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原文+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课件

助词, 已经 用于句末 表提顿
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 乐的’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 濠水上知道的。”
一词多义
文言知识:
固
固不知子矣 (副词,固然)
是鱼之乐也 (结构助词,的)
之
子固非鱼也 (副词,本来)
我知之濠上也(代词,代“鱼之
乐”这件事)
于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到)
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 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 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5、从他们的辩论 中,可以看出他们各 有什么样的性格?
惠子:语言犀利,咄咄逼人。 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寻根究 底的认知态度,求真务实,重逻辑 推理,有逻辑家的个性。
理由:子非我
我不是你,逻辑推理 你不是鱼,
理由:不理解你
不理解鱼
诡辩
理由:你说“汝
你知道我知道
安知鱼乐”
3、庄子与惠子之间辩论的逻辑是怎样的?请体会双方的语气 变化。
【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感叹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逻辑
质问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反问
【惠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
导入
庄子与惠子,一位是道家的 一代宗师,一位是名家的大腕人 物;一位穷得叮当响,一位贵为 相国;一位视名利如敝屣,一位 却汲汲于富贵;一位喜欢深居简 出,一位则不甘寂寞。他们也许 不是钟子期、俞伯牙那样情投意 合的知音,但他们是才华相当的 “辩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作者简介
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共56张PPT) 22-2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资料助读:庄惠之交
庄子虽然祖出名门,但是到了庄子这一辈 却是贫困潦倒。庄子经常饿着肚子研究学问, 可谓家徒四壁。
惠子贵为一国之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资料助读:庄惠之交
庄子的个性喜欢安静,同时又对富贵名利 看得很轻。
惠子的个性喜欢热闹,并且对于追求富 贵带有极大的热情。
庄子与惠子,由于性格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 基本立场,进而导致两种对立的思路──
文言知识:
一、古今异义 循其本:古、追溯 今、遵守、依照、沿袭 二、一词多义 固:
固不知子矣:固然。 子固非鱼也:本来。 之: 是鱼之乐也:助词,的 子之不知鱼之乐:主谓之间,不译
文言知识: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倒装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 状语后置,应为“于濠(háo)梁之上游” 四、成语积累 濠梁观鱼:形容悠然自得,寄情物外。
… …也,表判断
分析文章
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庄子与惠子在濠水之滨对 “庄子是否知道鱼之 乐 ”这个问题进行辩论。
请说出辩论的主题以及双方的观点
主题: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 庄子观点: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观点: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惠子
庄子
分角色朗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悠然自得、愉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秋水》
21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一位是道家的一代宗师,一位是名家的 大腕人物;一位穷得叮当响,一位贵为相国;一位视名利 如敝履,一位却汲汲于富贵;一位喜欢深居简出,一位则 不甘寂寞。
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中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 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却是庄子的挚友。他们也许不 是钟子期、俞伯牙那样情投意合的知音,但他们是才华相 当的“辩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这个 历史上最有名的论辩,便是他们散步时引发的。
专题05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

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啊。
四、真题演练,拓展延伸
(一)(郏县期末)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 10分)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 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 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 上也。”
四、真题演练,拓展延伸
【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 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 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 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 我邪?”
四、真题演练,拓展延伸
【参考译文】
【乙】惠施知识渊博,他的书多达五车,道术杂乱无章,言辞多有不当。 桓团、公孙龙这些好辩之徒,迷惑人心,改变人意,能够用口舌战胜人, 却不能服人之心,这是辩者的局限。惠施每天靠他的智慧与人辩论,专门和天 下的辩士一起制造怪异之说,这就是他们的根本。然而惠施口若悬河,自认为 最能干。南方有个名叫黄缭的怪异之人,问天地为什么不坠不陷,风雨雷霆是 怎么回事。惠施毫不推辞地接受提问,不假思索地应对,广泛解说天地万物, 滔滔不绝,没完没了,还嫌说得太少,又增加了一些怪异的说法。把违反人之 常情的事说成是真实的,想通过辩赢别人而获取名声,所以与众不合。
《 庄 子 》 二 则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思维导图,课情快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二则《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美读,读通心境
1、你认为我们读人物的对话应该以怎样的语气来读?请揣摩人物的心境。
①“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 愉快,从容,悠闲,语速要慢 )
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稍快,读出急于反驳的样子 )
③“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巧辩,机智,从容
)
④“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肯定,毫无争辩
)
⑤“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充满智慧,诙谐 )
10
美读,读通心境
2、再读全文,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性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 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3
辩读,读出感悟
2、你认为在这濠粱之上,到底谁赢了?
明确:逻辑上看是惠子占了上风,因为人和鱼是不同 类的,人怎么会知道鱼的心理呢?
14
辩读,读出感悟
3、这段辩论十分巧妙,请你说说它“巧妙”在何处。
明确:“濠梁之辩”的绝妙之处在于,除了两人的雄辩之外,还在于它具有无穷的韵味。辩论 的双方都紧扣主题,但辩论者的思维截然不同。
2、朗读
4
吟读,整体感知
3、教师范读,注意停顿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 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 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

《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填空题1.文学常识填空。
穆旦,原名,曾用笔名梁真,现代主义诗人、,是“”的代表性诗人。
代表作有《探险队》《穆旦诗集》《旗》《穆旦诗选》《穆旦诗文集》等。
二、选择题2.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丰润(rùn)红晕(yùn)疑望B. 忧戚(qì) 枉然(wǎnɡ)漫游C. 谐奏(zòu) 飘逸(yì) 流盼D. 坦荡(tǎn)摇拽(yè) 吹熄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这些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B. 不懂英文的张艺谋,用一部全英文对白的怪兽特效大片《长城》,证明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国际价值。
C. 你送来的材料已交给打印室,正在进行打印。
D. 走进美丽的地中海公园,我禁不住驻足欣赏。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
云霞升起来了,从那重重的绿叶的缝隙中透过点点金色的彩霞,林子中映出一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浅黄色的薄光。
①当大地从晨雾中苏醒过来的时候,肃穆的园子便开始活跃起来。
②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小甲虫便更不安地四处乱闯。
③在那树丛里还有偶尔闪光的露珠,就像雾夜中耀眼的星星一样。
④鸟雀开始欢噪,呼朋引伴地唱起悦耳的歌曲。
⑤而那些红色果皮上的一层茸毛,或者是一层薄霜,便更显得柔软而润湿。
⑥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的硕果。
A. ①③⑥⑤②④B. ①④⑥③⑤②C. ①④②⑥③⑤D. ①②④⑥⑤③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 子/固非/鱼也D.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三、语言表达6.昼夜平分的岁月、四时更迭的季节,无形地运行着,犹如流云逝水,去而不归。
但时光的无形妙手却在大自然这块有形的巨大画幅上绘出了春夏秋冬多姿多彩的美景。
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课件(共25张PPT)语文八年下册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 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 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惠子说话逻 辑性很强。
2.从庄子与惠子的辩论中,可以看出他们各有什么样的性格?
惠子:语言犀利,咄咄逼人。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寻 根究底的认知态度,求真务实,重逻辑推理,有逻辑家的个性。
北师大教授于丹曾说:“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 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的更通透。”我们应当用从容、洒脱、自由、 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濠梁之下的游鱼,天地间的庄子,他早 已用睿智的目光超越了千年界限,超越了鱼人的界限,他自己何尝不 是一条鱼呢?在今天高楼林立,田园风光渐离视线的时代,我们呼唤 庄子精神的回归,让我们打开庄子之门,让生活多一些诗意。
于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介词,到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介词,在
活动一: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辩论双方 辩论内容 双方观点 辩论结果
1.再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辩论双方 辩论内容 双方观点 辩论结果
庄子、惠子
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
庄子:知 惠子:不知
谁也未能说服谁
辩题: 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
论点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
反方:惠子
子非鱼,怎么安知鱼之乐
第 一
子非我,
回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பைடு நூலகம்
第 请循其本哪。 二 子曰‘汝里安知鱼乐’云 回 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
我,我知之濠上也。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 知鱼之乐全矣!
……
偷换概念
2.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表现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等等,
我知之濠上也。”
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而 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惠子采用逻辑推理,首先承。认”不是庄子,故不知道
庄子,然后照此推理,庄子不是鱼,因此也不知鱼之乐。
了解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
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
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
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
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
状元成才路
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 道”,而惠子的本意状元成才路 却是“怎么(能)知道”。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省略介词“于”,应为“我知之于濠 上也”)
拓展延伸
《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化为寓言和成语,保留在现 代汉语中。下列寓言和成语都出自《庄子》: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东施效颦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呆若木鸡 无用之用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涸辙之鲋 邯郸学步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课后作业
1.搜集有关庄子的小故事; 2.课下自由阅读《庄子》。
◆文言句式
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
(“……者……也”表判断) 是鱼之乐也
(“……也”表判断)
倒装句: 去以六月息者也
(介词短语后置句,应为“以六月息者 也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状元成才路 梁之上 (状语后置状元成才路句,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 梁之上游”)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省略句: 我知之濠上也
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惠子】 力辩 求真 拘泥
【庄子】 巧辩
尚美
超然
氛围:轻松闲适,诗意盎然
7.这段辩论十分巧妙,请你说说它“巧妙”在何处 。
明确:“濠梁之辩”的绝妙之处在于,除了两人的雄辩之外, 还在于它具有无穷的韵味。辩论的双方都紧扣主题,但辩论者 的思维截然不同。
惠施是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 人不可能感受到鱼的喜怒哀乐。
这缘于庄子的思想和他当时的心境。庄子追求“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和万物平 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鱼“乐”,其实是庄 子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来到濠水的桥上, 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儿,
便觉得鱼儿也很快乐。他推 崇“自然”,反对“人为” ,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 戏,所以他断定鱼“乐”便 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庄 子 与 惠 子 游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首先发难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反唇相讥 惠子:我不知子,子不知鱼,全矣——逻辑推断
机 智 巧 辩
庄子:循其本,知之濠上——回转话题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写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围绕庄子能否 知“鱼之乐”而展开的一场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 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 思想境界。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21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惠施,战国时期哲学
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
家,庄子的好友。
濠梁,即濠水上的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交代了人物、地点和事件。
庄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他继承并发展 子 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世称“
老庄”。
庄子思想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 无为而治”。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原文+译文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是《庄子》的特色。
朗读课文,体会这一特点。
想一想,这两则小故事都写到了鱼,它们的角色有什么不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
注释
庄子与惠子①游于濠梁②之上
文|庄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③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④矣!”庄子曰:“请循其本⑤。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
①[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好友。
②[濠(háo)梁]濠水上的桥。
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
③[鲦(tiáo)鱼]一种白色小鱼。
④[全]完全,肯定(是这样)。
⑤[循其本]追溯话题本原。
循,追溯。
【译】庄子与惠子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肯定(是这样)!”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
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