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合集下载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ppt课件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ppt课件
选择项目:对怀疑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需要可以分别 选择以下检查:血浆肾素活性、血和尿醛固酮、血和尿皮质 醇、血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及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血和尿 儿茶酚胺、动脉造影、肾和肾上腺超声、CT或MRI、睡眠呼 吸监测等。对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的脑功能、 心功能和肾功能检查。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靶器官损害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Sokolow-Lyon>38mm或Cornell >2440mm.ms; 超声心动图LVMI:男≥125g/m2,女≥120g/m2
颈动脉超声IMT ≥0.9mm或颈动脉粥样斑块 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12m/s 踝/臂血压指数<0.9 eGFR降低( eGFR < 60ml·min-1·1.73m2)

低危
中危
高危
1-2个其他危险因素 ≥3个其他危险因素
或靶器官损害
中危 高危
中危 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临床并发症或糖尿病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1-3级) 男性>55岁;女性>65岁; 吸烟 糖耐量受损(餐后2h血糖7.8-11.0mmol/L)和(或)空腹血
科室间密切配合 达到良好的血压控制 防止发生出血、脑卒中、心肌梗死和急性心
力衰竭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治疗目的是保护靶器官功能。 降压目标取决于手术前患者血压情况,一般
应降至基线的10%;易出血或严重心力衰竭 患者可以降至更低。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术前
监测血压。 完善相关检查。 良好的血压控制:﹙1﹚如高血压由疼痛、紧张焦虑所引起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基本项目: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含尿沉渣镜检)、血脂 全套(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 白)、电解质、肾功能(含尿酸)、心电图。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河南省中医院
制作:李恒喜
择期手术术前准备
• • • • • (一)术前一般准备 1。心理准备 2。生理准备 (1)适应性训练 (2)输血补液:改善全身营养与体液状态。 (3)预防感染 • (4)肠道准备:一般手术,术前晚8时禁食 、水,对于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前三天做肠 道准备包括半流饮食、服用肠道杀菌剂及轻 泻剂,术前晚或术晨清洁灌肠或结肠灌洗。 • (5)皮肤准备
常用导管与引流物的处理
• • • • • • • 1。鼻胃管 2。导尿管 3。胸腔闭式引流管 4。气管导管 5。腹腔引流管 6。各种造口管 7。静脉导管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 • • • • • • • 切口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 (一)切口裂开 1。诊断 (1)术后5—7天 (2)伤口渗液 (3)肠襻与大网膜 脱出 2。处理 (1)部分裂开者可采用加压包扎;全层裂开 者要立即手术
பைடு நூலகம்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 • • • • • • • • 切口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 (一)切口感染 1。诊断 (1)术后伤口疼痛 (2)体温升高 (3)伤口局部红、肿、热,局部压痛 2。处理 (1)抗感染 (2)伤口扩创引流
择期手术术前准备
• • • • • • • • (一)术前特殊准备 1。高血压病人血压维持在160/100mmHg以下 2。心脏病 3。糖尿病病人要求血糖稳定在9mmol/L以下 4。呼吸功能障碍 5。肝脏疾病 6。肾脏疾病 7。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手术后监测与处理
• • • • (一)恶心、呕吐、腹胀、呃逆的处理 1。持续胃肠减压,并可辅以止吐药 2。放置肛管,高渗液低压灌肠 3。术后早期呃逆可压迫眶上缘;针剌 内关、足三里、天突、鸠尾等;顽固性 呃逆可采用颈部膈N封闭。

围手术期处理【精选文档】

围手术期处理【精选文档】

围手术期处理一、合并症的围手术期处理1.心血管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高危患者,术前完善心脏彩超,心梗6月内不建议择期手术,心力衰竭患者,最好在心力衰竭控制3~4周后在实施手术。

术前继续口服降压药物至术前,检测血压,控制血压在160/100mmHg以内。

术前1周停用利血平等长效降压药,房颤伴心率〉100者,术前应用心房纤颤伴心率增快(100次/分以上)者,术前应用毛花苷C或口服普萘洛尔,尽可能使心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冠心病出现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以下)者,术前可皮下注射阿托品0。

5~1mg增加心率。

2.脑血管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近期有脑卒中病史者,择期手术推迟2周-6周。

3.肺功能障碍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高危患者,术前完善肺功能检查,术前戒烟,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择期手术推迟至治愈后1-2周,急诊手术,可加用抗生素,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喘气发作者,择期手术应推迟。

4.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7天停用阿司匹林,术前2—3天停用非甾体抗炎药,术前10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噻氯匹啶和氯吡格雷.血小板小于5×109 ,需要输注血小板,使血小板达到7。

5以上,脾亢所致者不建议输注。

易栓患者术后需应用抗凝药物,间断气袋加压下肢。

5.肝功能不全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6.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药物选择,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非甾体抗炎药。

7.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停服2—3天停服长效降压药如氯磺丙脲,口服降糖药物或应用胰岛素至术日晨,术后禁食病人以静脉输注葡萄糖加胰岛素维持正常糖代谢,维持血糖轻度升高(5。

6-11.2mmol/L,尿糖+~++),如应用降血糖药或长效胰岛素,均应改用短效胰岛素,可皮下注射,4~6小时一次。

8.营养不良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轻34-28 中27-21 重〈21)白蛋白低于30g/l,需应用肠内或肠外营养()。

9.妊娠期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在手术期间需要特别关注自己的健康情况。

以下是一些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内容:
1. 注意控制血压:手术前可以向医生咨询有关药物调整和控制高血压的建议。

确保血压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

2. 正确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服用高血压药物,并且不要停药。

如果手术前需要停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在手术后尽快恢复药物的使用。

3. 控制饮食:尽量选择低盐、低脂的食物,减少摄入过量的盐分和饱和脂肪。

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

4. 积极锻炼:根据医生建议,在手术前适当参加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锻炼有助于降低血压,并增强身体素质。

5. 心理调适:手术期间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产生一定影响,心理调适非常重要。

可以适度地进行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活动,如冥想、听音乐等。

6. 注意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有助于恢复身体状态。

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给予身体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和修复。

7. 遵守医嘱:按照医生和护士的指示进行术后护理,如及时更换药物、记录血压变化等。

如果出现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重要提示:本文仅为一般性健康教育内容,具体的围手术期高血压健康教育建议仍需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来制定。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疼痛管理
采用适当的疼痛评估方法,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 程度,并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
术中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低血压和高血压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及时发现低血压和高血 压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心律失常
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情况,并采取相应 的治疗措施。
出血和凝血障碍
少术后疼痛的发生。
术后康复指导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合理搭配营养,保 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活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 炼,促进术后康复。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高血压及术后康复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 管理和保健能力。
06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规律用药
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 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药物调整
根据患者情况,医生可适当调整药 物种类或剂量,以更好地控制血压。
监测血压
定期监测患者血压情况,及时发现 并处理异常情况。
04
高血压患者的术中护理
手术室环境与设备
手术室温度和湿度
保持适宜的手术室温度和湿度, 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并发症风
高血压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高血压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遗传、 年龄、性别、饮食、生活习惯和环境 因素等。
病理生理
高血压患者的血管长期承受过高的压 力,可能导致血管壁损伤、动脉粥样 硬化和血管重构,进而引发心脑血管 疾病。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
01
02
03
发病率
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的发 病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 趋势。

围手术期高血压护理

围手术期高血压护理
影像学检查
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评估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状况 。
术前降压药物调整策略
术前降压药物的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等。
术前降压药物的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时间安排,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时间,以确保手术 安全。
患者教育与心理干预
02
术前评估与准备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高血压病史,包括高血 压分级、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合 并症情况。
体格检查
测量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评估患者心、肺、肾功能状况。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以评估患者肝肾功能、 电解质平衡及凝血功能等。
活动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 坐起、站立、行走等康复 锻炼,逐渐增加活动量和 活动范围。
活动安全保障
在活动期间,加强患者安 全监护,防止跌倒、坠床 等意外事件发生。
营养支持方案制定
营养评估
01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饮食需求,了解营养摄入对患者康复的
影响。
营养计划制定
02
根据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饮食种
容量平衡维护
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 等指标评估容量状态;根据出入量 调整输液速度和量;注意预防肺水 肿和组织水肿等并发症。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
高血压危象预防
术前充分评估患者高血压病史及用 药情况;术中避免刺激因素,如疼 痛、焦虑等;必要时使用降压药物 控制血压。
低血压预防
术前评估患者心功能及血容量状态 ;术中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大量失 血或液体丢失;必要时使用升压药 物或输血治疗。

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注意事项
• 患者有烦躁、抽搐、则给予镇静剂等
感谢聆听
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 肾脏表现:晚期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
高血压急症
并伴发进行性的心、脑、肾靶器官功能不全 的表现。包括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急性 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伴肺水肿、不稳定
型心绞痛、主动脉夹层。
高血压急症
血压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天内)急剧升高 (>180/120mmHg),患者出现剧烈头痛、
•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危险因素和病史
I.无其他危险因素
II.1~2个危险因素
III.≥3个危险因素 或靶器官损害或
糖尿病 IV.并存临床情况
1级 收缩压140~159
舒张压90~99 低危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2级 160~179 100~109
中危 中危
高危
术后护理
继续进行血压、脉搏、心电图监测,维持血压相对 稳定,警惕高血压危象和左心衰的发生 使用多种方法、完善止痛,防止血压骤升
严格控制输液的量和速度
非药物治疗
限制钠摄入 运动
减轻体重
戒烟 减轻精神压力
降压药物的选择
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伴有左心室肥厚者
选用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剂),其次为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 剂
恶心、心悸、出汗、视物模糊等征象
高血压亚急诊
血压严重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病分类及危险分层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高血压围手术期治疗

高血压围手术期治疗
手术 期 治 疗 后 总 结分 析 ,表 明在 积 极 完 成 有 效 的 综 合 治 疗 后 .患 者 的手 术 是 安 全 的 ,预 后 明 显 改 善, 疗效满意 , 现 总结 如 下 。
压, 符合上述条件 的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 。
1 . 3 治 疗 方 法
所 有 患者在 入 院后 , 立 即进 行血 生 化 、 血糖 、 肝
超过正常血压 , 并且排 除嗜铬细胞瘤 、 甲亢 、 肾 脏 病 变 、原 发 性 醛 固酮 增 高症 等 引 起 的继 发 性 高 血
致 出现 较 为 严 重 的并 发 症 .如 脑 血 管 意 外 至 意识
障碍 、 呼吸困难 、 以及消化道 出血等 , 严重威胁 患 者 的生命和预后 。本文通过对我院于 2 0 1 0 年6 月 至2 0 1 2年 6月 收 治 的 8 6例 高 血 压 患 者 .进 行 围
肾功能 、 心电图等检查 , 收入病房后实施 2 4 h 生命
体征 监测 。 饮食 主要 以低 盐为 主 , 血脂升 高者给予 低 脂饮食 。 每天定 期进行 血压监查 2 ~ 3 次。 根据患者 的 不 同情况选 择不 同 的降压药如 血管 紧张 素 Ⅱ受体 拮
1 资料 与 方法
1 . 1 一 般 资料
显改善 , 原发 疾病及 高血 压等 临床 症状 明显缓 解 , 明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于对 照组 ( P < 0 . 0 5 ) 。结论 高血压 患者 围手术期 积极
的采取心理 、 饮食 、 药物 等综合 治疗 。 对 患者的术 中安全和术后 的生存质量 十分重要 。
【 关键词 】 高血压 围手术期
中 患 者 手 术 部 位 可 能 会 出血 增 多 并 且 不 易 控 制 。 严重影响手术视野 , 造 成 手 术 困难 。 甚 至 可 能会 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的目标血压
一般人群 <140/90mmHg
肾病或糖尿病者 <130/80mmHg
老年病人 至少sBP <150mmHg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α-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
用药原则
小剂量开始 合理的联合用药 初始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应改另一
高血压病人的 围手术期处理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麻醉科 邓小明
临床麻醉 麻醉恢复室 麻醉学教研室
上海长海医院麻醉科、CU
疼痛诊疗 麻醉学实验室
我国高血压病的特点
三高: 发病率、伤殘率、死亡率
三低: 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
Rates about Hypertension(%)
1998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 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全国每年死亡超过100 万,存活的患者约500万~600万,其中75%以上 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
有关高血压的重要文件或指南 抗高血压药对麻醉的影响 血压多高考虑推迟或取消择期手术 监测项目 血压波动的处理
尚无统一指南 Dix与Howell的调查:大多数医师
认为血压 > 160/95~100mmHg应推 迟或取消麻醉与择期手术,尤其伴 并存临床情况者
(Br J Anaesth 2001, 86:789-93)
血压多高考虑推迟或取消手术
择期手术血压>180/110 ~100 mmHg
术晨到手术室血压>180/110 mmHg者, 如血压<200/100 mmHg无脑、心血管 症状,可用药使血压降至允许水平再 诱导;如血压>200/110 mmHg,应推 迟手术
类降压药 使用长效制剂
用药顺序
认为任何一类降压药物均可作 为初始药物,有利的使用顺序为利 尿剂、β-受体阻滞剂、 ACEI、钙 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 体拮抗剂、 α-受体阻滞剂
现今认为比较合理的配伍
ACEI(或AⅡ受体拮抗剂) 与利尿药 钙拮抗剂与β-阻滞剂 ACEI与钙拮抗剂 利尿药与β-阻滞剂 α-阻滞剂与β-阻滞剂
病人情绪紧张 气管内插管、拔管前后、全麻苏醒躁动 切皮及手术探查、阻断大动脉 区域麻醉不佳、全麻过浅 术后疼痛 高碳酸血症、低温寒战、输液过量及缺氧
以气管插管反应最强
血压剧烈升高的处理
首先去除病因
插管:表面麻醉充分,静脉用药适 量,预防和减轻血压的剧升
麻醉维持期则应精心调控麻醉深度 使之与刺激性强度相适应。强刺激 操作时,提前加深麻醉
急诊手术血压>180/110 mmHg,如 推迟手术给病人带来的风险超过高血 压,可在严密监测下维持血压140/90 mmHg左右为宜
监测项目
血压:NBP、ABP 2、3级高血压病,尤其并存临床情况 者应监测ABP
心电图 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 脉搏血氧饱和度 中心静脉压 麻醉气体浓度
血压波动的处理 血压剧烈升高的原因
纠正病因 及时经上肢或中心静脉注入小量升压药。麻黄素
5~10mg,必要时增量;若下降幅度过大、过快, 用麻黄素无效时,可给甲氧胺3~5mg或去氧肾上 腺素50~100μg或去甲肾上腺素8 μg ;若血压突然 测不出者,立即静注肾上腺素0.2~0.5mg,以防 止心搏骤停。
在CVP监测下适当补充血容量至血压恢复到预期 水平
老年高血压常用药物
为β-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及 AⅡ受体拮抗剂,后两者是目前较新 型的降压药,具有较好的脏器保护作 用,能扩张冠状血管,降低氧耗,不 增加心率,从而广泛用于高血压伴冠 心病、心衰及糖尿病性肾病病人
抗高血压药对麻醉的影响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α-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
传导阻滞禁用 低血压、心动过速
血压下降的原因
全麻加深或全麻药和降压药的协同作用 硬膜外麻醉中交感神经阻滞或其和术前用
降压药的作用的重合 在麻醉状态下体位的变动,尤其老年病人
翻身变俯卧位时更易引起 降血压药用量过大 术中阻断或压迫大静脉如下腔静脉 术中或术后大量出血,同时补充不足
血压剧烈下降的处理
(HTN prevalence ~ 50 million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cidence
1976– 1980
USA
1988– 1991– 1999– 1991 1994 2000
China 2004
18.8
Awareness 51 73 68 70 30.2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作用机制
举例
利尿剂 血管扩张药 中枢交感抑制
双氢克尿塞 呋塞米
肼屈嗪,二 氮嗪, 可乐定 甲基多巴 利血平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滞剂 胍乙啶
β-阻滞剂 α -阻滞剂
普萘洛尔 阿替洛尔 拉贝洛尔 酚苄明 酚妥拉明
钙通道阻滞剂
硝苯地平 维拉帕米
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 卡托普利
麻醉相关影响
高血压病人分层
1、2级高血压无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 (和)并存临床情况者属低危
1、2级高血压并存1~2种危险因素者属中危 1、2级高血压水平,兼有3种或更多危险因
素、兼患糖尿病或靶器官损伤患者;或3级 高血压,无其他危险因素者属高危
高血压3级同时有1种以上危险因素或靶器官 损伤,或高血压1~3级有并存临床情况者均 属极高危
Treatment 31 55 54 59 24.7
Control
10 29 27 34 6.1
中国卫生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4年我国成年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 计超过1.6亿。比1991年患病率上升31%,即增加 7000万。在这1.6亿高血压患者中,知晓率、服药 率、控制率分别为30.2%、24.7%、6.1%。
4.并存的临床情况 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 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冠状动 脉血运重建、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受损或肾衰
糖尿病:
血管疾病:夹层动脉瘤、症状性动脉疾 病
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 视乳头水肿
高血压病人分层
根据高血压水平、心血管病 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并 存的临床情况将高血压病人分为 4 层,即低危、中危、高危和很 高危,依此指导医生确定治疗时 机和治疗决策
可能产生低钾,诱发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 (静脉给药时不可预见)
停药后反弹高血压 作用迟缓
对血管收缩药敏感 体位性低血压 避免在哮喘和心衰患者中应用 心动过缓,常对阿托品有效 肌松拮抗时可能诱发严重窦缓
心动过速
血管扩张药 心脏抑制-避免与Beta阻滞剂联合应用, 可导致严重的低血压 麻醉药低血压作用
血压多高考虑推迟或取消手术
尼卡地平
维拉帕米 1~5
地尔硫卓 10
头昏、恶心、疲倦
心动过速、头痛、潮红
10~40 μg 哮喘、心动过缓、
传导阻滞者禁用
50~500 μg 低血压、恶心 0.25~8.0 μg 恶心呕吐、肌颤
出汗、避光
0.1~4.0 μg 头痛、心动过速 5~15mg/h 心动过速、头痛、潮红
心衰、病窦、
5~15 μg
成人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l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
≥140
<90
SBP与DBP属于不同级时,以高值为准
高血压的危险性
1.血压的高低 2.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男>55岁、女>65岁、吸烟、总 胆固醇>5.72 mmol/L、早发心 血管病家族史、腹型肥胖或肥胖、 CRP增高
3.靶器官损害 左心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和(或) 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106~ 177μmol/L、动脉壁增厚或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
苏醒期应确保无痛、无躁动挣扎、 无恶心呕吐,血压高时,给适量降 压药使血压调控至允许范围之内, 必要时采用药物治疗
常用注射降压药
单次注射量 维持剂量
(mg)
(kg-1·min-1)
不良反应及 注意事项
乌拉地尔 10~50 酚妥拉明 5~15 拉贝洛尔 25~50
艾司洛尔 10 硝普钠
硝酸甘油 1~2
高血压的重要文件或指南
1997年11月:JNC6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1999年2月:WHO/ISH 1999年10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3年5月:JNC7 2003年6月:ESH/ESC 2004年10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