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消费者行为学 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1、消费者广义消费者:指购置、使用各种产品与效劳的个人或组织。
狭义消费者:指购置、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效劳的个人与住户。
一般而言,消费者行为学所理解的“消费者〞是指狭义而言。
(还包括参与消费者购置过程和使用过程的所有人)2、消费者行为定义: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效劳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特点:〔1〕消费者行为既富有多样性,又很复杂〔2〕消费者行为富有共性〔3〕消费者行为具有引导性影响因素:〔1〕消费者决策过程〔2〕在因素〔3〕营销因素〔4〕外在因素3、消费者角色建议者:首先提出或有意购置*一产品或效劳的人。
影响者:器看法或建议对最终购置决策具有一定影响的人。
决策者:在是否买、为何买、如何买、哪里买等方面作出局部或全部决定的人。
购置者:实际购置产品或效劳的人。
使用者:实际消费或使用产品、效劳的人。
4、影响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因素〔具体见书17—20〕过程:〔1〕认知需求〔2〕收集信息〔3〕评价与选择〔4〕购置决策〔5〕购后评价5、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1〕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根底〔2〕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3〕有助于消费者自身作出更明智的购置决策〔4〕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6、现代消费者行为产生和开展一、萌芽时期〔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最早从事这项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
他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提出了广义的消费概念;1901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W.D.斯科特首次提出,要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广告宣传,同时期,美国明尼达大学心理学家H.盖尔出版了“广告心理学“。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着重分析了个人和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心理与行为,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新研究领域;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的“心理学与经济生活“问世,阐述了广告和橱窗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1920--1930年间,丹尼尔·斯塔奇出版了“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学原理“,着重论述消费心理学在广告中的运用。
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反射的区别

给某人尝一枚酸杏, 他吃后,分泌唾液, 重复多次,只要让 他看到杏,他就会 分泌唾液
先产生无条件反应, 然后给予不断的强 化刺激,产生学习
学生回答问题,得 到老师的肯定与表 扬,学生以后回答 问题的积极性提高
事例
三、消费者行为学中 消费者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到对商品的良好的情感,由于良 好的情感而购买商品。 而操作性条件反射下,消费者通过强化物的安排,如奖券、积分、赠 品、试用等方式学习到对商品良好的态度,进而再次购买。
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反射的区别
一、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狗的行为是先天的,即唾液分泌行为,它联 结的是条件刺激,属于被动行为;后者的行为是后天形成的,联结的是强化(狭 义视为强化物),属于主动寻求刺激的行为。
二、 行为与刺激的关系 学习的发生
经典条件反射 S——R
操作性条件反射 R——S——R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两个学习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历年教师资格证和教师招聘考试中也是一个高频考点。
而很多学员在备考过程中,总觉得这两个理论比较难理解,也不太好区分清楚。
下面中公资深讲师就此问题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都属于条件反射的范畴。
说到条件反射,就不得不先说一下反射这一概念。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比如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瞳孔反射(瞳孔遇强光缩小)、吃东西流口水、手碰到烫的东西会迅速地缩回来等等现象都属于反射现象。
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种叫无条件反射,一种叫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是不学即会的反射,即本能,是反射活动的基本形式。
比如朝向反射、膝跳反射、瞳孔反射等都是无条件反射。
而条件反射是机体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
比如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就会流口水。
经典条件反射(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经典条件反射最着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实验。
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49-1936)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
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
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声,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
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铃声)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食物)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铃声)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

2
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由美国心理学家斯 金纳命名,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 改变。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 不同,操作条件反射与自愿行为有关, 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非自愿行为有 关。
实用文档
斯金纳实验
实验过程;
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 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 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 行的。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 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 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 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 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 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 物。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 作。
实用文档
经典事例
红花奖励
小狗作揖
实用文档
适当惩罚
3 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联系
A.两者都需要强化才能建立起来,并且都有消退抑 制和自然恢复现象。 B.两者都可以建立多级条件反射。如果一种条件 反射已经巩固,再用另一个新的中性刺激与原来
的刺激结合,还可以形成第二级条件发射。
C.两者都有泛化和分化现象。
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
第六组
实用文档
目录
Content
又是一年蝉鸣时
定义 事例 两者联系 两者区别
实用文档
1
经典性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 (又称巴甫洛 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 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 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 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 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 反应。
实用文档
巴普洛夫实验
实验过程:
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 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 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 激,及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 刺激,如铃响,这条狗就会逐渐“学 会”只在有铃响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 泌唾液。
完整版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与操作型条件反射理论加多宝案例

优选文档
6
优选文档
7
效 果 分 析
经典性条件反射在加多宝产品上的印象, 使消费者对加多宝产品的印象了然于心。
消费者在看中国好声音的时候,会引发 喜欢感情。经常插入或者植入加多宝的产 品广告,造成这些产品与比赛同时出现。 导致消费者对加多宝产品产生喜爱感情。 从而消费者选购凉茶产品的时候会首先想 到他喜爱的加多宝系列产品。
12市营姚天程优选文档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及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及应用目录优选文档经典条件反射基本原理经典条件反射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性 条件反射宣传方案
优选文档
演讲人:12市营姚天程
优选文档
3
巴甫洛夫的狗与铃声的实验
前者称为非条件反响 后者称为条件反响
非条件刺激 食物
唾液分泌
条件刺激 铃声
优选文档
4
应用范围
1.经典性条件反射主要发生在低介入的情境 下
2.在低介入情境下,消费者学到的并不是刺 激物的信息,而是关于刺激物的情感反响
优选文档
5
广告宣传
中国好声音〔无条件刺激〕能引发许多人 的正面情感〔无条件反响〕。如果这种中 国好声音与加多宝的标志〔条件刺激〕同 时出现,这种品牌本身也变得能引发正面 情感〔条件反响〕了。所以在中国好声音 比赛中通过插入或植入加多宝广告的方式 来宣传。
1
目 录
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及应用
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及应用
优选文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经典条件反射根本原理
经典条件反射 (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 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 无条件刺激屡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 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 反响的条件反响。 经典条件反射最著名 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

2操作Biblioteka 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由美国心理学家斯 金纳命名,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 改变。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 不同,操作条件反射与自愿行为有关, 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非自愿行为有 关。
精品课件
斯金纳实验
实验过程;
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 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 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 行的。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 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 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 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 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 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 物。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 作。
精品课件
经典事例
红花奖励
小狗作揖
精品课件
适当惩罚
3 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联系
A.两者都需要强化才能建立起来,并且都有消退抑 制和自然恢复现象。 B.两者都可以建立多级条件反射。如果一种条件 反射已经巩固,再用另一个新的中性刺激与原来
的刺激结合,还可以形成第二级条件发射。
C.两者都有泛化和分化现象。
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
第六组
精品课件
目录
Content
又是一年蝉鸣时
定义 事例 两者联系 两者区别
精品课件
1
经典性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 (又称巴甫洛 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 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 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 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 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 反应。
精品课件
巴普洛夫实验
实验过程:
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 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 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 激,及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 刺激,如铃响,这条狗就会逐渐“学 会”只在有铃响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 泌唾液。
【精品】XX大学《心理学》第二章 科学的心理观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二章科学的心理观一、判断题()1.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
()2.把感觉器官得到的信息,向中枢神经部位传递的神经叫做运动神经。
()3.反射就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规律性的反应。
()4.只要有脑,就可以产生心理活动。
二、选择题1.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的基本单位,主要包括()三部分。
A细胞体、树突、轴突B细胞体、树突、髓鞘C突触、树突、轴突D细胞体、终纽、轴突2.主管身体平衡和协调动作的器官是()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3.中枢神经的最高级部位是()A大脑皮层B小脑C脑干D胼胝体5.新生儿生下来就会吸吮,这是()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6.遇到危险,个体会下意识地做出躲避动作,这属于()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7.杂技团的小狗听到主人指令,就做各种表演,这是()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现象。
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9.冷的时候就会起鸡皮疙瘩,说的是()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10.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某学生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这是()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11.在教师讲解了例题之后,学生能够顺利解决相似的其他练习,这是()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12.跳水运动员通过反复训练,能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空翻转体动作,这是()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以上都不是13.常言说的“画饼充饥、惊弓之鸟、望梅止渴”,是()反射。
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两者协同发生D以上都不是14.“谈梅生津”属于()反射。
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两者协同发生D以上都不是15.聋哑人看到新闻导播的手势语,就明白新闻的内容。
这是()反射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两者协同发生D以上都不是16.盲人通过触摸盲文,能读懂文章和故事。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例子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例子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是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描述了动物对于外界刺激的自动反应和学习行为。
本文将以这两个概念为题,列举并解释一些相关的例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一、经典条件反射的例子:1. 帕夫洛夫的狗实验:帕夫洛夫曾经做过一系列的实验,他在进行喂食实验时,发现狗在听到食物即将到来的铃声时,开始分泌唾液。
经过多次重复,狗对于铃声的反应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即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2. 小白鼠逃避实验:实验者让小白鼠在一个有电击的环境中,当它们触碰到某个特定的地方时,会受到电击。
经过多次的重复,小白鼠学会了在听到警报声时,迅速逃避并躲避电击。
3. 恐惧条件反射:人们在经历了某些恐怖的事件后,对于与事件有关的刺激会形成条件反射。
比如,一个人在车祸中受伤后,对于汽车的声音或者是驾驶的恐惧会形成条件反射。
4. 婴儿吸吮反射:婴儿在出生后,对于吸吮的需求是天生的。
当婴儿的嘴唇接触到乳头或奶瓶时,会自动产生吸吮的反应。
5. 光眼反射:人们在遇到强光照射到眼睛时,会不自觉地产生眨眼的反应,这是一种保护眼睛的条件反射。
二、操作条件反射的例子:1. 饭店打工的学习:一位新进的服务员在饭店的工作中,通过观察老员工的操作和指导,逐渐学会如何快速准确地为客人上菜,这是一种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形成的操作条件反射。
2. 操作手机:当我们第一次使用手机时,可能对于屏幕上的各种按钮和功能不太熟悉,但通过多次使用和尝试,我们逐渐形成了对于手机操作的条件反射,比如滑动解锁、点击应用程序等。
3. 汽车驾驶:学习开车时,我们通过驾校教练的指导和实际操作,逐渐掌握了车辆的操作技巧,比如刹车、加速、转向等,这些都是通过反复练习形成的操作条件反射。
4. 玩乐器:学习弹奏乐器时,我们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模仿,逐渐掌握了手指的动作和音符的演奏技巧,这是一种通过操作条件反射来实现的。
5. 做菜:当我们第一次学习做菜时,可能对于切菜、炒菜等步骤不太熟练,但通过多次的尝试和实践,我们逐渐形成了对于烹饪操作的条件反射,从而能够熟练地完成各种菜品的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答:首先他们研究的都是外部刺激和主体行为反应之间的联系,其次,见以下表
操作性条件反射:
小狗学会给人作揖
当小狗遇到客人来的时候,回又摇尾巴又高兴的跳来跳去,有时甚至高兴的举起两只前爪作揖。
当小狗表现出作揖动作后,客人便给小狗喜欢吃的食物作为奖赏。
如此反复多次呈现后,小狗见得客人后作揖的行为频率便会增加了,经过不断的强化,小狗便学会了给人作揖。
经典性条件作用:
学生考试焦虑的形成
学生会对家长和教师的批评感到害怕,从而产生焦虑。
如果学生考试失败后,家长和教师不会对其做出不良反应,学生是不会产生焦虑的,但是,当学生考试失败后,家长和教师对其进行惩罚和批评,学生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这两种刺激经反复多次配合作用于学生是,就会使学生产生了一考试,就会产生焦虑的条件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