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作文

合集下载

中元节习俗作文范文六篇

中元节习俗作文范文六篇

中元节习俗作文范文六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元节习俗作文的文章6篇 , 欢迎大家参考查阅!【篇一】中元节习俗作文中元节又称七月半,中元的名字在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

根据习俗,这一天,每个家庭都应该给已故的亲戚一种香味,然后烧纸钱来表达后代对先人的尊敬。

离节日还有几天,叔叔事先通知我们中元节在他们家过节。

今天正好是七月十五日元节。

上午,我和父亲早早到达叔叔家,礼貌地和大家打招呼后,父亲带我去了房间。

一进房间就看到一张桌子,桌子上有爷爷、太公和奶奶的肖像。

照片上爷爷坐在凳子上,太公和太太头发白了,看起来像七十多岁,脸很慈祥。

我和父亲在香炉里放了香味,在肖像前跪下,离开了。

午休后什么也没做。

我在菜园里摘油菜花。

从远处听到叔叔说:听坤,来邦忙,烧贡品(纸钱)。

我很快就过去了,叔叔先报告要塞火砖。

下面放着柴火,打火机稍微烧了一点,那些贡品不久就烧了。

之后,我和妈妈和阿姨用桶装起来,提到不远的小河,倒进河里的时候,听到旁边倒纸钱的人喃自语。

太公,太太在这条河的某个地方等着收。

我晓得这都是迷信的东东,其实这个节日的很多活动是想告诉我们要记住先人、孝敬前辈,不要望记先人曾经对我们付出的爱。

【篇二】中元节习俗作文老师说7月半也被称为鬼节中元节,是人们崇拜祖先的节日,也是家庭团聚的日子。

7月半是7月15日。

但是,我怀疑老师的话。

因为我家的中元节是从7月初9日开始的。

在七月初的时候,我们家就会开始为七月半鬼节做准备——写包。

我老是记不住该怎么称呼逝世的姥姥、爷爷他们,这时候妈妈就会耐心地教我。

写包的时候,祖母被称为曾祖,祖父被称为祖先的考试,最后被称为长子,女性被称为老子。

写完了。

之后就是数纸钱装包、封包。

在七月初九的早上,我家会开始做其他准备。

如,将八仙桌擦干净,倒干净香炉里面的沙子和香灰,买好过节用的纸钱、纸箱,和祭拜用的瓜果等。

在傍晚时分,我家会将八仙桌摆在堂屋的正中间,香炉倒上一些沙子摆在桌面的上方处。

而在桌子的左右和下方处则分别摆上一条长凳。

关于中元节的作文

关于中元节的作文

关于中元节的作文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它是根据农历七月十五日来定的,也被称为“鬼节”或者“盂兰盆节”。

这一天,人们会祭奠祖先和亡灵,以此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民族的一种信仰和习俗。

中元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佛教传说。

相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曾经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为他的母亲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法会,以此来超度她的亡灵。

从此以后,七月十五成为了佛教徒们的重要节日。

而后来,这一传统逐渐融入了中国的民间信仰之中,成为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一部分。

在中元节这一天,人们会提前准备好各种祭品,包括水果、鲜花、糕点等。

在晚上,他们会点燃香烛,摆放祭品,然后跪在祭台前,诚心祭拜祖先和亡灵。

有些地方还会举行盂兰盆水灯节,将装有蜡烛的小船放入江河之中,以此来祈福亡灵。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传统的戏曲表演,以此来祭奠亡灵,希望他们在阴间得到安宁。

在中元节这一天,人们还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庙会和游园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舞龙舞狮、民间戏曲表演、传统手工艺品展示等。

人们可以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浓厚的民俗风情,也可以了解到中元节的由来和意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还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民族的一种信仰和习俗。

它承载着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也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情,祭奠祖先和亡灵,也应该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希望我们能够在中元节这一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祈福亡灵,也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小学三年级作文中元节祭祖放孔明灯

小学三年级作文中元节祭祖放孔明灯

中元节祭祖放孔明灯中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祭祖的重要日子。

在这一天,人们还会放孔明灯,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中元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传统。

相传,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地府的鬼魂们会回到人间找亲人祭祀,人们为了安抚这些鬼怪,就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因此,中元节也被称为“鬼节”或者“鬼月”。

中元节的过程十分热闹有趣。

清晨,人们就开始准备祭祀活动。

他们会将水果、香烛、纸钱等物品摆放在祭台上,然后虔诚地向祖先祈祷,表示对他们的敬意和思念。

接着,人们会准备丰盛的食物,以示对祖先的感恩之情。

有一年,我和家人一起庆祝中元节。

在祭祖后,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吃着精心准备的食物,快乐地交流着。

爸爸讲起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他说,在古代,有一个聪明的人叫孔明,他非常善良,经常帮助别人。

为了纪念这位伟人,人们便在中元节这一天放孔明灯。

关于孔明灯,爸爸告诉我们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每年中元节的晚上,孔明灯会升上天空,飞向远方,代表人们寄托着美好的祝福和希望。

当我们发出许愿后,爸爸带我们到户外点燃孔明灯,看着它们冉冉升空,我感觉自己的心也跟着升腾起来。

孔明灯飘飘然,穿越云层一片炫。

在夜空中点亮,喜庆照耀四方。

我许了一个特别的愿望,那就是希望人人都能快乐健康地生活。

看着灯光渐行渐远,我感到自己的愿望已经得到了祝福。

中元节是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它不仅让人们怀念祖先,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更让人们在团圆的时刻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而孔明灯的传统则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释放,带给我们希望和祝福。

中元节的到来,不仅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更加让我了解到祖先对我们的重要。

我希望在以后的中元节,我能更加珍惜这个传统节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同时也能把这份传统传承下去。

中元节,一个既庄严又充满喜庆的中国传统节日。

它让我体验到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也让我明白了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同时,在孔明灯的浪漫点亮下,我希望将这份快乐与祝福带给更多的人,让我们一起共享这个温馨而有趣的节日。

有关中元节的作文大全(10篇)

有关中元节的作文大全(10篇)

有关中元节的作文大全(10篇)1.有关中元节的作文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中元节,俗称鬼节。

这天,爸爸带我一起回老家过节祭祖。

一路上,爸爸与车上的叔叔谈的很投机,竟然忘记在街上买冥钱冥衣等物品了。

到了爷爷家,爸爸看到正骑着摩托车到街上购物的叔叔,连忙叫叔叔带东西回来。

叔叔回来后,爸爸问多少钱,叔叔说算了,只有几元钱。

爸爸坚持要付钱,爸爸说:“祭祖当然要诚心,我是诚心诚意买的,钱当然只能我付!”叔叔笑了笑,把钱接了过去。

吃过中饭,爷爷奶奶开始舂粑粑。

他们把浸泡过的黏米放进石臼里,用一根很长两头粗的棒槌用力舂,然后将舂过的米粉过筛子粗的继续放进石臼里舂直到米粉细滑到满意为止。

接着奶奶把舂好的米粉加水揉成团,在用手捏成一个个长长的椭圆形的粑团,然后用水洗干净的桐树叶包好,放进蒸锅里,蒸熟。

揭开锅盖,香气四溢的黏米粑粑唾手可得。

我猴急猴急地伸手就要去拿,奶奶立即阻止了我,她告诉我说:“只有让先祖吃过后,我们才能吃。

”我莫名其妙,不情愿地走出去玩了。

天渐渐暗了,爷爷奶奶、叔叔和爸爸一起架起了祭坛,摆上祭品,斟上酒,把冥纸冥衣冥钱等东西解开堆在一起。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按照长幼次序排定,燃放烟花,点燃冥俱,祭祖正式开始。

只见爷爷口中念念有词,左手拿起燃烧的冥纸,右手拿起酒壶,祭天祭地祭祖。

礼毕,大家一起双手作揖,三鞠躬,向先祖祈求平安与幸福。

祭祖一结束,我立即从桌子上抓起一个粑粑,就吃了一口,顿清香扑鼻,软甜爽口。

想不到祖先尝过的粑粑真的太好吃了,这也许是托先祖的福吧!感谢先祖们,给我们以美食、平安、快乐和幸福。

在江苏,每逢中元节吴县居民以锡箔折锭,沿路楚化;仪征县各地尚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兴县中元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火,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

东县乡民于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成为“度尾”。

在中元节,人们也要祭祖,在阴历七月十五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返家探望子孙,故需要、祭祖。

七月十五农历中元节,的作文

七月十五农历中元节,的作文

七月十五农历中元节,的作文
七月十五,中元节。

嘿,这中元节一到,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了!晚上月亮特别亮,就像个大银盘挂在天上。

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纸钱和灯笼,风一吹,纸钱飘啊飘的,看起来有点吓人,但也挺有意思的。

小孩子们可不管这些,他们拿着灯笼到处跑,嘻嘻哈哈的,开
心得不得了。

我家那小子也是,非得拉着我给他买最大的灯笼,说
要在小伙伴面前炫耀。

寺庙那边就更热闹了,钟声咚咚咚地响,听着就让人心里踏实。

和尚们穿着袈裟,拿着法器,一边念经一边祈福,感觉整个村子都
被这祈福声包围了。

关于中元节的作文范文【6篇】 精选中元节优秀作文

关于中元节的作文范文【6篇】 精选中元节优秀作文

关于中元节的作文范文【6篇】精选中元节优秀作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方案大全、心得体会、祝福语、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rehensive report,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s, experiences, blessings,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关于中元节的作文范文【6篇】精选中元节优秀作文七月七月到十五、已然告别秋老虎,千万千万莫凉肚,健康生活快乐数,中元节日近白露,早晚凉爽热中午,思念随风来倾诉,真情牵挂来相祝。

关于中元节盂兰盆节的精选作文5篇

关于中元节盂兰盆节的精选作文5篇

关于中元节盂兰盆节的精选作文5篇中元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希望以下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中元节文章一每年的农历7月15日是中元节,那么中元节是什么节,中元节的来历,中元节都有哪些习俗?下面小编一一为大家解答。

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中国自商代以降,就非常相信鬼神。

虽然在他们的信仰中除了人鬼之外,还有天神和地只的存在,但是却以“人鬼”作为中心信仰。

中元节,即是和人鬼有密切关系的节庆。

中元节的由来“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孟兰盆会”。

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

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

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

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节的传说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

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

关于中元节的优秀作文5篇

关于中元节的优秀作文5篇

关于中元节的优秀作文5篇中元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希望以下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中元节文章一七月十五中元节,人称鬼节。

其实,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

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

中元节,是华人很重视的一个日子,每一年的中元节都会有许许多多普渡祭拜的盛会举行。

这个鬼节也是众多的华人节日中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一个节日。

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节”。

有关盂兰节民间一直是流传着目莲救母的故事。

话说,目莲的母亲刘青捷被打入地狱。

目莲用其神通力,看到了他的母亲堕入恶鬼道中,肚子很大,喉咙很小,不能进食,饿得很辛苦。

他见状,拿了饭要喂母亲,可是饭一进口,就烧成灰炭。

目莲感到悲痛极了,要求释迦解救。

释迦告诉他说:其母罪孽太深,一定要以盆器,罗列百味,供奉众僧,才能解他母亲倒悬之苦。

终于,他帮助了他的母亲脱离倒悬之苦。

后人因此应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华人社会在这一个月会开始供拜,有些地方则会举行普渡大拜拜。

盂兰盛会是华人除了农历新年,第二大的节日。

七月鬼节,你不难在街头巷尾的空地上、庙宇看到设坛祭拜。

一些较大的祭拜,会供拜鬼王。

鬼王也称普渡王,传说是观音大士的化身。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祭拜方式。

私普,是个人家里祭拜。

街普是个别择日祭拜。

市普则是以市场为主体的大普渡。

七月三十日鬼门关,一个月的中元就这样结束。

中元节文章二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那时候就会鬼门大开。

初一鬼门开,十五鬼门关。

此月,鬼经过春夏的沉寂,又可以出来活动,所以叫做鬼门开。

民间以路边点火、河中放灯、提供鞋子等办法,满足鬼出门活动的需要,以免它们连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无法出行而在原地为非作歹,当然,点灯引路等办法更是希望野鬼能够“远走他乡”。

七月时,鬼门初开群鬼纷出,一时“群鬼乱窜”,由于鬼刚刚经历一夏的墓居煎熬,饥肠辘辘,所以给饿鬼施食就成为要紧之事。

由于此时鬼可以自由外出活动,所以千万不要一个人在中元节午夜的时候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元节作文关于中元节作文(精选23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关于中元节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元节作文篇1闽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我们这美丽的家乡——闽南同样也具有别具一格的民俗民风:有跑王的端午节、看烟花的元宵节…但我还是喜欢最有闽南特色的走火炬中元节。

盼啊,盼啊,盼……终于盼来了家乡热闹的中元节了。

这一天,可热闹了…中元节,俗称“鬼节”。

传说掌管地府的是地藏菩萨。

他的母亲被关在了地府里。

地藏是个孝顺儿子,不忍母亲被折磨得不成样,在七月十五这天晚上,徇私把母亲放了出来。

没想到牢房里的小鬼蜂拥而出,成了各个地方的“游鬼”。

所以,人们在七月十五这天晚上,都要“盛情款待”各地的游鬼以保平安。

我觉得地藏菩萨真的好勇敢,好有型啊,觉得连传说中的鬼怪似乎也不那么可怕了。

到了中元节,家家户户都摆出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供品,发粿、水粿、鸡蛋糕,特别是我最爱吃的松粿,真是吃了忘不了的美食。

听说做的大米要放到井里浸泡几天呢。

蒸熟的松粿雪白雪白的,松、糯、软、冰,夏日里能吃出一片冰凉,比冰淇淋还好吃,且更绿色。

现在因为商场多了起来,购物比做这些小吃简单多了,所以在七月十五的前几天,大人们则会次数繁多地带我们去逛商店,让我们“大开杀戒”。

但我还是很怀念松粿的味道,回味和大人们制作中的乐趣。

说说中元节这天晚上吧。

这天晚上,不等太阳公公说再见,大家就开始准备上香了。

六点多时,刚开始还只是一两户人家,可过了一会,就陆陆续续的愈发多了起来。

香烟缭绕,烛火摇曳,煞是热闹。

络绎不绝的香客摩肩接踵,乡音中热情地相邀,于是乎甩开膀子的酒客吆五呼六,微醺中大笑开怀,围坐一群的茶客茵茵水汽中娓娓莞尔。

夜色渐渐的来了,孩子们喜上眉梢,因为属于我们时光到了,小伙伴们纷纷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火炬——青青的竹竿灌上煤油,塞了毛巾,点燃了,呼朋唤友,蜂拥着游走于阡陌、田间,嘻嚷着谁家的火光明亮,哪家的火炬持久,宛如一条夜行的火龙映照着灿烂的童颜,彻夜不眠。

于是,大人们品味着乡俗,放松着盛夏下的身心,孩子们追逐着乡俗,娱悦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故乡的文化底蕴深厚,“鬼节”的传说中也洋溢着浓浓的乡情!我希望我们的故乡——闽南的明天更加美好!中元节作文篇2中元节又称亡人节、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

民间普遍开展祭祖活动。

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

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

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

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

因此要分别祭奠。

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

”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

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称瓜节。

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化为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

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

旧时,中元节为目连救母做盂兰盆会,后来逐渐演变为放河灯,祭祀无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

德州的中元河灯场面十分壮观。

人们用瓜皮、面碗、纸张制成灯具,并以街巷为单位,制作特大纸船,纸扎目连站在船上,手持九环禅杖。

中元之夜,人们把灯具和纸船放入河内,顺流而下,河上顿时灯火通明,摇曳摆动,如同天上点点繁星。

胶东沿海地区,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灯,并奏丝竹乐。

德州运河两岸的百姓,纷纷拥到河堤观灯。

滕州也有放河灯的习俗,形式与德州大体相同,不同的是,放河灯前,摆香案,念佛经,佛师一边念经,一边朝台下撒小馍馍,小孩子蜂拥而上,一抢而光,据说吃了能消灾。

长岛渔民为了祭祀溺海而亡的亲人,用木板秫秸制成小船,船上供溺海者的牌位和祭品,如糖果、糕点,有的甚至装上棉衣、鞋帽及死者生前喜爱的生活用品,然后点燃蜡烛,由已经结婚的同辈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

小结:在祭祖的节日里,每家每户都会准备好祭品,有些祭品是习俗要求,有些祭品是去世的人生前喜欢吃的,不管是什么祭品,送去的都是亲人的想念。

中元节作文篇3这两天不知道为什么空气重总是弥漫着一股纸张烧焦了的味道,还时不时地又人燃放鞭炮,让我不敢开窗户也不敢出门,因为空气质量太差了。

于是我就问妈妈这是为啥?妈妈告诉我中元节快到了,大家在燃烧纸钱祭奠先人,所以空气总是不太好。

我很好奇到底什么是“中元节”呀,于是我就问妈妈什么时候是中元节啊妈妈说让我去看日历我一看日历发现本月31号是中元节,之后我问妈妈妈妈说她也不知道了,我便跑到网上去查。

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

囚徒饿鬼,当时解脱"。

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道教节日能与传统民书相应,主要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即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

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

唐、宋以后,已成为民俗节日。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原来中元节是鬼节啊,好吓人啊!中元节作文篇4七月十五中元节,人称鬼节。

其实,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

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

中元节,是华人很重视的一个日子,每一年的中元节都会有许许多多普渡祭拜的盛会举行。

这个鬼节也是众多的华人节日中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一个节日。

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节”。

有关盂兰节民间一直是流传着目莲救母的故事。

话说,目莲的母亲刘青捷被打入地狱。

目莲用其神通力,看到了他的母亲堕入恶鬼道中,肚子很大,喉咙很小,不能进食,饿得很辛苦。

他见状,拿了饭要喂母亲,可是饭一进口,就烧成灰炭。

目莲感到悲痛极了,要求释迦解救。

释迦告诉他说:其母罪孽太深,一定要以盆器,罗列百味,供奉众僧,才能解他母亲倒悬之苦。

终于,他帮助了他的母亲脱离倒悬之苦。

后人因此应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华人社会在这一个月会开始供拜,有些地方则会举行普渡大拜拜。

盂兰盛会是华人除了农历新年,第二大的节日。

七月鬼节,你不难在街头巷尾的空地上、庙宇看到设坛祭拜。

一些较大的祭拜,会供拜鬼王。

鬼王也称普渡王,传说是观音大士的化身。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祭拜方式。

私普,是个人家里祭拜。

街普是个别择日祭拜。

市普则是以市场为主体的大普渡。

七月三十日鬼门关,一个月的中元就这样结束。

中元节作文篇5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

今天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是怎么过中元节的。

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被佛教称为“孟兰盆节”,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站分也有在农历的七月十四日过的,节日这天,人们会带上祭品到祠堂中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差不多。

我们家乡的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初旬就开始了,一直到农历的七月十五日结束。

我们家乡的中元节一般都定在七月八日。

在这天上午大人们就到祠堂中做准备,如:将祠堂打扫干净,把八仙桌擦干净,买好过节要用的纸钱和祭拜要用的瓜束等。

在傍晚时分将八仙桌放在祠堂正中间,把香炉放在八仙桌的上方,桌子左右两边放上长筧,桌子正下方放上一个盆子用烧纸钱约。

准备完毕,我们小朋友会洗过澡跟着爸爸妈妈来到祠堂,由家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带头引着我们去外“接客”。

接到祠堂后我们们就会放鞭炮和鞠躬拜祖,拜完祖后大人们会坐在一起商量哪一天轮到自己家去“接待祖先”。

轮到我们家接待“祖先”那天妈妈会在早上和中午做上丰盛的早餐和午饭去招待“祖先”,下午四点左右带上点心和茶水再去祭拜一次。

一直到农历七月十五日傍晚时分,大家带着香烛和冥币封的“封包”去祠堂烧包。

大家再次放上瓜果、祭品祭拜“祖先”,等祭完才算把祖先送走了,中元节巴就过完了。

中元节是为了让人们记住“祖先”的节日,我觉得我家乡的中元节有特色,对于小朋友来说还挺有趣!中元节作文篇6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旧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与正月十五日的上元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同为古老传统节日。

中元节是道教节日。

道教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

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是下员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

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

佛教徒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也叫盂兰盆斋、盂兰盆供。

盂兰盆会唐代即已盛行,晚清年间,北京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庙,有条件的,如广济寺、法源寺、拈花寺、广化寺、嘉兴寺、长椿寺等都举办规模不同的盂兰盆会和中元法会。

民国以来,北海公园、中山公园音乐堂等处历年此时都有“追悼阵亡将士法会“。

用番(喇嘛)、道(道士)、禅(和尚)三台经,供着一个“海陆空军阵亡将士“的牌位,进行公祭。

中元节期间,老北京还有举行制法船、放荷灯、莲花灯、祭祖、唱“应景戏“等活动。

中元节作文篇7每当看到水面上到处都是河灯在随风漂游时,我便会想到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