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教材参考答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教材答案(完整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答案(完整版)P3想一想,议一议机器人本质上是“机器”,它不具有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遗传和变异,能生长和繁殖、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生物的特征,所以说它不是生物。
P3观察与思考1.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说明生石花能繁殖,具备生物的特征,所以说它是生物。
2.钟乳石慢慢长大是由于碳酸钙逐渐沉积形成,但钟乳石不具有呼吸、排泄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所以说钟乳石不是生物。
3.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关键是看它是否具备生物的特征。
若具备生物的特征则说明该物体具有生命,若不具备生物的特征则说明该物体不具有生命。
生物的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等等。
P4旁栏问题答案植物体在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它制造的氧气大于它消耗的氧气,它不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植物体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只消耗氧气不制造氧气,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
P8练习1.(1)×能运动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因此,能否运动不能作为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的依据。
(2)√植物属于生物,也需要呼吸。
(3)ד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说的是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间总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属于变异。
(4)×病毒也属于生物,但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2.3.(1)珊瑚不是生物,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特征。
而珊瑚虫是生物,因为珊瑚虫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繁殖,具有生物的特征。
(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且温度适宜,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
因此,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
P9想一想,议一议文中提到的植物,有的是具体的植物名称,如皂荚树、菜花、桑椹,有的是一类植物的总称,如菜、树、草。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课《中学时代》教材习题答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课《中学时代》教材习题答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习题答案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一课时中学序曲(P2-3·运用你的经验)1.(1)上了中学,你觉得长大没有?(2)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参考答案】(1)我感觉自己长大了,我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个子比以前高了,力气比以前大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增强了,我变得更独立了,爸爸妈妈都说我比以前懂事了。
(2)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能认识更多的朋友;能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新的班集体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等等。
(P3·探究与分享)2.请用不同的词语,和同学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
【参考答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回答。
比如:我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是:温暖、快乐、困惑、孤单、焦虑、茫然等。
(P4·探究与分享)3.(1)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发现?(2)你的初中生活与小学相比有哪些变化?【参考答案】(1)可以从所见所闻、内心感受、听课感受、学校管理方式等方面回答。
比如,同学们不再像小学时那样,在校园里追逐打闹,而是井然有序地进行各项活动;每节课学到的知识更多了,需要认真地记笔记;等等。
(2)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
比如,学习的课程越来越多样化,初中增加了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学习的内容更难、更深了,每节课的信息量很大。
中学的自主管理的要求更高了,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做主,自己操心,等等。
(P5·探究与分享)4.请查阅相关人物的资料或采访身边的人,记录他们对中学时代的回忆,并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参考答案】答案具有开放性,可以调查三位不同年龄段的人,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的想法。
比如,爷爷、爸爸、哥哥等。
人物一记录爷爷:中学时期,国家比较贫困,上中学的人很少。
爷爷的兄弟姐妹共有六人,只有爷爷上了中学,爷爷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当爷爷看到当时的祖国经济落后、科技落后的状况时,爷爷立志从成为一名科学家。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那就要开始做七年级数学的课本习题。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习题的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一)1.41.解:(1)(-8)×(-7)=56;(2)12X(-5)=-60;(3)2.9×(-0.4)=-1.16;(4)-30.5X0.2=-6.1;(5)100×(-0.001)=-0.1;(6)-4.8×(-1.25)=6.2.解:(1)1/4×(-8/9)=-2/9;(2)(-5/6)×(-3/10)=1/4;(3)-34/15×25=-170/3;(4)(-0.3)×(-10/7)=3/7.3. 解:(1)-1/15;(2)-9/5;(3)-4;(4)100/17;(5)4/17;(6)-5/27.4.解:(1)-91÷13=-7;(2) -56÷(-14) =4;(3)16÷(-3)=-16/3;(4)(-48)÷(-16)=3;(5)4/5÷(-1)=-4/5;(6)-0.25÷3/8=-2/3.5.解:-5,-1/5,-4,6,5,1/5,-6,4.6.解:(1)(-21)/7=-3;(2)3/(-36)=-1/12;(3)(-54)/(-8)=27/4;(4)(-6)/(-0.3)=20.7.解:(1)-2×3×(-4)=2×3×4=24;(2)-6×(-5)×(-7)=-6×5× 7=-210;(3)(-8/25)×1.25×(-8)=8/25×8×5/4=16/5;(4)0.1÷(-0.001)÷(-1)=1/10×1 000×1=100;(5)(-3/4)×(-1 1/2)÷(-2 1/4)=-3/4×3/2×4/9=-1/2;(6)-6×(-0.25)×11/14=6×1/4×11/14=33/28;(7)(7)×(-56)×0÷(-13)=0;(8)-9×(-11)÷3÷(-3)=-9×11×1/3×1/3=-11.8.解:(1)23×(-5)-(-3)÷3/128 =-115+3×128/3=-115+128=13;(2)-7×(-3)×(-0.5)+(-12)×(-2.6)=-7×3×0.5+12×2.6=-10.5+31.2=20.7;(3)(13/4-7/8-7/12)÷(-7/8)+(-7/8)÷(13/4-7/8-7/12)=(7/4-7/8-7/12)×(-8/7)+(-7/8)÷7/24=7/24×(-8/7)-3=-31/3;(4)-丨-2/3 丨-丨-1/2×2/3 丨-丨 1/3-1/4 丨-丨-3丨=-2/3-1/3-1/12-3=-49/12.9.解:(1)(-36)×128÷(-74)≈62. 27;(2) -6. 23÷(-0. 25)×940=23 424. 80;(3) -4. 325×(-0.012) -2. 31÷(-5. 315)≈0. 49;(4)180. 65-(- 32)×47.8÷(-15.5)≈81.97.点拨:本题考查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要注意计算器的按键顺序与方法和计算结果的精确度.10. (1)7 500 (2)-140 (3)200 (4)-12011.解:450+20×60-12×120=210(m).答:这时直升机所在高度是210 m.12.(1)<,<(2)<,<(3)>,>(4)=,=点拨:有理数相乘(除)的法则中明确指出先要确定积的符号,即两数相乘(或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13.解:2,1,-2,-1.一个非0有理数不一定小于它的2倍,因为一个负数比它的2倍大.14.解:(-2+3)a.15.解:-2,-2,2.(1)(2)均成立,从它们可以总结出:分子、分母以及分数这三者的符号,改变其中两个,分教的值不变.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二)1.51.解:(1)-27;(2)16;(3)2.89;(4)-64/27; (5)8;(6)36.点拨:本题要根据乘方的意义来计算,还应注意乘方的符号法则,乘方的计算可转化为乘法的计算,计算时应先确定幂的符号.2.解:(1) 429 981 696; (2)112 550 881; (3)360. 944 128; (4)-95 443, 993.3.解:(1)(-1)^100×5+(-2)⁴÷4=1×5+16÷4=5+4=9;(2)(-3)³ -3×(-1/3)⁴=-27-3×1/81=-27-1/27=-271/27;(3)7/6×(1/6-1/3)×3/14÷3/5=7/6×(-1/6)×3/14×5/3=-5/72;(4)(-10)³+[(-4)²-(1-3²)×2]=-1 000+ (16+8×2)=-1 000+32=-968;(5)-2³÷4/9×(-2/3)²=-8×9/4×4/9=-8;(6)4+(-2)³×5- (-0. 28)÷4=4-8×5- (-0. 07)=4-40+0. 07=-35.93.4.解:(1)235 000 000=2. 35×10⁸;(2)188 520 000=1. 885 2×10⁸;(3)701 000 000 000=7.01×10^11;(4) -38 000 000=-3.8×10⁷.点拨:科学记数法是一种特定的记数方法,应明白其中包含的基本原理及其结构特征,即要掌握形如a×10^n的结构特征:1≤丨a丨<10,n为正整数.5.解:3×10⁷ =30 000 000;1.3×10³=1 300;8. 05X10^6=8 050 000;2.004×10⁵ =200 400;-1. 96×10⁴=-19 600.6.解:(1)0. 003 56≈0. 003 6;(2)566.123 5≈566;(3)3. 896 3≈3. 90;(4)0. 057 1≈0. 057.7.解:平方等于9的数是±3,立方等于27的数是3.8.解:体积为a.a.b=a²b,表面积为2.a.a+4.a.b=2a² +4ab.当a=2 cm,b=5 cm时,体积为a²b=2²×5=20(cm³);表面积为2a²+4ab=2×2²+4×2×5=48( cm²).9.解:340 m/s=1 224 km/h=1.224×10³km/h.因为1.1×10⁵ krn/h>l. 224×10³ kn/h,所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点拨:比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两个正数,先看10的指数的大小,10的指数大的那个数就大;若10的指数相同,则比较前面的数a,a大的则大.10.解:8. 64×10⁴×365=31 536 000=3.153 6×10⁷(s).11.解:(1)0.1² =0. 01;1²=1;10²=100;100²=10 000.观察发现:底数的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一位时,平方数小数点对应向左(右)移动两位.(2)0.1³-0.001;1³=1;10³ =1 000;100³=1 000 000.观察发现:底数的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一位时,立方数小数点对应向左(右)移动三位.(3)0.1⁴=0.000 1;1⁴—1;10⁴=10 000;100⁴=100 000 000.观察发现:底数的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一位时,四次方数小数点对应向左(右)移动四位.12.解:(-2)²=4;2²=4;(-2)³=-8,2³=8.当a<0时,a² >0,-a²<0.故a²≠-a²;a³ <0,-a³ >0,故a³≠-a³,所以当a<0时,(1)(2)成立,(3)(4)不成立,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三)第51页复习题3.解:a=-2的绝对值、相反数和倒数分别为2,2,-1/2;b=-2/3的绝对值、相反数和倒数分别为2/3,2/3,-3/2;c=5.5的绝对值、相反数和倒数分别为5.5、-5.5,2/11,4.解: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和是0;互为倒数的两数的积是1.5.解:(1)100;(2) -38;(3) -70;(4) -11;(5)96;(6)-9;(7)-1/2;(8)75/2;(9)(-0.02)×(-20)×(-5)×4.5=-0. 02×4.5×20X5=-0.09X100=-9;(10)(-6.5)×(-2)÷(-1/3)÷(-5)=6.5×2×3×1/5=7.8;(11)6+(-1/5)-2-(-1.5)=6-0.2-2+1.5=5.3;(12)-66×4-(-2.5)÷(-0.1)=-264-25=-289;(13)(-2)²×5-(-2)³ ÷4=4×5-(-8)÷4=20-(-2)=22:(14) -(3-5) +3²×(1-3)=-(-2)+9×(-2)=2+(-18)=-16.6.解:(1) 245. 635≈245.6;(2)175. 65≈176;( 3)12. 004≈12. 00;(4)6. 537 8≈6. 54.7.解:(1)100 000 000=1×10⁸;(2) -4 500 000= -4.5×10^6;(3)692 400 000 000=6. 924×10^11.8.解:(1)-2-丨-3 丨=-2-3=-5;(2)丨-2-(-3)丨=丨-2+3丨=1.9.解:(82+83+78+66+95+75+56+93+82+81)÷10=791÷10=79.1.10.C11.解:星期六的收入情况表示为:458-[-27.8+(-70.3)+200+138.1+(-8)+188]=458-420=38>0,所以星期六是盈余的,盈佘了38元.12.解:(60-15)×0.002 =0. 09 (mm),(5-60)×0.002= -0. 11(mm),0.09-0.11=-0.02(mm).答:金属丝的长度先伸长了0. 09 mm,又缩短了0. 11 mm,最后的长度比原长度伸长了-0. 02 mrn 13.解:1. 496 0亿km=1. 496 0X10⁸ km.答:1个天文单位是1. 496 0×10⁸km.点拨:结果要求用科学记数法的形式表示,注意1. 496 0×10⁸与1.496×10⁸的精确度不一样.14.解:(1)当a=1/2时,a的平方为1/4,a的立方为1/8,所以a大于a的平方大于a的立方,即a>a² >a³ (0<a<1).(2)当b=-1/2时,b的平方为1/4,b的立方为-1/8,所以b的平方大于b的立方大于b,即b²>b³>b(-1<b<o).点拨:本题主要是运用特殊值法及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来解决问题的,进一步加深对法则的巩固与理解.15.解:特例归纳略.(1)错,如:0的相反数是0.(2)对,因为任何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同—偶数次方符号相同,绝对值相等.(3)错,对于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来说,正数大于负数,正数的倒数仍大于这个负数的倒数,如2和-3,2>-3,1/2>-1/3.16.解:1;121;12 321;1 234 321(1)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积的结果各数位上的数字从左到右由1开始依次增大1,当增大到乘式中一个乘数中1的个数后,再依次减小1,直到1.(2)12 345 678 987 654 321.。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交友的智慧》教材习题答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交友的智慧》教材习题答案第五课交友的智慝(P49・运用你的经验)1你们是如何成为朋友的?【参考答案】在同学生日聚会上聊天,我们发现彼此共同话题很多;参加经低昂诵读比赛时,我们互相帮助,一起练习;等等。
(P50・探究与分享)2.(1)交朋友,任何时候都需要主动吗?(2)交朋友,怎样做才算是主动?(3)我采取主动,但是对方不理我,这是不是很尴尬?(4)小强一直内向又安静,他能不能交到朋友?(1)朋友相交是一种精神的相遇,是双向的。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我们需要主动寻找友谊、呵护友谊,但并不意味着任何时候都要主动,而应该注意交友对象、时间和地点等。
(2)敞开心扉,开放自己,主动表达。
(3)朋友相交,贵在真诚。
要想获得友谊,就要主动寻找朋友。
主动同对方打招呼是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对方可能会因为主观或外界的客观因素而没有理自己,这不会尴尬。
(4)能。
每个人身上都有吸引别人的地方,别人与你交往时,只要你真心相待,友好地表达自己的好感,别人也愿意与你做朋友。
(P51・探究与分享)3.(1)你认为哪种方式能够使小鹏和朋友的友谊更长久?(2)如果你要对朋友好一点儿,你会怎么做?说说你的理由【参考答案】(1)答案不唯一。
比如,倾听他的烦恼,做一名善解人意的倾听者;帮他学习,共同进步;等等(2)答案不唯一。
比如,在他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我会真诚地祝福他;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积极地为他想办法,共同面对困难;等等。
理由是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体会朋友的需要,在朋友需要的时候站到他的身旁,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
(P51・探究与分享)4."我"该怎么做呢?朋友之间需要保持距离吗?【参考答案】当朋友需要我时,我会认真倾听,给予帮助;当朋友不想说时,我不会追问,但会时刻关注朋友的状态,会给朋友留有一些私人空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
需要,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给朋友留有一些私人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1课时悄悄变化的我1.接教材P2“运用你的经验”,思考:(1)请完成下列比较。
(2)你是否了解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答案:(1)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填写,例如身高:“一年前的我”152cm,“现在的我”172cm。
(2)我发现这一年来,我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这些变化说明我们开始进入青春期。
2.接教材P4上方“探究与分享”,思考:请分别从运动、娱乐、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说明你所体验到的青春活力,用图片或讲述的方式与同学分享。
答案:(1)运动方面:在体育测验中,我的跑步成绩比以前更快了,我的跳高成绩比以前更高了,我的耐力比以前更好了,等等。
(2)娱乐方面:我的象棋水平提高了不少,我开始喜欢听流行歌曲了,等等。
(3)学习方面:我的学习自觉性提高了,我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我的记忆力更强了,等等。
(4)社会实践方面:我参加的实践活动更多了,我的组织能力提高了很多,等等。
3.接教材P4~5“探究与分享”,思考: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说说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变化。
答案: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是正常的;青春期的变化有着不同的韵律和节拍;要学会调适自己,坦然地接受、正视这些变化;等等。
4.接教材P5~6“探究与分享”,思考:(1)你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2)与同学一起讨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答案:(1)我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2)①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一方面我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我们渴望独立,有“成人感”,希望能摆脱父母的监护和束缚。
另一方面我们未能摆脱依赖,难以完全承担自己行为的责任。
②进入青春期,一方面我们不愿与人交往、交流,很少有知心朋友,独来独往。
另一方面,我们珍惜友谊,渴望友谊和交际。
③进入青春期,一方面我们对自己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容易高估自己,总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
另一方面,在交往中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表情羞涩,神情不自然,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在交往中比较被动。
七年级语文上册《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经过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阅读课文,看看文中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哪些英雄事迹,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参考答案:作者主要写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松骨峰战斗,主要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英勇无畏、坚韧刚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第二件事,战士马玉祥从烈火中救助朝鲜群众,主要表现志愿军战士热爱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以及纯洁高贵的品质。
第三件事,作者与一位战士的谈话,三问三答,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淳朴谦逊的气质、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作者在叙述事件时,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又不时引用受访者的话。
结合文中相关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本文集中叙述的三件事,在叙述上各有特点。
第一个事例,松骨峰战斗,作者用了3个段落(第5—7段)。
从作者所写的内容可以推知是志愿军的营长或其他了解战斗过程的同志向作者介绍了松骨峰战斗的过程,但作者并没有完全从头至尾写营长或其他同志的话,而是把采访所得综合起来,用自己的语言去叙述、描写,并与引用营长的话(引用营长的话又分转述和直接引用两种情况)结合起来加以表现。
第5段第一处省略号前是作者用自己的话进行记叙、描写,省略号后是引述营长的话,引述方式是概述大意;第6段是作者用自己的话加以叙述;第7段是直接引用营长的话。
用作者的话叙述描写战斗经过,便于集中笔墨展现壮烈的战斗场面,推动情节发展;引用营长的话,不但使人感到事件真实可信,而且也使文章富于变化。
第二个事例,马玉祥救朝鲜儿童,叙述部分用了两个段落(第10、11段)。
这里有以作者的话进行叙述的内容,如写马玉祥年龄、籍贯、外貌、调到步兵连的原因,以及敌机打机关炮、扔燃烧弹,马玉祥走到燃烧的房屋门前等情况,也有直接引用马玉祥谈话的内容。
作者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引用马玉祥的话,则进一步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也便于展示志愿军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材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课珍惜新起点1、进入新的环境.你有什么样的的感觉?进人新的环境.我感觉一切都是新鲜的、美好的,新同学友好的问候,新老师和蔼的笑容,让我觉得很快乐,很兴奋。
2、我希望生活在团结友爱学风良好的班集体中.因为在这样的集体中.我们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好知识。
因此.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学风良好的班集体中。
3、这个班级曾面临哪些困难?设施很差,师生生活很艰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4、这个班级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靠的是什么?团结友爱、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患难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5、你可能也有过在优秀的班集体中生活的经历.在这样的集体中生活.你有何感受?不妨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经验。
我曾经所在的班级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在班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相互关爱。
学习上互相帮助,团结协作。
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1、除了上面这些问题.你还能说出初中和小学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同吗?因为初中各科都有作业,由于作业太多,经常完不成作业.我怎样才能按时完成作业呢?2、比起小学学习初中学习的特点是:课程多且难度较大,要想学好,除了听好讲外,更多的要自己去钻研。
3、你对初中的学习生活有什么感受?以前,做作业不会做时总是爸爸妈妈讲给我听,现在有些知识他们也不清楚,我就请教老师,同学,觉得收获更大了。
4、李明是以什么标准来确定自己的学习喜好?老师的上课方式。
5、如果李明这样继续下去.会有什么后果?如果他继续下去,他的语文成绩会不断地下降。
最后对语文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成为学习上的“跛子”。
6、如果你是李明.你会怎么办?多和语文老师交流,不懂的地方及时请教,培养对语文的兴趣。
学习中有乐:l.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
开阔自己的视野。
2.作业考试做得好,有一种成就感。
3.可以动手做实验。
学习中也有苦:1.课程多且难,作业多。
2.老师讲的自己不懂,作业难做。
3.每天要复习的东西太多了。
7、在学习中。
我难忘的快乐瞬间是成功的喜悦,因为当时我成功的解答了一道数学难题,而其他的同学都没有做出来.所以我快乐! 8、你知道下面这些奥秘吗?埃及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古埃及人用它们的智慧,科技和勤劳的双手建成的。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参考答案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参考答案化石吟二、“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
可以说,最后一节是对第二节的回答。
这样写首尾呼应,使全诗结构浑然一体。
这样写的好处在于,诗句运用了表达含蓄的语句,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生物进化的图画,大肆铺陈,吟咏化石,盛赞化石的功劳,回答了生物进化的“平凡真理”“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四、巨型鹦鹉螺Orthocone奥陶纪(距今5.1—4.38亿年)——海洋无脊椎动物全盛时期。
在奥陶纪广阔的海洋中,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荣,生活着大量的各门类无脊椎动物。
除寒武纪开始繁盛的类群之外,其他一些类群还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包括笔石、珊瑚、腕足、海百合、苔藓虫和软体动物等。
笔石是奥陶纪最奇特的海洋动物类群,它们自早奥陶纪开始即已兴盛繁育,分布广泛。
腕足动物在这一时期演化迅速,大部分的类群均已出现,无铰类,几丁质壳的腕足类逐渐衰退,钙质类的有铰类则盛极一时;鹦鹉螺进入繁盛时期,它们身体巨大,最大可达11米长,是当时海洋中凶猛的肉食性动物;由于大量食肉类鹦鹉螺类的出现,为了防御,三叶虫在胸、尾长出许多针刺,以避免食肉动物的袭击或吞食。
珊瑚自中奥陶纪开始大量出现,复体的珊瑚虽说还较原始,但已能够形成小型的礁体。
由于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大发展,在前寒武纪时非常繁盛的叠层石在奥陶纪时急剧衰落。
紫藤萝瀑布一、课文写景状物,意在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领悟。
朗读课文,说说作者紫藤萝花瀑中感悟到了什么,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和联想。
与同学分享。
作者紫藤萝花瀑中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与永恒。
感受和联想: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花一样,以旺盛的生命力,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二、紫藤萝花瀑“在我心上缓缓地流过”,改变着“我”的心情。
从课文中画出表现“我”心情的语句,说说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画出表现“我”心情的语句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教材参考答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想一想,议一议为什么说机器人不是生物?请说出理由。
因为机器人不像其他生物一样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也不存在构成细胞的有机物,同时,机器人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机器人不是生物。
旁栏思考题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吗?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以维持自身的生存。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植物也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为植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观察与思考1、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尽管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但生石花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例如,从观察中可以看出,生石花的肉质叶与仙人球的肉质茎类似;生石花能从小长大;能开出各种颜色的花,还能结出种子,表明它能进行繁殖;生石花有根,可以从土壤中获取水和无机盐,等等。
查阅生石花的资料可知,生石花是一种植物,因此,它是生物。
2、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为什么说它是生物?岩洞里的钟乳石尽管能慢慢长大,但这种长大与生物的生长是不同的,它是一些无机物慢慢堆积的结果。
同时钟乳石没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肉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繁殖、遗传和变异的特征,因此钟乳石不是生物。
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可以看它是不是“活”的,看它是不是具有生命现象,即看它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是: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等等。
技能训练1、你是怎样进行观察的?观察到了什么?(没有唯一的标准)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2、哪些特点是你没有观察到的?其他同学的观察方法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没有唯一的标准)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说出来。
练习1、⑴X;⑵√;⑶X;⑷X3、⑴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⑵浅水区可以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可以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
因此,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想一想,议一议这段文字中说到哪些植物?又提到哪些昆虫和鸟类?它们栖息的环境有什么不同?文中提到的植物,有的是具体的植物名称,如皂荚树、桑椹,有的是一类植物的总称,如菜、树、菜花、草。
文中提到的昆虫及其栖息环境是:蝉(树上)、黄蜂(伏在菜花上)、油蛉(泥墙根处)、蟋蟀(泥墙根处)。
文中提到的鸟类及其栖息环境是:叫天子(云雀)(草丛中)。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你知道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吗?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西部和北部、甘肃南部、西藏东部及陕西南部。
大熊猫以箭竹等为食,食性单一,这些地区的环境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主要是竹类植物和水源。
旁栏思考题为什么要给农作物施肥?这说明农作物还受到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氮、磷、钾等。
由于年年耕种,人们在收获大量农产品的同时,也将土壤中的这些营养物质带走了许多,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因此,为了保证农产品持续生产,必须给农作物施肥。
在河流中生长的鱼能否在海洋中生活呢?在河流中生长的鱼,有些终生只能在淡水中生活,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等;有的能在海洋中生活,如在淡水中生长的鳗鲡,要洄游到海洋中产卵。
探究1、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对该动物有影响?(需要根据所选择的实验动物来回答)2、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探究的因素引起的?将动物分成两组,除了实验探究的因素外,其他因素在两个组要保持一致。
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用多只鼠妇做实验才能得出可信的结论。
用1只鼠妇做实验会有很大的误差。
4、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资料分析1、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骆驼排尿少、出汗少,这样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缺水环境。
另外,骆驼一次能喝大量的水,并且能将水储存在胃里,这也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这样可以更多地吸收水分;它的地上部分植株矮小,这样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海豹的皮下脂肪层很厚,具有保温作用,这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2、蚯蚓是怎样影响和改变土壤环境的?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此外,蚯蚓吞食土壤,排出的蚓粪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3、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实例吗?练习1、⑴X ;⑵X ;⑶√;⑷X2、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由于在同一季节里山里气温相对较低,桃花生长迟缓。
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4月就已经凋谢,而山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3、(2)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幼虫为食,并破坏它们的巢,因此,土蜂数目减少;三叶草靠土蜂传粉,土蜂减少后,影响三叶草的传粉,从而影响三叶草繁殖后代,三叶草的数量就会减少。
三叶草是牛的食物,三叶草的数量减少会导致牛的食物缺乏。
4、这种蝴蝶叫做枯叶蝶,它的体色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基本一致,这样它就不容易被敌害发现,从而增加生存下去的机会。
5、山羊因为啃食草根,影响了草的生长。
大量饲养山羊,如果管理不当,就会破坏草场植被。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想一想,议一议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道理?(见教材P19页正文:“在草原上,……”自然段的内容)资料分析11、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
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昆虫的幼虫吃树干中的有机物,啄木鸟吃昆虫的幼虫。
2、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会。
树干中的有机物会被真菌、细菌等分解成无机物(水、二氧化碳、无机盐)。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者什么角色?(见教材P20页的正文)旁栏思考题有人说,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可有可无的,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现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是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成的统一整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已经形成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消费者已经成为这个统一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能说是可有可无的。
例如,许多植物要靠动物传粉或传播种子,如果没有动物,许多植物就不能繁殖;消费者能够加快动植物遗体的分解,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等。
观察与思考1、你连接的这些食物链有多少条?这些食物链是互不关联的吗?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如下图。
2、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3、从理论上分析,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资料分析21、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有毒物质会在人体内积累,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2、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不易排出,这样就会积累在生物体内;图中的大鱼比小鱼营养级别高,大鱼一生会吃掉许多小鱼,这些小鱼体内的有毒物质都会积累在大鱼体内,结果导致大鱼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比小鱼多。
由此可见,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练习1、⑴X ;⑵X ;⑶√ .2、D3、野生青蛙以昆虫为食,而大多数昆虫如蝗虫、蚱蜢等都是以植物为食的,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扑食青蛙会使有害昆虫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粮食减产。
4、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它大致上符合生态系统的特征,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5、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节植物细胞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三节动物细胞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四节细胞的生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四节单细胞生物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节种子植物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旁栏思考题探究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练习-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