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作品中的植物
日本俳句一只青蛙

日本俳句一只青蛙日本的俳句相当于我国的唐诗宋词,文虽短小,但其韵味也源远流长,宛如赤足姑娘河边戏水,平凡中包含美丽。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日本俳句一只青蛙,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俳句一只青蛙寂静的古池一只青蛙跳池中刹那的水声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
它源于日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
以十七个音为一首的一种日本短诗。
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
连歌是开始于十五世纪日本的一种诗歌,同中国近体诗联句相仿,是由多个作家一起共同创作出来的诗。
它的第一句为五、七、五句式的十七音,称为发句,胁句为七、七句式的十四间,第3、第4句以后为前两种句式轮流反复,最后一句以七、七句式结束,称为结句。
连歌是格调高雅、古典式的诗。
连歌中承袭了中世的审美意识,其写作方法是引用古典的故事来创作出诗句。
其后,连歌渐渐被一种称作“俳谐”的幽默诗而代替。
俳谐和连歌一样,也是由十七音和十四音的诗行组合展开的诗。
但是,俳谐将连歌讽刺化,加入了庸俗而且时髦的笑话。
俳谐较多地使用谐音的俏皮话,而且喜欢使用连歌中没有用过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事物来作为题材。
在俳谐中,开始有人将发句作为独立的作品来发表。
这就是“俳句”的起源。
格式俳句是一种有特定格式的诗歌。
俳句的创作必须遵循两个基本规则:第一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个字母组成,当然了,这是以日文为标准的。
第二俳句中必定要有一个季语。
所谓季语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
在季语中除“夏季的骤雨”、“雪”等表现气候的用语外,还有象“樱花”、“蝉”等动物、植物名称。
另外,如“压岁钱”、“阳春面”这样的风俗习惯也多有应用。
这些“季语”通常带着现代日本人民对于幼小时代或故乡的一种怀念眷恋之情。
俳句名人“俳圣”松尾芭蕉松尾芭蕉像提到俳句,就不得不提到松尾芭蕉。
芭蕉被日本人称为“俳圣”,他对日本俳句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松尾芭蕉(1644—1694)日本江户时候俳谐诗人。
浅谈日本古典文学中的的植物美学

浅谈日本古典文学中的的植物美学作者:徐向安来源:《山东青年》2019年第02期摘要:日本民族受其所处地理环境影响,痴迷于以植物为对象来表达内心的审美感受,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植物美学观”。
这一美学观是日本美学的起源,成为日本文化形态的美的原型,在文学、艺术创作及色彩观中都有所体现。
关键词:日本;古典文学;植物美学;起源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地形狭长,南北走向。
大部分面积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适宜植物生长。
四分之三的日本国土面积都被森林覆盖,植物种类繁多,触目皆是绿色,四季都是美景。
“日本的气候风景,真可以自豪为世界乐土。
”[1]在岛国美丽自然环境恩惠下的日本人,深爱着大自然,对植物怀有一种特别的亲和之情,他们认为一棵树木、一片嫩叶都是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存在。
在日本的古代神话和原始宗教神道里,甚至把山川草木奉为神明。
他们在四季时令转换中感悟自然之美,伴随植物的飞花落叶、随季荣枯,在植物的生命中体验无常孤寂之感,并升华到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正如戴季陶在其《日本论》中所说:“海国山地当中,溪谷冈陵,起伏变幻,随处都成一个小小丘壑,随地都足供人们赏玩。
而这些山水,都是优雅精致,好像刻意离琢成功一样,这样明媚的风光,对于她的国民,当然成为一种美育。
”[2]川端康成也指出:“是日本的花草树木、山川海滨、四季景象孕育了日本人的精神和生活,艺术和宗教。
”[3]一位日本学者曾说过:“日本文化形态是由植物的美学支撑的”。
[4]美学大师今道友信也指出:“审美意识的基本语词中最重要的概念都来自植物的”,“诸如静寂、余情、冷寂等,也大多与植物由秋到冬的状态有关。
”[5]在日本汉诗、和歌、物语、日记、随笔等众多古典文学体裁中,他们在四季交替的自然之美中咏叹自然,完成其美学感悟。
在“日本的《诗经》”——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中,共出现了约160余种植物,描写植物的和歌多达1700首。
其中如山上忆良的著名的《秋之七草歌》:秋の野に咲きたる花を指折りかき数ふれば七種の花山上忆良《万叶集》卷八 1537萩の花尾花葛花なでしこの花をみなへしまた藤袴朝顔の花山上忆良《万叶集》卷八 1538他将遍开秋野的花草屈指数来,这七种花草(萩、芒、葛、瞿麦、女郎花、桔梗和牵牛花),至今仍是秋天自然风物的代表。
灯盏花在日本应用管窥

02
灯盏花的植物学特性
灯盏花的形态特征
1 2 3
株高
灯盏花生长高度因品种而异,通常在10-30厘米 之间。
叶的特征
灯盏花的叶子形状和大小都有很大差异,一般 呈椭圆形或卵形,叶端渐尖或急尖,叶基楔形 或圆形,有锯齿缘。
花序和花特征
灯盏花为头状花序,花柄有2-4个总苞,总苞片 为数个,花托有托片和小裂片,花冠为黄色或 黄绿色。
灯盏花在日本应用管窥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灯盏花的植物学特性 • 灯盏花在日本的文化寓意 • 灯盏花在日本的药用价值 • 灯盏花在日本的市场情况 • 结论
01
引言
灯盏花的简介
灯盏花是一种中药材,学名Erigeron breviscapus,又名灯 盏细辛、灯盏草等,属于野菊科植物。
灯盏花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护眼、消炎止痛、祛风除湿、活 血化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头痛、牙痛、眼痛 、耳聋、喉痛等疾病。
灯盏花在日本的应用历史
1
灯盏花最早于16世纪由葡萄牙传教士传入日本 ,并在日本民间开始被广泛应用。
2
17世纪初,日本开始出现以灯盏花为原料的汉 方药,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02
灯盏花在日本的医疗保健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其治疗高血压、
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等疾病的有效性得到了临床验证。
日本在灯盏花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其在药理作用、
03
活性成分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对灯盏花未来的发展趋势的预测
01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灯盏花作为具有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将 受到更多关注。
灯盏花的药用部位和用法
周作人植物书写中的“物哀美学”探析

周作⼈植物书写中的“物哀美学”探析2019-08-08摘要:周作⼈平和冲淡的⽂体风格与⽇本传统“物哀美学”相⼀致,本⽂将从周作⼈散⽂中的植物书写⼊⼿探讨其“物哀美学”的艺术魅⼒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周作⼈;植物书写;“物哀美学”⽇本⽂学中的“物哀美学”以其真情流露,触景⽣情影响了⼀⼤批⼈,譬如川端康成,加贺千代等。
⽽留学⽇本,深受⽇本⽂化影响的周作⼈亦在其作品中反映这⼀特点。
他的作品常常描写细碎琐事,寻找⽣活情趣,使⾃我与周遭环境融合,达到和谐统⼀。
此外,且悲且美,绚丽悲凉的表现形式,也更加凸显了和谐的美感,充满独特魅⼒。
⼀、“物哀美学”的起源“物哀”是⽇本⾃古以来就有的⼀种美学思潮,它讲究悲与美相互交织,呈现出⼀种和谐之感。
“物”,指⾃然万物,“哀”,是对⾃然万物由内⽽发的感慨。
东去春来,落花流⽔,可悲亦可美。
作为⽇本⽂学美的原则的起源,“物哀美”最早可追溯到⽇本江户时代,由当时的国学⼤家本居宣长提出。
本居宣长在研究《源⽒物语》时指出,物哀美乃是贯彻《源⽒物语》始终的主旨。
他在著作《紫⽂要领》中⼀再强调,“物哀”就是注重万物,注重⾃然,注重体验,把内⼼思想与外部世界相统⼀,达到忘我的境界,从⽽体会到事物最根本的情致。
哀,即悲哀,似乎多指不幸的事,但物哀绝与其不同。
相⽐于悲哀,物哀则更胜⼀层。
物哀包括悲哀,有着悲哀以外的情绪,⽐如怜爱,赞美,喜欢等等。
这是⼀种全然不同的境界,不论是世间万物,还是⼈情世故,只要有所感动,便是感悟到了“物哀”。
对于“物哀”美,叶渭渠先⽣认为其分为三个层次。
第⼀是对⼈的感动,第⼆是对世相的感动,⽽第三层次则是对⾃然物的感动。
周作⼈⼀⽣研究⽇本⽂学将近五⼗多年,他的⽂体风格,表现⼿法,以及意向构造等⽅⾯都有所渗透⽇本的这种“物哀美”。
他的散⽂或平淡,或感伤,或忧郁,或赞叹,将“物哀”的情致深深植⼊⽂中,形成了⼀种闲适平淡,别具⼀格的⾏⽂风格。
⼆、“物哀美学”中的⾃然美物哀是悲与美互相结合,形成⼀个真实美丽,并为之感动的世界。
国产红枫与日本红枫有何区别

日本红枫原产于日本,属于鸡爪槭的一种。它的叶子非常精致,并且颜色非常鲜 艳,随着季节的变化会变成不同的颜色,从红色到橙色再到黄色。与国产红枫相 比,日本红枫的叶子更加细腻,并且叶子边缘有波状或者锐角形的齿。
国产红枫与日本红枫的背景介绍
国产红枫
中国拥有丰富的野生资源和地理优势,因此国产红枫在中国的种植面积非常广泛,并且已经有很多年的栽培历 史。在中国,国产红枫被广泛用于城市绿化、公园建设以及街道景观设计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需要注意的是,以 上区别仅代表普遍 特征,不同品种之 间可能存在差异。
日本红枫:生长速 度较快,一般需要 2-3年就能达到1m 高度。
03
生物学特性
生长习性
国产红枫
普遍生长速度较快,适应各种生长环境,枝条密集,树冠丰满。
日本红枫
生长速度较慢,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枝条相对稀疏,树冠形状偏圆锥形。
开花和结果习性
国产红枫
主要以扦插繁殖为主,也可用嫁接、播种、压条等方法 繁殖。扦插繁殖时,选择健康的枝条,插入湿润的土壤 中,保持温度和湿度,生根速度较快。
日本红枫
主要通过扦插和嫁接进行繁殖。扦插时,选取健康的枝 条,插入湿润的土壤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生根 速度较快。嫁接繁殖时,选择合适的砧木和接穗,进行 嫁接操作,成活率较高。
日本红枫
叶片形状更加细腻,颜色更加鲜艳,观赏价值也较高。
园林配置应用
国产红枫
适合与常绿树种搭配,形成四季皆宜的景 观效果。
日本红枫
适合在庭院、花园或公园中种植,作为点 缀或背景树。
耐寒性和适应性
国产红枫
适应性强,能耐受较低的温度,适合在中国北方地区 种植。
辉夜姬——日本竹文化的象征

第29卷第2期竹子研究汇刊V01.29。
No.2 2010年5月JOURNAL O F B AM BO O R ESEARCH M a y,2010辉夜姬——日本竹文化的象征任敬军(浙江林学院外语学院,浙江临安311300)摘要《竹取物语》是日本物语文学之“鼻祖”,有着浓厚的日本竹文化背景。
通过小说中竹文化背景、竹子发光、竹灵信仰、竹工艺文化、三月长大、辉夜姬的光辉、命名竹文化、管弦竹文化、八月十五升月日等方面,揭示日本竹文化内涵,论证了此竹之传奇的主人公辉夜姬业已成为日本竹文化的象征。
关键词竹取物语;t3本竹文化;辉夜姬;象征Kaguya·—-a Symbol of Japanese Bam boo CultureR en Jingjun(Z h ej i an g Fo r es t ry U n i v e r s i t y,L i n a n311300,Z h e j i a n g,C h i n a)Abst rac t“T ake tor i Mono gatari”is th e fi rs t Japanese Stor y L i t er a t ur e.I n pa rt ic ul ar,i t reflects a de ep b am b o o c ult ura l ba ckgr oun d of J apa n.The no ve l’S ba m b o o cu ltu ral co n n o ta t i o nis r ev e a le d in th e respec ts of its background,bamboo lightening,bamboo spiritual b e li e fs,b am b o o cr aft,fast growt h(m at ur e in three months),b amb oo orches tra l i ns tr u me n ts,e tc.I t i sdemonstrated that Ka gu ya h as be co me a sym bol of Japanese ba m bo o c u l t ur e.Key words Ta ke to ri Monogatafi;Japanes e bamboo culture;Kaguya;Symbol《竹取物语》又名《辉夜姬物语》,成书于公元9世纪上半叶至10世纪中叶,是日本最早的1悠久的日本竹文化“物语文学”作品,是日本第一部用假名写作的古代小说,第一次实现了13本语言与文字的统13本学者认为,13本是竹所创造的地域文一,正式确立了物语这个13本古代文学的新形化的根源011。
试论《源氏物语》中花与女性角色的关系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试论《源氏物语》中花与女性角色的关系何嘉欣 暨南大学摘 要:《源氏物语》以“美”著称,紫式部在这部作品中充分发挥了她对“美”敏锐的触觉。
不难发现这部作品所散发出的“美”有相当一部分是源自书中对植物大量的运用,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花。
花与作品中的每个女性角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紫式部力图构建出一个“美”的世界的过程中,“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试图厘清花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以了解紫式部独有的“美”。
关键词:源氏物語;花;紫式部;美意识作者简介:何嘉欣(1993-),女,汉,中国香港人,广东暨南大学2015级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86-02《源氏物语》作为日本文学史上的最高杰作,其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与恰到好处的各种比喻都显示出作者紫式部对“美”是有着如何敏锐的捕捉力。
紫式部在美学理论上颇具造诣。
固然,她没有留下这方面专门的论著, 但她散见于作品中对的美的见解却是极有价值的。
《源氏物语》中体现的自然美是紫式部美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故事的每一帖对环境描写都力求达到尽善尽美,出现大量的植物。
为了突出人物特点作者赋予植物多种意义,很好地使植物上升为意象符号。
日本对《源氏物语》的研究历时多年,研究方向众多,故事的植物研究便是其中之一。
日本国内已发行数本有关源氏物语中出现的植物的书刊,包括《源氏物語植物考》、《源氏物語の植物》 等,日本各大植物园亦有不少针对源氏物语中的植物所进行的统计和介绍。
然而此类研究多偏向于植物学和历史学上研究,有关此类植物而进行的文学上的研究则甚少。
源氏物语中的植物是紫式部美意识重要的体现,本文从种类繁多的植物挑选出花为研究对象,试论花与故事中的人物如何紧密相连在故事中散发其组合出来的魅力。
一、以花为名小说里人物的命名给以最直观的感觉,读者或多或少能从名字中得出有关人物的特征。
日本艺术欣赏

日本艺术欣赏一、樱花樱花,一种很普通却又很美丽的小花,素来为日本人们追捧,许多的日本诗人赞美樱花,许多的日本作家歌颂樱花,借樱花抒情”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选自苏曼殊的《苏曼殊诗集》珠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1991--09) 日本人对樱花的热爱是从久远的古代就开始的,然而日本人为何尤其喜爱这种并不出奇的小花呢?其实樱花和菊花同为日本的国花,菊花象征着高贵的皇室,而樱花则更多的象征着平民。
“日本的樱花虽是闻名遐尔,然而其国花却是种类繁多色彩缤纷的菊花。
每年正月,全国各地有不少菊花展,尤其如明治神宫.新宿御宛等展览,更是突出,甚至一棵大轮菊花能开出数百朵,而且是一齐绽放。
”(节选自《菊花与刀》鲁恩·本尼迪克特孙志民译2005年九州出版社出版)而且,樱花与日本的国民性密切相关。
樱花的特征与日本人的国民性格相似,因此日本人尤其喜爱樱花,甚至有人说“樱花就是日本人”。
樱花花瓣很小,一朵花不算什么,但是将一树树樱花连起来,汇成一片花的海洋,则就蔚为壮观了。
樱花颜色单一,呈现粉红,樱花美在整体,樱花花期很短,只有十六天左右,但是就是这十几天的时间里,它会将他所有的美呈现给整个世界。
所以说樱花与日本人极其相像,也因此日本人极其珍视樱花。
日本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即使遭遇地震、海啸、核电站泄漏这样的灾难,日本人仍能保持镇静,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对困难。
我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日本地震后,福岛核电站工作停滞,大量辐射性物质产生,于是当地政府立即决定派出一组工程师下到电站机组中进行抢修,当时机组中已累积大量辐射性物质,到那里去抢修,可谓是九死无生。
然而消息刚一公布,就有许多工程师自愿前往,他们中不乏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生活富足,甚至有一些再过一两年就可退休颐养天年了,但是为了国家,他们甘心奉献,甘愿去死,正因为这种精神,日本才能在那样一个小岛创造让世界瞩目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也是因为这种民族的团结,日本才能在二战后快速恢复经济并迅速崛起。