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商业银行经营学复习资料.

(整理)商业银行经营学复习资料.
(整理)商业银行经营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商业银行是在市场经济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需要而形成的一种金融组织。经过几百年的演变,现代商业银行已成为各国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资金集散机构,并成为各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重点)

商业银行的定义: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的性质是从三个层面上来介绍的:

1、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

2、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3、商业银行是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这一点主要侧重于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比较。

二、商业银行的产生

1、银行的产生

基本思路:铸币兑换业→货币经营业→早期的商业银行→现代的商业银行,同时要启发学生了解,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功能。

2、商业银行的形成

现代商业银行产生的两种途径:一是从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变过来的;第二条途径是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而成的。

三、商业银行的发展

这部分由授课教师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结合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做更多的了解。

两种传统: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传统和德国式综合银行传统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功能及其地位

一、商业银行的功能

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有:

1、信用中介

2、支付中介

3、金融服务

4、信用创造

5、调节经济

二、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由于商业银行业务内容的广泛性,使得它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显著,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

1、商业银行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

2、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

3、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

4、商业银行已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5、商业银行成了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一、商业银行的创立

由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吸收存款和借款,这种经营方式的特殊性使商业银行业成了一种高风险行业。因此,创立商业银行,必须经过严格的论证。

(一)创立商业银行的条件

商业银行是社会商品货币经济活动的产物,它的存在与发展要取决于社会经济、金融环境状况,所以,在创立

商业银行之前,首先应该就该地区的经济及金融条件进行考察。

1、经济条件:包括人口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工商企业经营状况、地理位置

2、金融条件:包括人们的信用意识、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业务竞争状况、管理当局的有关政策

(二)创立商业银行的程序

在商业银行的创立过程中,主要依照《银行法》和《公司法》办理,其程序为:

申请登记——招募股份——验资营业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由于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是按《公司法》组织起来的股份银行,因此,它们的组织结构大致相仿。一般可分为4个系统:

(一)决策系统

商业银行的决策系统主要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董事会以下设置的各种委员会构成。

1、股东大会:是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

2、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这里可以简单介绍有关董事会的职责。

(二)执行系统

商业银行的执行系统由总经理(行长)和副总经理(副行长)及各业务职能部门组成。

(三)监督系统

商业银行的监督系统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监事会及银行的稽核部门组成。

(四)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的管理系统由全面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5个方面组成。

(五)从动态意义上认识银行管理体系

第四节商业银行制度

一、建立商业银行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有利于银行业竞争

(二)有利于保护银行体系的安全

(三)使银行保持适当的规模

二、商业银行体系及主要类型

商业银行体系(定义)是指一国商业银行分为哪些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然后由这些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组成该国商业银行整体的结构。商业银行的类型在各国不尽相同,一般有以下几种划分标准。

(一)按资本所有权划分:可将商业银行划分为私人的、合股的以及国家所有的三种。

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形式大致有4种:国有商业银行、企业集团所有的银行、股份公司制的银行和民营银行。(二)按业务覆盖地域划分:可将商业银行分为地方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全国性银行和国际性银行。

(三)按能否从事证券业务划分:可将商业银行分为德国式全能银行、英国式全能银行和美国式职能银行。(四)按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单元制银行、分行制银行和持股公司制银行。(本问题重点讲授)

三、国际商业银行体系的发展趋势(这个问题主要结合当前国际上银行发展的状况介绍)

(一)建立超大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

(二)简要评价

第五节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一、安全性

即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

2、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

3、必须遵纪守法,合法经营。

二、流动性

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的需要。

三、盈利性

是指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根据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与业务支出的主要内容,商业银行实现盈利的途径主要有:

1、尽量减少现金资产,扩大盈利资产比重。

2、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更多的资金。

3、减少贷款和投资损失。

4、加强内部经济核算,提高银行职工劳动收入,节约管理费用开支。

5、严格操作规程,完善监管机制

第六节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

一、宏观经济波动加剧,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大

二、金融市场迅猛发展,银行面临激烈竞争

三、银行监管加强,内控机制改善

(一)银行监管的意义

(二)银行外部监管

(三)银行内控机制

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

第一节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一、股本:普通股、优先股

商业银行普通股和优先股是银行股东持有的主权证书。银行通过发放普通股和优先股所形成的资本是最基本、最稳定的银行资本。它属于银行的外源资本。

1、普通股:是一种主权证书。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普通股持股人的权利义务和发放普通股对银行产生的影响、注意事项。

2、优先股: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优先股的种类及特性。

二、盈余:资本盈余、留存盈余

盈余也是银行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资本并非为单一的外源资本,还包括了内源资本。由外源资本渠道形成的盈余称为资本盈余,而由内源资本渠道形成的盈余称为留存盈余。它们是权益资本。

1、资本盈余: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资本盈余的来源,可结合会计的内容进行介绍。

2、留存盈余: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影响留存盈余大小的各种因素。

三、债务资本:资本票据、债券

债务资本是70年代起被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广泛使用的一种外源资本。这类资本被银行列作补充资本。债务资本也称为后期偿付债券。通常有资本票据和债券两类。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其给银行经营带来的好处。

四、其他来源:储备金

储备金是为了防止意外损失而从收益中提留的资金,包括资本准备金和放款与证券损失准备金。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其对银行经营带来的影响。

第二节银行资本充足性及其测定

一、银行资本充足性及其意义

所谓银行资本充足性是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

誉的最低限度;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须增资本的具体目的。因此银行资本充足性有数量和结构两个层面的内容。

1、资本数量的充足性

2、资本结构的合理性

二、银行资本充足性的测定:测定指标、测定方法

(一)测定指标

1、资本与存款比率

2、资本与总资产比率

3、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

(二)测定方法

1、分类比率法

2、综合分析法

三、银行资本的定义

主要从两个方面定义银行资本,即会计学的资本定义和《巴塞尔协议》中的银行资本定义。侧重于《巴塞尔协议》中的定义介绍。

四、表内风险权数及测定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1988年7月的《巴塞尔协议》中的内容。包括风险资产的划分、风险权数的规定。结合《巴塞尔协议》的内容介绍,补充介绍《巴塞尔协议》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巴塞尔协议》要解决的内容。

五、表外项目的信用转换系数

这是《巴塞尔协议》的又一项内容,也是《巴塞尔协议》区别于纽约公式的地方,即表外业务的风险转换。这部分主要讲明表外业务和表内业务的不同处理。

六、《巴塞尔协议》的实施要求

这里介绍的是《巴塞尔协议》中规定的目标。在这里要补充介绍《巴塞尔协议》的补充协议和第三《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及对我国的影响。

?

?补充:

?《巴塞尔协议》和《巴塞尔核心原则》是巴塞尔委员会制订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文件。

尽管它们的内容都是关于银行监管的,但它们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文件。

?《巴塞尔协议》是巴塞尔委员会在1988年制订的一个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的协议,全称为《关于资本度量标准的国际趋同》。协议主要规定了:资本的定义,风险资产的权重,国际活跃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的标准等内容。尽管该协议的内容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十国集团各国的监管部门都一致同意在规定的时间内实施该协议。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后,该协议显示出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许多非十国集团国家也开始自愿遵守该协议。

?《巴塞尔核心原则》也是由巴塞尔委员会起草,它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银行监管的25条原则。目的是用于指导各国监管当局在从事银行监管时应遵循的一些原则。这25条原则到底是银行监管的最低标准还是最佳作法,曾经引起过各个国家的激烈争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银行产品服务的不断创新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银行风险计量和风险管理发生了很大变化。1998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决定全面修改该协议。经过长达数年的讨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将于2004年6月定稿,并于2007年初开始实施。

?《巴塞尔新协议》由三大支柱构成:一是最低资本要求,二是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三是市场约束。

第三节银行的资本管理与对策

根据《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的规定,银行的最低资本限额应与银行资产结构决定的资产风险相联系,资产风险越大,资本限额则越高;同时,银行持股人的股本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第一类资本或核心资本。因此银行资本的要求量与银行资本结构及资产结构直接有关。

一、分子对策:扩大资本

1、内源资本策略(来源;三方面的局限)

2、外源资本策略(来源;普通股、优先股和债券比较)

二、分母对策:减少风险资产总额,主要是优化资产结构,尽量降低风险权数高的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同时,加强表外业务管理,尽可能选择转换系数较小及相应风险权数小的表外资产。重点在减少资产规模,以及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额,从而提高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重。

?1、压缩银行的资产规模

?2、调整资产结构

第四节银行并购决策与管理

一、银行并购的原因和影响

1.银行并购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追求利润和迫于竞争。

第一,追求企业发展。2个途径一是增加资本投入,扩大资产总额和金融产品规模,二是通过购并向外扩张,可以迅速提高银行资本及资产规模,这是效率较高的方法。起码有两大优点:一是尽快满足资本充足性的要求,二是减少破坏性。

第二,追求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

第三、管理层利益驱动。

二、银行并购的决策

1、并购效应分析

并购的目的是为了追求银行增值

①并购带来更多金融产品、提高银行的收益水平和现金净流入。②改善了产品的推销与销售。③将银行带入更有吸引力的市场。④改善了经营管理水平。⑤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

2、购并的估价:购并的估价方法主要有现金流贴现法和股票交换法。

3、并购的支付方式:现金和股票

4、购并的收益分析:购并的根本动因是追求收益和增强竞争能力。并购的效益分析方法有许多种。包括:成本收益分析、投资回报率分析、每股收益变动分析等等

5.兼并两种方法:(1)购买资产;(2)购买流通股。

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负债是其最基本,最主要的业务

第三章负债业务经营

第一节银行负债业务的作用

一、银行负债业务的概念

银行负债是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义务。

基本特点:1.现实的,现在存在的2.数量能够货币确定3.负债只能偿付以后才消失

二、银行负债业务的作用

1、负债对银行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

2、银行负债是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手段,也是决定银行盈利水平的基础。

3、银行负债扩大了社会资金总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银行负债构成社会流通中的货币量。

5、负债是银行同社会各界联系的主要渠道。

三、银行负债业务的构成

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主要由存款、借入款和其他负债三个方面的内容所组成。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

一、传统的存款业务

(一)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是指可由存户随时存取和转让的存款,它没有确切的期限规定,银行也无权要求客户取款时做事先的书面通知。商业银行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活期存款作为经营管理的重点,这不但因为活期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还因为其具有以下特点:

1、活期存款具有货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2、活期存款具有很强的派生能力,能有效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

(二)定期存款

是客户和银行预先约定存款期限的存款。它对银行经营管理有着特殊的意义:

1、定期存款是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

2、定期存款的资金利率高于活期存款。

3、定期存款的营业成本低于活期存款。

(三)储蓄存款

主要介绍储蓄存款的不同种类的定义和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二、存款工具创新

(一)存款工具创新的原则

1、创新必须符合存款的基本特征和规范。

2、必须坚持效益性原则。

3、银行存款工具创新是一个不断开发的进程,因此必须坚持不断开发、连续创新的原则。

4、存款工具创新还必须坚持社会性原则。

(二)具有代表性的存款创新工具简介

主要介绍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存款工具创新。

1 活期存款工具创新

(1)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

(2)超级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

2、定期存款创新

(1)货币市场存款

(2)可转让定期存单

(3)自动转账服务账户

3、储蓄存款创新

(1)零续定期储蓄存款

(2)联立定期储蓄

(3)指数存款证

(4)特种储蓄存款

第三节银行存款的经营管理

一、积极经营、努力提高银行存款的稳定性

(一)银行存款的积极经营策略

(二)提高存款稳定性的策略措施

活期存款稳定率

活期存款平均占用天数

分类管理:

1易变性存款(活期存款)

2准变性存款(定活二便存款,通知存款)

3稳定性存款(定期,可转让存单,专项存款)

二、存款成本管理

(一)存款成本构成

1、利息成本

2、营业成本

3、资金成本

4、可用资金成本

5、相关成本(1)风险成本(2)连锁反应成本

6、加权平均成本

7、边际存款成本:指银行增加最后一个单位存款所支付的成本

(二)存款成本控制

1、存款结构和成本选择

2、存款总量和成本控制

3、可用资金的历史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分析

三、银行存款的营销和定价

(一)存款工具的营销

1、研究确定客户的金融需要

2、根据研究成果规划新的服务或改善原有服务

3、定价和促销

(1)存款定价要满足客户和银行双方的利益要求

(2)不同存款价格信息可以沟通

(3)不过分损害莫些存款细分市场利益

(二)存款工具的定价方法

1、以成本为基础定价

2、交易账户的定价公式

3、金融市场存款账户的定价

4、定期存单市场按银行层次定价

四、存款规模控制

存款对银行经营来说固然很重要,但不等于存款越多越好。规模要受到一定的控制。

第四节短期借款的经营管理

一、短期借款的特征和意义

(一)短期借款的主要特征

1、对时间和金额上的流动性需要十分明确。

2、对流动性的需要相对集中。

3、面临较高的利率风险。

4、主要用于短期头寸不足的需要。

(二)商业银行从事短期借款业务的意义

1、短期借款为银行提供了绝大多数非存款资金来源。

2、短期负债是满足银行周转金需要的重要手段

3、短期借款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效率。

4、短期借款既扩大了银行的经营规模,又加强了外部的联系和往来。

二、短期借款的主要渠道

(一)同业拆借

同业拆借指的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主要用于支持日常性的资金周转,它是商业银行为解决短期资金余缺,调剂法定准备金头寸而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

这里主要介绍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变迁。

(二)向中央银行借款

1、再贴现

2、再贷款

(三)其他短期借款渠道

1、转贴现

2、回购协议

3、大面额存单

4、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三、短期借款的经营策略和管理重点

(一)短期借款的经营策略

1、时机选择

2、规模控制

3、结构的确定

(二)短期借款的管理重点

第五节商业银行的长期借款

一、商业银行长期借款的意义

这部分主要讲授金融债券和存款之间的区别、金融债券对银行负债业务的积极意义和金融债券的局限性。

和存款相比的特点:

1.筹资目的不同

2.筹资机制不同

3.筹资效率不同

4.吸收资金稳定性不同

5.流动性不同。因为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转让,所以流动性更强

二、金融债券的主要种类

(一)一般性金融债券

1、担保债券和信用债券

2、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

3、普通金融债券(一次还本付息)、累进利率金融债券(不同的利率)和贴现金融债券(贴水)

4、附息金融债券和一次性还本附息金融债券

(二)国际金融债券

1、外国金融债券

2、欧洲金融债券

3、平行金融债券

三、发行金融债券的经营管理

(一)发行申报

(二)发行机构和信用评定

(三)发行数额和运用范围

(四)发行价格和发行费用

(五)金融债券的经营要点

1、做好债券发行和资金使用的衔接工作

2、注重利率变化和货币选择

3、掌握好发行时机

4、研究投资者心理

第四章贷款业务

第一节贷款种类和政策

本节主要采用讲授和实验(利用模拟银行实验室)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贷款种类

银行贷款是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和政策,以还本付息为条件,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提供给借款人的一种借贷行为。

1.按贷款期限分:活期,定期,透支

2.按贷款保障条件分: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票据贴现

3.按贷款的用途分:对象部门工业,农业,商业,科技,消费贷款

具体用途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金贷款

4.偿还方式分:一次性和分期偿还

5.贷款质量分: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拆东墙补西强),可疑贷款(一部分损失)和损失贷款(只能收回极少的一部分了)

6.银行发放贷款的自主程度分类:可将银行贷款分为自营贷款、委托贷款和特定贷款三种。

二、贷款政策(简要介绍)

(一)贷款内容:

1.贷款业务发展战略

2.贷款工作规程和权限划分,审贷分离制度,分级审批制度

3.贷款的规模和比率控制贷款/存款比率:不超过75%,贷款越大,风险越大

贷款/资本比率:银行资本盈利能力和贷款损失的承受能力,越低,盈利能力越强

单个企业的贷款比率:银行贷款集中程度和风险状况,最大客户少于15%,10大客户少于50%

中长期贷款比率:低于120%

4.贷款种类及地区

5.贷款的担保

6.贷款的定价

7.贷款档案管理政策

8.贷款日常管理和催收制度

9.不良贷款的管理

(二)制定贷款政策应考虑的因素:

1.有关法律法归和国家的政策货币政策

2.银行资本金状况

3.银行负债结构

4.服务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周期

5.银行信贷员的素质

三、贷款程序

(一)贷款申请

(二)贷款调查

(三)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

(四)贷款审批

(五)借款合同的签订和担保

(六)贷款发放

(七)贷款检查

(八)贷款收回

第二节贷款定价

本节重点讲授第二、第四两个问题,第一和第三个问题不做讲授,主要由学生自学。一.贷款定价原则

(一)利润最大化原则

(二)扩大市场份额原则

(三)保证贷款安全原则

(四)维护银行形象原则

二.贷款价格的构成

(一)贷款利率

(二)贷款承诺费

(三)补偿余额

(四)隐含价格

三.影响贷款价格的主要因素

(一)资金成本:资金平均成本+资金的边际成本

(二)贷款风险程度

(三)贷款费用

(四)借款人的信用及银行的关系

(五)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

(六)贷款供求状况

四.贷款定价方法

(一)目标收益率定价法

(二)基础利率定价法

(三)成本加成定价法

(四)优惠加数定价法和优惠乘数定价法

(五)保留补偿余额的定价法

第三节几种贷款业务的要点

本节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结合实际讲授。

一、信用贷款

(一)信用贷款的特点

(二)信用贷款的操作程序及要点

二、担保贷款

(一)担保方式与担保贷款种类

(二)保证贷款的操作要点

(三)抵押贷款的操作和管理重点

三、票据贴现

(一)票据贴现的概念与特点

(二)票据贴现的操作要点

四、消费者贷款

(一)消费者贷款的概念与种类

(二)消费者贷款的操作要点

(三)住房按揭贷款

第四节贷款信用风险

本节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

一、信用分析(五C原则)

(一)借款人品格

(二)借款人的能力

(三)企业的资本

(四)贷款的担保

(五)借款人经营的环境条件

二、信用分析技术

(一)财务报表分析

(二)财务比率分析

(三)现金流量分析

三、贷款损失的控制与处理

这部分主要结合实际,补充一些相关资料讲授。

(一)贷款分类

(二)不良贷款发生的表象

(三)不良贷款的控制与处理

第五节贷款管理制度

本节不做重点讲授,主要着重介绍“审贷分离”政策,也可将本节插入第一节一并介绍。

一、审贷岗位设置

1、贷款调查岗位

2、贷款审查岗位

3、贷款决策岗位

4、贷款检查岗位

5、贷款稽核监督岗位

二、贷款责任制

1、建立以行长负责制为中心内容的贷款管理责任制体系

2、将贷款管理的权限与相应的责任分级落实到部门、岗位和个人,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原则严格划定信贷人员、信贷部门负责人、行长的贷款管理权限和责任

3、再划分贷款责任的前提下,明确奖惩条件和标准,实行“奖优罚劣”,将贷款管理工作的业绩与有关人员的利益挂钩。对损失的贷款,银行应分清贷款责任,对由于信贷管理上或信贷人员个人原因造成的贷款损失,应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经济以至法律责任

4、建立信贷人员离职审计制度

三、贷款质量的监测与考核

1、明确贷款质量分类标准及认定程序和办法

2、建立贷款质量检测考核指标体系

3、建立不良贷款的跟踪管理制度

第六章银行证券投资业务

第一节银行证券投资的功能和主要类别

商业银行是信用中介,存款和贷款是主营业务,但证券业务不仅为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还为银行在

流动性管理,资产优化配置以及合理避税起到积极作用。

一、银行证券投资的功能

1、散风险,获取稳定的收益

2、保持流动性

3、合理避税

二、银行证券投资的主要类别

1、国库券

2、中长期国债2-10年中长期,10年以上长期,用于平衡中央财政的预算赤字

3、政府机构证券——特点:信用度高、流动性好、收益高、抵押代用率高。

4、市政债券或地方政府债券

5、公司债券

公司债券的投资在逐年下降,原因有四:风险高、税率高、其他方式融资更佳、二级市场有限。

第二节银行证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

本节重点介绍第二个问题,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

一、投资风险的测量

银行证券投资强调在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前提下,通过组合技术是投资收益最大。在金融市场上,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投资对象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潜在的投资风险与潜在的投资收益正相关

投资预期收益率:是某项投资各种可能的收益率乘以相应发生的概率之和

二、证券投资风险的类别

投资风险可以用预期收益与投资实际现金流入的差距来衡量,影响两者之间差距的因素就是

投资风险因素

1.信用风险:

也称违约风险,指债务人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可能性。由于银行投资的大多是政府债券,这类债券的违约风险较小2.通货膨胀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物价不可预测的变动而使投资实际收入下降的可能性。银行投资主要购买固定利率债券,当物价上涨超过所投资证券的税后收益时,银行投资产生实际损失

3.利率风险:

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波动而引起证券价格变动,从而给银行造成资本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

第一、证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反向变动,固定收入的证券随市场利率上升而下降。

第二,银行重投资的收益水平因利率下降而减少。

4.流动性风险

是指某些证券由于难以交易而使银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由于交易不活跃,发行规模小,使其可交易性降低,银行若中途出售,将只能降价出售,给银行带来损失。

三、证券的收益率和价格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一般而言,市场利率反映最近的供求关系。收益率是证券投资收益与本

金之比。证券投资收益由利息收入和资本损益构成。证券收益率与市场利率正相关,而价格

与利率负相关。

(1)零息票证券的收益和价格

(2)含息票证券的收益和价格

(3)复利表示的收益和价格

(4)应税证券和减免税证券的收益率的比较:

有些国家的政府债券有减免税收的政策优惠,因此,银行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就要比较实际收益。

将不同所得税率的债券收益率进行技术处理,测算各种债券的税后实际收益率。享受减免证券的税前收益率(1-享受减免证券的收益税率)比较应税证券的税前收益率(1 -应税证券所得税率)。

第三节银行证券投资业务

本节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

一、银行证券投资业务的方式

(一)持有证券组合

(二)管理证券交易帐户

1、为客户提供投资咨询和建议

2、成为证券(主要是国债)的承销商

3、成为“造市商”广泛参与交易

二、两种业务方式的区别

前者纳入资产负债表,后者作为表外业务管理

第四节银行证券投资策略

本节是本章的难点所在,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

一、流动性准备方法

是商业银行传统证券投资策略的一种,被认为较为保守或消极的投资策略。。这种投资策略比较僵硬地看待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性的替代关,从而把证券简单地划分为流动性证券和收益性证券两类

一级准备以现金资产为主库存现金在央行存款存放同业款项,不产生收益,保持流动性

二级准备是短期国库券,核心,保持流动性又有一定的收益

三级准备贷款为主

四级准备是中长期债务,期限长,收益高,可销性弱,投资性准备

二、梯形期限策略

根据银行资产组合和中分布在证券上的资金量,把它们均匀地投资在不同期限的同质证券上,在由到期证券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可由占比重较高的长期证券带来较高收益率。是相对稳健的方法,也称为期间间隔法

三、杠铃结构方法

把证券划分为短期证券和长期证券两个组别,银行资金只分布在这两种证券上,而对中期证券一般不予考虑。该方法要求长期证券到期卖出,再投资于长期证券,短期证券到期若无流动性需要,再投资于短期证券。从理论上讲,该方法能使银行证券投资达到流动性、灵活性和盈利性的高效组合。

四、利率周期期限决策方法

利率处于上升周期,多持有短期证券,若转为下降周期时,将转换为长期证券的持有。该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①利率波动缺乏规律性时,如果出现频繁波动,就难以操作;②建立在预测准确的基础上,如果有预测偏差或错误,则会造成损失;③股份制银行董事会与管理层的判断不一,实施效果就会打折扣;④长期证券流动性低,流动性短缺时,容易出现临时出售,而造成损失。

第五节银行证券投资的避税组合

本节简要介绍,主要结合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介绍,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

一、银行证券投资避税组合的意义

二、银行证券投资避税组合的原则与方法

第八章表外业务

第一节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本节是本章的基础内容,也是重点内容,主要介绍表外业务的含义和发展的状况。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

一、表外业务的含义

二、表外业务发展状况

三、表外业务发展的原因

(一)规避资本管制,增加赢利来源

(二)为了适应金融环境变化

(三)为了转移和分散风险

(四)为了适应客户对银行服务多样化的需要

(五)银行自身拥有的有利条件促使银行发展表外业务

(六)科技进步推动了银行表外业务

四、中国开展表外业务的分析

1.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的更新

2.银行业技术手段的提高

3. 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

第二节担保业务

本节主要介绍备用信用证和商业信用证,主要进行概念介绍。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

一、备用信用证

(一)备用信用证的类型

1.可撤消的备用信用证

2.不可撤消的备用信用证

(二)备用信用证的优点(或作用)

1.对于借款人来说,利用可备用信用证使其由较低的信用等级上升到一个高的信用等级,在融资中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

2.对于开证行而言:

(三) 备用信用证的交易程序

1.订立合同

2.申请开证

3 .开证与通知

4.审核与修改

5.执行合同

6.支付和求偿

二、商业信用证

(一)商业信用证的分类

(二)商业信用证的特点或优点

(三)商业信用证的交易程序

1.开证人申请开立信用证

2.开证行开立信用证

3.通知行通知信用证

4.审查与修改信用证

5.交单议付

6.开证人付款赎单

第三节票据发行便利

本节主要介绍票据发行便利的相关内容,重点介绍概念、产生原因和种类。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

一、票据发行便利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票据发行便利的种类

1.循环包销的便利

2.可转让的循环包销便利

3.多元票据发行便利

4.无包销的票据发行便利

三、票据发行便利市场的构成

(一)借款人

(二)发行银行

(三)包销银行

(四)投资者四、票据发行便利的程序

1、由发行人(借款人)委任包销人和投标小组成员

2、在发行人与报销人和投标小组成员之间签订一系列文件

3、在上述各项协议就绪后,如果发行人是中国某公司则所安排发行的时间表就如下所示

五、票据发行便利市场经营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

(二)、加强自我约束性的内部管理

(三)、注意保持银行的流动性

(四)、选择高资信的企业和银行

第四节远期利率协议

本节重点介绍第一个问题,后边内容任课教师视具体情况安排教学内容。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

一、远期利率协议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远期利率协议

(二)远期利率协议产生的原因

二、远期利率协议的特点

(一)成本较低

(二)灵活性大

(三)保密性好

三、远期利率协议的类型

(一)普通远期利率协议

(二)对敲的远期利率协议

(三)合成的外汇远期利率协议

(四)远期利差协议

四、远期利率协议的交易程序

五、远期利率协议的定价

六、中国开展远期利率协议的可能性探讨

(一)利率市场化进程

(二)金融市场的发展

(三)资信高的银行和客户

第五节互换业务

本节重点介绍互换业务的概念、产生原因和互换类型。其他内容由于难度较大,由任课教师自行安排。主要采用图形、图表的灵活多样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

一、互换业务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互换

(二)互换业务产生的原因

二、互换的特点

三、商业银行从事的互换交易类型

(一)利率互换

(二)货币互换

四互换的交易程序

(一)选择交易商

(二)参与互换的使用者与互换交易商就交易条件进行磋商

(三)互换交易的实施

五、互换的定价

六、中国发展互换业务的可能性探讨

互换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取决于以下条件

(一)经济主体融资渠道多元化

(二)金融市场的发展

(三)银行的金融信息能力

(四)高资信的客户

第六节期货与期权

本节重点介绍概念和种类,由于内容难于理解,可利用图表及多媒体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讲授。

一、金融期货

(一)金融期货及其发展

(二)金融期货的种类

1.货币期货

2.利率期货

3.股票指数期货

二、金融期权

(一)金融期权及其发展

(二)金融期权的分类

(三)金融期权的演变

(四)商业银行对期权交易的参与

(五)期权交易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意义

第七节其他主要的表外业务

本节可就概念性问题简要介绍。

一、贷款承诺

(一)贷款承诺的类型

(二)贷款承诺的定价

(三)贷款承诺的交易程序

(四)贷款承诺的优点

二、贷款出售

(一)贷款出售的类型

(二)贷款出售的特点

(三)贷款出售的定价

(四)贷款出售的交易程序

第八节表外业务的管理

本节重点介绍表外业务的风险及管理。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

一、表外业务的特点

(一)灵活性大

(二)规模庞大

(三)交易集中

(四)盈亏巨大

(五)透明度低

二、表外业务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

(二)市场风险

(三)国家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

(五)筹资风险

(六)结算风险

(七)运作风险

(八) 定价风险

三、表外业务的管理

(一)商业银行对外业务的管理

(二)对外业务活动监管

(三)调整会计揭示方法

第九章其他业务

第一节结算业务

本节重点介绍相关概念,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

一.支付结算概述

(一)支付结算的概念和意义

(二)支付结算的任务、原则和纪律

二.结算工具

(一)汇票。有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自分

(二) 支票

(三)本票

三.支付结算方式

(一)汇款

(二)托收结算

(三)信用证结算

(四)保函结算方式

四、支付结算系统的现代化发展

(一)国际银行支付结算的现代化系统化发展

(二)我国支付结算系统的发展

第二节代理业务

本节重点介绍代理业务的相关概念。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

学方法。

一、代理业务的概念和意义、

(一)代理业务的概念

(二)发展代理业务的意义

二、代理收付款业务

(一)代理收付款业务概述

(二)代理发放工资

三、代理融通和代理行业务

(一)代理融通业务

(二)代理行业务

四、保付代理业务

(一)保付代理业务的含义

(二)保付代理业务的程序

(三)保付代理业务的特点和作用(一)保付代理业务的分类

(二)保付代理业务的费用构成

五、其他代理业务简介

(一)现金管理

(二)代理承销和兑付债券

(三)代理清欠

(四)代理监督

(五)代理会计事务

(六)代理保管

(七)代购代销

(八)代客理财

(九)代办集资

(十)个人外汇、证券买卖业务

第三节信息咨询业务

本节重点介绍信息咨询业务的相关概念和种类。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

一、信息咨询业务概述

(一)信息咨询业务的概念

(二)商业银行开展信息咨询业务的意义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咨询业务

二、评估类信息咨询

(一)工程项目评估

(二)企业信用等级评估

(三)验证企业注册资金

三、委托中介类信息咨询

(一)技术贸易中介咨询

(二)资信咨询

(一)专项调查咨询

(二)委托常年咨询顾问

四、综合信息类咨询及投资银行业务

(一)综合信息类咨询

(二)投资银行业务

(经营管理)商业银行经营学商业银行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够利 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全方位经营各类金融业务的综合性的、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企业。 2、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充当将经济活动中的赤字单位、盈余单位联系起来的中介人的 角色。 3、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借助支票这种信用流通工具,通过客户活期存款账户的资金转 移为客户办理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存款转移等业务活动。 4、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扩 大社会货币供应量。 5、单一银行制:是指不设立分行,全部业务由各个相对独立的商业银行独自进行的一种银 行组织形式。 6、分支银行制:又称总分行制。实行这一制度的商业银行可以在总行以外普遍设立分支机 构,分支银行的各项业务统一遵照总行的指示办理。 7、集团银行制:又称为持股公司制银行,是指由少数大企业或大财团设立控股公司,再由 控股公司控制或收购若干家商业银行。 8、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以及银行支付需要的能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 9、资产管理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大多是吸收活期存款,提存的主动 权在客户手中,银行管理起不了决定作用;但是银行掌握着资金运用的主动权,于是银行侧重于资产管理,争取在资产上协调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问题。 10、负债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强化资产管理获得,还可 以通过灵活地调剂负债实现。 11、一级储备:一级储备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同业存款及托收中的现金等方 面,主要用来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需求、日常营业中的付款和支票清算需求以及意外提存和意外贷款的需求等。 12、二级储备:二级储备由短期公开债券组成,主要包括短期国库券、地方政府债券、金融 债券等安全性较高、流动性和市场性较强的证券,主要用来满足可兑现的现金需求和其他现金需求。 13、内部控制机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职员从事的业务活

最新商业银行经营学课后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各种闲散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作用:使闲散的货币转化为资本、使闲置资本得到充分利用、续短为长,满足这会对长期资本的需要。 流动性:指资产变现的能力,商业银行保持随时能以适当的价格去的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以及银行其他支付的需要。其衡量指标有两个:一是资产变现的成本,二是资产变现的速度。CAMELS: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分类检查制度,这类分类检查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把商业银行接受检查的范围分为六大类:资本(capital)、资产(asset)、管理(management)、收益(earning)、流动性(liquidity)和对市场风险的敏感性(sensitivity)。 储备金:是为了应付未来回购,赎回资本债务或防止意外损失而建立的基金,包括放款与证券损失准备金和偿债基金等。 核心资本:核心资本由股本和税后留利忠提取的储备金组成,包括普通股、不可回收的优先股、资本盈余、留存收益、可转换的资本债券、各种补偿金。这些是银行真正意义上的自有资金。 附属资本:由未公开储备、重估准备、普通呆账准备金、长期次级债券所组成。 银行资本充足性:是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所需新增资本的具体目的。因此银行资本充足性有数量和结构两个层面的内容。 风险加权资产:银行在风险权数给定的基础上,利用加权平均法,将各项资产的货币数额乘以其风险等级权数得到该项资产的风险加权值,然后得到的累加值即为银行表内风险加权资产。它是确定银行资本限额的重要依据之一。 风险加权表外项目: 可用资金成本:也称为银行的资金转移价格,指银行可用资金所应负担的全部成本。它是确定银行营利性资产价格的基础,因而也是银行经营中资金成本分析的重点。 边际存款成本 大面额存单:按某一固定期限和一定利率存入银行的资金并可在市场上转让流通的票证。 再贴现:指经营票据贴现业务的商业银行将其买入的未到期的贴现汇票向中央银行再提申请贴现,也称间接借款。再贴现成为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主要渠道。 回购协议:是指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以获得即时可用资金的交易方式。 贷款政策是指商业银行指导和规范贷款业务、管理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各项方针、措施和程序的总和。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由于其经营品种、方式、规模、所处的市场环境的不同而各有差别,但其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贷款业务发展战略2、贷款工作规程及权限划分3.贷款的规模和比率控制4. 贷款种类及地区5. 贷款的担保6.贷款定价7. 贷款档案管理政策8.贷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制度9.不良贷款的管理。贷款利率:是借款人向贷款人支付的贷款利息与本金之比率,是贷款价格的主体。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固定利率和浮动率;优惠利率和惩罚利率(与一般利率比较)。 贷款承诺费是指银行对于已经承诺贷给客户但还没有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 补偿余额:银行要求,借款人应在银行保持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或低利率定期存款,它通常作为银行同意贷款的一个条件而写进贷款协议中。是贷款价格构成的一部分,是银行变相提高贷款利率的一种方式。 信用贷款:是指银行完全凭借客户的信誉而无需提供抵押物或第三者保证而发放的贷款。特征:风险较大,银行要收取较高的利息,借款人多为银行熟悉的较大的公司。 担保贷款:是指具有一定的财产或信用作还款保证的贷款。根据还款保证的不同,具体分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商业银行经营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银行持股公司制:是指由某一集团成立一持股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银行的股票,又称“集团银行制”。 3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资产的变现成本;二是资产变现速度。 4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和保证各机构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制度安排,以及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 5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 6核心资本: 又称一级资本包括普通股、不可收回的优先股、资本盈余、留存收益、可转换的资本债券、各种补偿准备金。 7附属资本:又称二级资本包括非公开储蓄、资产重估准备、普通准备金、普通呆账损失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次级长期债券。 8银行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的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 9风险加权资产:各种资产各自的风险系数乘以资产数额加总 10巴塞尔协议:规定12个参加国应以国际可比性及一致性为基础制定各自的对于银行资本的标准及规定。 11银行负债:银行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长生的尚未偿还的经济义务。 12银行负债业务:银行组织资金来源的业务。 13可用资金成本:所谓可用资金成本是指银行可以实际用于贷款和投资的资金,它是银行总的资金来源扣除应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必要的储备金后的余额,即扣除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在联行或往来行的存款及其他现金项目之后的资金。可用资金成本是指相对于可用资金而言的银行资金成本。 14边际存款成本:因此边际存款成本就是指银行在吸收的存款达到一定规模后,再新增一个单位的存款所要增加的经营成本。 15回购协议:指证券的买卖双方签订协议,回购方约定在制定日期以约定价格购回证券的交易行为。 16现金资产:银行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预先准备为应付存款支取所需的资金,主要由库存现金、中央银行的存款、在同业的存款和托收中的现金等项目组成。 17信用贷款:是指银行完全凭借借款人的良好信用而无需提供任何菜场抵押或第三者担保而发放的贷款。18抵押贷款: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抵押资产的占有,讲该财产作为债券的担保。银行以抵押方式作担保而发放的贷款,就是抵押贷款。 19保证贷款:银行根据担保法中的保证方式向借款人发放的贷款称为保证贷款。 20质押贷款:以担保法中规定的质押方式发放的贷款称为质押贷款。 21票据贴现:是一种以票据所有权的有偿转让为前提的约期性资金融通。 22补偿余额:补偿余额又称“补偿性存款”指贷款银行要求借款人按借款的一定比例留存银行的那部分存款。 23隐含价格:是指贷款定价中的一些非货币性内容。 24消费者贷款:是指消费者个人为对象,以个人消费为用途而发放的贷款。 25信用分析:是对债务人的道德品格、资本实力、还款能力、担保及环境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以确定是否给予贷款及相应的贷款条件。 26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利息,带存在一些可能会对偿还长身不利影响的因素。 27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28审贷分离:指将贷款的推销调查信用分析、贷款的评估审查发放、贷款的监督检查风险监测收回三个阶

商业银行学复习题

商业银行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组建证券投资组合时,涉及到()。 A.决定投资目标和可投资资金的数量 B.确定具体的投资资产和对各种资产的投资比例 C.对投资过程所确定的金融资产类型中个别证券或证券组合具体特征进行考察分析D.投资组合的修正和业绩评估 2、用哪一种方法获得的信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真实性?()。 A.历史资料B.媒体信息C.实地访查D.网上信息 3、证券价格反映了全部公开的信息,但不反映内部信息,这样的市场称为()。A.无效市场B.弱式有效市场C.半强式有效市场D.强式有效市场 4、基本分析的优点有:()。 A.能够比较全面地把握证券价格的基本走势,应用起来相对简单 B.同市场接近,考虑问题比较直接 C.预测的精度较高 D.获得利益的周期短 5、一般来说,债券的期限越长,其市场价格变动的可能性就:()。 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确定 6、贴水出售的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该债券的票面利率之间的关系是:()。 A.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B.到期收益率大于票面利率 C.到期收益率小于票面利率D.无法比较 7、下列哪项不是债券基本价值评估的假设条件:()。 A.各种债券的名义支付金额都是确定的B.各种债券的实际支付金额都是确定的C.市场利率是可以精确地预测出来D.通货膨胀的幅度可以精确的预测出来 8、银行在个人住房贷款的贷款风险主要包括() A、信用风险 B、抵押品贬值风险 C、提前偿付风险 D、利率下降风险 9、住房贷款的证券化设立过程中,需要参与的服务机构有() A、信用评级机构 B、受托机构 C、登记机构 D、银行间交易机构 10、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的审批机构一般可以是() A、银行网点柜员 B、银行分行个人授信处或类似机构 C、银行总行个人授信处或类似机构 D、银行分行金融业务部 11、我国现阶段,以下机构能够为个人办理贷款的机构有() A、小额贷款公司 B、消费者金融公司 C、典当行 D、证券公司 12、以下信用卡组织发行的信用卡能够在全球使用的有哪一些() A、 Visa international B、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C、China Unionpay D、 Europay 13、以下个人贷款一般不需要担保或者抵押物的是() A、信用卡透支贷款 B、个人助学贷款 C、个人购房贷款 D、个人汽车贷款 14、个人贷款授信过程中以及授信完成之后银行所面对的主要风险有() A、道德风险 B、逆向选择 C、利率风险 D、信用风险 15、下面几种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思想中,属于从资产方做出建议的思想是() A、真实票据理论 B、资产转移理论 C、预期收入理论 D、持续期管理理论

(完整版)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提纲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提纲 单选20分(1分)多选20分(2分)判断10分(1分)计算20分简答20分(20分)论述 10分(10分) 考点一:商业银行的职能:(五大职能) 信用中介——最基本、最能反映经营活动 支付中介——最早、最传统 信用创造 金融服务 调节经济 考点二:商业银行的三大组织形式及其优缺点适用范围 单一银行制(独家银行制)(主要集中在美国) 总分行制 (我国的交通银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 银行控股公司(花旗公司,美国发展最快) 1、独家银行制又称为单一银行制,其特点是银行业务完全由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或限设分支机构。 优点: (1)限制银行业垄断,有利于自由竞争。 (2)有利于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协调,适合本地区需要,全力为本地区服务。(3)各银行独立性和自主性很大,经营较为灵活。 (4)管理层次少,有利于中央银行管理和控制。 缺陷: (1)商业银行不设分支机构与现代经济的横向发展和商品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存在着矛盾,同时,在电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大量应用条件下,其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受到限制。 (2)银行业务多集中在某一地区、某一行业,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筹资不易,风险集中。 (3)银行规模较小,经营成本高,不易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总分行制的特点是:法律允许除了总行以外,商业银行可以在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通常,总行设在大中型城市,所有分支机构统一由总行指挥。 优点: (1)分支机构较多,分布广,业务分散,因而易于吸收存款,调剂资金,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本;同时由于放款分散,风险分散,可以降低放款的平均风险,提高银行的安全性。 (2)银行规模较大,易于采用现代化设备,提供多种便利的金融服务,取得规模效益。 (3)由于银行总数少,便于金融当局的宏观管理。 缺点: (1)容易造成大银行对小银行的吞并,形成垄断,妨碍竞争。 (2)规模过大,内部层次、机构较多,管理困难。

(整理)商业银行经营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商业银行是在市场经济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需要而形成的一种金融组织。经过几百年的演变,现代商业银行已成为各国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资金集散机构,并成为各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重点) 商业银行的定义: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的性质是从三个层面上来介绍的: 1、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 2、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3、商业银行是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这一点主要侧重于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比较。 二、商业银行的产生 1、银行的产生 基本思路:铸币兑换业→货币经营业→早期的商业银行→现代的商业银行,同时要启发学生了解,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功能。 2、商业银行的形成 现代商业银行产生的两种途径:一是从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变过来的;第二条途径是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而成的。 三、商业银行的发展 这部分由授课教师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结合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做更多的了解。 两种传统: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传统和德国式综合银行传统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功能及其地位 一、商业银行的功能 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有: 1、信用中介 2、支付中介 3、金融服务 4、信用创造 5、调节经济 二、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由于商业银行业务内容的广泛性,使得它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显著,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 1、商业银行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 2、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 3、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 4、商业银行已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5、商业银行成了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一、商业银行的创立 由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吸收存款和借款,这种经营方式的特殊性使商业银行业成了一种高风险行业。因此,创立商业银行,必须经过严格的论证。 (一)创立商业银行的条件 商业银行是社会商品货币经济活动的产物,它的存在与发展要取决于社会经济、金融环境状况,所以,在创立

#《商业银行经营学》练习题

《商业银行经营学》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信用中介支付中介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分行制持股公司制流动性银行制度 二、填空 1、商业银行是以()为目标,以()为经营对象,()的企业。 2、()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 3、现代商业银行形成的途径有();()。 4、各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基本上是循着两种传统:()和()。 5、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有()、()、()、()和()。 6、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和()。 7、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决策系统主要有()、()、()、和()构成。 8、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9、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最高行政长官是()。 10、商业银行按资本所有权划分可分为()、()、()和()。 11、商业银行按组织形式可分为()、()和()。 12、实行单元银行制的典型国家是()。 1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为()、()和()。 14、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监管的机构是()。 三、不定项选择 1、商业银行发展至今,已有()的历史。 A100年B200年C300年D500年 2、()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 A英国 B英格兰 C丽如 D东方 3、商业银行能够把资金从盈余者手中转移到短缺者手中,使闲置资金得到充分利用。这种功能被称为()功能。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信用创造 D金融服务 4、下列银行体制中,只存在于美国的是() A分行制 B私人银行 C国有银行 D单元制 5、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是() A单元制银行 B分支行制银行 C银行控股公司 D连锁银行 6、实行分支行制最典型的国家是() A美国B日本C法国D英国 7、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利机构是()。 A董事会 B股东大会 C监事会 D总经理 8、银行业的兼并对其产生的优势是()。 A扩大了规模 B有利于进行金融创新 C取得优势互补,拓展业务范围 D提高盈利能力 9、对银行业加强监管的意义体现在()。 A保护和发挥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B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 C弥补银行财务信息公开程度不高的缺点。 D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商业银行经营学完全版

名词解释: 1. 商业银行: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责筹集资金, 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浮在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 单元制:单元制银行是指那些不设立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优点: 1.可以防止银行垄断,有利于自由竞争,也缓和了竞争的剧烈程 度;2..有利于银行与地方政府协调,能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集中全力为本地区服务;3..银行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其业务经营的灵活性较大;4.银行管理层次少,有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贯彻执行,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效果。 缺点:首先,不利于银行的发展;其次,单一银行资金实力较弱,抵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差;第三,单一银行之本身与经济的外向发展存在矛盾,会人为地造成资本的迂回流动,削弱银行的竞争力。 3. 分行制:分行制银行是指那些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 干分支机构,并可以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这种商业银行的总部一般都设在大都市,下属所有分支行须由总行领导指挥。优点:第一,有利于银行吸收存款,有利于银行扩大资本总额和经营规 模,能取得规模经济效益。第二,便于银行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设备,提高服务质量,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第三有利于银行调节资金、转移信用、分散和减轻多种风险。第四,总行家数少,有利于国家控制和管理,其业务经营受地方政府干预小。第五,由于资金来源广泛,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竞争实力。 缺点:容易加速垄断的形成;并且由于其规模大,内部层次较多,使银行管理的难度增加等。 4. 持股公司制:持股公司制银行又叫集团制银行,即由一个集团成立 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若干独立的银行。优点:能够有效地扩大资本总量,增加银行的实力,提高抵御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弥补单元制银行的不足。缺点:容易形成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不利于银行之间开展竞争,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经营的自主性,不利于银行的创新活动。 5. 银行监管:是指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进行包括开业管 制、分支机构管理、价格管制、资产负债表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监控活动及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总和。银行外部监管:主要有各国中央银行和其他管理机构来承担。银行内控机制:体现的是商业银行的自律行为,是商业银行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和。 6. 可转让定期存单:是按某一固定期限和一定利率存入银行的资金可

商业银行经营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分行制:分行制银行是指那些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都可以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 持股公司制:由一个集团成立一个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若干独立的银行。这些银行的业务与决策统属于股权公司控制。 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因此,金融控股公司也可以被称为全能性金融集团。 流动性:资产的变现能力。资产的流动性:银行资产在不损失或少损失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用以应付客户的提存要求。负债的流动性:银行足以应付各种需要的、充分的资金可用能力→满足多种资金需要。 二、选择、判断和简答 1、什么是商业银行?它有什么功能?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的功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调节经济、风险管理 2、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商业银行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 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货币供给有重要的影响 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 商业银行已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 3、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图 4、建立商业银行体系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为什么要确定这些原则(简答) (1)有利于银行业竞争。因为开展竞争有利于促进银行改善服务,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2)有力于保护银行体系的安全。因为合理有序的竞争能提高经营效率,而过度的竞争则可能导致有些银行不计成本,高息揽存,盲目不计后果地从事高风险投资,其结果都将导致

最新14年商业银行经营学试题(含答案两套题)

考核科目商业银行经营学课程类别必修考核类型考试考核方式闭卷卷别 (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的无效) 一、填空题:(共15分,每题1分) 1、实行单元银行制的典型国家是。 2、已成为当代商业银行的主要组织形式。 3、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功能。 4、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是、和。 5、商业银行资本充足度包括与两个方面的内容。 6、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增加;二是减少。 7、银行的筹资策略有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与。 8、消费者贷款按偿还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和。 9、按照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要求狭义的表外业务包括、担保和金融衍生工具类业务。 10、商业银行经常进行的互换交易主要是和。 11、从理论上说,银行保持流动性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另一条途径就是。 12、同业拆借净值率,即与同业拆入之差占总资产的比重,该比率上升则流动性增强。 13、银行存款按其稳定与否可分为和。 14、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通常从和两个方面着手。 15、是指在贷款决策时,以贷款风险度为主要参照标准,主动放弃或拒绝风险较大的贷款方案。 3—1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商业银行的功能有()。 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信用创造 D、金融服务 E、表外业务的创新 2、银行增发(),原有股东对银行经营的控制权会有所减弱。 A、优先股 B、资本期票 C、资本债券 D、普通股 3、存款是商业银行的()。 A、资本负债 B、主动负债 C、被动负债 D、同业负债 4、下列指标中属于负债程度比率的是()。 A、流动比率 B、负债资本比率C流动负债比率 D、应收账款周转率 E、存货周转率 5、在经营实践中,银行会努力使其存款总量和成本之间保持哪几种组合()。 A、逆向组合模式 B、同向组合 C、总量单向变化模式 D、成本单向变化模式 6、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面临的信用风险是指()。 A、由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引起的风险 B、由于激烈的同业竞争带来的风险 C、由于债务人无法清偿债务而使银行蒙受损失的风险 D、由于市场利率变化带来的风险 7、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银行金融风险是()。 A、信用风险 B、流动性风险 C、利率风险 D、操作性风险 8、负债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业务,其作用具体表现为()。 A、是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 B、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手段 C、构成社会流通中的货币量 D、同社会各界联系的主要渠道 E、银行业竞争的焦点 9、在负债总量一定下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主要受()等因素影响。 3—2

商业银行营销学复习题-完整版双学位

银行营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1.撇脂定价策略 也称“高额定价法”,是指银行把新产品以较高的价格推向市场,以便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尽快收回投资和获取最大利润,当竞争者进入市场或市场销路缩减时,再逐渐采取降低价格的策略。 2.银行市场定位 银行根据竞争状况、内部条件等,判断和确定自身在目标市场的地位,进而确定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应如何接近客户的营销活动,是商业银行设计企业形象,决定向客户提供何种价值(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行为过程。 目的是让客户能更加了解和喜欢该银行所代表的内涵,在客户心目中留下别具一格的企业形象和值得购买的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形象。市场定位一般包括产品定位和企业形象定位两种。 3.银行市场营销调研 商业银行系统设计、收集、分析和提供有关金融服务领域的相关信息,掌握和了解银行所面临的特定营销状况的过程,是商业银行与市场环境沟通的纽带,主要任务是提供信息,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市场决策提供依据。 4.目标市场 是指银行为满足现实和潜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的、将要进入并重点开展营销活动的若干细分市场。 5.产品组合 一般是指某一企业生产或销售的全部产品大类、产品项目的组合,是指金融

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产品的结合方式。 6.客户关系管理 是现代企业的一种经营管理理念,旨在健全、发展、完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应用技术系统,同时,它还是一种职能战略,是企业高层领导对如何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一种全方位的规划和部署。是一个不断加强与顾客交流,不断了解顾客需求,并不断对产品及服务进行改进和提高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的连续的过程。其内含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IT)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客户的整合营销,是以客户为核心的企业营销的技术实现和管理实现。 7.整合营销 是指企业想要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保持持久的优势地位,必须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整合企业所有的资源,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并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不断进行市场开拓。 8.渗透定价法 一般是指在新产品在上市时使用较低的价格以快速向市场渗透,待产品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后,再逐步将价格提高到一定水平上的定价方法。9.目标市场定位 是企业识别、开发符合目标市场需要,通过营销手段沟通目标客户,使其明确感知该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更具特色或具有差异有时的内容(产品和服务)。10.关系营销 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应与最终顾客、供应商、分销商、内部员工、政府部门、同盟者、新闻单位及其社会公众部门等建立和发展良好稳定的关系,并将它们作为自己的营销对象,全方位地开展营销活动。

商业银行经营学课后习题答案最终版.doc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各种闲散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帐户,为客户办理供种货币结算、货币支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的等业务活动。 流动性:指资产变现的能力,商业银行保持随时能以适当的价格去的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以及银行其他支付的需要。 CAMELS: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分类检查制度,这类分类检查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把商业银行接受检查的范围分为六大类:资本、资产、管理、收益、流动性和对市场风险的敏感性。 储备金:是为了应付未来回购,赎回资本债务或防止意外损失而建立的基金。 核心资本:核心资本由股本和税后留利忠提取的储备金组成,包括普通股、不可回收的优先股、资本盈余、留存收益、可转换的资本债券、各种补偿金。 附属资本:由未公开储备、重估准备、普通呆账准备金、长期次级债券所组成。 银行资本充足性: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所需新增资本的具体目的。风险加权资产:银行在风险权数给定的基础上,利用加权平均法,将各项资产的货币数额乘以其风险等级权数得到该项资产的风险加权值,然后得到的累加值即为银行表内风险加权资产。它是确定银行资本限额的重要依据之一。 可用资金成本:也称为银行的资金转移价格,指银行可用资金所应负担的全部成本。它是确定银行营利性资产价格的基础,因而也是银行经营中资金成本分析的重点。 大面额存单:按某一固定期限和一定利率存入银行的资金并可在市场上转让流通的票证。 再贴现:指经营票据贴现业务的商业银行将其买入的未到期的贴现汇票向中央银行再提申请贴现,也称间接借款。再贴现成为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主要渠道。 回购协议:是指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以获得即时可用资金的交易方式。 贷款政策:是指商业银行指导和规范贷款业务、管理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各项方针、措施和程序的总和。 贷款利率:是借款人向贷款人支付的贷款利息与本金之比率,是贷款价格的主体。 贷款承诺费:是指银行对于已经承诺贷给客户但还没有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 补偿余额:银行要求,借款人应在银行保持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或低利率定期存款,它通常作为银行同意贷款的一个条件而写进贷款协议中。是贷款价格构成的一部分,是银行变相提高贷款利率的一种方式。 信用贷款:是指银行完全凭借客户的信誉而无需提供抵押物或第三者保证而发放的贷款。 担保贷款:是指具有一定的财产或信用作还款保证的贷款。根据还款保证的不同,具体分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不良贷款:指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信用分析:是对债务人的道德品格、资本实力、还款能力、担保及环境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以确定是否给予贷款及相应的贷款条件。 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分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贷款损失的概率在30%-50%。 经营性租赁:是一种短期租赁,指的是出租人向承租人短期租出设备,在租期内由出资人负责设备的安装保养等并提供专门的技术服务,因此租金要高于融资性租赁租赁 转租赁:是由出租人从一家租赁公司或制造厂商租进一件设备后转租给客户的租赁业务,即租进转出。

商业银行经营学题目及答案教学教材

选择题: 创立商业银行的条件:经济条件(人口状况:该地区人口数量,人口变动趋势;生产力发展水平;工商企业经营状况;地理位置)金融条件(人们的信用意识;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金融机构竞争状况;管理当局的有关政策) 商业银行的决策系统主要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以及董事会以下设置的各种委员会构成。 目前我国信用风险指标三点,不良贷款率:(4%以上),不超过(5%)存贷比率为(75%) 董事会负有:1、考评或薪酬委员会2、风险管理委员会3、审计委员会4、战略发展委员会5、关联交易6、提名 三会一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 商业银行必须做到:1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2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3必须遵纪守法,合法经营。 商业银行要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方法:1实行资产变现2通过负债的途径。 1988年7月通过的《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性规定了国际统一的标准。该协议把表内资产分成五类,其风险权数分别为0%、10%、20%、50%和100%。(表内风险资产的计算公式为:表内风险资产=∑表内资产额×风险权数) 按组织形式可以把商业银行分为单元制银行、分行制银行、持股公司制银行。 银行负债的构成:存款、借入款项和其他负债三个方的内容组成。 活期存款工具创新:主要创新工具有:(1)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2)超级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 定期存款工具创新:1可转让定期存单2货币市场存单3自动转账服务账户4协定账户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1受制于当地市场的竞争情况2受制于保持本行原有利差。 存款工具的定价方法:(1)以成本为基础定价,即以商业银行各项费用,成本之和作为定价基础。(2)交易账户的定价(3)金融市场存款账户的定价(4)定期存单市场按银行层次定价 短期借款的主要渠道:(1)同业借款(2)向中央银行借款(3)转贴现(4)回购协议:正回购,商业资金的来源(5)欧洲货币市场借款(6)大面额存单 在中央银行存款分为两部分:一是法定存款准备金;二是超额准备金 影响银行库存现金的因素:现金收支规律、营业网点的多少、后勤保障的条件、与中央银行发行库的距离、交通条件及发行库的规定、商业银行内部管理 影响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因素:存款波动、贷款的发放与收回、其他因素对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影响:中央银行借款的因素;同业往来因素 ABCD 影响贷款价格的主要因素:资金成本、贷款风险程度、贷款费用、借款人的信用及与银行的关系、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贷款供求状况 贷款的分类四个档次: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企业在银行的账户上反映的预警信号:如果企业在银行的账户上出现以下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可能表明企业的还款出现问题: , ( l )经常止付支票或退票; ( 2 )经常出现透支或超过规定限额透支; ( 3 )应付票据展期过多; ( 4 )要求借款用于偿还旧债; ( 5 )要求贷款用于炒作本公司股票或进行投机性活动; ( 6 )贷款需求的规模和时间变动无常; ( 7 )银行存款余额持续下降; ( s )经常签发空头支票; ( 9 )贷款的担保人要求解除担保责任; ( 10 )借款人被其他债权人追讨债务,或索取赔偿; ( 11 )借款人不能按期支付利息,或要求贷款展期; ( 12 )从其他机构取得贷款,特别是抵押贷款。 银行证券投资的主要类别:国库劵、中长期国债、政府机构证券、市场债券或地方政府债券、公司债券

商业银行学复习资料汇编

一、名词解释 1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2资本盈余:指银行发行普通股时,其发行价格超出票面价去掉发行费用的余额。主要由投资者超缴资本所形成,此外还反映银行资本的增值部分及接受捐赠所增加的资本等。资本盈余可以转增资本,发放股息。 3留存收益:是尚未动用的银行累计税后利润部分,是银行所有者权益的一个项目,其大小取决于企业盈利性大小、股息政策及税率等因素。 4资本性金融债券:是商业银行为弥补资本金的不足而发行的资本性债券,其性质介于存款负债和股票资本之间,又称为附属资本或长期债务。 5基础头寸:是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 6在途资金:也称托收未达款,它是指本行通过对方银行向外地付款单位或个人收取的票据。 7垫头:即抵押率,是抵押贷款本金利息之和与抵押物估价值之比。 8票据贴现:是一种以票据所有权的有偿转让为前提的约期性资金融通。从持票人来讲,贴现是以未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贴付利息取得现款的经济行为。9呆账准备金:指从银行收入中提取的、用于弥补贷款损失的一种价值准备。 10经营性租赁:指出租人向承租人短期租出设备,在租期内由出资人负责设备的安装、保养、维修、纳税、支付保险费和提供专门的技术服务等,是一种短期租赁。 11融资性租赁: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供货商的选择,向供货商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承租期满,货物所有权归属于承租人的交易。 12信托投资:指由信托机构将个人、企业或团体的投资资金集中起来,代替投资者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最后将投资收益和本金偿还给收益人,银行收取手续费的金融信托业务。 13个人理财:基于客户的财务状况和一定的财务假设,综合考虑客户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组合的调整,通过现金流、资产价值、各项财务指标的分析,帮助客户制定个性化的理财规划,推荐需要的金融产品,并出具理财报告。 14进出口押汇:是银行融通出口商的一种方法,由出口方银行和进口方银行共同组织。进出口商进行交易时,出口商将汇票,连同提单、保单发票等全套货运单据向银行抵押,借取汇票金额一定百分比的资金。由银行凭全部货运单据向进口商收回贷款的本息。在汇票由受票人偿付后,银行留下预付的金额,加上利息和托收费,其余贷记给出口商。 二、简答 1、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及原则。 目的:在保证经营过程中流动性需要的前提下,将持有现金资产的机会成本降到最低程度,作为银行经营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杠杆,服务于银行整体经营状况最优化目标。 原则:(1)总量适度原则:银行现金资产的总量必须保持在一个适当的规模上,在保证银行经营过程中流动性需要的前提下,为保持现金资产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最低时的现金资产数量。(2)适时调节原则:银行要根据业务过程中的现金流量变化,及时地调整资金头寸,保证现金资产的规模适度。(3)安全性原则:银行在现金资产特别是库存现金的管理中,必须健全安全保卫制度,严格业务操作规程确保资金的安全无损。 2、银行并购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银行并购的最根本原因是追求利润和迫于竞争压力。具体原因有:(1)追求企业发展:通过并购迅速提高银行资本及资产规模,以便满足和实现《巴塞尔协议》的资本规定,和减少过度竞争所造成的两败俱伤。(2)追求协同效应:银行并购后,其总体效益要大于两个独立银行效益的算术和,提高竞争性指标。包括:①经营协同效应:产生规模经济,并实现优势互补,增强综合实力;②财务协同效应:银行并购后:税率、会计处理的惯例和投资理念等会发生变化,可帮助银行合理避税、产生预期效应等。(3)管理层利益驱动:银行管理层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同时为了追求高收入,他们往往具有扩张的动机。 影响:(1)并购带来更多的金融产品,提高了银行的收益水平及现金净流入(2)并购改善了产品的推销和销售(3)并购可将银行融入有吸引力的新市场(4)并购改善了经营管理水平(5)并购降低了银行经营成本。3、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开展证券投资业务? 证券投资的目的是在一定风险水平下使投资收入最大化,与银行经营的总目标相一致。主要功能有:(1)分散风险、获取稳定的收益:银行贷款利率较高,但风险较大。在没有合适贷款机会时,银行将资金投资于高信用等级的证券,获取稳定的收益,可在分散风险的前提下保持或提高利润水平。(2)保持流动性:现金资产无利息收入,银行为保持流动性而持有过多的现金资产会增加银行的机会成本。可销性很强的短期证券是商业银行理想的高流动性资产,既可随时变现,又有一定的利息收入。(3)合理避税:商业银行投资的地方政府债券往往享有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可利用证券组合避税,提高收益。 4、什么是利率风险?来源是什么?哪些方法可以衡量?如何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防范? 利率风险是金融市场上利率的变动使银行在筹集或运用资金时可能遭受的损失。 来源:重新定价风险、内涵选择权风险、基本点风险、收益曲线风险衡量:(1)资金缺口管理:是银行在对利率进行预测的基础上,调整计划期利率敏感性的资产与负债的对比关系,规避利率风险或从利率风险中提高利润水平的方法。包括:①资金缺口:利率敏感资产与利率敏感负债之差,用于衡量银行净利息收入对市场利率的敏感程度。(操作:当预测利率将要上升时,银行应尽量减少负缺口,力争正缺口;当预测利率将要下降时,则设法把资金缺口调整为负值)②敏感性比率:利率敏感资产与利率敏感负债之比(2)持续期管理:银行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的期限与结构,采取对银行净值有利的持续期缺口策略来规避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总体利率风险。(①当持续期缺口为正值时,银行净值随利率上升而下降,随利率下降而上升②当续期缺口为负值时,银行净值随市场利率上升而上升,随利率下降而下降③当续期缺口为零时,银行净值在利率变动时保持不变)防范:(1)远期利率协议:买卖双方商定将来一定时间段的协议利率,并指定一种参照利率,在将来清算日按规定的期限和本金数额,由一方向另一方支付协议利率和届时参照利率之间利息差额的贴现金额。(2)利率互换(3)利率期货:交易双方在集中性的市场以公开竞价的方式所进行的利率期货合约的交易。(4)利率期权:利率期权的买方获得一种权利,在到期日或期满前按照预先确定的利率即执行价格,按照一定的期限借人或贷出一定金额的货币。卖方从买方收取期权费,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 5、银行信贷人员怎样从表面现象中分析可能成为不良贷款的预警信号。(1)企业在银行的账户上反映的预警信号:①经常止付支票或退票②经常出现透支或超过规定限额透支③应付票据展期过多④要求借款用于偿还旧债⑤要求贷款用于炒作本公司股票或进行投机性活动⑥贷款需求的规模和时间变动无常⑦银行存款余额持续下降⑧经常签发空头支票⑨贷款的担保人要求解除担保责任⑩借款人被其他债权人追讨债务,或索取赔偿⑾借款人不能按期支付利息,或要求贷款展期⑿从其他机构取得贷款,特别是抵押贷款 (2)企业财务报表方面:①银行不能按时收到企业的财务报表②应收账款的账龄明显延长③销售上升,利润减少④现金状况恶化⑤主要财务比率发生异常变化⑥审计不合格⑦应收款和存货激增⑧呆账增加,或拒做呆账及损失准备⑨成本上升,收益减少⑩⑾销售额下降⑿不合理地改变或违反会计准则,如折旧计提、存货计价等 (3)人事管理及与银行的关系方面:①主要负责人之间不团结②企业管理人员对银行的态度发生变化,缺乏坦诚的合作态度③在多家银行开户,或经常转换往来银行,故意隐瞒与某些银行的往来关系④董事会、所有权发生重要的变动⑤公司关键人物健康出现问题,且接班人不明确或能力不足⑥主要决策人心理过重⑦某负责人独断专行,限制了其他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发挥⑧无故更换会计师或高层管理人士⑨对市场供求变化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反应迟钝,应变能力差⑩用人不当,各部门之间不能相互协调配合⑾缺乏长远的战略,急功近利⑿借款人家庭出现危机等 (4)企业经营管理方面:①经营管理混乱,环境脏乱差,员工年龄老化,纪律松散②设备陈旧、维修不善,利用率低③销售旺季后,存货仍大量积压④丧失主要客户⑤关系到企业生产能力的某些主要客户的订单变动无常⑥企业主要投资项目失败⑦市场份额逐步缩小⑧生产规模不适当扩大 三、论述 更多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