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优化研究_付瑞婷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措施研究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措施研究摘要:近几年,全寿命周期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得到了提出,经大量实践证明发现,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下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可以实现对整个建筑工程建设过程的动态化管理和控制,无论在工程进度方面,还是在工程质量和造价等方面都能够起到重要积极促进作用。
基于此,本文就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措施展开了详细介绍,希望对相关建筑工程企业和单位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具体措施前言:现如今,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而且其中所涉及到的施工内容和环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就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在现阶段已经无法适用,所以必须要作出相应创新。
而最近几年,全寿命周期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逐渐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对于工程施工质量、效率和效益等都能够起到很好的保障,在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建筑事业的稳定长远发展。
一、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管理针对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管理,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做好工程勘察工作。
所谓的“工程勘察”,直白一点来说就是在工程项目施工开展之前,需要相关工程人员深入到施工现场展开实地勘察,包括对工程项目类型、建设规模大小以及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水文环境等都要有所全面了解和掌握,然后结合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制定出多个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方案。
之后,再技术和经济等多方面入手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出最为科学合理、可行的投资决策方案。
(2)做好市场调查工作。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可以看到,其中所使用到的施工材料比较多,而这些施工材料价格会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很难作出准确的投资估算。
而这时就需要开展市场调查工作,了解市场材料价格信息,并将其融入到投资决策报告当中,为投资估算的准确性提供有力保障。
(3)做好可行性报告研究工作。
通过对可行性报告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虚假项目等情况的出现做到有效避免。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研究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研究成虎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过去的建设项目管理是以工程的建设过程作为对象,人们的许多研究都定义在建设项目的某个参加者(如业主、设计师、承包商、监理工程师的某个阶段(如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的某个职能管理(如质量、成本、进度、合同等)上,这种项目管理的模式带来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
随着建设项目投资业主责任制,“设计-施工-供应”总承包方式,项目管理总承包和承包商参与BOT项目等的推广,以及Internet和Intranet网在建设领域中的应用,建设项目的全寿命期集成管理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又十分迫切。
全寿命期集成管理是当今国内外建设项目管理领域研究和开发的热点之一。
本论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建设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作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建设项目全方位的系统透视,研究了建设项目总的系统模型,以建设项目生命周期为对象论述了集成化管理必须包括建设项目系统的各个角度,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项目管理的各个管理职能和项目参加者各个方面。
进一步探讨了建设项目全寿命期集成化管理的目标和总体思路。
从过去的以建设过程为主体的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演绎到以项目全寿命期为对象的广义的三大目标(功能、时间、费用)、参加者各方面满意、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项目目标,构造了基于现实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哲学思维的目标体系结构。
这是建设项目全寿命期集成化管理的灵魂。
全面研究了基于全寿命期集成化的建设项目系统分解方法和分解准则。
建设项目的实证研究表明,进行科学的项目系统分解并充分利用系统分解结果是集成化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项目分解结构(PBS)是全寿命期项目管理系统集成的“链子”。
分析了建设项目组织的特殊性和项目组织行为问题,讨论了建设项目组织障碍和集成管理对项目组织效率的影响,针对建设项目中存在的短期行为和责任盲区问题,从业主和承包商两个方面提出保证建设项目组织责任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措施。
建立了建设项目综合计划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集成化管理探索

成化 管理 的总体框 架 , 通过分析建设 项 目体 系中的 个部分 , 阐述 了建立项 目全寿命期集成化管理的必要。
【 关键词 】 工程项 目全寿命 ; ; 集成化管理
近十几年来 , 工程项 目建设中的投资失控、 工期拖延 、 质量拙 劣、 效率低下等问题屡见不鲜 , 究其原因, 主要是 由于传统的工程 项 目管理没有将工程项 目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 使其暴露出片面 性、 阶段性 和局限性 的缺点 , 再加上现代工程项 目日趋大型化 、 复 杂化和系统化 ,使得项 目建设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更加严 重和突 出。随着管理 的指导思想逐渐 由重视分工转为强调综合集成 , 集 成 化管理 的相关 课题和方法研究成 为当前工程建设领 域和 国际 研究领域 的重要课题和研究热点。
一
、
建 设 项 目全 寿命 期 集 成 管理 的起 因
1现代 建 设项 目的特 殊 性 .
近年来 , 随着 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 发展 , 型工程项 目越来 大 越 多地呈现在人们 面前 : 小浪底工程 、 西气东输工程 、 峡工程 已 三 陆续完成 ; 南水北 调工程 、 北京 2 0 0 8奥运会工程等 。这些项 目具 有 不同于一般 工程项 目的特点 , 由于其项 目范围巨大 , 甚至呈 现 出巨系统理论中的复杂性 , 因此 , 从构思 、 目标设计 、 可行性研究 、 工程设计 、 建造 , 直到运行管理 的全过程一体性要求增加 , 必须将 项 目全 寿命 期 纳 入 一个 总 系统 中统 一地 计 划 和 控 制 。 2业 主 角色 和 要 求 的变 化 .
《 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问》
20 09・ 2
建设项 目全寿命 期集成化管理探 索
冯 婷 何 延 新
全寿命周期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的集成化管理一直是建设行业信息化研究的关键问题。
集成化管理能够将孤立的应用连结成一个整体,消除工程参与方之间内部数据的矛盾及冗余,使工程信息和信息处理具有充分的及时性、准确性、一致性和共享性。
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到达降低本钱,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本文所提出的工程集成管理系统〔Project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PIMS〕是作者在参考国际上大量相关文献的根底上,结合自身在工程工程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体会提出的。
PIMS是在虚拟组织环境下应用于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的一种管理系统。
这种建设工程管理系统将具有很大的弹性和兼容性,使得工程工程的参与各方均可以通过其建立、实施和管理自己的各项工作。
本论文主要内容:1.分析了建筑行业信息化、信息集成的概况及研究成果,在此根底上阐述了本课题的必要性、意义和论文研究的理论根底和技术根底。
2.分析了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和工程集成管理的内涵3.提出PIMS的逻辑体系结构和物理结构,并对子功能模块进行划分、定义。
4.运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进行工程信息模型分析。
5.分别论述PIMS的数据层、应用层和用户层的结构和工作机制6.探讨PIMS的外部支撑,重点研究集成系统实施的外部组织环境支撑,并对开发PIMS的相关技术进行评述。
The research on Web-based all-life-cycle construction project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Abstract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always the key problem of the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ization. It links the isolated applications into a unity to resolve the redundancy and contradictory of participant’s data and it will result in good behavior on punctuality, accuracy, consistence and share of data. The administrative staff can find the question existing in the project in time, which enables us to reduce costs, accelerate the project progress and improve project quality.The below mentioned project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PIMS) is proposed based on numerous relevant international documentations as well a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he working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in her study of project management. PIMS is a kind of management system witch is applied for the all life cycle project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virtual organization. This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possesses high flexibility and compatibility. It enables all participants in the project to set up, carry out, and manage their own work.The contents of this thesis as following:1.After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th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construction,the general cases of integration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background,necessity of this project and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this thesis areexpounded.2.analyzing the intension of all life-cycl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projectintegrated management3.Putting forward logical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physical structure of PIMS,as well as dividing and defining the sub-function modulesing the object-oriented method to carry on the project information modelanalysis5.Describing separately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mechanism of the threelayers in PIMS6.Investigating the outside supports of PIMS, which is majored in outsideorganization environment and introduction of relevant technologies.Key Words:Integrated,Life-cycle,Web,Three-tier Architecture,Object-oriented目录插图或附表清单 (1)词汇表 (3)引言 (5)1 问题的提出 (7)1.1 研究的问题和课题来源 (7)1.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7)1.2.1 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的集成化管理 (8)1.2.2 基于Web的PIMS的系统结构 (8)1.2.3 PIMS的工程模型分析 (8)1.2.4 PIMS各层的工作方法 (8)1.2.5 PIMS的外部支撑 (10)1.3 论文研究的理论根底和技术根底 (10)1.3.1 系统理论 (10)1.3.2 面向对象的方法学 (11)1.3.3 第五代管理理论 (11)1.4 小结 (12)2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3)2.1 建设领域信息化标准与标准体系的研究 (13)2.1.1 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 (13)2.1.2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信息流标准化的几个重要标准 (13)2.1.3 建设领域信息化的国际标准 (18)2.2 集成信息系统模型的研究。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集成管理研究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集成管理研究一、引言建设工程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和各种资源的整合与协调。
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涉及到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个阶段的过程进行有效的集成和管理。
本文将围绕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过程集成管理展开研究,探讨如何实现不同阶段过程之间的有效集成,提高项目的整体运作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1. 项目规划阶段项目规划阶段是项目生命周期的起始阶段,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招标、立项等工作。
在这个阶段,需要做好项目定位、目标确定、风险分析等工作,全面了解项目的各种要素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并形成项目规划文档。
2. 项目设计阶段项目设计阶段是在项目规划完成后,进行具体的设计和方案制定。
包括结构设计、施工图纸、材料清单、施工工艺流程等。
设计阶段需要各个专业的工程师进行协作,形成完整的设计文件,准备施工实施的基础。
3. 项目施工阶段项目施工阶段是项目最为复杂和繁忙的阶段,需要协调各种资源和施工进度。
包括材料采购、现场施工、施工安全控制等。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各种工程过程的整合和协调,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4. 项目运营阶段项目运营阶段是项目建成后的运行阶段,包括项目的运维、管理等。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项目进行运营管理和设备维护,保证项目设施的正常运转。
1.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技术是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集成管理的关键。
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不同阶段的过程信息的共享和整合,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可以使用BIM技术进行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模拟和优化,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减少施工风险和成本。
2. 项目管理流程优化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多个阶段的过程,需要对项目的各个阶段的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和整合。
通过流程优化,可以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可以采用敏捷项目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模式,做到项目组织结构的平稳运转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项目整体运行效率。
浅谈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及对策

浅谈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及对策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建筑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社会各界愈加重视建设项目管理水平。
全寿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的实施,一方面能够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因此对其进行分析与探究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本文简单分析了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原则,探讨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对其进一步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是指从项目的设计、施工、再到后期的竣工、运营等阶段,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体系,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必须将各个阶段的管理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计划。
在具体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方面较多,范围也较为广泛,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管理成效对于实现最终的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设计,加强管理,同时还要考虑到各个阶段的重点内容,这样才能提前做出计划,提高项目的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化的效益目标。
1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原则1.1以人为本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重视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这是保障工作效果的重要原则,也是促进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内容,对于全寿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工作而言,同样需要重视这一管理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生活满意度,提高其幸福感。
1.2平衡性在开始建设之前,必须要对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节能、环保等,找出其中的优点和缺点,既要保证工期不受影响,又要保护生态系统不被破坏,确保各个环节的协调平衡,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的质量,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1.3全方位管理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管理者需要对各个阶段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地、综合地分析,比如,在详细地设立项目的目标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材料、设备等的使用,加强质量的控制力度,并对各个环节和费用成本进行严格的管控,全方位实现管理目标。
浅谈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

浅谈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作者:郑晓来源:《中国住宅设施》 2018年第11期摘要:在本文中,阐述了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并简要分析了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建议。
关键词: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建议与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相比,实施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的效率和项目总体目标控制更为显著。
因此, 现阶段, 如何有效的运用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 实现建设项目的最优化效益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1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概述集成化管理模式就是用集成思想与方法代替传统的项目管理,以全新的管理思维实现各项资源要素的整合和集成, 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全方位、高效的管理。
也就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 将各种方法、手段与工具进行综合、整合,实现各要素作用与优势的相互融合。
在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中实施集成化管理,是将传统的项目各个阶段独立管理的模式进行转变和创新,通过对管理目标、方法等进行集成管理, 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统一管理, 运用统一管理语言、规则以及信息管理系统使项目参与各方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中, 决策阶段、实施阶段以及项目运营阶段是分离开的,管理工作也是独立进行的,而集成化管理是各个阶段整合起来,通过科学的决策为实施阶段提供依据,保证实施阶段的顺利进行,并减少后期运营阶段管理难度,实现协同管理。
2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的必要性在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中,阶段性特点明显,而建设项目具有复杂性与专业分工明确的特点,导致各阶段管理呈现出分离性, 比如工程项目时间阶段、参与方的组织等环节都存在明显的分散状态。
在工程项目决策、实施以及运营阶段中, 相关部门采用对项目全过程分割管理的方式, 项目管理工作缺少整体性。
一旦在分割管理过程中出现不连续性势必会造成参与各方信息交流不通畅、不及时, 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组织协调, 很难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目标。
【2024版】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 (2)

施工阶段
设 计 阶 段
工程建设监理
项目管理
项目全寿命管理
使用阶段
物业管理
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理
决 策 阶 段
项目前期策划与管理
业主方的PM——OPM 设计方的PM——DPM 承包方的PM——CPM 供货方的PM——SPM
OPM
DPM
CPM
SPM
一个项目的建设是否成功,取决于项目实施各方PM的成效 项目的PM系统=OPM+DPM+CPM+SPM
项目定义
投资商/开发商
知识
经验
组织问题
设计工作
施工困难和影响施工进展
超投资、拖进度
可能的质量问题
不正确 或 差错
设计方
施工经验
组织问题
策划过程
设计过程
设计方
介入
主持
策划过程和设计过程的集成
设计
施工
设介入
承包商
介入
施工
设计
动用前准备
设计、施工和动用前准备的集成
工程项目全寿命的管理
项目全寿命周期
有 建设 意图
项目决策阶段
项目立项
项目实施阶段
准备阶段
设计阶段
施工阶段
项目动用
项目使用阶段
项目拆除
用户
开发者
DM
PM
设计单位
PM
承包商
PM
供货商
PM
投资者
DM
PM
FM
FM
DM - Development Management (开发管理)
PM - Project Management (项目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建设工程集成化管理在工程全寿命周期中的管 理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因为在处理工程事务的同时必须要结 合其他相关事项,相当于一个管理主体下又有很多的管理分 支。集成化管理需要有信息管理的配合,才能将庞大的信息 及时分析、整合,如果遇到信息量大的工程,则信息管理就 变得十分繁杂。集成化管理效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化管理 效率,但信息管理本身就是一个耗时、费力的资源整合过 程。当一个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结束后,这个工程的信息管理 就结束了,而这个工程中所积攒下的信息也只能停留在这一 个工程中,不能被其他的工程借鉴、利用,如果遇到一个类 似工程的集成化管理又必须从头做起,这对信息资源是一种 浪费。
信息整合功能核心的构造原理是根据二维费用结构矩 阵,其中两维分别是工程系统分解结构(EBS)以及项目费用 分解结构(CBS)。这样构建的目的是可以清晰地反映集成化 管理在建设项目各阶段、参与各方作用下的项目质量、进 度、安全、环保、沟通协商等发生的费用。 2.2.1 工程系统分解结构(EBS)
工程系统分解结构(EBS),分解对象是工程项目的全过 程与全方位,分解结果以树状结构构成,逐层向上。最低层 次的信息是以全寿命周期发生的各类非实体工程费用信息为 主,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的信息分类管理功能处理后,成为可 以被信息整合功能所利用的信息。 2.2.2 项目费用分解结构(CBS)
总之,拓宽集成化管理中的管理对象是指在全寿命周 期集成管理中,增加集成化管理的辐射范围,将有限的管理 资源投入在建设工程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拆除为止的管理任 务、协商任务、收集任务、整合任务中去,达到最优的集成 化管理效果。 2.2 搭建信息反馈、整合、储存平台
从建设工程立项开始就会产生大量的与工程相关的决策 选优信息、勘探设计信息、施工技术信息、交付使用信息、 保修期信息直至工程拆除信息。集成化管理的最大特色是将 资源整合调用,如果将上述大量的信息经过处理并且储存起 来作为集成化管理的信息库,则集成化管理在资源利用效率 上得到深度优化。
集成化管理主要包括全寿命周期管理、全过程管理、全 要素管理和全方位管理。而上述的各管理体系中均有需要补 充的管理对象,那么拓宽集成化管理对象就成为集成化管理 优化的一种方式。 2.1.1 全要素管理对象的拓展
原有的全要素管理中包含的管理要素有造价、进度、质 量、安全、环保,考虑到未来项目管理发展的趋势,全要素 管理中需要拓展的对象加入信息、合同、风险这三个管理要 素。目前信息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管理成为了集成化管理 模式的保障措施,而不是集成化管理的管理对象,无意识地 割裂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合同与风险的管理可 以更好地兼顾造价、质量、进度、安全及环保,因为对合同 与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也是对各管理要素实施计划的不断 调整的过程,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地做出计划变更,快速迅捷 地服务其他要素的管理。 2.1.2 全方位管理主体的拓展
1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优化概述
1.1 建设工程集成化管理概念
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集成化管理强调运用 集成的理念来指导并管理实践活动,集成化管理突出了一体 化的整合思想,激发单项优势之间的聚变放大作用,从而促 进管理活动综合效益和效率的提高。 1.2 建设工程集成化管理的优缺点
现今各类工程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工程建筑规划设计中 处处体现着高能科技、绿色环保的现代元素,未来集成化管 理会成为项目管理主流模式,下面分别对集成化管理的优缺 点进行简述。 1.2.1 建设工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化管理的优点
关键词: 集成化管理模式优化;拓宽管理对象;搭建信息管理平台;风险预测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104(2014)08-0047-05
0引言
建筑行业随着国家建筑技术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我国建筑项目的数量、规模、功能价值都不断走在了世界的 前列,而未来的各类工程项目都会趋向于建设周期长、施工 技术复杂以及多单位参与等特点,相比较之下,对于工程项 目管理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期 间,传统的建设管理模式一直占主导地位,建设工程项目并 未从整体的角度去客观分析、制定计划,从某一个层面来讲 这对工程项目的实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增加了项目的 投资。为了解决存在于传统建设工程管理模式中的问题,有 学者提出了全寿命周期的建设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但 怎样更好地发挥集成化管理模式的作用成为问题。针对此问 题,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对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进行优化。
其次,集成化管理虽然运用于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但还 是针对项目实施阶段,后面的使用、拆除阶段并没有纳入重 点管理对象。而项目的使用阶段正是对一个工程从决策阶段 到实施阶段的反馈,从反馈中得到的信息对类似项目也具有 一种参考价值。例如对项目的功能反馈、对建筑使用感受反 馈、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反馈等,这些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 命周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集成化管理中都没有体现 出来,则这两个大的缺点将成为集成化管理模式优化的切入 点。 1.3 建设工程集成化管理优化的条件
47
Project Management
2014年第8期(总第182期)
专题与探讨
作角色、工作任务和代表的各方利益都是不相同的,这就是 形成了不同的项目管理方式,也意味着不同的利益方参与着 工程建设。这时集成化管理将各方的所掌握的资料、观点、 意见进行资源整合,将各个阶段的管理主体、实施主体良好 地衔接在一起,通过信息的交流达到建设过程中的求同存 异。
搭建工程各主体的信息收集、整合、储存平台是深度优 化的一个方法。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需要以软件作为载体,
现今计算机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可以构建以信息收集、信息 整合、信息储存为主要功能的软件,即信息管理平台。信息 管理平台最主要的两个功能一是信息储存功能,这个功能可 以储存大量工程信息;包括项目在决策阶段产生的方案备选 信息,实施阶段工程产生的经济信息、安全信息等,以及项 目的后评价信息。另一个就是信息整合功能,这个整合功能 可以让项目管理部门有针对、有计划地对项目进行集成化管 理,也可以在项目生命周期里为各参与方提供相应的工程信 息,使各参与方及时做出调整。下面主要介绍信息整合功 能。
Project Management
专题与探讨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 集成化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付瑞婷,靳春玲
(兰州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2014年第8期(总第182期)
摘 要: 集成化管理模式的优化这一研究,对解决集成化模式存在的问题,提高项 目集成化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介绍了集成化管理模式的优缺 点,以缺点为切入点引出集成化管理优化的三个方式。在此基础上,以拓 宽集成化管理中的管理对象,搭建工程各个主体的信息反馈、整合、储存 平台及信息管理平台参与项目决策为三个论述中心,主要解决了各参与方 之间的协调问题,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可以辅助工程管理部门直观地了解 到需要加强管理的环节,通过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在整个项目周期里可成 为集成化管理中风险预测的重要参考资料。最后,分析说明了三个优化方 式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这种逻辑关系下,可以保障优化后的集成化管 理可以在项目管理中良好运用。
项目集成化管理中的项目费用分解结构(CBS),其中的 费用要素主要有两个特点:①非项目计划实施范围内的费 用;②有助于项目各阶段顺利进行的费用。例如项目质检 后,项目质量不达标,后续进行加固的费用;突发事件的发 生,为保证工程安全而发生的费用;因为各方沟通协调不及 时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费用问题,这些均属于项目费用分解 结构所需搜索的信息。 2.2.3 信息管理平台核心功能构建示意图
原有的全方位管理主体中包含的管理主体有政府、行业 协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在优化
48
Project Management
专题与探讨
2014年第8期(总第182期)
过程中需要加入的管理主体有材料供应方、设备供应方、咨 询单位(或专家咨询)。
对材料供应方及设备供应方的管理将会在项目实施阶段 体现出它的必要性。例如,在风电工程建设中,往往会伴有 大型设备的安装,但是风机建设地点均是在高山丘陵地区, 而这类地区的交通道路都是机械填挖铺设而成,作业中土石 方工程量十分巨大。所以出于经济原因,承建单位所铺设的 道路是非常不利于大型设备运输至安装地点的。如果设备不 能正常运送至安装地点,则导致的最坏结果就是道路返修, 增加施工成本,延长工期。在风电工程建设中基础设施均是 由承建单位进场准备阶段时完成的,而设备安装在工程中后 期完成,承建单位不能预测到大型设备进场运输过程中遇到 的各类问题,所以加入材料供应方及设备供应方的管理是十 分必要的。
2 集成化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法
全寿命周期的集成化管理优化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 分是拓宽集成化管理中的管理对象,第二个部分是搭建工程 各个主体的信息反馈、整合、储存平台(对各阶段建设主体的 信息分别分类收录),第三个部分是信息管理平台中可循环使 用的信息库参与项目决策阶段。通过优化后的集成化管理将 原本分离的投资决策、建设实施及运营使用阶段统筹起来, 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决策、进度、质量、造价、安全、环保 以及适用性、经济性等要素目标,达到工程决策阶段的预期 目标。三个优化方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信息的全面性、良好 的循环性、高效的利用性、实际的可追溯性。 2.1 拓宽集成化管理对象
(2)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被 视为“首脑”阶段,它直接决定着未来项目实施的组织、项 目落实建设地点、落实项目建设的资金、项目建设任务和建 设原则以及项目的进度、质量、投资目标。这个阶段不仅仅 考虑的是项目是否立案,而是要将未进行实时的阶段纳入考 虑范围,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使用集成化管理的方式就可 以将项目投资决策阶段与建设实施阶段及交付使用阶段联系 在一起,最终达到全寿命周期的最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