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东华理工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合集下载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地球科学概论(同济大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地球科学概论(同济大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单选题】(10分)以下哪项不属于地球的基本圈层结构()A.水圈B.大气圈C.生物圈D.土壤圈2【多选题】(10分)刘东生先生认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分为哪几个年代()。

A.观测地质B.仪器地质C.模型地质3【单选题】(10分)2007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第()能源消耗国。

A.一B.三C.二D.四4【单选题】(10分)2007年中国进口石油主要来自于()。

A.亚太地区B.非洲地区C.中东地区5【单选题】(10分)下列推测储量最多的是()。

A.石油B.天然气C.煤炭D.海底天然气水合物6【单选题】(10分)通天河-黄河上游属于南水北调的()线。

A.西线B.中线C.东线7【多选题】(10分)自然灾害包括()。

A.沙漠化B.臭氧层变化C.厄尔尼诺D.泥石流8【判断题】(10分)地震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进行预测。

()A.对B.错9【判断题】(10分)美国在东太平洋海底观测地球的计划为“海王星”计划。

()A.错B.对10地球系统观测的平台有()。

A.卫星遥测遥感B.海底观测网C.“挑战者”号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银河系物质的主要部分是()A.银盘B.银冕C.银核D.银晕2太阳系位于哪条旋壁上()A.猎户座旋臂B.英仙座旋臂C.人马座旋臂3【单选题】(10分)超新星爆发属于以下哪个阶段()A.幼年期B.内部青壮年期C.晚年期D.衰亡期4【判断题】(10分)宇宙中各种元素在一次大爆炸时全部产生。

A.对B.错5【单选题】(10分)红巨星中心温度达到108K时,会发生()A.3个氦聚变为1个碳核B.硅核聚变为铁核C.氧核聚变为硅核D.2个碳核聚变为1个氧核6【单选题】(10分)地壳和地幔的主要成分为()A.气态物质B.亲石元素C.亲铁元素D.液态物质7【单选题】(10分)埃迪卡拉动物群出现于()A.30亿年前B.18亿年前C.16亿年前D.5.4亿年前8【判断题】(10分)现今月球表面有磁场。

2020智慧树,知到《地球科学概论》(东华理工大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地球科学概论》(东华理工大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地球科学概论》(东华理工大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地球的真实形状,略呈倒置的梨形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判断题:地球的形状是指地球最外表所圈闭的形状。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3、判断题:上地壳物质的密度比下地壳的小。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判断题:地球重力在赤道最小。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5、判断题:金属矿床区常出现布格重力正异常。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6、判断题: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壳厚度存在很好的正相关关系。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7、判断题:地球有磁场,所以地球内部没有真实的磁体。

选项:A:对B:错8、判断题:磁赤道的磁场强度最大选项:A:对B:错答案: 【错】9、单选题:下面( )属于地磁场三要素。

选项:A:磁异常B:磁夹角C:磁轴D:磁倾角答案: 【磁倾角】10、单选题:磁轴与地球旋转轴之间有大约( )°的交角。

选项:A:51B:21C:15D:11第二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组成的球体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判断题:地球深部上来的物质可以帮助科学家获得地球内部信息。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3、判断题:地震波波速不连续面是内圈层分层的重要依据。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判断题:岩石圈包括地壳和部分地幔。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5、判断题:大气圈包括暖层。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6、判断题:人属于生物圈选项:A:对B:错答案: 【对】7、单选题:下面( )岩石是组成洋壳的岩石。

选项:A:闪长岩B:基性麻粒岩C:花岗岩D:橄榄岩答案: 【橄榄岩】8、单选题:大陆地壳上部岩石成分相当于( )。

选项:A:基性麻粒岩B:橄榄岩C:闪长岩D:花岗岩答案: 【花岗岩】9、单选题:( )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选项:A:古登堡面B:康拉德面C:莫霍面D:拜尔勒面答案: 【古登堡面】10、单选题:地球的外圈层是以( )为共同中心的。

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及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及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一, 名词解释1.将古论今:根据保留在地层和岩石中的各种痕迹和现象,结合现在正在发生的各种地质现象来分析和推断地质历史时期各种地质事件的存在和特征的方法;2.克拉克值和丰度:地壳中50余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宇宙或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称丰度;3.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的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条痕:矿物在无釉的白色瓷板上磨划时留下的粉状颜色;断口:矿物受力后在解理面以外的裂开面;4.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主演要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5.地层层序律:地层层序正常的条件下,下伏岩层老、上覆岩层新,利用地层的上下关系来确定相对年代的方法;6.变质作用:原岩处在特定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其在固态下改变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从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经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7.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受力而发生变位、变形留下的形迹;8.构造运动:主要由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的机械运动;9.结晶分异作用:岩浆冷凝过程中,各种矿物按结晶温度不同而先后分离出来;10.重结晶作用:岩石在固态下同种矿物经过有限的颗粒溶解、组分迁移,而又重新结晶成粗大颗粒的作用,但并未形成新矿物;11.地球岩石圈物质的快速震动叫地震,地表以下始发震动的位置叫震源,地表上任一点到震中的水平距离叫震中距,震源到地面任一点的距离叫震源距,地面及房屋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叫地震烈度;12.风化作用:由于温度的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 13.土壤:风化壳的表层,它是由各种风化作用的产物再经过生物风化作用改造而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富含腐殖质;分为表层、淋积层、淀积层14.风化壳:残积物和土壤在地表形成的一个不连续薄层称为风化壳;15.准平原化:当一个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地壳保持稳定或处于缓慢的沉降状态,由于高地受到剥蚀,低地接受沉积,在此双重作用下,地形可能达到最小限度的波状起伏;16.河流的平衡剖面:由河口向上河床逐渐抬高,如果河流的下蚀使河床的每一段都降低到仅能维持水体流动所需的最小斜度时,此即河流的平衡剖面;17.枢纽:组成褶皱同一层面上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褶皱:岩层受力变形后产生的一系列弯曲;轴面:连接褶皱各层的枢纽构成的面;18.科里奥利力:由于地球自转运动而作用于地球上运动质点的偏向力;南北流向的河流,北半球侵蚀流向的右岸,南半球侵蚀流向的左岸;19.标准化石:在地质历史上延续时间短、数量多、分布广、特征显着的生物所形成的化石,为某一时代的地层所特有;20.层理构造:岩石性质在垂直方向显示的层状构造,是由于沉积物成分、结构、颜色等突变或渐变而显示出来的;21.变质岩:原先存在的岩浆岩、沉积岩甚至变质岩,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22.泻湖是被沙坝沙嘴隔离的海滨浅海湾;沙嘴是一端与陆地相连,另一端伸入海中由沙质沉积物构成的垅岗地形;沙坝是离岸有一定距离、平行海岸,由沙质沉积物组成的垅岗地形;潮坪是发育在无强烈波浪作用而以潮汐作用为主的平缓海岸地带;23.岩石圈:软流圈之上到地表,为地壳和上地幔岩石层,由固体岩石组成,故称岩石圈,它包括沉积岩层、花岗岩层、玄武岩层和超基性岩层;24.波切台:海蚀崖的反复形成,加上风化作用的联合破坏,使崖壁节节后退,崖前形成的一个表面平坦、近海平面、向海洋方向微倾斜的平台;波筑台:浪蚀作用和海蚀崖坍落的岩块、砂粒由底流带至水下堆积,形成的由堆积物构成的平台;二,填空大全1.地质学时间:相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相对年代确定法:地层层序律、生物演化律、构造地质学法;生物演化特点:方向性、不可逆性、阶段性;2.重力是指地面某处所受地心引力和该处的地球自转离心力的合力;地球内圈按深度分地壳、地幔、地核;地球近地表层分岩石圈、软流圈;地球外圈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3.地磁三要素:磁偏角是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的夹角、磁倾角是磁针从赤道向高纬度移动时与水平面的夹角、磁场强度是地磁场内磁力的大小;4.海底地形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等单元,大陆边缘是大陆与深海盆地之间被海水淹没的地带,包括大陆架海与陆接壤的近海浅水平台、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地形坡度较陡的地带、大陆基大陆坡外缘于深海盆地之间的缓倾斜地区;5.根据矿物新鲜平面上反射光线能力分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摩氏硬度十度: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6.构造运动按方向分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地质构造类型有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岩层不整合分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岩层的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形态;7.褶皱要素有核部、翼部、转折端、枢纽、轴面;褶曲根据轴面和两翼产状可分为直立、斜歪、倒转、平卧褶曲,根据转折端分圆弧褶曲、箱状褶曲、扇形褶曲、尖棱角状褶曲和挠曲;断裂构造分节理和断层,断层类型有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8.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造岩矿物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和黑云母;岩浆岩按结构结晶程度分全晶质、玻璃质、半晶质结构,按粒度分等粒、不等粒结构,按构造分块状、气孔杏仁状、流纹状构造;常见岩浆岩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橄榄岩、花岗斑岩、闪长玢岩、玄武岩、伟晶岩;9.沉积岩含有机质是与岩浆岩的区别;按结构分碎屑结构砾状,砂状,粉砂状、泥质结构、晶粒结构、生物结构;其构造分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10.层理有细层、层系、层组等要素,常见类型有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和递变层理;层面构造有波痕和泥裂;11.变质岩的结构有变晶结构、变余结构;构造分块状构造、定向构造片状、片麻状、板状、千枚状;常见变质岩有板岩、片岩、千枚岩、片麻岩;12.火山机构包括火山锥、火山口、火山喉管;13.岩基比岩株大;14.地质作用的方式有碎裂变形作用、重结晶作用、重组合作用和交代作用;变质作用的类型有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15.河谷的形态要素是谷坡、谷底和河床;河谷形态有V形谷、 U形谷、碟形谷;16.河流对地面的侵蚀作用有溶蚀、冲蚀、磨蚀;河流的搬运作用分化学溶运和机械搬运;机械搬运分推移和跃移;17.风积物包括风成砂和黄土,岩漠和砾漠是剥蚀区,沙漠和黄土塬是沉积区;18.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层间水是埋藏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内的重力水;三,简答题1,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比较1大陆地势越高,莫霍面约深;大洋越深,莫霍面越浅;2结构不同:陆壳含硅铝层和硅镁层,洋壳基本只有硅镁层;3厚度不同:陆壳厚,洋壳较薄;4形成时间不同:大陆壳形成于38亿年前,大洋壳形成于2亿年前;5构造特征不同:大陆历史久,变化多;大洋历史较短,变化较少;2,三角洲的结构和形成条件答:剖面自上而下划分:顶积层向海或湖延伸的河流的河谷沉积、前积层前缘斜坡堆积物、底积层细物质在湖底散开后沉积而成;平面划分: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形成条件:1河流机械搬运量大,形成三角洲的沉积物能得到充分的供给;2河口处坡度缓,近河口水浅;3河口处无强大的波浪和潮流的冲刷;3,球形风化的定义及产生条件答:随着风化作用的深入,岩块像卷心菜一样的呈圈状脱落,这种现象称为球状风化,其条件是:1发育有纵横交错的层理;2岩石具有厚层或块状结构;3岩石主要为等粒结构;4岩石难于溶解;4,酸性熔浆和机型熔浆的比较答:5,地层接触关系类型及特点;答地形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分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1整合接触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一致,时代是连续的;这种接触关系反映出缓慢持续的地壳下降,也可能有未露出水面的局部上升,但沉积作用是连续的;2不整合接触是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或时代不连续的接触关系;1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是彼此平行的,反映地壳有一次显着的升降运动;其过程:下降接受沉积—上升成陆遭受剥蚀—再下降接受新的沉积;2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呈斜交关系,反映发生过一次显着的水平运动;其过程:下降接受沉积—水平挤压--产生岩层褶皱或断裂—上升成陆遭受剥蚀—再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6,地球的温度层、分布、温度来源以及变化关系答:根据地球内部温度分布状况可分为:外热层、常温层、内热层;1外热层变温层:固体地球最表层,热量来自太阳辐射,热导率小,温度向下迅速降低;2常温层恒温层:外热层以下,厚度不大,温度常年保持不变;3内热层增温层:常温层以下,由地球内热供热,温度随深度增大而增加,很有规律;计量这种增温快慢的方法: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升高的温度数值;地温增温级地温深度,深度随温度每升高1℃所增加的数值,以米来表示;7,河谷阶地的发育和意义四,论述题1,什么是鲍温反应系列有何特点有何意义答:定义:美国岩石学家鲍温模拟岩浆结晶分异过程,再结合自然作用形成的岩石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造岩矿物的结晶序列,称为鲍温反应系列;意义:揭示了矿物结晶顺序和共生规律,很成功的解释了岩浆演化的一系列问题;仔细分析上表,鲍温系列有以下特点:1造岩矿物结晶温度在573℃到1100℃之间,而基性至超基性熔浆温度1200℃到1600℃; 2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矿物是按两个结晶序列进行;暗色矿物橄榄石系列不连续,既有化学成分差异且内部结构也不同;淡色矿物斜长石系列连续,内部结构相同且成分连续变化;最后两序列又归并为不连续序列,晶出正长石石英等;3纵向看,相邻矿物可出现在同种岩石,较远矿物共生机会少;横向看,随温度降低结晶顺序为橄榄岩---辉石和基性斜长石---中性岩和酸性岩;4温度冷却快慢及岩浆停留时间长短控制结晶分异完善程度,良好条件下,先结晶的矿物形成自形晶或斑晶结构,后结晶的半自形或他形晶结构;5残液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伟晶作用;2,风化作用的定义、类型、产物以及影响因素答:风化作用是指由于温度的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其影响因素有气候、地形、地质和构造等方面;类型及产物:1物理风化作用:温度的变化以及岩石空隙中水和盐分的物态变化以及重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成分的过程;进行方式有岩石释重、温差风化、冰冻风化、结晶撑裂作用;产物是大小不等、棱角显着、没有层次的岩屑和岩块;2化学风化作用:氧、水溶液和水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化学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过程;进行方式有氧化作用、水溶液作用、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和碳酸化作用;产物:其改变了母岩的结构和构造,并形成了新的矿物;3生物风化作用: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分解分泌物使岩石矿物在原地的破坏作用;进行方式有机械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其产物是含腐殖质的土壤;3,河流的侵蚀作用的定义、类型以及趋势答:河流的侵蚀作用是指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对河床的破坏作用;1其侵蚀作用的方式分为:1化学溶蚀作用是河水以溶解的方式对河床的破坏作用;2冲蚀作用是依靠水动力地质作用对河床的冲刷破坏;3磨蚀作用是河流所携带的泥沙、砾石与碎屑物对河床的磨损破坏作用;2其侵蚀作用的类型分为:1下蚀作用:河流对底部岩石的侵蚀作用;结果:形成了急流、险滩、瀑布和V字型谷,使河床降低河谷加深;2溯源侵蚀作用:河流向源头发展的侵蚀作用;结果:河谷增长、减少纵比降、使分水岭缩小、河流产生袭夺现象;3侧蚀作用:河水不断侵蚀河床两侧和河谷谷坡的作用;结果:河床变弯曲,引起河道变迁;河谷展宽,不对称,凹岸陡,凸岸缓;形成河曲、蛇曲甚至牛轭湖;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矿物: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生成的元素单质或化合物;广义的概念包含固态、液态与气态,狭义的概念仅指天然生成的固态的元素单质或化合物;2.同质多像:矿物的化学成分相同而晶体结构不同;3.同化混染作用:岩浆熔融围岩将围岩改变成岩浆的一部分,称同化作用;岩浆因同化围岩而改变了自已原有成分的作用,称混染作用;4.斑状结构:是岩浆岩中的一种不等粒结构,斑晶相对较大,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5.变质作用: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与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称为变质作用;6.生物扰动遗迹构造: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原生层理构造改造、破坏十分强烈,形成一种无一定形态的生物遗迹构造,称为生物扰动遗迹构造;7.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发生在火成岩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带上,并主要由温度和挥发性物质作用所引起的变质作用,称接触变质作用,包括接触热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8.生物层序律:在不同时期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组合,而在相同时间和相同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地层中含有相同类型的化石组合,地层年代越老所含生物化石较简单、较原始,而地层年代越新则所含生物化石较复杂、较进步;9.平行不整合:新老两套岩层都为相同的水平构造或倾斜构造,并且互相平行即产状一致,但新老两套岩层之间有沉积间断或剥蚀面存在,岩石性质和古生物演变存在突变;10.逆掩断层:断层上盘向上运动,断层面倾角低于25度的逆断层;二、简答题每题4分1.按元素丰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列举地壳中的八种主要造岩元素;答:O>Si>Al>Fe>Ca>Na>K>Mg2.什么叫晶质矿物什么叫非晶质矿物答:凡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作有序排列的固体矿物称为晶体或晶质矿物;反之,内部质点排列无序者称非晶体或非晶质矿物;3.火成岩按岩浆的冷凝方式可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按二氧化硅的含量可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岩和酸性岩;用图表的形式列举出每种类型的火成岩的代表性岩石;答:如下表;4.沉积岩的组成包括哪几种类型答:1矿物和岩石碎屑-岩石风化破碎后的产物;2胶结物-胶结碎屑的物质;3自生矿物-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生成的矿物;4生物碎屑和化石-埋葬在沉积物内的动、植物遗体或碎片;5.水平层理与平行层理的区别是什么答:平行层理与水平层理的纹层均平行层面,不同处在于:水平层理是静水条件下的细粒泥与粉砂沉积;平行层理是急水流条件下的粗粒细砂以上沉积;6.接触热变质作用形成哪几种典型的变质岩它们的原岩是什么答:接触热变质作用形成的典型岩石有斑点板岩和角岩,原岩为泥岩;大理岩,原岩为石灰岩;石英岩,原岩为石英砂岩;7.古生代包括哪几个纪按由老到新的顺序列举;答: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8.常用来判别地层顶底面的沉积标志有哪些答:有泥裂,冲蚀冲刷构造,槽状交错层理和生物活动遗迹;9.岩层产状的三要素是什么并作图表示;答:岩层的产状有三个要素,1走向,即岩层的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展方向;2倾向,即岩层面上垂直走向的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的方向;3倾角,岩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10.简叙背斜和向斜的特点;答:一般情况下,背斜的岩层向上隆起,在未发生地层倒转情况下两翼产状相反,核部岩层老、翼部岩层新,由核部向两侧岩层对称重复出现;一般情况下,向斜的岩层向下凹陷,未发生地层倒转情况下两翼产状相反,核部岩层新、翼部岩层老,由核部向两侧岩层对称重复出现;三、看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不同沉积层理的名称;6分答:分别是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2.下图代表了水平构造运动中的三种主要基本形式,写出各基本形式的主要名称;6分答:a相邻地块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分离拉开,称拉张;b相邻地块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靠拢,称挤压;c相邻地块受到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相对运动的水平力的作用而发生相对的错动,称剪切;3.看下图,按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写出该地区的地质发展简史;6分答:首先形成二叠纪P的灰岩,之后在二叠纪灰岩类发生一次褶皱运动,之后岩体r侵入二叠纪灰岩,之后岩脉b穿插岩体r和二叠纪灰岩,之后在岩体r和二叠纪灰岩之间发生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之后岩脉a穿插了二叠纪灰岩、接触变质带和岩脉b,之后发生一次沉积间断,形成一个角度不整合面,之后第三纪的砾岩沉积在该不整合面之上;1、大陆漂移理论的创始人是谁大陆漂移理论的主要证据有哪些6分答:大陆漂移理论的创始人是魏格纳;大陆漂移理论的主要证据有:1相邻大陆的边缘形态可以拼接;2相邻大陆在地质上有许多相似性和可拼合性;3古冰川遗迹的分布;4古生物化石的分布;5地质学上的证据,比如大西洋两岸大陆之间的古老地块和造山带位置正好相互对应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第一部分填空与判断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2、地球的内部圈层主要为地壳、地幔和地核;3、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为将今论古的历史比较法;二、判断题正确∨,错误×1、地质学与地球科学研究的内容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2、地球的演变是以渐进的方式持续进行的×;第二章地球一、填空题1、莫霍面以上为地壳;古登堡面以上至莫霍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2、陆壳具有双层结构,其分界面称为康拉德面;3、陆壳具有双层结构,上部为硅铝质,下部为硅镁质;二、判断题正确∨,错误×1、某地区重力异常,说明该地区重力值偏高×;2、纵波传播速度快,能够在液体中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3、地下的温度、压力,与地壳的密度成正比×;4、古登堡面以上,重力值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古登堡面以下,重力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5、地球的北极为地磁场的N极;地球的南极为地磁场的S极×;6、地球重力随纬度增加而增加∨;三、选择题1、岩石密度越B,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越慢;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 D ;A、大B、小C、横波D、纵波2、地震波能够在地球内部传播说明地球有A;地壳中的岩石可发生强烈的弯曲说明地球具有B;A、弹性B、塑性第三章地壳一、填空题1、地球表面积是起伏不平的,可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2、大陆表面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和洼地六种地形地貌单元;3、世界上的两大山系为阿尔卑斯—喜玛拉雅山系和环太平洋山系;4、海底地形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单元;5、大陆边缘由⑴大陆架;⑵大陆坡;⑶大陆基;⑷岛弧;⑸海沟五部分构成;6、固体矿物按内部结构可划分为晶质和非晶质两类两类;7、晶体按其生长方式分为一向延长型、二向延长型、三向延长型三种;8、地壳中的岩石可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三大类;9、常见胶结物有钙质、铁质、硅质和泥质;10、沉积岩的碎屑结构可分为砾状结构、砂状结构和粉砂状结构;11、火山碎屑结构可分为火山集块结构、火山角砾结构和火山凝灰结构;二、判断题正确∨,错误×1、地壳中的矿物都为固体状态×;2、矿物的成分决定了它的颜色,即使含有少量杂质,其颜色也不会因此改变×;3、如果矿物能均匀地吸收不同波长的光波,那么它可能呈现灰色;如果矿物有选择地吸收光波,则可能呈现红色或蓝色等彩色∨;4、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副变质岩∨;5、石英、长石和云母属于浅色矿物×;6、泥裂的尖端指示岩层的底面∨;7、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负变质岩×;8、具有变晶结构变质岩的变质程度高,具有变余结构的变质岩变质程度低∨;9、石灰石和白云石都是碳酸岩盐矿物∨;三、选择题1、山地的海拔高度最低界限为A;平原的最高海拔界限为C;A、500米B、1000米C、200米D、300米2、按照高程和起伏特征,大陆地形可分为种类型;根据海底地形的总特征,海底地形可分为 C 个大的地形单元;A、6、2B、2、2C、6、3D、3、24、大陆架的坡度B;大陆坡的坡度A;A、大B、小5、流水波痕指数A浪成波痕指数,风成波痕指数A流水波痕指数;A、大于B、小于第四章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概述一、填空题1、地质年代单位为宙、代、纪、世四个大的时代单位;2、年代地层单位为宇、界、系、统四个大的地层单位;3、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O、志留纪S、泥盆纪D、石炭纪C、二叠纪P纪六个时代单位;二、判断题正确∨,错误×1、古生物组合形态简单,地层可能老也可能新,而古生物形态组合越复杂,则所代表的地层一定较新×;2、因为古生物发展是由水生到陆生,所以当地层中含有陆生的生物化石,指示地层老;而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为水生的生物时,指示地层新×;3、如果地层未发生倒转,则上部地层新,下部地层老∨;4、当地质体发生穿插切割关系时,判断的基本原则是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5、生物进化演化过程是均匀等速向前发展的,即每隔一定时间,生物就向前发展一步×;6、受局部气候影响,即使同一时间段内,全球的古生物总貌也不可能一致×;7、地质历史上由于不可知的灾难性事件,导致了一些生物灭绝,但随着地球环境条件的改变,这些灭绝的生物又重新发展起来×;8、相对地质年代是利用古生物的演化规律来确定,但不能确定地层的准确的绝对年代×;9、各纪的时代划分上,早古生代奥陶纪两分,其它为三分∨;10、晚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均为两分∨;。

地球科学概论(东华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地球科学概论(东华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地球的真实形状,略呈倒置的梨形A:错B:对答案:B2.地球的形状是指地球最外表所圈闭的形状。

A:错B:对答案:A3.上地壳物质的密度比下地壳的小。

A:对B:错答案:A4.地球重力在赤道最小。

A:错B:对答案:B5.金属矿床区常出现布格重力正异常。

A:对B:错答案:A6.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壳厚度存在很好的正相关关系。

A:对B:错答案:B7.地球有磁场,所以地球内部没有真实的磁体。

A:错B:对答案:B8.磁赤道的磁场强度最大A:错B:对答案:A9.下面()属于地磁场三要素。

A:磁轴B:磁异常C:磁倾角D:磁夹角答案:C10.磁轴与地球旋转轴之间有大约()°的交角。

A:51B:11C:21D:15答案:B第二章测试1.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组成的球体A:对B:错答案:A2.地球深部上来的物质可以帮助科学家获得地球内部信息。

A:对B:错答案:A3.地震波波速不连续面是内圈层分层的重要依据。

A:对B:错答案:A4.岩石圈包括地壳和部分地幔。

A:错B:对答案:B5.大气圈包括暖层。

A:错B:对答案:B6.人属于生物圈A:错B:对答案:B7.下面()岩石是组成洋壳的岩石。

A:花岗岩B:闪长岩C:基性麻粒岩D:橄榄岩答案:D8.大陆地壳上部岩石成分相当于()。

A:闪长岩B:花岗岩C:基性麻粒岩D:橄榄岩答案:B9.()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A:拜尔勒面B:康拉德面C:古登堡面D:莫霍面答案:C10.地球的外圈层是以()为共同中心的。

A:太阳B:地球的地心C:地磁北极D:地北南极答案:B第三章测试1.地层层序律是指原始产出的地层所具有的下老上新的规律A:错B:对答案:B2.目前针对含K矿物常用的同位素测年方法为Ar-Ar法A:对B:错答案:A3.界是年代地层单位A:对B:错答案:B4.地质年代表反映的仅仅只是是地质年代信息A:错B:对答案:A5.埃迪卡拉生物群比蓝田生物群原始A:错B:对答案:A6.确定岩层与侵入体之间新老关系的方法是A:地层层序率B:生物层序率C:切割率D:沃尔索定律答案:C7.根据宏观地层的岩石特征及其在地层中的相对位置划分出来的一类地层单位A:磁性地层单位B:生物地层单位C:岩石地层单位D:年代地层单位答案:C8.古生代可以分为几个纪A:四B:八C:五D:六答案:D9.下面哪种测年方可以用来研究盆地、造山带和地貌的演化史A:Sm-Nd法B:(U-Th)/He法C:Rb-Sr法D:U-Pb法答案:B10.地球上早期生物的演化不包括A:脊椎动物的出现B:原核细胞生物的出现C:真核细胞生物的登场D:多细胞生物的大发展答案:A第四章测试1.按力学性质将节理分为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A:对B:错答案:B2.根据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A:错B:对答案:B3.在地壳演化的地质历史中,全球构造运动并不是均匀的,而是表现为时而激烈、时而平静的周期性变化A:错B:对答案:B4.角度不整合可作为发生构造运动的标志A:对B:错答案:B5.整合接触是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彼此平行,时代不连续A:错B:对答案:B6.不属于岩层产状要素的是A:层面B:倾向C:走向D:倾角答案:C7.某地区有过显著的升降运动和褶皱运动,古地理环境发生过极大的变化,说明该区存在什么现象A:平行不整合B:整合C:角度不整合答案:C8.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但倾角不等的褶皱称A:倒转褶皱B:直立褶皱C:平卧褶皱D:倾斜褶皱答案:B9.岩石所受应力超过其自身强度的极限而发生破裂,导致岩层丧失其连续性的现象,称为A:不整合B:褶皱C:整合D:断裂答案:A10.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水平构造的特征A:层面倾斜B:岩层界线与等高线重合C:新岩层在上部D:岩层厚度为顶底面高差答案:D第六章测试1.地下50km处发生的地震可称为浅源地震A:对B:错答案:A2.地震波中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慢A:对B:错答案:B3.地震成因类型中占地震总数最多的是A:构造地质B:火山地震C:陷落地震D:人工地震答案:A4.地震发生时下列哪项不应采取A:将门打开,确保出口B:立即关火C:乘坐电梯D: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答案:C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震特点的是A:突发性B:连锁性C:破坏性D:延时性答案:D6.震源深度为100km的地震属于A:中源地震B:浅源地震C:深源地震答案:A7.同一地震在地面引起相等破坏程度的各点的连线A:震中距B:等震线C:震源D:震中答案:B8.一个地震只有一个地震烈度A:对B:错答案:B9.大地震是指震级大于7级的地震A:错B:对答案:B10.全球约80%的浅源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A:对B:错答案:A第七章测试1.火山作用形成的岩石叫火山岩,包括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类型。

地球概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德州学院

地球概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德州学院

地球概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德州学院德州学院第一章测试1.以下属于纬线特点的是()。

A:大小相等B:所有纬线相交于南北两极C:相互平行D:纬圈均为地球上的大圆答案:相互平行2.经纬线代表着地球上的方向,其中经线代表东西方向,纬线代表南北方向。

()A:错 B:对答案:错3.度量纬度的起始面为赤道。

度量经度的起始线为本初子午线。

()A:对 B:错答案:对4.在地理坐标系中,充当基圈的是本初子午线。

()A:错 B:对答案:错5.赤道的两极分别是北极和南极。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位置是它们的真实位置()。

A:错 B:对答案:错2.将天球分为南北两半球的是()。

A:地平圈B:黄道C:子午圈D:天赤道答案:天赤道3.在地平坐标系中,方位的度量规定为向东为正。

()A:对 B:错答案:错4.当太阳在正东方升出地平时,其时角为90°。

()A:对 B:错答案:错5.黄道坐标系的基圈是黄道,两极是黄北极和黄南极。

()A:错 B:对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夜空中所见的天体全部为恒星。

( )A:对 B:错答案:错2.造成恒星自行量小的根本原因在于()A:恒星与地球的相对位置不变B:恒星距离遥远C:恒星是固定在天球上的天体D:恒星没有切向速度答案:恒星距离遥远3.主序星是指光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的一类恒星()。

A:错 B:对答案:对4.恒星的光度是指恒星看上去的明亮程度。

()A:对 B:错答案:错5.银河系所属的星系群叫做本星系群。

()A:错 B:对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在热核反应过程中,太阳存在着质量损失()。

A:错 B:对答案:对2.若某行星绕日公转周期为8年,则其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

A:8天文单位B:4天文单位C:2天文单位D:6天文单位答案:4天文单位3.太阳外部结构自里向外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A:错 B:对答案:对4.太阳黑子是发生在色球层的太阳活动。

地球科学概论(部分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部分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课件绪论一、名词解释地球系统:地球由固体地圈(地核、地幔、岩石圈)、流体地圈(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圈、生物圈(含人类圈)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称为地球系统。

地球表层:指的是和人最直接有关系的那部分地球环境(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交替、渗透的部分)。

二、论述题1)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⑴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家园⑵人口、资源、环境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三大基本问题(资源严重短缺固体矿产,能源,水资源,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⑶人们从改造地球表层正反两方面的收益与教训中逐渐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受到地球表层的遏制。

人类无限制的发展,只能带来灾难,人类只有与地球表层环境相协调,才能持续发展。

人类要向生物学习,顺应地球表层自然演变规律,与地球表层协同进化。

⑷21世纪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地球系统科学的新地球观从整体上来认识地球并关注当前资源、环境热点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将地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为政府实现人类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宏观决策中(发展规划与法规建设)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2)地球科学的特点?全球性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首先在固体地球研究中建立了全球观概念。

全球监测与国际合作调查研究的时间尺度的极大差异性调查研究的空间尺度的极大差异性现实主义类比研究方法第1章宇宙中的行星地球一、名词解释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心约27000光年,距银河系边缘23000光年。

约2亿年环绕银心一周太阳系以海王星的轨道为界。

包括:1颗恒星,8颗行星,66颗卫星,一些小行星,彗星,星际物质等。

彗星:彗星也是围绕太阳旋转的天体。

不过它们质量很小,是一种云雾状小天体,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是十分扁长的椭圆。

距离太阳近的时候,从彗核蒸发出大量物质抛洒在远离太阳的方向,形成光带,称为彗尾。

在太阳系中,现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

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及答案及地球科学知识竞赛题库

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及答案及地球科学知识竞赛题库

地球科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将古论今:根据保留在地层和岩石中的各种痕迹和现象,结合现在正在发生的各种地质现象来分析和推断地质历史时期各种地质事件的存在和特征的方法。

2.克拉克值和丰度:地壳中50余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

化学元素在宇宙或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称丰度。

3.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的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条痕:矿物在无釉的白色瓷板上磨划时留下的粉状颜色。

断口:矿物受力后在解理面以外的裂开面。

4.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主演要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5.地层层序律:地层层序正常的条件下,下伏岩层老、上覆岩层新,利用地层的上下关系来确定相对年代的方法。

6.变质作用:原岩处在特定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其在固态下改变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从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

经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

7.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受力而发生变位、变形留下的形迹。

8.构造运动:主要由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的机械运动。

9.结晶分异作用:岩浆冷凝过程中,各种矿物按结晶温度不同而先后分离出来。

10.重结晶作用:岩石在固态下同种矿物经过有限的颗粒溶解、组分迁移,而又重新结晶成粗大颗粒的作用,但并未形成新矿物。

11.地球岩石圈物质的快速震动叫地震,地表以下始发震动的位置叫震源,地表上任一点到震中的水平距离叫震中距,震源到地面任一点的距离叫震源距,地面及房屋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叫地震烈度。

12.风化作用:由于温度的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

13.土壤:风化壳的表层,它是由各种风化作用的产物再经过生物风化作用改造而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富含腐殖质。

(分为表层、淋积层、淀积层)14.风化壳:残积物和土壤在地表形成的一个不连续薄层称为风化壳。

15.准平原化:当一个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地壳保持稳定或处于缓慢的沉降状态,由于高地受到剥蚀,低地接受沉积,在此双重作用下,地形可能达到最小限度的波状起伏。

材料概论(双语)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东华理工大学

材料概论(双语)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东华理工大学

材料概论(双语)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东华理工大学第一章测试1.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是依据材料组成来划分的。

A:错 B:对答案:错2.Metals in general have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and high density.A:对 B:错答案:对3.金属材料中不含非金属元素。

A:对 B:错答案:错4.铜是黑色金属。

A:对 B:错答案:错5.锌是有色金属。

A:对 B:错答案:对6.以下哪种是黑色金属?A:铁 B:铜 C:锌 D:铝答案:铁第二章测试1.哪种原料为陶瓷体提供玻璃相?A:粘土 B:长石 C:粘结剂 D:石英答案:长石2.哪种原料为陶瓷体提升白度?A:长石 B:粘土 C:石英 D:粘结剂答案:石英3.陶瓷瓶的制作一般采用注浆成型。

A:对 B:错答案:对4.干燥的方法主要排除坯体中的哪类水?A:自由水 B:化学结合水 C:吸附水答案:自由水5.Glass is a non-crystalline product of fusion which has been cooled to a rigidcondition.A:错 B:对答案:对6.水泥生产用回转窑的高端是进料口,低端是燃料进口。

A:错 B:对答案:对7.下列哪个不是硅酸盐水泥的化学组成?A:氧化铝 B:氧化钠 C:氧化钙 D:二氧化硅答案:氧化钠8.下列哪些是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A:铝酸三钙 B:三水铝石 C:硅酸三钙 D:硅酸二钙答案:铝酸三钙;硅酸三钙;硅酸二钙第三章测试1.高碳钢的碳含量在百分之零点六到百分之一点四之间。

是一类硬度最大、强度最高、延性最差的碳钢。

A:错 B:对答案:对2.哪种元素是不锈钢不锈的原因?A:铬 B:铁 C:镉 D:钴答案:铬3.黄铜的主要合金元素是什么?A:锡 B:铁 C:铜 D:锌答案:锌4.青铜的主要合金元素是什么?A:锌 B:铁 C:锡 D:铜答案:锡5.黄铜的强度比青铜要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科学概论(东华理工大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第一章测试1.地球的真实形状,略呈倒置的梨形参考答案:对2.地球的形状是指地球最外表所圈闭的形状。

参考答案:错3.上地壳物质的密度比下地壳的小。

参考答案:对4.地球重力在赤道最小。

参考答案:对5.金属矿床区常出现布格重力正异常。

参考答案:对6.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壳厚度存在很好的正相关关系。

参考答案:错7.地球有磁场,所以地球内部没有真实的磁体。

参考答案:对8.磁赤道的磁场强度最大参考答案:错9.下面()属于地磁场三要素。

参考答案:磁倾角10.磁轴与地球旋转轴之间有大约()°的交角。

参考答案:11第二章测试1.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组成的球体参考答案:对2.地球深部上来的物质可以帮助科学家获得地球内部信息。

参考答案:对3.地震波波速不连续面是内圈层分层的重要依据。

参考答案:对4.岩石圈包括地壳和部分地幔。

参考答案:对5.大气圈包括暖层。

参考答案:对6.人属于生物圈参考答案:对7.下面()岩石是组成洋壳的岩石。

参考答案:橄榄岩8.大陆地壳上部岩石成分相当于()。

参考答案:花岗岩9.()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参考答案:古登堡面10.地球的外圈层是以()为共同中心的。

参考答案:地球的地心第三章测试1.地层层序律是指原始产出的地层所具有的下老上新的规律参考答案:对2.目前针对含K矿物常用的同位素测年方法为Ar-Ar法参考答案:对3.界是年代地层单位参考答案:错4.地质年代表反映的仅仅只是是地质年代信息参考答案:错5.埃迪卡拉生物群比蓝田生物群原始参考答案:错6.确定岩层与侵入体之间新老关系的方法是参考答案:切割率7.根据宏观地层的岩石特征及其在地层中的相对位置划分出来的一类地层单位参考答案:岩石地层单位8.古生代可以分为几个纪参考答案:六9.下面哪种测年方可以用来研究盆地、造山带和地貌的演化史参考答案:(U-Th)/He法10.地球上早期生物的演化不包括参考答案:脊椎动物的出现第四章测试1.按力学性质将节理分为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参考答案:错2.根据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参考答案:对3.在地壳演化的地质历史中,全球构造运动并不是均匀的,而是表现为时而激烈、时而平静的周期性变化参考答案:对4.角度不整合可作为发生构造运动的标志参考答案:错5.整合接触是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彼此平行,时代不连续参考答案:对6.不属于岩层产状要素的是参考答案:走向7.某地区有过显著的升降运动和褶皱运动,古地理环境发生过极大的变化,说明该区存在什么现象参考答案:角度不整合8.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但倾角不等的褶皱称参考答案:直立褶皱9.岩石所受应力超过其自身强度的极限而发生破裂,导致岩层丧失其连续性的现象,称为参考答案:不整合10.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水平构造的特征参考答案:岩层厚度为顶底面高差第六章测试1.地下50km处发生的地震可称为浅源地震参考答案:对2.地震波中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慢参考答案:错3.地震成因类型中占地震总数最多的是参考答案:构造地质4.地震发生时下列哪项不应采取参考答案:乘坐电梯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震特点的是参考答案:延时性6.震源深度为100km的地震属于参考答案:中源地震7.同一地震在地面引起相等破坏程度的各点的连线参考答案:等震线8.一个地震只有一个地震烈度参考答案:错9.大地震是指震级大于7级的地震参考答案:对10.全球约80%的浅源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参考答案:对第七章测试1.火山作用形成的岩石叫火山岩,包括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类型。

参考答案:错2.火山碎屑岩是由固态喷发物堆积固结而成的,通常与猛烈式火山喷发方式有关。

参考答案:对3.侵入体周围的岩石称为围岩。

参考答案:对4.SiO2含量<45%的岩浆岩属于基性岩类。

参考答案:错5.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的不等粒结构,称为似斑状结构。

参考答案:错6.火山作用的气态喷发物以()为主。

参考答案:H2O7.以下哪些属于不整合侵入体。

()参考答案:岩株;岩墙;岩基;岩脉8.根据岩石的SiO2含量,可将岩浆岩划分为()。

参考答案:中性岩类;酸性岩类;基性岩类;超基性岩类9.以下哪些结构类型依据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进行划分的。

()参考答案:等粒结构;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10.自然界原始岩浆是有限的,那么,导致岩浆岩岩石类型多样性的原因包括()。

参考答案:气态分异作用;同化混染作用;结晶分异作用;熔离分异作用第八章测试1.由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为正变质岩。

参考答案:错2.岩石变质后仍可部分保留原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参考答案:对3.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均为特征变质矿物。

参考答案:对4.区域变质岩是由原岩经接触交代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参考答案:错5.变质作用是由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仅发生结构构造的变化的作用。

参考答案:错6.以下哪个不属于动力变质岩类参考答案:片岩7.混合岩脉体是参考答案:混合岩中新生的浅色长英质组分。

8.促使岩石变质的因素主要有:参考答案:温度, 压力, 具化学活动性流体。

9.变质作用是参考答案:由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

10.构造角砾岩属于参考答案:动力变质岩类第九章测试1.地球上的板块相对是固定不动的。

参考答案:错2.大陆比大洋的岩石圈更厚。

参考答案:对3.洋中脊是在大陆裂谷中生长形成的。

参考答案:错4.海底洋壳的年龄随着与洋中脊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参考答案:对5.大陆的表面积基本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错6.魏格纳发现南美洲大陆与哪个边缘非常契合?参考答案:非洲大陆7.魏格纳发现各大洲的什么矿带可以连接到一起参考答案:锡矿带8.哪国科学家最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理论?参考答案:美国9.板块的地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参考答案:板块边界10.海底扩张起因于参考答案:地幔对流第十章测试1.物理风化作用一般造成岩石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参考答案:错2.冰劈作用属于化学风化作用参考答案:错3.酸性岩的抗风化能力一般强于基性岩的抗风化能力参考答案:对4.山顶相比于山脚通常更易发生化学风化参考答案:错5.残积物为风化作用的产物参考答案:对6.下面哪个不属于风化壳构成单元参考答案:未风化基岩7.下面哪种属于物理风化作用方式参考答案:盐风化8.下面哪种属于化学风化作用参考答案:水化作用9.根劈作用属于下面哪种风化作用参考答案:生物物理风化作用10.下面哪种单元具有腐殖质参考答案:土壤第十一章测试1.洪流的冲刷作用强于片流的冲刷作用?参考答案:对2.河流下游的河谷形态呈“V”字形参考答案:错3.瀑布是由河流的下蚀作用造成的?参考答案:对4.江心洲是由边滩演变过来的?参考答案:错5.河流上游以沉积作用为主?参考答案:错6.地面流水的动能与下面哪个关系最密切?参考答案:流速7.下面哪种地貌年被流水淹没?参考答案:河床8.下面几种河流地貌中,哪种常出现在河流的入海口?参考答案:三角洲9.河流侵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下列哪种?参考答案:吹蚀10.河流的搬运量主要取决了下列哪种?参考答案:流量第十二章测试1.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是什么参考答案:泉2.包气带中的水不包括以下哪种类型的水参考答案:潜水3.哪种水在地形切割处,能以泉的形式排泄参考答案:上层滞水4.一般民用井都是取用于哪种水参考答案:潜水5.包气带水会影响植物生长与土壤的物理性质参考答案:对6.因静电引力而吸附于颗粒、裂痕、溶洞表面的结合水是潜水参考答案:错7.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面的饱和水称为承压水参考答案:错8.压力高的承压含水层就是最好含水层,这种水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参考答案:错第十三章测试1.冰溜面是由冰川的磨蚀作用的形成的()参考答案:对2.冰蚀湖中的沉积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可以用来推断冰湖的沉积年龄()参考答案:对3.冰斗一般形成于雪线附近()参考答案:对4.携带是冰川搬运的最主要方式()参考答案:错5.终碛堤属于冰蚀地貌()参考答案:错6.下列不属于冰碛地貌的有()参考答案:冰斗7.下列不属于冰蚀地貌的有()参考答案:鼓丘8.下列可以用来判断冰川运动方向的是()参考答案:羊背石9.下列不属于冰川的搬运方式的是()参考答案:挂运10.冰川的挖掘作用相当于压裂和()的共同作用参考答案:冰劈第十四章测试1.风以其自身的力量和携带的沙石进行冲击和摩擦,致使地表岩石遭受破坏的作用为风的地质作用参考答案:对2.风蚀蘑菇石为风积产物参考答案:错3.小于10微米的颗粒在风的作用下以跃移搬运为主参考答案:错4.新月形沙丘为风积产物参考答案:对5.原生黄土为风成沉积参考答案:对6.下面哪个不属于风蚀地貌参考答案:沙堆7.下面哪个不属于风积地貌参考答案:风棱石8.小于20微米的颗粒在风的作用下以哪种搬运为主参考答案:悬移9.下面哪种沙丘的两翼指向下风向参考答案:新月形沙丘10.雅丹地貌为以下哪种地貌参考答案:风的侵蚀地貌第十五章测试1.浅海属于海洋地质作用范围参考答案:对2.海蚀柱属于海洋侵蚀地貌参考答案:对3.潮汐属于海水运动形式之一参考答案:对4.沙嘴属于海水横向流沉积参考答案:错5.软泥沉积多发生在滨海环境参考答案:错6.下面哪个属于海蚀作用的产物参考答案:波切台7.下面哪个属于海水沿岸流堆积的产物参考答案:沙嘴8.下面哪个不属于海水的运动形式参考答案:崩塌9.海底峡谷主要发育在以下哪个区域参考答案:大陆坡10.沙滩沉积主要发生在以下哪个区域参考答案:滨海第十六章测试1.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鄱阳湖()参考答案:错2.火山口湖是内动力作用形成的湖泊()参考答案:对3.贝加尔湖是构造成因湖泊()参考答案:对4.牛轭湖常形成于河流的上游()参考答案:错5.盐湖对应于湖泊的氯化物沉积阶段()参考答案:对6.下列哪个属于内动力作用形成的湖泊()参考答案:构造湖7.下列哪个属于外动力作用形成的湖泊()参考答案:风成湖8.盐湖形成于干旱气候区湖泊化学沉积作用的哪个阶段()参考答案:氯化物沉积阶段9.碱湖形成于干旱气候区湖泊化学沉积作用的哪个阶段()参考答案:碳酸盐沉积阶段10.苦湖形成于干旱气候区湖泊化学沉积作用的哪个阶段()参考答案:硫酸盐沉积阶段第十七章测试1.崩落作用容易在高山地区发生()参考答案:对2.崩塌的方式一般分为撒落、翻落和坠落()参考答案:对3.土层潜移时是一种具有突然性、速度快的地质灾害()参考答案:错4.下列地形中发生滑坡、泥石流最少的是()参考答案:平原5.在夏季的某一天,贵州省境内某山体发生滑坡,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关于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该滑坡的形成一般有三个因素控制: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和破坏平衡的触发机制6.泥石流经常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参考答案:天山北麓7.针对滑坡这种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是()参考答案:植树造林8.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工程活动,是泥石流和滑坡发生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我国西南部,地面沉降多发生在我国东部许多大城市9.如果人们急功近利,大肆采伐本区林木,则夏季暴雨后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滑坡;泥石流10.影响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参考答案:水的活动和人为因素;斜坡几何形态;斜坡上部荷载第十八章测试1.泥炭是煤炭形成过程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