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第十章降血糖药详解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药物化学 降血糖药物

第一节 胰岛素
一、药物分类
1.根据胰岛素的来源不同分类 分为人胰岛素、牛胰岛素 和猪胰岛素。 2.根据胰岛素的作用时间长短不同分类 (1)短效胰岛素:目前主要有动物来源和重组人胰岛素来 源两种,是指将结晶型胰岛素制成酸性或中性pH的溶液 。最常用的一种普通胰岛素,皮下注射后的起效时间为 20〜30分钟,作用高峰为2〜4小时,持续时间 5〜8小 时。 (2)中效胰岛素:乳白色浑浊液体,最常见的有低精蛋白 锌胰岛素。 (3)长效胰岛素:乳白色浑浊液体,主要有精蛋白锌胰岛 素。
第一节 岛素
二、胰岛素的性质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在水、乙醇中几乎不溶;酸 碱两性,易溶于稀酸或稀碱溶液,在酸性pH 2.5〜3.5中较稳
定,在醎性溶液中易被破坏。等电点pH 5.1〜5. 3,结晶随pH
变化可得到不同晶型。 本品是蛋白质类药物,可被蛋白酶水解,因此易被消化液中的 酶破坏,故口服无效,必须注射。
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第一节 胰岛素
知识拓展
NIDDM发病机制: 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释放延迟; 胰岛素外周组织作用损害;肝糖的产生。 目前应用和在研的药物作用机制:
1.改变营养物质在胃肠道的吸收;2.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和 速度;3.抑制肝糖的产生;4.增加胰岛素敏感性;5.增加 非胰岛素介导的糖代谢。
心血管、神经、皮肤及眼睛等多系统的慢性病变的一组
综合征;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并发症较多,对人类的健 康危害很大;主要分为原发性糖尿病即1型糖尿病(胰 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和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 糖尿病NIDDM)。 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消瘦
第一节 胰岛素
胰岛素是胰脏β 细胞受内源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 、核糖、精氨酸和胰高血糖素等激动而分泌的一种蛋白激
降血糖药 激素类药物 药物化学课件

二、甲苯磺丁脲
OO O S NN HH
H3C
1-丁基-3-(对甲苯基磺酰基)脲素。
具磺酰脲结构,显弱酸性,可溶于氢氧 CH3 化钠溶液中。
具磺酰脲结构,在酸性溶液中受热易水 解,生成甲苯磺酰胺。
磺酰脲类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 减少肝脏对胰岛素的清除,降低血糖, 对正常人及糖尿病患者均有降糖作用。 用于治疗轻、中度2型糖尿病。
格列本脲Oຫໍສະໝຸດ N H H3CO O O S ONN HH
N-[2-[4-[[[(环己氨基)羰基]氨基]磺 酰基]苯基]乙基]-2-甲氧基-5-氯苯甲酰 Cl 胺。又名优降糖。
具磺酰脲结构,在干燥条件下贮存较稳 定,对湿度比较敏感,易发生水解。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的代表药物。
属于强效降血糖药,其降糖作用是同等剂 量的甲苯磺丁脲的200倍,用于治疗中、重 度2型糖尿病。
分类
降血糖药
胰岛素类:胰岛素等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胰岛素增敏剂
磺酰脲类: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 非磺酰脲类:那格列奈、瑞格列奈 双胍类:二甲双胍 噻唑烷二酮类: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其他类:西格列汀、沙格列汀、艾塞那肽、利拉鲁肽
一、胰岛素 insulin
是胰脏B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是治疗1型糖尿 病的有效药物。
目录
第一节 甾体激素 第二节 降血糖药 第三节 骨质疏松治疗药
第十章 激素类及其有关药物
第二节 降血糖药
学习目标
掌握 胰岛素、二甲双胍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用途;降血糖药物的类
型
熟悉 格列本脲、格列美脲、那格列奈、马来酸罗格列酮的结构特点、理
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了解 降血糖药物的发展、作用机制
第十章 降糖药及利尿药 药物化学 教学课件

2型糖尿病:一个日趋严重的问题
一种严重的进行性疾病 全球糖尿病中90%是2型糖尿病 沉重的疾病负担 伴随严重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 2种特有的基本缺陷:
胰岛素抵抗 细胞功能异常
巨大的经济负担
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9. Diabetes Mellitus. Fact Sheet No 13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2.
▪ 如果2型糖尿病得不到有效控制,到2025年,我 国的发病人数将达到1个亿。
T2DM患病率特点
▪ 患病率急剧增加 ▪ 发病年龄年轻化 ▪ 血糖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者大量存在 ▪ 各地发病状况差异巨大 ▪ 农村城市化,糖尿病患病率增加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患病率急剧增高
6%
4.37% 4%
▪ 自身免疫疾病
– 胰岛β细胞破坏,无胰岛素分泌,通常在儿 童时就有症状,为原发性糖尿病。
– 需要不间断胰岛素代替治疗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主要的并发症
– 由于酮酸产生过多导致 – 用胰岛素治疗和补充体液
II 型糖尿病的特点
▪ 胰岛的β细胞功能退化和组织对胰岛素 敏感性降低
– 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减肥和锻炼而不用药 物来得到控制。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 高血糖为主要问题
– 糖元合成减少 – 糖异生增加 (蛋白分解 protein degrad.) – 高脂血症 (增加脂肪分解 enhanced lipolysis) – 酮血症 (增加的游离脂肪酸from increased FFA) – 增加尿素和氨的分解
第十章 降糖药及利尿药 药物化学 教学课件

的加拿大糖尿病专家、胰岛素的发明人班亭的生日。
1921年,班亭成功制备出胰岛素,并首次用于临床,
2020/6/30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 Slow to develop. • Genetic factors are
significant. • Occurs most often in
people who are overweight. • Decreased sensitivity to insulin or an insulin resistance. – Obesity. • Do not usually develop ketoacidosis. • High plasma [insulin] or normal [insulin].
中国糖尿病流行状况
• 我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5000万人,(2004年 11月资料)每年还以150万-200万人的幅度递 增,已成为世界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 在庞大的糖尿病患病人群中,90%以上是2型糖 尿病,这是一种可以致残、致死的终身疾病。
• 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 超过60%的人在患上2型 糖尿病后浑然不觉,直到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后 才去就医。
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IGT
显性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肝糖生成
4 —7 年
噻唑烷二酮
内源性胰岛素 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 内源性胰岛素
“诊断糖尿病 ”
微血管
Clinical Diabetes Volume 18, Number 2, 2000
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4日
• 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并把每 年的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是一组常 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1.25亿,我 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达4000万。
抗血糖药物—口服降糖药(药物化学课件)

二甲双胍本身无直接降血糖作用,不促进胰腺释放胰岛素; 主要靠增 加肌肉和脂肪中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血糖。一般不 发生低血糖症状。
盐酸二甲双胍
性质:
化学名为1,1-二甲双胍盐酸盐。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水,溶于甲醇,微溶于
乙醇,不溶于丙酮、乙醚和氯仿。
本品具有高于一般脂肪胺的强碱性,其盐酸盐的1%水溶液的PH为6.68
★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几乎无味。不溶 于水,略溶于乙醚和氯仿。
Hale Waihona Puke 常见的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知识链接】双胍类降糖药的作用机制
⑴双胍类降糖药能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⑵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利用; ⑶加骨骼组织和脂肪组织的葡萄糖氧化和代谢; ⑷抑制肝糖的产生和输出; ⑸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和结合后作用。
双胍类降糖药的结构特点
★此类药物由一个双胍母核连接不同的侧链构成。
注意点
制备: 本品可由氯化二甲基铵和双氰铵在130~150℃加热0.5~2h缩合来 制备。
典型药物:盐酸二甲双胍
临床应用: 本品应为抗高血糖药,对正常人无降糖作用。盐酸二甲双胍还 具有降低血脂和血压、控制体重的作用,成为肥胖伴胰岛素抵 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首选药。近年来,盐酸二甲双胍还用于多 囊卵巢综合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
,呈近中性。
鉴别:
本品水溶液由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水溶液加10%亚硝基铁氰化钠溶
液-铁氰化钾试液—10%氢氧化钠溶液,3min内溶液呈红色。
典型药物:盐酸二甲双胍
代谢: 本品吸收快,半衰期短(1.5~2.8h),很少在肝脏代谢,也不与 血浆蛋白结合,全部以原型由尿排出,因此肾功能损害者禁用 ,老年人慎用。
Α-糖苷酶抑制剂
盐酸二甲双胍
性质:
化学名为1,1-二甲双胍盐酸盐。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水,溶于甲醇,微溶于
乙醇,不溶于丙酮、乙醚和氯仿。
本品具有高于一般脂肪胺的强碱性,其盐酸盐的1%水溶液的PH为6.68
★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几乎无味。不溶 于水,略溶于乙醚和氯仿。
Hale Waihona Puke 常见的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知识链接】双胍类降糖药的作用机制
⑴双胍类降糖药能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⑵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利用; ⑶加骨骼组织和脂肪组织的葡萄糖氧化和代谢; ⑷抑制肝糖的产生和输出; ⑸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和结合后作用。
双胍类降糖药的结构特点
★此类药物由一个双胍母核连接不同的侧链构成。
注意点
制备: 本品可由氯化二甲基铵和双氰铵在130~150℃加热0.5~2h缩合来 制备。
典型药物:盐酸二甲双胍
临床应用: 本品应为抗高血糖药,对正常人无降糖作用。盐酸二甲双胍还 具有降低血脂和血压、控制体重的作用,成为肥胖伴胰岛素抵 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首选药。近年来,盐酸二甲双胍还用于多 囊卵巢综合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
,呈近中性。
鉴别:
本品水溶液由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水溶液加10%亚硝基铁氰化钠溶
液-铁氰化钾试液—10%氢氧化钠溶液,3min内溶液呈红色。
典型药物:盐酸二甲双胍
代谢: 本品吸收快,半衰期短(1.5~2.8h),很少在肝脏代谢,也不与 血浆蛋白结合,全部以原型由尿排出,因此肾功能损害者禁用 ,老年人慎用。
Α-糖苷酶抑制剂
药物化学 第十章 降血糖药物及利尿剂 第二节 利尿药

高效利尿药-呋噻米
Furosemide 速尿、利尿磺胺 磺胺类利尿药
OO S
H2N
Cl
O
OH O
N H
结构及化学名
2-[(2-呋喃甲基)氨基]-5-(氨磺酰 基)-4-氯苯甲酸
5-(Aminosulfonyl)- 4-chloro-2-
[(2-furanylmethyl)amino]benzoic
H2O + CO2
碳酸酐酶
H2CO3
抑制
碳酸酐酶抑制剂
H+ + HCO3交换 近曲小管腔
Na+
低效利尿药-螺内酯(安体舒通)
Spironolactone,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保钾利尿药,多与失钾药氢氯噻嗪合用
慢性心功能不全,原、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有高血钾、抗雄激素作用及微弱孕激素活性等
副作用
O
第二节 利尿药
Diuretics
10 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
利尿药作用原理及应用
作用于肾脏,促进水、电解质,特别是钠 离子排泄,增加尿量
多数利尿药通过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 尿的再吸收及分泌两个环节起作用
用于心、肝、肾等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高血压的辅助治疗药
利尿药分类
高效利尿药:该类药物能抑制髓袢升支粗段
慢性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尿崩症、高尿钙症
及肾钙结石等
OO
OO
S H2N
S NH
Cl
N
H
低效利尿药-乙酰唑胺
H N O
OO
SS NH2
NN
Acetazolamide,碳酸酐酶抑制剂
对磺胺类药物研究过程中于53年开发得第一 个磺酰胺类利尿剂
药物化学-合成降血糖药物 ppt课件

I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不足,采取胰岛素 补充疗法
II型糖尿病:胰岛素相对不足,口服降糖药
ppt课件
2
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按机制)
促胰岛素分泌剂:磺酰脲类 增加外周葡萄糖利用的药物:双胍类 胰岛素分泌模式调节剂:苯丙氨酸类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 减少肠道吸收葡萄糖的药物α-葡萄糖苷酶
化学名:4-甲基-N[(丁氨基)羰基]苯磺酰胺 性质:几乎不溶于水 磺酰脲有酸性,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脲部分不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受热易水解,
产生正丁胺臭味,可鉴定。
O OO S NN HH
ppt课件
5
应用:降糖作用较弱,但安全有效,用于治 疗轻中度II型糖尿病,尤其老年糖尿病人。
代谢:在肝脏内降解氧化为羟基或羧基衍生 物而失活,主要从肾脏排出。
ppt课件
24
机制:属磺酰胺类利尿药,抑制肾脏碳酸酐酶活性, 引起Na+,HCO3-和H2O的排出量增加。
代谢:多以原药排泄,一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较少代谢为5-磺酰胺基-4-氯-邻氨基苯甲酸
应用:急性左心衰,肺水肿,脑水肿,高血压及慢 性肾功能不全。
ppt课件
17
合成
O OO S
OH HOSO2Cl Cl
O OH NH4OH
OO S
H2N
O OH
Cl
Cl
△
Cl
Cl
Cl
Cl
O H2N
△
OO S
H2N Cl
O
OH O
N H
ppt课件
18
二、氢氯噻嗪
OO S
H2N
OO S NH
Cl
N
H
化学名:6-氯-3,4-二氢-2H-1,2,4-苯并噻二
II型糖尿病:胰岛素相对不足,口服降糖药
ppt课件
2
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按机制)
促胰岛素分泌剂:磺酰脲类 增加外周葡萄糖利用的药物:双胍类 胰岛素分泌模式调节剂:苯丙氨酸类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 减少肠道吸收葡萄糖的药物α-葡萄糖苷酶
化学名:4-甲基-N[(丁氨基)羰基]苯磺酰胺 性质:几乎不溶于水 磺酰脲有酸性,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脲部分不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受热易水解,
产生正丁胺臭味,可鉴定。
O OO S NN HH
ppt课件
5
应用:降糖作用较弱,但安全有效,用于治 疗轻中度II型糖尿病,尤其老年糖尿病人。
代谢:在肝脏内降解氧化为羟基或羧基衍生 物而失活,主要从肾脏排出。
ppt课件
24
机制:属磺酰胺类利尿药,抑制肾脏碳酸酐酶活性, 引起Na+,HCO3-和H2O的排出量增加。
代谢:多以原药排泄,一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较少代谢为5-磺酰胺基-4-氯-邻氨基苯甲酸
应用:急性左心衰,肺水肿,脑水肿,高血压及慢 性肾功能不全。
ppt课件
17
合成
O OO S
OH HOSO2Cl Cl
O OH NH4OH
OO S
H2N
O OH
Cl
Cl
△
Cl
Cl
Cl
Cl
O H2N
△
OO S
H2N Cl
O
OH O
N H
ppt课件
18
二、氢氯噻嗪
OO S
H2N
OO S NH
Cl
N
H
化学名:6-氯-3,4-二氢-2H-1,2,4-苯并噻二
《药物化学》第十章 降血糖药物及利尿药ppt课件

(3)第一代磺酰脲类的代谢方式
主要是苯环上磺酰基对位的氧化。
并且根据苯环及脲基末端取代基的不同,药物的作 用强度及持续时间存在差别。
甲基易氧化失活
O OO
S NN HH
甲苯磺丁脲
19
第一代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
O
OO
S
N
NN
HH
妥拉磺脲
O OO
S NN HH
Cl
氯磺丙脲
两步氧化成羧酸失活,但其代 谢中间体羟基衍生物仍具一定 降血糖活性,因此作用时间较 甲苯磺丁脲长。
17
第一代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 (2)磺酰脲类药物的降糖作用机制
① 刺激胰岛素分泌,同时减少肝脏对胰岛素的清除; ② 长期使用磺酰脲类还能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胰岛素受体数量和增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 ③ 磺酰脲类还能增加肌肉细胞内葡萄糖的运转和糖原合成酶
的活性,减少肝糖产生。
18
第一代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
素
分
第三代:格列美脲
泌
促
进
非磺酰脲类降糖药 瑞格列奈
剂
O
OO
S
R2
NN
HH
苯磺酰脲结构
R1
13
1.磺酰脲类降血糖药
磺酰脲类降糖药的发现过程:
1942年,Janbon等用磺胺异丙基噻二唑治疗伤寒病(IPT D,2254RP),病人出现低血糖反应。
1955年氨磺丁脲(Carbutamide)首先作为降糖药使用, 但因有骨髓抑制及肝毒性而停用。
苯磺酰脲基本 结构
Cl
O OO
S NN HH
氯磺丙脲
O OO
S NN HH
O
醋磺己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H2
分解
OO S NH2
+ CO2 + H+
• 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药用 来源于动物的胰脏,也可用 重组DNA技术人工合成。直
接补充体内胰素
单组分胰岛素 诺和灵 R/优泌灵R 中效 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珠蛋白锌胰岛素 诺和灵N/优泌灵N
胰岛素的分类
给药途径 给药时间
作用时间(小时)
开始 高峰 持续
☺冷冻后的胰岛素不可使用。
第二节 口服降糖药
• 磺酰脲类:甲苯磺丁脲、氯磺丙 脲;优降糖和达美康等。
• 双胍类:二甲双胍、苯乙双胍 • -葡萄糖苷酶抑制药:阿卡波糖 • 胰岛素增敏药:罗格列酮 • 促胰岛素分泌药:瑞格列奈
氯磺丙脲
醋磺己脲
妥拉磺脲
代谢方式是苯环上磺酰基对位的氧化。
格列齐特
格列波脲
理化性质-稳定性
★在微酸性(pH2.5-3.5)中稳定
–注射用偏酸水溶液 –在室温情况下保存不易被降解 –但冷冻下由于会有一定程度的变性,生物活性有
所下降
★在碱性溶液中及遇热不稳定
胰岛素的贮藏
☺未开瓶的胰岛素应在2-8℃条件下冷藏, 避光保存;
☺已开瓶使用的胰岛素注射液可在室温 (不超过25 ℃)保存最长4周;
iv
急救
立即 0.5
0.5 ~ 1
sc/im iv/sc/im
餐前0.5小时, 3~4次/日
餐前0.5 小时, 2次/日
0.5~1 2~4 1~2 4~6
6~8 8~9
iv/sc/im
皮下 皮下
餐前1小时, 3 次/日
早餐或晚餐前1 小时, 1~2次/ 日
1~2
2~4 3~4
8~12 6~10
8
18~24 12~18
格列本脲结构中脲部分不稳定,在酸性溶液 中受热易水解。
格列本脲的水解
Cl H2O
Cl
OO O
S
O
NN
HH
N H
O 格列本脲
O Cl
N H O
H+
Cl
水解
OO S N H
O+H2 C N+H2 O-
O
N H O
O O O+H2 S NC H O
+ H2N
O
分解
Cl
N
H
O
O
N H O
OO O
S
+
NN
格列本脲
苯环上磺酰基的对位引入较大结构侧链。 脲基末端都带有脂环或含氮脂环。
第二代降糖作用更好、副作用更少、用量较小。
格列美脲
- 特别适用于对其它磺酰脲类失效的糖尿病人
降糖效果与格列本脲相似
- 使用量较小 - 更安全
格列美脲
格列本脲 Glibenclamide
芳酰胺烷基 环己基
磺酰脲结构
又名优降糖
皮下
早餐或晚餐前1 1~2 8~12 24 小时, 1次/日
长效 精蛋白锌胰岛素
皮下
特慢胰岛素锌混悬液 皮下
早餐或晚餐前1 小时,1次/日
3~6 5~7
16~18 24~26 16~18 30~36
胰岛素的理化性质
1
酸碱性
2
稳定性
理化性质-酸碱性
典型的蛋白质性质
–酸碱两性 –等电点pH 5.1~5.3 –易溶于稀酸或稀碱溶液 –与酸、碱都可成盐
药物化学第十章降血糖药详解 演示文稿
(优选)药物化学第十章降血 糖药
原发性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
Ⅱ型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 ● 约90%以上的糖尿病人属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主要的治疗手段 口服降糖药
其它类型糖尿病
第一节 胰岛素(insu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