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模糊控制器设计

合集下载

模糊控制ppt课件

模糊控制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23
5. 建立模糊控制表 模糊控制规则可采用模糊规则表4-5来描述,共
49条模糊规则,各个模糊语句之间是或的关系,由第 一条语句所确定的控制规则可以计算出u1。同理,可 以由其余各条语句分别求出控制量u2,…,u49,则控制 量为模糊集合U可表示为
uu1u2 u49
可编辑课件PPT
规则模型化,然后运用推理便可对PID参数实现最佳
调整。
可编辑课件PPT
32
由于操作者经验不易精确描述,控制过程中各种 信号量以及评价指标不易定量表示,所以人们运用 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把规则的条件、操作 用模糊集表示,并把这些模糊控制规则以及有关信 息(如初始PID参数等)作为知识存入计算机知识库中 ,然后计算机根据控制系统的实际响应情况,运用 模糊推理,即可自动实现对PID参数的最佳调整,这 就是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其结构如图4-15所示。
可编辑课件PPT
3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人工智能的
方法将操作人员的调整经验作为知识存入计算机中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计算机能自动调整PID参数,
这样就出现了智能PID控制器。这种控制器把古典的
PID控制与先进的专家系统相结合,实现系统的最佳
控制。这种控制必须精确地确定对象模型,首先将
操作人员(专家)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知识用控制
糊控制的维数。
可编辑课件PPT
10
(1)一维模糊控制器 如图所示,一维模糊控制器的 输入变量往往选择为受控量和输入给定的偏差量E。由 于仅仅采用偏差值,很难反映过程的动态特性品质, 因此,所能获得的系统动态性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这种一维模糊控制器往往被用于一阶被控对象。
可编辑课件PPT

智能控制技术(第三章)答案

智能控制技术(第三章)答案

3-1 模糊逻辑控制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完成什么功能答:模糊控制系统的主要部件是模糊化过程、知识库(数据库和规则库)、推理决策和精确化计算。

1、模糊化过程 模糊化过程主要完成:测量输入变量的值,并将数字表示形式的输入量转化为通常用语言值表示的某一限定码的序数。

2、知识库 知识库包括数据库和规则库。

1)、数据库 数据库提供必要的定义,包含了语言控制规则论域的离散化、量化和正规化以及输入空间的分区、隶属度函数的定义等。

2)、规则库 规则库根据控制目的和控制策略给出了一套由语言变量描述的并由专家或自学习产生的控制规则的集合。

它包括:过程状态输入变量和控制输出变量的选择,模糊控制系统的建立。

3、推理决策逻辑 推理决策逻辑是利用知识库的信息模拟人类的推理决策过程,给出适合的控制量。

(它是模糊控制的核心)。

4、精确化过程 在推理得到的模糊集合中取一个能最佳代表这个模糊推理结果可能性的精确值的过程称为精确化过程。

{模糊控制器采用数字计算机。

它具有三个重要功能:1) 把系统的偏差从数字量转化为模糊量(模糊化过程、数据库两块); 2) 对模糊量由给定的规则进行模糊推理(规则库、推理决策完成); 3)把推理结果的模糊输出量转化为实际系统能够接受的精确数字量或模拟量(精确化接口)。

3-2 模糊逻辑控制器常规设计的步骤怎样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常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如下:1、 确定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变量2、 确定各输入、输出变量的变化范围、量化等级和量化因子3、 在各输入和输出语言变量的量化域内定义模糊子集。

4、 模糊控制规则的确定5、 求模糊控制表 3-3 已知由极大极小推理法得到输出模糊集为:0.30.810.50.112345C =++++-----.试用重心法计算出此推理结果的精确值z 。

重心法重心法 是取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曲线与横坐标围城面积的重心为模糊推理最终输出值。

连续:0()()v VvVv v dvv v dvμμ=⎰⎰ 离散:101()()mkvkk mvkk v v v v μμ===∑∑采用离散重心法:101()()0.3(1)0.8(2)1(3)0.5(4)0.1(5)0.30.810.50.10.3(1)0.8(2)1(3)0.5(4)0.1(5)2.7=-2.7407mkvkk mvkk v v v v μμ===⨯-+⨯-+⨯-+⨯-+⨯-=++++⨯-+⨯-+⨯-+⨯-+⨯-=∑∑3-5 设在论域(){42024}e =--误差,,,,和控制电压{024,6,8}u =,,上定义的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函数分别如图3-21、图3-22所示。

人工智能控制技术课件:模糊控制

人工智能控制技术课件:模糊控制
直接输出精确控制,不再反模糊化。
模糊集合


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合论作为数学基础。经典集合一般指具有某种属性的、确定的、
彼此间可以区别的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含义是广泛的,可以是具体元素也可以是抽象
概念。在经典集合论中,一个事物要么属于该集合,要么不属于该集合,两者必居其一,
没有模棱两可的情况。这表明经典集合论所表达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必须是明确的。
1000
1000
9992
9820
的隶属度 1 =
= 1,其余为: 2 =
= 0.9992, 3 =
=
1000
1000
1000
9980
9910
0.982, 4 =
= 0.998, 5 =
= 0.991,整体模糊集可表示为:
1000
1000
1
0.9992
0.982
0.998
《人工智能控制技术》
模糊控制
模糊空基本原理
模糊控制是建立在模糊数学的基础上,模糊数学是研究和处理模糊性现
象的一种数学理论和方法。在生产实践、科学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人
们经常会遇到模糊概念(或现象)。例如,大与小、轻与重、快与慢、动与
静、深与浅、美与丑等都包含着一定的模糊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度是2 ,依此类推,式中“+”不是常规意义的加号,在模糊集中
一般表示“与”的关系。连续模糊集合的表达式为:A =
‫)( ׬‬/其中“‫” ׬‬和“/”符号也不是一般意义的数学符号,
在模糊集中表示“构成”和“隶属”。
模糊集合
假设论域U = {管段1,管段2,管段3,管段4,管段5},传感器采
1+|

模煳控制第四章 模糊控制器设计

模煳控制第四章 模糊控制器设计
整理ppt
4. 模糊PID控制器 PID控制器对不同的控制对象要用不同的PID参
数,而且调整不方便,抗干扰能力差,超调量 差。 模糊控制器是一种语言控制,不依赖被控对象 的数学模型,设计方法简单、易于实现。能够 直接从操作者的经验归纳、优化得到,且适应 能力强、鲁棒性好。
整理ppt
模糊控制也有其局限性和不足,就是它的 控制作用只能按档处理,是一种非线性控 制,控制精度不高,存在静态余差,一般 在语言变量偏差趋于零时有振荡。
整理ppt
2. 模糊自调整控制器 模糊控制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模糊控
制系统的控制特性,而模糊控制器的性能 又取决于控制规则的完善与否。 如果在简单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中 加入修正因子,便能对控制规则进行自动 调整,从而可对不同的被控对象获得相对 满意的控制效果。
整理ppt
在简单模糊控制器中,如果将误差e、误 差变化率Δe及控制量u的关系描述为:
整理ppt
在模糊推理机中,模糊推理决策逻辑是核 心,它能模仿人的模糊概念和运用模糊蕴 涵运算以及模糊逻辑推理规则对模糊控制 作用的推理进行决策。
整理ppt
(3) 解模糊接口(Defuzzification) 通过模糊推理得出的模糊输出量不能直接
去控制执行机构,在这确定的输出范围中, 还必须要确定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值作为 真正的输出控制量,这就是所谓解模糊判 决。 完成这部分功能的模块就称作解模糊接口,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
整理ppt
4.1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及主要类 型
4.1.1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模糊控制的基础是模糊集合理论和模糊逻 辑,是用模糊逻辑来模仿人的思维对那些 非线性、时变的复杂系统以及无法建立数 学模型的系统实现控制的。

第三章、模糊控制系统

第三章、模糊控制系统
0.1 0.6 0.7 0.2 V= 例: % 3 + 4 + 5 + 6
精确量(V0)
∴V0 = 5
当论域V中,其最大隶属度函数对应的输出值多于一个时, 简单取最大隶属度输出的平均即可:
即:当有(v1) µ 2)= L =µc (vJ ) 最大时 µ = (v
1 J 取v0 = ∑ v j J j =1
U 1 , U 2 , L ,U n :输出论域上模糊子集
总的模糊关系: R( 其中:
e , de , u ) = U Ri
n
当ki 取µv (vi )时
重心法
模糊化计算的其它方法:左取大、右取大等。
第二节: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包括:输入输出变量选择、模糊化 算法、模糊推理规则和精确化计算方法。 一维模糊控制器 被控对象 输入输出 (按模糊控制器输入变量个数) 变量 多输入多输出 单输入单输出 二维模糊控制器 多维模糊控制器
例:x分成三档(NB、ZE、PB); y y分成两档(NB、PB); 模糊分区形式:
PB NB 0 NB ZE
R1
R2 R4
R3
PB 24
问:在此分档情况下,最大规则数为多少?
x
2 规则库 用一系列模糊条件描述的模糊控制规则就构成模糊控制规则库。 建立 规则库 选择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 建立规则(完备性、交叉性、一致性)
完备性:对于任意给定的输入均有相应的控制规则起作用。 交叉性:控制器的输出值总由数条规则来决定。 一致性:规则中不存在相互矛盾的规则。
模糊控制规则建立方法 1)专家经验法: 通过对专家控制经验的咨询形成控制规则库。 实质:通过语言条件语句来模拟人类的控制行为。

模糊控简介及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模糊控简介及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目录摘要 (1)1 模糊控制简介 (1)1.1 模糊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2)1.2 模糊控制的特点 (2)1.3模糊控制的研究对象 (3)1.4模糊控制的展望 (3)2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4)2.1基本结构与组成 (4)2.2一般模糊控制器各主要环节的功能 (4)2.3隶属函数的确定原则和基本确定方法 (5)2.4模糊条件语句与模糊控制规则 (6)2.5模糊量的判决方法 (6)2.6模糊控制规则的设计和模糊化方法 (8)2.7解模糊化 (8)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9)4 关于模糊(及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发展的思考 (11)参考文献 (12)摘要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特点,以及模糊控制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同时对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于其基本步骤和过程进行陈述,最后就模糊(及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发展进行总结性的思考。

关键词:模糊控制;模糊控制器;模糊量;模糊化方法引言模糊控制是近代控制理论中的一种基于语言规则与模糊推理的高级控制策略和新颖技术,它是智能控制的一个重要分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实效显著,引人关注[1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过程日趋复杂,过程的严重非线性、不确定性、多变量、时滞、未建模动态和有界干扰,使得控制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难以建立,单一应用传统的控制理论和方法难以满足复杂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而模糊控制则无需知道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且模糊算法能够有效地利用专家所提供的模糊信息知识,处理那些定义不完善或难以精确建模的复杂过程。

因此,模糊控制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控制界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

1 模糊控制简介模糊控制是一种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以及模糊推理为数学基础的新型计算机控制方法。

显然,模糊控制的基础是模糊数学,模糊控制的实现手段是计算机。

本章着重介绍模糊控制的基本思想、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模糊控制器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模糊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模糊控制器设计步骤

模糊控制器设计步骤

模糊控制器设计步骤
嘿,咱来说说模糊控制器设计步骤这事儿哈!你知道不,这就像是搭积木,一块一块地来,最后搭出个漂亮的城堡。

先呢,你得明确你要控制啥,就像你得知道要搭个什么样的城堡,是高高的尖塔还是矮矮的方堡。

这就是确定被控对象和控制目标呀,可不能含糊!
然后呢,你得选好输入输出变量,这就好比给城堡选好门窗和装饰。

这些变量可得选得合适,不然城堡可就不伦不类啦。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一步啦,建立模糊规则库!这就好像是给城堡制定搭建规则,这里放块红积木,那里放块蓝积木。

这些规则得好好琢磨,可不能乱来。

再然后呀,就是确定模糊化和去模糊化方法啦。

这就像是给积木的形状做处理,让它们能更好地组合在一起,最后搭出好看的形状。

之后呢,设计模糊推理算法。

哎呀呀,这就如同让城堡的各个部分能巧妙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再接下来,进行仿真和调试。

这不就跟搭城堡的时候不断调整积木的位置,看看哪里不合适赶紧改一样嘛。

等这一套下来,你的模糊控制器就差不多成型啦!就像城堡终于搭建完成,展现在眼前。

你想想看,要是这些步骤没做好,那模糊控制器不就跟歪歪扭扭的城堡一样,没法用啦!所以啊,每个步骤都得认真对待,就像对待自己心爱的宝贝一样。

咱可不能马马虎虎,不然最后哭都没地方哭去。

总之呢,模糊控制器设计步骤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一步一步来,就一定能做好。

就像搭积木,只要有耐心,就能搭出漂亮的城堡。

加油吧,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把模糊控制器设计得棒棒的!。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步骤模糊控制器是一种针对非线性、模糊、不确定性系统的控制方法,在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设计一个模糊控制器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确定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在设计模糊控制器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是什么。

输入可以是系统的状态或者外部的信号,输出可以是系统的输出或者控制器的输出。

2. 确定输入和输出的量化范围输入和输出的范围需要进行量化,以便在模糊控制器中进行处理。

量化范围通常是以数字的形式表示,例如温度范围从0到100度。

3. 确定模糊变量模糊变量是指控制系统中模糊化的变量,例如温度可以被表示为模糊变量“冷”、“温暖”和“热”。

模糊变量的数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4. 确定模糊规则模糊规则是指模糊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温度为“冷”则需要增加加热器的功率。

模糊规则可以通过专家系统或者试验数据来确定。

5. 设计模糊推理机制模糊推理机制是指根据模糊规则,将输入模糊变量转化为输出模糊变量的过程。

模糊推理机制可以是模糊关系、模糊逻辑或者模糊神经网络等。

6. 设计输出反模糊化输出反模糊化是指将模糊变量转化为具体的控制信号的过程,例如将“冷”、“温暖”和“热”转化为具体的温度控制信号。

输出反模糊化可以使用加权平均法、最大值法或者中心平均法等。

7. 设计模糊控制器模糊控制器是指将模糊规则、模糊推理机制和输出反模糊化组合在一起的系统。

模糊控制器可以使用模糊PID控制器、模糊自适应控制器或者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等。

8. 仿真和调试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对模糊控制器进行仿真和调试,以验证控制效果和精度。

可以使用MATLAB等软件进行模拟和调试,优化控制器的各个参数和规则。

设计一个模糊控制器需要经过多个步骤,从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模糊变量、模糊规则、模糊推理机制、输出反模糊化到最终的控制器设计和仿真调试,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和参数,才能得到最优的控制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上所述,模糊控制算法可概括为下述四个步骤: (a)根据本次采样得到的系统的输出值,计算所选择的 系统的输入变量; (b)将输入变量的精确值变为模糊量; (c)根据输入变量(模糊量)及模糊控制规则,按模糊推 理合成规则计算控制量(模糊量); (d)由上述得到的控制量(模糊量)计算精确的控制量。
3.3.3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续-3)
对上式控制量的模糊子集按照隶属度最大原则,应 选取控制量为“-1”级。 “-1”这个等级控制电压的精确值根据事先确定的范 围是容易计算得出的。通过这个精确量去控制电热 炉的电压,使得炉温朝着减小误差方向变化。
3.3.3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续-15)
(7)模糊控制器的响应表 将上述求得的模糊矩阵写成如下形式
3.3.2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续)
2.知识库 它通常由数据库和模糊控制规则库两部分组成。 (1)数据库主要包括各语言变量的隶属函数,尺 度变换因子及模糊空间的分级数等。 (2)规则库包括了用模糊语言变量表示的一系列 控制规则。它们反映了控制专家的经验和知识。 3.模糊推理 模糊推理是模糊控制器的核心,它具有模拟人 的基于模糊概念的推理能力程是基于模糊逻辑 中的蕴含关系及推理规则来进行的。
3.3.4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续-9)
4.模糊推理及其模糊量的非模糊化方法 把模糊量转换为精确量的过程称为清晰化,又称 非模糊化(defuzzification),去模糊化、解模糊化、 逆模糊化、反模糊化,或称为模糊决策、模糊判 决。 模糊推理及其模糊量的非模糊化过程有多种方法: (1)MIN—MAX一重心法
3.3.3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续-13)
(5)模糊决策 模糊控制器的控制作用取决于控制量,而控制量通 过式(3—3—2)进行计算,即 控制量 u 实际上等于误差的模糊向量 e 和模糊关系 ~ ~ 的合成,当取 e =PS时,则有 ~
3.3.3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续-14)
(6)控制量的模糊量转化为精确量 上面求得的控制量u为一模糊向量,它可写为
2.模糊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采用模糊控制炉温时,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可分述 如下: (1)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 在此将炉温600℃作为给定值t0,测量得到的炉 温记为t(K),则误差 e(K)= t0-t(K) (3—3—2) 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 模糊控制器的输出变量是触发电压u的变化,该电 压直接控制电热炉的供电电压的高低。
3.3.4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续-6)
(c)“若A且B则C”(即 if A and B then C) (3—3—8) 这条语句还可以表述为, “若A则若B则C”(即 if A then if B then C) (3—3—9) 例句:“若水温偏低且温度继续下降,则加大热 水流量。” (d)“若A或B且C或D则E”(即 if A or B and C or D then E) (3—3—10) 例句:“若水温高或偏高且温度继续上升快或较 快,则加大冷水流量。”
3.3.4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续-8)
3.精确量的模糊化方法 将精确量(数字量)转换为模糊量的过程称为模糊 化(fuzzification),或称为模糊量化。 模糊化一般采用如下两种方法: (1)把精确量离散化 (2)第二种方法是将在某区间的精确量x模糊化成 这样的一个模糊子集,它在点x处隶属度为1,除x 点外其余各点的隶属度均取0。
3.3.4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续-1)
(2)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变量 由于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是根据人的手动控制规 则提出的,所以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也可以有三 个,即误差、误差的变化及误差变化的变化,输出 变量一般选择控制量的变化。 下面以单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器为例,给出几种结 构形式的模糊控制器,如图3-13所示。
3.3.3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续-4)
(2)输入变量及输出变量的模糊语言描述 描述输入变量及输出变量的语言值的模糊子集为 {负大,负小,0,正小,正大} 通常采用如下简记形式 NB=负大,NS=负小,O=零,PS=正小,PB=正大。 其中,N=Negative,P=Positive,B=Big,S=Small, O=Zero。
3.3.4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续-2)
图3-13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3.3.4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续-3)
2.模糊控制规则的设计 (1)选择描述输入和输出变量的词集 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表现为一组模糊条件 语句,在条件语句中描述输入输出变量状态 的一些词汇(如“正大”、“负小”等)的集合, 称为这些变量的词集。 如何选取变量的词集?
3.3.4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
模糊逻辑控制器(Fuzzy Logic Controller) 简称为模糊控制器(Fuzzy Controller)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确定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即控制 量); (2)设计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 (3)确立模糊化和非模糊化(又称清晰化)的方法; (4)选择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及输出变量的论域 并确定模糊控制器的参数(如量化因子、比例因子), (5)编制模糊控制算法的应用程序; (6)合理选择模糊控制算法的采样时间。
3.3.3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续-5)
图3-11给出了语言变量的隶属函数曲线,由此可 以得到表3-1模糊变量e及u的赋值表。
表3-1 模糊变量(e, u)的赋值表
图3-11 语言变量的隶 属函数
3.3.3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续-6)
(3)模糊控制规则的语言描述 根据手动控制策略,模糊控制规则可归纳如下: (a)若e负大,则u正大; (b)若e负小,则u正小; (c)若e为零,则u为零; (d)若e正小,则u负小; (e)若e正大,则u负大。
3.3.1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模糊控制系统由模糊控制器和控制对象组成,如图 3-9所示。
图3-9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3.3.2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如图3-9虚线框中所示。 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模糊化
模糊化的具体过程如下:
(1)首先对这些输入量进行处理,以变成模糊 控制器要求的输入量。 (2)将上述已经处理过的输入量进行尺度变换, 使其变换到各自的论域范围; (3)将已经变换到论域范围的输入量进行模糊 处理,使原先精确的输入量变成模糊量,并用 相应的模糊集合来表示。
~ ~
~
(3—3—3)
~
~
~
~
~
模糊关系 R 可以写为 (3—3—4)
3.3.3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续-10)
上式中
3.3.3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续-11)
上式中
3.3.3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续-12)
将上述各矩阵NBe×PBu,NSe×PSu,Oe×Ou、 PSe×NSu、PBe×NBu代入(3—3—4)中,就可求出 模糊控制规则的矩阵表达式为
第3章 模糊控制 (续)
3.3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原理及设计方法
3.3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原理及设计方法
要实现一个实际的模糊控制系统,需要解决三个问 题;知识的表示、推理策略和知识获取。
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及模糊 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控制。 从线性控制与非线性控制的角度分类,模糊控制是 一种非线性控制。从控制器智能性看,模糊控制属 于智能控制的范畴,
3.3.4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续)
1.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 (1)人—机系统中的信息量 一般将有人参与的人工控制过程称为手动控制, 这是一种典型的人—机系统。 人在进行各种手动控制过程中,人脑中存在有 许多模糊概念。 在手动控制过程中,人所能获取的信息量基本上 为三个; (a)误差; (b)误差的变化; (c)误差变化的变化,即误差变化的速率。
3.3.4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续-10)
推理过程如图3-18所示。
图3-18 MIN—MAX—重心法
3.3.4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续-7)
(e)“若A则B且若A则C”(即 if A then B and if A then C) (3—3—11) 这条语句还可以表述为: “若A则B、C”(即if A then B,C) 例句,“若水温已到,则停止加热水、停止加冷 水。” (f)“若A1则B1或若A2则B2"(即 if A1 then B1 or if A2 then B2) (3—3—12) 例句:“若水温偏高则加大冷水流量,或若水温偏 低则加大热水流量。” 这条语句还可以表述为: “若A1则B1否则若A2则B2 "(即 if A1 then B1 else if A2 then B2)
3.3.3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续-16)
采取在每一行寻找峰域中心值的方法,如R中的方框中 的元素所在的列对应论域Y中的等级,即为确切响应。 对于每个非模糊的观测结果,均从R中确定一个确切响 应,可以列成表3-3
表3-3 模糊控制表
为了进一步理解模糊控制器的动态控 制过程,可参看图3-12。
图3-12 一维模糊控制器的动态响应域
~
3.3.3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续-1)
为了对被控对象施加精确的控制,还需要将模糊量 u ~ 转换为精确量。得到了精确的数字控制量后,经数模 转换变为精确的模拟量送给执行机构,对被控对象进 行一步控制。然后,中断等待第二次采样,进行第二 步控制……。这样循环下去,就实现了被控对象的模 糊控制。
3.3.3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续-2)
3.3.3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续-7)
(3)模糊控制规则的语言描述 上述控制规则也可用英文写成如下形式: (a)if e=NB then u=PB or (b)if e=NS then u=PS or (c)if e=O then u=O or (d)if e=PS then u=NS or (e)if e=PB then u=N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