化学成分和组织不均匀现 象。
600HBW1/30/20:
直径为1mm压头,在294.2N(30kg)的实验力作用下, 保持20 s时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600。
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测定铸铁、有色金属及退火、正火、调质处 理后的各种软钢等硬度较低的材料。
2.洛氏硬度
洛氏硬度原理
HR100 h3 0.002
洛氏硬度试验原理
洛氏硬度计表盘
3.应力
应力——假设作用在零件横截面上的内力大小均匀分 布,单位横截面积上的内力。
R F S
R:应力,Pa; F:外力,N; S:横截面面积,m2。
二、金属的变形
弹性变形 弹-塑性变形
断裂
滑移与位错
金属塑性变形的影响因素:
1.晶粒位向的影响 2.晶界的作用 3.晶粒大小的影响
三、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变形与加工硬化
表示方法:
符号HR前面的数字表示硬度值。HR后面的字母表示 不同的洛氏硬度标尺。
例:45HRC表示用C标尺测定的洛氏硬度值为45。
常用的三种洛氏硬度标尺的试验条件和适用范围
四、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 破坏的能力。材料的冲击韧性用一次摆锤冲击弯曲 试验来测定。
冲击试样
冲击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