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驿站】秋冬进补说鹿茸

合集下载

鹿茸的介绍中药

鹿茸的介绍中药

鹿茸的介绍中药鹿茸是名贵药材。

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

什么是鹿茸?鹿茸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鹿茸的资料,欢迎阅读。

鹿茸的介绍药物介绍释义鹿茸是指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

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

是一种贵重的中药,用作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等有疗效。

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

药用鹿茸是名贵药材。

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

鹿茸性温而不燥,具有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患者,有较好的强身作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称鹿茸“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

全世界的鹿约有40多种,分布在我国的有19种。

功效花鹿茸:Cornu Corvi nippon parvum 别名:黄毛茸。

马鹿茸:Cornu Cervi elaphi parvum 别名:青毛茸。

[主治]肾虚、头晕、耳聋、目暗、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及久病虚损等症。

[用量] 1~5g。

[禁忌] 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宜骤然大量食用,以免阳升风动,或伤阴动血。

阴虚阳盛者忌用。

鹿茸的保健作用非常高,是良好的全身强壮药。

鹿茸含有比人参更丰富的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鹿茸可以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具有免疫促进剂的作用。

它能增加机体对外界的防御能力,调节体内的免疫平衡而避免疾病发生和促进创伤愈合、病体康复,从而起到强壮身体、抵抗衰老的作用。

产地梅花鹿、马鹿是我国主要的茸用鹿。

梅花鹿主产于吉林、辽宁;马鹿主产于黑龙江、吉林、青海、新疆、四川等省区。

【优选】秋季进补-5种体质进补各有妙招

【优选】秋季进补-5种体质进补各有妙招

精 品 文 档 Professional documents
如若有用请下载收藏以便备查
阴虚的人由于体内阴精缺少,相对来说阳气亢盛,因此容易上火,进补不当更易火上
浇油。这类人群大多体型偏瘦、脉细、口干、眼干、睡眠差,治疗应以养阴兼疏通为主,
多用黑矾、当归、砂仁、厚朴等中药。日常禁烟酒、辛辣,勿过饥过饱。
比吃蔬菜好。由于猪肉的纤维组织比较柔软,还含有大量的肌间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
消化吸收。中医上认为,多吃猪肉中的瘦肉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热病伤津、燥咳、便
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五、羊肉:最滋补的肉
羊肉有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之功效,对气喘、气管炎、肺病及虚寒的病人相当有
益。还能益肾壮阳,补虚抗寒,强健身体,是冬令的滋养食疗珍品。但需注意的是,羊
湿。
瘀血者盲目补会出血
精 品 文 档 Professional documents
如若有用请下载收藏以便备查
瘀血日久可化热,盲目进补会有出血的危险。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
老年人,血管功能薄弱,盲目进补最容易出现问题。其实要保持血管疏通、并不需要什
么大补,黑木耳、西红柿、鱼、山楂、大蒜、玉米、苹果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脏腑,还能够有效的预防便秘。中医方面认为,日常服用牛奶能够有效的治疗失眠多梦、
精神萎靡、疲乏以及偏头痛的情况。
枸杞
枸杞也具有滋阴的功效,特别是哪些由于阴虚所导致腰膝酸软无力以及头晕眼花、耳
鸣耳聋的患者更加的有效。除此之外,日常如果出现了糖尿病以及盗汗咳嗽的情况,服
用枸杞也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补血剂的时候,应尽量避免与牛奶或者其他碱性物质同时食用,否则会降低肠胃道内已
有的含铁量。

中药“补阳药”——鹿茸

中药“补阳药”——鹿茸

中药“补阳药”——鹿茸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

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

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

花鹿茸气微腥,味微咸;马鹿茸气腥臭,味咸。

以质嫩、油润者为佳。

切薄片或研成细粉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甘、咸,温。

归肾、肝经。

具有补肾壮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之功效。

用法用量:1~2克,研末冲服。

使用注意: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可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或伤阴动血。

凡热证、阴虚阳亢者均当忌服。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鹿茸甘温,益气补阳,泄精尿血,崩带堪尝。

三、临床应用1.肾阳不足,精血亏虚,yáng痿遗精,宫冷不孕,赢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本品甘咸性温,入肾经,察纯阳之性,具生发之气,故能峻补肾阳、益精血,宜用于肾阳亏虚,精血不足,症见阳痿遗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等,可本品单用或配人复方。

如治yáng痿不举、小便频数,《普济方》用本品与山药浸酒服;治精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昏等,可与当归、熟地黄、枸杞子等配伍;治疗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元气不足,见畏寒肢冷、阳痿早泄、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症,亦常与人参、黄芪、当归同用,如参茸固本丸(《中国医学大辞典》)。

2.肾虚腰脊冷痛,筋骨痿软本品入肝、肾经,既补肾阳,又强筋骨,常用于肾虚骨弱,症见筋骨痿软,或小儿发育迟缓,齿迟、行迟、囟门闭合迟等,可与五加皮、熟地黄、山茱萸等同用,如加味地黄丸(《医宗金鉴》)。

若与骨碎补、续断、自然铜等同用,可治骨折后期,愈合不良。

3.冲任虚寒,崩漏带下本品补肾阳、益精血而兼能固冲止带,宜于冲任虚寒,崩漏不止,虚损羸瘦,常与山萸、龙骨、续断等同用。

若配桑螵蛸、菟丝子、沙苑子等,可治白带量多清稀,如内补丸(《妇科切要》)。

4.阴疽内陷不起,疮疡久溃不敛本品补阳气、益精血而有托毒生肌之效,宜于阴疽疮肿内不起或疮疡久溃不敛,常与熟地黄、肉桂、白芥子等配伍。

中药三宝之一——鹿茸

中药三宝之一——鹿茸
漏等 。 ’
鹿茸是 “ 百不收一 ” , 或臭不可闻 , 不可药用。 为 了更大限度地保 存 及利用对热敏感 的药物成分 , 冷冻 干燥 等冷 加工法在鹿茸 的
生 产上 也得 到应 用 。
近年来 , 经过 药物科技 工作者 的不 断努 力 , 鹿茸 化学成分
不断被发现 。 鹿茸的主要成分为氨基酸、 脂肪酸、 脂类 、 含 N 类
… .
茸饮片 中间密布具均匀蜂窝状小孔隙者为粉片。 正常 的鹿茸切 片 中间都会有炮制后 留下 的少量 的干燥鹿血 , 呈 不均匀的黑褐
色 。在市场上有的鹿茸切片呈均匀 的白色 , 这是 以过氧化氢溶 液或经过硫黄等氧化剂处理过 的。选药不是选美 , 好 看的不一
N 肿 廿
抗氧化 、 抗衰老 、 抗 炎、 镇痛 、 促进造血 功能及 提高 白 细胞 、 抗应激、 增强免疫 、 促进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

些有效活性成 分。鹿茸药理活性 q 见表 1 。
表 1 鹿茸的药理活性 作用系统 药 理 作 用
心血管系统
纤颤 ' 保 护心肌
般分枝 少于鹿角 , 鹿茸相对鹿 角来说很轻 泡 , 鹿茸有外皮及
神 经 系 统 薹 墨
及 神 经 千 纽 胞 经 元 分
茸毛 , 而鹿角没有 。 在商 品学上 , 鹿茸顶端切下 的几片 中间黄 白 色蜡状的习称蜡片 , 蜡片 中有 的还会带有点 血管干燥 后留下的
其来源为马鹿或梅花鹿 的幼嫩 的外被皮及绒毛 的角 , 鹿茸味甘 咸, 性温 , 人肝 、 肾经 , 功能补 肾阳、 益精血 、 强筋 骨 、 调 冲任 、 托 疮毒 。疗 肾阳不足 , 精血 亏虚 , 畏寒乏力 , 眩晕耳鸣 , 四肢痿软 , 以及 d , J L 行迟 、 齿迟 , 腰痛尿频 , 阳痿遗 精 , 女 子不孕及 虚寒崩

鹿茸 谚语

鹿茸 谚语

鹿茸谚语1. 鹿茸的来源和特点鹿茸是指雄性鹿在生长期间滋养骨骼的一种角质物质,具有浓郁的中草药价值和药用功效。

作为传统中药材,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和传统医学理论,被广泛用于滋补强身、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领域。

2. 鹿茸在中医中的应用鹿茸自古以来被中医视为上品药材,有“草上之宝”之称。

据中医理论,鹿茸味甘、性温,具有补肾壮阳、益精血、强筋骨、滋补气血的作用。

因此,它常被用于治疗肾虚、阳痿、早泄、衰老等身体虚弱和肾脏功能衰退的症状。

2.1 补肾壮阳鹿茸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可以调节人体内的阴阳平衡。

鹿茸所含的活性成分可以刺激睾丸分泌更多的睾丸激素,提高性功能,对男性阳痿、早泄等问题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2.2 益精血鹿茸可以提高男性精子质量和数量,增加精子的存活率和活力。

同时对女性也有益处,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促进雌激素的分泌,改善月经不调和更年期综合症等问题。

2.3 强筋骨鹿茸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骨骼生长和修复有促进作用。

它可以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和关节炎等疾病。

2.4 滋补气血鹿茸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物质,如铁、蛋白质、胶原蛋白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使人体更加健康。

3. 鹿茸的制备和使用方法3.1 鹿茸制备鹿茸的制备过程需要经历“剥皮、泡软、晒干、切片”等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和细致,确保鹿茸的质量和营养价值不受损失。

3.2 鹿茸的使用方法3.2.1 鹿茸煎服将鹿茸切片或磨粉,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煎煮30分钟至1小时,去渣饮汤。

3.2.2 鹿茸炖汤将切好的鹿茸和其他食材(如鸡肉、猪骨等)一起放入炖盅或炖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炖煮2-3小时,调味后食用。

3.2.3 鹿茸炖鸡蛋将鹿茸和鸡蛋一起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炖煮2小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适量的盐或其他调料。

3.2.4 鹿茸炖燕窝将鹿茸和燕窝一起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炖煮1-2小时,可以添加适量的冰糖或其他甜味剂。

鹿茸 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有温度的文章)

鹿茸 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有温度的文章)

鹿茸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有温度的文章)鹿茸禀纯阳之质,含生发之气,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

“鹿茸,味甘,温。

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不老。

角主恶疮痈肿,逐邪恶气,留血在阴中。

”(《本经》)鹿茸禀纯阳之质,含生发之气,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

然其温热之性,补火助阳,肾虚有热者,上焦痰热者,胃家湿热者绝不可用,阴虚火炽者概不可服,误服之,必然滞热动火,吐衄不绝,烦躁异常,大难消弭,当切记之!鹿角胶甘咸气温,补血益精,功同鹿茸而药性略缓。

鹿角霜乃鹿角熬胶所余骨渣,主治虽同鹿胶,而药效大逊,略见收涩,止久痢,去妇科白带可用之。

漏下者,由劳伤血气,冲任二脉虚损不能制约,故血非时而下,淋漓不断也。

须知妇科崩漏,阴虚血分有热者最多,故必然见其畏寒少腹阴冷,大便晨泄,腰背酸痛如折,月经血色稀淡,量时多时少,舌质淡而脉沉软,确知肾阳虚寒者始可运用鹿茸。

古方鹿茸散以鹿茸、肉苁蓉、熟地、乌贼骨等用于崩漏不止或白带清稀不绝,虚损羸弱之证;《千金方》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鹿茸18铢,桑耳2两半,以醋5升渍,炙燥渍尽为度,研末服方寸匕,日3次。

桑耳乃寄生桑树之木耳,甘平无毒,主女子崩漏带下,癥瘕积聚,破血益气,故本方又可用于阴寒不孕及跌仆伤损甚妙。

所谓恶血者,或夹血块紫黑,或血色浅淡,固然阳气虚损而寒气重,然也有漏下血水恶臭,兼杂败脓,或如赤豆汤黯红尘垢,少腹疼痛坠胀,形体消瘦,畏寒萎靡者,多为寒湿痰瘀,毒邪留注之类。

先父玉书公曾用温经破积方(炒侧柏叶、炒续断、川芎、当归、生地、炙鳖甲、炙龟板各45克,甲珠90克,赤石脂、炒艾叶、炒地榆、三七、牡蛎、鹿茸各15克,炉火边炕干碾细末,每次6克,调入稀饭或米汤中服,每日4次)治疗晚期子宫体癌,坚持服药年余得以临床痊愈。

一般肿瘤皆耗散阳气,今多选用仙灵脾、巴戟天、仙茅、苁蓉等温润补益,少数用附子温阳,而子宫虚寒,阳气衰败,营气不从,血凝津聚,阴疽不消之类,鹿茸用之大妙。

鹿茸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鹿茸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鹿茸的功效和使用方法鹿茸是鹿科动物梅花鹿的角的一部分,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

以其独特的药用功效,鹿茸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一种滋补养生的药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鹿茸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一、鹿茸的功效1. 强身健体:鹿茸具有温补肾阳、滋补精气的作用,对于肾阳亏损所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怕冷、性功能减退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对于男性保护和调理肾脏功能十分重要。

2. 补血养颜:鹿茸具有滋血养颜的作用,对于失血性贫血、面色苍白、气色不佳等症状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对于女性养颜美容十分适用。

3. 增强免疫力:鹿茸中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和蛋白质,具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患病的风险。

4. 抗衰老:鹿茸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助于延缓衰老,保持身体健康和精力充沛。

5. 改善睡眠:鹿茸具有安神补血的作用,对于失眠、健忘等症状有良好的改善效果,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

6. 增强记忆力:鹿茸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改善脑部供氧供血情况,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和工作人员来说非常有益。

7. 提高性功能:鹿茸被誉为“万药之王”,对于男性的性功能障碍和性欲减退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阳痿、早泄等症状,增强性欲和勃起力。

8. 改善心血管功能:鹿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以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鹿茸的使用方法1. 鹿茸粉:将鹿茸加工成粉末状,可以直接食用或配合食物一起食用。

一般每次服用3-5克,每日2次,可以通过促进肌体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和记忆力。

2. 鹿茸杯羹:将鹿茸切成薄片,加入鸡汤或瘦肉汤中煮熟即可食用。

每天食用一小碗,可以滋补肾阳,改善气虚体弱症状。

3. 鹿茸糖水:将鹿茸粉末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0分钟后,加入冰糖适量,再煮沸3分钟即可。

每日1-2次,可以养血美容,改善睡眠质量。

冬天进补别乱补!

冬天进补别乱补!

冬天进补别乱补!
“秋冬进补”由来已久,中医师认为,之所以秋冬补而不是春夏补,全因“天人相应”的道理。

中医讲究的“天人相应”,说的是人要保持健康不生疾病,就必须顺应自然,适应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和昼夜规律,以保持人体内外协调。

若不然,就会生病。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院长、广东省中医研究所所长涂瑶生就“秋冬进补”说,自然界里的秋冬季,都是收纳季节,所谓“秋收冬藏”,以“天人相应”联系来看,人也是处于收纳时节,这时是一年中最容易通过“吃来之食”来吸收营养、强健身体的时候。

涂瑶生院长还指出,秋冬气候怡人,人的胃口也比春夏要好,消化功能最好,人在秋冬比在春夏容易长胖也有这个道理。

这就像人的生物钟一样,都是人体与自然界的规律,千万别打乱规律,走入了进补误区。

误区一:没病也大补
老王身体怪棒,只是前两年身子骨感觉有点不那么硬朗了,但比起同龄人来说,还是很有老当益壮的风度的。

而老王的女儿早几年嫁到了加拿大,每年只能回国一次,也许是回来得少,弥补一下做女儿的孝心。

小王很是心疼老爸,每次都大盒大盒的人参、鹿茸、燕窝、冬虫草的,一点也不吝惜口袋中的钱,每次回来一趟就像“过大礼”一样,丰盛着呢!老王的老伴则负责在家中“解决”女儿带回来的补品,平常送人送一点,其他的就自家吃,老王当然成了“消灭”补品的大头。

每次老王推说身体好不用吃补品时,女儿和老伴都做生气状,老王只好“任由处置”,近来天冷点了,老伴几乎隔一日炖一样,本以为老人家多补点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草驿站】秋冬进补说鹿茸
图文/药学部黄楚燕主管中药师
梅花马鹿雄幼角,
二杠大挺黄茸毛。

门庄三岔莲花门,
补肾益精研末高。

鹿茸是我国名贵动物药材之一,以补养精血、益肾壮阳为特点,为温补肾阳药材之首。

与人参齐名,均属我国特产药材,故合称“参茸”,久誉世界。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前者习称“花鹿茸”或“黄毛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或“青毛鹿茸”。

夏秋二季锯取的鹿茸经加工干燥而成为锯茸。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李时珍曰:“马身羊尾,头侧而长,高脚而行速。

牡者有角,夏至则解。

大如小马,黄质白斑,俗称马鹿。

牝者无角,小而无斑,毛杂黄白色,俗称麀鹿。

”《沈存中笔谈》云:“北狄有驼鹿,极大而色苍黄,无斑。

角大而有文,坚莹如玉。

茸亦可用。

”可见古今共用类同,但非仅有花鹿茸和马鹿茸两种。

花锯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侧枝习称“门桩”,“大挺”超过“门桩”4.5~6cm,习称“挂角”;具有两个分枝者习称“三岔”。

性状鉴别要点:(1)“二杠”的主枝(大挺)呈圆柱状,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门桩)。

外皮红棕色或棕色,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

(2)“三岔”具有两个分枝,第二分枝距第一分枝(门桩)较远,主枝(大挺)较粗长,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

外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

(3)“二杠”锯口黄白色,外围无骨质;“三岔”锯口外围骨化,中部密布细孔。

(4)“二杠”体轻;“三岔”体较重。

1.锯口
2.第一分枝(门桩)
3.虎口
4.主干(大挺)
5.嘴头
6.茸顶(猫爪)
马锯茸较花锯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两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

产东北的习称“东马茸”,西北的习称“西马茸”。

花鹿茸、马鹿茸均以茸形粗壮、饱满、皮毛完整、质嫩、油润、茸毛细、无骨棱、骨钉者为佳。

习惯认为花鹿茸二杠质量优于挂角、三岔;马鹿茸单门、莲花优于三岔、四岔。

鹿茸药材分类及使用情况表
(点击可放大图片)
鹿茸片规格与等级表
(点击可放大图片)
鹿茸性温味甘咸,归肾、肝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功效,临床应用于肾阳虚衰、精血不足、腰膝无力、小儿迟缓、妇女崩漏带下及疮疡久溃不敛、阴疽疮肿内陷等。

现代研究大剂量鹿茸缩小心缩幅度,心率减慢,并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中等剂量鹿茸使离体心脏活动明显增强,心缩幅度增大,心率加快,结果使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抗应激作用。

凡发热者忌服;服用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可骤用大量。

挑选小贴士
能买整枝不买切片,能买切片不买打粉。

鹿茸越往上质量越好,所以切片买上不买下。

鹿茸片外表有不刺手的细密绒毛,断面有密集细腻蜂窝状,味腥而咸久煮不碎。

推荐一款鹿茸花胶炖鸡药膳(2~3人):
材料:鹿茸3g、花胶10g、红枣10g、党参20g、北芪10g、石斛10g、鸡肉100g、瘦肉50g。

方法:以上材料洗净,鸡肉(去皮)、瘦肉飞水放进炖盅加适量水炖3.5个小时即可。

参考资料:
(1)实用中药临床手册/刘俊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3 ISBN 978-7-122-26200-4
(2)诗香本草:读诗歌识中药/刘纪青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 ISBN 978-7-5132-5395-6
(3)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金世元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1 ISBN 978-7-5132-0167-4
(4)实用中药品种鉴别/胡同瑜主编.—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 ISBN 978-7-5091-4955-3
(5)中药真伪质量快速影像检定. 上册/陈代贤等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 ISBN 978-7-117-15690-5
(6)饮片验收经验/王满恩,赵昌主编.—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 ISBN 978-7-5377-5825-3
作者简介
姓名:黄楚燕
科室:药学部
职称:主管中药师
地址:广州市机场路16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西药

编辑:刘庆钧
复核:郑小英、杨艳
责编:钟天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