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后遗症效方补阳还五汤合天麻钩藤饮:生黄芪,当归,川芎,桃仁

脑血管后遗症效方补阳还五汤合天麻钩藤饮:生黄芪,当归,

川芎,桃仁

脑血管后遗症效方

补阳还五汤合天麻钩藤饮:

生黄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地龙,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杜仲,桑寄生,川牛膝,黄芩,夜交藤,茯神,益母草,桑枝。

这是《乡村医学杂志》上的一首方子,临床主治:无论何种脑血管疾病经治疗后遗留下来的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进一步发展到气滞血瘀,脉络瘀阻,阴虚阳亢。也就是说各种中风后遗症均可以应用。临证可以简单加减。如血压不高,去掉黄芩和栀子;口眼蜗斜,加牵正散;言语不清,加菖蒲与远志;舌苔腻,加二陈汤等。

治疗脑血管意外所形成的半身不遂偏瘫,经验是治疗得越早效果越好。

脑出血后遗症中医药治疗结合康复治疗

针灸科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治疗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约有半数病人于发病数日内死亡,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一.病因:日常生活中,引发脑出血的因素: 1.冬秋季比夏季好发,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夏季天气转热、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缘故。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会促发脑出血。 2.情绪激动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引起脑出血。 3.过度疲劳和用力过猛引起血压升高,成为脑出血后遗症的诱因。 4.过饱进餐和进食过分油腻的食物能使血液中的脂质增多,血液循环加快,血压突然上升,因而可导致脑出血。 脑出血后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破坏,虽经治疗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此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出血量: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②出血的部位:不同部位的出血,脑功能受损的程度不一。③康复期的治疗和护理:及时规范的康复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后遗症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 1.肢体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偏瘫侧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2.认知和精神 较大范围或多次复发的脑出血,可留有精神和认知障碍:如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易激动等。 3.言语功能障碍。 4.吞咽功能障碍。 5.其他症状: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痴呆、抑郁等。 检查 三、检查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康复评定: 1.影像学检查 (1)脑血管造影曾是脑出血的重要诊断方法。脑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肿块性占位。 (2)CT脑出血的显影取决于血液中血红蛋白,其对X 线的吸收系数明显大于脑组织,故呈高密度影。 (3)MRI在MIR上脑出血可分四层:位于中央的核心层,缺氧最重;其外的核外层,缺氧较轻,再外的边缘层,吞噬细胞内有含铁血黄素,最外为反应带,脑胶质细胞增生和程度不一的脑水肿。

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诊疗方案

脑梗死后遗症的中医康复治疗 休宁县中医院 汪建军 传统中医把脑梗死称作中风并且对其早有认知,《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中风病是在气血亏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从病理上分为缺血中风和出血中风两种。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脑梗死诊断标准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2)脑出血诊断标准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有责任出血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神昏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 ?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2?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 ?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 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3.恢复期 (1)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2)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汉唐经方】补阳还五汤合天麻钩藤饮

【汉唐经方】补阳还五汤合天麻钩藤饮 2018-11-05 08:16 脑血管后遗症特效方 补阳还五汤合天麻钩藤饮:生黄芪120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赤芍25克、地龙20克、天麻15克、钩藤15克、石决明15 克、栀子15克、杜仲15克、寄生15克、川牛膝15克、黄芩15克、夜交藤20克、茯神10克、益母草15克、桑枝30克。 这是《乡村医学杂志》上的一首方子,临床主治:无论何种脑血管疾病经治疗后遗留下来的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进一步发展到气滞血瘀,脉络瘀阻,阴虚阳亢。也就是说各种中风后遗症均可以应用。临证可以简单加减。如血压不高去掉黄芩和栀子;口眼歪斜加牵正散;言语不清加菖蒲与远志;舌苔腻加二陈汤等; 多年来治疗脑血管意外所形成的半身不遂偏瘫,经验是治疗的越早效果越好。最好是在恢复期就应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多可以见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如果等到恢复期再进行治疗,就比较费时费力了。 由于当年学习《医学衷中参西录》比较早,对其中的生水蛭印象颇深。每每应用上方时都加用生水蛭粉3-5克随汤冲服,效果比较明显。此药不管是脑出血还是脑缺血所引起的半身不遂都可以应用。此药具有双重疗效,既可以止血又可以化瘀,但是这个药腥臭之气太重。后来有了空心胶囊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减少了腥臭味引起的恶呕感。另外有时还配服些三七,一般用3-6克,随汤送服,不管是脑出血还是脑缺血亦效佳。但很少同时应用这俩种药物。 印象最深的是用此方治疗的第一位病人,邵氏,61岁。老人家早上醒来时感到右半身麻木不仁,不听使唤。挣扎欲起床时,发现右手脚已经不受大脑支配。其子系家父好友,急忙找我去诊治。我详细的检查了一番,血压正常,右手向内侧拘挛,手指略僵硬。我告知有可能是脑血栓或者脑梗塞,让其去虎林医院做个CT查查。但是老人家倔强得很,说什么也要在家治疗。我告知家属病情有可能会进一步发展,

中风后遗症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 一、概述: 中风后遗症系指脑血管意外经临床治疗后,病情稳定,生命征平稳,一般是发病后两周或者一个月以后,仍存在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偏身麻木等症状,相当于脑血管意外的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二、病名中风病,中医疾病编码(BNG080) 脑梗死后遗症,西医疾病编码(I69、3) 三、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面色恍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四、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论治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应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后遗症期则以扶正固本为主。因此,恢复期以益气活血、育阴通络为主要治法。 1、风火上扰证 治法:清热平肝,潜阳息风。 方药:①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后下)、生石决明(先煎)、川牛膝、黄芩、山栀、夏枯草等。 ②羚角钩藤汤加减。羚羊角粉(冲服)、生地、钩藤、菊花、茯苓、白芍、赤芍、竹茹、川牛膝、丹参等。 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牛黄清心丸等。 2、痰瘀阻络证 治法:化痰通络。 方药:①化痰通络方加减。法半夏、生白术、天麻、紫丹参、香附、酒大黄、胆南星等。 ②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半夏、天麻、茯苓、橘红、丹参、当归、桃仁、红花、川芎等。 中成药:中风回春丸、华佗再造丸、通脉胶囊、欣麦通胶囊等。 3、痰热腑实证

补阳还五汤验案

补阳还五汤验案 一、小儿麻痹:(右侧上下肢及声带麻痹) 史录平,男,现年8年,住礼县洮坪乡。 家属代述:89年春节期间,其母带患儿去转亲戚,告诉右上下肢微痛,麻木,以为感冒,断断续续医治,又请巫神祈禳,其效不佳。离四五个月后,右侧上下肢无力加重,手不能握,右腿随之打绊,嚼咽无力,继之失音。因是内亲,邀我诊治,初为湿热注络,清窍不宣,治以化湿通络,清利咽喉,无效。为治疗方便,接回家中试治。又诊:气虚血,湿蒙清窍。以补气活血瘀,开窍解语。拟补阳还五汤酌加玉金、菖蒲,每日一剂,配针灸,哑门、风池、风府、天突、曲池、合谷、阳陵泉,七天为一疗程,半年后改为散剂冲服,一年后全愈,无后遗症。 二、脑外伤瘫痪 杜毛子,男,现年54岁,住湫山乡高河村。1999年4月下旬,因家贫寒,去陕西省武功县赶麦场,马路旁被一摩托车碰倒,昏迷不醒,即送县医院抢救,因病危又转咸阳市人民医院脑系科,经脑CT检查诊为:1、脑出血;2、脑水肿;3、颅内骨折;4、脑震荡后遗症。经抢救治疗一周,花去一千多元效为显,院方建议去西安脑外科手术治疗,因经济拮据,来电亲人接家中请我诊治。 初诊:患者神志昏迷,不言语,右上下肢瘫痪,六脉沉细无力,舌淡白,诊为气虚血瘀,脑络阻塞,疏以: 黄芪60g 当归10g 赤芍10g 川芎6g 生地10g 桃仁10g 红花10g 地龙15g 三七10g(另冲) 牛夕10 g 鸡血藤20g 菖蒲6g 甘草5 g 水煎服,九剂。 二诊:右上下肢以有知觉,神志稍轻,脑昏眩晕未减,效不更方,加之水蛭6g冲服,继服前方六剂。 三诊:家人扶搀,并依靠拐杖下床小解,微头痛,眩晕未减,此为脑组织损伤,血虚髓枯,脑络失荣,脏气不能上下顺接。继以活血止眩,醒脑止痛:

脑病方剂

1.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赤芍药,归尾通经佐芎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赤芍当归尾地龙黄芪桃仁红花川芎 2.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大定风珠鸡子黄,麦地胶芍草麻桑,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息风是妙方。生白芍阿胶生龟板干地黄麻仁 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鳖甲 3.生脉散(《内外伤辨惑沦》)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人参麦冬五味子 4.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 5.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石决明,栀牡寄生膝与芩,夜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牡丹皮寄生牛膝黄芩夜交藤茯神益母草6.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补心地归二冬仁,远茯味砂桔三参,阴亏血少生内热,滋阴养血安心神。人参茯苓玄参丹参桔梗当归五味子麦冬天冬柏子仁酸枣仁 生地 7.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 甘草 8.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桃核承气硝黄草,少佐桂枝温通秒,下焦蓄血小腹胀,泻热破瘀微利效。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 9.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 生姜薄荷 10.大补元煎(《景岳全书》) 大补元煎元气汤,萸肉杜仲入肾阳,熟地参草怀山药,当归枸杞生死藏。山萸肉杜仲熟地人参甘草怀山药当归枸杞 11.四妙丸(《成方便读》) 二妙散中苍柏兼,若云三妙牛膝添, 四妙再加薏苡仁,湿热下注痿痹痊。 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 12.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附子大黄芒硝当归干姜人参 甘草 13.左归丸(《景岳全书》) 左归丸内芍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 14.大承气汤(《伤寒论》)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证疗。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15.越鞠丸(《丹溪心法》) 行气解郁越鞠丸,香附芎苍栀曲研,气血痰火湿食郁,随证易君并加减。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 16.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半夏厚朴紫苏茯苓生姜 17.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黄连阿胶治少阴,烦躁不寐脉数频, 舌尖如梅是的候,芩连芍胶黄搅匀 黄连阿胶黄芩黄连芍药 18.理中丸(《伤寒论》) 理中干姜参术甘,温中健脾治虚寒,中阳不足痛呕利,丸汤两用腹中暖。干姜人参白术甘草 19.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方》)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之疾病概述: 一、什么是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俗称为脑中风。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 先兆症状: ⑴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这是由于脑血管病供血不足,运动神经功能障碍所引起的。 ⑵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呕吐,或头痛头晕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同,程度加重,或由间断变成持续性。这些征兆表示血压有波动,或脑功能障碍,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兆。 ⑶面、舌、唇或肢体麻木,也有的表现眼前发朦或一时看不清东西,耳鸣或听力改变。这是由于脑血管供血不足而影响到脑的感觉功能的缘故。 ⑷意识障碍,表现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也一反常态,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易躁,也有的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这也和脑缺血有关。 ⑸全身疲乏无力,出虚汗,低热,胸闷,心悸或突然出现打呃、呕吐等,这是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 脑血管病形成的原理与因素 脑组织的代谢水平高,血流量变化小,血流量较多。在安静情况下,每百克脑的血流量为50-60ml/min.整个脑的血流量约为750ml/min.可见,脑的比重虽仅占体重的约2%,但血流量却占心输出量的15%左右。脑组织的耗氧量也较大。在安静情况下,每百克脑每分钟耗氧3-3.5ml;或者说,整个脑的耗氧量约占全身耗氧量的20%. 脑血管疾病常见病因有: 一、血管壁病变(动脉硬化、动脉炎、先天异常、血管损伤及肿瘤) 二、心脏及血液动力学改变(高血压、低血压、各种心脏疾患致心功能障等) 三、血液成份改变及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粘稠度增高、凝血机制异常等) 四、其他(血管外因素如颈椎病、肿瘤等压迫致脑供血不足,颅外形成的各种栓子与脑血管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的因素:(也称危险因素)包括 1.年龄:脑卒中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2.家族史: 3.高血压或低血压;4.心脏病;5.糖尿病;6.高血脂症;7.吸烟及酗酒;8.肥胖;9.饮食习惯等。这些危险因素无法控制的如年龄、家族史等;有些可以控制的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浅析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浅析 薛秀荣;巩建华 【摘要】@@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12(033)012 【总页数】3页(P1693-1695) 【作者】薛秀荣;巩建华 【作者单位】山东省郓城县中医院内科,郓城274700;山东省郓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郓城274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2 补阳还五汤是王清任创制的治疗半身不遂的首选方剂,也是中医补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剂。该方蕴涵的“不在逐瘀以活血,重在补气以活血”治疗原则,不仅使其成为治疗中风症某一阶段的法宝,而且使其不断扩展为治疗以“气虚血瘀”为主证的诸多系统的疾病中。迄今,补阳还五汤所治的病种已达几十种,几乎涉及到临床所有专科。现代临床应用该方治疗中风后遗症即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取得了巨大进展。 1 补阳还五汤主要药理作用 1.1 抗脑缺血补阳还五汤能够有效的扩张脑血管,大大的降低脑血管阻力,对于脑血流量的增加具有持久有效的作用,能够促进脑血管微循环的能力[1]。①此方能够显效降低全血和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等血液流

变学指标,有利于抗脑缺血。②此方对于抑制再灌注后脑组织TXA2的升高,提 高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调节脑内局部TXA2/PGI2平衡,对抗脑血管痉 挛及血管通透性改变效果明显[2]。③该方还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MDA含量,升高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防止脑组织NOS活力及NO含量超标,促进脑组织局部自由基的清除,以减轻由氧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起到保护脑组织作用[3]。 1.2 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栓形成补阳还五汤对于降低大鼠全血/血浆黏度、HCT-ESR-FIB等值都能达到较为显效的结果,提高红细胞膜流动性和变形能力,改善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黏、浓、凝、聚”异常。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均发现该方可使血液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下降,血浆cAMP浓度提高,红细 胞电泳速度加速[4],提示可增加红细胞表面电荷,抗红细胞聚集;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抗凝作用显著;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溶栓作用[5]。 1.3 促进神经系统创伤的再生与修复补阳还五汤能提高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 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存活率,减轻神经元胞体萎缩程度,对于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了有利的帮助[6]。此方还能促进模型动物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其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作用与抑制谷氨酸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提高神经元线粒体内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改善再生神经血液循环,增强神经元的能量代谢有关[7]。 2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进展 2.1 对脑循环的影响将补阳还五汤拆方拆分为 三组,即总方组、活血组(桃仁、赤芍、红花、川芎、当归尾、地龙)与补气组(黄芪),观察了各组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皮层梗死面积及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的影响(脑缺血术后24h)[8]:①模型组大鼠皮层梗死面积为15.5±1.58%;②各组大鼠脑皮层梗死面积分别为:总方组11.4±1.41%、活血组11.8±1.17%、补气组14.8±1.82%;③各组大鼠血浆ET-1浓度如下:模型组

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脑血管疾病

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脑血管疾病 说到心脑血管疾病对身体造成的伤害,相信大家有目共睹,不仅会对人的大 脑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而且还容易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 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也因此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引发脑血管疾病的 因素有很多,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 断的向前冲刺与发展,致使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精神压力随之逐渐增大, 以至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人群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而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 以逐年递增的形式增长,严重威胁到国人的身体健康。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对后期病情的改善大有益处,通常来说 患者在确诊脑血管疾病之后,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是有可能痊愈的,但是如果拖 延病情或中途放弃治疗极易对颅内脑组织造成损伤,轻者经治疗之后会留有严重 的后遗症,重者患者则有可能面临生死考验。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的提升,在 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均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说到这里可能有 些朋友会存在疑惑,究竟是中医治疗效果好,还是西医疗效好呢?对于这个问题,作为资深人士,我觉得有必要向广大朋友们科普一下相关的知识。 自我国引进西方医疗技术以后,不论是在疾病诊断方面还是在治疗方面,均 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而广受国人的青睐,但是西医并非包治百病,尤其对于脑 血管这类慢性病,西医治疗虽然可以快速的改善患者的病症,但是却无法达到根 治的目的。再说说中医治疗,相较于存在副作用的西药,中药的药性温和,且治

疗方式灵活,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适当的调整治疗处方,以便达到温补、治 愈的目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治疗过程漫长,很多患者为此无法坚持到底,致使 治疗过程半途而废,因而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作为治疗慢性病 的新型方式,利用两者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特点,从而达到快速、根除的治疗 效果。下面我们具体聊一聊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方法,以此加强广 大朋友对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的认知。 1、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方法 (1)中药疗法 经中医辨证,认为脑血管疾病分为脉络瘀阻型和气阴两虚型,对于脉络瘀阻 型的患者应以通窍活血治疗为主,中药处方为补阳还五汤加味,配方为黄芪20g,葛根20g,赤芍10g,当归10g,川芎10g,桃仁10g,广地龙10g,红花10g;气阴 两虚型患者在上述处方的基础上还需添加人参10g,麦冬15g,其中黄芪的分量应 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调整为30-60g。倘若患者存在面神经麻痹的症状,即我们 常说的“口眼歪斜”,需要在基础配方中加入全蝎6g,蜈蚣6g;倘若患者存在 口齿不清的症状,须在基础配方中添加菖蒲10g,白僵蚕10g;倘若患者存在头 痛的症状,在基础配方中添加醋玄胡8g,白蒺藜10g,一天一剂,用水煎服。 (2)自血光量子充氧疗法 这种治疗方法需要借助GFX-Ⅰ型光电辐射血液治疗仪,按3-4ml/kg标准, 向患者抽取肘中静脉血,通过仪器紫外线照射和充氧之后,再将血液以静脉注射

脑梗死的中医治疗

脑梗死的中医治疗 陈汝兴认为急性期可分为五证,风痰阻络者宜熄风化痰,活血化瘀,用天麻钩藤饮加桃仁、 赤芍、天竺黄、竹沥等;肝阳上亢者宜平肝熄风,用镇肝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加减;痰热腑 实者宜通腑清热,可选增液承气汤之类;阳闭者用安宫牛黄丸;脱证用参附或参麦、生脉注 射液。恢复期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党参、丹参。赵钦波治疗脑梗死病人42例,在急性期分为4型:风痰阻络型,以大秦艽汤合牵正散治疗、阴虚阳亢型,以建瓴汤 或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阳亢痰热型,先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继用水牛角汤合星蒌承气 汤加减、肝风痰湿型先用猴枣散,继用导痰汤或涤痰汤加减。恢复期则分为5型:气虚血瘀 型治以补阳还五汤加味、肝阳上亢型以天麻钩藤饮加减、肝肾亏虚型以杞菊地黄丸或大定风 珠加减;痰浊上泛型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加减;元气虚衰型以地黄饮子加减。各型均 加用川芎嗪注射液100-150mg。 2.汤剂加减 罗中秋用犀角地黄汤(犀角粉3g或水牛角粉50g、生地黄30g、赤芍12g、牡丹皮9g)每日l剂,脑活素1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脑梗死34例,对照组32例,用川芎嗪120mg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阿司匹林0.3g,每日1次,14天为1疗程,治愈14例,显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治愈8例,显 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1.8%。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王馥采用中药基本方(黄芪、川芎、生地黄、赤芍、当归、地龙、全蝎、天麻等)治疗脑梗死50例,总有效率96%,与对照组比较,基本痊愈率与显著进步率之和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益气活血通络疗法适用 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3.成方、成药治疗 孙伯青以补阳还五汤(药用黄芪60g,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各10g)合六味地 黄丸治疗脑梗死23例,治疗后不仅肌力有显著加强,而且血液黏度有显著降低。宋军等以 益气活血为主要作用的蛭芪口服液在北京等地6家医院进行的联合观察中发现,活血益气中 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可达91.33%。苏全胜用通塞益脑口服 液治疗脑梗死患者52例,结果表明,通塞益脑口服液与有效对照组药物脉络宁注射液疗效 相近。实验检测证明,通塞益脑口服液具有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4.静点剂治疗 目前常用治疗脑梗死的静点中药制剂有清开灵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灯盏 花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赵笑东等以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40例,总有效率92.5%。赵育新等以血塞通与复方丹参针剂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43例,疗程平 均18.5天,总有效率88.37%。陈怀珍等以清开灵注射液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 为治疗组,并与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1例作比较,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1%,对照组为74.1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5.活血化瘀法 吴敏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98例,自拟化瘀通络汤:当归20g、川芎12g、赤芍 15g、桃仁10g、红花10g、石菖蒲10g、郁金12g、淮牛膝20g、威灵仙10g、地龙10g、炙 水蛭末2g(冲)。气虚血瘀加黄芪60~100g,瘀痰阻络加白芥子、法半夏、广柄红;阴虚血瘀 加天麻、女贞子、麦冬等;痰热大便燥结者加大黄;病情顽固者酌加全蝎、炒甲珠等。对照 组40例,以维脑路通400mg,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中静滴,每日1次,口服尼莫地 平片40mg,每日3次,高血压患者酌情服心痛定等稳定血压,基本痊愈29例,显效51例,好转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基本痊愈7例,显效22例,好转6例,无效 5例,总有效率87.5%。董少龙、傅辉、张学安等也主张以活血法治疗脑梗死。

孙思邈三通汤、五通汤、通血路神方,改善十几种心、脑血管疾病

孙思邈三通汤、五通汤、通血路神方,改善十几种心、脑血管 疾病 國一醫一老偏方 8月26日 1、三通汤:心血管通,脑血管通,全身血管通 组方:丹参12克、川芎10克、葛根20克、桂枝9克、甘草6克、人参6克、麦冬6克、五味子6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 人参,可用黄芪15克、玉竹25克替代之: 凡是诊断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都可以用,可防也可治,不需要辩证。一天一剂,七天一个疗程,一般服用三个疗程。脑溢血不可用,补阳还五汤专治脑溢血的。 ①打通心脑血管的通脉饮:川芎丹参葛根 丹参活血化瘀又补血,色红入心,打通心血管;加上葛根,打通脑血管,改善脑缺血,葛根升清阳,把气血升到脑部。川芎血中气药,化瘀又行气,走而不守,在前面披荆斩棘开路,丹参在后面跟着,川芎指哪丹参就打哪,上行头面,下行血海,中开郁结,全身的血脉都会被打通。 ②强壮心脏阳气的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汤 身体心阳不足,寒邪会再次卷土重来,瘀血会再次凝聚,心脑血管会再次堵塞。桂枝阳气旺盛,犹如天空的太阳,可以强壮心阳,驱寒,辛散;甘草守中,补津液,补脾胃,二药合作,辛甘发散为阳,就可以为心脏乃至全身输送源源不断的阳气。阳光普照,阴霾自散,寒邪落荒而逃。 ③大补心气心血的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 心脏气血不足,暂时把血管疏通,以后还会堵塞。人参补心气,五味子麦冬补心血,心脏的气血就足了。 ④健脾第一方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脾胃气血生化之源好了,就会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气血去支持心脏打动血管。可解决痰湿的来源,脾胃运化不好,杜绝痰湿堵在心脑

血管。 2、五通汤:通毛孔、通血管、通七窍、通大小便、通一身经络 排毒的方子,一个打通全身经络血脉的方子,通毛孔通血管通七窍通大小便通一身经络,一通百通,通则不痛,无毒百病消! 组方:麻黄6克、桂枝10克、苦杏仁6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丹参10克、枳实9克、厚朴9克、火麻仁12克、肉桂6克、泽泻10克、石菖蒲9克、党参6克、白术6克。 服用七剂,一天一剂,一天一次,饭后半小时服用。药渣可以用来泡脚。 第一组,麻黄与桂枝的最佳组合就是通毛孔的。经常不出汗的人需要适当发发汗,出一身汗后会觉得非常舒服,身体发紧的感觉会一扫而光。发汗最好的药就是麻黄了,但是麻黄一个药发汗还不够,加上桂枝就更妥当了。桂枝还可以防止麻黄发汗过度,因为桂枝可以救津液,麻黄走气分,桂枝走血分,两兄弟合力就让全身的气脉与血脉畅通无阻。 但是麻黄发汗比较猛烈,有可能会让血压升高,让神经过于兴奋,但是不要怕,后面有苦杏仁跟着,苦杏仁就可以防止麻黄的副作用。桂枝也有些温燥,但也不用担心,后面有白芍跟着,桂枝补阳,拳头打出去,白芍滋阴,拳头收回来。 如果你的毛孔是通畅的,汗也多,不需要发汗,可以去掉麻黄与苦杏仁,桂枝与白芍保留。 第二组药是当归与丹参。这组药很显然是打通血脉的,血脉不通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会脑梗会心梗会中风会猝死,这是最要命的不通。不通的原因一个就是堵了,有瘀血了,所以用丹参来活血化瘀,丹参是血管的清道夫,像披荆斩棘的战士,在血管丛林开路,遇到瘀血就把它化掉,让全身血脉畅通无阻。 不通的背后是不荣,血虚也会导致血管不通,血流量少了,自然就会慢慢形成瘀血。所以丹参充当开路先锋,当归在后面跟着,丹参扫清了血脉里的瘀血,当归在后面补血,哪里血虚了就补哪里。 当归与丹参这一药对是民国神医张锡纯经常用来活血化瘀的。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 组成] 生黄芪60 当归尾8 赤芍8 广地龙8 红花5 桃仁8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后遗症。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语言障碍,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注意] 使用本方时,病人已经清醒过来,体温正常,血压平稳,脑出血停止,脉缓弱。另外,阴虚血热者严禁服用。 [方解]因气虚血滞,正气亏虚,不能固摄,从而引至小便频数;另外,无力行血,使得脉络瘀阻,筋脉失养,导致半身不遂等。 方中黄芪补元气,使气旺血行;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活络通经,使得瘀去络通。 [现代应用] 现代常加减运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比如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它 原因引起的半身不遂,截瘫,单瘫而属气虚血瘀者。 [加减法] 1.若病人脾胃虚弱,可加入党参18 白术15 2。痰多者,加入法夏10 天竺黄10 3。下肢瘫痪者,加入杜仲12 牛膝12 4.言语不利者,加石菖蒲8 远志12 推拿加补阳还五汤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1资料与方法 本组有神经根型颈椎病共300例,随机分2组,其中治疗组200例中,男102例,女98例.年龄50~60岁72例,61~70岁104例,71~78岁24例,平均60。7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23年,平均5.8年。对照组100例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50~60岁36例,61~70岁52例,71~76岁12例,平均60.4岁。病程最短13d,最长12年,平均5.6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 05)。 治疗组:推拿治疗:(1)患者坐位,医者位于其后侧方,先用滚法于患者的颈后部、两侧背部斜方肌及患上肢往返施术。(2)以拇指端按揉颈部夹脊穴、风府、风池、肩井、天宗、肩中俞、肩外俞、曲池、手三里、外关等,以局部达酸、麻、胀、痛、重“得气”为宜。(3)拿捏颈部两侧、双侧斜方肌及患侧上肢处。(4)颈椎拔伸法:患者坐位.医者位于其背后,以两手拇指分别抵住两侧风池穴,两手四指及掌面分别托其下颌处,在病人颈椎前倾位(5°~20°)时,两前臂尺侧下压患者两肩井处,同时两手缓解上拔伸头颈部。(5)最后轻轻拿揉颈项部、肩井(双)穴结束。每日操作1次,每次治疗时间20min,12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补阳还五汤加味,药用:黄芪30g,当归15g,赤芍12g,川芎10g,地龙9g,桃仁、红花、白芥子各10g,葛根30g。若气虚重用黄芪加党参;血虚重用当归、鸡血藤;阴虚加生地、枸杞子、

老年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汇总 ---

老年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一、缺血性中风(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同时属于临床路径) 我科主要收治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故恢复期、后遗症期不属于本诊疗方案范畴。 1、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祛风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 组成:黄芪120g 当归15g 赤芍15g 川芎20g 桃仁10g 红花10g 地龙10g 2、阳虚血瘀证 治法:温阳活血,通络开窍 方药:小续命汤加减 组成:桂枝30g 附片先前60g 川芎20g 麻黄10g 人参18g 赤芍20g 杏仁15g 防风10g 防己30g 黄芪60g 石膏20g 炙甘草15g 3、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 治法:化痰通络,活血化瘀 方药:化痰通络汤 组成:法半夏10g 陈皮15g 茯苓15g 白术15g 胆南星10g 竹沥15g 天麻15g 香附15g 丹参30g 大黄10g 4、阴虚风动证 治法:滋养肝肾潜阳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 组成:龙骨30g 牡蛎30g 代赭石30g 龟板20g 白芍30g 玄参15g 天冬15g 川牛膝30g

川楝子15g 茵陈15g 麦芽20g 钩藤20g 菊花20g 5、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治法: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组成:天麻20g 钩藤30g 决明子18g 栀子10g 黄芩10g 川牛膝30g 杜仲20g 桑寄生30g 夜交藤30g 茯神15g 益母草30g 二、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同时属于临床路径) 1.肝肾亏虚血络瘀阻证 治法:滋肾柔肝化瘀通络 方药:柔肝熄风汤加减(自拟) 葛根60g 怀牛膝30g 川牛膝30g 生地黄15g 赤芍20g 川芎30g 天麻20g 土鳖虫30g 丹参30g 山楂30g 桂枝30g 淫羊藿30g 2.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120g 白术15g 柴胡10g 升麻12g 党参30g 陈皮15g 炙甘草12g 地龙18g 川芎15g 红花10g 葛根60g 赤芍20g 3.痰湿内阻证 治法:燥湿化痰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法半夏27g 白术20g 天麻20g 茯苓15g 橘红30g 炙甘草15g 泽泻30g 生姜15g 石菖蒲30g 郁金15g 4.肝阳上亢证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20g 钩藤30g 决明子18g 栀子10g

神经内科常用方剂

1、半夏白术天麻汤 方歌: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 (半夏,橘红,茯苓,白术,天麻,大枣,生姜,甘草) 2、生脉散(麦冬,五味子,人参) 方歌: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烦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3、归脾汤 方歌: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人参,白术,白茯苓,炙甘草,当归,黄芪,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 4、补中益气汤 方歌: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人参,白术,黄芪,炙甘草,升麻,柴胡,当归,陈皮) 5、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鲜姜、红枣、麝香、黄酒) 6、补阳还五汤(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 方歌: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7、天麻钩藤饮 方歌:天麻钩藤饮熄风,杜仲牛膝桑寄生,黄芩栀子石决明,杜仲益母夜交藤。 (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8、镇肝熄风汤 方歌: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牡蛎赭茵供,麦龟膝草龙川楝,肝风内动有奇功。 (生杭芍,天冬,玄参,生牡蛎,生赭石,茵陈,生麦芽,生龟板,怀牛膝,生龙骨,川楝子) 9、血府逐瘀汤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桔赤芍熬,柴胡芎枳加牛膝,活血化瘀功效高 (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 10、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柏枣仁,二冬生地与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柏子仁酸枣仁天冬麦冬生地当归人参丹参元参桔梗朱砂远志茯苓)11、朱砂安神丸 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清热养阴可复康。 (黄连白茯神麦门冬生地枣仁) 12、丹参饮 丹参饮中用檀香,砂仁合用成妙方,血瘀气滞两相结,心胃诸痛用之良。 (丹参檀香砂仁) 13、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14、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化饮剂,温阳化饮又健脾,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悸眩去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15、真武汤 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水肿保安康 (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 16、羚角钩藤汤 俞氏羚角钩藤汤,桑菊茯神鲜地黄,贝草竹茹同芍药,肝风内动急煎尝。 (羚角片桑叶川贝鲜生地钩藤菊花茯神白芍甘草淡竹茹) 17、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芍药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滞,胁肋疼痛自能除。 (陈皮柴胡川芎枳壳芍药甘草香附) 18、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参芩连,干姜草枣一并添;寒热互结心下痞,和胃降逆病自痊。

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李俊;周东升 【摘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入院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西医治疗,中药联合组患者则加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比较2组患者神经状态、中医证候、疾病相关参数与总体效果.结果中药联合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显著性低于传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治疗4周后,上下肢活动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评分、同型半胱胺酸(Hcy)、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肿瘤坏死因子(TNF)与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水平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9(023)001 【总页数】4页(P40-43)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天麻钩藤饮;脑梗死;中医证候 【作者】李俊;周东升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医院中医科,陕西安康,725500;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医院中医科,陕西安康,725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

脑梗死(IS)泛指脑组织血液灌注减少,造成局部缺氧性坏死后出现的以偏瘫、失语与意识障碍为特点的临床突发疾病,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需要及时治疗[1-2] 。传统西医联合治疗可明显缓解症状,改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但其疗效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医疗需求,因此有部分学者[3-4] 将研究方向转向中医。本研究探讨脑梗死例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院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5]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7-8] : 药物禁忌证或预计生存期小于3个月患者; 合并其他脑血管意外患者; 入院前接受溶栓、降纤治疗患者等。中药联合组男23例,女17例; 年龄49~71岁,平均年龄为(58.30±5.60)岁; 发病时间2~12 h, 平均(7.00±2.50) h。传统组男22例,女18例; 年龄47~73岁,平均(58.70±6.20)岁; 发病时间4~12 h, 平均(7.40±2.90) h。2组患者性别、年龄与发病时间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西医治疗,即阿司匹林(口服200 mg, 1次/d)、依达拉奉(静滴30 mg, 2次/d)、丹参注射液(静滴20 mL, 1次/d)、阿托伐他汀(口服100 mg, 1次/d)联合治疗。中药联合组患者则加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其中补阳还五汤具体药方内包括: 黄芪120 g, 当归6 g, 赤芍5 g, 地龙、川芎、桃仁与红花各3 g。天麻钩藤饮具体药方为: 石决明18 g, 钩藤、川牛膝各12 g, 天麻9 g, 黄苓、益母草、夜交藤、桑寄生、山栀与杜仲各9 g, 2个药方均水煎取汁200 mL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机制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机制研究进展 袁清洁;郭凯航;郭蓉娟;王嘉麟;贺立娟;邢佳;朱晓晨;王建伟;郭晓;高维;高东阳 【摘要】Buyang Huanwu decoction is a famous and effective prescrip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and can be used in different clinical phases of stroke based on the syndrome. In view of the low quality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acute phase of stroke,it is not recommended for routine use in the acute phase. The mechanism of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is complex, not only involving anti-inflammatory, anti-thrombosis,improve blood rheology,protect the blood-brain barrier,reduce homocysteine and promote angiogenesis,but also involving anti-free radical damage, anti-excitatory amino acid toxicity, regulat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 improvement of erythrocyte membrane ATPase activity, correction of ion metabolism disorders,improve brain tissue energy metabolism, promote neurogenesis and anti-neural cell apoptosis. However,current research is limited to one or several mechanisms. It is still unable to clarify the multi target and comprehensive effect characteristics of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The clinical study on the metabolome of formula and syndrome is expected to open a new chapter of Buyang Huanwu decoction.%补阳还五汤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名方效方,可据辨证应用于中风病各期病程中.鉴于目前中风病急性期的研究文献质量不高,不推荐急性期常规运用.补阳还五汤疗效机制复杂,既涉及抗炎、抗栓、改善血液流变性、保护血脑屏障、降同型半胱氨酸、促血管新生等血管相关机制,也涉及抗自由基损伤、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调控热休克蛋白、改善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纠正离子代谢紊乱、提高脑组织能量代谢、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