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
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及预后分析

n e c o lo
g y Ho
s
p it a l C
,
a
p i t a l M e d ic
a
l U n iv
e rs
i
—
B
e
ij i n g 1 0 0 0 2 6
0 bj
e c o
C h in
a
t iv e : To
in v e s
t ig
a
te t h e
r is n
k fa
ts
c w
to
rs
。
n
po
n
d in g
t
o
a u
tho
r :W
U Yu
a
m e
i E
,
—
m a
il :w y m
e
一
530
@
s o
hu
s
.
c o m
D e p a rt m
ty
,
e n
f Gyn
,
e c o lo
g ic
l O
n c o lo
gy B
,
ij i n g O b s t e t r ic
a n
d Gy
、
比较
肌 层浸润深度
.
、
腹 水 细 胞 学 细 胞 分级
、 、
、
宫 颈 转 移 宫 旁 转 移 阴 道 转 移 输 卵管 转 移 和 淋 巴 转 移 等 方 面 存 在 显 著 差 异 多 元
、
、
回
归显 示
宫 旁 转 移 腹 水 细 胞 学 肌 层 浸 润 深 度 是 子 宫 内膜 癌 卵 巢 转 移 的 独 立 危 险 因 素
子宫内膜癌的高发因素及预后分析

1 7 中手 术治疗 73例 ,%
保守治疗 119例 , 7 死亡 10例 , 1 病死率 93 %。 .2
3 讨 论
[ ]周宝林 , 1 朱志宏 , 班雨. 严重多发 伤急诊 临床特 点及救 治原 则 [ ] 中国危重病 急救 医学 , 0 ,7 1 )6 4 J. 2 5 1 (0 :1 . 0
急性 创 由于具有损 伤广 泛 、 血较大 、 失 对机 体 功能干 扰大 , 病死率高 。对 血流 动力 学不 稳定 患者 , 情 危急 , 要 紧 急处 病 需 理, 应快 速补液 、 血 、 休克 , 输 抗 为手术 创 造 良好 时 机。依靠 病
[ ]高劲 谋 , 2 胡平 , 田显扬 , 23 8例多发伤 的救治 [ ] 创 伤 等. 6 J.
7~ 8岁 , 中 5 8 其 O岁 以上 2 1 ( 10 %) 1 8 例 1. 5 ,8—5 0岁 14 2例 7 (4 6 % ) 1 7 .4 , 8岁 以下 29例 ( 1 1 % ) 1 1 . 0 。钝 性 损 伤 124例 5 ( 3 8 % ) 锐性损 伤 7 8例 (6 1 ) 6 .9 , 1 3 . 1 。致 伤原 因 : 通伤 7 8例 交 2 (6 9 %) 坠落伤 62例 (4 o %) 斗殴伤 4 2例(0 3 %) 其 3.1 , 7 3 .7 , 0 2 .8 , 他 原因 10例 ( .2 ) 7 8 6 % 。院前受伤 时间 : h9 2例 (5 7 % ) 1 0 4 .4 , 1 7 ~6h6 0例 (3 9 % ) 6h以上 4 0例 ( 0 2 % ) 3 .7 , 0 2 . 8 。胸部 损 伤 l2 6例 , 0 腹部损伤 7 6例 。 6 12 治疗方 法 . 19 2例中 73例采取 手术 治疗 ( O 2 % ) 其 7 9 4 .1 ,
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

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
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子宫内膜癌100例,进行随访,复发28例(复发组),未复发72例(未复发组)进行高危因素观察。
结果子宫内膜癌复发率28.00%,两组高危因素比较浸肌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与复发有着密切关系,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复发;高危因素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卵巢癌并列为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手术一病理分期(FIGO1988)被临床医生广泛采用[1],手术的范围较以往有明显扩大,但仍有病例出现复发,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
我们对子宫内膜癌的复发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及探讨,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子宫内膜癌100例,年龄33~74岁,平均为52.8岁;合并高血压23例、糖尿病15例、肥胖65例,合并子宫肌瘤19例、肌腺症22例,原发性不孕5例。
绝经前发病38例,绝经后发病62例。
1.2 分组对100例子宫内膜癌进行随访,复发28例(复发组),未复发72例(未复发组);复发率28.00%;局部复发18例,其中阴道顶端复发10例,盆腔复发8例。
远出转移者10例,转移部位分别为阴道前庭和肺转移各8例,腹股沟、脐旁、锁骨上淋巴结、肝和脑转移各1例。
1.3 观察内容观察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两组在年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浸肌深度、淋巴结转移、腹腔细胞学、病理分级进行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
2 结果对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两组在年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侵肌深度、淋巴结转移、腹腔细胞学、病理分级进行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具体见表1。
3 讨论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常见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2]。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漏诊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分析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漏诊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分析目标:了解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漏诊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
方法:收集2010年至2020年间在我院确诊的10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彩超及病理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0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中,19例漏诊了子宫内膜癌。
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漏诊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为年龄大于50岁、伴有月经失调、子宫增大、症状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内膜最大厚度大于1.0cm、内膜回声不均等因素。
结论:年龄大于50岁、伴有月经失调、子宫增大、症状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内膜最大厚度大于1.0cm、内膜回声不均是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漏诊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需要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关键词: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漏诊;高危因素;临床分析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igh-risk factors for missed diagnosis of endometrial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 to 2020 were collected for medical history,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ultrasound and pathology result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Results: Among the 100 patients with 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19 were missed diagnoses of endometrial cancer.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high-risk factors for missed diagnosis of endometrial cancer were age over 50 years, menstrual disorders, uterine enlargement, symptom duration of more than 6 months, maximum endometrial thickness of more than 1.0cm, and uneven endometrial echoes.Conclusion: Age over 50 years, menstrual disorders, uterine enlargement, symptom duration of more than 6 months, maximum endometrial thickness of more than 1.0cm, and uneven endometrial echoes are high-risk factors for missed diagnosis of endometrial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by clinical physicians.Keywords: 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endometrial cancer; missed diagnosis; high-risk factors; clinical analysi。
10例子宫内膜癌复发因素的临床探讨

10例子宫内膜癌复发因素的临床探讨那彩凤577【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
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因子宫内膜癌复发而住院治疗的l O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局部复发4例;远处转移6例;平均复发时间为19个月.此l o例中6例已经死亡,6例病例的复发后平均存活时间仅17个月.结论子宫内膜癌的阴道顶端复发与宫颈受累关系较为密切,盆腔复发与附件受累和腹腔冲洗液查见癌细胞关系较为密切,远处转移主要与组织分化不良和深肌层浸润有关。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腺癌肿瘤复发外科手术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5—0577.02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现就我院近4年来因复发而入院治疗的子宫内膜癌作一回顾性分析,初探子宫内膜癌的复发因素.1临床资料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子宫内膜癌419例,因复发再次入院治疗10例,占该种住院总数的2.23%。
1.1年龄及生育情况:10例复发癌的首次治疗年龄为38-63岁,平均53.5岁.小于50岁者2例,50-59岁者5例,大于60岁者3例。
除l例未孕育外,其余9例均有一次以上分娩史。
8例发病时已绝经1-12年,仅2例45岁以下患者未绝经.1.2术前情况:10例患者均以阴道不规则出血或血性白带为主诉而就诊。
术前均经诊断性刮宫确诊,病理类型均为腺癌。
组织学分级:高度分化(G I)2例,中度分化(G2)4例,低度分化(G3)2例,未分级2例。
1.3手术方式及术后病理分期:子宫切除加双附件切除2例;子宫切除保留一侧附件1例(年龄38岁);子宫广泛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加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4例;子宫广泛切除加双附件切除加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2例.术后分期,I a期1例,I b期2例,I I a期2例,m a期3例,I V a期l例,1例术后分期不详(外院手术10个月复发转来我院)。
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

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手术后复发的原因,并进行对比观察以了解复发的高危因素。
方法:以2001年2月~2005年2月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复发98例为复发组,选取同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无复发病例90例为无复发组,观察两组高危因素(淋巴转移、宫旁转移、宫颈转移、腹水细胞学、输卵管转移、肌层浸润深度、韧带转移、阴道转移、肉眼分型、病理类型、细胞分级),并进行比较。
结果:无复发组与复发组两组高危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与临床期别、宫颈受累、肌层浸润、组织学分级、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和腹腔冲洗液中有癌细胞等有着密切相关,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首次治疗应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ause and risk factors the recurrence of endometrial cancer.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01 to February 2005 surgical treatment of recurrent endometrial carcinoma 98 patients as recurrence group, selected the same term postoperative no recurrence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90 patients as no recurrence group, risk factors of two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risk factors of two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Risk factors of recurrence of endometrial cancer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stage, cervical involvement, myometrium invasion, histological grade, pelvic and para-aort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peritoneal washing fluid cancer cell, etc., endometrial cancer treatment should be individualized for the first time choose surgery.[Key words] Endometrial cancer; Recurrence; Risk factors; Analysis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常见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高危因素分析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高危因素分析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EMCA)是一种罕见但高度侵袭性的妇科恶性肿瘤,常见于绝经后女性。
EMCA的早期症状常常不典型,因此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手术是EMCA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术后复发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高危因素,以提供更好的临床指导和治疗方案选择。
让我们了解一下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
EMCA是一种来源于子宫内膜组织的恶性肿瘤,约占子宫内膜癌的2-4%。
EMCA通常发生在更年期后的女性,平均年龄为55-65岁。
由于其高度侵袭性和不易发现的早期症状,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入晚期。
虽然手术切除是EMCA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率仍然很高,且治疗难度较大。
那么,什么因素会导致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呢?根据现有的研究和临床观察,我们将高危因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肿瘤的病理特征。
研究表明,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的病理类型与预后密切相关。
肿瘤的浸润深度、组织学等级和病理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具有侵袭性生长模式和高组织学等级的肿瘤更容易产生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
肿瘤的临床表现也对早期复发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肿瘤的直径、浸润深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如阴道出血、盆腔疼痛等与肿瘤的复发相关性较大,这些因素都需要被纳入考虑范畴。
其次是手术治疗相关因素。
手术的完整性和手术方式对术后复发起着关键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行完整切除的患者术后复发率更低,而术中存在的肿瘤残留或淋巴结转移是复发的危险因素。
手术方式的选择也是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之一。
较大的病灶、血管浸润,以及术前存在囊肿、子宫内膜息肉等因素可能需要采用更为激进的手术方式,而传统的子宫切除术可能无法满足完全的治疗需求。
再者是分子病理学标志物。
最近的研究表明,一些分子病理学标志物如E-cadherin、Ki-67、p53等的表达与EMCA的预后相关性较大。
E-cadherin是一种细胞间黏附蛋白,它的异常表达与EMCA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高危因素分析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高危因素分析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endometrial clear cell carcinoma,ECCC)是一种罕见的子宫内膜癌亚型,发病率较低,但其侵袭性和复发率较高,且预后较差。
对于术后早期复发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十分重要。
术后早期复发是指在术后一年内发生的复发,研究表明ECCC的术后早期复发率约为20%。
早期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因此需要探讨相关高危因素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一、病理特征1. 高分级:研究表明高分级(G3)是ECCC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分级通常与肿瘤的侵袭性和恶性程度相关联,因此高分级的ECCC患者更容易出现早期复发。
2. 深浸破损:深浸破损指癌细胞突破了子宫内膜基底膜,侵犯到肌层或浆膜。
研究发现,深浸破损是ECCC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深浸破损表明肿瘤的侵袭性强,易向周围组织和器官扩散,从而增加早期复发风险。
3. 血管内侵犯:血管内侵犯是指癌细胞进入血管内,通过血流系统扩散到远处器官。
研究显示,血管内侵犯是ECCC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血管内侵犯增加了肿瘤细胞扩散和复发的可能性,因此与早期复发相关。
二、分子生物学特征1. PTEN缺失:PTEN是抑制细胞增殖和调控细胞凋亡的重要基因。
研究发现,PTEN的缺失与ECCC早期复发有关。
PTEN缺失导致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通路异常,增加了癌细胞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
2. p53表达:p53是细胞周期和凋亡的重要调控基因。
研究显示,高p53表达与ECCC 早期复发相关。
高p53表达提示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强,侵袭性高,从而增加早期复发的风险。
三、治疗相关因素1. 腹腔洗液癌细胞:术中腹腔洗液癌细胞阳性提示病情晚期,也是ECCC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腹腔洗液癌细胞阳性可能意味着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腹腔其他区域,增加了早期复发的概率。
2. 淋巴结转移: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是ECCC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子宫内膜癌已经不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尤其是有经验的医生采用了更为严格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即使在治疗过程中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许多患者仍然会面临癌症的复发。
因此,本文将探讨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并为您提供相关的预防措施。
1. 年龄
年龄是影响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复发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也会逐渐上升。
而且,在治疗期间,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复发的概率也会逐渐增加。
因此,年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危因素。
我们建议每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饮食健康,多进行适量的运动和锻炼,以此降低年龄对子宫内膜癌的诱发和复发风险。
2. 诊断时病情的严重程度
病情的严重程度也是影响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之一。
如果在初次诊断时癌症已经到了晚期,或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那么复发的概率也会随之升高。
因此,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并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复发的风险。
3. 妇科病史
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往往会伴随着多种妇科疾病。
研究表明,患有乳腺癌、卵巢癌、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复发。
因此,对于这些患者来说,更要提高警惕,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和评估,以尽早发现和治疗任何潜在的疾病。
4.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的选择是影响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患者选择了较为保守的治疗方法,例如通过手术或放射治疗等方式,那么复发的概率会相对较低。
相反,如果患者选择了较为激进的治疗方式,例如化疗或药物治疗等,那么复发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
因此,医生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年龄等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以减少复发的风险。
5. 遗传因素
最后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遗传。
研究表明,如果患者的近亲(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也患有癌症,那么该患者复发的风险也会相对较高。
因此,尽管遗传因素本身不能改变,但可以加强自己的健康体检,若发现早期病变及时治疗,减少风险。
结论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治疗过程中病情的严重程度、妇科病史、治疗方法以及遗传因素等。
尽管这些因素不能完全避免癌症的复发,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注意健康,加强健康体检,可以大大降低复发风险。
在治疗期
间及生活中,我们要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和健康,定期接受健康检查以尽早发现问题,从而有效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和复发率,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